一、以报披露沙龙接受外国非法捐款(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芳[1](2021)在《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文中指出
白华康[2](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冬雪[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崔宗霄[5](2018)在《当代汉语新词中的英源性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促使外来词不断涌现,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更为这些词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说,外来词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当代汉语新词中的英源性外来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英源性外来成分动态的变化,总结外来词汉化规律,并通过对某些代表性语素的个案分析,描述典型英源成分的汉化路径和一般规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缘起及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流程等。第二章对英源性外来词的分类描写。找出其中含有英源性成分的词,并对这些词的特征进行分类描述,发现英源性外来成分语素化的新动态。第三章通过具体个案,并借助BCC语料库分析英源性成分进入汉语后的演化情况。通过对代表性英源性成分“粉”和“门”的个案分析,探究它们进入汉语后不断汉化的过程;运用词语模的理论,分析它们在汉语中所产生的系列词语及其构成的词群。第四章英源性外来成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分析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中英源性外来成分对学习者的不同影响,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提出建议。第五章结语。总结英源外来词汉化的过程,即大致要经历借入、简缩、语素化、大规模构词、词义虚化、固化、出现新形式的同义词这几个阶段,构词和使用率是它们发展的重要条件;论文认为,运用“词语模”理论来分析英源外来词的引入及其汉化构词,既可以理清它们的内部结构,对现代汉语词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照,还可以对新词的产生和消亡规律进行一定的预测性研究。
王鹏[6](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认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刘优良[7](2008)在《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市场化趋势,以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为代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旨在重构政府、高校以及市场之间关系的变革。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高等教育的决策者热衷于运用众多的政策工具来促进大学的制度创新和治道变革,凭单制即是其中备受争议的政策工具之一。渊源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凭单制是一种新颖的市场化工具,它通过一纸具有准货币性质的交易凭证从消费者角度强化其选择权而巧妙植入市场竞争机制,其实质是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凭单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导致政府、市场、大学角色的变迁,促进传统的国家和高等学校关系的进一步改变。由于凭单制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以及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的屡受挫折,人们在探讨或践行高等教育凭单制改革时都表现得小心审慎。目前,凭单制在美国、芬兰等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推广,在澳大利亚引起了高等教育决策者们多年的设想与论争。在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实践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有关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也相对较少,对于该工具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缺乏相关的可行性论证和明确的策略指导。本文试图构建高等教育领域凭单制应用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在研究视角上,将凭单制这一工具置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以致力于促进高等教育治道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从国家与市场、高校以及社会关系架构的学术视野,从以人为本和政策工具的视角出发来考察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应用凭单制这一政策议题进行整体观照,在理论上拓宽凭单制的研究路径,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借鉴和应用凭单制政策工具提供理论参考。在内容结构上,本文从西方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研究动态、历史发展及理论基础开始,考察了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内涵、动力、基本模型等理论问题;通过对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几个较为典型的国家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凭单制在这些国家的个性化运用特征及其经验启示;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历史、现状及应用凭单制的必要性;以国内外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个案,分析我国特定情境下的高等教育的制度需求与供给,评估我国高等教育引入凭单制的可行性及其限度;探讨凭单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模式、变迁方式和制度设计。总体而言,凭单制不是一个恪守规定流程、“现成”呆板的操作技术,其实质应是促进大学回归本质、超越现状、实现“善治”的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凭单制这一政策工具的高等教育学意义在于,它契合了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制度文化中的人本关怀力量,体现了大学对生命的强旺需求的回应;它蕴藏了商品视域的天然的竞争力量,体现了市场逻辑对国家政治权力过强干预的适度消解;它包含了“治理”思维对大学影响和改造的多元参与力量,体现了“多中心主体”对大学事务尤其是大学决策的合作与协商。这种种显性和隐性的力量又在教育选择权这一焦点(也是起点)问题上实现交汇并通过人才培养过程得以表达。凭单制并非万能的工具,其积极效应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相配套的运作条件。在我国,其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尤其应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当前,凭单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分阶段和分区域推行,在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和弱势群体以及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等现实问题中发挥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和谐。同时,借助这一工具,给予民办高校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以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刺激竞争。在凭单制的设计上,需要明确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高等院校、大学生以及社会有关中介机构等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权责利,妥善处理大学治理主体间的博弈与冲突,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改革目的。
闫文虎[8](2006)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认为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为理论基点,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而从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对台军事斗争战略等高度,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论文的理论支撑点。主要讨论了国家安全的概念及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及其特点,全球化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国家安全的几个方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我国的新安全观,并引入全文。 第二章,全面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类型、成因、特点和趋势及对世界的影响。认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产物,战争也刺激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向极端化方向发展。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的恐怖主义泛滥,教派冲突不断,笔者认为这也是战争刺激下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表现。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周边地区的影响,分析了东南来、南亚、中亚、俄罗斯车臣地区及其阿富汗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如社会动荡、跨国犯罪、伊斯兰语境下的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等。 第四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主要特点和分布情况,其次,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条件下,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安稳定的伊斯兰因素,分析了东突恐怖组织是理论基础、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提出东突恐怖组织是伊斯兰极端化语境下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最后,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我国西北穆斯林地区发生的原因。重点指出了国际伊斯兰世界包括伊斯兰极端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慈善机构和有些国出于战略上需要对我国东恐怖主义的支持,对西北地区的宗教渗透。 第五章是前四章分析后得出综合结论,主要论述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催生下东突恐怖组织对我国西部安全稳定的影响,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对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了东突组织与台湾“台独分裂势力”联系及其对未来国家对台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准备工作的战略牵制。此外,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周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泛滥对我国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打击制毒、贩毒和运毒等边境安全的影响,分析了美国以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为由全面进驻中亚地区、重返东南亚,全面渗透南亚,控制阿富汗对我国地缘政治产生的震荡。 第六章,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历史分析中得出了几点经验教训。发展西部经济,提高包括穆斯林群众在内的物质文化水平,因为经济问题是诱发伊斯兰极
付建舟[9](2004)在《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文学革新运动一般被视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其中,小说界革命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的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成果即作家作品的研究上,而对小说界革命本身的研究却很缺乏。本文致力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研究策略是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为中心,从小说界革命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媒介传播、作者阵容、小说理论与批评、小说文本等四个方面展开。 小说界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分复杂,从上层社会的救亡运动到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从废科举、兴学校、办报馆到中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从市民社会雏形的产生到公共领域的形成、从晚清政府对出版的控制到社会各界的反抗与租界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无不与小说界革命发生密切的关系。 小说界革命的顺利进行借助于小说期刊尤其是四大小说期刊的自由创办和广泛传播。晚清小说期刊逐渐摆脱清政府意识形态的控制,由杂志主编自主编辑,由作者自主创作与翻译。期刊小说的生产机制具有自主性、职业性、商业性的特点,小说期刊能够根据公众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作者队伍是那些主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而又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文人学士即士-知识分子所组成,他们处于从传统的“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化过程之中。四大小说期刊的发行量比较大,传播范围比较广,呈现出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镇辐射的态势。 由于晚清小说理论家的大力倡导和小说家的积极创作与翻译,晚清的小说观念逐渐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小说类型比较完备,新的小说类型不断涌现。其中政治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短篇小说以及翻译小说显得特别突出。作家创作了许多小说作品;译者翻译了大量外国作品,尤其是日本欧美近代小说。晚清小说出现十分繁荣的局面。
二、以报披露沙龙接受外国非法捐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报披露沙龙接受外国非法捐款(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
第一节 生活情况 |
一、学杂费 |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
四、娱乐活动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校园社交 |
一、师生交游 |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
一、新闻专业主义 |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5)当代汉语新词中的英源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1.2 汉语外来词引入简史 |
1.3 外来词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外来词的术语和研究范围 |
1.3.2 外来词的分类 |
1.3.3 外来词的汉化研究… |
1.3.4 字母词与汉字纯洁性问题 |
1.3.5 汉语外来词词源研究和词典编纂 |
1.4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2章 新词中英源性外来成分的分类描写 |
2.1 新词中的英源性音译成分描写 |
2.1.1 英源性音译成分的形式分类 |
2.1.2 含英源性音译成分的新词综述 |
2.2 新词中的英源性意译成分描写 |
2.2.1 含英源性音译成分的新词综述 |
2.2.2 新兴的英源性意译成分“云-、-云”… |
2.3 新词中的英源性字母成分描写… |
2.3.1 含英源性字母成分的新词分类… |
2.3.2 含英源性字母成分的新词描写 |
第3章 新词中英源性外来成分汉化过程分析 |
3.1 “粉”的汉化过程分析 |
3.1.1 “粉”的音节语素化 |
2.1.2 “粉”的词义泛化 |
3.1.3 “粉”的词语模造词 |
3.2 “门”的汉化过程分析 |
3.2.1 “门”的意译式借入 |
3.2.2 “门”的词义泛化 |
3.2.3 “门”的词语模造词 |
第4章 英源性外来成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
4.1 英源性外来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4.2 英源性外来成分对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的影响 |
4.3 英源性外来成分的教学方法 |
4.3.1 词的教学和语素的教学相结合 |
4.3.2 运用汉英对比法进行教学 |
4.3.3 注意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理论假设 |
1.4 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5 小结 |
第2章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概念基础 |
2.1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教育凭单制的历史渊源 |
2.1.2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内涵 |
2.1.3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特征 |
2.2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模型范式 |
2.2.1 教育凭单制度模型的发展轨线 |
2.2.2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基本范式 |
2.3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动力因素 |
2.3.1 财政危机动力 |
2.3.2 经济发展动力 |
2.3.3 行政转型动力 |
2.3.4 商业利益动力 |
2.3.5 平民主义动力 |
2.3.6 信息技术动力 |
2.4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理论依据 |
2.4.1 政府失败理论 |
2.4.2 市场失灵理论 |
2.4.3 公共产品理论 |
2.4.4 服务的安排和生产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机理 |
3.1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作流程 |
3.1.1 设计与动员 |
3.1.2 执行与实施 |
3.1.3 监测与评估 |
3.2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优势 |
3.2.1 竞争理念 |
3.2.2 伙伴理念 |
3.2.3 多元理念 |
3.2.4 灵活理念 |
3.2.5 人本理念 |
3.3 高等教育凭单制的运行风险 |
3.3.1 公益性风险 |
3.3.2 技术风险 |
3.3.3 管理风险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外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应用实践 |
4.1 国外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实践 |
4.1.1 美国 |
4.1.2 荷兰 |
4.1.3 澳大利亚 |
4.2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实践 |
4.2.1 背景 |
4.2.2 内容 |
4.2.3 评价 |
4.3 中外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差异比较 |
4.3.1 传统文化差异 |
4.3.2 决策程序差异 |
4.3.3 政策合法性差异 |
4.3.4 适用范围差异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的可行性 |
5.1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必要性 |
5.1.1 改善拨款模式 |
5.1.2 转型教育行政 |
5.1.3 整合教育资源 |
5.2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条件 |
5.2.1 思想基础 |
5.2.2 市场保障 |
5.2.3 法治保障 |
5.2.4 实践空间 |
5.3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阻力 |
5.3.1 路径依赖过强 |
5.3.2 操作难度较大 |
5.3.3 利益集团反对 |
5.3.4 理论研究滞后 |
5.4 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制度设计 |
6.1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的方案设计 |
6.1.1 方案目标与依据 |
6.1.2 学生资格与高校认证 |
6.1.3 资助标准、发放与兑换方式 |
6.1.4 经费来源与预期收益 |
6.1.5 考核与监督 |
6.2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中的政府职能 |
6.2.1 促进治道转型 |
6.2.2 完善法律体系 |
6.2.3 建立信贷体系 |
6.3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中的大学抉择 |
6.3.1 公立高校改制 |
6.3.2 完全学分制改革 |
6.4 我国高等教育凭单制应用中的公民参与 |
6.4.1 彰显公民权利 |
6.4.2 拓宽参与途径 |
6.4.3 发展中介组织 |
6.5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 |
第一节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 |
一、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 |
二、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 |
三、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影响 |
四、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全球化运动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互动关系 |
一、全球化运动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促进作用 |
二、全球化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阻碍作用 |
第三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伊斯兰极端主义破坏国家主权和和领土完整,威胁国家军事安全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为全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诱发了世界性伊斯兰国际恐怖主义 |
三、伊斯兰极端主义催生的暴力恐怖活动,扰乱了所在国的经济利益,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秩序 |
四、伊斯兰极端主义宣传政教合一,煽动教派冲突和颠覆现政权,引发社会动荡,对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造成威胁 |
五、伊斯兰极端主义对所在的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 |
六、伊斯兰极端主义对环境安全的威胁 |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着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我国的新国家安全观 |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二、我国新安全观的主要特征 |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我国的安全问题 |
第二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国际形势 |
第一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内涵及特点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基本内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主要特点 |
第二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一、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失败 |
二、伊斯兰世界尚未从根本上做好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心理准备 |
三、二战后超级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及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激发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特别是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
四、一些国家把宗教复兴作为进行团结人民,统一思想的有力武器 |
五、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神权统治的建立把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推向高潮 |
六、巨额石油收入为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七、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世界格局的力量平衡,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为伊斯兰复兴运动提供了国际空间 |
八、伊斯兰教复兴与改革的历史传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内因 |
第三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世界的影响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使传统的宗教生活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宗教势力不断扩大,社会的宗教气氛浓厚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导致了中东伊斯兰世界的重组分化,诱发了中东地区性冲突和战争,使一些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政局动荡不稳、经济发展迟滞 |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加强了泛伊斯兰国际组织的影响,为国际社会多极化进程增添了力量 |
四、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使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和势力迅猛发展到世界各地 |
五、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诱发下的世界性伊斯兰恐怖主义,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
六、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活动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和实行霸权政策提供了借口 |
七、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兴起,还破坏了所在的历史文化,破坏了世界文明 |
第三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的中亚局势 |
一、中亚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在中亚兴起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
三、中亚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
四、当代伊斯兰教复兴对中亚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车臣—伊斯兰极端主义催生下的民族分裂恐怖活动的“圣地” |
一、俄罗斯伊斯兰教信仰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尤其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车臣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 |
三、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车臣和北高加索地区泛滥成灾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南亚: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诱发下的教派冲突和恐怖“天堂” |
一、南亚穆斯林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南亚的影响 |
三、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原因 |
第四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东南亚各国影响 |
一、东南亚各国的伊斯兰教情况 |
二、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 |
三、东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原因 |
第五节 阿富汗—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世界恐怖主义的摇篮 |
一、亲苏政权的建立和苏联的入侵催生了伊斯兰复兴,各种伊斯兰组织成为抵抗侵略的中坚力量 |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与阿富汗军阀混战相因相果,互相影响,催生了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产生 |
三、塔利班极端政权的建立使阿富汗成为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摇篮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基地 |
四、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富汗的泛滥,使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世界级“毒源”地 |
第四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穆斯林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伊斯兰教的主要特点 |
一、信教民族多,分布广,居住集中 |
二、教派多,影响大,地方特色浓厚 |
三、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
四、伊斯兰教对广大穆斯林影响深远 |
五、伊斯兰教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广大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爱教爱国意识不断增强 |
六、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第二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影响 |
一、宗教氛围异常浓厚 |
二、恢复或变相恢复的宗教封建剥削制度在一些地方开始回潮和升温 |
三、教派纷争时常不断 |
四、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 |
五、排挤和打击爱国宗教人士,争夺寺院讲经权 |
六、伊斯兰极端势力活动猖撅 |
第三节 “东突”恐怖组织—伊斯兰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结合 |
一、东突恐怖主义的理论基础 |
二、“东突”恐怖组织活跃的四个阶段 |
三、东突恐怖主义的活动特点 |
四、“东突”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我国西部发生的原因 |
一、全球性的伊斯兰复兴思潮的兴起和国际泛伊斯兰组织的渗透刺激了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升温 |
二、国外各种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煽风点火使西北地区的伊斯兰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复杂 |
三、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是非法宗教势力猖撅的原因之一 |
四、民族问题引发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产生 |
五、从文化内质上讲,伊斯兰教传统信仰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成为非法宗教势力产生的原因之一 |
六、伊斯兰教本身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政治参与性为极端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
第五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安全 |
第一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地缘安全的影响 |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使我国周边地区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泛滥,从而加剧周边地区的动荡和不安,进而影响我国边疆安全 |
二、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介入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我国的地缘环境发生不利于我国的变化,也使上海合作组织地位和作用面临挑战 |
第二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一、危害社会政治稳定 |
二、影响各民族的大团结 |
三、使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复杂化、国际化,也使已解决的边界问题前途不明朗 |
第三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从我国内部环境讲,恶化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影响了外资引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二、从外部讲,极端伊斯兰宗教组织恐怖活动的泛滥,使得我国的能源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增大 |
三、伊斯兰恐怖主义兴起和我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与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影响我国与周边地区的商品贸易、劳务输出、海外企业的正常运转及海外人员的安全 |
第四节 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影响我国的对台做军事斗争的战略 |
一、从地缘角度看,台湾与新疆位于中国薄弱边缘地带 |
二、“东突”恐怖势力与“台独”势力开始联合,从战略上互相策应 |
三、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挟新疆以制台海”的图谋日益显现 |
第六章 历史的沉思 |
一、经济问题是诱发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最主要因素,也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途径 |
二、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严防宗教干涉教育,杜绝伊斯兰极端思想对学校的渗透 |
三、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工作 |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以抵抗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 |
五、加大管理,力争使我国的伊斯兰教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透明化 |
六、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力度 |
七、加强基层政权和党组织建设,增强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力度 |
八、加强军队打击、威慑恐怖主义的能力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小说界革命”兴起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上层社会的救亡运动与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 |
第二节 废科举、兴学校、办报馆与中层社会的启蒙运动 |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产生与公共领域的形成 |
第四节 清政府对出版的控制与社会各界的反控制 |
第五节 租界对小说期刊发行的作用 |
第二章 期刊小说的生产与小说期刊的传播 |
第一节 小说期刊的生产机制 |
第二节 小说期刊作为传媒的特点 |
第三节 小说期刊在晚清社会的传播 |
第三章 小说界革命的开拓者 |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的开路先锋 |
第二节 小说界革命的主力军 |
第三节 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 |
第四章 小说理论与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晚清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化 |
第二节 晚清小说的历史类型 |
第五章 小说文本研究 |
第一节 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 |
第二节 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 |
第三节 借古鉴今以小见大的历史小说 |
第四节 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翻译小说 |
第五节 晚清小说的叙事与文体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以报披露沙龙接受外国非法捐款(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D]. 张宁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5]当代汉语新词中的英源性成分研究[D]. 崔宗霄.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7]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 刘优良. 厦门大学, 2008(10)
- [8]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闫文虎. 西北大学, 2006(11)
- [9]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D]. 付建舟. 河南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