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民族体育与舞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结合民族体育与舞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一、民族体舞结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新[1](2021)在《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唐兆佳[2](2021)在《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沟通,在唱与跳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怀有对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符号的特殊依恋,有着对特殊时空的具身体验和感受。藏族民间歌舞是在空气稀薄、氧气稀缺的高原环境下人与自然交流而产生的一种人类的声音,是肢体表现和生命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藏区学校艺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对民族文化课程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对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探讨需建立在实例之中。首先,本研究问题源于对藏族民间歌舞教育价值的思考,以及笔者对于藏族民间歌舞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与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进行可文献梳理,并进一步总结了现有关于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从而为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点。厘清了藏族民间歌舞的内涵、藏区乡村小学的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通过对相关政策分析与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为本研究的案例阐述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本研究通过对B乡中心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试图呈现一所民族乡村小学中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剖析。笔者通过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试图呈现一个真实的、情境性、文化性的民族歌舞在学校生活中的流动场域,并解析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现实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建立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藏族民间歌舞的的教育价值包括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最后,笔者结合案例提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文化认识观、更新教师舞蹈教育观念;培养本土民间歌舞教师、邀请民间歌舞艺人进校园;开发民间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等建议,并按照课程的呈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两大类,其中显性课程可划分为“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且可将民间歌舞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其次,结合隐性课程的潜在性、多样性、生活性的特征,从“歌”与“舞”两个方面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次仁卓玛[3](2020)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文中认为舞蹈作为人体文化与身体教育的重要支脉,她是“人体生命的最美表现,精神世界的最佳象征”;她是“民族精神和族群情感最生动的载体”;她是“一切艺术之母”,“一切语言之母”;她更是人体运动规律和义理精蕴的综合载体。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可以称之为是开启美善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人格完善品性的最佳时期。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客观反映当前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甘南州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反思,进而对甘南州舞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实施的策略及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主要以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师资队伍、舞蹈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对舞蹈教育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整理出以下较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外部环境的制约,校方重视程度不够,舞蹈专业教师紧缺,舞蹈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等。第三章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甘南州舞蹈教育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重视舞蹈教育发展、舞蹈师资队伍的配备、合理利用舞蹈教育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完善舞蹈“第二课堂”四个方面。第四章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杨进平[4](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美育,因“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独特内涵价值日益凸显,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进步,学校美育在多年努力和尝试下,已有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美育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然而,也必须看到,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美育正日益成为一道急需破解的难题。否则,美育必然成为拉开差距的新的一环。对此,本文试图尝试进行回应与解答。笔者相信,当前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在美育发展上所面临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出现在所谓经济发达地区或教育发达地区,只不过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更为“典型”而已。S省M市B县,既在西南S省确定的88个“四大片区”贫困县序列,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着眼于此,本文选取S省M市B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一步聚焦关注点,从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切入研究。艺术教育,某种程度是美育的代名词,而其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则是一面直观之镜。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知识背景、专业能力、职业期望、继续教育培训等情况,探究其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成因,并找寻可能的优化路径。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自制《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和《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访谈提纲》,面向B县19所山区乡镇中小学校的438名教育管理者、音乐和美术教师等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中小学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及部分家长代表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的整理分析,本文发现,M市B县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上,具体表现为专职艺术教师缺乏、艺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足和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三方面,而艺术教育意识不足、政府监管不到位和自身条件限制三方面是主要原因。面对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B县实际情况,综合M市、S省甚至国内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本文认为,凝聚共识、强化监管和多渠道招聘、发展艺术教师是B县可以采取的优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王雅婷[5](2019)在《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朴素的艺术教育古而有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教育文明史和审美史之中。这种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的是普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和修养。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中指出当前人民不断增强的精神需求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这为提高全民族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对于人文化价值认同、全面素质修养以及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基数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一定程度影响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成效。中学阶段对应的学生身心和年龄特征确定了此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青少年美的观念确立和审美自主性增强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美育将很大程度决定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乃至终身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取向,是美育的最佳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发展中也逐渐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而美育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教育急需在农村中学全面深入开展。我国农村中学的艺术教育相较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并具有显着的区域发展差异,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较为落后,农村艺术教育的状况具有普遍性,加上局部地区区位的特殊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使得加强农村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尤显突出。本文以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为例,深入考察该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基于艺术教育的视角和云南省中学艺术教育的大环境,提出艺术教育对农村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当前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农村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本文主要从不断规范改进学校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挖掘本土资源来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并针对自然灾害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四个方面具体提出对策和措施。在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利用灾后重建研究生支教的切身教学经历,充分运用文献索引法、调察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探讨和分析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学者、教育工作者对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并能够一定程度为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不断推动农村艺术教育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

李敏[6](2019)在《凉山彝族学校传统歌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凉山州德昌县民族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彝族传统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伴随着彝族种族的发展而演化,诠释了彝族人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作为彝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彝族传统歌舞的存在也为这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为了将这璀璨而悠久的艺术文化传承下去,凉山地区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文化发展保护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彝族传统歌舞文化发展的方法。其中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将彝族传统歌舞融入学校艺术教育,通过教育的文化功能对其进行传承、发扬、创新,一方面既保存了中华民族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和谐进步。但是,相关学校在将彝族传统歌舞纳入学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因为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制约,要充分发挥彝族传统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实现彝族传统歌舞与学校艺术教育完美结合依旧任重而道远。师资结构不均衡、课程设置笼统、教材缺乏地方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彝族传统歌舞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障碍。面对这些问题,积极有效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人才强教,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教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发展等,都可以作为协调目前彝族传统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展现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特意挑选了凉山地区最具备代表性的民族学校---德昌民族中学,具体分析了该校彝族传统歌舞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小见大,影射出整个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歌舞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皮欢[7](2018)在《民族艺术与教育的融合: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艺术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维度展开,将其具有彝族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研究:挖掘开发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探索具有彝族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建立地域特色的艺术学校,实现"凉山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特色——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并通过"教育"的纽带将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张东宁[8](2017)在《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基于广河县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主要有:(一)加快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二)民族地区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艺术教育发展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要予以十分重视。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本次研究的调查与分析,客观反映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水平,发现其现状,透视其成因,对其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反思,针对制约该县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瓶颈提出有效、可实施的对策以及建议,同时为其他农村地区或民族地区优化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省道304线沿线的4所中学和5所小学(全部为县级及县级以下中小学)的90位艺术教师为样本,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依据访谈提纲,对抽样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对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科学的处理,并对最终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在分析中发现规律,提炼出相应问题,并在结论中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出适当的借鉴方案。实地调查中,主要涉及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建设、专业与能力建设、以及机制与措施建设三方面内容。研究发现:广河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如(一)广河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总体人数不足,专业不对口;(二)艺术教师兼课状况称为普遍现象,艺术教师工作压力大;(三)艺术教师的综合科学知识水平良好,但专业领域的知识相对欠缺;(四)教师的“科目身份”不易区分,教育部门针对中小学艺术教师的职称考评问题制定了艺术教师与文化课教师“分灶吃饭”的对策不能满足艺术教师对职称考评的需要;(五)艺术教师对期刊类书籍的关注度低,对于学科前沿文献研究知识渴求度不足,对专业理论结构的关注度有限等。针对这些瓶颈,通过探讨与反思,试图提出有利于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一)针对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建设的问题,要强化农村中小学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二)针对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专业与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要构建全面宏观的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体系,提高艺术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艺术教育教学观念;(三)针对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机制与措施建设方面的问题,要切实提高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地位,加大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保障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考核机制,加强资金投入。

薛云霞[9](2016)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发展之时,美育教育亦得以有所逐步发展的机会。狭义的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让人认识美、感知美继而培养出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新的世纪,新的时期,社会全面进步,国家急需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近年来,国家极力推动学校美育教育,以通过具有美育功能的艺术教育,达到从身、心、灵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自1996年11月,在四川部署“九五”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至今,国家教育部依然不断推出艺术教育相关的发展政策。2014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教学资源到管理、评价、保障机制,均提出了相应发展意见。2015年至2016年,全国各省市更全面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各类学校艺术教育中多提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课程。尤其我国民族众多,有太多民族文化之精华,值得现代年轻人关注与学习。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习俗、歌舞资源,对于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有良好发展优势,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而中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大,可塑性较强,此时更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最能够体现艺术教育对其发展有益的一个较佳时期。因此,本论文以此为思路,采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以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通过分析影响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的各生态因子,试图为今后改善当地中小学校舞蹈教育提出些许建议。本论文共分为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价值、文献综述与论文框架。第一章,简述教育生态学和舞蹈教育学的理论方法,从两者的共同点,去阐述如何能够较好地交叉运用,并对舞蹈教育生态研究相关要点作出基本定位。第二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概述丽江市区域性中小学学校生态分布情况及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分别分析影响丽江市中小学学校分布和舞蹈教育发展的各生态因子。第三章,针对第二章中所述主要问题,从学校环境建设、到教学计划、再到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一一提出见解并给予相应改善措施建议。结语部分则主要是对全文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总结。

本刊编辑中心[10](2015)在《各地积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改革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各地积极统筹资源,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工作,不仅形成普遍重视艺术教育的氛围,同时,提升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广西:发扬民族特色艺术文化从2012年起,广西启动了市级中学生艺术团建设工作,采取自治区财政支持、市级财政配套、文化部门参

二、民族体舞结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体舞结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今)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1. 愿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2. 愿景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1. 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2.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3.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4.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七)推进每月一事
    (八)缔造完美教室
    (九)研发卓越课程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3. 新德育课程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5. 特色教育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育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2)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亟待重视的藏族民间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
        1.1.2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1.1.3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重构
    1.2 文献综述
        1.2.1 学校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研究
        1.2.2 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
        1.2.3 藏族民间歌舞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藏族民间歌舞
        1.3.2 藏区乡村小学
        1.3.3 课程开发
        1.3.4 课程资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深度访谈法
        1.4.2 参与式观察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政策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2.1.2 后现代课程观
        2.1.3 集体记忆
    2.2 政策分析
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
    3.1 案例学校情况介绍
    3.2 访谈资料编码
    3.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3.3.1 民间歌舞课程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
        3.3.2 以藏族民间歌舞为主要课程内容
    3.4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3.4.1 “民族文化是个好东西”
        3.4.2 “歌舞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3.4.3 “领导要重视才行”
        3.4.4 “为了去内地读书”
        3.4.5 “因为我是藏族人”
    3.5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探析
        3.5.1 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
        3.5.2 契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3.5.3 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
        3.5.4 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
4 学校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4.1 提升教师文化认识,更新舞蹈教育观念
    4.2 培养本土歌舞教师,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
    4.3 开发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
5 藏族民间歌舞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设想
    5.1 综合课程
    5.2 活动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
    4.其他类
致谢

(3)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舞蹈教育
        (二)普及型舞蹈教育
        (三)“第二课堂”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
        (一)学生样本
        (二)教师样本
    二、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
        (一)舞蹈“第二课堂”课程开设情况
        (二)舞蹈“第二课堂”课程教学形式
        (三)舞蹈“第二课堂”课程评价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师资队伍
        (一)舞蹈教师的数量
        (二)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舞蹈教师的职业定位
        (四)舞蹈教师的薪资待遇
        (五)舞蹈教师的教学压力
        (六)舞蹈教师的培训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舞蹈教学基础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
        (一)教学基础设施
        (二)图书及影像资料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一)学校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教师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三)学生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加强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重视舞蹈教育发展
        (一)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
        (二)转变传统舞蹈教育观念
        (三)舞蹈教育经费的落实
    二、舞蹈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师资培训
        (二)师资引进
    三、合理利用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
        (一)舞蹈教室
        (二)图书视频资料
    四、完善舞蹈教育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
        (二)课程评测机制的完善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表情况说明
附录二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三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舞蹈教师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1.美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
        3.艺术教育如何走进西南民族地区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2.关于艺术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
    (三)核心概念
        1.西南民族地区
        2.艺术教师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与对象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研究思路与方法
        4.研究重难点
        5.研究意义
一、B县艺术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二)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B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2.问卷调查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3.问卷调查中小学校专职艺术教师情况
    (三)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职艺术教师缺乏
        2.专业化水平不足
        3.专业发展受限
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艺术教育意识不足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编制保障不到位
        2.学校意识不足,内部管理失衡
        3.学生、家长意识缺乏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
    (三)条件限制,教师招录难
        1.经济发展水平
        2.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3.特色民族文化
三、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一)基础:凝聚艺术教育发展共识
        1.加强政策学习,强化政策宣传
        2.完善考试评价,注重政策引导
    (二)保障:强化政府监管
        1.编制保障到位
        2.提升保障水平
    (三)关键:多渠道招录、稳定教师
        1.补充新教师
        2.稳定教师队伍
    (四)核心:因地制宜培养教师
        1.合理设置课程标准及考核体系
        2.减轻教师负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3.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
        4.用好用活有限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5)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二、艺术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二、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概况
        一、龙头山镇基本概况
        二、龙头山镇基础教育概况
    第二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概况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概况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被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
    第三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相关调查及分析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问卷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结果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分析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导致艺术教育长期缺位
        一、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不到位
        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功利性教育导向导致艺术教育在农村中学长期缺乏自身价值和地位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致使教学主动性缺失
        一、艺术教育的师资业务素质导致教学能力不足
        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三、教师教学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机械
        四、艺术课教师自我价值的负面认知对教学主动性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 艺术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符合培养目标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一、艺术类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艺术类课程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四节 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足制约教学手段的更新
        一、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与条件严重不足
        二、教学理念和手段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第五节 相关人群的认识态度偏差阻碍艺术教育主体意识的提升
        一、学校教育理念缺失,导致艺术教育难以深入开展
        二、学生家长态度偏差,造成艺术教育长期不受重视
        三、学生主体认识不足,影响艺术教育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不断规范改进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内容与形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二、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三、在艺术表演及创造中升华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第二节 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挖掘课外艺术活动的独特育人作用
        二、加强管理,健全体制,从制度上保障艺术活动的持续开展
        三、挖掘资源,完善设施,最大程度发挥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第三节 开发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
        一、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艺术资源的艺术教育意义
        三、积极拓宽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手段
    第四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
        一、学校艺术教育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教育活动对灾区人文环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三、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对灾后重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凉山彝族学校传统歌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凉山州德昌县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彝族传统歌舞具有艺术教育功能
        二、现阶段彝族传统歌舞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彝族传统歌舞文化研究
        二、凉山彝族学校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
        四、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情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第五节 关键概念
        一、彝族传统歌舞
        二、学校艺术教育
        三、少数民族艺术教育
    第六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角度新颖
        二、个人研究兴趣
第一章 彝族传统歌舞的内涵及其艺术教育功能
    第一节 彝族传统歌舞的内涵
        一、源起
        二、类型
    第二节 彝族传统歌舞的艺术教育功能
        一、彝族传统歌舞的“辅德”功能
        二、彝族传统歌舞的“益智”功能
        三、彝族传统歌舞的“审美”功能
        四、彝族传统歌舞的“健体”功能
第二章 德昌民族中学彝族传统歌舞教育情况
    第一节 师资结构
        一、学校艺术教育师资总体概况
        二、少数民族艺术教师结构比例
    第二节 教育培训
        一、普通艺术教育培训
        二、彝族传统歌舞教学培训
    第三节 课程实施
        一、普通艺术教育课程
        二、彝族传统歌舞课程
    第四节 教材使用
        一、普通艺术课程教材
        二、彝族传统歌舞教材
    第五节 基础设施
        一、学校现有艺术设施
        二、彝族传统歌舞教学设备
第三章 凉山彝族传统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师资结构不均衡,教师培养力度不达标
        一、以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艺术教师比例低
        二、教师的彝族传统歌舞教学能力培训不达标
    第二节 课程设置笼统,教学实施低效
        一、彝族传统歌舞艺术课程开设不独立
        二、彝族传统歌舞教学方式选择不合理
        三、彝族传统歌舞教学课时无保障
    第三节 教材选取缺乏科学性,缺少地方特色
        一、教材内容理论性强,缺乏活力
        二、教材中呈现的彝族传统歌舞缺少地方特色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器材配置不足
        一、场地不足限制彝族传统歌舞教学
        二、彝族歌舞乐器配置少,未能满足教学要求
第四章 制约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歌舞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文化教育观念制约
        一、凉山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对地方民族文化认同感不高
        二、彝族歌舞艺术地位尴尬,经济利益掩盖精神价值
    第二节 教学条件制约
        一、课程设置不独立,教学难成体系
        二、地方教材研发滞后,形成教学阻力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开展受限
        四、缺乏科学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保障制度
第五章 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歌舞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坚持人才强教,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一、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奠定教育战略基础
        二、完善人才扶持政策,吸引相关人才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第二节 创造教学条件,努力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二、灵活安排少数民族歌舞文化艺术课程
        三、开发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教材
    第三节 优化教育体系,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发展
        一、创设情境,营造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学习氛围
        二、将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考核范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发表论文

(7)民族艺术与教育的融合: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艺术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昌市第四小学和喜德县喜德瓦尔学校艺术教育概况
    (一) 西昌市第四小学艺术教育概况
    (二) 四川省喜德县喜德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艺术教育概况
    (三) 两所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二、构建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艺术教育策略
    (一) 挖掘开发凉山彝族音乐文化资源
        1. 凉山彝族民歌
        2. 凉山彝族传统乐器
        3. 凉山彝族舞蹈
    (二) 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课程
        1. 毕摩文化课程
        2. 朵乐荷艺术课程
        3. 漆器艺术课程
    (三) 建立具有民族“地域特色”艺术教育学校
    (四) 合理资源配置, 加强艺术教育合作
三、结语

(8)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基于广河县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加快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1.1.2 民族地区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及其对教育公平的意义
        1.1.3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村中小学
        1.3.2 艺术教师
        1.3.3 师资队伍建设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4.4 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
        1.4.5 调查实施
第二章 广河县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2.1 规模与结构建设
    2.2 专业与能力建设
        2.2.1 专业建设
        2.2.2 能力建设
    2.3 机制与措施建设
第三章 广河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3.1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2 对策及建议
        3.2.1 基于规模与结构建设问题的建议
        3.2.2 基于专业与能力建设问题的建议
        3.2.3 基于机制与措施建设问题的建议
    3.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 文献资料与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舞蹈教育生态主要相关理论的阐述
    (一) 教育生态学与舞蹈教育学
    (二) 舞蹈教育生态的基本定位
二、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生态的概述
    (一) 丽江市中小学学校生态分布
    (二) 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生态发展
三、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一) 建立舞蹈教育生态的首要条件——学校环境
    (二) 建立舞蹈教育生态的必要条件——教学计划
    (三) 建立舞蹈教育生态的重要条件——教学主体
    (四) 建立舞蹈教育生态的辅助条件——教学评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相关成果

四、民族体舞结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 朱永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1)
  • [2]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D]. 唐兆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D]. 次仁卓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D]. 杨进平. 西南大学, 2020(01)
  • [5]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D]. 王雅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凉山彝族学校传统歌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凉山州德昌县民族中学为例[D]. 李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民族艺术与教育的融合: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艺术教育策略研究[J]. 皮欢. 戏剧之家, 2018(27)
  • [8]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基于广河县的调查分析[D]. 张东宁. 兰州大学, 2017(02)
  • [9]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丽江市中小学区域性舞蹈教育研究[D]. 薛云霞. 云南艺术学院, 2016(08)
  • [10]各地积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J]. 本刊编辑中心. 平安校园, 2015(20)

标签:;  ;  ;  ;  ;  

结合民族体育与舞蹈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