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基层图书馆建设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徐刚[1](2020)在《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思想渊源,丰富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教育起源于近代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初步形成于国民政府制定法体系完善后的30年代末期。孙晓楼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近代法律教育,并出版国内第一本法律教育专着《法律教育》的法学家,被吴经熊誉为“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被美国学者康雅信(Alison W.Conner)誉为“出色的法律教育家”。《法律教育》涵盖了法律教育领域里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法律教育之意义和目的、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之比较、师资队伍与设施保障、入学条件与课程设置、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实践教学、法律夜校与法律研究院等。因而,有学者认为孙晓楼是民国时期“专门法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并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研究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作用发挥、历史价值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如何走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廓清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影响等。孙晓楼正是在类似的时代更迭、论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建构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其探讨和论证过的内容有:法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政治责任;在法律国际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好本国法律教育的民族性、社会性;法律人才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主张从最开始的提高入学资格入手,到培养环节中以高水平教授、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来共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法律社会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包括法制环境、地域背景、学术氛围以及个人因素。“自主性”特征明显的国民政府法制建设,在建成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具有中国品质的近代法律体系后,更加需要一批既深谙西方法律文明,又从小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本土法学家来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他们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法律自主性变革,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强化法律变革的自主性。阻碍民国司法独立的掣肘性因素在于法律人才的匮乏,此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充实进新式司法机构和运转司法。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吸引了大批法科留学生留沪工作和优秀律师执业团体的形成。他们共同成为私立法政院校的优质师资,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法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过西式法律教育并于2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二代法学家,不但能够运用西方法律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将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法律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且经常性地开展法律思想大讨论和多领域的法律实践活动。孙晓楼长时间倾注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精心编纂两期法律教育专号,也深受东吴师生法律教育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精深研究,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思想得以最终形成。深刻阐释了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任何理论体系必然都有其独有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引,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自不例外。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源自于对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空谈式的理论教育、士大夫式的绅士教育、功利式的个人主义教育、盲从式的洋化教育等问题的关注和改进。关于法律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前途,并希望办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能特别注意到,因不切国情而妨害国家民族性发展的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希望办理法律教育的人能将法律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杜绝短期功利思想和行为;希望法学界注意到法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尽心竭力地研究法律教育。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是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关于什么是法律人才,他认为要具备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针对当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对外国理论缺乏甄别、对德育重视不够、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行理实并重制、改革课程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改变讲授方式、加强品行培养、增强对理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等具体举措,对于当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依然具有较多启示意义。重点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孙晓楼从法律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实并重制、法律研究方法、法律课程编制等四个方面,对民国法律教育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法律国际化进程中,法律教育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本国社会实际,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比较借鉴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来改善中国法律教育。理实并重制,既有法律人才培养不适应废除领事裁判权需要和为缓解法律张力而培养具有较高司法智慧、司法技巧的法律人才等历史背景,又有以例案研究等四点关键之举来实现理论学科和实验学科相配合等系统内涵,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性。偏于理论的、狭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存在通病,而在社会法学派崛起之后,法律的研究方法出现倾向于实际的、广义的、功用的研究之趋势。在详细考察12所国内外着名大学法律课程的基础上,不但研究得出沿用至今的课程编制五项原则,而且提出应添设法律伦理学、会计学、理论法学等三门课程的观点,切实针对时弊,符合当时历史阶段要求,至今仍具颇多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孙晓楼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初始环节的入学门槛把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高水平教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保障的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进行质量控制。受美国和东吴法学院“精英化”法律教育的影响,针对不合格学生充斥法律学校的时弊,提出一方面要限制学生人数,来达到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去选择人才和方便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提高入学资格来代替延长学习年限,保证学生在学习法律前应当修完9门基本科目。主张教育部限制学生人数的整顿措施,应当考虑各个学校的历史、已往的成绩、不同学科的强弱程度、学校本身经济情况等因素,避免一刀切。针对位置不稳、四处兼职的教授现状,主张以身许学的专任教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通过俸给的提高、位置的保障、课目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生活的改善,来崇养“国士式”教授。法学图书馆、模型法庭、讨论室、法律救助社是保障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设备支撑。着重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孙晓楼在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朝阳学院院长时期的法律实践,既是其法律教育思想的折射与印证,又是其实践智慧的充分展现。以论着的形式阐释比较法研究令人信服的理由,试图说服政府减少对东吴法学院比较法教学的干预,并指出比较法研究之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中国法。特色鲜明的比较法教学给东吴法学院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良好的就业、星光闪耀的律师群体和司法官群体等巨大实际效益。长期在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群体指导下的东吴模型法庭课程,克服了长期理论灌输之弊病,训练了学生法律推理、法律论辩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东吴法学院法律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担任朝阳学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行理实并重制,聘请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学家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引进模型法庭并适当增加比较法课程,补强了朝阳学生短于法律实践的弱项。孙晓楼是在中国添设法律研究院的最早极力主张者之一,也阐释了法律夜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存在的理由及改进对策。全面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当代价值。与同时代主要法学家相比,孙晓楼从推动和实现国家法治的高度出发,以更加宏大的系统性思维站在理论建构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建构民国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法律学系科目表工作,对在全国范围开设法学基本科目必修课、比较法课程以及遵循其主张的课程编制五大原则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法律教育思想对朱家骅任教育部长时期的宏观法律教育政策产生了不少启发和影响。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时期,始终坚守比较法教学,积极推动模型法庭和图书馆建设。抗战期间担任朝阳学院院长,克服筚路蓝缕的办学困境,竭尽所能地四处聘来阵容齐整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和奖惩制度,取得了招收法科研究生的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治校成果。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明确当今法学教育宗旨和定位,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构建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何开展好跨学科教育,如何将法律伦理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如何改进法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经验启示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古占钧[2](2019)在《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泉州是我国着名的侨乡之一。在不断变化的近代社会变革环境中,泉州依靠侨汇作为经济支撑,19世纪末以来,城乡建设热潮不断,形成了中西交融的侨乡建筑文化景观。本文引入城市建设发展的研究视角,通过研究泉州旧城区近代建设中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特征,以及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城市规划建设的转变历程,揭示泉州旧城区在华侨影响下在近代取得的规划建设成就,分析华侨对泉州旧城区规划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当中蕴生的一些特殊规划经验,并对当代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二至第七章是论文的重点。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总体结构论述华侨对泉州旧城区规划建设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史料的收集和整合,以闽南侨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为基础,通过分析19世纪末以来泉州受南洋等外域文化影响下侨乡的形成,以及侨汇对推动城市建设所作的贡献,探析泉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条件,展现华侨参与旧城区规划建设的背景。接着,从总体布局层面,研究华侨参与下的规划建设活动对旧城总体布局的影响及特征,揭示华侨文化与旧城总体布局的相互渗透;然后分视角研究围绕第四章到第六章展开,从泉州旧城区中与华侨发生密切关系的居住区、公共设施、街巷等不同建设活动的层面来揭示其与华侨文化的适应与渗透关系及由此带来旧城区总体布局的变化。通过剖析归纳这些不同建设方面体现的特点,探讨华侨参与下的规划建设活动对旧城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华侨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特殊经验。最后,当代启示,反思当代泉州旧城区华侨文化遗产的传承危机,希望通过阐述华侨文化遗产在未来泉州城市发展及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对华侨文化遗产的未来传承的提出一些建议。
刘晓霞[3](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孙红娟[4](2019)在《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名片。图书馆存储着书籍,碰撞着思想,传承着文化,用文化滋养着每一座城,每一寸土地。“治世修文,化育人心”,图书馆文化本质上根源于群众,自然需要回归到群众之中开展服务。社区图书馆作为家门口的公共阅读空间,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阅读需求,不仅能丰富社会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基层民众的文化素质,还能促进居民的情感沟通,增强社区认同感。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以及相配套的服务法规三方面的对比分析,尝试从理念、资源、制度和创新内容层面寻求提升我国社区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方法,以期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社会文化繁荣提供有益的参考。
应海平[5](2018)在《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基层图书馆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板块之一,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和延伸,虽在个体规模、馆藏数量、服务范围等方面不及省市级图书馆,但是基层图书馆在基本社会职能方面不仅保持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还有着总体服务范围广,社会效益高等优势,面向基层深处,开展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催化作用,城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基层作为社会大众生活的最活跃场所之一,其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带来了挑战。但是,当前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研究依然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政府工作的重心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工作的转移,自2005年“公共文化”首次被提及至今,公共文化服务经过了13年的发展,“标准化、均等化”已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矛盾,随着政府文化服务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构建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已刻不容缓。本文尝试构建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力求于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到基层社会大众、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水平、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期加快基层图书馆标准化进程,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于淇楠[6](2017)在《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双重背景下,中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期。基层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最普通社会大众的公共性文化服务组织,对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素养的提升与精神生活的丰富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对城镇化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河南省郸城县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读者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建设模式,结合国内外基层公共图书馆先进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了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为郸城县及中西部城镇化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完颜邓邓[7](2017)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组成部分,是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实现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变,能够扩展公共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是借助新技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性选择。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对数字化设施设备的建设、公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培训以及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界定相关概念,阐释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促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及相关制度建设,调查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造成不均等的现实原因,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并提出其运行策略。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文化权益理论要求政府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服务过程应重视公众参与,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对公众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服务的利用率。依据公平正义理论,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需要首先建立制度,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服务中应将那些获取服务困难的群体作为重点,均等化是动态变化的、是相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职能,满足所有公民的数字文化需求,建立公民需求表达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2)在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及若干地方性数字文化项目的推动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水平与数字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与群体差距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本文运用所构建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不同地域、城乡、群体间的评价,发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这些地区为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明显不足,整体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存在显着差距。造成非均等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安排的非均等或相关制度的缺失,包括国家长期区域有别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地区当地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公共文化行业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电信普遍服务与信息无障碍发展缓慢等。由于均等化的实现依靠公众的需求与利用,公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差距、数字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差距等微观因素对非均等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为此,实现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3)通过对国外实践的调查分析,表明国外经验对于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借鉴意义。主要有: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4)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动态发展原则,构建由目标、对象、责任主体、方式四要素构成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为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与供给者推进均等化提供一种模式。根据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非均等的现实问题,将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与特殊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将提高对这些地区与群体的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作为目标,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力量都是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参与主体,负有不同的责任,确立标准、实施评价是促进均等化的有效方式。(5)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需要从制度环境、服务供给、技术应用、人文与素养四个层面加以推进。制度环境层面,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确立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服务供给层面,改变服务的单一供给方式,发展多元供给主体;明确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技术应用层面,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人文与素养层面,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服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公众素养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的利用率。
周萍[8](2015)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遍、均等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我国从公共图书馆建设伊始就秉承了普遍均等的服务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越来越意识到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建设经费的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广泛建设中型、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能力还不足。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采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模式扩大图书馆的覆盖范围,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模式,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图书馆建设方式,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合。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亦是城市中心图书馆的外延建设,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特点,能够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面,是图书馆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实现图书馆普遍均等全覆盖的目标和满足国民的阅读需求,我国多个地区公共图书馆采用了总分馆的形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合理布局分馆、统一分配资源、共享设备和人才,最大限度地扩大图书馆资源的覆盖面。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探索期间,我国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总分馆运作模式,例如苏州模式、嘉兴模式、禅城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成功运作给其他相同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论文选题就来源于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探讨了总分馆制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国内外各种总分馆模式,分析总分馆构成要素,构建了大众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提出影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本文分为七个章节,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以及研究现状,从国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针政策引入,介绍我国建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必要性,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章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特征分析。主要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重点说明了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普遍均等全覆盖的特点。第三章我国现有的总分馆的典型模式比较与分析。介绍了四种十个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典型模式,并且从地区政策、管理主体、建设主体、建设机制、服务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第四章国外现有的总分馆的典型模式比较与分析。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六个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典型模式,结合每个国家的国情,从地区政策、管理主体、建设主体、服务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第五章大众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模式构建。从图书馆大众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分别是政府为管理主体、总馆为建设主体、资源共享为首要目标、服务对象定位分析、服务手段与方式,并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了总分馆的模式。第六章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结合国内外总分馆的实践,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策略,从法律、制度、建设力量、技术、服务五个角度进行展开。第七章结语。肯定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对今后总分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苏超[9](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刘兰芬[10](2012)在《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遍均等是世界各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普遍原则,新时期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是发展街道/乡镇和社区/乡村等基层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实现全覆盖固然重要,但服务功能拓展和服务形式创新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基层图书馆建设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基层图书馆建设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法制环境: 制定法体系的完备和司法改革的推进 |
一、制定法体系的完备 |
二、司法改革的推进 |
三、小结 |
第二节 地域背景: 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 |
一、近代上海与法学留学生 |
二、近代上海与私立法政院校的发展 |
三、近代上海与律师职业团体的形成 |
第三节 学术氛围: 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与法律教育思想讨论的兴起 |
一、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 |
二、法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兴起 |
第四节 个人因素: 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与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
一、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 |
二、孙晓楼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
第二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 |
第一节 对民国大学教育批评及改进意见 |
第二节法律教育之意义: “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 |
一、中国古代法律教育: 现代法治的缄默之地 |
二、乱象丛生的民国法律教育呼唤系统的法律教育研究 |
三、办出高水平的法学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
第三节 法律教育之目的: “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 |
一、法治意识与法律人才: 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和关键 |
二、法律人才之要件: 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 |
三、改进和完善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 |
第三章 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改善中国的法律教育: 借他山之石以自立 |
一、法律民族化的检讨 |
二、大陆英美法律教育之比较借鉴 |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一个新制度: “理实并重制” |
一、“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系统内涵 |
三、“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四、小结 |
第三节 法律研究方法之转变趋势 |
一、各法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
二、从理论的研究到实际的研究 |
三、从狭义的研究到广义的研究 |
四、从分析的研究到功用的研究 |
第四节 法律课程编制之研究 |
一、法律课程编制应遵循之原则 |
二、法律学校应添设之三门学课 |
三、一份理想的法律课程表的出炉 |
第四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 |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始环节: 从把控入学门槛开始 |
一、未进法律学校之前应修习之基本科目 |
二、限制学生人数、提高入学资格以“培植完善的法律人才” |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水平的专任教授 |
一、难以以身许学的教授充斥社会 |
二、“崇养国士式的教授以做青年的矜式” |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保障: 法律学校应有之设备 |
一、法学图书馆 |
二、模型法庭 |
三、讨论室 |
四、法律救助社 |
第五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 |
第一节 东吴法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 |
一、比较法教学 |
二、常态化开设模型法庭 |
第二节 法律夜校人才培养和东吴法学院研究生教育 |
一、法律夜校人才培养之改进 |
二、法律研究院之添设 |
三、开创中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先河的东吴法学院 |
第六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 |
第一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 与同时期主要法学家比较 |
一、关于法律教育目的的探讨 |
二、关于法律人才观的探讨 |
三、关于法律课程编制的探讨 |
四、关于法律学校教授的探讨 |
五、关于法律学校设备的探讨 |
六、对待比较法的态度 |
第二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继承与革新: 对第一代法学家的法律教育思想 |
二、启发与采纳: 对国民政府法律教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
三、执教与执掌: 在“南东吴,北朝阳”的法律教育实践 |
第三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
一、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二、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研究特色 |
第2章 华侨对我国近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
2.1 华侨与我国近代城市建设初步发展 |
2.1.1 近代华侨投资以沿海城市为主 |
2.1.2 华侨投资对沿海城市的兴起和建设的作用 |
2.2 华侨对近代泉州城市建设影响的背景 |
2.2.1 闽南侨乡地理文化环境的地域性特征 |
2.2.2 华侨与侨汇 |
2.2.3 华侨参与泉州旧城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条件 |
2.2.4 泉州华侨发展与近代旧城城乡建设变革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总体布局变革 |
3.1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的总体格局演变 |
3.1.1 泉州城市城垣形制演化 |
3.1.2 轴线格局的演化 |
3.1.3 街巷体系的演变 |
3.1.4 功能布局的演变 |
3.2 近代华侨对泉州旧城总体布局变革的参与 |
3.3 近代华侨对泉州旧城总体布局的影响 |
3.3.1 交通格局的演变 |
3.3.2 古城格局的解体 |
3.3.3 近代城市格局的发展 |
3.3.4 功能分区格局逐渐呈现 |
3.3.5 近代侨乡特色建筑风貌 |
3.4 近代华侨对旧城布局影响的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住区建设 |
4.1 近代以前旧城传统住区建设概述 |
4.1.1 坊宅和店宅共存的居住模式 |
4.2 近代华侨对旧城传统居住街坊的改变 |
4.2.1 独院独户的散点式群体布局 |
4.2.2 单体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功能舒适完善 |
4.2.3 住区模式多元化 |
4.2.4 街巷内部的住区结构未变 |
4.2.5 住区景观风貌融合南洋风 |
4.2.6 华侨新建筑楔入下的传统居住街坊特征 |
4.3 建国后华侨参与的新村整体开发建设 |
4.3.1 新村建设背景及筹建过程 |
4.3.2 新村投资管理模式 |
4.3.3 新村平面布局及建筑形式 |
4.3.4 新村的启示及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公共设施建设 |
5.1 近代泉州旧城公共设施建设背景 |
5.2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公共设施建设概况 |
5.3 近代华侨参与对旧城各项公共设施建设的整体影响 |
5.3.1 华侨对公共设施建设的作用 |
5.3.2 建设内容 |
5.4 近代华侨参与的各项公共设施建设 |
5.4.1 华侨教育影响下的校园规划 |
5.4.2 华侨生活导向下的侨光电影院建设 |
5.4.3 公益心推动下的华侨图书馆建设 |
5.4.4 公共设施兴建对旧城的整体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街巷改造 |
6.1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街巷体系格局 |
6.2 近代华侨参与改造对旧城街巷体系的改变 |
6.2.1 街巷空间尺度的变化 |
6.2.2 街巷慢行游线与华侨生活空间的契合 |
6.2.3 街巷植栽景观节点引入外来植栽 |
6.2.4 街巷空间组织的梳理 |
6.3 近代华侨参与的街道建设_以中山路改造为例 |
6.3.1 街道立面建筑风貌融入侨乡特色 |
6.3.2 街道空间视觉景观的提升 |
6.3.3 街道商业功能与业态布局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
7.1 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
7.1.1 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善 |
7.1.2 华侨文化遗产认定和认识的局限 |
7.1.3 政府和民间保护资金投入有限 |
7.1.4 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宣传不足 |
7.2 当代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建议 |
7.2.1 注重古城华侨居住区的保护与利用 |
7.2.2 中山路骑楼商业街的存量提升改造 |
7.2.3 华侨文化旅游与古城街巷慢行相结合 |
7.2.4 多方融合的保护与管理方式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片索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区图书馆服务概述 |
第一节 社区图书馆的概念 |
第二节 社区图书馆服务的概念及特征 |
一、社区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
二、社区图书馆服务的特征 |
第三章 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比较 |
第一节 信息公平理念比较 |
一、我国信息公平理念 |
二、国外信息公平理念 |
第二节 信息自由理念比较 |
一、我国信息自由理念 |
二、国外信息自由理念 |
第三节 信息共享理念比较 |
一、我国信息共享理念 |
二、国外信息共享理念 |
第四节 中外对比 |
第四章 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内容比较 |
第一节 传统服务内容比较 |
一、我国社区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 |
二、国外社区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 |
第二节 延伸服务内容比较 |
一、我国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内容 |
二、国外社区图书馆延伸服务内容 |
第三节 中外对比 |
第五章 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法规比较 |
第一节 馆舍要求比较 |
一、我国社区图书馆对馆舍的要求 |
二、国外社区图书馆对馆舍的要求 |
第二节 基础资源比较 |
一、我国社区图书馆对基础资源的要求 |
二、国外社区图书馆对基础资源的要求 |
第三节 服务要求比较 |
一、我国社区图书馆对服务的要求 |
二、国外社区图书馆对服务的要求 |
第四节 中外对比 |
第六章 提升我国社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建议 |
第一节 服务理念方面 |
一、重视文化弱势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
二、树立形式观念,促进信息自由 |
三、拓宽视野,搭建活动共享平台 |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展现人文精神 |
第二节 服务资源方面 |
一、合理布局,优化馆藏建设 |
二、吸纳专业人才,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
三、挖掘本土化特色资源,传播优秀文化 |
第三节 服务制度方面 |
一、完善经费财政保障制度 |
二、完善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 |
三、完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
第四节 服务内容方面 |
一、合理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公共空间 |
二、创新图书馆的物流功能 |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市基层 |
1.3.2 城市基层图书馆 |
1.3.3 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
1.3.4 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 |
1.3.5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理论基础 |
2.1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
2.2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构建依据 |
2.2.1 政策依据 |
2.2.2 理论依据 |
2.3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构建原则 |
2.3.1 系统性原则 |
2.3.2 公平原则 |
2.3.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2.3.4 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发展 |
3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实践基础 |
3.1 构建我国城市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的影响因素 |
3.1.1 法律法规的颁布 |
3.1.2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3.1.3 现有标准的实施 |
3.1.4 构建我国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的其他影响因素 |
3.2 我国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现状及启示 |
3.2.1 上海市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 |
3.2.2 重庆市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 |
3.2.3 我国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启示 |
3.3 国外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现状及启示 |
3.3.1 日本公民馆标准建设现状 |
3.3.2 美国基层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现状 |
3.3.3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设启示 |
4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设计 |
4.1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构建思路 |
4.2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内容体系 |
4.2.1 基本标准的结构维度 |
4.2.2 基本标准的构成要素 |
4.3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体系 |
4.3.1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解析 |
4.3.2 基本标准的评价等级 |
5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实施保障 |
5.1 政策保障 |
5.2 资源保障 |
5.3 制度保障 |
结语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附录1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西部) |
附录2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中部) |
附录3 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东部) |
附录4 机构调查表与访谈提纲 |
附录5 公共文化服务对象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城镇化进程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概述 |
2.1 城镇化的内涵 |
2.2 城镇化进程的合理定位 |
2.3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其范围界定 |
2.4 城镇化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4.1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机遇 |
2.4.2 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3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分析 |
3.1 图书馆员访谈调查 |
3.2 读者问卷调查 |
3.2.1 读者问卷调查与研究过程 |
3.2.2 读者需求统计分析 |
3.3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 |
3.3.1 馆藏 |
3.3.2 服务 |
3.3.3 设施 |
3.4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本章小结 |
4 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定位 |
4.1 城镇居民的休闲空间 |
4.2 城镇发展的智慧宝库 |
4.3 留守儿童的教育基地 |
4.4 本土文化的传承圣地 |
本章小结 |
5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模式选择 |
5.1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选择的理由 |
5.2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
本章小结 |
6 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 |
6.1 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 |
6.1.1 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制度规范的必要性 |
6.1.2 完善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制度规范 |
6.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6.2.1 推动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 |
6.2.2 完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 |
6.3 开展专项读者服务 |
6.3.1 打造城镇休闲乐园 |
6.3.2 全面开展社会教育 |
6.3.3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
6.4 完善全面监督体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综述 |
1.2.2 国内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 |
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1.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
2.1.2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 |
2.2 理论依据 |
2.2.1 文化权益理论 |
2.2.2 公平正义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制度背景 |
2.3.1 信息公平获取制度 |
2.3.2 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
2.3.3 数字包容制度 |
2.4 现实意义 |
2.4.1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
2.4.2 消弭数字鸿沟 |
2.4.3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
3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 |
3.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概况 |
3.2 推进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举措与成效 |
3.2.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 |
3.2.2 财政投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
3.2.3 服务覆盖面向农村基层、偏远地区延伸 |
3.2.4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整合资源 |
3.3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调查——以文化共享工程为例 |
3.3.1 调查设计 |
3.3.2 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
3.3.3 基层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
3.3.4 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
3.3.5 调查总结 |
4 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
4.1 制度因素 |
4.1.1 国家现行法律政策 |
4.1.2 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制度 |
4.2 经济因素 |
4.2.1 地区经济发展与财政投入差距 |
4.2.2 不同群体自身的经济条件差异 |
4.3 文化因素 |
4.3.1 公共数字文化的发展水平 |
4.3.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单位的均等化组织文化 |
4.4 技术因素 |
4.4.1 信息及通信技术 |
4.4.2 信息无障碍技术 |
4.5 素质因素 |
4.5.1 公众文化素养 |
4.5.2 公众数字素养 |
5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国外借鉴 |
5.1 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
5.1.1 政府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
5.1.2 行业的法律政策与标准规范 |
5.1.3 公共文化机构的政策规划 |
5.2 信息基础设施与设备 |
5.2.1 农村与偏远地区的服务网点和宽带网络建设 |
5.2.2 无障碍网站建设 |
5.2.3 辅助技术产品开发 |
5.2.4 辅助技术产品应用 |
5.3 数字资源建设 |
5.3.1 多样性资源建设 |
5.3.2 专题资源建设 |
5.4 数字服务 |
5.4.0 公民数字素养教育服务 |
5.4.1 面向农村、偏远地区的宣传推广与服务推送 |
5.4.2 为特殊群体推出个性化服务项目 |
5.5 国外提供的借鉴 |
5.5.1 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均等化的根本保障 |
5.5.2 普及信息基础设施与提高公民数字素养是均等化的基本前提 |
5.5.3 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是促进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
5.5.4 均衡服务对象是实现均等化的必然路径 |
5.5.5 发展社会合作是实现均等化的必要助力 |
6 我国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构建 |
6.1 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
6.1.1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 |
6.1.2 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原则 |
6.1.3 动态发展原则 |
6.2 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
6.2.1 目标与对象 |
6.2.2 责任主体 |
6.2.3 保障方式 |
6.3 保障体系模型 |
6.4 保障体系的实例分析 |
6.4.1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构建举措 |
6.4.2 广东省保障体系的不足与优化方案 |
7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的运行 |
7.1 制度环境层面 |
7.1.1 构建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系 |
7.1.2 细化服务标准,评估实施效果 |
7.1.3 确立均等化评价标准,评估均等化程度 |
7.2 服务供给层面 |
7.2.1 发展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
7.2.2 明确群体差异化需求,实施分众化供给 |
7.3 技术应用层面 |
7.3.1 改造数字服务网站,实现无障碍化 |
7.3.2 推动辅助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
7.4 人文与素养层面 |
7.4.1 构建均等化组织文化,培育人文精神 |
7.4.2 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提高服务利用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8)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研究现状 |
1.4.1 主要研究者与高被引文章分析 |
1.4.2 研究热点分析 |
2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分析 |
2.1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概念:知识的公共性和图书馆的公共品性质 |
2.1.1 知识的公共性 |
2.1.2 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及其公共品性质 |
2.1.3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
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基本特征:普遍均等全覆盖 |
2.2.1 普遍均等概念的来源 |
2.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2.3 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要素分析:基层图书馆、区域图书馆网络和总分馆系统 |
2.3.1 总分馆制的提出与发展 |
2.3.2 基层图书馆、区域图书馆网络和总分馆系统 |
2.4 总分馆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
2.4.1 国家的需求 |
2.4.2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
2.4.3 公众的需求 |
3 我国现有的总分馆的典型模式比较与分析 |
3.1 松散型的总分馆模式:多元投入、协同管理 |
3.1.1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体系 |
3.1.2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3.1.3 杭州图书馆一证通体系 |
3.2 集约型的总分馆模式:多级投入、集中管理 |
3.2.1 东莞集群图书馆体系 |
3.2.2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总分馆体系 |
3.2.3 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
3.3 统一型的总分馆模式:单一投入、统一管理 |
3.3.1 佛山禅城区联合图书馆体系 |
3.3.2 信阳市平桥区总分馆体系 |
3.4 多元型的总分馆模式:多层投入、合作管理 |
3.4.1 南京金陵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
3.4.2 深圳图书馆之城体系 |
3.5 四种总分馆模式的比较分析 |
3.5.1 地区政策 |
3.5.2 管理主体 |
3.5.3 建设主体 |
3.5.4 建设机制 |
3.5.5 服务方式 |
4 国外现有的总分馆的典型模式比较与分析 |
4.1 美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
4.1.1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体系 |
4.1.2 纽约公共图书馆体系 |
4.2 英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
4.2.1 英国国立图书馆体系 |
4.2.2 伦敦公共图书馆体系 |
4.3 日本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
4.3.1 东京公共图书馆体系 |
4.3.2 横滨中央图书馆体系 |
4.4 三国总分馆体系的比较分析 |
4.4.1 地区政策 |
4.4.2 管理主体 |
4.4.3 建设主体 |
4.4.4 建设机制 |
4.4.5 服务方式 |
5 大众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模式构建 |
5.1 要素分析 |
5.1.1 政府为管理主体 |
5.1.2 总馆为建设主体 |
5.1.3 资源共享为首要目标 |
5.1.4 服务对象定位分析 |
5.1.5 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 |
5.2 模式构建 |
5.2.1 宏观体系 |
5.2.2 微观体系 |
6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
6.1 建立相关法律 |
6.2 完善管理制度 |
6.3 联合社会力量 |
6.4 提高技术能力 |
6.5 树立服务理念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一) 在管理层级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二) 空间布局上的全覆盖 |
(三) 系统和单位图书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 |
二、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体制问题仍是目前影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障碍 |
(二)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三)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 |
三、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对策 |
(一) 加快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
1、通过立法, 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
2、制定中长期规划, 加强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 |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转和开展业务活动 |
(二) 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
1、为文化传播服务 |
2、为全民教育服务 |
3、为全民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
4、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服务 |
5、为科学研究服务 |
6、为特殊群体服务 |
(三) 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 |
1、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
2、增设流动图书馆 |
3、发展自助图书馆 |
四、中西基层图书馆建设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徐刚. 扬州大学, 2020(04)
- [2]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D]. 古占钧. 华侨大学, 2019(01)
- [3]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外社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D]. 孙红娟.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5]城市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研究[D]. 应海平. 云南大学, 2018(01)
- [6]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D]. 于淇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 完颜邓邓. 武汉大学, 2017(07)
- [8]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研究[D]. 周萍. 南京大学, 2015(07)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10]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刘兰芬.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标签:图书馆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论文; 公共资源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法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