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斯达克 股市网络化领头羊(论文文献综述)
文天骄[1](2020)在《我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运用 ——基于哔哩哔哩弹幕网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互联网自1987年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成功连接后,开始迅猛发展,直至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约占全球网民规模的五分之一。伴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网络经济也不断发展,根据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500强的行业分布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公司数量最多,市值总额仅次于金融行业,互联网企业已成为提升我国GDP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融资、上市、并购等资本运作日益频繁,而这些交易背后的融资数额、股票估值和收购价格都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因此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估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做出合理决策,减少损失。然而由于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资产结构、风险水平等方面与传统企业有较大区别,并且其发展初期通常处于亏损状态,故大多数传统估值方法并不适用于互联网企业,因此学界开始运用用户价值法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用户价值法起源于梅特卡夫定律,认为网络价值与网络规模相关,由于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当网络达到一定规模,网络价值将呈爆发式增长。DEVA模型是第一个依据该定律构建起来并运用到企业估值中的方法,但是学界普遍认为该模型的广泛应用导致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此后学者对互联网估值理论及方法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通过分析互联网企业特点与传统估值法适用范围,得到传统估值法并不适用于我国部分互联网企业的结论;然后引出梅特卡夫定律及用户价值估值模型在互联网企业中的运用,在总结原有估值模型的局限性后,对模型系数进行修正并得到修正后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案例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将估值结果与市值比较,得出修正后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较为有效的结论。文章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指出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二部分阐述国内外传统估值理论及互联网企业估值方法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三部分阐述分析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发展特点与相关理论,指出影响互联网企业价值的两大因素。第四部分分别对传统估值法中绝对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前文对互联网企业特点的描述,总结得出互联网企业估值难点。第五部分介绍了梅特卡夫定律以及基于该定律创建的三个模型:DEVA模型、国泰君安估值公式与施焱旻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之后根据梅特卡夫定律,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关系数进行修正:(1)用户规模由月活跃人数(MAU)表示;(2)用户粘性由日活跃人数(DAU)/月活跃人数(MAU)的比值表示;(3)变现系数由付费用户/MAU比率和用户平均收入值(ARPU)表示;(4)溢价系数使用同行业公司平均市净率倍数(P/B)表示;(5)市场潜力系数由未获得用户数/MAU的比值表示,由此组成本文构建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第六部分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作为案例,使用相对估值法中的P/B、P/S模型及修正后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分别对该网络平台进行价值评估,并将三种估值方法的结果分别与当前市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估值结果与市值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得出修正后的用户价值估值模型有效性的结论。第七部分对前文研究过程及结论进行简要总结。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目前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方法主要以传统估值法为主,用户价值法虽然依据互联网企业价值增长规律构建,然而对该方法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当前的几种估值模型参数定义未达成共识,且部分参数难以量化,因此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对原有模型参数进行一定的修正,提高了用户估值模型的可操作性与准确性,既进一步丰富用户价值估值理论体系,又为互联网企业估值方法如何具体应用提供一定参考。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未能将影响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因素全部纳入估值模型的构建中,部分非财务数据在量化过程中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该模型引入的市场潜力指标相关理论依据不够充分,设置较为粗略,导致运用本文模型进行估值的结果会有一定误差。
王珏帅[2](2019)在《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诱发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救市”实践显示:尽管核心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各不相同的实际经济周期,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表现出被称之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高度相关性。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根源即是流动性外溢(Monetary Spillover)。在过去10年里,由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和溢出效应所驱动的全球经济高度相关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些重大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立场及政治走向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流动性外溢风险是中国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亟待解答一个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题,尝试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就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影响效果,以及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影响的文献资料:而后考察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发展历程(互联网泡沫危机、美国次级贷款泡沫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前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四大经济体的GPM-4模型,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3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对我国9个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随后利用FAVAR模型,研究了 G7经济体的流动性对我国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消费品零售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六种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影响,以及各行业中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由15个主要经济体构成的GVAR模型,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动性变化是塑造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方向多次转向、手段丰富,且流动性管理规模庞大。第二,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不同类型的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货币冲击的瞬时效果最强,信贷条件和基准利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长期贡献度更大;G3经济体中美国的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欧元区次之,日本的影响最小;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20个季度之后影响基本被完全吸收。第三,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以扩张效应为主,但部分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反复;瞬时冲击对我国主要产业活动的影响大约在6个月左右达到稳定状态,长期来看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各产业活动变量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起主导作用;流动性冲击对大类产业部门影响的传导机制总体上遵循从初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活动向最终产品价格和生产活动传递的过程,但对细分产业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具有较大差异。第四,主要经济体的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不同经济体、不同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瞬时冲击和长期贡献有较大差异,其中,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波动的贡献度更高,中国长期债券利率对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冲击更敏感。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别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金融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二,本文尝试拓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GPM分析框架,构建了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构成的GPM-4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分析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第二,本文基于FAVAR模型探讨了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主要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溢出领域的研究内容。第四,本文对全球15个国家构建了 GVAR模型,系统讨论了美国、欧元区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其他经济体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样本覆盖等方面完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文献资料。
米瑾[3](2019)在《国盾量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11月5日注定将被历史铭记。习总书记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中国科技企业实现自己的“纳斯达克”梦即将到来。众所周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于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是一个重大举措。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与实践,投资者与政府部门对于尽快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基本达成共识,通过科创板市场,一方面科技创新型企业可以进行股权融资,满足实体企业缺少资金支持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作为一个试验田,为创新和发展现有A股主板市场的基础制度提供先行参考。最终,通过不断努力改革和创新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一个健康、完善、规范的资本市场。近些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家庭可支配资金的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开始把眼光投向资本市场。目前,我国以散户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体,长期以来形成了炒概念、追热点等投资习惯,追涨杀跌的投机氛围十分严重。“羊群效应”现象在我国股市频繁发生,牛短熊长,股市经常出现大幅剧烈波动,绝大部分投资者亏损严重,这样的局面,是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都不愿接受的。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上市公司既能健康发展,投资者又能取得丰厚投资回报的双赢局面。因此,如何在快速变化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正确评估分析,并以此作为重要的投资依据,成为当下我国投资者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在科创板推出之际,致力于研究构建一个适合我国科创板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框架,并以科创板上市公司“国盾量子”为案例来展示评估分析方法是如何实际运用的,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本文对科创板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阐述了国家推出科创板的现实意义。接着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以及针对科创板公司如何进行估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在理论研究上,本文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基本面分析法和估值法的介绍,分析如何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理论研究,以及在此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目前理论研究现状,并对所述文献资料进行了评述。最后,为了详细阐明科创板类公司的特点和如何对其进行估值,本文以在我国率先从事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国盾量子”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案例研究。在对量子通信概念和国内外量子通信行业目前发展概况进行简单介绍后,详细的对国盾量子公司进行了经营分析、财务分析、估值分析、投资风险分析。通过详细分析得出,国盾量子作为目前国内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领军企业,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经营稳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值得投资者深入跟踪研究的优秀标的之一。运用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法以及现金流折现法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到国盾量子的每股内在价值为58.38-68.83元,以此价格区间作为公司上市后评估实际股票价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标准值。若市场价格大幅偏离此区间,则可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标的的重要信号。
侯顺[4](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张均强[5](2016)在《基于动态能力的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和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互联网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更加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无网不在”。互联网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然而,纵使是在互联网时代,也并非“无网不胜”,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企业成功了、壮大了,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却在成长的路上跌倒了、摔倒了。在互联网时代,关注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策略与路径,对于理论界和企业界具有深远意义。企业成长理论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在立足于管理理论中关于企业成长的资源理论、能力理论、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理论的基础上,吸纳了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营养,更为重要的是,本论文充分融合了互联网行业自身独特的经济技术特征,从而深入探讨了动态能力影响下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成长机理与策略、成长路径等相关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选取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和典型的制造业企业,开展案例研究,探索并比较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成长路径,揭示了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与互联网企业成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来讲,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的综合理论框架。论文在辨析网络、网络化、网络产业、网络经济、网络时代、网络社会,厘清研究对象并简要展示中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的基础上,运用中外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案例和数据,揭示网络效应、共享效应、风险效应等互联网行业的三大发展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的综合理论框架。这一企业成长的综合理论框架,以内生的“资源与网络——动态可持续能力——企业成长”,即“资源-能力-成长”的基本范式为主轴,提出以网络和资源为基础,以网络外部性、资源配置与管理、网络的聚集、分享与创造效应为驱动,形成互联网企业成长的五大动态可持续能力并融合成为企业的成长矢量,推动、引导企业成长。(2)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策略模型。本文遵循前述基于动态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综合机理的理论框架,通过建构数理模型,探索了考虑动态能力影响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具体策略模型。并通过模型推演,揭示与证明:第一,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配置水平以及总效用有正向影响,随着网络外部性强度的逐渐提高,互联网企业将以更大的投入来培育企业动态能力;第二,动态能力是互联网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把握商机,实现自身成长的关键所在,互联网企业现有业务能力和动态能力的边际产出影响到其能力组合的选择,进而影响其成长;第三,互联网企业的现有业务能力和动态能力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两种重要力量,前者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在现有业务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后者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把握商机的实力。从而可以为现实商业环境中的互联网企业制定具体的成长路径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3)互联网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和制造业典型企业成长路径的案例分析。为了对论文所构建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和成长策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论文选取百度和东汽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和制造业典型企业为现实案例,运用基于企业大事记的事件分析法,利用数据挖据的方法寻找企业成长的“节点”,揭示企业成长的路径,并利用基于动态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和策略,分别对两个案例企业的成长路径与业绩(资本市场表现、财务指标与绩效等)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动态能力、成长机理、策略、路径进行比较。案例研究的结果,不仅为构建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策略与路径提供了支持性的结论,而且还为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成长所依赖的动态能力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体上来看,本研究探索性的总结与归纳了互联网企业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从中提炼和识别动态能力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而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规律。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从实践层面为各类正在面临生存、竞争与发展压力的互联网企业更加科学的培养与配置动态能力,以及选择成长方式和发展路径提供有迹可循的实践指导。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面临互联网转型与升级的各类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张茵[6](2015)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模式及其对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启示》文中认为关于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兼并重组的报道与叙述非常之多,从该事件发生到最终失败的过程一直备受各方争议与关注。信息资料虽然多而杂乱,一直未能整理出完整的兼并重组过程的论文。本文将按照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兼并重组前到准备到实施最后到失败的顺序,深入、详尽又客观的分析论述该商业行为。论文深刻总结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实施兼并重组的原因,该原因将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从两家企业受到何种因素产生这样决策的原因到促使该决策发生的原因两方面对该商业行为进行研究。更加具体和真实的反应兼并重组发生的促成因素。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兼并重组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与以往的兼并重组模式不同的,是新型的兼并重组模式。本文将通过客观的理论和实际的表现论证该模式的创新之处,通过对该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实际分析得出该种新模式的特点,定义与何种条件下才可以产生该种兼并重组模式。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兼并重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行为是值得企业学习和借鉴的。现有理论并没有真正解析该种模式和该种商业行为为企业所带来的启示与经验,而本文将先阐述和解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新模式,然后进一步分析该模式对后人的启迪。
梁立群[7](2013)在《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发展》文中指出美国证券市场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在这200多年里,伴随着危机和繁荣的交替,美国证券市场实现了螺旋式的发展;其结构日益复杂,其功能也日益完善。就证券市场演进的趋势而言,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从初级到高级,美国的证券市场结构发展成拥有一个多层次证券市场、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丰富的产品及其衍生品、严密的交易机制和交易组织以及严格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体系。就美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经验而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依据经济对证券市场功能的需求,市场结构的变化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外在表现。当最初的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取得一定的进步后,其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就成为限制该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此时,市场的平稳被打破,并产生较大的市场波动,这就要求改变和重组证券市场的结构要素,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美国证券市场结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复杂化和合理化。判断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不能仅仅关注其在数量或规模上的扩张,而更重要的是考察其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这里,证券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功能的日趋完善和市场效率的不断提高。本文通过追溯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轨迹,梳理了现代证券市场发展的逻辑和基本的信念,考察了促进证券市场发展和市场结构演进的基本动力,分析了证券市场结构是如何在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充分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级。本文以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为基本线索,从宏观、微观以及制度这三个维度,对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和发展进行了历史考察和分析。根据这一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在众多影响美国证券市场结构演进和发展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制度和技术。当然,两者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制度变迁所起的是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评判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标准是看它能否降低交易成本。这是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证券交易关系的总和,其效率主要体现为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交易活动健康发展。换言之,在制度和技术的变迁过程中,所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改进将被视为有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并将随之引起证券市场结构的变化。本文认为,在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中,经济发展是推动演进和发展的基础,竞争是推动演进和发展的动力,降低交易成本是推动结构发展的目标,强化规则是推动证券交易所完善的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推动市场演进的手段,而国际化则是交易所演进的必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不应是预测哪种创新会成为新的发展路径,而应当是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市场参与主体,通过保护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这是因为,促进市场竞争是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重要手段。这三个观点,是本文理论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尽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复制美国证券市场结构模式;但是其诸多成功的经验,是可供中国在调整和优化本国的证券市场结构时参考和借鉴的。本文的最后一章即“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及现状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就如何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和推动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其禄[8](2012)在《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正在演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给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国际证券市场的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使得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地证券市场发展的一种潮流。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对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中国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注入巨大活力,也为多渠道引进国际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在更高的战略架构、更广的业务领域、更深的合作层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本文把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以新的视野,秉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综合、系统、动态地考察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关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概述,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国际化的相关问题,以及中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的现状及展望,并且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国际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评述。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概念、基本特性和类型给予了说明,介绍了国际证券投资的一般模型,评述了有关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主要包括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等。第三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际证券投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国际资本大量、快速、直接地流入或流出证券市场时,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迅速膨胀或萎缩,使证券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极易造成金融动荡。第四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间接影响——联动机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当国际资本不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时,国际资本可以通过对汇率、利率、外汇储备、资本形成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来间接影响证券市场。本章和第三章以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证券投资出现的新特征,进而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证券市场格局及发展的重大影响。第五章,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的分析。主要采用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去代替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突破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的视角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期更透彻、真实地刻画证券市场。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由于各国在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放理念的差异,各国证券市场分别采用了完全直接开放、有限直接开放和间接开放等不同国际化模式。本章结合中国国情具体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回顾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必然性,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阶段和基本原则,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做出选择,并对QFⅡ、QDⅡ、B股市场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鄢显俊[9](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提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余秀荣[10](2009)在《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资源聚集之地,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国际金融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国际金融中心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发力点。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经济大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金融竞争中确立自己在21世纪金融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能没有自己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如何重新审视和建设我国国际金融中心,正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史出发,运用功能分析范式,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和功能演进的规律,以期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本文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跨国界或地区的范围内发挥金融资源聚集与辐射功能作用的中心城市。国际金融资源聚集功能和跨国界金融辐射功能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金融辐射功能的实现形态往往表现为一般的金融功能或其变异。按照世界经济史上的大事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本文把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农业经济时代晚期国际金融中心的萌芽,商业革命时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初步发展,工业化早期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形,工业化成熟期国际金融中心由成熟走向分化以及后工业化时代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在不同的经济金融阶段如何形成和作用的。线索是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也在不断的演进。历史上每一次金融中心的漂移,都是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变化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衰落,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正是迎合了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功能而诞生和发展。因此,讨论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的核心是探讨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演进,实质是讨论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探讨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何适应系统环境所需要的新功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作用的机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演进路径主要表现在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功能和金融辐射功能的扩展与提升。金融聚集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聚集的种类、规模不断扩大和质量不断提高;金融资源聚集密度不断加强,金融辐射源所孕含经济能量的不断增强。金融辐射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主要表现为金融辐射源的增多和辐射力的增强、辐射媒介的质提高和流量的扩大、具体功能的不断升级和变异等三个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内在的根本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关键的外生变量,它既通过功能演进内因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又通过与金融相互作用,直接推动金融中心功能的演进;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因,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满足环境的需要而不断提升自身功能。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和政府的制度供给两种方式,实现了功能的演进。不同的历史阶段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实现机理是不同的。金融聚集机制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和支撑的机制,即自下而上的市场自发力量推动机制、自上而下的政府引领机制、政府推动与市场联动机制和金融聚集自我强化机制。金融聚集功能实现的条件是金融聚集力增强和聚集密度提高;金融辐射功能实现机制主要表现为跨国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作用的机制、金融产品定价功能作用机制、风险管理功能作用机制、财富再分配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国际资源配置功能作用的机制等,其实现的条件主要是金融辐射源的形成、金融辐射媒介的流动以及辐射过程中传导渠道的畅通。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的效应,一方面表现为促进了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成果、国民福利以及金融风险在金融中心和非中心国家之间的再分配。从功能角度分析,上海是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基础条件最好中心城市,因而是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区位选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是加强功能建设。首先逐步提高中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聚集力,增强国际金融资源聚集密度,提高金融聚集功能;同时发展和壮大我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实力,最终提高其在大宗商品以及金融资产的定价功能、风险管理功能的主动权,实现跨国资源的配置,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国民的福利水平,保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完善了国际金融中心及其功能的界定。首次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根本标志是跨国界的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是跨国金融聚集功能和金融辐射功能,金融辐射功能的具体实现形态又表现为一定的金融功能或金融功能的变异。(2)从历史的角度,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为依据,对国际金融中心变迁作了梳理。并发现国际金融中心历史演进的核心标志是其功能的演进,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运用功能分析范式,对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路径、动因、途径以及功能实现机制等进行一定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分析的框架,填补了目前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研究的空白。
二、纳斯达克 股市网络化领头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斯达克 股市网络化领头羊(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运用 ——基于哔哩哔哩弹幕网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估值文献回顾 |
2.2 国内估值文献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3.互联网企业概述 |
3.1 互联网企业定义及分类 |
3.2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 |
3.3 互联网企业特点 |
3.4 互联网企业相关理论 |
3.5 影响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因素 |
4.传统估值方法体系比较分析 |
4.1 绝对估值法 |
4.1.1 股利贴现模型 |
4.1.2 折现现金流模型 |
4.2 相对估值法 |
4.3 估值方法适用性分析 |
4.4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难点 |
5.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估值方法 |
5.1 梅特卡夫基本定律 |
5.1.1 理论概述 |
5.1.2 用户数量与价值关系的其他研究 |
5.1.3 梅特卡夫定律的验证 |
5.1.4 梅特卡夫定律总结 |
5.2 相关估值模型及其缺陷 |
5.2.1 DEVA估值模型 |
5.2.2 国泰君安的估值公式 |
5.2.3 用户价值估值模型 |
5.3 模型构建 |
5.4 主要参数定义及确定 |
5.4.1 用户数量 |
5.4.2 用户粘性 |
5.4.3 变现系数 |
5.4.4 溢价率系数 |
5.4.5 市场潜力 |
5.4.6 修正的模型公式 |
5.5 模型特点 |
5.6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7 模型有效性检验方法 |
6.互联网企业估值模型运用分析——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 |
6.1 哔哩哔哩弹幕网概况 |
6.1.1 企业布局 |
6.1.2 网站用户 |
6.1.3 商业模式 |
6.2 传统估值方法的选取 |
6.3 用户价值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
6.4 用户价值估值模型参数设定 |
6.4.1 用户数量(n)的确定 |
6.4.2 用户粘性(α)确定 |
6.4.3 变现系数(T)确定 |
6.4.4 溢价率系数(P)确定 |
6.4.5 市场潜力(A)确定 |
6.4.6 B站估值结果 |
6.5 估值结果对比分析 |
6.6 修正模型在其他案例中的适用性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与论文框架图 |
1.3.1 结构安排 |
1.3.2 论文框架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评价 |
2.1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研究 |
2.1.1 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早期研究 |
2.1.2 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1.3 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流动性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2.2 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流动性管理的宏观溢出效应 |
2.2.2 流动性管理的产业溢出效应 |
2.2.3 流动性管理的金融溢出效应 |
2.3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
2.4 小结与评述 |
3 三次金融危机与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的历史考察 |
3.1 互联网泡沫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1.1 互联网泡沫膨胀与破裂 |
3.1.2 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流动性状况 |
3.1.3 互联网泡沫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2 美国次贷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2.1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 |
3.2.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流动性状况 |
3.2.3 美国次贷危机与“大衰退”中的流动性管理 |
3.3 欧洲债务危机与流动性管理 |
3.3.1 欧洲债务危机的形成与蔓延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 |
4.1 GPM分析框架概述、特征与发展现状 |
4.1.1 GPM分析框架概述与全球化应用 |
4.1.2 GPM分析框架的特征与优势 |
4.2 GPM-4模型设置 |
4.2.1 稳态水平的随机过程的设定 |
4.2.2 G3经济体的行为方程设定 |
4.2.3 中国经济行为方程的设定 |
4.3 GPM-4模型的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参数校准与先验分布设定 |
4.3.4 贝叶斯估计结果 |
4.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模拟 |
4.4.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界定 |
4.4.2 数值模拟分析 |
4.4.3 方差分解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产业活动的溢出效应 |
5.1 模型概述与样本选择 |
5.1.1 FAVAR模型概述 |
5.1.2 FA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3 样本选择 |
5.2 指标选取与因子处理 |
5.2.1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指标 |
5.2.2 工业活动指标 |
5.2.3 农业活动指标 |
5.2.4 房地产业活动指标 |
5.2.5 消费品零售业活动指标 |
5.2.6 对外贸易活动指标 |
5.2.7 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指标 |
5.3 实证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传导机制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
6.1 GVAR模型概述 |
6.1.1 GVAR模型简介与发展 |
6.1.2 GVAR模型基准框架 |
6.1.3 GVAR模型估计与求解方法 |
6.2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构建、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2.1 主要经济体GVAR模型的构建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6.3 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1 GVAR模型相关检验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6.3.3 广义方差分解分析 |
6.3.4 基于G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国盾量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科创板概述 |
1.2.1 科创板介绍 |
1.2.2 设立科创板的意义 |
1.2.3 科创板与创业板及新三板的比较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1 价值投资理论 |
2.1.2 技术分析理论 |
2.2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估值方法 |
2.2.1 相对估值法 |
2.2.2 绝对估值法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文献述评 |
第3章 量子通信行业分析 |
3.1 量子通信介绍 |
3.1.1 量子通信定义 |
3.1.2 量子通信的具体应用 |
3.2 量子通信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
3.3 量子通信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
3.4 市场竞争力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3.5 量子通信行业前景展望 |
第4章 公司分析 |
4.1 经营分析 |
4.1.1 主营业务 |
4.1.2 公司市场地位 |
4.1.3 公司的SWOT分析 |
4.2 财务分析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4.2.4 成长性分析 |
4.2.5 财务分析结论 |
第5章 估值及投资风险分析 |
5.1 可比公司选择 |
5.2 估值计算及结果 |
5.2.1 市盈率计算过程及结果 |
5.2.2 市净率计算及结果 |
5.2.3 现金流折现法估值计算及结果 |
5.2.4 估值结果分析 |
5.3 投资风险分析 |
5.3.1 技术突破风险 |
5.3.2 现金流风险 |
5.3.3 股价波动风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动态能力的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的外生论 |
2.1.1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
2.1.2 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
2.1.3 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 |
2.2 企业成长的内生论 |
2.2.1 资源基础视角 |
2.2.2 能力及知识视角 |
2.2.3 动态能力视角 |
2.3 互联网企业研究现状 |
2.3.1 互联网产业特性研究 |
2.3.2 互联网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与策略 |
3.1 互联网与互联网时代 |
3.1.1 网络、经济与时代 |
3.1.2 互联网的发展 |
3.1.3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
3.2 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 |
3.2.1 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网络效应机理 |
3.2.2 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共享效应机理 |
3.2.3 互联网企业成长的风险分担效应机理 |
3.2.4 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综合机理 |
3.3 考虑动态能力影响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策略模型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模型的设计与均衡 |
3.3.3 均衡性质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路径及与传统企业的比较 |
4.1 典型企业选择 |
4.1.1 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考量 |
4.1.2 互联网行业典型代表企业—百度公司 |
4.1.3 制造业典型代表企业—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4.2 企业事件数据获取与方法 |
4.2.1 企业事件数据的获取 |
4.2.2 企业事件数据的编码与分类 |
4.2.3 企业事件数据的阶段划分方法 |
4.3 百度公司的成长路径与绩效 |
4.3.1 事件数量特征 |
4.3.2 事件数量阶段 |
4.3.3 成长阶段与路径 |
4.3.4 百度成长路径与绩效 |
4.4 东汽公司的成长路径与绩效 |
4.4.1 事件数量特征 |
4.4.2 事件数量划分 |
4.4.3 成长阶段与路径 |
4.4.4 东汽成长路径与绩效 |
4.5 百度与东汽成长机理与路径的比较 |
4.5.1 百度和东汽是“同龄”企业 |
4.5.2 百度和东汽分处属性不同的股市 |
4.5.3 百度和东汽置身成长性迥异的行业 |
4.5.4 百度和东汽是具有不同动态能力的企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5.2 管理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模式及其对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主营业务及产品构架 |
2.1 时代华纳主营业务及产品构架 |
2.2 美国在线主营业务及产品构架 |
2.3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主营业务及产品构架 |
第三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原因 |
3.1 外部环境的推动 |
3.1.1 网络经济的完善 |
3.1.2 竞争与政策压力 |
3.2 内部组织因素的促进 |
3.2.1 优势互补性 |
3.2.2 资金压力 |
第四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模式 |
4.1 兼并重组的历史演变 |
4.2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理论动机 |
4.2.1 竞争优势理论 |
4.2.2 规模经济理论 |
4.2.3 交易成本理论 |
4.3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方式 |
4.3.1 行业条件 |
4.3.2 发起人 |
4.3.3 换股方式的新设合并模式 |
4.3.4 新兴企业吞并传统企业模式的实施条件 |
第五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前后的指标分析、财务数据对比 |
第六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模式成败的原因(兼并重组的经验教训) |
6.1 外部因素部分:经济环境与政策的干扰 |
6.1.1 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与“9.11”后美国经济的萧条 |
6.1.2 联邦贸易委员会接连不断的垄断审查 |
6.2 时代华纳部分:证券市场的错误估价 |
6.3 美国在线部分:经营策略的调整失败与决策的失误 |
6.3.1 技术不专攻,优势地位的丧失 |
6.3.2 网络、电话、电视一体化 |
6.3.3 即时信息软件:竞争压力大,创新不足 |
6.3.4 网站与浏览器制造商:重点选择的偏差,导致机会的流失 |
6.4 重组后的失衡:业务和资源整合的失败与文化冲突 |
6.4.1 电话接入与宽带网络的转变 |
6.4.2 信息消费与内容消费的整合 |
6.4.3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业务的整合 |
6.4.4 大众服务与差异化服务的转变 |
6.4.5 企业文化的冲突 |
第七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失败对中国公司兼并重组的启示 |
7.1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模式的合理性 |
7.1.1 行业价值 |
7.1.2 经济价值 |
7.2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模式需要的外部条件 |
7.2.1 政策的支持 |
7.2.2 双方企业的性质 |
第八章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 |
8.1 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
8.2 选择正确的管理模式 |
8.3 核心竞争力的保护与发展 |
8.4 产业链的整合点与注重点 |
8.5 兼并重组的企业,更应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升华 |
8.6 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后,更应注重产品的差异、投放和创意产业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献综述 |
1.3.1 美国证券市场结构演进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的研究 |
1.3.2 美国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
1.3.3 美国证券市场的微观交易结构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
1.3.4 美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结构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政府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角色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证券市场结构及其演进的一般理论研究 |
2.1 证券市场结构概述 |
2.1.1 证券市场的内涵 |
2.1.2 证券市场结构界定 |
2.1.3 证券市场结构的不同分类 |
2.2 证券市场功能和结构与发展的关系 |
2.2.1 证券市场的功能 |
2.2.2 证券市场功能与市场结构的辩证关系 |
2.3 证券市场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2.3.1 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市场结构的特点 |
2.3.2 证券市场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
2.3.3 证券市场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 |
第3章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
3.1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演进轨迹 |
3.1.1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萌芽时期 |
3.1.2 纳斯达克的产生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 |
3.1.3 美国证券市场多层次结构的逐渐完善和定型 |
3.2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
3.2.1 美国证券市场层次结构的基本情况 |
3.2.2 美国证券市场层次结构的特点分析 |
3.2.3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功能优势 |
3.2.4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多层次证券市场演进的机理分析 |
3.3.1 美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市场结构的经济环境分析 |
3.3.2 美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市场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 |
3.3.3 美国证券市场多层次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 |
第4章 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演进: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层面的考察 |
4.1 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演进的历史脉络 |
4.1.1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史 |
4.1.2 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演进历史 |
4.2 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最新发展趋势 |
4.2.1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的变革 |
4.2.2 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机制的演进 |
4.3 美国证券交易所演进机制的分析 |
4.3.1 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演进是市场发育和不断深化的结果和标志 |
4.3.2 竞争是市场演进和市场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力 |
4.3.3 降低交易成本是分析交易所演进的基本线索 |
4.3.4 证券交易所在进化中更强调规则的作用 |
4.3.5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证券交易所的演进提供了可能 |
4.3.6 并购和联合使交易所突破了地域限制,达到了新的高度77 |
第5章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变迁:证券市场制度结构的考察 |
5.1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演进历程 |
5.1.1 崇尚市场自由竞争的弱监管时代 |
5.1.2 以市场稳定为主的证券监管体系的形成 |
5.1.3 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以松绑为特征的监管 |
5.1.4 次贷危机后对证券市场监管的重新认识与调整 |
5.2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结构分析 |
5.2.1 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结构 |
5.2.2 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 |
5.2.3 证券市场的政府监管 |
5.2.4 证券市场的自律监管 |
5.3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演进的路径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5.3.1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演进的机制分析 |
5.3.2 证券市场监管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 |
5.3.3 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及现状分析 |
6.1 中国证券市场的演进历程 |
6.1.1 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程 |
6.1.2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3 中国证券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宏观层面的改革建议: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 |
6.2.1 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6.2.2 完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政策建议 |
6.3 微观市场结构上的改革建议:推动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 |
6.3.1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必要性 |
6.3.2 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 |
6.4 制度层面的改革建议: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
6.4.1 证券监管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
6.4.2 证券市场监管困境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
6.4.3 改进证券交易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框架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国际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评述 |
2.1 国际证券投资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1 国际资本流动 |
2.1.2 国际证券投资 |
2.2 国际证券投资的理论演进及评述 |
2.2.1 经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
2.2.3 资产选择理论 |
2.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2.2.5 套利定价模型(APT) |
2.2.6 期权定价模型 |
2.2.7 国际证券组合理论 |
2.3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
2.3.1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
2.3.2 第一、二代金融危机理论 |
2.3.3 羊群行为理论 |
2.3.4 C-P-R金融危机模型 |
3.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 |
3.1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 |
3.1.1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影响 |
3.1.2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3.2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 |
3.2.1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性的理论分析 |
3.2.2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
3.3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
3.3.1 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
3.3.2 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
3.3.3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争议及实证研究 |
4.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间接影响——联动机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
4.1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国际收支、汇率和利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1.1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国际收支 |
4.1.2 国际证券投资→汇率→证券波动 |
4.1.3 国际证券投资→利率→证券波动 |
4.2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2.1 国际证券投资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2 国际证券投资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资本形成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3.1 国际证券投资与资本形成关系的理论分析 |
4.3.2 国际证券投资与资本形成关系的实证分析 |
5.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的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1.1 理论问题的产生 |
5.1.2 用新的理论工具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
5.2 噪声交易与理性套利的进化博弈——国际证券投资与信息认知偏差非理性 |
5.2.1 基本概念辨析 |
5.2.2 噪声交易与理性套利的进化博弈与多重均衡 |
5.3 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QFII为典型案例 |
5.3.1 羊群行为理论模型及评述 |
5.3.2 中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实证检验——QFII与证券市场羊群行为 |
5.3.3 羊群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 |
6.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
6.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
6.1.1 证券市场国际化:概念及特征 |
6.1.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动因 |
6.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展 |
6.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6.2.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
6.2.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
6.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
6.3.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
6.3.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
6.3.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当中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的迅速提升 |
0.1.2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一项国家战略 |
0.1.3 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困惑 |
0.2 相关文献综述 |
0.2.1 综述 |
0.2.2 评析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理论创新与不足 |
1 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内涵 |
1.1 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 |
1.1.1 功能视角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含义 |
1.1.2 金融聚集 |
1.1.3 金融辐射 |
1.1.4 金融聚集与金融辐射关系及其转化 |
1.2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内涵 |
1.2.1 功能、金融功能和金融中心的功能 |
1.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 |
1.2.3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层次 |
2 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 |
2.1 农业经济时代晚期国际金融中心的萌芽 |
2.1.1 金融业的萌芽 |
2.1.2 佛罗伦萨与布鲁日:国际金融中心的萌芽 |
2.2 商业革命时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初步发展 |
2.2.1 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 |
2.2.2 安特卫普与阿姆斯特丹:国际金融中心的雏形 |
2.3 工业化早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2.3.1 金融业黄金发展期和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
2.3.2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成形 |
2.4 工业化成熟期国际金融中心由成熟走向分化 |
2.4.1 金融业大发展 |
2.4.2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成熟 |
2.4.3 离岸金融中心崛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化 |
2.5 后工业化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
2.5.1 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变 |
2.5.2 世界性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与发展 |
2.5.3 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与发展 |
2.5.4 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及其分化 |
3 国际金融中心变迁中的功能演进 |
3.1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演进路径 |
3.1.1 金融聚集功能的扩展与提升 |
3.1.2 金融辐射功能的扩展与提升 |
3.2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的动因 |
3.2.1 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需求 |
3.2.2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
3.2.3 市场环境的改变 |
3.3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演进的实现途径 |
3.3.1 金融创新 |
3.3.2 制度供给 |
4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机制分析 |
4.1 金融聚集功能实现机制分析 |
4.1.1 金融聚集功能实现的机制 |
4.1.2 金融聚集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
4.2 金融辐射功能实现的机制分析 |
4.2.1 金融辐射功能实现的机制 |
4.2.2 金融辐射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
4.3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的效应 |
4.3.1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4.3.2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
5 从功能角度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区位选择的分析 |
5.1 上海、北京、深圳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争 |
5.1.1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
5.1.2 北京提出建立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
5.1.3 深圳提出建立有特色的金融中心 |
5.2 金融聚集功能实现条件的比较分析 |
5.2.1 经济实力比较 |
5.2.2 地理位置优势比较 |
5.2.3 金融资源聚集密度比较 |
5.3 上海是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区位选择 |
6 推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
6.1 重新认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 |
6.2 根本举措在于功能建设 |
6.2.1 增强金融聚集功能 |
6.2.2 提升金融辐射功能 |
6.3 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实现的最终目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纳斯达克 股市网络化领头羊(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运用 ——基于哔哩哔哩弹幕网案例分析[D]. 文天骄.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 王珏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国盾量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研究[D]. 米瑾.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4]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动态能力的本土互联网企业成长机理和路径研究[D]. 张均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6)
- [6]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兼并重组的模式及其对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启示[D]. 张茵. 云南大学, 2015(09)
- [7]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发展[D]. 梁立群. 吉林大学, 2013(08)
- [8]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 史其禄. 西南财经大学, 2012(12)
-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10]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D]. 余秀荣. 辽宁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