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吉兰兰[1](2021)在《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也伴随着知识流动、生产国际化、科技国际化,以及人员、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亟需一大批具有国际化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联系紧密、对区域产业贡献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江西省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外需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内也将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因此,为适应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江西省高职院校亟需提高国际化水平,利用好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国际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还存在国际化观念不强,整体发展程度不高;国际化发展依附性较强,合作办学居于弱势地位;国际化形式大于内容,软硬件设施均有不足等问题,此外江西省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合作亟待向均衡、深度的方向推进。本研究在对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和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这三所具有典型性的高职院校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简·奈特高校国际化策略分类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深入解读这三所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项目策略、组织策略以及其国际化发展的特色实践和优势,了解国际化在江西省不同高职院校的实施过程并由此得出借鉴启示。江西省高职院校要提升国际化水平,需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入手。在内部层面,一方面要从院校的组织策略切入:强化国际化意识,明确国际化战略目标;明确各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建立确保国际化合理运行的机制;保证师资数量充足、质量稳定,激发教师国际化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院校的项目策略切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发挥高职院校优势,深化国际产教融合项目;保证师资数量充足、质量稳定,激发教师国际化教学积极性。在外部层面,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支持。
朱永凡[2](2021)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与完善建议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四十多年发展,实现了从初步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式转变。在此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技术型人才,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当下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此同时,国内退役军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等就业技能相对缺乏的人员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面对高技能人才匮乏和就业压力不减的难题,高等职业教育应发挥更加显着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要缓解就业压力,提供社会亟需的高质量人才,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既凸显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有的时代特征,也映照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嬗变轨迹;既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也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高质量人才。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历程研究意义重大。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展露出哪种嬗变轨迹?哪些因素是阶段性政策变迁中的关键因素?怎样完善政策制定?基于这些问题,在间断均衡理论基础上,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历程分为探索发展期、外延式发展期、内涵式发展期、百万扩招期四个阶段。回溯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历程,通过理论验证,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历程呈现出“均衡-间断-均衡-间断-均衡-间断-均衡”的特征。其中,政策总目标的转变主要是受到政策环境影响,致使政策形象转变成为负面政策形象,加之正反馈机制的催化作用,促使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伴随着新行动者的加入,垄断性政策场域崩溃,开放性政策场域出现,政策间断式变迁,政策总目标发生变更。在运用间断均衡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分析过程中,发现间断均衡理论对政策分析存在有限性,因而对间断均衡理论进行中国化调适。最后,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反馈评估三个角度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完善建议。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出台要以现实为根基、多主体参与决策,实现决策科学民主化;避免政策悬浮,提高政策执行力。
曾雯珍[3](2021)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随着企业参与办学主体地位的不断升高,其参与动力不足问题也逐渐凸显: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具有较强意愿但实际参与不足;参与办学形式局限于浅层而深度不足等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尚未形成广泛有效的机制。基于此,研究以系统理论以及场动力理论为基础,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为目标,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要素以及动力生成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与场动力理论分析动力机制内在规律。研究结合系统理论及文献研究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要素分为“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两个维度八个要素,并对动力机制进行SFP分析,作为动力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实证调研与采集数据。一方面,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动力要素构成及作用路径进行分析: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647名企业负责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同特征的企业参与动力存在差异;发挥内外部动力要素作用能够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内部动力要素在外部动力要素对企业参与动力特征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一方面,采取访谈法进一步探讨问卷调查结果的深层次原因:选取15名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后发现企业参与关注长期收益,人力是企业参与办学的最大动力;企业开始关注技术提升作用与社会资本促进作用,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企业能力与特征影响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企业参与过程缺乏政策制度保障、企业参与缺乏市场引领力等成为企业参与阻力。最后,构建模型并提出机制实现路径。基于调查研究与访谈研究结论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模型,认为动力机制模型应包含动力启动、动力加速、动力整合以及动力稳定四个阶段,内外部动力要素发挥阶段性差异作用。在动力机制模型中,涉及政府、市场、行业以及学校四个主体,为实现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研究基于四个主体提出动力机制模型的实现路径:企业转变参与态度,提高参与自觉;政府完善政策制度,构建参与保障;市场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参与规范;学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合作吸引力;参与主体动态整合,形成参与合力。
周娟[4](2021)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已是必然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实力、高校影响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论文在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因、特点、实施路径和路径优化四个方面建立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的分析框架。为了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开展的情况,论文选择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院校的官网和质量年度报告信息的归纳分析,发现了该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的实施路径现状:在学生交流方面:招收了学历留学生,派出学生出国学习;在教师交流方面:引入外籍教师,派出教师出国交流;在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方面:开发课程标准,引入国际课程体系;在合作办学方面:联合企业办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在学术文化交流方面: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外籍专家讲座。为进一步了解该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与开展的情况,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该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和参照该校的质量年度报告,发现该院校存在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小、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国际化课程知识不丰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欠深度、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的问题。分析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化理念落实不到位、国际化经费投入不足、国际化管理机制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要全面落实国际化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武智[5](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瞿连贵[6](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魏靖[7](2021)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其持续发展需着力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需要契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技术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接壤国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地带。中职教育作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引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由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处于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与内陆发达城市相比较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要克服自身发展障碍,积极应对发展机遇背后的挑战,进一步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M县唯一一所职业高级中学为个案,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展开研究。论文分为五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第二章主要进行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阐述分析,在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维度,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所收集的资料对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评价指标赋分统计了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程度,绘制蛛网模型图,直观反映个案学校国际化发展现状,既肯定了该校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成效,也发现了个案学校该阶段在办学中存在着国际化发展层次与实际办学实力不足、组织结构不适应、师资队伍国际化不足等问题,同时在学生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主要从经济、社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从经济层面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地方经济落后,二是由于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从社会层面分析,主要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二是公众观念歧视;三是升学和就业歧视。从学校层面分析,首先是由于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不强,其次是由于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最后是由于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从学生层面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第四章以个案学校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从国际化理念的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国际化发展思路的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成效的提高以及立足实际,将民族特色与国际化发展相结合六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张慧[8](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提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李瑞[9](2020)在《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1)发展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教模式的同时,积极开展“本土化”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为新时期中国职教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走出去”,成为新时期职教国际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毋庸置疑,在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过程中,既有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职业院校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政府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推动职教“走出去”,如此等等,都是亟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从中国职教“走出去”的实践视角,从国际化发展层面,来探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和文献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访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的“本土化”探索、“走出去”的实践和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系统论述。除绪论部分外,主要内容包括:(1)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经历了:80年代试点德国“双元制”、90年代学习北美CBE课程、21世纪前10年引入澳大利亚“培训包”以及正在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四个阶段。职教的“本土化”发展,为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2)从教育援非视角,对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认为中国对非职教援助为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项目缺乏针对性、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3)以浙江两所高职院校为个案,进行“走出去”方面的调研和访谈,在总结分析两所高职院校“走出去”的积极举措及其所取得经验和成就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4)分析了当前我国职教“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最好契机。当然,中国职教“走出去“过程中尚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需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外派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等着手。(5)在策略层面,提出要建立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加强理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等。
樊晓佩[10](2020)在《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应时代需求,在服务产业转型、提升产品质量、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就业机会上被寄予厚望。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5G、AI等新兴产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在此背景下更需加大对应用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的转变速度。河南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力推进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是助力河南省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转变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支持联盟框架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工具,分析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历程。政策变迁分为三个历程:政策起步期(1949年-1991年),政策以执行为主;政策探索期(1992年-2013年),政策以服务为主;政策发展期(2014年-至今),政策以引领为主。在支持联盟框架理论指导下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因、内容、效果,总结发现政策变迁的阻力,并提出政策变迁受阻的原因:一是政策变迁动内驱力不足,表现在外生于子系统的事件主导变迁、政策内部子系统之间互动性差、政策内部掮客发挥作用小;二是政策变迁的内容滞后,体现在河南省级层面政策趋同国家层面政策、政策内容路径依赖强、政策宏观层面指导多;三是政策变迁操作性差,呈现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府际部门间存在壁垒、各地市政策发展不均衡。鉴于此,本文提出未来推进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策略:一是提高政策变迁的主动性,及时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拓展政策诉求渠道、保障掮客的中立地位发挥作用;二是创新政策内容,多地市开展政策试点探索当地独创性政策、学习先进省区经验提高政策制定者创新意识、加强政策子系统之间政策学习提高政策变迁的微观操作指导;三是增强政策变迁的操作执行性,完善校企合作政策体系、督促各地市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府际部门间有效协作机制。本文用支持联盟框架作为理论指导,为支持联盟框架理论提供一个新的应用场景,也为河南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提供参考。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动因和现状 |
1.3.2 问题与策略 |
1.3.3 “一带一路”与高职教育国际化 |
1.3.4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实践 |
1.3.5 教师与学生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高职院校国际化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6.1 核心概念界定 |
1.6.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动因及现状研究 |
2.1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动因 |
2.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选择 |
2.1.2 江西省区域发展的内在需求 |
2.1.3 政策支持是江西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保障 |
2.1.4 经济稳定发展是江西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基础 |
2.1.5 “一带一路”倡议是江西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
2.2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 |
2.2.1 高职院校“原材料”国际化:高职师生互访互学 |
2.2.2 高职院校“半成品”国际化:与“走出去”企业联手 |
2.2.3 高职院校“成品”国际化:优质产品国际化 |
2.3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整体发展程度不高,国际化观念不强 |
2.3.2 合作办学居于弱势地位,国际化发展依附性较强 |
2.3.3 高职院校国际化形式大于内容,软硬件设施均有不足 |
第3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个案研究 |
3.1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
3.1.1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化发展概况 |
3.1.2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化发展的特色实践 |
3.1.3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比较优势 |
3.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
3.2.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概况 |
3.2.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的特色实践 |
3.2.3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比较优势 |
3.3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
3.3.1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国际化发展概况 |
3.3.2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4 三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
第4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 |
4.1 院校组织策略层面 |
4.1.1 强化国际化意识,明确国际化战略目标 |
4.1.2 明确各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建立确保国际化合理运行的机制 |
4.1.3 保证师资数量充足、质量稳定,激发教师国际化教学积极性 |
4.2 院校项目策略层面 |
4.2.1 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
4.2.2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深化国际产教融合项目 |
4.2.3 合理利用资源禀赋,打造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品牌 |
4.3 政府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等外部层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与完善建议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创新之处 |
二、文章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间断均衡理论介绍 |
二、间断均衡理论核心内容 |
三、间断均衡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历程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嬗变历程 |
一、探索发展期(1978-1997 年) |
二、外延式发展期(1998-2004 年) |
三、内涵式发展期(2005-2018 年) |
四、百万扩招期(2019 年-)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的间断均衡阐释 |
一、政策目标和标志性事件分析 |
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数量的变化 |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环境的触发 |
一、百废待兴背景下高职探索式发展的政策基调 |
二、社会需求背景下高职外延式发展的政策基调 |
三、高速扩招背景下高职内涵式发展的政策基调 |
四、结构性就业矛盾背景下的高职百万扩招 |
第二节 政策形象变迁与反馈机制 |
一、负反馈机制下的试办高职教育政策形象 |
二、正反馈机制下的高职外延式发展政策形象 |
三、正反馈机制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政策形象 |
四、正反馈机制下的高职扩招政策形象 |
第三节 政策场域的转换 |
一、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垄断性政策场域 |
二、外延式发展背景下的政策场域的变更 |
三、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政策场域转换 |
四、高职扩招背景下政策场域的变更 |
第五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间断均衡理论中国化的修正 |
一、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的理论解读力 |
二、间断均衡理论中国化的修正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的优化路径 |
一、政策出台以现实为根基,实现决策科学化 |
二、多主体参与政策决策,实现决策民主化 |
三、避免政策悬浮,提高政策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现状研究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 |
三、总体研究述评与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要素构成及机理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企业参与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
三、动力 |
四、动力机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二、场动力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SFP分析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结构(S)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功能(F) |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原理(P) |
四、研究假设 |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编制及其修订 |
一、研究目的 |
二、问卷编制 |
三、问卷预测试与修订 |
四、正式问卷的质量检验 |
第三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要素关系检验 |
一、企业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基于动力要素的企业基本特征分析 |
三、基于相关分析的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检验 |
四、基于回归分析的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检验 |
五、基于中介效应的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检验 |
第四节 假设检验结果与实证研究结论 |
一、假设检验结果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第四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的访谈研究 |
第一节 访谈研究设计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工具 |
三、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分析结果 |
一、总体词频分析 |
二、访谈研究分析 |
三、访谈调查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模型建构与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模型分析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模型运行原则 |
第二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实现路径 |
一、企业转变参与态度,提高参与自觉 |
二、政府完善政策制度,构建参与保障 |
三、市场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参与规范 |
四、学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与引力 |
五、参与主体动态整合,形成参与合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问卷》 |
附件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2.国外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3.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研究进展 |
4.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进展 |
5.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优化研究 |
6.国内外研究的简短评论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的设计 |
2.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五)创新之处 |
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因 |
1.经济全球化推动 |
2.政府政策的支持 |
3.院校发展的需要 |
(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
1.立足优势专业,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 |
2.对标企业需求,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
3.注重产教融合,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 |
1.学生国际交流 |
2.教师国际交流 |
3.优质教育资源国际交流 |
4.中外合作办学 |
5.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
(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优化 |
1.师生合力,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 |
2.政社同行,争取多渠道经费支持 |
3.引培并重,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
4.引建并举,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
5.多管齐下,完善国际化管理体系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实施路径研究个案分析-以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一)研究案例选择的依据 |
(二)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介绍 |
(三)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现状 |
1.招学历留学生,派出学生出国学习 |
2.引入外籍教师,派出教师出国交流 |
3.开发课程标准,引入国际课程体系 |
4.联合企业办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 |
5.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外籍专家讲座 |
(四)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
1.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
2.调查样本选取与分布 |
3.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
(五)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1.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2.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 |
3.调查结果差异性分析 |
(六)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情况的访谈过程 |
1.访谈对象的确定 |
2.访谈提纲的设定 |
3.访谈过程的具体安排 |
4.访谈内容整理与归类 |
四、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小 |
2.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 |
3.国际课程知识不丰富 |
4.中外合作办学欠深度 |
5.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氛围不浓厚 |
(二)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产生问题的原因 |
1.国际化理念落实不到位 |
2.国际化经费投入不充足 |
3.国际化管理机制不完善 |
五、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优化的典型案例 |
(一)典型案例选择的依据 |
(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特色 |
1.建设国际学院,做强合作办学“引进来”品牌 |
2.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师生参与国际化的建设 |
(三)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特色 |
1.创新“校-企-校”办学模式,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
2.完善来华留学服务体系,凸显留学服务品牌优势 |
(四)两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点分析 |
1.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先进国际化办学理念 |
2.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师生参与国际交流 |
3.整合优势资源,丰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
六、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优化建议 |
(一)全面落实国际化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 |
1.与时俱进,深化师生国际化的理念 |
2.加强宣传,营造校园国际化的氛围 |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 |
1.获取政府扶持,保障国际交流实施 |
2.争取社企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3.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开展 |
(三)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
1.增设服务科室,落实国际交流项目 |
2.增加专人配置,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3.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国际交流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三所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官网信息 |
致谢 |
(5)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导向 |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一)年载文量分析 |
(二)核心作者分析 |
(三)团队-机构分析 |
(四)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
三、边境民族地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理论 |
(一)全球化 |
(二)教育全球化 |
二、合作与竞争理论 |
三、蛛网模型理论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内容 |
一、衡量职业院校国际化维度 |
二、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分析 |
(一)教育观念的国际化 |
(二)组织机构的国际化 |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化 |
(四)师生队伍的国际化 |
(五)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氛围 |
(六)中外办学与合作培训项目 |
第三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个案选取的缘由 |
一、个案选取的依据 |
二、M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发展概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特色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问卷及访谈的实施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一)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二)M 县职业高级中学国际化发展程度分析 |
三、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
(一)具备国际化办学理念 |
(二)组织结构具备一定国际化水准 |
(三)留学生数量多,就业质量好 |
(四)特色专业国际化明显 |
(五)学校教育及文化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氛围 |
第四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国际化办学实力不足 |
二、国际化发展层次不高 |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欠缺 |
四、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有待提高 |
五、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国际化 |
第二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层面 |
(一)地方经济落后 |
(二)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 |
二、社会层面 |
(一)社会认可度低 |
(二)M县职业高级中学留学生招生资质不明确 |
三、学校层面 |
(一)没有用好已经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条件 |
(二)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 |
(三)学校国际化师资不足 |
四、学生层面 |
(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 |
(二)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 |
第五章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
一、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
(一)整体提高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意识 |
(二)创新中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模式 |
二、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培养国际化人才 |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
(二)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拓宽学生实训锻炼渠道 |
(三)打破校企合作地域限制,搭建国际化平台 |
三、提高师资素质,建设国际化队伍 |
(一)培养教师国际意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
(二)聘请优质外籍教师,打造师资培训基地 |
(三)坚持教师队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
四、拓宽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思路 |
(一)提高国际化办学主动性 |
(二)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
五、提高中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成效 |
(一)积极与国外开展联合培训项目 |
(二)发挥“一带一路”东南亚职教联盟优势 |
六、坚持国际化与边境民族特色相结合 |
(一)契合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二)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坚持民族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硕博学位论文 |
三、期刊 |
四、其他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致谢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有关职业教育“本土化”方面的研究 |
2.有关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
3.有关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职业教育本土化 |
2.职业教育国际化 |
3.职业教育走出去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 |
(一)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试点德国“双元制” |
(二)20世纪90年代:学习借鉴北美CBE课程 |
(三)本世纪前10年:澳大利亚“培训包”进入中国 |
(四)近几年:积极倡导和实施“现代学徒制” |
(五)本章小结 |
三、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国际化”发展:教育援非视角 |
(一)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 |
(二)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职业技术人才 |
(三)向非洲教育机构提供教学设施和学习用品 |
(四)本章小结 |
四、中国职教“走出去”个案研究:以浙江两所高职为例 |
(一)金职院:主动“走出去”,对接“国际化” |
1.金职院“走出去”的背景与国际化发展现状 |
2.金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
(二)宁职院:依托援外培训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
1.宁职院“走出去”背景和国际化发展概况 |
2.宁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
(三)本章小结 |
五、中国职教“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新机遇 |
1.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职教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 |
2.“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中外职教合作带来新动力 |
3.实现“民心相通”需要职教发挥更大功能 |
4.大批企业“走出去”带来对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
(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主要挑战 |
1.部门分割问题突出,尚未建立教育“走出去”的协调机制 |
2.海外教育资源比较分散,需发挥整体优势才能扩大影响力 |
3.外派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4.相关制度尚不配套,经费保障尚未建立 |
(三)本章小结 |
六、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
(一)中国教育“走出去”,职业教育“宜先行” |
(二)构建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 |
(三)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 |
(四)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 |
(五)加强理论研究,凝聚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
(六)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实践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职业教育 |
2、校企合作 |
3、政策变迁 |
(四)理论工具 |
1、支持联盟框架的主要观点 |
2、支持联盟框架的模型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分析 |
(一)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和支持联盟框架相关性分析 |
1、适切性解释:政策变迁历程符合支持联盟框架的假设条件 |
2、匹配性说明:政策变迁的变量关系匹配支持联盟框架的变量关系 |
3、内嵌性构建:政策变迁的模型嵌入支持联盟框架的模型 |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历程 |
1、政策起步期(1949-1991年):计划经济时期 |
2、政策探索期(1992-2013年):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
3、政策发展期(2014年-至今):市场经济质量发展时期 |
(三)支持联盟框架下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分析 |
1、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2、政策变迁的内容分析 |
3、政策变迁的效果分析 |
(四)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阻力 |
1、政策变迁的动力主体单一 |
2、政策变迁的形式大于实质 |
3、政策变迁面临“走样”风险 |
三、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受阻的原因 |
(一)政策变迁的内驱动力不足 |
1、外生于子系统的事件主导变迁 |
2、政策内部子系统之间互动性差 |
3、政策内部掮客作用发挥不充分 |
(二)政策变迁的内容滞后 |
1、河南省级政策与国家政策趋同 |
2、政策变迁的内容路径依赖性强 |
3、政策变迁的内容过于宏观指导 |
(三)政策变迁操作性差 |
1、不同政策子系统之间的政策信仰调和难度大 |
2、各地市政策发展不均衡削弱变迁的整合力度 |
3、府际部门间跨部门合作存在资源配置的壁垒 |
四、推进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策略 |
(一)提高政策变迁的主动性 |
1、关注河南省外部环境变化提高政策变迁灵敏度 |
2、拓展政策诉求渠道增强内部子系统之间互动性 |
3、保障掮客行业协会中立地位确保掮客发挥作用 |
(二)提高政策变迁的内容创新性 |
1、鼓励各地市开展政策试点探索适合河南的独创性政策 |
2、学习先进省区政策制定策略提高政策制定者创新意识 |
3、加强联盟内部子系统间政策学习提高政策微观指导性 |
(三)增强政策变迁的操作执行性 |
1、协调各联盟间政策信仰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 |
2、督促各地市制定配套政策增强变迁的整合力 |
3、推进府际部门间建立有效协调机制打破壁垒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D]. 吉兰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嬗变与完善建议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D]. 朱永凡.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机制研究[D]. 曾雯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D]. 周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6]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7]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D]. 魏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9]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D]. 李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樊晓佩.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