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头上开窗术在内镜括约肌切开困难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培文[1](2021)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道入路应对策略的一项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多种辅助困难胆管插管技术之间的成功率及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内镜医师在选择困难胆管插管应对策略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各类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搜集关于ERCP困难胆道插管应对策略的相关文献,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等。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9月。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后,由两位研究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文献评价运用MINORS评价条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析。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首先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结果应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进行描述。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48篇,共6392例研究对象。文献中包括单导丝技术(Single-guidewire Technique,SGT)与双导丝技术(Double-guidewire Technique,DGT)对比的文献3篇;DGT与胰管支架引导插管法(Wire guide cannulation-pancreatic stent,WGC-PS)对比的文献有4篇;DGT与经胰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TPS)对比的文献有23篇;TPS与针状刀乳头切开术(Needle-knife Papillotomy,NKP)对比的文献有20篇;NKP与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recut Sphincterotomy,PST)对比的文献有7篇;NKP与针状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对比的文献有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SGT与DGT的对比研究有3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I2=68%,P=0.04,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EP发生率方面I2=18%,P=0.30,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DGT较SGT插管成功率高,且PEP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0.46,95%CI 0.20~1.09;PEP发生率OR=1.10,95%CI 0.67~1.79)。包含DGT与WGC-PS的对比研究有4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I2=81%,P=0.001,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EP发生率方面I2=0%,P=0.70,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DGT较WGC-PS插管成功率高,但PEP发生率DGT高于WGC-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1.57,95%CI 0.42~5.84;PEP发生率OR=1.87,95%CI 0.81~3.92)。包含DGT与TPS的对比研究有23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I2=54%,P=0.001,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EP发生率方面I2=31%,P=0.08,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TPS较DGT插管成功率高,但PEP发生率TPS高于DG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0.59,95%CI 0.40~0.87;PEP发生率OR=0.88,95%CI 0.64~1.22)。包含TPS与NKP的对比研究有20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及PEP发生率方面文献异质性均较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成功率I2=42%,P=0.03;PEP发生率I2=0%,P=0.76)。结果显示,NKP较TPS插管成功率高,但PEP发生率NKP高于T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0.88,95%CI 0.66~1.18;PEP发生率OR=0.75,95%CI 0.52~1.09)。包含NKP与PST的对比研究有7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I2=63%,P=0.01,文献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EP发生率方面I2=0%,P=0.93,文献异质性较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NKP较PST插管成功率高,且PEP发生率NKP低于P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2.22,95%CI 1.00~4.92;PEP发生率OR=0.79,95%CI 0.38~1.63)。包含NKP与NKF的对比研究有5篇,异质性分析显示,成功率方面I2=65%,P=0.02,文献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EP发生率方面I2=0%,P=0.59,文献异质性较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NKF较NKP插管成功率高,且PEP发生率NKF低于NK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率OR=0.92,95%CI 0.84~1.00;PEP发生率OR=2.42,95%CI 1.10~5.30)。结论:ERCP各种辅助困难胆管插管的方法都能达到较高的成功率,其中NKF成功率最高,且PEP发生率最低。看起来NKF似乎是最优解,但是其他方法也都有其独有的优势。如果在ERCP胆管插管操作时导丝反复进入胰管,可以先选择行DGT或WGC-PS(优先考虑DGT),若未能成功则可试行TPS。上述方法对于大多数内镜医师来说均可进行尝试,但经验丰富操作者成功率将更高。若仍不成功,可行PST、NKP、NKF,其中NKF为首选,需要年资较高并且经验丰富内镜医师操作。若再不成功,可考虑择期二次ERCP,需等待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消除后再次行胆管插管及ERCP操作。若二次ERCP仍旧未成功,则可以考虑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穿刺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甚至外科手术。
唐卫平,韩东,陈国栋[2](2021)在《复杂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策略》文中认为胆总管结石常导致急性胆道梗阻、胆管炎和胰腺炎。内镜下取石术已成为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使用内镜下常规取石技术可治疗大部分结石,但对于约占10%~15%的复杂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尚需结合内镜下碎石术,笔者系统回顾和总结目前可用于复杂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选择方式如内镜下球囊乳头扩张术、内镜引导下碎石术和内镜超声引导下胆道取石术等,以期对难治性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提供内镜诊疗建议和依据。
郝敬一[3](2020)在《茵陈蒿汤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管插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总结80例患者首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胆管插管操作,探讨茵陈蒿汤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减少胆管插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接受首次ERCP治疗的8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按照是否使用茵陈蒿汤治疗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予以常规术前治疗;药物组加用茵陈蒿汤,于术前5天开始每日口服1次。两组患者ERCP术中胆管插管相关器械设备均相同。于ERCP术中记录两组患者的胆管插管操作参数:胆管插管时间、胆管插管次数、是否成功插管完成ERCP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胆管插管时间的不同,以及两组之间ERCP失败胆管插管、困难胆管插管、非困难胆管插管例数的不同,判断茵陈蒿汤对ERCP插管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组成功胆管插管41例,平均胆管插管时间(9.882±4.439)min,对照组成功胆管插管32例,平均胆管插管时间(15.566±7.1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平均插管(3.33±2.13)次,对照组平均插管(4.60±2.2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插管成功率97.6%(41/42),对照组插管成功率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失败胆管插管、困难胆管插管、非困难胆管插管比较采用Wlicoxon秩和检验,统计Mann-Whitney U=589.00,Wilcoxon=1492.00,Z=-2.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术前口服茵陈蒿汤有助于减少ERCP胆管插管时间和胆管插管次数。2.茵陈蒿汤有助于提高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
杨娟[4](2020)在《ERCP困难插管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困难插管的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探讨比较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降低ERCP困难插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插管困难的ERCP手术患者308例(所有患者均是由从事内镜工作10年以上、技术纯熟、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手术)。统计患者一般住院资料、病因诊断、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并发症之间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及病因诊断的比较,分别对各组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ERCP困难插管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研究的完成ERCP手术并存在困难插管的患者308例,术后总体并发症22.73%(70/308),平均年龄53±25岁,平均住院天数12±5天,平均住院费用16334.33±12997.97元,平均手术时间40±23分钟,平均插管时间15±10分钟。各组并发症中术后胰腺炎发生率6.17%(19/308),其中两例并发术后重症胰腺炎,内科保守治疗后均痊愈;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1.36%(35/308),均为一过性,无进展至胰腺炎的病例;出血发生率6.17%(19/308),均为术中出血行内镜下药物喷洒或组织夹钳夹止血处理;术后感染发生率5.84%(18/308),无重症感染患者;穿孔发生率0.32%(1/308),保守治疗痊愈。2.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中,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插管时间、造影剂剂量,其中显示年龄:并发症组(55.67±15.53岁)VS无并发症组(49.50±25.00岁),具有差异性(P=0.017);住院天数:并发症组(15±7天)VS无并发症组(11±5天),具有差异性(P<0.001);住院费用:并发症组(25945.89±17031.48元)VS无并发症组(14804.79±8860.19元),具有差异性(P<0.001);插管时间:并发症组(24.54±7.36min)VS无并发症组(13±8min),具有差异性(P<0.001);手术时间:并发症组(60±17.25min)VS无并发症组(37±18min),具有差异性(P<0.001);四组并发症之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3.病因诊断及手术方式在各组并发症中无明显差异性。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CP困难插管患者各组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1)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60min(P=0.002,OR=6.075,95%CI:1.893~19.489)、EST(P=0.022,OR=3.907,95%CI:1.214~12.575)、慢性胰腺炎(P=0.008,OR=8.897,95%CI:1.763~44.893)和胆胰管汇合异常(P=0.02,OR=10.705,95%CI:1.454~78.843),ENBD 是其保护因素(P=0.016,OR=0.185,95%CI:0.047~0.726);(2)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P<0.001,OR=1.095,95%CI:1.044~1.148)、插管时间(P<0.001,OR=1.153,95%CI:1.074~1.238)、PST(P=0.006,OR=4.941,95%CI:1.594~15.319),ENBD 是其保护因素(P=0.001,OR=0.186,95%CI:0.068~0.507);(3)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PST(P=0.004,OR=7.083,95%CI:1.873~26.785)、EST(P<0.001,OR=16.970,95%CI:5.079~56.694)、合并憩室(P<0.001,OR=8.384,95%CI:2.564~27.412)、胆管大结石(P<0.001,OR=8.431,95%CI:2.618~27.149);(4)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胆管大结石(P<0.001,OR=15.484,95%CI:3.779~63.445)、手术时间(P=0.016,OR=1.053,95%CI:1.010~1.098)、合并憩室(P=0.005,OR=6.955,95%CI:1.809~26.737)、胆管狭窄(P=0.002,OR=8.176,95%CI:2.209~30.258),ENBD 是其保护因素(P=0.005,OR=0.086,95%CI:0.016~0.472)。[结论]1.插管困难的ERCP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这类患者在实施手术时应更加谨慎;2.插管困难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更多见于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及插管时间长者,这类患者往往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3.在困难插管的ERCP患者中手术时间>60 min、EST、慢性胰腺炎和胆胰管汇合异常是PEP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插管时间、PST是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PST、EST、合并憩室、胆管大结石是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胆管大结石、手术时间、合并憩室、胆管狭窄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4.ENBD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护措施可显着降低PEP、高淀粉酶血症、术后感染的风险。
石保平[5](2019)在《不同预切开术在ERCP困难插管时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recut sphincterotomy,PST)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Difficult selective biliary cannulation,DSBC)时的应用,分析比较不同PST插管成功率、总并发症及分类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总结不同PST的安全性及优劣势,以期提高ERCP困难插管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ST治疗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针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Needle knife precut papilotomy,NKP)组 73 例,乳头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组24例,经胰管弓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Transpancreatic septotomy,TPS)组30例,短鼻头弓状刀经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Erlangen-type precut sphi ncterotomy,Erl angen)组5 8例。分析四种手术方法优缺点、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可能影响插管及取石成功的因素。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内的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2x2或RxC卡方检验;计量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85例,男性86例(46.5%),女性99例(53.5%),平均年龄(56.09±13.76)岁,平均住院时间(16.10±7.58)天,平均住院费用(28255.42±20086.87)元,平均手术时间(45.93± 18.56)min,平均造影剂量(46.79±17.84)ml,平均结石直径(5.77±4.23)mm,总插管成功率71.89%,总并发症发生率率28.10%,十二指肠乳头处或乳头旁憩室(Juxtapapiilary diverticulum,JAD)45例。术后诊断较多的为胆总管结石和或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及壶腹部或壶腹周围Ca,缩窄性乳头炎,且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KP 组 73 例,NKF 组 24 例,TPS 组 30 例,Erlangen 组 58 例。NKF 组平均手术时间较NKP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组平均年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组平均造影剂剂量、平均结石直径明显低于NKP、NK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rlangen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手术时间较NKP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术后转归:NKF、TPS组插管成功率均较NKP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KF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NKP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NKF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langen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NKP、TPS组相比较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ST合并其它手术比较:四组合并取石手术较多的均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KP、NKF组使用内镜下机械碎石术(Endoscopic mechanical lithotripsy,EML)较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析显示NKF、TPS与插管成功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OR=2.060,95%CI:0.235~0.828,P=0.036)和(OR=1.254,95%CI:0.238~0.594,P=0.029)。4.术后炎症因子、梗阻酶、淀粉酶、脂肪酶比较:Erlangen组术后CRP与其他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余各指标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结石直径、造影剂量和手术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结石直径与PST后并发症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手术时间为变量分析结石直径、造影剂剂量与其的关系显示r分别为-0.006、-0.165,无相关性(P值均>0.05)。以结石直径作为自变量,以各并发症发生与否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种并发症发生与结石直径之间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6.EPBD与EML使用率间比较:EPBD与EML的使用率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7.PEP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57岁与手术总时间为PEP的影响因素,OR 值及 95%置信区间分别为(OR=0.094,95%CI:0.028~0.316,P<0.001)和(OR=1.029,95%CI:1.002~1.057,P=0.036)。其余因素与 PEP 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值均>0.05)8.以是否为发生PEP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年龄、手术总时间、EPBD术)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7岁、EPBD术是PEP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其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OR=0.065,95%CI:0.017~0.256,P<0.001)和(OR=0.287,95%CI:0.085~0.969,P=0.044)。手术总时间是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OR=1.040,95%CI:1.007~1.074,P=0.016)。[结论]1.解决DSBC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不同,TPS插管成功率很高,并发症发生率最低。2.NKF与NKP相比有效,但安全性相对较低;TPS与NKF相比有效且安全性高;Erlangen与其它3种手术方式相比安全性相对较低。3.年龄、EPBD、手术总时间是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因素,但具体时间量及何时行PST仍需进一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结石直径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相关性。
闻珺[6](2019)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时预切开方式的选择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目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插管困难情况,当常规方法胆管插管失败,预切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然而,有关不同预切开方式的选择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目前尚无确切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胆管插管困难时基于导丝是否反复进入胰管及内镜下所见乳头形态选择预切开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瑞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ERCP操作过程中行预切开术辅助插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切开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胆管插管过程中导丝是否误入胰管和内镜下所见乳头形态,包括经胰管行胰胆管隔膜预切开术(TPS)、针状刀乳头造瘘术(NKF)以及TPS联合NKF。本研究评估应用TPS、NKF及TPS联合NKF术后的胆管插管成功率及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57例因胆管插管困难行括约肌预切开术的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包括113例行TPS,36例行NKF,8例行TPS联合NKF。三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特征、适应证、ERCP治疗性操作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总的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8.1%(154/157),分别为TPS后成功插管111例(98.2%),NKF后成功插管35例(97.2%),联合应用TPS和NKF后8例(100.0%)全部插管成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与ERCP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率为9.6%(15/157),其中轻中症胰腺炎12例(7.6%),出血2例(1.3%),穿孔1例(0.6%),上述并发症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与单独行TPS和TPS联合NKF相比,单独行NKF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低(TPS 9.7%vs.TPS&NKF 12.5%vs.NKF 0%),但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发作史、既往ERCP插管失败、胆囊切除术后状态、术前血清胆红素正常、首次ERCP插管失败均为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管插管困难时,根据导丝是否反复误入胰管和内镜下乳头形态选择预切开方式是安全有效的。第二部分ERCP治疗儿童症状性胰腺分裂的长期疗效分析目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诊治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率日益提高。然而,目前关于儿童症状性胰腺分裂(PD)内镜下治疗的研究仍明显缺乏,相关长期随访结果尚无确切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估ERCP治疗儿童症状性PD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因症状性PD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接受ERCP治疗时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患儿纳入此项研究,并通过电话联络及门诊随诊方式进行长期随访。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我们将患儿分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组和慢性胰腺炎(CP)组。临床缓解率的评估基于患儿症状是否改善,有无因胰腺炎或腹痛复发需再行ERCP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是否需服用镇痛药物。结果:38例症状性PD患儿,其中ARP型14例,CP型24例,共行74例次治疗性ERCP。CP组患儿平均需行2.4±1.7例次内镜下治疗,显着多于ARP组(1.1±0.4,P=0.005)。与ERCP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9%(11/74),包括轻中症胰腺炎10例(13.5%)及出血1例(1.4%),ARP组和CP组患儿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上述并发症分别经保守治疗和内镜黏膜下注射冰肾水后痊愈。术后对成功行副乳头插管并完成治疗性操作的37例患儿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12-123个月),20例(54.1%)未再发胰腺炎或腹痛,17例(45.9%)出现症状复发,其中7例需再次接受内镜下治疗。37例患儿术后平均每年胰腺炎发作0.45次,显着低于术前的年均2.31次(P<0.0001)。ARP组的临床初步缓解率优于CP组(92.9%vs.6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经ERCP再干预后,91.3%(21/23)的CP组患儿症状获得改善。结论:ERCP用于儿童症状性PD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尽管与ARP型相比,CP型PD患儿临床初步缓解率较低,但经内镜下再干预后,仍可获得长期缓解。
郑凤祥[7](2019)在《括约肌切开刀直接插管和导丝引导插管在ERCP中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在胆道疾病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中,选择性胆总管插管是最关键的步骤,目前大多采用导丝辅助插管,该技术可分为导丝引导插管(Wire-guided Cannulation,WGC)和括约肌切开刀直接插管(Direct Access with the Sphincterotome,DAS)。目前尚缺乏此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本研究比较DAS和WGC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初次行ERCP的158例患者资料,分为DAS组(n=68)和WGC组(n=90);初次插管成功指在15分钟内导管成功进入胆总管内,并且没有借助其它插管技术,如双导丝法、胰管支架法、预切开法等。超过15分钟导管进入胆总管或借助其它插管技术进入胆总管者则称为二次插管成功。比较两组初次插管成功率、初次插管时间、需要二次插管率、二次插管成功率、总的插管成功率、导丝非主观进入胰管率和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初次插管成功,在DAS组64.7%(44/68),WGC组48.9%(44/90),P<0.05;初次插管时间DAS组为5.43±3.01分钟,WGC组为6.81±3.52,P>0.05;需要二次插管DAS组35.3%(24/68),WGC组51.1%(46/90),P<0.05;二次插管成功率DAS组70.8%(17/68),WGC组80.8%(39/90),P>0.05;总的插管成功率DAS组为91.2%,WGC组为92.2%(P>0.05);导丝非主观进入胰管DAS组8.8%(6/68),WGC组25.6%(23/90),P<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DAS组11.8%(8/68),WGC组15.6%(14/90),P>0.05;PEP发生率DAS组2.9%(2/68),WGC组5.6%(5/90),P>0.05;DAS组和WGC组各有一例出血,均为轻度出血;两组均没有穿孔病例。结论在ERCP中选择性胆总管插管时DAS和WGC都同样有效和安全。DAS时初次插管成功率可能高于单纯WGC组,较少依赖于二次插管。
万倩倩[8](2019)在《内镜下sEST+s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内镜下柱状小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combined small balloon dilation,sEST+s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球囊扩张直径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sEST+s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收集2016年0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RCP检查的患者831例,其中JP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68例。选取符合条件并行sEST+sEPBD取石80例(球囊直径大小根据胆总管直径和结石直径大小综合决定):根据使用球囊直径8mm为A组(n=35),10mm为B组(n=29),12mm为C组(n=16)。比较各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球囊扩张直径选择的相关因素,用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球囊扩张直径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总取石成功率:97.50%(78/80),一次取石成功率:92.50%(74/80),碎石器使用率:26.25%(21/80),并发症发生率:8.75%(7/80)。A组发生轻症胰腺炎4例;B组发生轻症胰腺炎3例;C组无并发症发生;各组均无大出血、穿孔、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三组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三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年龄、最大结石直径、胆总管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选择的球囊直径大小与患者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最大结石直径呈正相关,患者的年龄、操作时间与选择的球囊直径大小呈正相关(P<0.05);采用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总管直径是球囊扩张直径大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3.三组患者碎石器使用率分别为:8.60%、20.7%、75.0%,三组患者碎石器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B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患者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43%、10.34%、0.0%,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碎石器使用率的增加并不提高胰腺炎发生的风险。[结论]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sEST+sEPBD术取石治疗是安全、有效的。2.胆总管直径是球囊扩张直径大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3.碎石器使用率的提高并不增加胰腺炎发生的风险。
李攀,卢媛,张彦,张金卓[9](2017)在《Precut技术在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的有效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recut技术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收集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行治疗性ERCP患者68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双导丝辅助切开术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recut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ERCP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中期临床疗效以及狭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ERCP成功率为94.12%,对照组ERCP成功率为67.65%,试验组ERCP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2.94%,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59%,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87%,试验组治疗后中期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12个月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狭窄复发,对照组出现7例狭窄复发,狭窄复发率为30.43%,试验组出现3例狭窄复发,狭窄复发率为9.38%,试验组狭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cut技术可以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但是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双导丝辅助切开术高。
吴敏娟[10](2017)在《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多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且临床效果良好。选择性胆管插管的成功是ERCP进一步诊治胆道疾病的基础。如何提高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仍是内镜医师最关注的焦点。目的:通过综述分析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及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的对策,从而为ERCP过程中成功胆管插管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以“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困难性插管,乳头预切开术,胰管占据法”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找出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的研究,并对各种方法选择时机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出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及如何提高胆管插管的成功率,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有:患者本身的病理或解剖因素、操作内镜医师的水平、器械原因;预切开术应用于无法进入乳头者,胰管占据法应用于反复进入胰管者,择期行二次ERCP应用于行预切开后仍无法成功胆管插管者,会师技术应用于ERCP失败的胆道梗阻患者。
二、乳头上开窗术在内镜括约肌切开困难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头上开窗术在内镜括约肌切开困难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道入路应对策略的一项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ERCP 困难胆道入路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
第3章 方法 |
3.1 检索策略 |
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3.4 文献质量评价 |
3.5 统计学方法及分析策略 |
第4章 结果 |
4.1 文献检索结果 |
4.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4.3 Meta分析结果 |
4.3.1 SGT与 DGT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4.3.2 DGT与 WGC-PS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4.3.3 DGT与 TPS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4.3.4 TPS与 NKP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4.3.5 NKP与 PST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4.3.6 NKP与 NKF插管成功率及PEP发生率的Meta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复杂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胆管插管困难 |
2 高龄/一般情况差者 |
3 消化道重建术后 |
4 巨大结石 |
5 结石嵌顿 |
6 肝内胆管结石 |
7 小 结 |
(3)茵陈蒿汤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管插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ERCP胆管插管困难相关因素及辅助胆管插管技术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ERCP困难插管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不同预切开术在ERCP困难插管时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
abstract1 |
摘要2 |
abstract2 |
第一部分 ERCP 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时预切开方式的选择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
缩略词说明 |
1.绪论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2 查阅病历内容 |
2.1.3 分组 |
2.2 ERCP 操作过程 |
2.2.1 术前准备 |
2.2.2 预切开方式 |
2.2.3 治疗性干预 |
2.2.4 术后处理 |
2.2.5 PEP危险因素分析 |
2.3 观察指标及定义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预切开术完成情况 |
3.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4 PEP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图表 |
7.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ERCP 治疗儿童症状性胰腺分裂的长期疗效分析 |
缩略词说明 |
1.绪论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2 查阅病历内容 |
2.1.3 分组 |
2.2 ERCP诊治过程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治疗性操作 |
2.2.3 术后处理 |
2.3 ERCP术后长期随访 |
2.4 观察指标及定义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患儿基本情况 |
3.2 ERCP诊治情况 |
3.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4 长期随访情况 |
4.讨论 |
5.结论 |
6.图表 |
7.参考文献 |
8.致谢 |
9.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7)括约肌切开刀直接插管和导丝引导插管在ERCP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仪器设备及附件 |
1.3.病人准备、十二指肠镜操作及术后处理 |
1.4.研究分组 |
1.5.研究参数及定义 |
1.6.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一般情况 |
2.2.DAS组和WGC组之间有效性比较 |
2.3.DAS组和WGC组之间安全性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内镜下sEST+s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Precut技术在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的有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4.1 术前准备 |
1.4.2 辅助插管方法[7]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ERCP成功率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期随访结果分析 |
2.4 随诊狭窄复发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结论 |
(10)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ERCP的简介 |
2.1 ERCP适应证 |
2.2 ERCP术后并发症 |
第3章 ERCP在常见胆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3.1 胆管结石 |
3.2 良恶性胆道狭窄 |
3.3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
3.4 其他 |
第4章 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的原因 |
4.1 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的定义 |
4.2 原因分析 |
第5章 采取对策 |
5.1 预切开术 |
5.1.1 针状刀乳头预切开 |
5.1.2 经胰管预切开术 |
5.1.3 针状刀乳头开窗术 |
5.2 胰管占据法 |
5.2.1 胰管导丝占据法 |
5.2.2 胰管支架留置法 |
5.3 导丝的选择 |
5.3.1 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 |
5.3.2 Visi Glide导丝 |
5.4 三点一线插管法 |
5.5 择期二次ERCP |
5.6 会师技术 |
5.6.1 ERCP联合PTCD |
5.6.2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胆道引流 |
第6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乳头上开窗术在内镜括约肌切开困难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道入路应对策略的一项Meta分析[D]. 徐培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复杂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策略[J]. 唐卫平,韩东,陈国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02)
- [3]茵陈蒿汤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管插管的影响[D]. 郝敬一.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ERCP困难插管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杨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不同预切开术在ERCP困难插管时应用的临床研究[D]. 石保平.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6]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研究[D]. 闻珺.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括约肌切开刀直接插管和导丝引导插管在ERCP中的比较研究[D]. 郑凤祥.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内镜下sEST+s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D]. 万倩倩.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Precut技术在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的有效应用[J]. 李攀,卢媛,张彦,张金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21)
- [10]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D]. 吴敏娟. 南昌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