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林产化工通讯》第1~6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20)在《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已来,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培养单位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繁荣,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而且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格局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法治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国工匠,因此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研究,完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这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对深化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思想进行了综述。(1)相关概念方面,如能力的概念与构成、素质的含义与特征;(2)理论基础方面,大工程观包括基本概述及其理论构成(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胜任力理论涉及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结构模型(胜任力基本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3)工程教育思想方面,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教育思想。第二,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方面,发展历程包括工程硕士教育摸索期、起步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等四个阶段,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新增工程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2)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方面,分析了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布的相关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文本,总结出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注重产学结合等四个特征;(3)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概括出“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等问题。第三,设计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1)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大类工程领域的四大划分依据(行业分类、职业分类、专业分类、学科分类)、七大类工程领域及三方面培养目标;(2)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确立依据(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胜任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人才标准等),能力素质结构(两大知识要求、三大素质要求、五大能力要求)。第四,开展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实证分析。(1)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方面,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探索(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力素质结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路径分析、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分析、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Ordinal回归分析(平行线检验和模型拟合结果、Ordina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2)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分析方面,含有访谈对象确立、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等内容。最后,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以及本文研究总结。改革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三大方面;研究总结包括研究局限及展望等。
祝文娟[2](2017)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火炬松功能基因作图及其与松脂和木材性状的连锁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火炬松第一代种子园27个自由授粉家系为试验材料,运用已建立的近红外模型测定其产脂量、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自主研发了一套火炬松年轮分析系统,运用该系统测定火炬松年轮宽度。利用基于REML和BLUP的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分析了火炬松产脂量、材性性状、年轮宽度的生长变异规律,进而分析各性状之间的表型与遗传相关,估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同时预测了家系和单株的育种值,筛选出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丰富火炬松育种材料。以拥有共同母本的50个火炬松子代单株和46个火加松杂交子代单株为遗传材料,进行RNA转录组测序。根据NCBI火炬松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火炬松RNA转录组测序的可行性。构建火炬松RNA转录组测序文库,运用Mapdisto软件构建功能基因图谱,运用WinQTLCart软件作关联分析,对火炬松功能基因进行解析和注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脂量、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的家系方差分量达到了显着水平,各性状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其中产脂遗传力为0.45,木材密度遗传力为0.44,火炬松的产脂力、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的遗传力较大,可进行优良家系的选育,为火炬松遗传改良提供优良材料。(2)各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产脂力与材性性状在表型上存在中等水平相关,在遗传上存在弱相关;与生长性状在表型及遗传上均存在弱相关,胸径与产脂力相关性比树高的相关性大。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的表型及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1。(3)将家系入选率定为20%,个体入选率定为1%。各性状均有5个家系入选,各性状根据育种值共选择出14个优良单株,该遗传材料丰富了育种群体,对火炬松第三轮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自主研制开发了火炬松木芯年轮分析装置及分析软件,该年轮分析软件适用于各版本Windows系统,运用Matlab软件设置参数,仅在Java环境下运行即可,不需要安装,操作方便,该火炬松年轮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判读火炬松各年轮及其早、晚材的宽度。(5)火炬松早材生长量整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晚材生长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逐年减少的趋势,年轮宽度生长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逐年减少的趋势。火炬松早材、晚材、年轮宽度年增长量的变异系数整体较大,可在3-5年期间对其进行早期选育。(6)总早材的遗传力为0.38,误差为0.17,总晚材的遗传力为0.47,误差为0.20,总年轮宽度的遗传力为0.43,误差为0.18。与其他性状相比,早材的遗传力明显较低,表明早材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异的影响。年轮宽度之间存在显着的表型与遗传相关,且与胸径、木材密度存在显着相关。早材相比较晚材和年轮宽度,与产脂量的表型与遗传相关较大。(7)RNA转录组测序,50个火炬松单株共得到15681个功能基因,46个火加松单株共获得14147个功能基因。其中,约有40%的基因可以在火炬松全基因组中比对成功,约有60%的功能基因未在火炬松全基因组中发现。火炬松和火加松共有的基因序列有10659个,火炬松独有的基因序列为5022个,火加松独有的基因序列有3488个。(8)当LOD=8,R=0.05时,构建的功能基因连锁图谱最佳,一共有863个连锁群,共有4986个基因在连锁群上,其中低密度的基因连锁群较多。因火炬松2N=24,因此我们筛选出12个火炬松群体高密度连锁群作为火炬松群体的功能基因图谱,全长1573.94cM,共有357个基因,两基因位点之间的距离平均值在5 cM之内。功能基因图谱与表型连锁分析,得到与产脂量相关的功能基因6,与木材密度相关的功能基因2个,与纤维相关的2个。根据基因序列在NCBI数据库上的比对结果,注释到238个与松脂合成相关的基因。
薛凤莲[3](2017)在《稳定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孔结构形成机制》文中提出为揭示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微观结构演变规律与生成反应路径,及其电化学性能与吸附性能,本论文以制浆造纸废液中分离提取的碱木质素为原料,系统研究了其分别经预氧化处理和固化处理后的热稳定性,考察了热稳定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阐明了活性炭在炭化和水蒸气活化过程中的表观结构、孔隙结构、晶体结构和化学结构等微观结构的演变历程,探讨了孔结构与表面结构对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1、不同升温速率预氧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差异较小,固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随六次甲基四胺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预氧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好于固化处理的,并均好于未处理的。2、预氧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活性炭总比表面积和总孔容仅为64 m2/g和0.078 cm3/g,几乎没有微孔。固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活性炭总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大幅提高,并随六次甲基四胺质量分数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1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814 m2/g和1.275 cm3/g;并且,活性炭微孔比表面积和孔容随六次甲基四胺质量分数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中孔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六次甲基四胺质量分数增加呈减少的趋势。3、固化处理碱木质素的化学反应路径:在300℃以下时,主要发生β-O-4醚键和甲氧基的C3-O-CH3醚键断裂,以及羧基或羟基之间脱水反应。300℃-500℃时,碱木质素中羟基以及芳香环上与不饱和碳连接的氢断裂产生自由基而生成如氢气、甲烷、甲醇和水等小分子气体。同时,芳香环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多稠苯环结构,并逐渐向碳六环结构过渡形成少量碳六环网状结构,该结构尺寸在500℃-700℃时进一步加大,尤其是La方向增加较为明显。当温度继续升高到900℃时,碳六环网状结构La方向尺寸及其层间距均增大,而Lc方向尺寸略有减小。4、水蒸气处理活性炭的孔结构演变:经烧蚀首先产生超微孔,继而在超微孔的基础上扩孔成孔径尺寸较大的微孔和少量孔径大小分布在2 nm-4 nm的中孔,并在表观上出现大孔,使活性炭微孔比表面积和孔容随活化时间增加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而中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在发生扩孔现象后才出现增大,并且增加量小于微孔增加量。5、活化过程中,水蒸气烧蚀活性炭中排列无序化程度较高的碳结构,虽然相对含量基本不变,但类石墨化碳微晶变小,内部层间距增加,促进孔隙结构生成与转变;同时,也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反应,导致羟基与羰基减少,羧基增加,氧元素相对含量减少,碳元素相对增加。6、活性炭比电容受其中孔比表面积与微孔孔容影响较大,并随表面醌类官能团相对含量增加而增大。经固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活性炭的中孔比表面积、微孔孔容和醌类官能团相对含量均大于未处理的和预氧化处理的,使得前者电化学性能也优于后两者。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活性炭的比电容达106 F/g;在10 A/g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倍率为0.86,并在电流密度为3 A/g时循环充放电2000次后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7、活性炭表面醌基和羧基等官能团对吸附亚甲基蓝影响较大,中孔孔容和微孔孔容等孔结构影响较小,而对碘吸附则相反。经固化处理的碱木质素的活性炭具有相对较多的醌基与羧基等极性基团和微孔结构,使得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值均大于未处理的和预氧化处理的,最大吸附值分别达586 mg/g和1474 mg/g。
何仕[4](2014)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三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三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叠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三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韩晓晔[5](2013)在《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既是一项新闻语言学的工作,也是一项语用学和批评语言学的工作。任何学术都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中国语言学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语法修辞分析的语料或是语体研究的文本加以分析,但新闻语言也是一种公共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既是社会生活现代性的一种标志,更是对于社会语言生活现代性的一种型塑,新闻语言已经明显承担起为社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发展导夫先路的任务。因此,本文的基本目标是:第一,通过对于中国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分析,了解新闻语言在指称序列问题上的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动因,丰富语言学对于指称序列的认识:第二,更要通过对新闻语言中指称的序列问题的具体考察,有效地认识中国新闻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识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艰难而有效的进步,认识如何推进中国新闻语言乃至整个社会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民主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新闻语言是如何揭示着同时也型塑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具有几千年宗法制传统,当代中国正大步迈向现代化;中国的新闻生活是一个具有高度的信息垄断性,中国新闻正在发生强烈的现代变革;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序列”正是语序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选择中国新闻语言的指称序列问题,这既是一个中国当代生活中一个非常“自己”的重要问题,也是汉语研究中一个更加“自己”的问题.本文的主要方法是:以批评语言学、“新言语行为分析”、观念史学等为主要理论工具,以创刊至今的《人民日报》为主要语料来源。由此,我们从对“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重新定义出发,讨论了新闻语言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别,指出“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就是“新闻媒体语言中由若干成员按一定维度在线性过程中排列的集合而构成的一种图式。这一图式不断的强烈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断的重塑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新闻语言指称序列应该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序列和重要序列。他们的语用规律非常不一致,前辈学者研究发现的制约汉语序列的规则,通常只适用于新闻语言中的一般序列,而重要序列则需要另加分析。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成为“新闻”传播,只有“目标受众最需要的”的才最有资格成为“新闻”,由此,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人物、重要地名、重要机构和重要术语等类指称序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人物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关系。指出新闻报道中多是比较僵化、死板、固定的按照官衔或者职衔的高低来排序,忽略了新闻的关联性和易读性等原则。接着,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争议地名的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分析了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原则。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权力机构指称序列,考察了我国权力机构指称序列的变化与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提高的关系。再次,我们通过分析政治核心术语指称序列,考察了其变化与我国社会思想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对新闻语言中其他的特殊序列,包括我国现代宗教的排序、各民主党派的排序以及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的指称序列的分析,考察了序列变化与生活多元化的关系。最后,我们从“新言语行为分析”和范畴化、关联理论等角度讨论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动因和语用原则,对如何促进中国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提出我们的认识。并汇总出改革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的一系列建言。
胡文亮[6](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苏迎平[7](2012)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增长强劲态势与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性间的矛盾,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氏模式有着深远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生态化等正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问题,协调县域产业内外部之间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命题。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及提高利用效率,选择一条清洁环保的能源道路迫在眉睫,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山区县,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工业这一绿色县域产业平台,对解决山区能源短缺,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家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和原材料基地。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要求三明市走生态立市的道路。三明市具有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技术人才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优势,拥有做强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三明生态工贸区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中唯一着有“生态”两个字的工贸区。通过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来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政府应该借鉴其他产业发展强县的先进经验,明确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城、产业进园、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等与时俱进的策略以消除传统产业弊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善政府的产业引导体系,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扎实产业基础,协调轻重产业比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处理好城市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三区一体的关系,构建具有竞争性的生态产业链,形成以生态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园区,为其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尽管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兴产业载体引起社会重大关注与热点解析,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思路,以福建省三明市所属大田等11个县域经济体为典型区域和三明生态工贸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思路为:以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和生态文明崛起为切入点,引发对县域产业升级机理与生态工业园区政策的思索。通过对国内外产业演变状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对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及成果的综合评述,结合三明市矿产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及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潜力为研究背景,强调走绿色高级化的产业道路是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选择,以及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载体在政府产业政策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方向的审视,通过生态工业园区布局提升和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县域经济产业内生机理分析,建议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以生态工业园这个绿色平台为载体,支持政府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的政策思路,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最后通过对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典型个案,揭示了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且以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借鉴及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典型案例分析,构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发展模型与指标体系,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作出分析,就如何加强相关产业政策的拟定与推动、为县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设提供决策建议。按照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六部分内容展开:第一部分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和三明市整体产业背景的分析。首先介绍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外产业结构演变的的实践,并与中国产业演化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起点的不同,决定了路径的不同。其次,对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异同点。最后,对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及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借鉴有关理论,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三个关系”和“九个因素”,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县域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及其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农户家庭经营、市场需求、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三个关系”、“九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独有的县域产业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道路。第三部分主要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0年的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三明市县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行归类;通过灰色模型对三明市县域主要产业指标进行预测;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明确三明市整个地区的产业状况;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按照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选择相关的指标,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产业重心轨迹分析法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两种模式:一是右旋模式,本文包括三明市辖区、永安市、大田县、将乐县、尤溪县、沙县和泰宁县;二是左旋模式,本文包括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和建宁县。第四部分个案研究。这一部分首先选择以三明市大田县为例,通过1991年-2010年大田县产业数据,对其县域经济产业演进历程进行分析,补充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对大田县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了解其轨迹。分阶段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以此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路径。研究发现,大田县虽然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发展程度较低的三明市,其工业化进程却走在福建省山区县前列,走出了一条自发性、内生为主、外生拉动、县域三次产业发展并重、分工与集聚相结合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道路,补充验证上述研究结论。大田县以农业为起点的山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其次是生态工业园的典型实践与经验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如丹麦、美国和日本的模式,总结其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和经验。重点介绍了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态典型实践,主要对三明生态工贸区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的分析,其中经济开发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开发园区,作为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为三明市在生态文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结构产业演变提供了模式借鉴。第五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县域产业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若干对策建议:一、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县域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三、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四、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三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发展态势为中国县域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很好的观察样本与实践土壤,同时产业的生态化理论又为三明市产业机制调整与产业内部升级换代提供了很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两者相互印证。
刘红[8](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赵晓佳[9](2011)在《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义的“中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今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狭义的“中亚”,在苏联解体后,主要指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的范围。本文中的“中亚”即狭义概念所指的上述中亚五国的地理范围。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彼此的交流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数千年交往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各族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民族亲缘关系是当今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深厚基础和背景。苏联解体后,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与独立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崭新时期。全文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组成,约25万字。导论第一节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节界定本文中“中亚”和“西域”的地理范围。第三节介绍中亚五国的基本情况。上篇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考古学研究证明了远古时期中国北方与中亚北部原始文化之间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籍中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已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第二章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汉武帝时期张骞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建立起中国与中亚诸古国的直接联系,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仍与中亚地区保持了政治上的联系。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来自中亚的一批高僧为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进入鼎盛时期。唐朝对西域加强控制和管理,尤其是西域和中亚地区并入唐朝版图,中原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中亚诸国与唐朝间密集的人员往来、大量的通贡事实、贡赐物品的丰富反映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这一时期,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入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宋朝中原与中亚的交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1、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西辽契丹人统治中亚,汉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深刻。2、中亚萨曼王朝和我国喀喇汗王朝所属的中国西部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蒙元时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古人创立了欧亚统一的政治空间和民族融合新环境。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1、我国内地与中亚察合台等汗国的往来与交流。2、伴随着蒙古人的几次大规模征服活动,大量中亚各族居民迁入中原地区,对元代社会和中国民族结构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中亚帖木儿王朝统治的130多年中,始终与明朝保持了频繁的使臣往来和贡赐形式为主的贸易关系,文化上的交流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清代中期清政府重新统一了天山南北,中亚哈萨克、布鲁特中的部分部落归附于清朝,并与清朝保持了密切的贡使往来和贸易关系。清朝与哈萨克、浩罕之间的贸易对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和中亚与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六章辛亥革命以后直至中亚五国独立之前,中国与俄属及前苏联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苏联解体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中亚地区作为俄国和苏联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政府没有直接的交往。然而,与中亚毗连的中国新疆地区在此期间仍先后与俄国和前苏联保持了联系,尤其是贸易关系。新疆与中亚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关系由于二十世纪政治风云的变幻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篇中国与独立后中亚五国在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一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中国作为最早承认中亚国家独立并与中亚五国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与中亚国家保持着高层领导人、议会、政党、政府部门等各层面的频繁交往,经常就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互信不断加深。在政治领域积极的交流合作成为各领域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关系到彼此的核心利益。作为近邻,中亚地区的安全与中国的安全,尤其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安全息息相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安全领域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第三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中居中心地位。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经济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决定了彼此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第四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对于发展中国与中亚地区持久、稳定的睦邻关系来说,文化交流承载着比其他领域合作更重大的使命。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断推进人文领域合作。尤其是近年加强了文化教育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需要有长远规划的工作。第五章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建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展开了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安全、经济、人文领域合作机制和法律基础建设,并在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初步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语通过各章的研究,对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发展的总体特点,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展的一些特点作了简要总结,主要观点包括:1、中国与中亚地区数千年的交往基本上是和平交往的历史。2、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密切交织、不可分割的历史。3、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亲缘关系是今天开展友好交流的积极因素。4、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交流以宗藩关系为基础、贡赐往来是主要的交流形式。5、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完全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尽管如此,中国在今天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中,仍应防止“大国主义”、“大民族主义”以及部分国人的盲目自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各领域的交流中,应该使中亚国家得到充分的尊重的重视。6、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流自古至今一直处于各种关系的中心地位。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延续。7、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鉴于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存在的中国“走出去”的多,中亚“走进来”的少的状况,中国应防止文化交流的单向发展,以免给“中国威胁论”鼓吹者以口实。
苏宗海[10](2010)在《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建设,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并赋予林业以重大使命:“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林业建设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将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总要求来构建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格局。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完善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机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在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体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明确提出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财政政策仍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其次,分析了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应该借鉴的相关政策;第三,依据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判断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林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需要,越来越依靠政府职能亦即公共财政配置资源;第四,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的构成框架、实现机制和政策使用取向,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在科学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重点。从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入手,客观评述了现代林业的内涵、特征、主要建设任务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探讨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一般理论和实践、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财政政策与现代林业的关系,系统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研究探索现代林业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而探讨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规律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林业财政政策支持机制,使林业发展稳定地、更好地、有效地契合于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支持现代林业生态、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借鉴国际林业发展经验,为我国林业财政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现代林业是以多目标可持续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与现代林业内在关联的纽带是不断增加社会福利。(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有广泛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所制订的林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采取的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并具有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加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形成财政有效支持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深入研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信我国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变化,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的逻辑关系,确定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4)通过对现代林业发展目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原则与理论依据,并以现代林业的需求为基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建设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及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现代林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构想和各项机制措施。
二、2003年《林产化工通讯》第1~6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林产化工通讯》第1~6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
2.1.2 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
2.1.3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工程观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2.3 工程教育思想 |
2.3.1 美国工程教育思想 |
2.3.2 欧洲工程教育思想 |
2.3.3 日本工程教育思想 |
第3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 |
3.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 |
3.1.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举措 |
3.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 |
3.2.1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 |
3.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特征 |
3.3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 |
3.3.2 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 |
3.3.3 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 |
第4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设计 |
4.1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1.1 大类工程领域的划分依据 |
4.1.2 大类工程领域及培养目标 |
4.2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2.1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
4.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 |
第5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
5.1 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 |
5.1.1 能力素质结构探索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1.3 Ordinal回归分析 |
5.2 专家深度访谈分析 |
5.2.1 访谈对象确立 |
5.2.2 访谈提纲设计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 |
6.1 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 |
6.2 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
6.3 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火炬松功能基因作图及其与松脂和木材性状的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火炬松遗传改良概况 |
1.1.1 国外火炬松遗传改良概况 |
1.1.2 国内火炬松引种及遗传改良概况 |
1.2 松脂市场前景 |
1.3 松脂相关基因研究 |
1.4 树木年轮分析 |
1.5 火炬松RNA转录组测序技术 |
1.6 遗传图谱及连锁分析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炬松产脂及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材料收集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1.5 材性性状及产脂量测定 |
2.1.6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性状基本统计量 |
2.2.2 各性状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2.2.3 遗传参数估算 |
2.3 小结 |
第3章 火炬松松脂及木材性状育种值的预测和选择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预测的家系育种值 |
3.2.2 火炬松个体育种值的预测与选择 |
3.3 小结 |
第4章 火炬松年轮生长的遗传变异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开发年轮分析软件及其装置研制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1.4 实验方法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年轮分析装置及软件开发 |
4.2.2 火炬松年轮宽度生长趋势 |
4.2.3 家系各性状指标统计分析 |
4.2.4 遗传参数估算 |
4.2.5 育种值估算与选择 |
4.3 小结 |
第5章 火炬松转录组测序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材料采集 |
5.1.4 实验仪器 |
5.1.5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方 |
5.1.6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火炬松RNA提取结果 |
5.2.2 火炬松基于RNA-seq的可行性 |
5.2.3 功能基因处理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功能基因图谱构建与连锁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产脂量及材性性状测定 |
6.1.3 功能基因筛选及作图 |
6.1.4 连锁分析 |
6.1.5 功能基因解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构建图谱功能基因筛选 |
6.2.2 构建功能基因图谱 |
6.2.3 表型性状与功能基因连锁分析 |
6.2.4 功能基因注释 |
6.3 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火炬松高产脂及高材性性状遗传改良 |
7.2.2 火炬松RNA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基因注释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稳定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孔结构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
1.2.1. 制备 |
1.2.1.1.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1.2.1.2. 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1.2.1.3.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1.2.1.4. 碳酸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1.2.1.5. 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
1.2.2. 微观结构研究 |
1.2.2.1. 晶体结构 |
1.2.2.2. 孔隙结构 |
1.2.2.3. 表面结构 |
1.2.3. 吸附性能 |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构成 |
2. 预氧化固化处理碱木质素的热稳定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碱木质素的分离提取 |
2.2.2.2. 碱木质素稳定化处理 |
2.2.2.3. 产率测定 |
2.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2.2.2.5. ~(13)C固体核磁共振测定 |
2.2.2.6 热性能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稳定化处理对形貌变化与产率的影响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核磁共振分析 |
2.3.4 热稳定性能 |
2.4. 小结 |
3. 预氧化固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与孔结构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碱木质素的分离提取 |
3.2.2.2 碱木质素稳定化处理 |
3.2.2.3 炭化处理 |
3.2.2.4 活化处理 |
3.2.2.5 产率测定 |
3.2.2.6 表面形貌表征 |
3.2.2.7 孔隙结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热稳定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基活性炭产率与形貌的影响 |
3.3.2 预氧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的氮气吸脱附曲线 |
3.3.3 固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的氮气吸脱附曲线 |
3.3.4 不同热稳定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碱木质素的炭化反应过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碱木质素的分离提取 |
4.2.2.2 碱木质素的固化处理 |
4.2.2.3 固化处理碱木质素的炭化 |
4.2.2.4 得率测定 |
4.2.2.5 热失重分析 |
4.2.2.6 表面形貌表征 |
4.2.2.7 热重质谱联用测定 |
4.2.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4.2.2.9 X射线衍射分析 |
4.2.2.10 拉曼光谱分析 |
4.2.2.11 孔隙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失重分析 |
4.3.2 化学结构变化 |
4.3.3 碳微晶结构变化 |
4.3.4 炭化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5. 活化过程中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演变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碱木质素的分离提取 |
5.2.2.2 碱木质素的固化处理 |
5.2.2.3 固化处理碱木质素的炭化 |
5.2.2.4 碱木质素基炭的活化处理 |
5.2.2.5 得率测定 |
5.2.2.6 表面形貌表征 |
5.2.2.7 孔隙结构分析 |
5.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2.2.9 X射线衍射分析 |
5.2.2.10 拉曼光谱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率与形貌 |
5.3.2 孔隙结构变化 |
5.3.3 微晶结构变化 |
5.3.4 表面化学结构变 |
5.4 小结 |
6. 碱木质素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与吸附性能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2.2.2 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
6.2.2.3 碘吸附值的测定 |
6.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电化学性能 |
6.3.1.1 循环伏安特性 |
6.3.1.2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 |
6.3.1.3 倍率性能 |
6.3.1.4 交流阻抗图谱 |
6.3.1.5 循环稳定性 |
6.3.2 吸附性能 |
6.3.3 活性炭孔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6.3.4 活性炭表面化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总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DIRECTORY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的一般经济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就业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就业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就业的论述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三、其他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四、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49年—1978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就业(1979年—1992年)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92年至今) |
一、1992年—2002年阶段 |
二、2003年—2008年阶段 |
三、2008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考察 |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状况 |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毕业生市场供求形势日趋严峻 |
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
三、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 |
四、“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 |
第三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
一、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 |
二、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
五、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特殊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北漂”现象分析 |
一、“北漂”的总体状况 |
二、“北漂”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蚁族”现象分析 |
一、“蚁族”的总体状况 |
二、“蚁族”现象原因分析 |
三、“蚁族”现象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啃老族”现象分析 |
一、大学生“啃老族”的主要表现 |
二、“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其它特殊就业现象分析 |
一、“海待”现象分析 |
二、“零薪”就业现象分析 |
三、“公务员热”现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985高校(厦门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三节 福建新建本科院校(福建工程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四节 福建高职高专院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隶属分析 |
第五节 福建省民办高校(闽南理工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六节 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一、福建高校就业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二、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就业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日本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
二、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日本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经济举措 |
第二节 印度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印度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印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三节 英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英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
二、英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一、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的比较 |
二、主要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经济学思考 |
第一节 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 |
一、坚持推进区域和行业协调发展 |
二、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
三、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 |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 |
一、实施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意义 |
二、大力推进创新,促进就业发展 |
第三节 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 |
一、绿色就业的概述 |
二、发展绿色就业的重点及其前景 |
三、大力发展绿色就业 |
第四节 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
一、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意义 |
二、创业带动就业的动力来源 |
三、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
第五节 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
一、改革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
二、改革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
三、改革高等教育形式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小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新闻指称序列的研究现状、分析思路和论文框架 |
1.1 研究现状 |
1.1.1 新闻语言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2 指称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3 序列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 分析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理论资源 |
1.2.3 技术路径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类型 |
2.1 序列的基本性质 |
2.1.1 序列的基本要素 |
2.1.2 序列的一般特性 |
2.1.3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属性 |
2.2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基本类型 |
2.2.1 一般序列与重要序列 |
2.2.2 固化序列、半固化序列、非固化序列 |
2.2.3 显性序列和非显性序列 |
2.2.4 单一序列和非单一序列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与国家的民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一 |
3.1 新闻语言中人物身份指称常见类型 |
3.1.1 单纯性指称 |
3.1.2 复合性指称 |
3.2 新闻语言中人物复合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 新闻语言中不同人物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1 对新闻报道中两份名单序列的解析 |
3.3.2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一般语用规则 |
3.3.3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最新语用规则 |
3.4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3.4.1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3.4.2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3.4.3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四章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二 |
4.1 与中国主权相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研究 |
4.1.1 “钓鱼岛”与“尖阁群岛”指称分析 |
4.1.2 “南沙群岛”与“斯普拉特利群岛”指称分析 |
4.1.3 有关“黄岩岛”指称分析 |
4.1.4 “中国南海”与“南中国海”指称分析 |
4.2 与中国主权无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问题研究 |
4.2.1 “北方四岛”与“南千岛群岛”指称分析 |
4.2.2 “独岛”与“竹岛”指称分析 |
4.2.3 “马岛”与“福克兰群岛”指称分析 |
4.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4.3.1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4.3.2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4.3.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五章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与社会的法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三 |
5.1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指称序列 |
5.1.1 “党政军”与“四大班子”指称序列 |
5.1.2 “党委”与“人大”指称序列 |
5.1.3 “党委”与“政府”指称序列 |
5.1.4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指称序列 |
5.2 国家司法机构的指称序列 |
5.2.1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类型 |
5.2.2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解释 |
5.3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指称序列 |
5.3.1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变化 |
5.3.2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基本规律 |
5.4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5.4.1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5.4.2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5.4.3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六章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与思想的现代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四 |
6.1 中共指导思想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6.1.2 邓小平理论 |
6.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1.4 科学发展观 |
6.2 国家建设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2.1.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2. 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指称的新四化 |
6.3 社会发展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3.1. “民主”、“文明”两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2. 富强、民主、文明三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4. 社会发展总布局并列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4.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2.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4.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5 价值观核心术语序列的变化 |
6.5.1. “五讲四美三热爱”指称序列 |
6.5.2. “三讲”与“两个治国方略”指称序列 |
6.5.3. “八荣八耻”指称序列 |
6.5.4. “24字”核心价值观指称序列 |
6.6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6.6.1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6.6.2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6.6.3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七章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与生活的多元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五 |
7.1 新闻语言中宗教指称序列研究 |
7.2 新闻语言中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研究 |
7.2.1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的特殊现象 |
7.2.2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特殊性的成因 |
7.3 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指称序列 |
7.4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7.4.1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7.4.2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7.4.3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八章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分析 |
8.1 空间及其在时间上的投射: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排序的基本原则 |
8.1.1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一般原则 |
8.1.2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原则 |
8.2 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心理 |
8.2.1 新闻指称的范畴化 |
8.2.2 新闻指称序列的重新范畴化 |
8.3 型塑与被型塑: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意识形态功能 |
结语:本文的主要贡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附录:重要指称序列改革的建言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
第一节 求学经历 |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第二节 工作经历 |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小结 |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两浙林业考察 |
二 台湾林业考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
小结 |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
一、桐油抽提试验 |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
小结 |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
一、历史地位 |
二、历史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深刻演变 |
1.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 |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2.2 研究的假设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数据来源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县域经济 |
1.6.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
1.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1.6.4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
1.6.5 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7.1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2.2.1 生态经济产业 |
2.2.2 生态产业链 |
2.2.3 生态补偿机制 |
2.3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简要评述 |
3 研究背景分析 |
3.1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1.1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
3.1.2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产值的预测分析 |
3.2 三明市县域经济特色与产业发展 |
3.2.1 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2 三明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3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 |
3.3.1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3.3.2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
3.4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 |
3.4.1 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3.4.2 顺应海峡西岸生态示范县(市)的构建 |
3.4.3 满足市域生态安全布局的需要 |
3.4.4 依照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
3.4.5 遵循新型污染防控体系的要求 |
3.5 三明市产业创新环境评价 |
3.5.1 SWOTs分析法的引入 |
3.5.2 战略选择 |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
4.1 机理分析框架建立的理论借鉴 |
4.1.1 生态贡献 |
4.1.2 产业标准结构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4.1.3 产业发展模式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4.1.4 经济发展阶段与县域产业结构演变 |
4.2 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三大关系” |
4.2.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
4.2.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 |
4.2.3 县域经济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 |
4.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1 区位条件 |
4.3.2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
4.3.3 投资结构 |
4.3.4 市场需求 |
4.3.5 劳务经济发展 |
4.3.6 要素禀赋 |
4.3.7 发展环境因素 |
4.3.8 技术变动 |
4.3.9 经济政策 |
4.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4.2 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
4.4.3 产业经济理论 |
4.4.4 区域经济理论 |
4.4.5 非均衡性增长理论 |
4.4.6 经济发展理论 |
4.4.7 和谐发展理论 |
5 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 |
5.1 三明市主导产业与区域布局 |
5.1.1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
5.1.2 三明市的主导产业 |
5.1.3 三明市主导产业区域布局 |
5.2 三明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
5.2.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2.2 数据获得 |
5.2.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2.4 结果分析 |
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取与分析 |
5.3.2 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
5.3.3 三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 |
5.4 生态文明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拓展的促进 |
5.4.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存在的问题 |
5.4.2 生态文明对三明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拓展战略的提升 |
5.5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
5.5.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趋势 |
5.5.2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 |
5.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水平差异 |
5.5.4.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转换方向 |
5.6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
5.7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5.7.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7.2 数据获取 |
5.7.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7.4 实证研究结果 |
5.7.5 结果分析 |
5.7.6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7.7 数据获取 |
5.7.8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7.9 实证研究结果 |
5.7.10 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
6.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6.1.1 大田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历史轨迹 |
6.1.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时期划分 |
6.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分析 |
6.2.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起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3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及大田县的启示 |
6.3.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路径 |
6.3.2 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 |
7.1 生态工业园研究综述 |
7.1.1 生态工业园的提出 |
7.1.2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
7.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整体发展概况 |
7.2.1 区域范围 |
7.2.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资源概况 |
7.2.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7.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发展的方向 |
7.3.1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存在问题及产业升级的基本原则 |
7.3.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战略 |
7.4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外部生态环境建设 |
7.4.1 生态建设 |
7.4.2 污染治理 |
7.4.3 环境保护 |
7.4.4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
7.5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内部产业结构升级 |
7.5.1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5.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7.5.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7.5.4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7.6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实例 |
7.6.1 三明市综合园区型生态工业园 |
7.6.2 三明市联合企业型生态工业园 |
7.7 本章小结 |
8 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
8.2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 |
8.3 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 |
8.4 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关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关于“中亚”和“西域”的概念及其在本文中的含义 |
第三节 中亚各国概况 |
上篇:中国与中亚地区历史上的友好交流 |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的早期接触和交流 |
第一节 史前时期中国与中亚之间文化联系的踪迹 |
第二节 先秦文献中所见的中原对中亚的认识及与中亚的早期接触 |
第三节 先秦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
第一节 简述两汉对西北边疆的开拓和治理 |
第二节 两汉与中亚诸国的往来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中亚地区的往来 |
第四节 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
第五节 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交流 |
第一节 隋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交往 |
第二节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及与中亚地区的政治关系 |
第三节 唐朝与中亚地区之间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 |
第四节 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第一节 宋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第二节 蒙元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关系 |
第一节 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友好交往 |
第二节 清代中期与中亚各汗国之间的往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辛亥革命后到中亚五国独立以前中国与俄属及苏联中亚 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1911一1991)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新疆与俄(苏)属中亚的往来交流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
本章小结 |
下篇:中国与独立以后中亚五国的友好交流 |
第一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往来与合作 |
第一节 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彼此间关系的原则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政治方面各层次的友好往来 |
第四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文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安全利益问题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安全交流与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为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所做的努力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任重道远的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体育交流与合作 |
第五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间友好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 |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友好交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现代林业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林业财政政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认识与评价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总体思路 |
1.3.3 研究基本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
2.1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 |
2.1.1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法正林学说) |
2.1.2 近自然林业理论 |
2.1.3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1.4 林业分工论 |
2.1.5 新林业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方法) |
2.1.6 生态林业理论 |
2.1.7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 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 |
2.2.1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
2.2.2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
2.2.3 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 |
2.2.4 现代林业建设的任务 |
2.2.5 现代林业建设的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3 公共财政理论、体制和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
3.1 公共财政理论 |
3.1.1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
3.1.2 我国公共财政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
3.2 公共财政体制 |
3.2.1 公共财政体制内涵 |
3.2.2 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特征 |
3.2.3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演进及发展趋势 |
3.3 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
3.3.1 我国财政政策的内涵 |
3.3.2 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 |
3.3.3 我国财政政策的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投入分析与政策评价 |
4.1 我国现行国家林业投入分析 |
4.1.1 国家林业投入总规模分析 |
4.1.2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来源构成分析 |
4.1.3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分配结构分析 |
4.2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
4.2.1 林业丛建投资政策成效评价 |
4.2.2 专项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
4.2.3 财政经费政策成效评价 |
4.2.4 育林基金与林业基金政策成效评价 |
4.2.5 林业贷款贴息及林业金融政策成效评价 |
4.2.6 税收优惠政策成效评价 |
4.3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
4.3.1 林业投入数量赶不上林业建设"量"的扩张要求 |
4.3.2 林业投入基本未考虑林业建设"质"的改善要求 |
4.3.3 建设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 |
4.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标准低 |
4.3.5 分级、分类财政扶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
4.3.6 林业财政投入增长幅度小 |
4.3.7 财政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
4.3.8 林业财政相对分散 |
4.3.9 林业金融支撑不足 |
4.4 林业财政政策总体评价 |
4.4.1 不同时期林业财政政策侧重不同 |
4.4.2 林业多功能是现在和未来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
4.4.3 林业政策政策需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外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演变与发展 |
5.1 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
5.1.1 财政补贴 |
5.1.2 特殊奖励 |
5.1.3 生态补偿 |
5.1.4 科技支出 |
5.2 林业税收优惠政策 |
5.2.1 美国税收政策稳定 |
5.2.2 日本税收优惠多 |
5.2.3 德国税费规范 |
5.2.4 瑞典政策鼓励 |
5.2.5 法国税收优惠大 |
5.2.6 巴西税收激励 |
5.2.7 芬兰税政透明 |
5.2.8 南非税制规范 |
5.2.9 加拿大优惠明显 |
5.2.10 俄罗斯政策灵活 |
5.2.11 新西兰税制统一 |
5.2.12 马来西亚依法纳税 |
5.3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制度 |
5.3.1 美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
5.3.3 英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4 日本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5 法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6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7 芬兰的森林改造基金制度 |
5.3.8 印度解决林业资金的主要措施 |
5.3.9 巴西的林业投资基金 |
5.3.10 菲律宾的林业重点项目 |
5.4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点 |
5.4.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 |
5.4.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6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1 社会对现代林业需求变化分析 |
6.1.1 历史时期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
6.1.2 20世纪中后期我国林业的主导需求 |
6.1.3 影响现代社会对林业需求转变的有关因素 |
6.1.4 我国对林业需求呈现明显多样化趋势 |
6.1.5 国际社会对林业定位的变化 |
6.2 财政政策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2.1 财政政策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2 财政政策对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3 财政政策对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4 财政政策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6.3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1 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2 林业产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4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5 林业改革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构建 |
7.1 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 |
7.2 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 |
7.2.1 坚持导向性原则 |
7.2.2 坚持协调性原则 |
7.2.3 坚持效率性原则 |
7.2.4 坚持稳定性原则 |
7.3 框架构建依据 |
7.3.1 理论依据 |
7.3.2 实践依据 |
7.4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构成框架 |
7.4.1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内容 |
7.4.2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 |
7.5 框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7.5.1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必要性分析 |
7.5.2 现代林业建设资金需要与公共财政体制吻合度分析 |
7.5.3 现代林业建设的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可能支持度分析 |
7.6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实现机制 |
7.6.1 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总量增长机制 |
7.6.2 建立适宜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
7.6.3 建立"分级"财政支出机制 |
7.6.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7.6.5 建立林业发展财政补贴机制 |
7.6.6 建立林业税费激励机制 |
7.6.7 建立林业金融支持和服务机制 |
7.6.8 建立健全林业资金监督保障机制 |
7.7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使用方向 |
7.8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简述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 |
8.2.2 形成林业投入规模增长的长效机制 |
8.2.3 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研究探索新财政政策 |
8.3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8.3.1 创新或新颖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2003年《林产化工通讯》第1~6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王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7)
- [2]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火炬松功能基因作图及其与松脂和木材性状的连锁分析[D]. 祝文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稳定化处理碱木质素基活性炭孔结构形成机制[D]. 薛凤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5]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D]. 韩晓晔.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8)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D]. 苏迎平.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 赵晓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 苏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