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ENSO循环与高低流量的关系

黄河上游ENSO循环与高低流量的关系

一、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cycle and high and low-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论文文献综述)

潘彬[1](2021)在《黄河水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习主席的讲话从国家层面凸显了黄河流域的长治久安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出要深入研究论证黄河水沙关系长期演变趋势。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探究黄河水沙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对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分配、协调人地关系、调水调沙、防洪减灾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黄河上、中、下游代表性水文站长时间序列(1950-2019a)实测径流量与泥沙量数据,运用变差系数法、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与小波分析等方法,分别从趋势性、突变性、阶段性与周期性等方面,厘清了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黄河上、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特征的差异;界定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内涵,选择气候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影响因素降水量,人类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影响方式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了黄河水沙通量对降水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量化评估了黄河上、中、下游及全流域的降水量和土地利用对径流量与泥沙量的贡献率;借助ENVI与Arc GIS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解译了3期(1980a,2000a,2020a),共200幅黄河流域分辨率为30 m的LANDSET系列遥感影像,从土地利用的程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及土地利用转移的方向等角度分析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建立黄河流域气象、水文、数字高程、土壤属性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库,结合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了黄河流域(2008a-2016a)月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借助SWAT-CUP软件,选取对径流量影响较大的SCS径流曲线(CN2)、主河道水利传导系数(CH-K2)、土壤饱和导水率(SOL-BD)、地下水延迟系数(GW-DELAY)与表层土壤有效含水量(SOL-AWC)等参数,对泥沙量影响较大的地下水泥沙浓度(LATSED)、泥沙输移线性系数(SPCON)、平均坡长坡度(SLSUBBSN)、泥沙输移幂指数(SPEXP)与河道覆被因子(CH-COV)等共计27个参数,对SWAT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全局敏感性分析,对比每个参数的P值与统计量T,根据P值越小,统计量T越大,模型参数敏感性越高的原则,优化了黄河流域SWAT模型的参数,使其模拟的数值与实测数据更加吻合;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的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Cmip5与Cmip6未来气候模式下的降水量数据,结合优化后的SWAT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趋势。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黄河上游水沙通量变化趋势较为稳定,中游与下游水沙通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中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水沙通量变化趋势稳定,兰州水文站径流量变化趋势稳定,泥沙量显着下降。黄河中游头道拐与潼关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率(与多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53%与15.11%,泥沙量变化率分别减少了42.27%与80.21%;黄河下游花园口与利津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率分别减少了17.34%和32.55%,泥沙量变化率分别减少了85.86%和80.67%。表明黄河源区的水量受到外界干扰较少,保持着自然状态下的降水与径流量的关系,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影响。黄河中下游水沙通量,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如引水引沙等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径流量与泥沙量不断下降。(2)黄河目前处于枯水少沙阶段。唐乃亥与利津水文站径流量阶段划分为丰水期(1951-1975a)、平水期(1976-1984a)和枯水期(1985-2019a)。兰州、头道拐、潼关与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阶段分为丰水期(1951-1967a)、平水期(1968-1984a)与枯水期(1985-2019a),1985a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转折点,主要与兴修水利,大量引用黄河水有关;唐乃亥与利津水文站的泥沙量阶段划分为少沙期(1951-1979a)、多沙期(1980-1992a)和少沙期(1993-2019a)。其他水文站泥沙量的阶段分为多沙期-少沙期,2000a是黄河泥沙量变化的转折点,主要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有关;黄河径流量在12~29a尺度上周期明显,径流量在29a左右尺度下的小波方差极值表现最为显着。黄河泥沙量在5~30a尺度上周期明显,泥沙量在17a左右尺度下的小波方差极值表现最为显着。(3)黄河上、中、下游水沙通量突变时间各不相同,但不同河段的突变时间基本保持一致。黄河上游唐乃亥与兰州水文站径流量的突变时间分别为1993a和1981a(置信水平为95%,下同),黄河中游头道拐与潼关水文站径流量的突变时间为1985a,黄河下游花园口与利津水文站径流量的突变时间为2002a;黄河上游唐乃亥与兰州水文站泥沙量的突变时间分别为2000a和1999a,黄河中游头道拐与潼关水文站泥沙量的突变时间分别为1982a和2004a,黄河下游花园口与利津水文站泥沙量的突变时间均为1996a。这是由于黄河流域受不同气候条件、下垫面与人类活动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不同的突变时间。(4)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水沙通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黄河上游的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影响,黄河中游、下游及全流域的径流量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黄河上游、中游、下游及全流域的泥沙量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2000-2019a,人类活动对黄河径流量与泥沙量的影响比例均为83%,表明现阶段人类活动仍然是影响黄河水沙通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5)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三者的面积之和接近整个流域的90%;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出方向主要以耕地与草地为主,未利用地在近40a变化最为明显,面积减少最多,其转化率为53.89%。表明未利用地的利用率较高,对未利用地开发能力较强,人类活动强度剧烈。(6)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对径流量影响最大的用地类型为耕地,其次为草地,最后是林地。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径流量与泥沙量的减少幅度较小。经济发展优先情景下,径流量与泥沙量的减少幅度最大。气候变化情景下,Cmip5气候模式RCP6.0与Cmip6气候模式SSP1-2.6情景下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变化幅度最小,RCP6.0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增加了3.86%与5.45%,SSP1-2.6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增加了3.81%与5.12%;Cmip5气候模式RCP8.5与Cmip6气候模式SSP5-8.5情景下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变化幅度最大,RCP8.5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增加了8.04%与10.97%,SSP5-8.5的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增加了9.19%与12.35%。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与SSP1-2.6气候模式组合的情景下,径流量与泥沙量的减少幅度最小,而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与RCP8.5气候模式组合的情景下,径流量与泥沙量的减少幅度最大。泥沙量的变化程度与径流量变化程度相比更为剧烈。

张东,朱双双,赵志琦,李玉红,杨锦媚,段慧真,郭文静,刘运涛[2](2022)在《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与流域硫循环》文中认为陆地风化的硫酸盐(SO42-)通过河流体系输入海洋,其通量以及硫酸盐同位素组成(δ34SSO4和δ18OSO4)对全球硫循环及海洋SO42-同位素组成至关重要.河流体系SO42-含量及δ34SSO4和δ18OSO4组成不但受SO42-来源控制,而且受河流内部硫酸盐细菌还原及氧化过程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仍不明确,特别是拦河筑坝以及水沙调控过程对流域硫循环的影响仍不清楚.选择黄河小浪底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化学、水体氢氧同位素(δDH2O和δ18OH2O)及δ34SSO4和δ18OSO4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水沙调控前后下泄河水SO42-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差异,阐明水沙调控过程对河水SO42-通量及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18年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发生在7月份,8月份泥沙下泄与中游黄土高原降雨有关.两次排沙过程下泄水δ18OH2O均值分别为-8.1‰和-8.9‰,SO42-均值分别为1.43 mmol/L和1.77 mmol/L,δ34SSO4均值分别为8.3‰和7.4‰,δ18OSO4均值分别为5.4‰和5.7‰.(2)水沙调控开始前(6月份)下泄河水δ18OH2O均值为-7.0‰,SO42-均值为1.59 mmol/L,δ34SSO4均值为8.0‰,δ18OSO4均值为7.5‰;水沙调控结束后(10月份)下泄河水δ18OH2O均值为-9.2‰,SO42-均值为1.26 mmol/L,δ34SSO4均值为6.7‰,δ18OSO4均值为7.3‰.(3)黄河小浪底水库7月份水沙调控导致泥沙暴露,有机硫和来自硫酸盐细菌还原产生的硫化物发生氧化,造成下泄河水δ18OSO4值降低,但下泄河水在下游河道内流动过程中δ34SSO4和δ18OSO4变化不大.(4)2018年黄河小浪底水文站SO42-输出通量为0.061 Tmol/a,水沙调控过程SO42-输出通量占全年SO42-输出通量的比例为14.8%,入海δ34SSO4和δ18OSO4流量均值分别为7.6‰和6.8‰.黄河排沙过程改变原有水-沉积物界面环境,导致硫化物以及有机硫二次释放,改变了黄河入海硫酸盐通量以及硫和氧同位素组成.

李秀清[3](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提出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郭子豪[4](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杨润芝[5](2021)在《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新时代的城镇建设运营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突出强调推进实施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在生态敏感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推行海绵化建设是缓解城镇发展对生态水文系统干扰、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推动城镇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西海镇作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内首批省部共建的高原美丽城镇示范镇,承担着构建城镇绿色发展新格局,打造生态宜居的高原美丽城镇新样板的重要责任,然其当前薄弱的建设基础和滞后的规划设计严重制约了城镇发展目标的实现。面对脆弱的区域生态水文环境和滞后的城镇发展现状,现有海绵城市经验无法有效指导西海镇进行海绵建设。因此,本文从生态水文视角出发,展开适宜于西海镇生态水文环境与城镇建设现状的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为城镇绿色生态建设提供思路与途径。首先,分析总结西海镇空间建设特征和生态水文特质,研究城镇空间建设中影响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适宜性海绵城镇建设目标。其次,探寻适应于西海镇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水平的海绵化技术,为适宜性的海绵化规划设计提供选择。再次,提出水文过程优化的方向与内容,通过海绵化设计对干扰地块水文过程优化的下垫面要素及空间构成进行调整,在技术集成中进行选择与组合以落实海绵化内容,实现生态水文学理论到海绵化技术的转译。最后,以适宜性海绵化路径为基础对西海镇展开适宜性海绵化规划,利用SWMM模型对海绵化建设效果进行验证,确保城镇海绵化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结果显示,西海镇建筑密度的高低以及不透水下垫面的多少是影响生态水文过程蒸发和径流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城镇建设目标要以恢复水文过程自然循环为目标,以下垫面改造为规划设计要点。其次,在既有应用成熟的海绵化设施中展开遴选,筛选出适应于西海镇气候特质、生态系统特征、人力资源特征以及运营维护特征的海绵设施,并形成适应性技术集成。然后,根据下垫面径流情况,将西海镇划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地块类型并提取典型,分别提出“蓄”、“渗”、“存”、“流”四个优化方向,以此为目标进行典型地块海绵化设计,根据设计内容分别在适应性技术集成中选择相应的设施进行组合完成各典型地块的海绵化布局,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管控要求,通过SWMM模型验证海绵化后的各典型地块实现了海绵化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在典型地块的海绵化路径构建的基础上,对西海镇进行雨水单元划分,从城镇用地、地块下垫面和技术设施三个方面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利用SWMM雨洪模型对海绵化前后的径流总量控制情况、雨水储存回用情况以及径流污染削减情况进行模拟,验证本次海绵化规划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并提出规划管理与实践保障措施以保证海绵化的最终实现。

谢朋轩[6](2021)在《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水足迹和水短缺评价》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农业耗水过程中,因其耗水来源不同,通常将水资源分为蓝水和绿水。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蓝绿水资源,并产生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因此,蓝绿水资源和蓝绿水足迹是评价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重要参数。由于蓝绿水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导致了可利用蓝绿水资源量与蓝绿水足迹之间的不平衡,使得世界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水短缺情况。然而,大多数研究关注于对蓝水资源的评价,而忽略了对绿水资源的评价。同时,在进行蓝绿水资源的量化时,忽略了灌溉对蓝绿水资源量的影响。并且,很少有研究在大流域尺度上将流域水循环与分布式作物生长模拟进行结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促进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进行分布式模拟,解析了黄河流域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时空演变规律,定量评价了黄河流域蓝绿水短缺。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2008-2009年为预热期,2010-2013为率定期,2014-2018为验证期,基于SWAT模型对黄河流域水循环进行模拟,使用五个水文站点的径流数据对水量相关的26个参数进行率定和校核,其结果满足R2大于0.6,Ens大于0.5,PBIAS小于±25,因此SWA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黄河流域水资源循环过程,并对黄河流域分布式蓝绿水资源、蓝绿水足迹及蓝绿水短缺时空分布演变规律进一步研究。(2)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量2010-2018年多年平均蓝水资源量为1193.3(亿m3/a),多年平均绿水资源量为2969.4(亿m3/a)。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量典型年份大部分地区的总蓝绿水资源量处于300mm-900mm,在空间分布上从上游到下游递增,与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了降雨量分布的影响。黄河流域蓝绿水深度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增,绿水系数从上游向下游递减,其绿水系数在上游高达90%,中下游大多处于80%以下,其绿水资源比蓝水资源量丰富,同时其绿水系数的分布特征与气候条件以及空间位置联系密切。(3)黄河流域2010-2018年多年平均作物绿水足迹为407.7(亿m3/a),多年平均作物蓝水足迹为43.9(亿m3/a)。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的年内变化趋势比较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12种作物的集中生育期。黄河流域总蓝绿水足迹大部分区域处于2-53(亿m3/a),灌区明显作物生产蓝水足迹比较多,部分子流域的作物为雨养作物,不需要灌溉,无作物生产蓝水足迹。黄河流域12种作物的单产水足迹在年尺度上呈缓慢下降趋势,在空间上生长分布规律不同。(4)黄河流域在不同时空尺度下会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水短缺状态,水短缺比较严重的时间段和子流域是需要关注的热点。黄河流域蓝水短缺时空分布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绿水短缺的时空分布状态受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黄河流域的中下游部分地区一年至少三个月同时承受着不同程度(至少中等程度)的蓝水短缺和绿水短缺。黄河流域北部部分子流域全年中一直处于至少中等程度的蓝水短缺状态,而在作物集中生育期才会处于至少中等程度的绿水短缺状态。

张华栋,桑宇婷[7](2020)在《ENSO循环对汾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剖析气候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在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汾河上游上静游站、汾河水库站、寨上站及兰村站1956-2000年径流数据及多变量ENSO指数(MEI),采用交叉小波分析方法,探究ENSO循环对汾河上游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EI指数呈上升趋势,径流枯水期持续时间也随之增长,且MEI指数较大年份,径流量较少,反之径流量较大,径流序列的丰枯变化对ENSO循环有一定的响应关系;4个水文站径流量与MEI指数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有相同的1~4 a周期,且相关关系显着,同时在11~12 a尺度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ENSO循环对径流量影响较大;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虽然在1~3 a尺度上仍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没有相同的显着周期,即ENSO循环对径流量影响相对减小,径流变化由气候驱动转变为气候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模式。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黄梦迪[9](2020)在《拉萨河干流梯级电站运行的径流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库大坝建设作为人类调节地表径流过程和实现水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缓解水资源短缺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定量评估水库建设运行造成的径流变化对于合理开展水库调度,减轻水库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西藏拉萨河干流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数目、不同调度模式下梯级电站运行对河流月均流量、极值流量、洪水涨落次数及频率等水文情势的影响,量化分析梯级电站运行对水文情势变化的贡献度,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基于旁多、唐加、拉萨三站1956~2016年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分析了径流的演变规律。拉萨河年径流量呈波动变化,具有周期特征,变化周期约为29年,其中,1950~1970年代,1990年代至2000初年径流量呈增加趋势;1970~1990年代,2000年代末至今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突变点为1995年和2005年。(2)基于MODSIM-DSS构建拉萨河干流梯级电站调度模型,模拟生成不同数目梯级电站调度运行下各断面长系列逐日径流,采用水文变异指标-变化范围法(IHA-RVA),分析梯级电站运行前后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拉萨河梯级电站运行影响下水文情势有较显着改变,单项指标改变度最大月份为3月和10月,属于重度改变;现状条件下唐加站水文情势综合改变度为0.21,为轻度改变,重度改变指标占总指标数量8%;规划期唐加站的水文情势综合改变度为0.41,为中度改变,重度改变指标占总指标数量28%。(3)定量分析了常规调度和电力调度两种模式下梯级电站运行对于不同站点水文情势的影响。常规调度模式下拉萨站水文情势发生轻度改变,综合改变度分别为0.20;电力调度模式拉萨站综合改变度为0.48,属中度改变。常规调度模式梯级电站运行对拉萨水文站月均流量改变度的贡献率为0.17;电力调度模式的贡献率为0.38。电力调度下梯级电站运行对拉萨站月均流量改变的贡献率比常规调度提高124%。论文研究成果为定量评价新建或待建水库群对径流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方案和案例参考,也为拉萨河干流的生态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季晓敏[10](2015)在《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文中指出变化环境下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是当前水文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造成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两个主导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干扰强度的增加,水系结构、水文过程和河流健康受到的外源性干扰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下垫面,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河流水系被改造,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被打破。城市化发展对下垫面、河流水系的改造,必然引发流域水文过程的变化,进而导致区域洪涝灾害、水资源与水环境等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水系演变、水文过程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河流健康问题亟待研究。秦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市和镇江市境内,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扩展和开发区建设,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洪涝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河网水系主干化,调蓄能力下降;汛期河道水位居高不下,小水大灾现象明显;河流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城市河流健康状态堪忧。因此,研究快速城市化下的秦淮河中下游平原区水系格局、水文效应及河流健康兼备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自然地理学、河流地貌学、水文学等理论,综合运用RS和GIS、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秦淮河中下游地区河网水系演变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1960s、1980s、2010s年代三期水系与长序列水文气象数据,分析了以城市化为主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河网调蓄、降雨和水位的影响;借助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了秦淮河流域城市化暴雨洪水响应的定量研究;并基于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从城市、区域和流域三个节点层次提出了管理对策。首先,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的下垫面和水系格局演变。基于不同时期遥感影像,运用ERDAS软件解译,得到流域土地利用分布图。计算土地转移矩阵和城市土地扩展强度指数,依此将水利片区划分为高、中、低度城市化区域,作为研究区城市化水平的判断依据。1979-2010研究区下垫面总体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快速增加,水体面积微增,水田、旱地等农用地小幅下降、林地下降明显。利用1:50,000地形图,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1960s、1980s、2010s三期水系;采用河流地貌学水系结构参数,对该区水系特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河网结构简化,河网稳定程度减弱,河网水系调蓄能力与城市化水平总体呈逆向关系。其次,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化。以1960-2010年降水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区和郊区若干降雨指标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东山站及武定门站逐日数据,采用变化范围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前后的水位变化,探讨城市化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其中,月平均水位呈现中低度改变,汛期的改变较为显着;年最小极端水位呈现出较高幅度改变,年最大极端水位受到较低程度影响;年极端水位发生时间、高低水位的次数及延时、水位变化改变率及频率基本呈现出中低幅度改变。说明水文情势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已不同程度地偏离自然状态。建立流域降雨径流综合模拟模型,动态模拟快速城市化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主要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暴雨洪水响应,为变化环境下水文规律分析提供支持。最后,综合评价了城市化背景下流域水环境及河流健康。以水文学、河流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在探讨河流水系变化对水循环要素以及水文过程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流域水环境状况。基于传统的熵值分析法,将涵盖关联函数及关联度表达式的物元分析法运用到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中,建立了河流健康的熵权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的时空特征。基于河流健康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按照城市、区域和流域三个层次,提出了改善河流健康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秦淮河流域河流健康管理提供参考。综上,本文选取城市化快速发展、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秦淮河流域,深入地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区域河网水系、水文过程的变化,揭示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下水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和水文过程变化主要特征。建立城市化地区水文模型,动态模拟了城市化后暴雨洪水过程,为该地区防洪减灾提供依据。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化背景下河流健康的综合评价与管理对策分析,结论将为该地区水系保护、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其他流域城市化区水文情势变化下的河流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二、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cycle and high and low-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cycle and high and low-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水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沙通量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2.2 水沙通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1.2.3 水沙通量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进展
        1.2.4 黄河水沙通量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流域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资源量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2.1 水文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遥感影像数据
        2.2.4 数字高程数据
        2.2.5 气候特征
        2.2.6 土壤属性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变差系数法
        2.3.2 滑动平均法
        2.3.3 累积距平法
        2.3.4 滑动T检验
        2.3.5 Mann-Kendall检验法
        2.3.6 小波分析法
        2.3.7 CA-Markov模型
        2.3.8 SWAT模型
第三章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黄河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4.1 黄河水沙通量趋势性特征
        4.1.1 黄河径流量趋势性特征
        4.1.2 黄河泥沙量趋势性特征
    4.2 黄河水沙通量阶段性特征
        4.2.1 黄河径流量阶段性特征
        4.2.2 黄河泥沙量阶段性特征
    4.3 黄河水沙通量突变性特征
        4.3.1 黄河径流量突变性特征
        4.3.2 黄河泥沙量突变性特征
    4.4 黄河水沙通量周期性特征
        4.4.1 黄河径流量周期性特征
        4.4.2 黄河泥沙量周期性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水沙通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内涵的界定
    5.2 黄河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
        5.2.1 黄河流域降水量趋势性特征
        5.2.2 黄河流域降水量周期性特征
    5.3.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演变规律
        5.3.1 黄河流域遥感影像预处理
        5.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程度
        5.3.3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
        5.3.4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的方向
    5.4 黄河径流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4.1 黄河上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4.2 黄河中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4.3 黄河下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4.4 黄河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5 黄河泥沙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5.1 黄河上游泥沙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5.2 黄河中游泥沙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5.3 黄河下游泥沙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5.4 黄河流域泥沙量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5.6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水沙模拟模型的构建及不同情景水沙变化趋势
    6.1 黄河SWAT模型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6.1.1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
        6.1.2 土壤数据库的构建
        6.1.3 DEM数据库的构建
        6.1.4 气象数据库的构建
    6.2 黄河SWAT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6.2.1 子流域及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6.2.2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6.2.3 SWAT模型参数的率定
        6.2.4 SWAT模型参数的验证
    6.3 不同情景下黄河水沙通量变化趋势
        6.3.1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沙通量变化趋势
        6.3.2 不同气候条件情景下水沙通量变化趋势
        6.3.3 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沙通量变化趋势
        6.3.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情况
    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2)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与流域硫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1.1 研究区气候和地质概况
        1.1.2 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过程
    1.2 采样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水体水化学组成特征
    2.2 水体同位素组成特征
3 讨论
    3.1 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过程水的来源
    3.2 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过程河水硫酸盐的来源
        3.2.1河水硫酸盐含量及硫和氧同位素时空变化特征
        3.2.2 河水硫酸盐来源
        3.2.3 河水硫酸盐不同来源的贡献比例
    3.3 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与流域硫循环
        3.3.1 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泄水硫酸盐通量及硫同位素组成
        3.3.2 黄河水沙调控过程对流域硫循环的影响
        3.3.3黄河水沙调控与流域入海硫酸盐氧同位素组成
4 结论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3.1.1 VIC模型简述
        3.1.2 VIC模型的特点
    3.2 VIC模型的原理
        3.2.1 能量平衡
        3.2.2 蒸散发
        3.2.3 冠层水量平衡
        3.2.4 地表直接径流
        3.2.5 基流
        3.2.6 土壤水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3.3.2 流域信息提取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3.3.6 区域控制文件
    3.4 VIC模型的运行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3.4.2 汇流模型运行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流域径流分析
        4.1.1 径流平均值
        4.1.2 数字特征值
        4.1.3 相关分析
        4.1.4 趋势分析
        4.1.5 突变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5.4.1 生态需水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释义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城市生态水文学的研究
        1.3.2 关于海绵化规划设计的研究
        1.3.3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与空间建设特征研究
    2.1 西海镇总体概况
        2.1.1 发展历程及使命
        2.1.2 规划解读
        2.1.3 地理区位
        2.1.4 自然环境
        2.1.5 社会经济
    2.2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研究
        2.2.1 水文过程特质
        2.2.2 城市化水文效应特质
        2.2.3 城市化伴生水环境及水生态效应特质
    2.3 西海镇空间建设特征研究
        2.3.1 用地功能属性
        2.3.2 建设开发强度
        2.3.3 下垫面类型
    2.4 西海镇生态水文特质与空间建设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4.1 分析方法
        2.4.2 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2.4.3 蒸发与空间建设的相关性
        2.4.4 径流与空间建设的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3 西海镇适应性海绵化设施与技术选择
    3.1 适应性海绵化设施选择原则
    3.2 既有海绵化设施汇总
    3.3 适应性海绵化设施选择
        3.3.1 基于气候环境特征的建造材料选择
        3.3.2 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的本土植物应用
        3.3.3 基于人力资源特征的建造工艺选择
        3.3.4 基于运营维护特征的海绵设施选择
    3.4 适应性技术集成
        3.4.1 设施分级
        3.4.2 适应性技术集成
    3.5 本章小结
4 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化路径构建
    4.1 地块类型划分及典型地块提取
        4.1.1 划分原则
        4.1.2 地块类型划分
        4.1.3 典型地块提取
    4.2 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4.2.1 生态水文优化理念
        4.2.2 甲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4.2.3 乙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4.2.4 丙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4.2.5 丁型地块水文过程优化
    4.3 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4.3.1 适宜性海绵化设计的目标
        4.3.2 甲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4.3.3 乙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4.3.4 丙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4.3.5 丁型典型地块适宜性海绵化设计
    4.4 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4.4.1 SWMM模型构建
        4.4.2 甲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4.4.3 乙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4.4.4 丙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4.4.5 丁型典型地块生态水文潜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西海镇适宜性海绵化规划实践
    5.1 城镇用地控制
        5.1.1 汇水分区划定
        5.1.2 用地管控
    5.2 地块下垫面控制
    5.3 地块海绵设施控制
    5.4 海绵化建设效果验证
        5.4.1 径流控制分析
        5.4.2 污染削减分析
        5.4.3 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
    5.5 规划管理与实践保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类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西海镇下垫面类型及面积汇总表
    附录2: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乡用地汇总表
    附录3: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录4:西海镇2012、2016、2019 三年城镇下垫面类型及面积汇总表
    附录5:既有海绵化技术设施汇总表
    附录6:《西海镇适应性海绵化技术设施选择中人力资源和运营维护特征的适应性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7:海绵化技术设施人力资源适应性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附录8:海绵化技术设施人力资源适应性评分标准参照表
    附录9:海绵化技术设施运营维护适应性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附录10:海绵化技术设施运营维护适应性评分标准参照表
    附录11:海绵化适应性技术设施综合评价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附录12:地块地表构成及综合径流系数
    附录13:西海镇不同重现期2 小时降雨强度过程数据
致谢

(6)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水足迹和水短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蓝绿水资源量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蓝绿水资源压力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1.3 水资源利用状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SWAT模型原理
        2.3.2 蓝绿水资源量化与评价
        2.3.3 蓝绿水足迹量化方法
        2.3.4 蓝绿水短缺评价
        2.3.5 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河流域SWAT模型构建
    3.1 空间数据库
        3.1.1 高程数据处理
        3.1.2 土地利用重分类
        3.1.3 土壤类型重分类
    3.2 属性数据库
        3.2.1 构建土壤数据库
        3.2.2 构建气象数据库
    3.3 子流域及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3.4 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
第四章 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
    4.1 年内和年际时间变化趋势
    4.2 空间分布特征
    4.3 蓝绿水深度和绿水系数
    4.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蓝绿水足迹时空演变规律
    5.1 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年内和年际时间变化趋势
    5.2 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5.3 作物单产水足迹时间变化趋势
    5.4 作物单产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5.5 生活工业水库蓝水足迹
    5.6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蓝绿水短缺时空演变规律
    6.1 年内和年际时间变化趋势
    6.2 空间分布特征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ENSO循环对汾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ENSO循环与径流变化的关系
    2.2 ENSO循环与径流的交叉小波分析
3 结 语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拉萨河干流梯级电站运行的径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水库运行的径流响应研究进展
        1.2.2 梯级水库群运行的径流响应研究进展
        1.2.3 径流变化归因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植被
    2.2 社会经济
        2.2.1 行政区化
        2.2.2 人口经济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
        2.3.1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情况
        2.3.2 水生态环境状况
第三章 径流演变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3.2.2 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
        3.2.3 Morlet小波分析
    3.3 年径流分布特征
        3.3.1 径流量年内分布特征
        3.3.2 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3.4 年径流演变分析
        3.4.1 MK突变分析
        3.4.2 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
        3.4.3 周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数目梯级电站运行的径流响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水文变异指标
        4.1.2 变化范围法
        4.1.3 归一化函数
    4.2 径流模拟与验证
    4.3 工况设置
    4.4 不同工况下径流响应
        4.4.1 现状条件下径流响应
        4.4.2 五级电站系统运行后径流响应
    4.5 库容-径流响应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调度模式梯级电站运行的径流响应分析
    5.1 梯级电站电力优化调度
    5.2 不同调度模式下径流响应
        5.2.1 常规调度下径流响应
        5.2.2 电力调度下径流响应
    5.3 不同调度模型的差异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贡献率分离
        6.1.2 序列构建
    6.2 各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6.2.1 天然径流变化贡献率
        6.2.2 区间引水调水贡献率
        6.2.3 梯级电站运行贡献率
        6.2.4 综合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硕士学习阶段所发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经历的科研项目)

(10)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化对水系格局的影响
        1.2.2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1.2.3 河流健康评价管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城市化进程
    2.1 研究区自然和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选取及水利分区
    2.3 数据资料
    2.4 城市化进程与下垫面变化
        2.4.1 分析方法
        2.4.2 下垫面变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发展对河网水系的影响
    3.1 水系提取
    3.2 水系特征指标
        3.2.1 河流及湖泊分级
        3.2.2 水系结构参数
    3.3 城市化下的水系变迁特征分析
    3.4 河流水系变化对流域调蓄能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4.1 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
        4.1.1 研究方法
        4.1.2 城郊降雨的对比分析
        4.1.3 城市化对汛期雨量的影响
        4.1.4 城市化对冬季雨量的影响
        4.1.5 不同类型降雨日数的比较
        4.1.6 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比较
    4.2 城市化对水位的影响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东山站的水位变化
        4.2.3 武定门站的水位变化
        4.2.4 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及效应
    4.3 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模拟
        4.3.1 基于HEC-HMS的产汇流模型构建
        4.3.2 流域水文模型的应用
        4.3.3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化下河流健康评价与管理对策分析
    5.1 城市化下河流水环境分析
        5.1.1 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5.1.2 水量计算
        5.1.3 水质计算
        5.1.4 流域水环境分析
    5.2 城市化下秦淮河健康评价分析
        5.2.1 河流健康管理中的河流系统理论分析
        5.2.2 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3 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5.2.4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分析
    5.3 河流健康管理对策
        5.3.1 河流健康管理概念及要素
        5.3.2 河流健康管理概念框架
        5.3.3 不同尺度下河流健康管理的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cycle and high and low-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水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D]. 潘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黄河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与流域硫循环[J]. 张东,朱双双,赵志琦,李玉红,杨锦媚,段慧真,郭文静,刘运涛. 地球科学, 2022
  •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5]生态水文视角下海北州西海镇海绵化规划设计研究[D]. 杨润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黄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水足迹和水短缺评价[D]. 谢朋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ENSO循环对汾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J]. 张华栋,桑宇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4)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拉萨河干流梯级电站运行的径流响应研究[D]. 黄梦迪.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城市化背景下秦淮河流域水文过程与河流健康研究[D]. 季晓敏. 南京大学, 2015

标签:;  ;  ;  ;  ;  

黄河上游ENSO循环与高低流量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