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克急救医学的难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何俊君,何海燕,张明真,练庆泽[1](2021)在《维生素D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为改善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提供参考依据,降低病死率。方法 121例脓毒症患儿,根据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不同分为维生素充足组(>30 ng/ml, 58例)、维生素不足组(21~30 ng/ml, 32例)和维生素缺乏组(0~20 ng/ml, 31例)。比较三组患儿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间、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维生素充足组入住PICU时间(8.11±1.22)d短于维生素不足组的(10.14±1.24)d、维生素缺乏组的(13.11±1.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住院时间(11.11±1.27)d短于维生素不足组的(14.14±1.27)d、维生素缺乏组的(17.11±1.8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维生素不足组、维生素缺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充足组患儿病死率低于维生素不足组、维生素缺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的治疗与维生素D密切相关,维生素缺乏患儿的预后情况更差,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性存在直接相关性,可以用于指导识别脓毒症并改善预后。
程璐[2](2021)在《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胃肠是脓毒症患者在炎性打击下最先受累的脏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Septic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SAGI)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通常使用胃动力药、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干预,效果欠佳。针灸疗法在调节胃肠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而改善脓毒症病情,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针刺治疗SAGI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筛选常用穴位、常用结局指标等,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常规西医联合毫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脓毒症严重程度,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纳入常规西医联合针刺治疗SAGI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提取后将各研究中出现的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和频次统计,对频次≥3的结局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同时总结纳入研究的选穴特点和方案设计特点。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开展探索性研究。招募66名SAGI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名患者,并用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观察受试者的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以及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液炎症指标等。1 治疗方案1.1对照组以2016年《国际脓毒症指南sepsis 3.0标准》以及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对胃肠功能损伤形成的共识》为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控制感染、维持容量、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案。1.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实证配曲池、虚证配气海;呕吐配内关,泄泻配阴陵泉。操作:中脘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天枢直刺,缓慢深针以针尖突破腹膜1-2mm为度,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直刺0.8-1.2寸,以上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气海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法30秒;曲池直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泻法30秒;内关直刺0.5-1寸,阴陵泉直刺0.8-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针刺操作后,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2.1主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AGI分级。每日监测,并于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2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WBC)。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43篇,最终纳入16篇,包括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均为国内文献报道,样本量小且未经估算。纳入的辅助对照涉及有针刺、电针。2结果分析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增加针刺在减轻腹腔压力[MD=-0.86mmHg,95%CI(-1.22,-0.51)]、增加肠鸣音次数[MD=0.84 次,95%CI(0.47,1.20),P<0.00001]、提高综合疗效[RR=0.22,95%CI(0.15,0.28),P<0.00001]、降低 APACHE Ⅱ 评分[RR=-0.54,95%CI(-0.72,-0.36),P<0.00001]、降低 PCT 水平[MD=-0.82,95%CI(-1.49,-0.15)P=0.02]和 CRP水平[MD=-0.40,95%CI(-0.61,-0.19),P=0.0002]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28天病死率方面疗效不显。选穴方案和设计特点:多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腧穴,主穴使用最多的是足三里(14/15),选穴原则多为近部选穴结合远部选穴(11/16)。疗程以5天(6/16)、7天(5/16)者居多。结局指标涉及37项,胃肠相关指标以腹腔压力(11/16)、肠鸣音(8/16)、胃肠功能障碍评分(5/16)、目标喂养时间(4/16)、胃残留量(3/16)、AGI分级(3/16)较多;脓毒症相关指标以APACHE Ⅱ评分(9/16)、ICU住院时间(5/16)、28天病死率(4/16)、SOFA评分(3/16)为多;炎症指标多选择CRP(7/16)、PCT(7/16)、WBC(3/16)。质量分析:疗效指标的证据等级较低,可能限制结论的准确性和外推性。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SAGI患者66人,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人,试验组脱落1人,最终纳入63人,其中对照组32人,试验组31人。1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病史、脓毒症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指标分析2.1主要疗效指标(1)肠鸣音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的肠鸣音分级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试验组针刺后即刻的肠鸣音变化进行分析,第1天前后差异明显(P<0.05),第3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差异显着(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肠鸣音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2)胃残余量(ml)组内比较,治疗第7天,对照组的胃残余量较治疗前增多(P=0.004<0.001);试验组的胃残余量随着时间进展呈减少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患者的胃残余量基线水平不齐,进行组间差值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试验组的差值较对照组小(P<0.05)。(3)胃肠耐受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呈增高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第3天对比,胃肠耐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01)。(4)AGI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加重(P<0.05);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减轻(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AGI分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2次要疗效指标(1)APACHE Ⅱ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各评价时点均无显着差异。(2)SOFA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随时间进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低(P<0.05)。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PCT: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第7天较第3天下降(P<0.05);试验组随时间进展PCT水平降低,各个时点间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及第7天,试验组的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CRP: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NE%: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WBC: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4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实施过程中,试验组的1位受试者在留针期间出现腹胀,余受试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文献研究:目前有关SAGI的临床研究仍较少,常规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在增加肠鸣音、减轻腹内压等胃肠相关症状上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诊断及结局指标的不统一导致证据质量较差、结论的可信度降低;主穴的基础上加用配穴对提高治疗SAGI的效果值得深入探讨。2临床研究:对于SAGI患者,常规西医结合毫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胃肠相关症状,尤其在恢复肠鸣音、提高胃肠耐受性方面有一定优效性;胃肠功能的改善可能对减轻脓毒症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汪晖[3](2021)在《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文中研究指明一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20年8月发布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文献潜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评估。研究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49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258例,对照组1239例。偏倚风险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由于部分指标文献报道数值表示方式不一致,仅进行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优势比(OR)=2.55,95%可信区间(95%CI)为 2.06~3.14,P<0.000 01],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OR=0.47,95%CI为0.34~0.65,P<0.000 01),总住院时间[均数差(MD)=-4.02,95%CI为-5.15~-2.88,P<0.000 01)和机械通气时间(MD=-3.88,95%CI为-6.15~-1.61,P=0.000 8)均明显缩短,氧合指数明显升高(MD=51.39,95%CI为 26.45~76.32,P<0.000 1),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MD=-1.90,95%CI为-2.23~-1.57,P<0.000 01),且观察组在改善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方面效果亦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病原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7,95%CI为0.51~1.15,P=0.20)。在不良反应报告中,观察组仅有散发病例出现头晕头痛、腹泻、胸闷等表现,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中纳入的研究进行漏斗图分析,提示可能有潜在发表偏倚。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用于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目前仍缺少随机、双盲、大样本量、多中心的RCT研究,所以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联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予以验证。二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发了危及宿主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但是其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有研究指出细胞的自噬(Autophagy)可能是脓毒症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在中国,血必净注射液为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是目前为止,尚未有文献或者动物实验将血必净注射液与改善脓毒症时细胞自噬水平相结合,所以我们拟通过血必净注射液对影响脓毒症小鼠盲肠结扎穿刺模型即CLP(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模型肝细胞自噬水平的动物实验,探索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相关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32只SPF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CLP组、血必净组和抑制剂组。4组均于术后6h取材。假手术组只进行开腹操作,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孔;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血必净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盲肠结扎穿孔术;自噬抑制剂组术前2h按照6ml/kg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术前1h按照15mg/kg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盲肠结扎穿孔术。4组均于术后6h解剖小鼠获取肝组织和采用心脏穿刺取血法取血,留取标本。然后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内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的数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情况;生化法检测肝功能的两种主要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SPSS 2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获取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则采用非参数统计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LP模型构造结果CLP组无论在肝功能损害还是炎性因子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组的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也显示炎症反应高于假手术组,且小鼠盲肠结扎处颜色发黑坏死,腹腔内恶臭,证明脓毒症小鼠造模成功。2.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的结果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AL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572.267± 159.496)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376.810±53.258)U/L,p=0.01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AST,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48.165±99.484)U/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229.092±38.161)U/L,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组与血必净组对比IL-6,CLP组平均数±标准差(339.793±79.313)pg/ml,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194.192±72.895)pg/ml,p=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P与血必净组对比TNF-α,本组数据因为样本量过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CLP与血必净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对比,血必净组肝细胞结构清晰,损伤的肝细胞较CLP组改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的比值,其中血必净组高于CL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血必净组的面积数值为44.833±9.362,再与CLP组比较,p=0.0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应用自噬抑制剂的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抑制剂组平均数±标准差(2.305±1.356)与血必净组平均数±标准差(6.441±1.209)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肝功能、炎症反应的指标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抑制剂组和血必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提高脓毒症小鼠肝细胞自噬水平来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和肝损伤。
李娅[4](2021)在《多发伤并发PICS的临床特征及早期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1.通过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持续炎症一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明确其临床意义。2.探索多发伤并发PICS的早期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为早期识别PICS高危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回顾性观察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经某三甲医院创伤中心收入重症监护室的163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并发PICS分为PICS组及非PICS组。对比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实验室检验指标、院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总结多发伤并发PICS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PICS的临床意义;随后选取入院当天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多发伤并发PICS的早期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结 果]1.本研究共纳入163例多发伤患者,其中PICS组44例(27%),非 PICS 组 119 例(73%)。2.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ICS组年龄、APACHE 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高于非PICS组(P<0.05),其中年龄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性别比例、BMI、ISS评分、失血性休克比例、受伤机制及受伤部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最常见的受伤机制均为车祸及高坠伤,易受伤部位排序均为:四肢>胸>腹>头>颈。3.检验指标比较:PICS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D4+%、CD4+/CD8+比值低于非PICS组(P<0.05),而葡萄糖、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高于非PICS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并发症比较:①感染并发症:院内感染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均很高。PICS组的院内感染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非PICS组(P<0.01),而普通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PICS组肺部及受伤部位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非PICS组(P<0.01),而泌尿系及血液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PICS组中易感染部位排序依次是:肺>受伤部位>泌尿系>血液;非PICS组易感染部位排序依次是:肺>泌尿系>受伤部位>血液。②器官功能损害:PICS组肺、肝、循环、肾、凝血、中枢等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均高于非PICS组(P<0.05)。PICS组易受累器官排序依次是:肺>肝>肾>循环>凝血>中枢;非PICS组易受累器官排序依次是:肺>肝>循环>凝血>肾、中枢。此外,PICS组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非PICS组(P<0.01)。5.临床结局比较:PICS组机械通气比例及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费用及院内死亡率均显着高于非PICS组(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是多发伤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6,P<0.05),CD4+/CD8+比值是保护性因素(OR=0.486,P<0.05)。7.ROC曲线分析提示年龄(截取值:40.5,灵敏度:0.864,特异度:0.471,AUC:0.689)、CD4+/CD8+比值(截取值:0.965,灵敏度:0.455,特异度:0.849,AUC:0.653)及年龄联合CD4+/CD8+比值(灵敏度:0.705,特异度:0.672,AUC:0.753)在预测多发伤并发PICS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年龄联合CD4+/CD8+比值的预测效果更优。[结论]1.多发伤并发PICS的患者早期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及代谢紊乱,院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年龄是多发伤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CD4+/CD8+比值是多发伤并发PICS的保护性因素。3.年龄联合CD4+/CD8+比值是多发伤并发PICS良好预测指标,二者最佳预测范围分别为年龄>40.5岁及CD4+/CD8+比值<0.965。
普晓佳[5](2021)在《紫珠活性产物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介导抗脓毒症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紫株属植物具有止血和抗炎作用,前期发现其萜类成分XPC-1具有良好抗炎活性,然而其抗炎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进一步揭示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介导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治疗脓毒症候选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体外研究部分:构建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和THP-1单核细胞炎症小体激活细胞模型,MTT法检测XPC-1对炎症细胞细胞毒性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XPC-1对不同刺激(ATP、Nigericin和MSU)炎症细胞IL-1b和IL-18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TP诱导的THP-1细胞Caspase-1激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TP刺激的THP-1单核细胞炎症小体相关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测定XPC-1对ATP刺激THP-1单核细胞的炎症小体激活信号通路的影响。2.体内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Peferation,CLP)和腹腔注射LPS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生存率;ELISA法检测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b、TNF-a)水平;HE染色法检测脓毒症模型小鼠肺部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XPC-1对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小鼠肺部CD11b+炎症细胞浸润作用;流式细胞检测术检测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小鼠浸润肺的CD11b+F4/80+巨噬细胞比例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17和Treg细胞表达水水平。结果: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XPC-1对原代腹腔巨噬半数细胞致死浓度(CC50)为9.62μM;XPC-1药物干预能有效抑制LPS+Nigericin诱导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IL-1b、TNF-a的产生(均为P<0.01);ELISA结果显示,XPC-1浓度依赖性抑制ATP、Nigercin和MSU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炎症因子IL-18和IL-1b的产生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XPC-1浓度依赖性抑制ATP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Caspase-1激活(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XPC-1药物干预显着抑制ATP诱导THP-1单核细胞NLRP3、IL-1b、TNF-a、IL-6、AIM m 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XPC-1显着抑制ATP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NLRP3的蛋白表达及Caspase-1和IL-1b激活。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XPC-1药物干预显着提高CLP脓毒症模型小鼠的生存率,对CLP脓毒症小鼠及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肺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XPC-1干能显着抑制LPS诱导脓毒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L-1b和IL-6的产生,抑制脓毒症小鼠肺组织CD11b+炎症细胞浸润(P<0.05),显着抑制CD11b+F4/80+巨噬细胞向肺组织的浸润;XPC-1药物干预对Th17细胞(CD4+IL-17A+T cells)、Th1细胞(CD4+IFN-g+T cells)和Treg细胞(CD4+Foxp3+T cells)表达无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紫珠活性产物XPC-1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和治疗脓毒症的潜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信号通路有关。
陈立[6](2020)在《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两方面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研究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03月-2019年09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分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TFL组)及非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NTFL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基线水平及入住ICU后7天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基本生命体征、是否使用机械通气、感染指标、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肠功能损伤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危重程度及预后等,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探测肠屏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分析都采用双测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基础研究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3.6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3.6g/kg TFL)及7.2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7.2g/kg TFL),共4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诱导建立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TFL治疗组通过灌胃接受TFL煎剂,剂量为3.6或7.2g/kg体重,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通过灌服给予蒸馏水(10ml/kg),每天1次。实验为7天。取血及回肠组织用于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肠组织RNA中胞质附着蛋白-1(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表达,免疫组化(IHC)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所有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进行,使用Prism 8.0(Graph Pad软件)进行统计作图。所有分析都采用双侧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临床研究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TFL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N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及腹腔压力(IAP)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资料比较显示: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NTFL组,而APACHEII评分及IAP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及SOFA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基线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TFL组Ⅰ级、Ⅱ级所占比例更高(P<0.05)。3.以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为因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矫正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PCT后,结果显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使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增加Ⅰ级的可能性是未使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的0.30倍(OR=0.30,P=0.015)。4.TFL组与NTFL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且TFL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中位数均明显高于NTFL组(P<0.05),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二、基础研究1.TFL组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下降(P<0.05)。假手术组大鼠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对于回肠组织IL-10水平来说,模型组、3.6g/kg和7.2g/kg TFL组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其他因子不同,模型组IL-10水平显着低于TFL组、3.6g/kg和7.2g/kg TFL组(P<0.05,P<0.01)。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下,假手术组回肠组织结构完整,肠粘膜绒毛排列整齐,周围血管结构正常,无明显出血,肌纤维排列整齐,浆膜正常。模型组肠粘膜破坏,肠黏膜上皮组织水肿、变性,绒毛严重受损,肠绒毛紊乱,在血管周围观察到粘膜肿胀和出血,上皮细胞从固有层分离,基底层破裂,出血、水肿、坏死,有大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在给药治疗后,3.6g/kg TFL治疗组和7.2g/kg TFL治疗组,在血管周围观察到中度粘膜肿胀和出血,粘膜组织水肿、出血给药后均明显减轻,粘膜上皮细胞轻度水肿,肠粘膜绒毛中度受损,绒毛顶部被破坏,基本绒毛结构完整,并观察到破裂的基底层,固有层轻度水肿,出血坏死不明显,有少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ZO-1蛋白表达(IOD:2549±786)低于假手术组(IOD:15809±1566);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低于假手术组(IOD:14088±1808);模型组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3±161.8)低于假手术组(IOD:6572±704)。与模型组相比,TFL处理的大鼠回肠组织中的ZO-1蛋白表达(IOD:3.6 g/kg TFL,5089±846;7.2 g/kg TFL,7094±1465)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7.2 g/kg TFL治疗上调了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至6632±704)和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162至4385±671)。6.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治疗后,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大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P<0.01)。结论通腑理肺汤能够降低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腹腔压力及肠功能损伤分级,减少患者APACHEII评分,改善患者预后,其直肠滴入是肠功能损伤的独立保护因素,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腑理肺汤能够提高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减轻脓毒症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TNF-α、IL-1β和IL-6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IL-10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能够恢复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上调Occludin、Claudin-1及ZO-1的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这有可能成为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治疗的新方法。
李国臣[7](2020)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调控PI3K/Akt/HO-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依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旨在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从PI3K/Akt/HO-1信号通路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住院治疗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半夏泻心汤,日一剂,早晚分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h和治疗7天三个时间节点腹腔压、肠鸣音和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ICU住院天数、28天病死率,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2)运用盲肠结扎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探究半夏泻心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治疗组,每组各18只。假手术组只进行开关腹处理,其余四组采用CLP法制备实验用脓毒症大鼠模型。半夏泻心汤低、中、高治疗组造模后按3.05g/kg·d-1、6.1g/kg·d-1、12.2g/kg·d-1药物剂量灌胃,正常组、CLP组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24h后,每组各取8只大鼠,收集大鼠血清、小肠组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72h生存率;ELISA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和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ɑ)的水平;HE染色法观察各组脓毒症大鼠小肠组织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ɑ)表达。(3)通过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半夏泻心汤对脓毒症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调控PI3K/Akt/HO-1机制: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LP)组、半夏泻心汤组(BXXX组)、LY294002组(LY组)、LY+半夏泻心汤组(LY+BXXX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只行开关腹处理,其余四组复制实验一脓毒症大鼠模型,LY294002组和LY+半夏泻心汤组于造模前腹腔注射LY294002。造模后半夏泻心汤组和LY+半夏泻心汤组按12.2 g/kg药物剂量灌胃,正常组、CLP组和LY组均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24h后,收集大鼠血清、小肠组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ELISA检测血清DAO、D-乳酸、内毒素和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HE染色后观察小肠组织病理结构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小肠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及PI3K、P-Akt、HO-1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腹内压和肠鸣音均有改善,血清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均下降,但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下降,但半夏泻心汤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3)相较于西医单纯治疗,半夏泻心汤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1);(4)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未明显降低患者28天死亡率和缩短ICU住院天数(P>0.05),但半夏泻心汤治疗后,均呈一定下降趋势。(2)实验研究一:(1)盲肠结扎法造模后大鼠出现运动迟缓、蜷缩、颤抖、拒捕反应减弱,毛发粗糙、凌乱、变黄,眼球充血等一系列症状,半夏泻心汤各治疗组上述症状较CLP组均有所改善;(2)半夏泻心汤各治疗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CLP组,且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生存率最高,大鼠存活时间较长,优于其它两组;(3)半夏泻心汤各治疗组大鼠小肠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病理评分低于CLP组,且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肠组织损伤最轻;(4)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水平,高剂量组优于其它两组;(5)半夏泻心汤治疗能降低血清和小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且有剂量依赖性。实验研究二:与Sham组比较,CLP后各组大鼠血清和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PI3K、P-Akt、HO-1表达增高,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升高,肠损伤严重。与CLP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干预后大鼠血清和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下降,PI3K、P-Akt、HO-1表达增高,肠损伤减轻;LY294002处理后大鼠血清和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PI3K、P-Akt、HO-1表达下降,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升高,肠组织损伤加重。与半夏泻心汤组比较,LY+半夏泻心汤组大鼠血清和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PI3K、P-Akt、HO-1表达降低,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升高,肠组织损伤加重。本研究说明,半夏泻心汤抑制脓毒症时小肠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肠道组织损伤,或许与其调控PI3K/Akt/HO-1信号通路有关。结论:(1)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或下利等临床症状,且能有效降低腹腔压和恢复肠鸣音,降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患者28天病死率和ICU住院天数虽无明显改变,但呈下降趋势。(2)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能抑制脓毒症时失控的炎症反应,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肠道损伤,并提高大鼠生存率,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且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HO-1信号通路实现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8](2020)在《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文中认为脓毒症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与挑战,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进步,各个领域对脓毒症的研究探索越来越深入。尽管多年来国际上对脓毒症采取积极的"拯救"措施,但是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目前国际指南对脓毒症定义的更新,脓毒症被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及器官功能损害。感染是引发脓毒症的最初源头,而从感染发展到脓毒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病原体的侵入、细胞因子的释放、毛细血管渗漏和微循环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器官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在目前国际采用的Sepsis-3指南推荐中,以感染+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为脓毒症诊断标准,应对脓毒症的策略更多侧重在器官功能的"拯救"治疗上。经过近20年的努力,"拯救脓毒症运动"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急诊医学作为急危重症的前沿学科,能够最早收治急性感染患者。如果能够在感染早期从人群特点、感染病原体和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来预测脓毒症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细胞因子检测及时发现"炎症风暴",利用有效的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对脓毒症高危患者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防止和阻断感染向脓毒症发展的进程,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急性感染患者的脓毒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基于此,中国急诊医学专家提出"预防与阻断"脓毒症的概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预防脓毒症行动"(PSCC),提出在"脓毒症前期"及"围脓毒症期"开展针对性的诊断、检查和处理,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三早两降",为急性重症感染患者的诊治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本共识由急诊医学领域的4个学(协)会及5个相关杂志出版机构共同倡导、探讨、撰写,由来自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药学及检验医学等专业学科的40余名专家多次讨论形成。共识内容包括急性感染患者的确定识别、抗感染治疗、脓毒症高危患者的排查筛查、"炎症风暴"的发现和应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和凝血功能的调控、液体支持方案及器官功能保护策略等,不仅总结归纳了临床常用的西医诊断治疗措施,也将祖国医学在脓毒症防治中的优势融入共识,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的诊疗参考,为减少感染患者发展为脓毒症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盛维双[9](2020)在《清热解毒扶正方对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炎性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清热解毒扶正方治疗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探讨清热解毒扶正方治疗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为肺系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为开发院内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自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及ICU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的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本课题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患者的治疗均需在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测下进行。其中治疗组予中药汤剂清热解毒扶正方治疗(水煎口服或鼻饲。100ml/次,3次/日,所有中药由我院药剂科统一采购,并由煎药房统一煎制),对照组予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治疗(10ml×5支1次/日)。同时,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1天。对比研究两组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中医单项症状以及测试炎性介质如血清WBC、N%、PCT、CRP、IL-1、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利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炎性介质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WBC、N%、PCT、CRP、IL-1、IL-6、IL-10水平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N%、PCT、CRP、IL-1、IL-6、IL-10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将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可见治疗后恶寒、头痛、汗出、咳嗽、咳痰、呕吐、腹泻、发热及伴随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各项症候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可见恶寒、伴随症状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缓解恶寒、伴随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头痛、汗出、咳嗽、咳痰、呕吐、腹泻及发热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效果相当。另外,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同时对比两组数据的总有效率相同,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疗效相当。(4)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肝肾功、二便常规、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变化,本次课题临床试验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清热解毒扶正方能显着降低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显着缓解肺系脓毒症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兰鹏[10](2020)在《参苓白术散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从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整体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营养状态改善及内环境改善情况、脓毒症病情改善程度及预后等多角度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其胃肠功能障碍问题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理。力求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开拓思路,并进一步提供临床证据支持。方法:依据本研究所设立之相应纳、排标准,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共计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录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脓毒症ICU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汤剂鼻饲治疗,观察周期共记14天,其中治疗周期为7天,治疗结束继观周期7天,详细记录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后出组。正式入组前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病、病例来源等基本情况;入组14天内详细记录每天两组患者胃肠道启动情况、胃肠功能评分及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等胃肠道具体数据;并于治疗开始第1天、治疗72h后及治疗结束后1天监测患者的血、尿及便常规、肝功、肾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等理化指标数据。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整体分析,将检验水准定义为0.05,即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例来源及住院周期等)、整体胃肠道状态(胃肠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营养及内环境等理化指标,以及基本病情情况(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RP、PCT、血象及肝、肾功等)等基线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因而两组患者数据具有可比性。2胃肠功能改善情况2.1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经过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并于治疗结束后第1、第3及第5天继续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发现三次数据对比治疗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2胃肠道症状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腹胀、肠鸣音减弱及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治疗72h、治疗结束后第1及第3天数据对比显示治疗组腹泻症状发生率的下降比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腹胀及肠鸣音减弱症状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3营养状态及内环境2.3.1营养状态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蛋白指标、白蛋白指标及前白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同期对照组三项指标较治疗前略有下降,治疗组患者营养状态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3.2内环境状态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p H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但血钾、血钠及血氯等其他内环境理化指标改善程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及预后指标(1)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体温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体温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白细胞结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经过治疗,治疗组患乳酸结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RP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CRP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PCT结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6)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PACHEⅡ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7)经过治疗,两组患者SOFA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SOFA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8)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PIS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CPIS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参苓白术散联合ICU常规治疗及单纯ICU常规治疗均能改善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整体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降低其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但参苓白术散组对腹泻症状及整体胃肠功能状态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且更为持久。2参苓白术散联合ICU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3参苓白术散联合ICU常规治疗及单纯ICU常规治疗均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体温、血象、乳酸、CRP、PCT、APACHEⅡ得分、SOFA得分及CPIS得分等炎症及预后指标,但参苓白术散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患者预后更佳。
二、攻克急救医学的难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攻克急救医学的难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生素D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儿入住PICU时间比较 |
2.2 三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三组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
2.4 三组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 |
3 讨论 |
(2)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综述一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SAGI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实验室指标 |
5 临床疗效指标 |
6 治疗进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
1 脓毒症的中医认识 |
2 SAGI的中医认识 |
3 SAGI的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针刺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 |
1 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纳入研究的针刺干预特点 |
3.2 结果讨论 |
3.3 证据的整体完整性和适应性 |
3.4 证据质量 |
4 结论 |
4.1 对实践的意义 |
4.2 对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临床资料 |
2.3 治疗方案 |
2.4 疗效指标 |
2.5 安全性指标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的基线情况 |
3.3 观察指标的基线情况 |
3.4 临床疗效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方案分析 |
4.3 疗效指标选择 |
4.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 |
2 中医对重症肺炎的认识 |
3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4 重症肺炎和脓毒症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1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
2 脓毒症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自噬的研究进展 |
4 血必净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 实验主要试剂 |
2 实验主要仪器 |
3 实验动物 |
4 实验方法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多发伤并发PICS的临床特征及早期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严重创伤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紫珠活性产物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介导抗脓毒症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紫珠活性成分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信号通路介导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紫珠活性成分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介导抗脓毒症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脓毒症与炎症反应 |
第二节 脓毒症与肠功能损伤 |
一、脓毒症肠损伤动物模型研究 |
二、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研究 |
三、肠黏膜屏障与紧密连接研究 |
四、肠道通透性与肠屏障损伤病理研究 |
五、脓毒症肠功能损伤防治现状 |
第三节 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中医药研究现状 |
一、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辨证认识 |
二、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中医治法 |
第二章 通腑理肺汤对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第二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基础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调控PI3K/Akt/HO-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认识 |
1.2 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1.3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西医治疗 |
2.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脓毒症病因病机的探讨 |
2.2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病因病机探讨 |
2.3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治法探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药物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3.统计分析 |
4.结果 |
4.1 病人的一般资料 |
4.2 胃肠指标 |
4.3 实验室指标 |
4.4 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疗效评价 |
4.5 预后评价指标 |
4.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5 讨论 |
5.1 气机逆乱是脓毒症MODS根本病机 |
5.2 调畅气机治疗脓毒症MODS之本 |
5.3 中焦脾胃贯穿脓毒症MODS的始终 |
5.4 半夏泻心汤选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5.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半夏泻心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脓毒症大鼠模型建立 |
2.2 动物分组 |
2.3 给药方法 |
2.4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
2.5 观测指标 |
3.统计分析 |
4.结果 |
4.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生存率 |
4.2 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 |
4.3 小肠组织病理学比较及评分 |
4.4 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 |
4.5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 |
5.讨论 |
5.1 脓毒症模型建立 |
5.2 全身炎症反应与脓毒症肠损伤相关性 |
5.3 全身炎症反应的中医认识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6.小结 |
实验二 基于PI3K/Akt/HO-1 信号通路半夏泻心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 |
2.2 动物分组 |
2.3 给药方法 |
2.4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
2.5 观测指标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4.1 各组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 |
4.2 各组大鼠肠组织病理损伤及评分 |
4.3 半夏泻心汤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4.4 各组大鼠肠组织炎症因子蛋白水平表达 |
4.5 各组大鼠肠组织炎症因子m RNA水平表达 |
4.6 各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PI3K、P-Akt和 HO-1 蛋白表达水平 |
4.7 各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PI3K、P-Akt和 HO-1m RNA水平表达 |
5.讨论 |
6.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9)清热解毒扶正方对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炎性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病例标准 |
1.6 剔除病例标准 |
1.7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及试验用物的准备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研究结果 |
4 安全性评估与不良反应 |
5 讨论 |
5.1 清热解毒扶正方的背景与意义 |
5.2 疗效分析 |
5.3 清热解毒扶正方的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5.4 结语 |
5.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脓毒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中医研究进展 |
1.中医认识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辨证分型 |
4.中医治疗 |
二.西医研究进展 |
1.定义 |
2.发病机制 |
3.西医治疗进展 |
三、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参苓白术散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不良事件观察及处理 |
2.7 样本量估算 |
2.8 分组方法 |
2.9 治疗方案 |
2.10 观察指标 |
2.11 统计学方法 |
2.12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胃肠功能 |
2.1 胃肠功能评分 |
2.2 胃肠道症状 |
2.3 营养状态及内环境 |
3 炎症及预后指标 |
4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1.1 脓毒症相关性胃肠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
1.2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病理机制 |
2 祖国医学对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于肺与脾胃关系的认识 |
2.2 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病机特点 |
3 祖国医学在治疗肺部疾病相关性胃肠功能障碍时的处方用药特点 |
3.1 治则尤宜理气通腑,益气为先 |
3.2 组方注重顾护胃气 |
3.3 肺脾同病当培土生金 |
4 参苓白术散方义及作用机制分析 |
4.1 参苓白术散方义 |
4.2 参苓白术散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 |
5 疗效分析 |
5.1 基线比较 |
5.2 胃肠功能改善情况 |
5.3 炎症及预后改善情况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表 |
附录二 SOFA评分表 |
综述一 脓毒症相关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脓毒症相关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攻克急救医学的难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生素D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关系[J]. 何俊君,何海燕,张明真,练庆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32)
- [2]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和肝损伤[D]. 汪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多发伤并发PICS的临床特征及早期危险因素分析[D]. 李娅.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紫珠活性产物XPC-1抑制炎症小体激活介导抗脓毒症作用机理的研究[D]. 普晓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半夏泻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调控PI3K/Akt/HO-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国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J].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5)
- [9]清热解毒扶正方对肺系脓毒症痰热瘀阻证炎性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D]. 盛维双.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参苓白术散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兰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脓毒症论文; 半夏泻心汤论文; il-6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