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一、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现状及术后生存质量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黔北地区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259例先心病患儿及其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就医延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选取就医延迟现状调查中符合研究标准的106例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Peds QLTM3.0心脏模块中文版在患儿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对其生存质量水平进行测定。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就医延迟现状调查结果:共调查292例患儿,排除家长和(或)患儿不愿配合、合并21-三体综合征等情况33例,最后共纳入259例研究对象。259例患儿中有219例(84.56%)发生就医延迟,40例(15.44%)未发生就医延迟,就医延迟时间最长为168个月,最短为1个月。2.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子女数量是先心病患儿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主观因素:对疾病不了解(P<0.05)、医生建议随诊、家庭经济困难、家属未予重视、患儿年龄小等。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随访结果:根据研究标准,共纳入106例研究对象,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失访11人,失访率为10.38%。4.先心病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存质量得分情况:家长报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3.08±9.66分,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1.34±9.66分,术后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4±8.35分,患儿报告得分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55.88±11.19分,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0.94±10.21分、12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63.10±7.89分,患儿术后3个月时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术后6个月、12个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生存质量得分变化趋势:家长报告和患儿报告结果均显示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三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报告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治疗焦虑相关问题以及沟通相关问题四个维度得分呈上升趋势,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报告结果中,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Ⅱ相关问题、沟通相关问题三个维度得分先升高、后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后3个月升高,但术后12个月时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不同时间点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因素(1)术后3个月:发生就医延迟、家庭子女数量、患儿主要照护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术后6个月:主要照护者职业、主要照护者文化程度、家庭子女数量、家庭居住地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3)术后12个月:家庭居住地和经济状况是先心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1.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发生率高,普遍存在就医延迟现象。2.先心病患儿术后12个月内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影响因素较多,各个时间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

肖罗茜[2](2021)在《中国西部社区先心病患儿确诊延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各个病种中国西部社区先心病患儿的确诊延迟现状,探讨影响确诊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完善并建立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系统和制定有效防控儿童先心病政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在2017年一2020年间,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电子病例系统登记的2895名先心病患儿及监护人为调查对象。结合文献回顾、参考国内外先心儿童及其它疾病延迟诊断影响因素研究内容,经过专家咨询,预调查修改后制作自设计家长及儿童的问卷。延迟诊断定义: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先心病专家确定先心病不同病种的最佳治疗时间,延迟病例为未在该病种最佳治疗时间被诊断出来的病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综合现场筛查表,住院期间电子病历。通过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收集先心病患儿不同延迟时段、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先心病儿童相关信息,当地医务人员诊断先心病儿童能力及相关医院设施。收集监护人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等,量化后资料软件录入并导入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描述方法对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先心病儿童及家属基本特征、当地心脏诊断水平与先心病延迟诊断的关系。对18个可疑影响因子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通过对函数变量的转换,最终以专业角度和统计学角度甄别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量,并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出可能会影响确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影响因子。对各项进行了分析,并讨论先心儿童延迟诊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 一般情况:本研究电话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895份,研究对象涉及全国8个省份。云南籍贯患儿2617人(90.40%)。包括汉族在内的30个民族,汉族2009人(69.40%)。先心病患儿平均年龄8.74±5.29岁,男1258人(43.45%),女1637(56.54%);主要监护人平均年龄37.75±8.80岁。2确诊延迟患儿情况:由医疗队现场筛查首次发现并初步诊断CHD占41.9%。2895名CHD患儿中延迟病例有1924例(66.4%)。不同病种先心患儿的确诊年龄和延迟确诊时长分别为房间隔缺损平均确诊年龄7.25岁(平均延迟1.25年);室间隔缺损平均确诊年龄4.90岁(平均延迟4.40年);动脉导管未闭平均确诊年龄5.80(平均延迟4.80年)法洛氏四联症平均确诊年龄3.19岁(平均延迟6.32年)肺动脉瓣狭窄平均确诊年龄6.38岁(平均延迟6.30年)卵圆孔未闭平均确诊年龄9.43(平均延迟6.43年)其他复杂先心病平均确诊年龄6.12岁(平均延迟5.93年)。确诊延迟患儿中汉族1326人(68.9%);男847人(44.0%)、女1077人(55.9%);建档立卡户家庭593户(30.8%);主要监护人为父母的1791(93.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26人(53.3%)、职业类型为务工和务农的1609人(83.6%);孩子确诊前对先心病知识不了解的监护人1677人(87.2%);家庭年收入2万以下1184户(61.5%);患儿中曾有过先心病症状(紫绀、蹲踞、经常感冒、呼吸困难等)626人(32.6%);确诊医院离家的距离大于300公里289人(15.0%);母亲孕期做过胎儿B超筛查或四维超声检查944人(49.1%)、分娩地点为乡镇卫生院的327人(16.9%),在县级和市(州)级医院分娩的1048人(54.5%),在家里或其他地分娩的549人(28.5%);患儿所分娩医院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的仅有470人(24.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房间隔缺损为参照,除法洛四联症外,其他几个病种都是延迟的危险因素。此外,患儿家庭为建档立卡户、患儿监护人职业类型为务农、确诊医院离家距离远、在家里分娩这几项为患儿延迟诊断先心病的危险因素;患儿投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儿监护人职业类型为非务农人员、监护人对先心病知识有过了解、家庭年收入高、患儿曾经有先心病症状表现、患儿经常就诊医院(县及州市)级别高、母亲孕期做过有关先心病的产检、患儿分娩医院开展先心病筛查这几项因素可以降低患儿确诊延迟的风险。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房间隔缺损为参照,除了法洛四联症和卵圆孔未闭外,患儿所患多个病种影响诊断延迟。同时,监护人年龄大、父母从未怀疑孩子有先心病、确诊医院离家距离远、母亲分娩地为家中,均为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而患儿家庭为建档立卡户、监护人文化程度高、患儿曾有先心病症状表现、患儿经常就诊医院为县级以上的医院、在确诊先心病前患儿有做过与先心病有关的检查、母亲孕期做过胎儿B超筛查或四维超声检查、患儿在市级医院分娩可降低先心病患儿延迟诊断的风险。[结论]中国西部社区存在存量很多的CHD患儿,等待主动筛查。先心病延迟诊断现状严重(66.4%患儿延迟)。监护人年龄大、务农、建档立卡户、文化程度低、有确诊能力的医院离家距离远、家中分娩、孕期未做胎儿B超筛查是导致CHD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儿科医生听诊技术和B超检查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儿童先心病的宣传教育,普及新生儿先心病的筛查,把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工作增设成为基础性的公共健康服务项目。

程雪丽[3](2021)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动态评估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封堵术后儿童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结合6分钟步行的距离和试验前后心电参数、心脏彩超参数的变化,评估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的运动耐量和运动后心功能的变化状态。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室间隔缺损并完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儿童41例作为实验组(VSD组)。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均按年龄分为3段:5~6岁年龄段、7~8岁年龄段、9~10岁年龄段,记录身高和体重。两组儿童均进行6MWT,试验后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记录试验前后呼吸次数、心率、收缩压、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02)的变化。试验前后做心电图的检查,记录心电图上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的变化。试验前后做心脏彩超的检查,记录心脏彩超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结果:1、两组儿童都可以成功地通过6MWT。2、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的距离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岁年龄段525.78±28.40m VS527.39±19.04m,P=0.843;7~8岁年龄段562.47±31.07m VS 559.07±23.74m,P=0.733;9~10岁年龄段592.92±38.33m VS 587.50±26.07m,P=0.727)。3、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试验后均较试验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的SPO2试验后较试验前无明显变化(P>0.05)。4、对照组的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试验前分别为132.09±18.05ms、90.33±10.06ms、403.78±17.45ms,试验后分别为128.29±13.13ms、86.36±7.93ms、397.82±16.48ms,心电参数试验后均较试验前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的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试验前分别为139.10±19.71ms、91.76±15.21ms、401.85±13.54ms,试验后分别为136.51±18.78ms、92.71±15.43ms、400.71±15.15ms;PR间期和QTc间期试验后比试验前减小,QRS时限试验后较试验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VSD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的心电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和LVFS试验前分别为36.03±3.43mm、23.08±2.45mm、67.37±4.40mm、36.56±3.54mm;试验后分别为36.00±3.93mm、22.50±2.58mm、68.58±3.77mm、37.94±2.88mm;LVIDd、LVIDs试验后较试验前缩短,显着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VEF及LVFS试验后较试验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和LVFS试验前分别为36.81±3.19mm、22.52±2.63mm、66.18±3.32mm、35.59±2.83mm;试验后分别为35.63±3.17mm、22.03±1.85mm、68.49±5.59mm、37.62±4.47mm。LVIDd、LVIDs试验后较试验前缩短,显着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VEF及LVFS试验后较试验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VSD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的心脏彩超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相同年龄段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的运动耐量可达健康儿童水平。2、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6MWT后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及QTc间期均无显着改变,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日常活动下心电参数稳定,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小。3、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6MWT后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及LVFS的变化类似,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运动情况下心功能的变化状态一致。

李兢兢[4](2021)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照顾者获益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术前1天(T1)、出院后1个月(T2)、出院后3个月(T3)获益感的现状水平和动态变化。2.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T1、T2、T3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3.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T1、T2、T3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变化趋势。4.明确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T1、T2、T3获益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大连市某儿童专科医院心脏外科的96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T1、T2、T3进行3次调研,分析T1、T2、T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纵向比较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社会支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动态变化,明确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相关性。研究工具为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获益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不同时间点获益感得分进行描述性和单因素分析;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三个时间点照顾者获益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趋势;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三个时间点的照顾者获益感与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三个时间点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T1、T2、T3主要照顾者获益感总得分分别为(85.61±18.13)分、(86.39±15.31)分、(85.29±15.9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照顾者T1、T2、T3获益感中接受维度得分是(11.09±2.75)分、(11.48±2.45)分、(11.36±2.65)分;家庭关系维度得分是(23.74±4.99)分、(23.68±4.32)分、(23.92±4.30)分;个人成长维度得分是(28.16±6.66)分、(28.49±5.29)分、(27.97±5.41)分;社会关系维度得分是(11.78±3.02)分、(11.70±2.67)分、(11.17±2.68)分;健康行为维度得分是(10.93±3.51)分、(10.89±3.03)分、(10.95±2.99)分。主要照顾者在T1、T2、T3顾者获益感总分、接受维度及个人成长维度得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家庭关系维度和健康行为维度得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T1家庭收入、主观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T2主观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1、T2、T3社会支持总得分是(44.16±7.11)分、(44.17±6.94)分、(44.71±6.65)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是(10.94±2.79)分、(10.85±2.70)分、(10.39±2.84)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是(25.71±4.21)分、(25.79±3.97)分、(26.10±4.21)分;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是(7.81±1.88)分、(7.82±1.94)分、(8.22±1.98)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是(2.85±0.68)分、(2.83±0.57)分、(2.83±0.60)分。T1、T2、T3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呈不断上升趋势;客观支持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呈下降趋势;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4.T1主观支持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照顾者获益感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362~0.430,P<0.01);T2主观支持维度、客观支持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照顾者获益感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271~0.526,P<0.01);T3主观支持维度、客观支持维度、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照顾者获益感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293~0.581,P<0.01)。结论1.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T1、T2、T3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T2获益感水平最高;T3获益感水平最低,略低于T1。2.T1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收入、主观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T2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主观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T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一般自我效能感。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维度在不断的提升;客观支持维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医护人员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4.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提升主要照顾者获益感;在T1和T2关注主观支持维度可以提升主要照顾者的获益感。

董文杰[5](2020)在《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赤峰地区围孕期所致胎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性因素,为赤峰地区预防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20年1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赤峰生殖妇产分院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并最终在我院分娩或终止妊娠的孕妇共327例。对孕妇孕早期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居住环境、中医体质等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并随访孕中期、孕晚期、产后42天的孕期及产后健康状况,根据最终的妊娠结局按照1:2的比例分配,分为病例组109例和对照组218例。结果:根据入组情况分析,出生缺陷组中,先天性心脏病32例,占病例总数的29.3%;神经管畸形25例,占病例总数的22.9%;多指(趾)18例,占病例总数的16.5%;唇腭裂12例,占病例总数的11%;21-三体综合征8例,占病例总数的7.3%;尿道下裂5例,占病例总数的4.5%;开放性脊柱裂4例,占病例总数的3.6%;脑积水3例,占病例总数的2.7%;肢体短缩2例,占病例总数的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民族、职业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孕期服用药物、父亲吸烟、父亲饮酒、房屋新装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对中医体质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体质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阳虚质、痰湿质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其它体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孕期服用药物、父亲饮酒、房屋新装修以及母亲为痰湿体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赤峰地区出生缺陷的类型中,前五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因此应重点关注以上出生缺陷的筛查与预防;母亲的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孕期感冒、父亲饮酒、孕期服用药物、房屋新装修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前及孕早期口服叶酸是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阳虚质、痰湿质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平和质为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可以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在孕前及孕早期对孕妇的围孕期保健进行干预。

李明[6](2020)在《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河南省西平县和山东省汶上县出生缺陷(BDs)与自然流产(SA)发生的空间分布,探索BDs与SA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ArcGIS软件创建泰森多边形模拟村边界,并对BDs和SA的发生进行可视化描述,使用GeoDa软件对BDs和SA的原始发生率进行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调整,主要在村层面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GISA)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的原始指标进行降维,在乡镇层面对BDs和SA的发生进行全局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所用出生、BDs、SA数据皆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项目,所用环境资料主要通过西平县卫健委、汶上县妇计中心协调当地县疾控、乡政府、乡镇卫生院等进行收集。结果:1.2014-2018年河南省西平县共收集围产儿45188例,山东省汶上县共收集围产儿58201例,2014-2018年西平县BDs总发生率为259.36/万,汶上县BDs总发生率为242.95/万,2017年8月-2018年12月西平县SA的总发生率为3.88%,汶上县SA的总发生率为4.09%。BDs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发生率高;SA多发生在孕早期、孕妇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患儿母亲和流产孕妇的高龄比例较高。2.西平县2014年-2018年BDs发生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脐疝、多指(趾)、鞘膜积液;汶上县2014年-2018年BDs发生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睾丸未降(隐睾)、多指(趾)、其他畸形(写明病名或详细描述)。3.西平县BDs的发生自东北向西南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东北部存在明显的低聚集,西南部存在明显的高聚集,汶上县BDs的发生北部明显高于南部;两区县SA的发生多聚集在县城及其周边区域。4.西平县和汶上县2014年-2018年BDs、2017年8月-2018年12月SA发生率的GISA指数(全局Moran’sI自相关系数)均大于0,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BDs和SA的发生具有空间正相关关系,即具有空间聚集性。LISA分析结果显示:西平县BDs与SA发生的低聚集区有重合区域,主要位于人和乡、五沟营镇、焦庄乡;汶上县BDs与SA发生的高聚集区、低聚集区都有重合区域,高聚集重合区域主要位于次丘镇、郭楼镇、郭仓乡,低聚集重合区域主要位于康驿镇、义桥乡、白石乡。5.全局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平县BDs的发生与经济状况(本研究中主要指当地人口数和财政收入)有关,经济状况越好,BDs发生率越低;汶上县BDs的发生与饮用水、环境污染、经济状况等有关,饮用水、经济状况越好,BDs发生率越低,环境污染越严重,BDs发生率越高;各影响因素对SA的影响未发现统计学意义。GWR结果显示:西平县BDs的发生受经济状况的影响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汶上县BDs的发生受影响因素的作用空间异质性不明显。结论:监测地区BDs和SA发生的患儿性别、孕周、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的分布有明显规律;BDs和SA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且聚集区域有重合;BDs的发生可能与饮用水、环境污染、经济等因素有关,且具有空间异质性,以上因素对SA发生的影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

程小琴[7](2020)在《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与遗传相关的原发性未定型心肌病,由心肌在胚胎期正常致密化过程失败而引起心内膜发育不完整,心室的心肌被分成致密层心肌以及非致密层心肌,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内层(非致密层)突出、粗大的心室肌小梁及与心腔相通的深小梁间隙、隐窝或窦状隙,且无证据表明其与心外膜冠状动脉系统相通。当不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时称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也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常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心脏超声及磁共振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参照扩张型心肌病。多项研究显示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常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而有研究推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可能本身并不存在心肌功能异常,而是单纯形态学改变的继发性心肌致密化不全。但上述观点缺乏大样本的研究支持。另外,近期针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开展的研究显示患者的预后情况较早期显示的预后普遍较好,但对预后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明确且缺乏相关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加强对其临床特征的理解,对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肌致密化不全与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探讨,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提供部分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儿中选取心肌致密化不全者45例,并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归纳。对预后相关因素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符合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的45例患儿中有左室型38例,右室型2例,双心室型5例。45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自动出院,其余均临床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过程中失访11例。初诊年龄中位数为6月,最小年龄为1月2天,最大年龄为14岁6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其中男性20例(占比44.4%),女性25例(占比55.6%)。患儿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以咳嗽、气促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及多汗、活动耐量下降等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体征以发现心脏杂音及肝大、颈静脉充盈(尤其是肝大)等右心功能不全为主。其中,心肌致密化不全以III级及IV级心功能为主,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较孤立性NVM患儿其继发呼吸道感染表现更显着,而孤立性NVM患儿其心功能不全表现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更严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KMB升高的有6例(15%),肌钙蛋白I升高的有21例(52.5%),BNP升高的有20例(55.6%),血肌酐升高的有5例(11.4%),ALT升高的有10例(22.2%),AST升高的有16例(35.6%)。其中,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心肌损害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更严重,而ALT、AST及血肌酣等指标无明显差异。45例患儿均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41例(91.1%)的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心电图表现各不相同,相对常见的包括室性早搏、T波及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对比孤立性NVM患儿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可见,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更容易出现传导异常及ST-T改变。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其心肌致密化不全有左室型38例,右室型2例,双心室型5例。其致密化不全的部位最常见的是心尖区,共37例(82.2%),其他的有侧壁尤其是左室侧壁31例(68.9%)、左室下壁29例(64.4%)、左室后壁7例(15.6%)、前壁5例(11.1%)、前间壁5例(11.1%)、右室游离壁5例(11.1%)、室间隔3例(6.7%)。在孤立性NVM患儿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中二、三尖瓣返流均较常见,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更易出现肺动脉高压。45例患儿均给予了药物治疗,其中有6例行介入手术,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大部分患儿均给与地高辛强心、螺内酯及氢氯噻嗪利尿、贝那普利或卡托普利逆转心室重构、唯嘉能及左卡尼汀保心等治疗。本研究针对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ALT升高、心功能分级、QT高值或延长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但不是心肌致密化不全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QT高值或延长、血肌酐水平升高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指标;QT高值或延长、左室后壁厚度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指标。结论:(1)心肌致密化不全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常以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栓栓塞事件相对较少,儿童罕见。(2)NVM患儿常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其继发呼吸道感染表现更显着,且右心功能不全更常见;故当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以肺部感染及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就诊时,需警惕其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3)孤立性NVM患儿其左心功能不全表现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更严重,考虑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患儿其非致密化心肌可能为继发性结构改变有关。(4)儿童NVM的心电图异常中,快速性心律失常较缓慢性心律失常更多见,且有预激综合征一类的特征性表现;孤立性NVM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NVM更容易出现传导异常及ST-T改变。(5)本研究通过对可能影响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ALT升高、QT高值或延长、心功能分级为对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但都不能作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QT高值或延长、血肌酣升高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NVM患儿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QT高值或延长、左室后壁厚度是不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指标。

冯慧玲[8](2020)在《POX联合心脏听诊技术在延安地区新生儿CHD筛查中的应用及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调查延安地区新生儿CHD的发病率及构成情况。2.对比POX联合心脏听诊技术(即“双指标”筛查技术)及心脏B超检查两项策略在CHD筛查中的成本-效果,评价POX联合心脏听诊筛查策略的有效性、经济性,为普及该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将经济、有效的新生儿CHD筛查技术在延安地区全面推广应用。研究方法:第一章:1.在延安地区整群随机抽取5所医院(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选取),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一年期间于5所医院产科出生的10359例活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2.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新生儿科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在新生儿生后672h行POX及心脏听诊双盲检查,根据筛查阳性标准分为3组:(1)A组(杂音组):单独心脏杂音阳性;(2)B组(POX异常组):单独POX阳性;(3)C组(“双指标”筛查组):心脏杂音且(或)POX阳性。3.对初步筛查阳性的新生儿再进一步行心脏B超检查,对心脏B超检查阳性者于生后3月龄复查心脏B超,最终确诊。比较三组在CHD检出率及确诊率方面的差异。4.不同性别、出生体重、胎龄CHD发病情况比较。5.对CHD患儿母亲孕早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第二章:1.延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对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均采取心脏B超检查,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一年期间于产科出生的5091例活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心脏超声医生行心脏B超检查,对阳性者于生后3月龄复查心脏B超,最终确诊。2.针对POX联合心脏听诊筛查(“双指标”筛查)及单独行心脏B超检查两种策略,从医院获取筛查的费用,计算不同筛查方法的成本,对不同筛查方案的费用、阳性检出情况来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第一章:1.A、B、C三组在CHD阳性检出率及确诊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相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2.通过双指标筛查,共检出阳性368例,确诊156例,CHD发病率1.51%。其中PDA居首,共54例,其次为ASD,共45例,VSD次之,共38例,其他CCHD如主动脉缩窄(COA)、大动脉转位(TGA)、主动脉弓离断(IAA)、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等共19例。3.性别、出生体重、胎龄CHD发病情况比较:3.1不同性别在CHD发病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不同出生体重在CHD发病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CHD发病率与正常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正常出生体重与巨大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3.3不同胎龄在CHD发病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CHD发病率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足月儿与过期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4.早期新生儿CHD发病率为1.97%,生后3月龄CHD发病率1.51%;5.对156例CHD患儿母亲孕早期危险因素统计,33例无高危因素,43例仅存在单项高危因素,其他80例存在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第二章:1.心脏B超检查组共确诊79例,CHD发病率为1.55%。其中PDA 29例,ASD24例,VSD 19例,肺动脉闭锁(PA)3例,大动脉转位(TGA)1例,其他3例。2.“双指标”筛查组其成本-效果比为1467.85元/例;心脏B超组成本-效果比为12888.61元/例;心脏B超检查较“双指标”筛查策略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60703.75元/例。研究结论:1.“双指标”筛查组阳性确诊率优于任何一单独阳性组。2.延安地区CHD的发病率高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发病率。3.“双指标”筛查与心脏B超检查在CHD确诊率方面无差异,且“双指标”筛查策略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优势。

李康明[9](2020)在《5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体重5 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治疗的近期结果;研究分析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体重低于5kg的先心病患儿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体重低于5kg的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556例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心脏畸形类型、术前血管活性药物史、术前机械通气史、术前ICU住院史、手术方式(根治、姑息)、手术类型(平诊、急诊/亚急诊)、RACHS-1(先心病手术风险评估)分级、CPB(体外循环)时间、ACC(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556例患儿中,503例(90.48%)成功实施手术并存活出院,53例患儿在术中或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9.53%。存活组患儿平均年龄3.44±1.97月,体重4.20±0.57kg,CPB时间109.17±48.26分钟,ACC时间50.32±25.57分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89.02±100.19分钟,术后ICU住院时间146.49±144.14分钟;死亡组患儿平均年龄2.15±1.67月,平均体重3.81±0.71kg,CPB时间244.94±117.46分钟,ACC时间96.17±50.03分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7.03±104.48分钟,术后ICU住院时间73.58±199.95分钟,术后死亡时间2.23±6.79天。复杂先心病患儿死亡42例(17.14%),简单先心病患儿死亡11例(3.54%);RACHS-1≤2的患儿死亡18例(4.96%),RACHS-1≥3的患儿死亡35例(18.13%)。急诊/亚急诊手术共209例,死亡41例(19.62%),共126例患儿因诊断及治疗的延误而处于危重状态,行急诊/亚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4例患儿死亡。术后最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25.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机械通气史、姑息手术、RACHS-1分级≥3、CPB时间、术后合并低心排综合征为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手术死亡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对患儿术后恢复而言,行急诊/亚急诊手术治疗的简单先心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与术后ICU住院时间均高于平诊手术(P<0.05),而行急诊/亚急诊手术治疗的复杂先心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ICU住院时间及术后死亡率均高于平诊手术(P<0.05)。年龄≤1月的简单先心患儿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年龄>1月的简单先心患儿高(P<0.05),而复杂先心患儿各年龄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5kg以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手术总体死亡率便高,需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治疗,提高体外循环、麻醉、手术等相关技术水平。2.5kg以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机械通气史、姑息手术、RACHS-1分级≥3、CPB时间、术后合并低心排综合征。3.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对有手术指征的先心病患儿主张尽早手术,以避免部分患儿因治疗的延误而处于危重状态,减少急诊/亚急诊手术的发生率。

屈媛媛[10](2020)在《先心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先心病患儿父母的感知脆弱程度、养育压力的现状,明确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的关系,分析先心病患儿养育压力的影响因素,为减轻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和养育压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中心225名先心病患儿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患儿父母的感知脆弱程度和养育压力,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先心病患儿及父母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父母的感知脆弱程度、养育压力水平应用均数及标准差分析;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养育压力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先心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得分为(11.45±6.53),处于较高水平,感知脆弱得分在先心病类型、与患儿关系、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家长学历、工作状况、家庭收入、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医疗费支付方式等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先心病患儿父母养育压力得分为(94.13±31.90),处于较高水平,养育压力得分在患儿年龄、民族、与患儿关系、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家长学历、工作状况、家庭收入、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医疗费支付方式等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先心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88,P<0.01)。(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感知脆弱程度、家庭收入、户籍类型、家长性别等4个因素可以共同解释养育压力得分的66.2%的变异量。结论:先心病患儿父母的养育压力与感知脆弱程度呈正相关。广大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先心病患儿的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情况,还要关注父母在养育先心病子女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通过育儿咨询和健康教育,指导家长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正确处理养育患儿、护理患儿过程中感受到的各种问题,完善父母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促进患儿与父母的健康的目的。

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黔北地区先心病儿童就医延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局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西部社区先心病患儿确诊延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社区先心病患儿确诊延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动态评估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VSD组)
        2.1.2 健康儿童(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2.2.1 6 分钟步行试验(6MWT)
        2.2.2 试验环境
        2.2.3 试验设备
        2.2.4 试验要求
        2.2.5 试验工作人员
        2.2.6 试验终止标准
        2.2.7 试验前后心电图检查
        2.2.8 试验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VSD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的对比
    3.2 6 分钟步行距离
        3.2.1 对照组6 分钟步行距离
        3.2.2 VSD组6 分钟步行距离
        3.2.3 VSD组与对照组6 分钟步行距离的对比
    3.3 6 分钟步行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
        3.3.1 对照组6 分钟步行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
        3.3.2 VSD组6 分钟步行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
    3.4 尽力程度Borg评分及活动量评估
        3.4.1 对照组尽力程度Borg评分及活动量评估
        3.4.2 VSD组尽力程度Borg评分及活动量评估
        3.4.3 VSD组与对照组尽力程度Brog评分及活动量评估
    3.5 6MWT前后生理参数变化
        3.5.1 对照组6MWT前后生理参数变化
        3.5.2 VSD组6MWT前后生理参数变化
        3.5.3 VSD组与对照组6MWT前生理参数分析
        3.5.4 VSD组与对照组6MWT后生理参数分析
    3.6 6MWT前后心电参数变化
        3.6.1 对照组6MWT前后心电参数变化
        3.6.2 VSD组6MWT前后心电参数变化
        3.6.3 VSD组与对照组6MWT前心电参数分析
        3.6.4 VSD组与对照组6MWT后心电参数分析
    3.7 、6MWT前后心脏彩超参数变化
        3.7.1 对照组6MWT前后心脏彩超参数变化
        3.7.2 VSD组6MWT前后心脏彩超参数变化
        3.7.3 VSD组与对照组6MWT前心脏彩超参数分析
        3.7.4 VSD组与对照组6MWT后心脏彩超参数分析
4 讨论
    4.1 两组儿童基本情况的讨论
    4.2 两组儿童6 分钟步行距离影响因素的讨论
    4.3 两组儿童尽力程度及活动量的讨论
    4.4 两组儿童生理参数变化的讨论
    4.5 两组儿童心电参数变化的讨论
    4.6 两组儿童心脏彩超参数变化的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照顾者获益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伦理原则
    4.统计分析方法
    5.技术路线
    6.质量控制
结果
    1.患儿和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2.患儿术前1天(T_1)研究对象资料分析
    3.患儿出院后1个月(T_2)研究对象随访资料分析
    4.患儿出院后3个月(T_3)研究对象随访资料分析
    5.T_1、T_2、T_3的照顾者获益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纵向变化趋势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患者照顾者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调查方法
        2.2.3 质量控制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入组情况
    3.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1 基本情况比较
        3.2.2 妊娠状况比较
        3.2.3 夫妻双方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比较
        3.2.4 中医体质比较
    3.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入组情况分析
    4.2 基本情况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3 妊娠状况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3.1 不良孕产史
        4.3.2 妊娠合并症
        4.3.3 孕期感冒
        4.3.4 孕期服用药物
        4.3.5 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叶酸
    4.4 父亲吸烟饮酒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5 房屋新装修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4.6 中医体质与出生缺陷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出生缺陷相关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1 孕早期信息表(孕 6-14w)
附表2 妊娠中期信息调查表(20-23~(+6)周)
附表3 妊娠晚期信息调查表(28-33~(+6)周)
附表4 中医体质信息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 出生缺陷和自然流产
2. 监测地区环境污染、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现状
3. GIS在疾病发生空间聚集性及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地区
2. 研究对象
3. 资料来源
    3.1 出生、出生缺陷、自然流产数据
    3.2 图层数据
    3.3 乡镇环境数据
4. 资料的预处理
    4.1 出生、出生缺陷及自然流产的数据处理
    4.2 村边界的定位
    4.3 空间权重矩阵
    4.4 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
5. 统计分析方法
    5.1 空间自相关
    5.2 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
    5.3 空间回归分析
    5.4 主成分分析
6. 实现软件
7. 质量控制
    7.1 研究设计阶段
    7.2 研究准备阶段
    7.3 项目督导与培训
    7.4 资料分析阶段 六、结果
1. 不良妊娠结局的人口学特征
    1.1 出生与出生缺陷人数
    1.2 出生缺陷的分布
    1.3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1.4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及分布
2. 不良妊娠结局的空间分布
    2.1 村层面出生缺陷发生粗率与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调整率
    2.2 村层面自然流产发生粗率与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调整率
    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2.4 局部空间自相关
3. 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2 乡镇层面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3.3 全局空间回归分析
    3.4 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 七、讨论
1. 不良妊娠结局的人口学特征
2. 不良妊娠结局的空间分布
3. 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八、结论 九、建议 十、研究的特色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西平县和汶上县企业分布 附录二、出生缺陷和自然流产发生聚集类型村落占比(%) 附录三、西平县和汶上县各村落出生缺陷和自然流产发生率(粗率) 附录四、出生信息登记卡 附录五、出生缺陷信息登记卡 个人简历 致谢

(7)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1.2.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家族史
        2.1.3 临床特征及合并症
        2.1.4 心功能分级的分布情况
        2.1.5 实验室检查结果
        2.1.6 心电图结果
        2.1.7 心脏彩超结果
        2.1.8 代谢筛查及基因检查结果
        2.1.9 临床治疗
    2.2 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2.2.1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2.2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相关问题
        3.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3.1.2 临床特征
    3.2 预后影响因素
        3.2.1 NVM的预后因素
        3.2.2 孤立性NVM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NVM的预后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目录

(8)POX联合心脏听诊技术在延安地区新生儿CHD筛查中的应用及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POX联合心脏听诊技术在延安地区新生儿CHD筛查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人员培训
        1.4 技术参数
        1.5 考核指标
        1.6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POX联合心脏听诊和心脏B超筛查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1 双指标筛查情况
    2 心脏B超检查情况
        2.1 资料方法
        2.2 结果
    3 “双指标”筛查与心脏B超检查对CHD阳性确诊率的比较
    4 两种方案作为CHD筛查手段的成本效果分析
        4.1 资料方法
        4.2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5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手术死亡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手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4 不同手术类型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
    2.5 不同年龄组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3 讨论
4 局限与不足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先心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资料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感知脆弱程度
    3.3 研究对象养育压力
    3.4 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的相关性
    3.5 研究对象养育压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4.2 研究对象感知脆弱程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研究对象养育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4 研究对象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4.5 研究对象养育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 感知脆弱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四、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地区儿童先心病就医延迟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婷.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中国西部社区先心病患儿确诊延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肖罗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动态评估的观察研究[D]. 程雪丽.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照顾者获益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李兢兢.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赤峰地区围孕期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董文杰.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7]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程小琴.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POX联合心脏听诊技术在延安地区新生儿CHD筛查中的应用及经济学分析[D]. 冯慧玲. 延安大学, 2020(02)
  • [9]5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危险因素分析[D]. 李康明.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10]先心病患儿父母感知脆弱程度与养育压力相关性研究[D]. 屈媛媛.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