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忙年——闽南纪事(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峰[1](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提出
崔嘉美[2](2019)在《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 ——兼谈毕业作品《年味》》文中研究指明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外来文化和思想给中国本土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激烈竞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再次将目光投向民俗文化上来。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多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我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民俗文化灿烂辉煌。民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族群独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故而对民俗文化的记录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在民众眼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要实现民俗文化的价值,首先要把民俗风俗纳入公众视野。人类学纪录片作为民俗文化的记录载体之一,兼具科学和艺术的双重属性,以其特有的方式对民俗行为进行影音呈现,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族群民俗元素,将地区特色的文化加以传播。本文从人类学纪录片维度出发探讨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以现存人类学纪录片中的民俗内容和毕业作品《年味》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的观念倾向、叙事立场、调查与摄制三个方面,试图说明人类学纪录片是如何进行民俗文化艺术表现的。通过对影片中所展现的民俗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探究人类学纪录片中国民俗文化艺术表达的创新与困境。本文的研究重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中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简要梳理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呈现样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三者相互作用,彼此协调,构成了民俗文化的样态模式。第三部分探究人类学片对民俗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作用,分别就其原生态记录与抢救、审美展现与传承及交流作出相关的分析。第四部分人类学纪录片中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展现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通过对影片创作的观念倾向、叙事立场、调查摄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关于“真实”、“主观”视角、“客观”视角、田野工作等的讨论,并明确其中哪些艺术手法值得提倡,哪些需要规避。第五部分结合时代变化,主要从技术方面说明了数字科技给人类学纪录片中国民俗文化艺术表达所带来的的创新,同时指出了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艺术表达所面临的问题。通过上述章节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艺术表达是要在保证以科学性为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艺术性创作。中国人类学纪录片中的民俗文化呈现的不仅是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和族群的演化。
李海云[3](2017)在《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界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乃是理解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基本维度,然而民众多"日用而不知",学界亦少有深究。在乡土社会中,仪式常被用以划分或强化边界,牵涉到社区传统、群体心理与个人身份感等的认同等。在鲁中东永安村,每年春节期间次第举行的"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借助仪式的组织运作、巡游路线,以及消灾祛恶的功能预设与文化解释,昭显出村内不同家族之间、周边村落之间、乡土与城市之间的多重边界,营造出相关家族、村落与乡土的不同个性。其实质是,借助年度节庆活动中烧祭仪式的定期上演,搭建地方社区的公共生活平台,强化"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形成一种以家族边界为基础、以家族和村落关系调谐为指向的乡土公共性传统,从而体现出民众主动调谐社会关系、安顿社区生活的传统智慧。既然边界具有一定的文化建构性质,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与多元性。作为潍北地区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烧祭仪式证明了特定生态环境对于乡土传统的重要影响。高埠泽薮相间,盐碱土质遍布,是潍北突出的生态环境特征,长居于此的人们开拓出农业与编织业相结合的兼业生计传统。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当地编织业渐趋式微,但与此相关的扎制传统却借神圣仪式存身并世代传袭,承担起以边界为载体的文化意义,这是潍北地区普遍扎制圣物以烧祭的地缘契机。同时,这一带湖洼广布,涝灾频繁,使得以山埠为代表的土地资源极为宝贵,随着人口渐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原居民"的边界意识有增无已。以庙宇修筑、仪式实践、口头传说等为表征的文化政治,寓含边界意识,预设跨界交流的弹性空间,旨在缓和与规避地方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时至今日仍继续发挥作用。就潍北地区烧祭仪式而言,无论是杂姓村中不同家族的结盟,单姓村同一家族内部不同家支的合作,还是相邻村落的协作等,无不显示出村际之间、村落家族之间与村民个体之间的边界运用。显然,群体或个人之间广泛存在的竞争性,既会导致地方社会中某种信仰逻辑的普遍认同与仪式实践的普遍存在,也会催生仪式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差异性,这是村民依据边界建构仪式、通过仪式调谐社会的实践表现。此时的边界,不仅以实体物质形式呈现,还借助人们的文化叙事来表达,仪式符号因之富有弹性,从而代表了一种广泛包容差异性的文化共在与共享的状态,不仅不会妨碍"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反而有助于将之升华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东永安村不同家族之间"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的轮流主办与相互观演,即是明证。通过边界的视角,可以观察到村落生活的表象、本质与机制一—乡土公共性基于有差序的"共在"而产生,"共在"的方式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边界,也包括特定时空中的边界融合,从而将边界所寓含的等级柔化于乡村生活的"共在"之中。当边界被用以表达或调谐社会关系,自身也就成为一种"文化工具",围绕边界的文化设置就与当地民俗的形成、传承、变迁等密切相关,或者说民俗本身即与地方社会中的边界融合与跨越问题难解难分。当然,乡土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有着多种形式的,边界及相关底限的设置即是一种,其内核是民众约定俗成、传承已久的一套道德伦理规范。在村落共同体内部,村民同属一村,有分有合,所呈现的是一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复杂态势。村民日常相处的边界底限,皆与村落社区共同体的观念有关,并外化为一种依靠伦理约束的规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边界而形成的规约形式,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等级观念在内。边界划分的表象是区隔,其实质却是意义等级,惟此才能真正促成竞争中的合作。换言之,边界的实质并不在于区分你我之界,而是在区分你我之界的过程中确立一种意义等级,并试图赋予这种意义等级以神圣性,乡土社会结构及其文化意义由此得以表达。可以说,乡土边界的设置与意义生成,是借助传统的名义与村民在仪式中的主体性发挥以及阐释的选择性强调而实现的。在村落中研究边界,是对民俗学田野研究的一种拓展式探索,而以村落为基点的边界研究,也蕴具着对已有边界理论有所推进的学术张力。
林林[4](2014)在《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福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原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和后来的福建师范学院(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先生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金云铭先生的人生经历,然后分别对金云铭先生创立的金氏图书分类法、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金云铭的历史考证学成果以及金云铭创作的诗词进行研究,最后将金云铭先生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其他代表性人物进行比较,指出金云铭先生是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历史上影响最大且贡献最多的图书馆学家。
狄华[5](2001)在《忙年——闽南纪事》文中认为 我们的远古祖先,曾长期生活在"山中无历日,寒署不知年"的浑浑噩噩的愚昧时代。"年"的称谓出现比较晚,大约是在周代,才开始有了关于"年"的记载。中国的"年",和今天国际通行的新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年(即旧历年)是"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岁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过春节,实际上是农民庆贺一年丰收和祭祀天地的节
二、忙年——闽南纪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忙年——闽南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2)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 ——兼谈毕业作品《年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人类学纪录片的文献 |
2.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社会实践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类学纪录片与民俗文化 |
(一)人类学纪录片本体论——“人类学”与“纪录片” |
(二)民俗文化的概念 |
二、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呈现样态 |
(一)人与自然:人类学片中生产劳动魅力的展现 |
(二)人与社会:人类学片中亲族惯制特色的表达 |
(三)人与自身:人类学片中仪式信仰精神的依托 |
三、人类学纪录片对民俗文化的记录与传承 |
(一)对民俗文化的原生态记录与抢救 |
(二)对民俗文化的审美展现 |
(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
四、人类学纪录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展现 |
(一)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两种倾向:再现与表现 |
1.追求客观真实的再现之道 |
2.对真实锻造的艺术表现 |
(二)观察与记录: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叙事立场 |
1.“主位视角”下民俗文化的认同 |
2.“客位”视角下民俗文化的表达 |
3.“主位”与“客位”融合视角下的民俗文化 |
(三)民俗文化现象的调查与摄制 |
1.长期的田野工作 |
2.追踪拍摄与复原拍摄 |
3.视听元素的魅力 |
五、人类学片中民俗文化艺术表达的创新与困境 |
(一)创新与尝试 |
1.影视元素使用的新尝试 |
2.数字新技术的应用 |
(二)人类学片中民俗文化表现所存在的问题 |
1.民俗文化现象浮于表面形式 |
2.民俗文化表现故作神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毕业作品《年味》策划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的思索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俗语说明表 |
第一章 潍北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社会 |
第一节 潍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 |
一、潍北地貌与土壤气候 |
二、潍河 |
三、潍北地区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潍北地区的历史社会 |
一、昌邑的历史沿革 |
二、明代以降的潍北灾乱 |
三、科举传统与地方礼俗 |
小结 |
第二章 村落与家族生活中的边界表征 |
第一节 古湖畔的村落 |
一、记忆中的湖区生活(1949年以前) |
二、建国以来的国家治理与村落生计 |
第二节 村落中的家族 |
一、"三大家族" |
二、"丛吕不分" |
三、"前齐"与"后齐" |
第三节 村落历史的集体记忆 |
一、捻军过境 |
二、抗战时期的记忆 |
三、解放至今的生活记忆 |
第四节 村落礼俗生活中的边界 |
一、岁时节俗生活 |
二、人生礼仪制度 |
小结 |
第三章 村落庙宇与烧祭仪式的边界 |
第一节 "东庙"与"西庙" |
一、"西庙":丛吕家族的孙膑庙 |
二、"东庙":齐氏家族的玉皇庙 |
第二节 "烧大牛"与"烧大马":村落仪式制度 |
一、"烧大牛"、"烧大马"的历史记忆 |
二、村落两仪式的组织运作 |
第三节 村落烧祭仪式过程分析 |
一、丛吕家族"烧大牛" |
二、齐氏家族"烧大马" |
三、村落烧祭仪式中的边界"消隐" |
第四节 功德碑与捐款榜:村落家族关系的昭示 |
一、庙宇功德碑 |
二、捐款榜:村落仪式的家族运作模式 |
三、公益的表达:村落家族间合作与竞争的秩序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潍北区域社会结构与边界 |
第一节 孙膑崇拜:"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一、历代对孙膑的评价 |
二、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 |
三、潍北瓦城的孙膑崇拜 |
四、从瓦城到东永安:潍北地区孙膑崇拜中心地的转移 |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烧祭传统与边界设置 |
一、圣物选择与潍北地区烧祭传统 |
二、潍北地区的焚烧圣物 |
三、焚烧圣物仪式中的边界建构 |
第三节 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
一、乡土边界的仪式表达 |
二、有底限的竞争: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
三、边界与等级秩序:在村落中研究边界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孙膑庙会活动记录表 |
附录二: 东永安村功德碑与捐款榜 |
附录三: 东永安村流传的佛歌经卷目录及常用佛歌详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
第二章 金云铭先生传略 |
一、事业发展的准备阶段——童年岁月及其求学时代(1904—1928) |
二、事业发展的起点阶段——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28—1937) |
三、事业发展的特殊阶段——邵武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37—1947) |
四、事业发展的转折阶段——留学美国(1948—1949) |
五、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时期(1949—1966) |
六、事业发展的收获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时期(1966—1987) |
第三章 金氏图书分类法研究 |
第一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创立的背景 |
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
二、中国古典文献分类学之演进 |
三、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中国 |
四、金云铭的图书分类思想 |
第二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创立和特征 |
一、金氏分类法创立的过程 |
二、金氏分类法的特色之一——分类上继承杜威法 |
三、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二——引入辅助表简化分类法篇幅 |
四、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三——首创着者号码表 |
五、氏分类法特色之四——处处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六、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五——不断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
七、金氏分类法之局限性 |
第三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地位 |
第四章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 |
第一节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会 |
一、参与创办福建文化研究会 |
二、积极参与研究会刊物《福建文化》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
第二节 金云铭与福建地方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一、多方搜寻与求购各种古籍 |
二、撰写《福建文化研究书目》 |
三、编制福建地方文献提要 |
第五章 金云铭历史考证学成果研究 |
第一节 金云铭撰《陈第年谱》研究 |
一、年谱溯源 |
二、《陈第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内容研究 |
三、陈谱学术价值初探 |
第二节 金云铭与郑和下西洋时间考订之研究 |
一、第一次出使年月 |
二、第二、三次出使年月 |
三、第四次出使年月 |
四、第五次出使年月 |
五、第六次出使年月 |
六、第七次出使年月 |
第三节 金云铭与中国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研究——《东西南沙群岛文献目录及重要资料选辑》之编撰 |
一、选辑成书的历史背景 |
二、选辑成书的经过 |
三、选辑的主要内容 |
四、选辑的影响 |
第四节 金云铭与福建邵武古墓考古研究 |
一、邵武古墓挖掘的背景 |
二、《古墓发掘报告》内容评介 |
三、《古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 |
第六章 金云铭诗词研究初探 |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述略 |
二、福建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
三、金云铭诗词概述 |
四、金云铭诗词表达情感之阐释 |
第七章 金云铭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 |
一、近现代中国及福建图书馆学发展述评 |
二、金云铭在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地位 |
三、金云铭先生精神探析 |
附录一 金云铭年谱初编 |
附录二 金云铭先生着述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忙年——闽南纪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2]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 ——兼谈毕业作品《年味》[D]. 崔嘉美. 河南大学, 2019(01)
- [3]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D]. 李海云. 山东大学, 2017(08)
- [4]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D]. 林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
- [5]忙年——闽南纪事[J]. 狄华. 科技潮,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