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CSCW的产品设计过程管理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峥,韩杰,张志刚,郭锋[1](2020)在《基于CSCW的复杂光学遥感器工艺与设计协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复杂光学遥感器协同制造中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工艺参与设计的活动,运用CSCW技术构建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平台,建立新的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完善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流程和程序,将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覆盖产品方案设计/三维模型构建/详细设计全过程,实现与产品设计并行开展设计工艺性审查和工艺设计。
李亚明[2](2020)在《基于用户体验的CSCW在线文档平台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协同办公成为了一种趋势,办公效率的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线协同的形式从身处同地的个人办公,变为了身处异地的群体办公,这对于在线协同办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协同办公的对象具有群体性的特点,这就需要为群体来创造更具易用性,更高效的办公文档平台。“CSCW”是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的缩写,即“计算机协同工作”。本文研究了目前在线文档办公平台中,用户在文档编辑、文档协作、文档管理体验中遇到的问题,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CSCW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深度发掘在当前情况下,协同办公用户在基础功能、协同感知、协同心理的需求,创造友好体验的协同办公文档平台。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来源,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CSCW与用户体验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框架。其次对用户体验设计理论与CSCW理论进行了概述,寻找两种理论的交叉点,对主流的文档办公软件进行分析,探讨实际场景下的理论实践应用。然后通过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深度挖掘在线协同办公用户的痛点。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拟合经典用户画像与用户体验地图,整理设计机会点,确定用户需求的优先级与重要性。接下来结合理论研究与用户研究的结论,进行基于用户体验的CSCW在线文档平台的交互设计实践,分别从信息框架、用户原型、低保真界面、详细交互操作、视觉界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可用性测试,对设计成果的可用性、易用性进行评估。在线办公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进行探索,同时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在线协同文档办公工具的设计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佟罡[3](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工业产品的复杂性和现代社会生产规模正在逐步增加,一个产品的设计通常需要许多人或不同团队之间进行协作,汽车产业也是如此。汽车产业协同设计环境的结构,信息传递的方法和协同设计中冲突解决的方法将极大程度上影响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冲突的消解一直是协同设计领域的焦点问题,近些年来,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冲突消解的算法,大多以冲突的检测或者避免错误的发生(加锁)为主,都有其不足之处,这些方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设计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机器学习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不同相关算法的学习以及构建自定义框架的成本都在降低,汽车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车门的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在车门铰链、车门主断面的布置和设计方面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进行反复校核,对设计者的设计经验要求非常高,这将对研发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针对上述所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的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自主研发的COMX平台实现参数化协同设计的框架,结合NX Open二次开发和NX/Spreadsheet实现协同设计中基础架构搭建和API封装。2.通过探讨车门设计流程,针对车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种参数化驱动的车门铰链和车门主断面的设计方法来提高车门设计的效率。当参数化设计过程中产生冲突时,以车门设计规范为原则,建立相关算法修改参数,设计相应的参数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机器学习的训练。3.在MATLAB中建立BP神经网络,将车门设计过程中的产生冲突的参数建立数据库进行训练,在已有数据的驱动下,每当发生冲突时,能快速预测出一套新的参数方案,从而减少车门设计过程中的重复性和试探性,有助于设计者获得最佳的车门布局方案,大大提高了车门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李文良[4](2019)在《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互联网为基础,云计算服务已超越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的媒介,通过各类服务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终端等软硬件信息数据的协同整合,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体验。云计算服务在工业制造、建筑设计等研究领域已获得了一些学术和产业的研究成果,但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相关研究却相对匮乏。云计算服务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运算和存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让“协同”的概念拥有了更为深层次的涵义。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不仅仅意味着不同设计角色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也涉及了不同信息数据之间的协同关联转换、不同设计阶段中层次之间的协调互动、不同技术和方法之间的协同交叉应用等多维度、多视角的协同表达。论文首先对课题研究的产业与理论背景进行了探讨,分别概述了云计算服务、协同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的研究现状。对三者相关概念与框架体系详细论述和研究,提出了面向云计算服务的协同设计发展契机。接下来,结合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系统设计框架、协同模型、协同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三大关键性特征。基于云计算服务、协同理论和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等交叉领域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半结构化访谈与网络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建立了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框架。随后以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为基础,研究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方法,构建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模型。最终阐述了运用该模型的应用实例,并在高校设计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协同的视角,将云计算服务作为课题研究的背景,交互式系统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RACT框架,这是本文对于在云计算服务时代环境下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研究领域的贡献。提出并构建了一套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方法与模型,为往后在云计算服务平台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这是本文在设计流程和方法领域的创新。针对当前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本文构建的流程方法与模型开展了设计实践与应用,探讨面向云计算服务的设计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这是本文在产业与学术界运用的成果。
姚刚[5](2016)在《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巨大变革时期,工业化住宅发展存在瓶颈: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工业化程度不够、产业化规模不足。如何利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的协同设计模式,提高工业化住宅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运行效率,实现工业化住宅信息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除了绪论和结论,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要素研究、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并初步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接着,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三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础理论作阐述:第二章对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对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需要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需要转型——必须从线性走向协同,应该选择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作为工业化住宅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介绍了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明确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并总结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第四章是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部分:首先通过文献评论与专家访谈确定了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搜集关键要素的基础数据,最后对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要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该部分内容使得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五章至第七章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阐述:第五章在整体上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制定了一个可扩展的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实施框架,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第六章在总结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冲突消解方法;第七章明确了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与管理流程。该部分内容是研究的技术基础。论文的第八章论述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研究提出了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模式,解决了工业化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问题,既是对研究第四章的结论中关于"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这个关键要素的解答,也是对所有关键要素的整合研究。这种系统整合模式将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方法论。论文的第九章在分析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内容、目标、工具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归纳了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旨在为工业化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协同方法上的操作依据。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工作做出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杨亢亢[6](2015)在《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电厂作为电厂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受到了电力设计院和电厂运营商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够实现电厂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指导电厂建设阶段的采购、施工和管理等过程,而且还为后期电厂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在分析总结了数字化电厂和协同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协同设计引入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设计中,对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建模和冲突检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的协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研究。针对电厂燃料系统设计的特点,从框架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体系三个方面对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层次式结构,建立了一种4层次的多Agent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系统框架结构,并对多Agent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布-集中式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采用C/S结构模式,建立了三层的系统技术体系,并对系统软件组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客户端与对象应用软件的交互过程。同时,针对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零部件信息模型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领域维、进度维、数据维和成本维的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层次模型,分析了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的组成,并以火电厂输煤系统为例,研究了基于XML的产品信息模型描述和多视图模型。2.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研究。根据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特点分析,将协同数据分成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两种。针对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建立了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并将其作为分布式协同数据库的底层进行存储;针对结构化数据存储,建立了一种基于中间层的多Agent分布式协同数据库模型,并对其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协同数据库性能问题,从存储方式、查询处理和扩容分析三方面,优化完善了数据库性能。首先通过响应时间测试,分析了横向存储和纵向存储对数据库访问性能的影响;其次设计了一种动态规划算法来优化数据库查询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从纵向扩容和横向扩容两个角度研究了分布式协同数据库的扩容问题。针对协同数据库并发操作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通过角色因子和版本因子平衡的原则,对冲突事务进行调度,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方法研究。深入研究了约束网络的分层以及基于XML文档的约束关系集合表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基于约束满足的冲突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将约束划分为已知约束关系集合和未知约束关系集合两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冲突检测。前者采用区间传播算法验证,研究了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冲突检测算法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后者提出了用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来模拟未知约束关系集合进行冲突检测的方法,设计了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实例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全局收敛能力。4.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和方法,结合实际电厂工程项目,开发了“数字化发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原型系统”,设计了原型系统的结构和数据库模型,并以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设计为例,对其结构设计、三维建模、协同工作、设计检测和设备清单生成等功能进行了应用研究。设计人员通过系统选择其他协同设计人员,以模型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协作完成设计过程,实现输煤系统设计的三维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江雨燕,李平,赵文辉[7](2013)在《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生产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设计生产模式,CSCW为此种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探讨在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的机制问题,研究基于网络合作平台下的产品概念设计,提出一个"四层两讨论一检验"的产品概念设计系统模型,使产品设计获得更好的效果,对企业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能力的以及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博[8](2013)在《基于Agent的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密切的配合以及多层次的交流是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近年来,建筑设计工作日趋复杂,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来自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将群体设计能力通过网络(Internet/Intranet)凝聚起来,实现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设计师群体的协同工作效率,对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协作质效,本文针对当前协同工作系统模型和构建方法中存在的灵活性差、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将Agent概念融入CSCW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中,探索更具智能性的建筑设计协同工作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利用Agent概念建立起具有主动性特征的协同工作辅助支持模型(ACWASM),对模型的各成分及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模型基本构建单元Agent的设计模型,多Agent间的安全通信模型,为ACWASM的应用和基于ACWASM的系统实现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接着,本文深入研究了建筑设计的协同工作机制,包括设计师群体的协作方式和协同设计流程,对设计师群体在协同支持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现有协同设计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而,本文基于ACWASM具体设计了更加高效,更具有主动性和智能性特征的建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最后,本文从程序开发的角度对ACWASM在应用系统开发中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方案,并依据前文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具体实现了基于ACWASM的建筑协同设计系统实例,并对实现细节和实例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一方面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证实了基于该模型所开发的系统可切实提高建筑设计协同工作质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曾鹏飞[9](2011)在《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多学科领域协同产品设计过程的产品信息共享、数据一致性管理、过程互操作、多媒体支撑环境等涉及信息、数据、知识共享和交换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平台系统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对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对协同产品设计的概念、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细致地进行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分析,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阐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研究目标,并给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2)在多学科领域产品模型共享与交互方面,提出了基于共享产品信息模型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共享的产品信息模型及其创建与发布机制。建立了多领域协同的轻量化共享产品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实现了消息驱动的设计应用共享模式。基于扩展的事件驱动过程链(eEPC)图,建立了共享信息模型环境下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型。提出了双令牌的基于设计优先权和排序时间的协同设计过程交互控制机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有限源排队系统理论完成了共享协同设计系统运行指标的分析与仿真。基于XML构建了设计信息共享的表达方法。(3)在跨企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动态数据共享与一致性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P2P网络的协同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控制与管理方法。建立了P2P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构建了协同过程的P2P设计群组模型、设计Peers的动态管理方式和设计对等群组的交互模式。提出了一种设计数据非一致性的侦测模型,建立了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的一致性控制。构建了基于JXTA开发平台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体系。(4)针对群组协作环境下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与冲突消解的需求,构建了多媒体支撑的多学科协同设计环境。建立了多媒体协同环境的系统运行模式、功能体系和网络结构。描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方案设计、交互过程实时媒体流事件处理以及RTCP控制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服务器端设计、客户浏览器端设计。完成了会议系统的角色定义与管理,及其安全认证。实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集成,并实施了系统的测试工作。(5)在跨企业协同的过程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面,将过程描述语言—PSL本体引入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PSL本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互操作方法。构建了设计过程的本体结构模型及其OWL描述,实现了设计过程本体与PSL本体的映射以及基于PSL参考本体的过程系统语义交换。提出了设计过程本体概念之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基于Web服务实现了协同过程设计服务的组合与协调模式。构建了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互操作的实现框架,以及互操作过程本体的XML映射与通信机制。(6)在综合分析现有产品设计的多领域学科耦合和跨企业协同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学科协同产品设计过程为中心的适应性服务系统平台模式。建立了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服务集成框架和设计服务组合的层次结构,分析了设计过程服务系统平台的内容与功能层次。确立了平台系统的主要内容与建设任务。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并以某型高压往复泵设计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刘杰[10](2010)在《基于HLA框架的协同设计环境及交互管理技术》文中认为复杂产品往往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的多个企业或部门共同设计完成。随着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单机作业的产品开发方式,发展为支持群组中人人交互、共同决策的协同设计环境,成为复杂产品开发和进行创新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协同设计加强了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了群组优势,提高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内外有关协同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交互方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但是当前协同设计系统的两类协作框架及其技术路线均存在不足,以NetMeeting为代表的应用共享系统,虽然复用了单用户CAD系统的图形处理功能,兼容了现有CAD系统的数据格式,但只能提供发言权协作模式,仅支持界面协作,协同性比较差;以分布式交互环境建立的CSCD原型系统以及协同图形编辑系统,虽然强调了协作性能,但在图形处理能力、数据的兼容性、开放性等方面与现有的CAD系统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应用性比较弱。因此,有必要结合CAD系统,在现有的分布式交互仿真软件体系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同设计系统构建方法,建立一个标准的、开放性的协同设计平台。本文针对传统CSCD系统中的两类基本协同设计框架及其技术路线的不足,通过分析复杂产品在实时协同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高层体系结构(HLA)在工程协同设计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HLA的实时协同设计系统体系框架,定义了三类具有不同权限和职能的联邦成员:设计邦员、管理邦员和监测邦员。在此框架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协同设计中的数据一致性、互操作性和并发控制,对协同设计管理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在基于HLA通用技术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集成现有的CAD系统,将传统人-机交互CAD系统转变为具有人-人交互功能的CAD图形协同编辑原型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的构建方法及联邦成员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流程。研究和分析HLA在军事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使用HLA进行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建模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剖析高层体系结构的规范和特点,基于通用设计理论中的域映射原理和联邦开发与执行模型(Fed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xecute Process Model, FEDEP)的联邦建模方法,从软件工程角度考虑,利用UML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和广泛的系统描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HLA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研究了协同设计系统中联邦成员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实现流程,为协同设计环境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思路和方法。(2)研究了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邦员间的互操作机制。通过分析三大分布式组件技术在构建协同设计系统时存在的不足,针对协同设计的特点,出于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等因素的考虑,采用HLA作为系统设计的通用技术框架,构建一种基于HLA的联邦式实时协同设计环境CoFedCADEnvHLA,并分别从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两个方面对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描述。逻辑结构方面,采用了多平台、分领域的组件技术建立了分布式协同设计环境。描述了基于HLA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由复杂产品设计平台、协同控制平台和验证/优化平台三种功能平台组成,给出了面向协同设计的复杂产品数据模型,提出了复杂产品的数据模型由更新数据、结构数据、管理数据和功能数据四个模块组成。通过分析模型中四个数据模块间的信息关系,描述了每种平台的功能及组成。功能结构方面,提出了用邦员功能模块化的方法构建了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将当前CSCD系统在协作性能方面的优点同传统CAD系统在图形处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柔性、开放性、便于系统自治和管理的协作框架。在以联邦成员(Federate)为核心的协同设计环境中,给出了工程协同设计领域中联邦和联邦成员的基本作用,并在各功能平台中分别定义了具有不同权限和职能的联邦成员:设计邦员、管理邦员和监测邦员,构建了每类邦员具体的逻辑结构,介绍了联邦成员功能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和构成联邦成员每一模块的具体功能,研究了邦员间实现互操作的机制和方法。(3)基于HLA中的保守时间管理策略,提出了应用于CoFedCADEnv HLA的基于邦员的时间推进管理模型TimeAdvModFed。分析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由于并发操作可能产生的一些数据不一致性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详细总结了并发控制的设计准则,说明了协同设计环境中采用时间管理的必要性。将HLA中的时间管理理论引入协同设计过程中并发控制的算法建模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的时间管理策略。系统中采用一种保守的时间推进机制,通过分析每种平台中邦员的职能,设置其相应的时间管理机制和时间推进方式,给出了由管理邦员和设计邦员协同推进系统逻辑时间的实现过程,保证邦员接收事件的时序性和收发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了并发操作冲突的发生。(4)建立了基于邦员访问控制的角色管理模型RoleCtrlModFed和发言权控制的仲裁算法模型FloorCtrlModDFed,实现了发言权控制下的一致性维护。由于设计邦员加入到协同设计系统的项目组中时,已经确定了其拥有设计权限的产品对象,因此为了实现设计邦员间的协同工作,详细研究了协同设计过程中设计邦员产品对象设计权限转换的规则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协同设计过程中联邦成员角色应具有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邦员访问控制的角色管理模型RoleCtrlModFed,分析总结了邦员角色对应的项目权限,提出了利用定义的五元组实现基于邦员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探讨了产品对象的实例属性与设计邦员的所有权关系,基于HLA所有权管理服务,提出了一种具有抢占模式和放弃模式的发言权控制机制,并利用数据分发管理服务完成固定项目组内设计邦员订购与发布数据的收发。通过分析总结邦员角色对应的项目权限和发言权控制模式,提出了一种发言权控制的仲裁算法模型FloorCtrlModDFed,实现设计邦员发言权控制的一致性维护。(5)提出了用于设计邦员动态注册(加入或退出)的控制管理模型DynRegModDFed,维护了设计邦员动态注册后的初始数据一致性。探讨了协同设计过程中冲突协调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邦员的实时通信协议和操作锁定机制。通过计算与分析事件逻辑计数器位于不同位置时,记录事件所需要的交互次数,得出了一种在设计邦员的临界区设置事件逻辑计数器记录设计邦员内外部事件队列中事件的有效方法,解决了设计邦员内、外部队列中事件即时记录的问题。进行了设计邦员动态注册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设计邦员动态加入或退出项目组的可行性方法和过程,提出了利用邦员的时间推进模型TimeAdvModFed和事件逻辑计数器原理完成设计邦员动态注册的控制管理模型DynRegModDFed,维护设计邦员动态注册后初始数据的一致性。以船舶总体设计为例,给出了基于HLA的协同设计原型系统的应用方案,以及设计邦员操作事件接口的程序实现和运行实例。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企业中船舶舾装设计的实际特点,围绕协同设计系统的基本框架、协同智能设计、交互管理技术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邦员的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HLA的联邦式实时协同设计环境CoFedCADEnvHLA,根据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的特点定义了三类具有不同职能的联邦成员。在CoFedCADEnvHLA基础上,对协同设计交互管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基于邦员的时间推进模型TimeAdvModFedb保证了设计邦员操作事件的序列化,避免了并发操作冲突;利用基于邦员访问控制的角色管理模型RoleCtrlModFed和发言权控制的仲裁算法模型FloorCtrlModDFed,实现协同设计过程中设计邦员间的产品对象发言权的转换;利用设计邦员动态注册(加入或退出)的控制管理模型DynRegModDFed,实现了设计过程中设计邦员的即插即用。
二、基于CSCW的产品设计过程管理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SCW的产品设计过程管理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SCW的复杂光学遥感器工艺与设计协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艺与设计协同内涵 |
3 工艺与设计协同方式改进 |
3.1 基于CSCW的工艺与设计协同平台功能模型 |
3.2 基于CSCW的工艺与设计协同工作过程模型 |
4 完善协同工作流程和程序 |
4.1 完善协同工作流程 |
4.2 完善协同工作程序 |
4.2.1 设计方案工艺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
4.2.2 三维模型技术交流 |
4.2.3 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与会签 |
4.2.4 记录要求 |
5 应用实例和效果 |
6 结束语 |
(2)基于用户体验的CSCW在线文档平台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6 研究框架与流程 |
第2章 用户体验与CSCW理论 |
2.1 CSCW理论概述 |
2.1.1 众包与群体协作 |
2.1.2 CSCW的组成元素 |
2.1.3 CSCW的结构 |
2.1.4 CSCW的协同感知 |
2.1.5 CSCW的协同心理 |
2.2 用户体验理论概述 |
2.2.1 用户体验需求层次 |
2.2.2 用户体验情感化设计 |
2.2.3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 |
2.3 基于用户体验的CSCW在线文档平台案例研究 |
2.3.1 印象笔记 |
2.3.2 谷歌文档 |
2.3.3 石墨文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SCW线文档平台用户研究 |
3.1 用户研究 |
3.1.1 用户研究目的 |
3.1.2 用户研究内容与步骤 |
3.1.3 用户预分类 |
3.2 问卷调研与数据处理 |
3.2.1 调研问卷设计 |
3.2.2 问卷数据分析 |
3.2.3 用户数据特征聚类 |
3.3 用户访谈 |
3.3.1 访谈介绍 |
3.3.2 访谈过程 |
3.3.3 访谈结果分析 |
3.4 用户画像与用户体验地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CW在线文档平台设计实践 |
4.1 在线文档平台构建策略 |
4.2 需求分析与功能列表 |
4.3 信息架构与交互原型设计 |
4.3.1 信息架构设计 |
4.3.2 交互原型设计 |
4.4 界面设计 |
4.4.1 低保真界面设计与详细交互 |
4.4.2 高保真界面与视觉设计 |
4.5 可用性测试与评估 |
4.5.1 可用性测试介绍 |
4.5.2 测试准备 |
4.5.3 测试过程 |
4.5.4 测试结果 |
4.5.6 测试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用户数据聚类表 |
附录C 用户访谈脚本 |
附录D 用户访谈语言关键信息提取 |
附录E 可用性测试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发展 |
1.2.1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概念 |
1.2.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协同设计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简介 |
2.1 COMX平台介绍 |
2.2 NX Open二次开发技术 |
2.3 基于电子表格的NX参数化设计 |
2.4 BP神经网络原理 |
2.4.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4.2 常用激活函数 |
2.4.3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车门协同设计流程方法的应用 |
3.1 车门设计主要流程 |
3.2 车门铰链布置 |
3.2.1 车门铰链的基本要求 |
3.2.2 车门铰链的组成 |
3.2.3 车门铰链的布置 |
3.2.4 铰链轴线的校核 |
3.3 车门主段面参数化设计 |
3.3.1 前车门上铰链断面 |
3.3.2 A柱处主断面 |
3.3.3 B柱处主断面 |
3.3.4 前车门水切处主断面 |
3.3.5 前车门门锁处主断面 |
3.3.6 前车门门槛处主断面 |
3.4 车门协同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车门设计方案冲突数据库建立 |
4.1 车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冲突消解 |
4.2.1 铰链设计中的冲突消解 |
4.2.2 主断面设计过程中的冲突消解 |
4.2 NX Open车门协同设计方案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下冲突消解的实现 |
5.1 BP神经网络框架实现 |
5.1.1 铰链协同设计冲突方案预测 |
5.1.2 主断面设计冲突方案预测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产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云计算服务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协同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交互式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设计项目来源 |
1.3.3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涉及的学科和领域 |
1.5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组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云计算服务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理论研究 |
2.1 云计算服务的概念 |
2.1.1 云计算的定义和特性 |
2.1.2 云计算服务的分类 |
2.1.3 云计算服务的整体模型 |
2.1.4 云计算服务体系框架 |
2.2 协同设计的理论与框架研究 |
2.2.1 协同理论 |
2.2.2 设计的协同属性 |
2.2.3 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2.2.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定义与框架 |
2.3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协同设计发展契机 |
2.4 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与框架研究 |
2.4.1 交互式系统设计的概念 |
2.4.2 PACT交互式系统设计框架 |
2.4.3 交互式系统生命周期协同模式 |
2.4.4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 |
2.4.5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原则 |
2.5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关键特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云计算服务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
3.1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用户研究 |
3.1.1 用户研究目标与方法 |
3.1.2 用户研究对象选择 |
3.1.3 面向云计算服务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行为研究 |
3.1.4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需求分析 |
3.2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框架 |
3.2.1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角色 |
3.2.2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活动 |
3.2.3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场景 |
3.2.4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技术 |
3.3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流程 |
3.3.1 设计目标协同定义 |
3.3.2 用户需求协同分析 |
3.3.3 设计解决方案协同创建 |
3.3.4 设计方案协同评测 |
3.4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应用 |
4.1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设计目标定义 |
4.2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
4.3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设计解决方案创建 |
4.3.1 基础框架层级 |
4.3.2 功能模块设置 |
4.3.3 功能模块设计 |
4.4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可用性评测 |
4.5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的应用 |
4.6 项目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C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用户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D 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用户访谈对象信息表 |
附录E 华为“云创”高校设计服务平台可用性测试满意度问卷 |
附录F 华为“云创”项目研究成果在2018 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布 |
(5)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对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2.2 对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
1.2.3 对设计要素系统整合的研究(IPD)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方案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8 研究的关键技术 |
1.9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10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的特色 |
1.10.2 研究的创新点 |
上篇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1 工业化住宅发展历程 |
2.1.1 问题导入——工业化住宅推广不佳 |
2.1.2 国外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1.3 国内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
2.2 阻碍工业化住宅发展的原因分析 |
2.3 向制造业学习——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转型 |
2.3.1 制造业中产品的发展变革 |
2.3.2 基于制造业经验的工业化住宅"个性化量产"概念的提出 |
2.3.3 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转型——从线性走向协同 |
第三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 协同设计的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 |
3.1.1 协同的概念 |
3.1.2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
3.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3.1.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3.2 协同设计的定义 |
3.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定义与特征 |
3.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支撑技术 |
3.4.1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核心作用 |
3.4.2 系统工程技术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影响 |
3.4.3 并行工程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3.4.4 精益建造原则在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 |
4.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研究方法 |
4.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4.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清单的确定 |
4.3.1 文献来源 |
4.3.2 初始关键要素的确定 |
4.4 问卷调查及分析 |
4.4.1 问卷调查 |
4.4.2 数据分析 |
4.4.3 关键要素的确定 |
4.5 本章结论 |
中篇 关键要素研究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技术平台 |
5.1 本章研究目的 |
5.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5.3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及概念诠释 |
5.3.1 协同设计技术平台的层级架构 |
5.3.2 概念诠释 |
5.3.3 初始假设与研究方法 |
5.4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 |
5.4.1 BIM框架的评论 |
5.4.2 BIM框架的挑选 |
5.4.3 面向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框架的构建 |
5.5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 |
5.5.1 BIM协议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引介 |
5.5.2 BIM协议相关资料的搜集 |
5.5.3 BIM协议的开放性译码 |
5.5.4 BIM协议的主轴译码 |
5.5.5 BIM协议的选择性译码 |
5.5.6 针对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协议的结论 |
5.6 适合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5.6.1 BIM软件的调研及初步筛选 |
5.6.2 BIM软件的分析与评估 |
5.6.3 BIM软件的最终评价 |
5.6.4 本节结论 |
5.7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中的冲突消解 |
6.1 本章研究目的 |
6.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6.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分析 |
6.3.1 冲突产生的原因 |
6.3.2 冲突的特点 |
6.3.3 冲突的分类 |
6.3.4 冲突消解的意义 |
6.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检测 |
6.4.1 冲突检测的定义 |
6.4.2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分析 |
6.4.3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软件比较 |
6.4.4 基于BIM的冲突检测流程与方法 |
6.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冲突的消解 |
6.5.1 基于BIM的协同冲突消解方法 |
6.5.2 基于BIM的信息冲突消解方法 |
6.5.3 基于BIM的流程冲突消解方法 |
6.5.4 基于BIM的资源冲突消解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研究 |
7.1 本章研究目的 |
7.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7.3 工业化住宅构建部品BIM模型库的系统分析 |
7.3.1 工业化住宅部品的概念 |
7.3.2 工业化住宅部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7.3.3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必要性 |
7.3.4 构建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在协同设计方面的优势 |
7.4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原则 |
7.4.1 模块信息化原则 |
7.4.2 通用系列化原则 |
7.4.3 信息标准化原则 |
7.5 工业化住宅部品BIM模型库的构建与管理流程 |
7.5.1 总体方案规划 |
7.5.2 管理规范确立 |
7.5.3 系统平台搭建 |
7.5.4 模型数据导入 |
7.6 本章小结 |
下篇 系统整合模式与应用方法 |
第八章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系统整合 |
8.1 本章研究目的 |
8.2 本章的技术路线 |
8.3 IPD的概念 |
8.4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区别 |
8.4.1 项目交付模式的发展历程 |
8.4.2 IPD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的对比 |
8.5 IPD的特征 |
8.6 BIM功能与IPD特征的关系矩阵 |
8.6.1 关系矩阵的构建 |
8.6.2 交互关系的释义 |
8.7 基于BIM和IPD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系统整合模式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研究 |
9.1 本章研究目的 |
9.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 |
9.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目标 |
9.3.1 向协同建造转型 |
9.3.2 质量维护的提升 |
9.3.3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
9.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9.4.1 BIM成为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核心工具的原因 |
9.4.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目标 |
9.4.3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信息管理平台 |
9.4.4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模型架构 |
9.4.5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软件 |
9.4.6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BIM辅助工具 |
9.5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整体流程 |
9.5.2 前期策划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3 协同设计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4 协同建造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5.5 运维管理阶段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法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6)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数字化电厂问题分析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协同设计发展历程 |
1.2.2 协同设计系统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3 数据库建模与并发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4 冲突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5 数字化电厂与协同设计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体系结构研究 |
2.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设计过程分析 |
2.2 基于多Agent的燃料系统协同设计框架结构研究 |
2.2.1 协同设计理论基础 |
2.2.2 Agent理论基础 |
2.2.3 系统框架设计 |
2.2.4 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分析 |
2.3 燃料系统协同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体系 |
2.3.1 网络拓扑结构 |
2.3.2 技术体系 |
2.3.3 组件技术 |
2.4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分析 |
2.4.1 产品协同设计层次模型 |
2.4.2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的组成 |
2.5 燃料系统产品信息模型数据交换研究 |
2.5.1 基于XML的产品信息模型描述 |
2.5.2 产品多视图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研究 |
3.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分析 |
3.1.1 燃料系统数据特点分析 |
3.1.2 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的技术难点 |
3.2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建模设计 |
3.2.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存储策略 |
3.2.2 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设计 |
3.2.3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
3.3 协同数据库性能分析 |
3.3.1 访问性能分析 |
3.3.2 数据库查询处理 |
3.3.3 数据库扩容分析 |
3.4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并发控制分析 |
3.4.1 并发控制的必要性 |
3.4.2 传统并发控制方法 |
3.4.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数据库对并发控制的要求 |
3.5 基于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 |
3.5.1 基本模型 |
3.5.2 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研究 |
3.5.3 角色-多版本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4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研究 |
4.1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中的冲突分析 |
4.1.1 冲突产生原因 |
4.1.2 冲突的特点与分类 |
4.2 燃料系统协同设计中的约束分析 |
4.2.1 约束的特点 |
4.2.2 约束网络分层分析 |
4.2.3 基于XML的约束关系表达 |
4.3 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模型研究 |
4.3.1 约束满足分析 |
4.3.2 冲突检测模型研究 |
4.4 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已知约束关系集合冲突检测 |
4.4.1 区间传播算法运算函数 |
4.4.2 基于区间传播算法的冲突检测算法描述 |
4.4.3 实例验证 |
4.5 基于IABP的未知约束关系集合冲突检测 |
4.5.1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4.5.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4.5.3 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4.5.4 实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原型系统开发 |
5.1 原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1.1 原型系统运行环境 |
5.1.2 原型系统框架设计 |
5.1.3 原型系统功能分析 |
5.2 原型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原型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5.2.2 原型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
5.4 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设计应用实例 |
5.4.1 火电厂输煤系统多Agent设计系统结构 |
5.4.2 火电厂输煤系统结构设计 |
5.4.3 火电厂输煤系统三维建模 |
5.4.4 火电厂输煤系统土建设计 |
5.4.5 火电厂输煤系统协同工作设计 |
5.4.6 火电厂输煤系统设计检测 |
5.4.7 火电厂输煤系统设备清单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2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及其特征 |
2 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的系统模型 |
2.1 系统模型层次 |
2.2 系统模型的运作模式 |
3 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系统的实现 |
3.1 整体方案 |
3.2 关键技术 |
4 结语 |
(8)基于Agent的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
1.2.2 面向 Agent 的软件工程(AOSE)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方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方式 |
第二章 基于 Agent 的协同工作理论研究 |
2.1 CSCW 基本理论研究 |
2.1.1 CSCW 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CSCW 系统的基本分类 |
2.2 Agent 基本理论研究 |
2.2.1 Agent 基本定义分析 |
2.2.2 Agent 体系结构研究 |
2.2.3 Agent 协作机制研究 |
2.3 面向 Agent 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
2.3.1 面向 Agent 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
2.3.2 面向 Agent 的程序设计 |
2.3.3 分布式复杂环境下的软件开发方法分析 |
第三章 基于 Agent 的协同工作辅助支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1 面向协同工作支持的 Agent 定义 |
3.2 协同工作辅助支持模型总体设计 |
3.3 面向 CSCW 的 Agent 设计模型研究 |
3.3.1 混合式 Agent 实现体系结构设计 |
3.3.2 CSCW 环境下的 Agent 感知机制研究 |
3.3.3 CSCW 环境下的 Agent 自主行为决策算法设计 |
3.4 面向 CSCW 的 Agent 通信模型设计 |
3.4.1 基于 KQML 的安全通信扩展 |
3.4.2 Agent 通信方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CWASM 在建筑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4.1 建筑设计协同工作逻辑模型 |
4.1.1 协同设计过程分析 |
4.1.2 协作流程驱动机制分析 |
4.2 基于 ACWASM 的建筑设计协同系统框架 |
4.3 CAD 同步协同设计 |
4.3.1 设计图的实时同步模型 |
4.3.2 设计图的并发控制策略 |
4.4 基于 Agent 的协作流程驱动机制 |
4.5 协同资源共享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ACWASM 的建筑协同设计系统开发实例 |
5.1 ACWASM 实现方法的分析和设计 |
5.1.1 面向 Agent 的开发平台选择 |
5.1.2 Agent 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5.1.3 Agent 程序的运行方式设计 |
5.1.4 Agent 程序的自更新方法设计 |
5.1.5 ACWASM 中公共服务层的建立方法 |
5.2 协同设计系统开发实例 |
5.2.1 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
5.2.2 协同设计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
5.2.3 设计会商 |
5.2.4 协同编辑 |
5.2.5 项目信息共享 |
5.2.6 协作流程自主驱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协同产品设计 |
1.2.1 CAD技术的发展 |
1.2.2 协同产品设计产生的背景 |
1.2.3 协同产品设计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协同设计模型共享与交互 |
2.1 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需求 |
2.2 多学科协同模式下的产品信息共享模型 |
2.2.1 共享产品模型视图 |
2.2.2 共享信息模型文件格式—.3D |
2.2.3 共享信息模型的创建与发布 |
2.3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协同设计框架及其体系结构 |
2.4 设计信息共享的消息驱动模式 |
2.5 协同设计过程建模与交互控制 |
2.5.1 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设计过程建模及其环境定义 |
2.5.2 共享模型的交互过程控制 |
2.5.3 设计请求的冲突消解 |
2.6 协同过程共享设计信息的表达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2P网络的设计数据一致性 |
3.1 P2P网络 |
3.1.1 P2P定义及特点 |
3.1.2 P2P网络的应用 |
3.1.3 JXTA—开放式P2P开发平台 |
3.2 基于P2P的设计过程数据管理 |
3.2.1 基于P2P环境的协同产品设计 |
3.2.2 P2P环境下的协同设计数据管理 |
3.2.3 P2P协同设计数据管理模型 |
3.3 协同设计的P2P群组建模 |
3.4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控制 |
3.4.1 设计数据非一致性检测 |
3.4.2 P2P数据更新控制方法 |
3.4.3 基于设计约束的P2P数据更新 |
3.4.4 基于设计约束的数据更新一致性控制 |
3.5 基于JXTA的协同设计数据一致性管理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时协同过程的多媒体支撑环境 |
4.1 CSCW与协同设计多媒体支撑环境 |
4.2 基于Java的多媒体应用技术 |
4.2.1 流媒体传输与控制技术 |
4.2.2 Java媒体框架技术 |
4.2.3 组播技术 |
4.3 多媒体实时协同支撑环境的体系构建 |
4.3.1 多媒体交互模式与体系结构设计 |
4.3.2 系统开发方案设计 |
4.3.3 实时媒体流的传输 |
4.3.4 基于RTCP的媒体流控制 |
4.3.5 服务器端设计 |
4.3.6 客户浏览器端设计 |
4.4 多媒体支撑环境的安全性 |
4.4.1 交互过程角色定义与管理 |
4.4.2 系统程序模块的安全认证 |
4.5 多媒体支撑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产品设计的过程互操作 |
5.1 企业协同与互操作 |
5.1.1 互操作的定义 |
5.1.2 集成与互操作 |
5.2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 |
5.2.1 协同产品设计的互操作需求 |
5.2.2 面向互操作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式 |
5.3 基于本体论的过程描述 |
5.3.1 过程描述语言——PSL |
5.3.2 PSL核心 |
5.3.3 PSL扩展 |
5.3.4 基于PSL的过程本体语义交换方法 |
5.4 基于PSL本体的协同设计过程建模 |
5.5 设计过程本体的语义相似性 |
5.5.1 设计过程本体映射发现 |
5.5.2 设计过程本体概念相似性 |
5.6 基于Web服务的协同设计过程组合与协调 |
5.6.1 Web服务技术 |
5.6.2 面向服务的协同产品设计过程 |
5.7 协同设计过程的互操作框架 |
5.8 过程本体的XML映射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平台 |
6.1 多学科协同的适应性设计过程服务体系 |
6.2 适应性服务组合的结构层次 |
6.3 适应性服务平台的目标与任务 |
6.3.1 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优化环境 |
6.3.2 设计过程互操作服务 |
6.3.3 多学科协同过程数据服务 |
6.3.4 设计过程的知识服务 |
6.4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实例 |
6.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6.4.2 应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
(10)基于HLA框架的协同设计环境及交互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D技术的发展 |
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
1.3.1 CSCW特性与支撑技术 |
1.3.2 CSCW研究领域与应用前景 |
1.3.3 CSCW在设计领域应用 |
1.4 协同设计 |
1.4.1 协同设计概念与工作模式 |
1.4.2 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 |
1.4.3 协同设计中的人人交互方式 |
1.4.4 协同设计中的交互管理技术 |
1.5 高层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
1.5.1 高层体系结构HLA |
1.5.2 高层体系结构的应用领域 |
1.6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及协同工作机制 |
2.1 引言 |
2.2 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的现状与分析 |
2.3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的构建 |
2.3.1 联邦与联邦成员 |
2.3.2 产品设计与基于HLA的协同设计映射机制 |
2.3.3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构建方法 |
2.3.4 联邦成员的组织结构 |
2.4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CoFedCADEnv_HLA |
2.4.1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的逻辑结构 |
2.4.2 逻辑结构中各平台的功能 |
2.4.3 基于HLA的协同设计环境的功能结构 |
2.4.4 邦员间的互操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时间管理的并发控制 |
3.1 引言 |
3.2 并发控制 |
3.2.1 并发控制问题的提出 |
3.2.2 并发控制策略 |
3.2.3 并发控制的设计准侧 |
3.3 HLA时间管理服务 |
3.3.1 HLA时间管理中的基本概念 |
3.3.2 HLA的时间管理机制 |
3.3.3 HLA的时间推进方式 |
3.4 基于邦员的时间推进管理 |
3.4.1 时间管理的任务 |
3.4.2 邦员的时间设置 |
3.4.3 系统整体逻辑时间调度 |
3.5 小结 |
第4章 CoFedCADEnv_HLA中的邦员管理技术 |
4.1 引言 |
4.2 对象所有权管理 |
4.3 基于邦员的角色管理模型RoleCtrlMod_Fed |
4.3.1 邦员角色管理 |
4.3.2 邦员角色权限 |
4.4 发言权控制 |
4.4.1 发言权控制模式 |
4.4.2 项目组发言的数据分发管理 |
4.4.3 发言权控制的仲裁模型 |
4.5 小结 |
第5章 设计邦员动态注册管理方法 |
5.1 引言 |
5.2 冲突的检测与协调 |
5.2.1 冲突的协调方法 |
5.2.2 邦员间实时通信协议 |
5.2.3 基于邦员的锁定机制 |
5.3 事件逻辑计数器 |
5.3.1 操作事件的响应方式 |
5.3.2 事件逻辑计数器原理 |
5.3.3 事件逻辑计数器设置的合理性验证 |
5.4 设计邦员动态注册管理 |
5.4.1 事件逻辑计数器随时间推进的变化 |
5.4.2 设计邦员动态加入的管理 |
5.4.3 设计邦员动态退出的管理 |
5.5 小结 |
第6章 原型系统的应用方案与接口实现 |
6.1 引言 |
6.2 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应用方案 |
6.2.1 原型系统的框架结构 |
6.2.2 设计邦员模块间的通信机制 |
6.2.3 基于反应器的操作事件接口实现 |
6.2.4 基于反应器的事件响应程序实现 |
6.3 协同设计原型系统运行实例 |
6.3.1 系统的加载和用户登录 |
6.3.2 创建协同设计任务 |
6.3.3 船舶舾装图形的协同编辑 |
6.4 小结 |
论文工作总结和展望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附录 舾装设备明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基于CSCW的产品设计过程管理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SCW的复杂光学遥感器工艺与设计协同方法研究[J]. 王彦峥,韩杰,张志刚,郭锋. 航天制造技术, 2020(04)
- [2]基于用户体验的CSCW在线文档平台交互设计研究[D]. 李亚明. 山东大学, 2020(12)
- [3]基于机器学习的车门协同设计冲突消解[D]. 佟罡.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面向云计算服务的交互式系统协同设计的研究与应用[D]. 李文良. 湖南大学, 2019(06)
- [5]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整合应用研究[D]. 姚刚. 东南大学, 2016(11)
- [6]数字化电厂燃料系统协同设计建模与冲突检测研究[D]. 杨亢亢. 武汉大学, 2015(01)
- [7]CSCW环境下产品概念设计模式的研究[J]. 江雨燕,李平,赵文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8]基于Agent的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 王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9]面向共享与交换策略的多领域协同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曾鹏飞. 东北大学, 2011(07)
- [10]基于HLA框架的协同设计环境及交互管理技术[D]. 刘杰. 山东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