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1](2021)在《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空间物理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重要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蔺陆洲[2](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认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唐桧波[3](2020)在《磁化背景中激光等离子体膨胀过程研究》文中提出磁场与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宇宙当中,宇宙中的很多现象如蟹状星云的不稳定性结构、吸积盘喷流、高速粒子的产生等等,都与磁场和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天体物理或者空间物理领域,由于观测条件限制,针对这些现象的研究还不够完备。近几十年,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陆续建成了强磁场装置和高功率激光装置,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磁场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验环境。本论文主要针对磁化背景中的激光等离子体膨胀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的相关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在磁化背景中膨胀,根据背景等离子体的阿尔芬速度,可以将膨胀类型简要分为亚阿尔芬速度膨胀和超阿尔芬速度膨胀。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磁化激光等离子体装置上进行了亚阿尔芬速度膨胀的实验,利用激光烧蚀平面靶产生等离子体,由亥姆霍兹线圈提供准稳态准均匀的外磁场。通过等离子体的自发光成像以及飞秒光的干涉,诊断了激光等离子体在外磁场中演化过程。等离子体在外磁场中减速膨胀,在等离子体-磁场的交界面上出现严重密度堆积,形成抗磁腔结构。抗磁腔的最大尺寸与磁场约束效果相关,实验上改变激光能量五和磁场强度B,发现抗磁腔Vmax满足定标关系Vmax~E/B2。磁流体模拟发现该定标关系在激光能量达到千焦耳量级时依然成立,据此我们建议在黑腔聚变中引入外磁场,减缓黑腔腔壁等离子体的填充。等离子体减速膨胀带来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会导致交界面出现槽纹不稳定性结构,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高于0.4/ns,远大于离子回旋频率。对不稳定性发展过程而言,此时电子已经磁化,而离子非磁化,所以这是一种动理学不稳定性。根据线性阶段的增长率和非线性阶段的鱼骨模特征,我们判断这种不稳定性是大拉莫半径不稳定性。这些现象与80年代到90年代的空间实验AMPTE和CRRES上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实验上的无量纲参数也符合空间物理的无量纲参数,为实验室空间物理提供了新的参数区间。我们在SGIIU装置上也进行了亚阿尔芬速度膨胀的实验,使用质子照相诊断到了槽纹不稳定性,并且发现磁场越强,不稳定性的波长越长,出现了模式合并的特征。通过分析我们确认这种不稳定性是低杂漂移不稳定性,这是首次利用质子照相拍摄到槽纹不稳定性结构。在SGII装置进行了超阿尔芬速度膨胀的实验,我们利用预脉冲产生高密度的背景等离子体,主脉冲产生的等离子体在磁化背景等离子体中超阿尔芬速度膨胀。利用皮秒光的干涉和纹影成像,观察到背景等离子体被驱动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波结构,冲击波的速度约为400km/s,马赫数为MA~7。利用法拉第筒诊断了离子速度,发现当背景等离子体磁化时,有更多的离子被加速到900km/s,此时高速离子峰值比无磁场情况下的离子峰值提高1.5到3倍左右。利用电子谱仪诊断了电子能谱,发现在磁化情况下有大量的电子被加速到20-150keV。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超阿尔芬膨胀中形成的高马赫数磁化冲击波,对带电粒子的加速效果明显,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与磁化冲击波相关的粒子加速可以补充航天器测量的局限性。

徐福隆[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纬度电离层闪烁预测》文中认为总电子含量(TEC)变化指数(ROTI)可以作为电离层闪烁的有效指标,特别是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准确预测ROTI对减少电离层闪烁对地球观测系统(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电离层的复杂性,现有的方法很难对ROTI进行高精度的预测。所以需要对电离层闪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实现电离层闪烁的高精度预测。本文在分析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电离层闪烁的时空特性之后,研究了深度学习方法预测北半球高纬度加拿大地区ROTI的可能性,包括:单站预测和区域多站预测两种模式。通过大数据驱动方法对有着周期性变化的电离层闪烁进行建模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对北半球高纬度单站的ROTI指数进行半小时内的短期预报,准确率均为90%以上,总技能得分(Total Skill Score,TSS)指数在0.17以上。其中,预测未来5分钟的闪烁准确率达94%以上,TSS指数在0.5以上。LSTM模型在太阳活动高发、地磁暴期间同样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深度学习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对北半球高纬度区域多站ROTI建模,内符合精度为0.08TECU/min,准确率在94%以上,TSS指数均在0.5以上;外符合精度为0.119TECU/min,TSS指数在0.36以上,准确率能够在90%以上,ANN模型对高纬度电离层闪烁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的相关研究对于探索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解决电离层ROTI预报难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吴小兰[6](2018)在《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是当今科学时代的一大特征。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较大的突破或影响。不同专业知识整合到一起,不仅能解决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推动新兴领域的进步。但困囿于跨学科用户储备的不足,导致一些跨学科项目在评审时被送至不善于评估项目所有部分的小组或审稿人而影响项目是否获得资助,这对跨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开展跨学科用户的发现研究。随着Web2.0技术的逐渐成熟,以ResearchGate、Mendeley、科学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学者们学术交流的又一新天地。在这类社交媒体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团队或个人经常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深度交流(如发表博文、添加好友、进行评论与推荐),这为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的发现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文开展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中文科学类社交媒体,其提供的信息富含学术性,因此我们以科学网为代表,开展了“图书情报”、“计算机”、“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生物学”五个领域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与常见的社交媒体功能类似,科学网也具有媒体与社交功能,因此本文分别从主题(即博主发表的博文)角度和关系(即博主社交关系)角度来进行跨学科用发现。围绕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主题角度去发现跨学科用户,本文首先借助CNKI上采集到的科技文献摘要与关键词构建领域语料,然后通过Labeled LDA判别领域博文,最后根据领域博文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结果确定博文的学科属性,进而划分博主学科属性和发现跨学科用户;(2)在运用社区发现算法过程中,本文发现当节点含有多个邻居社区且属于这些邻居社区的隶属度相等且小于设定的阈值参数时,多标签传播算法(COPRA,Community Overlap PRopagation Algorithm)随机地从邻居节点标签中选择社区的策略严重影响了算法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贡献度改进随机策略的多标签传播算法(COPRACD,COPRA based on Connecting Degree)。经在真实基准网和计算机生成网的测试之后,我们将该算法应用在科学网博客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用户的好友关系网上,有效地发现了该领域内存在的重叠社区结构。(3)从关系角度去发现跨学科用户,本文首先在博主好友关系网上运用COPRACD算法发现学科重叠用户,然后根据好友学科领域分布构造学科重叠用户的学科亲缘关系树,再通过跨学科距离和领域内好友数目确定跨学科用户。(4)为了有效地融合基于主题层面和基于关系层面挖掘的跨学科用户,本文构建了一个跨学科用户推荐系统。该推荐系统可以实现根据研究方向与研究知识进行跨学科用户的推荐。此外,本文设计了定向问卷去测评所寻找到的跨学科用户可信度,也通过人工评分法测试了推荐用户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寻找到的跨学科用户和推荐系统中推荐的用户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总之,本文研究工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而且在应用上有益于跨学科评审人员的补充与参考。

王琦[7](2018)在《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空间分布特性与弹跳共振电子散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磁离子回旋波(EMICwave)是一种重要的磁层等离子体波动,它可以将内磁层带电粒子快速沉降到大气层,使其与大气分子碰撞而损失,从而显着影响地球内磁层带电粒子通量的动态演化过程。EMIC波通过共振波粒相互作用,可以将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散射到损失锥中;可以在磁暴期间与高能质子共振,造成环电流在磁暴期间的快速衰减;还可以造成中心等离子体片质子反常的能量-纬度沉降模式。本文旨在更加深入地研究EMIC波的全球分布统计规律、激发机制及其对磁层电子动力学的影响。首先,我们利用最新的卫星观测数据开展了 EMIC波的观测统计工作,分别研究了氢频段、氦频段和氢、氦频段同时被观测到的EMIC波的全球分布规律;然后,我们基于动理学线性理论详细研究了热等离子体环境下氢频段、氦频段和氧频段EMIC波动的激发过程,以及EMIC波线性增长率对背景等离子体参数的依赖性;最后,我们细致地研究了 EMIC波与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相互作用及其对磁层电子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VanAllenProbes卫星从2012年9月8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EMFISIS数据,筛选出了 1009个氢频段EMIC波事件,1565个氦频段EMIC波事件以及182个氢、氦频段同时被观测到的EMIC波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分别进行了幅度与发生次数的全球分布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幅度较小的EMIC波更容易被激发,幅度较大的EMIC波持续时间更长。随着AE*指数(前一个小时的AE平均值)的增加,EMIC波在午侧发生的事件数随之增多;随着太阳风动压或Dst效应的增强,其发生的事件数显着减少,这与极端天气情况不常发生有关。其中氢频段EMIC波大多发生在L=4-6处昏侧,而氦频段发生的事件数较氢频段更多,且广泛存在于L = 2.5-6的内磁层空间。在氢、氦频段同时被观测到的EMIC波事件中,氦频段波的幅值在L=3-6占主导地位;随着AE*指数的增加,氦频段EMIC波的幅值较氢频段有更为显着的增强。2、本文基于动理学线性理论对热等离子体条件下的EMIC波动增长率进行了参量性分析,包括分别引入氢氦氧三种热离子并考虑热离子的浓度、温度及温度各向异性等多个因素对EMIC波激发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离子的引入不仅会影响各个频段EMIC波的线性增长过程,还会对EMIC波动色散关系的实部产生非常明显的修正。在某些等离子体环境下,EMIC波的频谱甚至可以出现在冷等离子体条件下的阻带内。另外,热氢离子浓度的增加,可以为EMIC波的激发提供更多的自由能量,从而提高氢、氦频段EMIC波在磁层中激发的可能性。与氢频段EMIC波的激发需要更大的环电流质子温度各向异性相比,氦频段EMIC波的线性增长与热氢离子的温度和背景等离子体密度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冷重离子浓度的增加,一方面会促进氧频段EMIC波的线性增长,另一方面会使得氢频段波由激发变为强阻尼。热氦离子和热氧离子的引入会分别对氢频段和氦频段EMIC波产生非常强的阻尼,从而抑制对应频段EMIC波的激发与增长。这种抑制效果也会随着热离子浓度、温度和温度各向异性的增大而越来越显着。3、本文细致地研究了EMIC波与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氢、氦频段EMIC波可以通过弹跳共振过程对磁层电子产生有效的投掷角散射效应,从而将电子从接近90°赤道投掷角散射到低投掷角上。氢、氦频段EMIC波对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作用具有很强的L-shell、赤道投掷角以及电子能量依赖性。氢频段EMIC波与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作用可以在较宽的L-shell范围发生,且随着L-shell的增大,弹跳共振的最大共振阶数越低,对整体散射效应有贡献的弹跳共振阶数越少。随着赤道投掷角的增大,EMIC波对电子的弹跳共振散射效应越强。随着共振阶数的增加,更低能量的电子可以与EMIC波发生弹跳共振相互作用。氦频段EMIC波对L-shell、赤道投掷角、电子能量的依赖性与氢频段的情况类似,但氦频段能参与弹跳共振的阶数较少,且能发生弹跳共振的电子能量范围较窄。该研究表明,EMIC波除了能对辐射带相对论电子产生快速的回旋共振散射损失之外,它导致的弹跳共振散射效应也是地球辐射带和环电流中的中、低能电子重要损失机制之一。

董荣[8](2017)在《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文中提出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近20年的时间里,中欧空间科学领域互动次数日益频繁,合作机制渐趋成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作为一个重大空间科学项目,成为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历程的里程碑事件。本文系统分析了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搜集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空间科学探测活动中特殊节点的相关史料,包括中科院1958年组建“581”组、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磁暴组成立过程、中科院1959年高空大气代表团访苏活动等,指出国家自身科学实力与国家间政治关系都是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因素。梳理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联合上海机电设计院等单位建造T7火箭的档案史料,由此论述中国空间科技的起步阶段的艰难曲折过程。第二,以刘振兴重要学术理论成果——涡旋诱发重联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并由此与欧空局取得的联系,冷战结束后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等来阐明中欧星簇(Cluster)科学数据系统项目合作的背景、契机。通过梳理此次合作过程,分析其对中欧空间科学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得出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石是双方互利的结论。第三,考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提出背景、项目立项、工程实施、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双星计划”的立项受到国内、外双重推力,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分析中欧合作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的作用,理清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建立历程,评价“双星计划”在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史上的地位,总结其对今后包括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在内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

魏勇,戎昭金,钟俊,柴立晖,乐新安,刘立波,于晟,朱日祥,万卫星[9](2017)在《比较行星空间物理》文中研究指明空间物理学日趋成熟,既丰富了人类对地球和行星空间的认识,也引申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一些涉及行星演化问题的解决倚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探索,要求研究者从行星地球的视角出发,把地球视为一个从地核到磁层的多圈层耦合系统。作为系统外层环节的空间环境,其中的问题可通过比较行星研究的思路找到突破口。基于学科交叉的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将是未来空间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阐述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的思路和必要性,梳理研究现状,并展望研究前景。

王劲松[10](2011)在《中国气象局的空间天气业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天气"概念的缘起与演变表明,空间天气业务必然会出现,且与其他气象业务存在天然的联系。作为中国气象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的空间天气业务在监测、预报、服务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分析表明,空间天气业务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应首先在应用服务方面着力。

二、中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际重要进展与成果
    1.1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传播
    1.2 磁层动力学过程
    1.3 电离层特征与扰动
    1.4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
    1.5 行星空间物理与日球层物理
    1.6 空间天气预报方法与模式
2 国内重要进展与成果
    2.1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传播
    2.2 磁层动力学过程
    2.3 电离层特征与扰动
    2.4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
    2.5 行星空间物理与日球层物理
    2.6 空间天气预报方法与模式
3 展望与结语

(2)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3)磁化背景中激光等离子体膨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绪论——磁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1.2 实验室天体物理和实验室空间物理
    1.3 标度变换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第2章 磁化激光等离子体综述
    2.1 磁化背景中等离子体的膨胀过程
    2.2 等离子体在磁化背景中亚阿尔芬速度膨胀
    2.3 亚阿尔芬速度膨胀的不稳定性
        2.3.1 磁化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2.3.2 大拉莫半径不稳定性
        2.3.3 低杂漂移不稳定性
        2.3.4 不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2.4 等离子体在磁化背景中超阿尔芬速度膨胀
    2.5 超阿尔芬速度膨胀的无碰撞冲击波
        2.5.1 磁化冲击波
        2.5.2 磁化冲击波的加速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亚阿尔芬速度膨胀的抗磁腔和不稳定性
    3.1 需求背景
    3.2 磁化激光等离子体装置上的实验安排
    3.3 磁化激光等离子体装置上的实验结果
        3.3.1 抗磁腔
        3.3.2 不稳定性
    3.4 磁流体模拟方法及结果
        3.4.1 模拟方法
        3.4.2 模拟结果
    3.5 抗磁腔定标率
        3.5.1 空间定标率
        3.5.2 时间定标率
        3.5.3 充磁黑腔
    3.6 大拉莫半径不稳定性
        3.6.1 理想模型下的不稳定性
        3.6.2 耗散模型下的不稳定性
        3.6.3 不稳定性的非线性阶段
        3.6.4 针对不稳定性的磁流体模拟
    3.7 低杂漂移不稳定性的实验安排
    3.8 低杂漂移不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3.9 低杂漂移不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3.9.1 质子照相的结果分析
        3.9.2 质子照相的反演
        3.9.3 不稳定性增长率的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阿尔芬速度膨胀的粒子加速
    4.1 需求背景
    4.2 超阿尔芬速度膨胀的实验安排
    4.3 超阿尔芬速度膨胀的实验结果
        4.3.1 光学诊断结果
        4.3.2 法拉第筒诊断结果
        4.3.3 电子谱仪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纬度电离层闪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本背景介绍
    2.1 电离层概述
    2.2 电离层闪烁与扰动理论
    2.3 深度学习基本理论
    2.4 小结
3 北半球高纬度电离层闪烁时空特性
    3.1 研究数据
    3.2 地磁暴影响下的电离层闪烁
    3.3 电离层闪烁日变化
    3.4 电离层闪烁季节变化
    3.5 电离层闪烁空间变化
    3.6 小结
4 北半球高纬度单站电离层闪烁预报模型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数据
    4.3 模型构建
    4.4 模型评估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小结
5 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预报模型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数据
    5.3 模型构建与评估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跨学科研究现状
        1.3.2 社交媒体上用户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章节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跨学科研究概念与相关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概念
        2.1.2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2.1.3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专家发现理论及方法
        2.2.1 专家发现概念
        2.2.2 专家发现方法
    2.3 社会网络理论
        2.3.1 六度分割理论
        2.3.2 弱关系理论
        2.3.3 长尾理论
    2.4 社区发现理论与方法
        2.4.1 社区发现理论
        2.4.2 社区发现方法
        2.4.3 社区发现准确度评估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主题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
    3.1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3.1.1 研究思路
        3.1.2 关键技术描述
    3.2 测试数据集
    3.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3.1 指定学科领域博文判别结果
        3.3.2 博文学科领域划分结果
        3.3.3 跨学科用户发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关系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4.1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4.1.1 多标签传播算法存在的问题
        4.1.2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算法设计
    4.2 测试数据集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3.1 测试评价方法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贡献度的多标签传播算法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关系的跨学科用户发现研究
    5.1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5.1.1 学科用户生成方法描述
        5.1.2 学科重叠用户发现及其关键技术
        5.1.3 候选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关键技术
        5.1.4 跨学科用户发现方法
    5.2 测试数据集
    5.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3.1 构造学科用户集
        5.3.2 学科用户关系网生成
        5.3.3 学科重叠用户发现
        5.3.4 候选跨学科用户确定
        5.3.5 跨学科用户确定
        5.3.6 实验结果测评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跨学科用户的推荐应用研究
    6.1 跨学科用户推荐思路与关键技术
        6.1.1 跨学科用户向量空间模型建立
        6.1.2 推荐相似度计算
        6.1.3 跨学科用户推荐
    6.2 推荐应用的来源数据
        6.2.1 跨学科用户信息分析
        6.2.2 跨学科用户关系网结构特性分析
    6.3 跨学科用户推荐应用的实现
        6.3.1 推荐应用开发环境
        6.3.2 推荐过程
        6.3.3 跨学科推荐应用系统
    6.4 跨学科用户推荐质量评估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科学网博客上博主学科跨度问卷
附录Ⅱ:用户所属学科领域的划分依据表
附录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与学术活动

(7)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空间分布特性与弹跳共振电子散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磁层的结构
    1.2 地球内磁层中的波动
    1.3 EMIC波的基本特性
        1.3.1 EMIC波的分布
        1.3.2 EMIC波的激发
        1.3.3 EMIC波与磁层粒子的相互作用
    1.4 带电粒子在地球辐射带中的运动
    1.5 论文安排
第二章 基于Van Allen Probes观测的EMIC波动分布特性研究
    2.1 Van Allen Probes数据观测简介
        2.1.1 Van Allen Probes卫星简介
        2.1.2 观测数据概述
        2.1.3 EMIC波判定依据
    2.2 典型的EMIC波事件观测
    2.3 EMIC波幅度全球分布统计
        2.3.1 氢频段EMIC波的幅度分布特性
        2.3.2 氦频段EMIC波的幅度分布特性
    2.4 EMIC波发生次数全球分布统计
        2.4.1 氢频段EMIC波的发生次数分布特性
        2.4.2 氦频段EMIC波的发生次数分布特性
    2.5 多频段同时被观测到的EMIC波统计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等离子体条件下EMIC波动增长率的参量性分析
    3.1 EMIC波动色散关系
        3.1.1 冷等离子体近似下的EMIC波动色散关系
        3.1.2 热等离子体背景下的EMIC波动色散关系
        3.1.3 背景特征参数设置
    3.2 热离子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2.1 热氢离子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2.2 热氦离子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2.3 热氧离子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3 冷离子成分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4 L-shell对色散关系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MIC波与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相互作用的参量性分析
    4.1 弹跳共振基本理论
        4.1.1 弹跳共振条件
        4.1.2 弹跳共振扩散系数的计算
        4.1.3 波动模型
    4.2 氢频段EMIC波对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散射
        4.2.1 L-shell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2.2 传播角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2.3 频谱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2.4 背景电子密度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2.5 背景离子成分比例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3 氦频段EMIC波对磁层电子的弹跳共振散射
        4.3.1 L-shell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3.2 传播角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3.3 频谱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3.4 背景电子密度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3.5 背景离子成分比例对弹跳共振散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 前人研究现状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1章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活动
    1.1 “581”组及磁暴组的成立
        1.1.1 “581”组的成立
        1.1.2 磁暴组的成立与初期的理论研究成果
    1.2 曲折学习苏联与研制探空火箭
        1.2.1 中科院“高空大气访苏代表团”
        1.2.2 “变卫星为探空”后探空火箭的研制
    1.3 中国人造卫星的发射与空间科学研究
        1.3.1 “651”任务的实施
        1.3.2 “实践一号”卫星与空间粒子探测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欧空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2.1 中欧空间合作的基础与契机
        2.1.1 中欧空间合作的基础
        2.1.2 中欧空间合作的契机
    2.2 星簇科学数据系统项目中的中欧合作
        2.2.1 “星簇计划”的提出
        2.2.2 中欧星簇科学数据系统合作协议的达成
        2.2.3 中国星簇科学数据系统的建立与作用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工程的提出与立项
    3.1 “双星计划”的提出
        3.1.1 “星簇Ⅰ计划”的失败
        3.1.2 “双星计划”提出的由来
    3.2 “双星计划”的立项、合作协议的签订过程
        3.2.1 欧空局对“双星计划”的支持
        3.2.2 “双星计划”艰难曲折的立项过程
        3.2.3 “双星计划”合作协议的签订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双星计划”的实施
    4.1 “双星计划”实施中的中欧合作
        4.1.1 科学研究中的中欧合作
        4.1.2 工程研制中的中欧合作
    4.2 “双星”运载火箭与发射前的测试
        4.2.1 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
        4.2.2 “探测一号”卫星的相关数据与测试
        4.2.3 “探测二号”卫星的相关数据与测试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双星计划”工程的成就、经验与启示
    5.1 “双星计划”的成果
        5.1.1 中欧联合实现地球空间六点探测
        5.1.2 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5.1.3 所受到的国内外好评
    5.2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5.2.1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5.2.2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比较行星空间物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空间物理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2“行星地球”视角下的空间物理学
3 比较行星空间物理
    3.1 行星空间环境多样性
    3.2 行星空间与内部的关联及协同演化过程
4 结语

(10)中国气象局的空间天气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天气”的出现
2 空间天气业务历程
3 我国空间天气业务现状
    3.1 监测系统
    3.2 预报预警
    3.3 应用服务
    3.4 科技创新
4 业务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服务的突破
    4.1 现有不足分析
    4.2 应用服务重点
5 结语

四、中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J]. 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2]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3]磁化背景中激光等离子体膨胀过程研究[D]. 唐桧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纬度电离层闪烁预测[D]. 徐福隆.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应用研究[D]. 吴小兰.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7]电磁离子回旋波的空间分布特性与弹跳共振电子散射效应研究[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8(01)
  • [8]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D]. 董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9]比较行星空间物理[J]. 魏勇,戎昭金,钟俊,柴立晖,乐新安,刘立波,于晟,朱日祥,万卫星.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1)
  • [10]中国气象局的空间天气业务[J]. 王劲松. 气象科技进展, 2011(04)

标签:;  ;  ;  ;  ;  

我国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