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论文文献综述)
关煜[1](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李徽昭[2](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史培培[3](2013)在《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题性油画创作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革前后,无论从主题还是数量都达到了巅峰,这个时期的创作都是从历史革命主旋律出发来服从政治变革,创作的选题和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都围绕那个特定时期和特殊环境下,从政治的角度和范围来进行的主流创作。改革开放以后,文艺政策转变,政治不在占据全部空间,历史革命开始弱化,绘画本身的实质开始受尊重,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方向开始了大幅度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成就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加快了社会转型的进程,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油画创作受多元化影响,在表现形式上积极创新,各种流派相继出现,艺术创作的总体环境变的轻松自由,不可避免的在一段时间内,主题性油画创作出现了消弱的趋势,这一时期主题性油画内涵缺失的现象,引起了国内艺术家的担忧和反思,呼唤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复兴变的越发的强烈。随着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以及2012年4月20号“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成立,主题性美术创作得到回归,并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趋势。当代主题性油画创作开始立足现实,关注时代精神,以人为本注重生存环境,体现精神内涵,简单来说就是关注社会、正视历史、直面现实。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以建国初期比较火热的现实主义为主流,以主题性创作为根本,构成新疆当代油画的基本形态,本文通过论述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以期弥补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文献的不足。通过论述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概述和发展,对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内涵、特点以及时代特征的分析来提升人们对新疆主题性油画的民族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和认知,从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发展历程及主题性画家和他们经典作品的梳理和介绍来阐述当代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在传统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过程;通过重点评述消费时代背景下,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实际推广价值,从快消时代的今天,阐述国内现实和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树立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群体的责任意识以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继而,进一步探索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背景下以及艺术市场繁荣的前提下所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从当前的新疆主题性油画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来探索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发展的趋势,并重点以疆内外主题性画展为例,阐述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宣传推广价值所在。
吕智强[4](2012)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入手,观看艺术作品中“物质材料”的使用状况,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综合材料”现象进行研究。而本文标题中的“综合材料”是双关语:一方面指代中国当代中的非艺术材料和多种材料并用的现象。这个词在中国的艺术界具有特定的含义,几乎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而非描述性短语。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界现象,从对它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当代艺术范畴下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艺术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观看艺术作品中材料的综合性。将艺术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分成三大类。分别是,与自然材料相对应的“一级材料”,以初级人工材料为主的“二级材料”,和具有使用功能的现成物品为主的“三级材料”。在艺术作品创作中,材料的使用也并非单一的多是以一种材料为主要材料,相应配合若干辅助性材料完成的。那么这也是一种“综合材料”,在这个背景下观看第一方面所指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结论显而易见。此外,本文还梳理了与中国当代艺术密不可分的中国美术教育中的“材料”教学部分。
孔新苗[5](2005)在《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是中国社会走出千年封建社会制度、封建文化,步入新社会、新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绘画,最集中地代表了中国新美术发展的核心目标与实践主题。本文的创新点,是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观,将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20世纪美术现象、思潮、重要画家及作品的美学品格和艺术创作特征的分析,将20世纪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描述为崇高审美理想对古典和谐审美理想的历史性超越。揭示出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规律。 中西美术的冲撞与融合,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中最突出的特点。本文将中国绘画在20世纪发生的巨大变革,看作是自晚明以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滥觞的与封建文化相龃龉的审美现象,逐步积累演化,在19世纪末与西方文明相碰撞而汇合到中国社会整体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之中。因此,本研究与以往那些单纯从美术领域内部观察,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革,解释为一个完整而自恰的绘画语言系统在特定时期对西方绘画观念、手法的被动接受;或是在异己文化力量作用下一次无奈的对自身艺术文化品格的背离与扭曲,取的是不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我力求从与中国社会历史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审美理想的发展变化,切入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的观察与研究,建构一个宏观的审美理想嬗变与具体的中西绘画语言冲突、融合相互动的理论阐释构架,从而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进行有机的结合。力求使对中国绘画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理论描述,能够更加科学地展示历史变化中诸多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交织、线索演变及其内在的美学逻辑衔接。 论文共两编七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上编共两章为第一部分。描述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语言特点和古典后期绘画品评标准的和谐美品格产生、成熟的历史根据与线索。明清时期,出现了与古典和谐美相异的一些新艺术个性追求和绘画审美中的“怪趣”现象,这一在古典审美文化内部形成的裂痕,与19世纪末西方美术在上海等沿海地区的传播影响相汇合,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酝酿出了以“俗”为特点的与封建文化价值观相颉颃的美术现象,使古典和谐美的裂隙进一步扩大。进入20世纪,在中国社会批判封建文化、抵御外敌入侵,建设科学、民主新社会的时代大潮中;在中西文明冲突、交融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于无处不在的巨大社会动荡里切身体验了与过去所不同的真与善、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代与传统、个人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矛盾、对立关系。由此,艺术审美中古典和谐的超凡意境美必然让位于倾向于对立的现实崇高美体验。领时代审美理想之先的新文化变革的
陈晓光[6](2004)在《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文中研究说明 总的看来,第三届油画展基本实现了中国油画的现代性转换,标志着新的历史起点,为中国油画在新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我们欣喜之余,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本届画展中的遗憾和不足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其中有关“主题性”绘画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
五 “面具”与“非面具” |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
一 面具 |
二 人脸 |
三 面具与人脸 |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
四 “中国人”面孔 |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
一 戏仿与“互文本” |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
二、文学留白观 |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重点和难点 |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2、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概述和发展 |
2.1 主题性油画创作的概念 |
2.2 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特点和特征 |
2.2.1 基本形式特点 |
2.2.2 主题性油画创作存在历史发展演变和时代发展特征 |
2.3 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发展历程 |
2.4 新疆主题性创作画家群体 |
3、消费时代背景下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所在 |
3.1 国内现实背景和时代精神 |
3.2 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主体的责任意识 |
3.3 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取向以及艺术市场的繁荣引出的问题和反思 |
3.3.1 多元化影响下的价值取向 |
3.3.2 问题的提出 |
3.3.3 反思和解决 |
3.4 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实际价值 |
3.4.1 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综述 |
3.4.2 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繁荣发展的背景(新疆油画发展现状和多元化的影响因素) |
3.4.3 从疆内外主题画展来阐述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所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和背景 |
二、选题范围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论文、文章、报道 |
第二部分:着作 |
四、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艺术创作中物质材料及技法的历史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材料发展历程 |
一、概述 |
二、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材料演变 |
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材料演变 |
第二节 西方传统绘画中的材料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西方近、现代艺术中的材料发展与变革 |
一、绘画 |
二、雕塑、装置及其他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材料发展与变革 |
第一节 中国近代艺术中的材料发展与变革 |
一、历史背景 |
二、西画的传入 |
三、留学生 |
四、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 |
五、现代雕塑 |
六、印刷出版物与现代版画 |
七、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影响的艺术 |
(一) 建国初期美术 |
(二) 新年画运动 |
第二节 艺术的“回归”——文革后绘画材料的新突破 |
一、对于形式的追求 |
(一) 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关于变形与抽象 |
(二) 对肌理、质感的需要 |
(三) 对于各种技法的兴趣与可能性 |
二、材料作为绘画创作的一个突破口 |
(一) 油画材料的深入认识 |
(二) 作为绘画材料的补充, |
(三) 对材料本身的关注 |
(四) 走向空间的冲动 |
第三节 从“现代”到“当代”——八十年代以来的美术的革命 |
一 各种思潮的涌入 |
二 观念艺术到来 |
第四节 界限的消失——艺术中所使用材料的泛化 |
一、概述 |
二、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材料新突破 |
三、绘画类作品中材料的突破与实验 |
四、雕塑类作品中材料的突破与实验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质材料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关键词“综合材料” |
(一) 用途 |
(二) 产生的原因 |
(三) 存在价值与意义,以及产生的问题 |
二、如何看待构成艺术品的“材料” |
第二节 一级材料——自然材料 |
一、基本概念 |
二、案例 |
(一) 代替的绘画材料 |
(二) 艺术作品中的重要部分 |
(三) 材料本身作为艺术 |
(四) 材料的转换 |
(五) 艺术中的道具 |
(六) 动物 |
(七) 小结 |
第三节 二级材料——人工材料 |
一 基本概念 |
二 案例 |
(一) 雕塑中新材料 |
(二) 绘画中的新材料 |
(三) 其他材料 |
(四) 传统艺术材料的新意义 |
第四节 三级材料——现成物品 |
一、基本概念 |
二、案例 |
(一) 不改变原物的“现成品”——挪用 |
(二) 对现成品的改造 |
(三) 现成物品作为元素的组合 |
(四) 对现成物品的消解 |
(五) 现成品的特殊性 |
第五节 物质材料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艺术教育中与“材料”有关的教学 |
第一节 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 |
一、历史背景 |
二、美术教育机构的兴起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美术教育 |
一、各地美术学院的成立 |
二、外教训练班 |
第三节 文革后美术学院的改革 |
一、油画材料技法学习班 |
二、由进修班带入学院的现代艺术思想 |
第四节 美术学院体制的调整 |
一、中央美术学院 |
二、中国美术学院 |
总结 |
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一:西方重要艺术作品时间简表 |
附录二:中国近代艺术家材料、技法的实验简表 |
附录三: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
附录四:中国美术学院原综合艺术系大事记 |
附件五:写作思考笔记——文件名:论文思考笔记 |
附件六:写作思考笔记——文件名:头脑风暴 |
附件七:写作思考笔记——文件名:与木头的聊天 |
鸣谢 |
(5)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上编 古典和谐美的裂变 |
第一章 和谐美—从古代向近代的演变 |
第一节 和谐之美 |
一、和谐之美,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 |
二、境生象外,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特征 |
三、逸品为上,古典后期绘画的品评标准 |
第二节 和谐的裂痕 |
一、从“胸中逸气”到“童心说”的精神转捩 |
二、“清真雅正”与“我用我法”的分向演进 |
三、“怪”为俗用,“俗”生怪趣的市井新风 |
第三节 西风东渐 |
一、接受西画的三种途径 |
二、面对西画的两种心态 |
三、普及西画的一种“俗像” |
第二章 世纪初—从西方向东方的冲击 |
第一节 新的理想:三个角度,一种方案 |
第二节 新的实践:筚路蓝缕,兴教之潮 |
第三节 新的追求:求真生活,尚美精神 |
一、朝向现实的眼睛 |
二、彰显心灵的形式 |
第四节 从和谐美到崇高美 |
一、中西之别—从时代与艺术的演变关系中把握 |
二、“二徐”之辩—在美术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理解 |
下编 风雨中的崇高美 |
第三章 展开——为艺术的人生与为人生的艺术 |
第一节 时风唤起社团潮 |
第二节 触目人生悲情现 |
第三节 幽默笔下世态相 |
第四章 求索—形式的创造与创造的形式 |
第一节 无声的个性语言铸炼 |
一、理想与现实,对立感中的诗情 |
二、艺术与现实,求真笔下的形象 |
三、传统与时代,新经验里的墨韵 |
第二节 呐喊的黑白木刻运动 |
一、“悲”高于美 |
二、“力”重于雅 |
三、“用”先于艺 |
第三节 时代的艺术发展选择 |
第五章 提升——超越的理想与理想的迷失 |
第一节 时代之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二节 朴素合一:理想的美就是现实的美 |
第三节 二元对立:现实主义/形式主义 |
第四节 狭路推进:诗意的写实 |
第五节 艰难超越:图式与个性 |
第六节 至高原则:“手法”=“信念” |
第六章 回落—形式的观念与观念的革命 |
第一节 从“伤痕”到“美感”的情感过渡 |
一、“伤痕”的社会主题 |
二、“伤感”的个体经验 |
三、“视觉”的美感追求 |
第二节 从“内容”到“形式”的创作转向 |
一、理性的滞重 |
二、感性的灵动 |
第三节 从“理念”到“虚妄”的激进实验 |
一、先验陈述:图像喻解理念 |
二、先锋之困:虚妄消解意义 |
第四节 从“穷途”到“立交”的多元景观 |
第七章 转捩—从理想的崇高到生活的平面 |
第一节 水墨—返起点再出发 |
第二节 征候—图像技术与绘画 |
第三节 趣味—从对立到多元 |
尾声“和谐”的否定之否定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3]新疆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价值研究[D]. 史培培.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4]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研究[D]. 吕智强.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5]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 孔新苗. 山东大学, 2005(05)
- [6]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笔谈(1) 主题性绘画平淡萎缩[J]. 陈晓光. 美术,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