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养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养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维修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杨烁,张若楠,李悦[1](2021)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比选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优化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体制,促进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运维效率,基于对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归纳梳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市场化改革思路为主线,研究设计了优化既有管理体制机制(方案一)、成立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运营管理事业部(方案二)、组建若干个区域大型养路机械运维公司(方案三)以及组建全路统一的大型养路机械运维公司(方案四) 4个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比选分析,认为结合铁路实际,可按照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的顺序稳步推进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体制改革。

杨轶科[2](2021)在《大机组合作业模式对有砟道床状态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碎石道床作为有砟轨道的基础结构,其本身具有散体属性,为了使线路的平顺性达到规范要求,同时提高道床自身的密实度与弹性,需要对道床进行捣固、动力稳定等一系列养修作业。大型养路机械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有砟轨道施工以及维修的作业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大机作业的参数设定以及作业的工艺工序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对于捣镐冲击下道砟的伤损机理尚不明晰,一些有砟轨道线路存在大机作业后道床状态不良、轨道几何形位快速恶化等问题。因此,掌握大机作业下道床质量状态以及道砟伤损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大机合理作业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大机组合作业模式对碎石道床状态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基于有砟道床状态的养修作业提供建议与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基于离散元理论的大型养路机械—有砟道床耦合模型。道砟模型基于真实道砟轮廓建立,轨枕以及捣固装置模型以几何体的形式建立。基于DWL-48型捣固稳定车的基本作业原理,对模型中捣固与动力稳定的作业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既有文献中室内道砟箱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可靠性。(2)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对大机捣固和动力稳定作业下道砟的运动状态、密实度变化等动态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得出捣固与动力稳定对有砟道床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捣固作业参数与稳定作业参数对道床力学状态的影响规律,针对大机捣固作业中涉及到的起道量、捣固深度、夹持时间、捣固模式和动力稳定作业涉及到的下压力,激振频率提出优化建议。(3)通过理论仿真的方式,研究得出大机捣稳作业的组合方式以及作业遍数对密实度、接触状态等道床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研究得出大机捣稳作业的组合方式以及作业遍数对横向阻力等道床静态力学参数的影响。针对新建铁路与既有线的特点,分别提出既有线以及新建线有砟道床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工艺工序的优化建议。(4)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研究大机捣固作业下道砟的破碎情况以及道砟级配曲线变化情况,对不同捣固作业次数下各粒径道砟的质量占比进行分析,系统揭示了大机捣固作业对道砟伤损的作用机理。

安茹[3](2021)在《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作业是各国铁路工务部门为改善有砟轨道的轨道几何状态而采用的最主要、最有效的维修方式,也是成本最高的轨道维修作业之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取“周期修”的捣固维修模式。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列车速度的高速化、列车载荷的重载化,传统的捣固维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铁路运输对轨道状态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管理者在维修成本控制方面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铁路捣固维修模式正逐步由“周期修”向“预防性状态修”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研究解决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规律及捣固维修周期的准确预测、捣固维修规划及维修计划的优化等关键问题。本文围绕铁路轨道预防性捣固维修决策,对捣固维修周期预测、较长时间跨度的捣固维修规划优化和捣固维修短期施工计划优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捣固维修五年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和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时间尺度变换维纳过程方法(Time-Transformed Wiener Process,TTWP)的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模型在充分考虑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异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的前提下,将线性、连续、长大的铁路轨道以200m长度单元划分成多个轨道单元区段,以每个轨道单元区段为建模对象,创新性地利用TTWP方法及每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自身的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及捣固维修生产管理数据,个性化地描述了其相邻两次捣固维修之间高低标准差随时间的劣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捣固维修阈值个性化地预测了各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的捣固维修周期。作者以兰新线铁路下行线路2187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里程范围为K548+000~K985+400)的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其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高低标准差的轨检车检测数据和捣固维修记录数据对其捣固维修周期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预测准确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辅助管理者较准确地分析铁路轨道的捣固维修需求,可为合理安排预防性捣固维修提供决策支持。(2)构建了基于可靠度-维修成本最优的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BORTTP模型)。模型针对一条铁路线路捣固维修五年规划的编制,以每200m轨道单元区段为捣固维修决策单元,以“季”为决策时刻,在利用第三章模型对该线路各轨道单元区段的状态和捣固维修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规划周期内平均可靠度最大和总维修成本最小为双目标,在基于捣固维修周期的最晚捣固时机和基于剩余寿命的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的约束条件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确定了该条线路未来五年内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即规划周期内在哪一季度对哪些轨道单元区段安排捣固维修是最优的。模型通过在成本目标函数中考虑捣固维修轨道占用成本实现了对机会维修策略的考虑,通过考虑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约束实现了对寿命损失的考虑。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作者以兰新线铁路下行线路2187个200m轨道单元区段(里程范围为K548+000~K985+400)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BORTTP模型及设计的求解算法求解了该段线路的五年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管理数据及其他模型(未考虑机会维修策略的模型和未考虑寿命损失的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且能够辅助管理者直观地分析出捣固维修费用对轨道可靠性的影响;(2)BORTTP模型得到的捣固维修规划方案,其年平均捣固维修工作量普遍低于实际的年平均捣固维修工作量,最高可优化21.4%;(3)与未考虑机会维修策略的模型相比,BORTTP模型求解结果对应的轨道占用成本更低,且更符合实际捣固维修管理需求;(4)与未考虑寿命损失的模型相比,BORTTP模型的优化结果能够避免超前修、过度修等不科学捣固维修活动的发生。(3)构建了基于轨道占用时间-轨道几何状态最优的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BOMTIS模型)。模型针对工务段内线路大机捣固维修作业月度施工计划的编制,以轨道占用时间最少、轨道几何状态最优为双目标,在捣固维修规划方案、维修资源、天窗内捣固车可移动范围、天窗内最小作业量等约束条件下,利用基于NSGA-II设计的求解算法确定了月度内大机捣固维修作业的施工日期、施工时间和施工里程位置。作者以嘉峪关工务段辖内兰新线下行线路2016年4月的捣固维修施工计划编制为案例,利用本文提出的BOMTIS模型求解了该段线路在2016年4月安排大机捣固维修作业的施工日期、施工天窗时间和施工里程位置,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捣固维修施工计划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方案,且相比于管理实际,能够以更少的轨道占用时间实现较好的轨道几何状态水平。

吴传辉[4](2020)在《基于业财融合的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随着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而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必须关注固定资产管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公司未来的前景。而固定资产在铁路维护公司的资产中所占比重大,并且生产环节也离不开固定资产。因此,可以说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管理的好坏。一个管理成效显着的企业一定有着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SW公司是某大型央企集团下一个从事集团管内铁路轨道维护服务的子公司,本文旨在通过分析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从购置、运维、报废处置三个阶段,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与业财融合理念相结合,从价值管理、能力管理、实物管理三个维度来探讨中小型铁路轨道维护公司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业财融合的模式,以解决其在购置、运维、报废处置阶段出现的一些业财部门协作差,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脱离业务实际的问题。本文按固定资产采购、运维、报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为主线,首先,归纳目前的业财融合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归纳性的文献综述;其次,介绍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现状、运维、报废处置现状。其中,三部分均存在业财不融合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基于业财融合的方案设计,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将对策分为三个维度,价值管理、能力管理、实物管理,针对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基于业财融合提出解决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完善供应商评价依据、采购预算实现业财融合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优化设计、二维码管理、财务部门支撑业务决策、业财融合的保障措施等。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完善固定资产业财融合机制,将有效提高SW轨道维护企业财务核算效率,提高业务信息质量,使得业财融合管理常态化,降低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减少固定资产价值流失,提高固定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力。

卢玫燕[5](2020)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研究 ——以SW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轨道机械化养护行业逐渐兴起。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落实使得轨道机械化养护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高成本管控水平和降低业务单价是铁路养护企业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关键。现有文献对铁路养护行业成本核算的研究很少见,本文的研究对铁路养护行业规范成本核算、持续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SW公司是一家专业化轨道机械维护公司,其构成了集团铁路运输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集团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发挥重要作用。当前SW公司的成本核算已经难以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要,结合铁路总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铁路成本的背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SW公司现行成本核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解决方案。本文创新性的将作业成本管理思想与铁路养护成本核算融合,从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的总体目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流程和基于作业成本法核算结果的成本管理三个大的方面来做论述,并进行了预期效果分析。其中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流程又包括成本项目的构成、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及成本核算科目的设计与账务处理。最后针对SW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在SW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提出了保障措施,使得SW公司能更有效的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并根据核算的结果进行作业分析与优化,以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的。作业成本法在铁路养护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将促使铁路养护业务各流程各环节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铁路养护业务的所有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为推动铁路养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奋斗。在企业营业收入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率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王寒[6](2020)在《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已经形成的“五纵三横”的主干线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勾画了“八纵八横”高铁铁路网的蓝图。铁路线路数量逐渐增长的同时,铁路工务大修理工作也从人工作业过渡至以大型养路机械自动化作业为主的施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铁路养护作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与此同时工务机械段的财务工作呈现出新特点,自2006年起施行的《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文件中提到,能够采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对工务机械段财务从业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储备以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某些工务机械段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无法准确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无法适应当前自身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对于铁路工务机械段来说,成本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实准确地核算了工务维修成本,才能对其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控制和考核。本文共分为六个模块,针对具有成本中心性质的A工务机械段设计了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并予以实际运用。第一模块为绪论,首先描述了该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的现状,再次提出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最后论述撰写该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模块在简述论文写作过程中需了解的作业成本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模块的案例研究以A工务机械段概况开篇,深入探究了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与考核等多方面现状,并分析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A工务机械段展开了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建设完整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以此引出第五模块关于实际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效果,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保障措施。最后一模块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最终,作业这一思想融入该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工作中,基本解决了第三章提及的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力度。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引进新方法需要全员在思想与行为上予以双重配合。第二,将预算与作业结合起来,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精细,预算责任更加清晰。第三,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增加了动态成本控制环节,有利于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管。第四,完善了成本考核体系,增强了成本考核力度。总而言之,作业成本管理应用于工务机械段中是一种尝试,期望可以对其他企业起到一点借鉴或参考作用。

谢晓敏[7](2020)在《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由工务、供电、电务三个专业组成的基础设施类站段是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与养护的主要单位,是负责行车安全保障的重要部门。与现阶段相比,未来发达完善路网建成后,不但在路网规模、路网质量、列车开行密度等方面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对于铁路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作提出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更高。虽然自2003年以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的布局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范围的调整,各路局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现有生产力布局仍然存在管理模式落后、布局不平衡、管理跨度差异大等问题。显然,已有的布局调整方法和经验对于当前铁路发展和改革尚且难以适应,其对于未来发达完善路网对基础设施检养修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势必也较难满足。因此,本文在总结我国基础设施类站段生产力布局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发达完善路网条件,结合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基础设施类站段的基本特征和现有布局情况出发,对其管理模式、布局方法、设置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的现状,通过分析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该类站段的布局情况,在管理模式、设置标准等方面与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后,总结了可以借鉴的经验。(2)详细分析了2003年以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布局大调整过程,总结出该类站段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的特征、动因及影响因素,得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是该类站段生产力全面协调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国内现有基础设施类站段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并结合国外经验与国内现状提出了未来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该类站段适用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3)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考虑采用综合维修管理模式,设立综合维修段。为求解综合维修段的设段方案,从车间(工区)等基本生产作业单元入手,建立了可同时得到综合维修工区(车间)布局与大型维修机具配置方案的优化模型,结合模型特点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管理层级理论得到可行的综合维修段设段管理方案,并进一步利用基于灰色关联的TOPSIS方法比选得出最佳的设段方案。(4)对普速铁路仍采取分专业管理的模式,分专业设段,从段层面入手,建立基于“时间-成本”最优的多目标模型,采用基于Pareto最优解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各专业段的合理管辖范围。进而利用数据包络方法中的CCR模型,对现有各专业段管理水平与工作量的匹配度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需要进行优化调整的站段。最后结合求得的合理管辖范围对需要优化的既有专业段进行调整。(5)在案例分析中,选取某铁路局A为对象,对其管内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布局方案分别进行求解,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求解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方案,而且与现有方案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不仅验证了方法与模型的正确性,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胡章军[8](2019)在《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大机维修是工务养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符合当前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养修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在大机维修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施工作业质量有时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轨道大机养护质量,成为了工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线路状态、养护背景和轨道检查车资料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相互影响关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方案权重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加以验证。首先,对不同设备状态下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变化频数、各项不平顺的变化趋势进行归纳,得出大机施工过程前线路应当具备的最佳状态。其次,对施工过程涉及的铁路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和运输秩序等关键因素作具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纵断面的优化设计、作业前的设备状态和施工组织是影响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决策时应作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发展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指数性等特征。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高低标准差值达到2.02mm的轨道区段会产生明显的对应恶化,轨距标准差值小于1.09mm、轨向标准差值小于1.66mm的轨道区段相应的不平顺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拉弦法在对桥梁、隧道等线路特殊设备点的控制基础上,兼顾控制点和起道量的要求,能较好地恢复线路的平直和圆顺性,其优化效果得到了实际验证。(3)相较于轨道质量指数,捣固指数与拨道指数能更好的为大机作业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而言,捣固指数小于4.47mm、拨道指数小于1.82mm不应进行相应作业,反之则应当尽量保证作业质量,提高轨道平顺性,并做好道床清筛、补充道砟等措施改善线路结构,提升大机维修的总体质量。

石顺伟[9](2019)在《大型养路机械对有砟道床破碎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砟道床作为一种散体结构,在高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一系列病害,如道砟粉化、磨耗、破碎、道砟陷槽、道床变形、流塌等,这将改变有砟轨道的几何形位,降低线路的平顺性,增大轮轨之间的动力作用,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与安全性。大型养路机械能有效调整轨道几何形位,改善道床弹性,提高道床服役性能,然而,捣镐的冲击作用会引发道砟颗粒破碎,改变道床级配,降低道床均匀性及力学性能,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大机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是保证轨道结构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关键。碎石道砟大小不一,形状万千,颗粒间的接触形式变化多样,在大型养路机械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极其复杂,且大机作业参数种类繁多,致使目前有砟道床的大机养护维修工作多是基于经验进行安排,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大机作业进行有效的指导。本文基于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解决了传统离散单元法无法准确模拟道砟与轨枕相互作用的科学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大机对有砟道床破碎及力学性能的宏细观影响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汇总如下:1.构建了可破碎道砟颗粒精细化模型及EDEM-ADAMS耦合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法对道砟颗粒外形进行三维重建,自主研发了可生成空间点阵的API模块,实现了道砟颗粒的精细化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建立了大机-有砟道床耦合模型;依据捣固、稳定作业基本工作原理,在模型中实现了大机作业的真实模拟;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实现列车动荷载的有效拟合,并对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2.大机作业对道砟颗粒破碎的影响规律研究基于分形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模拟的手段研究道砟颗粒破碎分形演化规律,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强度、能量变化规律,揭示了道砟颗粒破碎机理。分析了大机作业过程中道砟颗粒的动力响应以及破碎演变规律,研究了道砟强度、形状、级配对散体集料破碎的影响规律,提出有砟道床中道砟选型建议。3.大机对有砟道床作业机理研究分析了大机作业过程中道砟颗粒的运动规律以及密实度变化特征,分别从宏、细观角度研究大机作业对道床横向阻力、纵向阻力、支承刚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大机对有砟道床的作业机理。4.大机作业参数、作业工序及工后重车碾压对道床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系统研究了捣固作业参数及稳定作业参数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大机作业参数优化建议;探究了捣固作用次数、稳定作业次数、捣稳组合方式对道床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大机作业工序优化方案;分析了重车碾压作用下道床质量的演变规律,形成有砟轨道养护维修作业工艺优化体系,有效保证线路开通运营的安全性。

李增耀[10](2018)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加。大型养路机械在作业效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铁路线路养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具有机组及施工配合职工多、施工时间紧张、施工环节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会直接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行车秩序和运输安全,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对控制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全周期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总结安全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方式、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安全管理的特点。分别从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项目、设备故障、施工区域三方面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量化,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安全风险权重值及风险等级,并以神维分公司府谷工务机械段在石太铁路线路机械清筛施工为案例对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从回避、转移、预防、减轻、监控五个方面给出了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管理机构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应急管理三个方面给出了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并提出通过建立考核与奖惩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抓好过程管控措施三个方面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地执行。为企业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二、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维修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维修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比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1.1 运营管理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2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运营管理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2.1 方案一:优化既有管理体制机制
    2.2 方案二:成立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运营管理事业部
    2.3 方案三:组建若干个区域大型养路机械运维公司
    2.4 方案四:组建全路统一的大型养路机械运维公司
3 结论

(2)大机组合作业模式对有砟道床状态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机作业机理及对道床作用的研究
        1.2.2 大机作业后有砟线路质量状态变化研究
        1.2.3 既有研究不足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文的创新点
2 大型养路机械—有砟道床耦合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2.1 离散元法原理
        2.1.1 离散元法基本假设
        2.1.2 力-位移关系
        2.1.3 离散单元运动方程
        2.1.4 接触本构模型
    2.2 DWL-48型捣固稳定车作业原理
        2.2.1 捣固装置作业原理
        2.2.2 动力稳定装置作业原理
    2.3 大型养路机械-有砟道床耦合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2.3.1 基于真实道砟轮廓构建的精细化道砟颗粒模型
        2.3.2 铁路碎石道床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2.3.3 大机捣固作业与动力稳定作业模拟
    2.4 模型验证
        2.4.1 捣固作业模型验证
        2.4.2 稳定作业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大机捣固与稳定作业机理以及合理作业参数研究
    3.1 大机捣固作业中的道床动态力学行为分析
        3.1.1 道砟运动趋势分析
        3.1.2 道床密实度变化规律分析
        3.1.3 道砟间接触状态变化规律分析
    3.2 捣固作业参数对捣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3.2.1 起道量对捣固效果的影响
        3.2.2 捣固深度对捣固效果的影响
        3.2.3 夹持时间对捣固效果的影响
        3.2.4 不同捣固模式对捣固效果的影响
    3.3 大机动力稳定作业下的道床动态行为分析
        3.3.1 道砟运动趋势分析
        3.3.2 枕下道砟密实度变化规律分析
        3.3.3 道砟间接触状态变化规律分析
        3.3.4 道床沉降趋势分析
    3.4 动力稳定作业参数对稳定效果的影响分析
        3.4.1 下压力对稳定效果影响分析
        3.4.2 激振频率对稳定效果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对道床质量及状态的影响研究
    4.1 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对道床细观力学特性以及累积变形的影响分析
        4.1.1 捣稳组合方式对枕下密实度的影响
        4.1.2 捣稳作业遍数对枕下密实度的影响
        4.1.3 捣稳组合方式对道砟间接触状态的影响
        4.1.4 捣稳作业遍数对道砟间接触状态的影响
        4.1.5 捣稳组合方式对道床沉降的影响
        4.1.6 捣稳作业遍数对道床沉降的影响
    4.2 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对道床静态力学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4.2.1 现场试验内容
        4.2.2 道床状态评价指标的选取
        4.2.3 道床状态参数测试方法
        4.2.4 道床支承刚度测试结果分析
        4.2.5 道床横向阻力测试结果分析
        4.2.6 捣稳组合方式对道床状态参数的影响
        4.2.7 捣稳作业遍数对道床状态参数的影响
    4.3 有砟道床大机捣稳组合作业工艺优化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大机作业对道砟伤损的影响规律研究
    5.1 现场试验概况
    5.2 捣固作业下的道砟破碎情况分析
    5.3 捣固作业对道砟级配变化的影响规律分析
    5.4 捣固作业下不同粒径道砟的破碎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论文资助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周期预测研究综述
        2.1.1 确定性预测模型
        2.1.2 随机性预测模型
        2.1.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2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优化研究综述
        2.2.1 基于确定性预测的优化模型
        2.2.2 基于随机性预测的优化模型
        2.2.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3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短期施工计划优化研究综述
        2.3.1 单目标优化模型
        2.3.2 多目标优化模型
        2.3.3 既有研究综述及对本文研究的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铁路轨道单元区段捣固维修周期预测模型
    3.1 建模思路
        3.1.1 轨道单元区段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异质性的考虑
        3.1.2 轨道单元区段轨道几何状态劣化过程不确定性的考虑
        3.1.3 捣固维修决策指标的选取
    3.2 模型构建
        3.2.1 参数及变量说明
        3.2.2 时间尺度变换维纳过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2.3 捣固维修周期内轨道单元区段高低标准差劣化规律
        3.2.4 捣固维修周期预测
    3.3 模型参数估计
    3.4 案例分析
        3.4.1 数据源
        3.4.2 捣固维修周期预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
    4.1 问题描述
    4.2 建模思路
        4.2.1 优化目标的设置
        4.2.2 基于捣固维修周期的最晚捣固维修时机约束
        4.2.3 基于寿命损失的最早捣固维修时机约束
    4.3 BORTTP模型构建
        4.3.1 参数及变量说明
        4.3.2 目标函数
        4.3.3 约束条件
    4.4 BORTTP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4.4.1 算法选择
        4.4.2 基于NSGA-Ⅱ算法的模型求解步骤
    4.5 案例分析
        4.5.1 案例问题描述
        4.5.2 参数取值设置
        4.5.3 优化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铁路轨道捣固维修月度施工计划双目标优化模型
    5.1 问题描述
    5.2 建模思路
        5.2.1 优化目标的设置
        5.2.2 维修资源约束
        5.2.3 天窗内捣固车最大可移动范围约束
        5.2.4 天窗内最小作业量约束
    5.3 BOMTIS模型构建
        5.3.1 参数及变量声明
        5.3.2 决策变量
        5.3.3 目标函数
        5.3.4 约束条件
    5.4 BOMTIS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5.5 案例分析
        5.5.1 案例问题描述
        5.5.2 参数取值设置
        5.5.3 优化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业财融合的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固定资产管理文献综述
        1.2.2 业财融合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固定资产
        2.1.2 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2.2.3 业财融合理论
第3章 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铁路维护行业发展概况
    3.2 公司概况
        3.2.1 公司的组织架构
        3.2.2 业务职能部门
        3.2.3 现有信息系统功能
        3.2.4 固定资产概况
    3.3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3.1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及组织机构职责
        3.3.2 固定资产采购流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3 固定资产运营维护阶段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4 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基于业财融合的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方案设计
    4.1 方案的总体设计要求
    4.2 固定资产购置过程改进方案
        4.2.1 完善供应商评价依据
        4.2.2 固定资产采购策略的财务支撑
        4.2.3 加强对固定资产运营过程中对投资项目的持续监督
    4.3 固定资产运营维护过程改进方案
        4.3.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4.3.2 构建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4.3.3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监督考核体系
        4.3.4 财务思维解决大型养路机械远程调配决策难题
    4.4 固定资产报废处置过程改进方案
        4.4.1 规范固定资产报废执行
        4.4.2 成立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小组
        4.4.3 加强管理账外固定资产
第5章 固定资产管理实现业财融合的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5.1 预期效果
        5.1.1 提高财务核算效率,提高业务信息质量
        5.1.2 业财融合管理常态化,减少固定资产价值流失
        5.1.3 业财融合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资源合理配置
        5.1.4 提高固定资产采购效率
    5.2 保障措施
        5.2.1 建立业财融合双向渗透机制
        5.2.2 完善的信息系统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研究 ——以SW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1.2.2 成本核算研究综述
        1.2.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行业成本核算研究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成本核算与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2.1 成本核算概述
        2.1.1 成本核算的概念
        2.1.2 成本核算的内容
        2.1.3 成本核算的原则
    2.2 作业成本法概述
        2.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2.2.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2.2.3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2.3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3.1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2.3.2 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方法
第3章 SW公司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3.1 SW公司概况
        3.1.1 SW公司简介
        3.1.2 SW公司铁路养护业务的成本结构
    3.2 SW公司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现状
        3.2.1 成本核算对象
        3.2.2 成本核算方法
        3.2.3 成本核算科目
        3.2.4 成本核算组织
    3.3 SW公司铁路养护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3.3.1 基础数据不准确
        3.3.2 成本确认不全面
        3.3.3 成本科目核算内容混乱
        3.3.4 成本核算主体单一
        3.3.5 成本控制成效不明显
第4章 作业成本法在SW公司铁路养护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4.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分析及应用思路
        4.1.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分析
        4.1.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的总体应用思路
    4.2 作业成本法在铁路养护成本核算中应用的总体目标
    4.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流程
        4.3.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项目构成
        4.3.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
        4.3.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归集与分配
        4.3.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科目设计及账务处理
    4.4 基于作业成本法核算结果的成本管理
        4.4.1 作业分析
        4.4.2 作业优化
        4.4.3 预期效果分析
第5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转变意识理念
        5.1.1 获得管理层的重视
        5.1.2 全公司推行作业成本法
    5.2 加强人才保障力度
        5.2.1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5.2.2 培养铁路养护业务专业人才
    5.3 建立内部保障制度
        5.3.1 完善作业成本计算制度
        5.3.2 设立作业成本核算职能部门
        5.3.3 建立成本责任追溯制度
    5.4 提供技术支持
        5.4.1 开发作业成本信息系统
        5.4.2 添置能源资源归集设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1.2.2 铁路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研究
        1.2.3 作业成本管理在铁路工务机械段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作业成本管理相关概念
        2.1.1 作业成本管理的定义与作用
        2.1.2 作业成本管理的内容
        2.1.3 作业成本管理相关要素
    2.2 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作业链理论
        2.2.2 成本动因理论
        2.2.3 全面成本管理理论
第3章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3.1 A工务机械段概况
        3.1.1 A工务机械段简介
        3.1.2 A工务机械段养护作业类型
        3.1.3 A工务机械段养护作业特点
    3.2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现状
        3.2.1 A工务机械段成本预算现状
        3.2.2 A工务机械段成本控制与核算现状
        3.2.3 A工务机械段成本分析与考核现状
    3.3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成本预算问题
        3.3.2 成本控制与核算问题
        3.3.3 成本分析与考核问题
    3.4 A工务机械段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成本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2 成本控制与核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3 成本分析与考核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4.4 整体成本管理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5 引入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5.1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5.2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4章 A工务机械段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
    4.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
        4.1.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4.1.2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的原则
    4.2 作业成本管理实施准备工作
        4.2.1 作业调研并绘制流程图
        4.2.2 识别作业与作业清单
        4.2.3 建立作业中心
        4.2.4 确定各作业中心所耗资源
        4.2.5 确定资源动因
        4.2.6 确定作业动因
    4.3 作业成本预算的方案设计
        4.3.1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准备工作
        4.3.2 作业成本预算编制过程
    4.4 作业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方案设计
        4.4.1 作业成本控制的方案设计
        4.4.2 作业成本核算的方案设计
    4.5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方案设计
        4.5.1 作业成本分析的方案设计
        4.5.2 作业成本考核的方案设计
第5章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及预期效果分析
    5.1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
        5.1.1 作业成本预算的应用
        5.1.2 作业成本控制的应用
        5.1.3 作业成本核算的应用
        5.1.4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应用
    5.2 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预期效果分析
        5.2.1 作业成本预算的预期效果分析
        5.2.2 作业成本控制与核算的预期效果分析
        5.2.3 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的预期效果分析
        5.2.4 作业成本管理整体预期效果分析
    5.3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5.3.1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
        5.3.2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案的保障措施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演变历程与动因分析
    2.1 铁路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演变历程
        2.1.1 2003-2006布局调整
        2.1.2 2007-2011布局调整
        2.1.3 2012-至今布局调整
    2.2 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调整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2.2.1 布局调整特征
        2.2.2 布局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分析
    3.1 发达完善路网概况
    3.2 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3.2.1 分专业管理模式
        3.2.2 综合维修管理模式
    3.3 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对比
        3.3.1 分专业管理与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SWOT分析
        3.3.2 分专业管理与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利弊对比分析
    3.4 未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与阶段
        3.4.1 发展趋势
        3.4.2 发展阶段
    3.5 本章小结
4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管理方案制定方法
    4.1 三级管理结构有效性
    4.2 工区(车间)设置与大型维修机械配置模型
        4.2.1 模型构建
        4.2.2 算法设计
    4.3 综合维修段可行方案制定方法
    4.4 综合维修段可行方案比选方法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管理方案的比选
    4.5 本章小结
5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普速铁路各专业段调整方法
    5.1 普速铁路各专业段合理管辖范围的确定方法
        5.1.1 各专业段合理管辖范围求解模型
        5.1.2 算法设计
    5.2 各专业段管理水平与工作量适配度评价分析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基于综合赋权CCR模型的适配度分析
    5.3 设段方案调整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
    6.1 案例选取
        6.1.1 线路情况
        6.1.2 设段情况
    6.2 管理方案制定
        6.2.1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设段方案
        6.2.2 普速铁路各专业段设段方案
        6.2.3 各类站段设置标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型养路机械的运用背景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铁路的养护现状
        1.2.2 国内外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发展
        1.2.3 轨道大型机械养护研究现状分析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养路机械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
    2.1 铁路工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2.1.2 工务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2.1.3 风险控制
    2.2 养路机械施工的技术要求
        2.2.1 合理化操作及保养
        2.2.2 修理组织
        2.2.3 施工后的沉降问题
    2.3 影响施工后轨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
        2.3.1 轨道质量指数
        2.3.2 TQI在养护维修中的指导价值
        2.3.3 影响施工后的TQI的主要因素
    2.4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轨道质量指数检测
        2.4.1 道岔地段异常检测值
        2.4.2 其它可能导致检测值异常的因素
    2.5 不同线路设备的TQI特征分析
        2.5.1 直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2 曲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3 道岔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2.5.4 复合病害作业方法对TQI的影响
    2.6 不同超限扣分的变化趋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养路机械维修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本分析模型
    3.2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评价模型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2.2 构建评价结构
    3.3 最优方案求解
        3.3.1 建立判断矩阵
        3.3.2 一致性检验
        3.3.3 层次总排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既有线纵断面优化设计
    4.1 既有线改建时的纵断面设计
    4.2 既有线纵断面测量
        4.2.1 转点精度
        4.2.2 总体精度
    4.3 既有线纵断面设计要求
        4.3.1 一般区段起道量限制
        4.3.2 隧道
        4.3.3 桥涵
        4.3.4 平面影响
        4.3.5 坡度限制
    4.4 基于拉弦法的纵断面优化
    4.5 基于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实现起道量批量提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线路既有设备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1 作业前几何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1.1 大机维修对TQI及其分项影响分析
        5.1.2 大机维修作业指数的提出
        5.1.3 大机作业指数阈值研究
    5.2 作业前结构病害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5.2.1 道床排水不良
        5.2.2 缺砟
        5.2.3 钢轨病害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与质量控制
    6.1 大型养路机械应配备的设施
        6.1.1 捣固车
        6.1.2 清筛机
        6.1.3 动力稳定车
        6.1.4 其它设施
    6.2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线路集中修
        6.2.1 施工目标
        6.2.2 施工要求
        6.2.3 防护安全措施
        6.2.4 应急措施
    6.3 质量控制关键点
        6.3.1 及时修正横向水平
        6.3.2 拨道方式的选择
        6.3.3 大机打磨的质量控制
        6.3.4 大机道岔脱杆捣固的质量控制
        6.3.5 动力稳定车的质量控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大型养路机械对有砟道床破碎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道砟颗粒破碎研究现状
        1.2.2 大型养路机械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文创新点
2 基于EDEM-ADAMS耦合的大机-道床模型的建立
    2.1 离散元及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2.1.1 离散元基本理论
        2.1.2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2.1.3 离散元与多体动力学耦合基本原理
    2.2 EDEM-ADAMS耦合模型的建立
        2.2.1 可破碎道砟颗粒的精细化模拟
        2.2.2 基于耦合算法的大机-有砟道床模型
    2.3 大机作业及列车动荷载模拟
        2.3.1 捣固作业模拟
        2.3.2 稳定作业模拟
        2.3.3 列车动荷载模拟
    2.4 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下道砟颗粒破碎机理研究
    3.1 基于分形方法的道砟颗粒破碎机理研究
        3.1.1 道砟颗粒破碎分形方法
        3.1.2 道砟颗粒单轴压碎室内试验
        3.1.3 道砟颗粒单轴压碎数值仿真模拟
    3.2 大机作业下道砟颗粒破碎分析
        3.2.1 大机作业下道床不同区域破碎分析
        3.2.2 道砟颗粒强度对破碎的影响分析
        3.2.3 道砟颗粒形状对破碎的影响分析
        3.2.4 道砟颗粒级配对破碎的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大型养路机械对有砟道床作用机理研究
    4.1 捣固作业对有砟道床作用机理研究
        4.1.1 捣固作业下道床密实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1.2 捣固作业下道床横向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4.1.3 捣固作业下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4.1.4 捣固作业下道床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2 稳定作业对有砟道床作用机理研究
        4.2.1 稳定作业下道床密实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2.2 稳定作业下道床横向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4.2.3 稳定作业下道床纵向阻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4.2.4 稳定作业下道床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参数优化研究
    5.1 捣固作业参数优化研究
        5.1.1 起道量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1.2 振捣频率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1.3 振捣幅度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1.4 捣入深度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1.5 夹持时间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2 稳定作业参数优化研究
        5.2.1 水平振动频率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2.2 水平振动幅值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2.3 竖向静压力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有砟道床养护维修作业工序优化研究
    6.1 捣固作业次数对道床质量的影响研究
    6.2 稳定作业次数对道床质量的影响研究
    6.3 捣稳组合方式对道床质量的影响研究
    6.4 重车碾压对道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安全风险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1.2.2 安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1.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管理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综述
    2.1 大型养路机械及其施工方式
        2.1.1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类型
        2.1.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方式
        2.1.3 机械清筛施工介绍
    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2.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
        2.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2.3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综述
        2.3.1 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2.3.2 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
    3.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概述
        3.1.1 风险辨识的概念
        3.1.2 安全风险辨识的原则
        3.1.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的分类
    3.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
        3.2.1 列出作业项目及工序
        3.2.2 对每项工序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
        3.2.3 分析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
    3.3 设备故障安全风险辨识
        3.3.1 建立大型养路机械设备部件清单
        3.3.2 确定各部件的故障模式
        3.3.3 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现象及后果影响
    3.4 施工区域安全风险辨识
        3.4.1 划分施工区域
        3.4.2 确定危害因素
        3.4.3 辨识施工区域安全风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
    4.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概率评估
        4.1.1 对风险概率进行分级量化
        4.1.2 确定风险发生概率的权值
    4.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评估
        4.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分类
        4.2.2 对风险后果进行分级量化
        4.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后果评估
        4.2.4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估
    4.3 案例验证
        4.3.1 工程概况
        4.3.2 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
        4.3.3 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5.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5.1.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概述
        5.1.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5.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5.2.1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5.2.2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5.2.3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应急管理
    5.3 推进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落地执行
        5.3.1 建立考核与奖惩体系
        5.3.2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5.3.3 抓好过程管控措施
    5.4 安全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维修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比选分析[J]. 王浩,杨烁,张若楠,李悦. 铁道货运, 2021(12)
  • [2]大机组合作业模式对有砟道床状态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轶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铁路轨道捣固维修决策优化研究[D]. 安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基于业财融合的SW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 吴传辉.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养护成本核算研究 ——以SW公司为例[D]. 卢玫燕.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作业成本管理在A工务机械段的应用研究[D]. 王寒.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7]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D]. 谢晓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D]. 胡章军. 东南大学, 2019(01)
  • [9]大型养路机械对有砟道床破碎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石顺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李增耀.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大型养路机械参与综合养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