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的电流极限可调状态机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天[1](2021)在《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在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是各国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将风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电能涉及到了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包括风力机的设计、变频技术、电机电子技术和芯片控制技术等。现阶段,因风力发电具有很高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降低风电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并网及相关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系统和基于大容量储能技术的交流微电网系统是风电并网和风能利用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围绕永磁直驱风机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交流接入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直流接入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改进本文基于“不可控整流器+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永磁风机拓扑结构,深入阐述了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原理和网侧的双闭环控制原理;针对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提出了“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针对网侧主流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性能,达到以下三个交流并网的目标:1)减少电流谐波,提高动态响应速度;2)实现有功量与无功量的解耦,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输出;3)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2)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本文基于含有风电、可调度分布式发电(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和局部负荷的交流微电网,根据当前新的主流智能算法,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的电力管理方法,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技术来处理微电网中风能和电能消耗的不确定性。提出的能源管理优化目标旨在使微电网在燃料、运行和维护以及主电网电力进口方面的支出最小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电网对上游电网的能源输出。本文立足于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以最优运行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建立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等效数学模型,进而清晰地表述交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过程和各种模态的切换;其次,在建立各等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再次,依据各分布式单元的特性列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此外,运用本文提出的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在约束条件下求解该交流微电网的目标函数,得出各分布式电源的具体出力和投切状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在一个具体案例上进行仿真,同时与传统PS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仿真分析。(3)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本文基于VSC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系统,包括永磁风机侧和两个交流侧;然后,基于三端直流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三层控制策略,包括系统级、换流站级和换流器阀级。对于风机侧的换流站控制,利用改进PR控制可以无静差跟踪的特点,将传统的定交流电压单环控制改造为“电压外环PR-电流内环解耦”的双闭环控制,解决了风机侧交流电压畸变时,VSC换流站对称性故障穿越的难题。(4)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本文立足于风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时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的优化运行,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六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模型,研究各端口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以直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故障穿越为控制目标,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和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出力波动的有效控制和多端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保证了直流微电网内负荷的稳定供电和成本优化;最后,在“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和故障运行研究,验证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优化控制策略和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是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控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孙宏霖[2](2021)在《基于LabView的TTC阵列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发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发展的瓶颈。具有局部自加热和测温能力的热测试芯片被设计用来还原芯片工作时的真实发热场景,为热测试芯片搭建阵列信号测试系统是解决当前高度集成芯片发热问题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研究芯片散热方案的基础。本文对所设计的集成了加热电阻和测温二极管的多单元阵列的热测试芯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深入讨论芯片工作机制,并设计搭建了阵列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围绕由热测试芯片、下位机电路和上位机可视化软件三个模块构成的信号采集系统,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详细描述了热测试芯片内部结构布局,分析了加热电阻单元的传热机制并构建热平衡条件下芯片总热交换方程,实验测得单元加功率密度可达5400W/cm2,理论温度可达400℃以上,分析测温二极管工作原理,实验验证在0.1mA的恒流源下电压—温度系数约为0.4℃/mV。(2)为热测试芯片设计下位机硬件采集系统,包括主控、稳压、恒流源芯片选型,行列选通电路和放大电路设计。(3)搭建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采集系统,完成与下位机通讯、驱动加热和测温采集,还包括阵列非均匀校正功能、数据处理、可视化展示、存储、回读和数据库日志管理等功能。所设计系统在与仿真结果和热电偶型测温传感器所测数据对照验证,结果显示温度偏差在0.3℃以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田昊[3](2020)在《IGCT静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是由门极换流晶闸管与门极驱动单元组成的一种大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具有电流处理能力高和损耗低的特点,目前已开始广泛应用,因此研发IGCT的测试设备对器件应用和特性参数表征很有必要。本文以4.5kV/2kA IGCT为研究对象,对其静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进行了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现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方法,根据IGCT的特性参数,确定了测试电路的技术指标。并结合ABB公司以及国内现有的IGCT相关测试设备,分析了测试电路主体结构,确定了 IGCT测试台共包括高压电源与测试电路两大部分。其次,分析高压电源模块中的关键问题。以倍压整流电路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为对象,通过建立数学与电路仿真模型,分析了倍压整流电路中存在的冲击电流问题,并对几种抑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以及谐波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策略。最后根据两者的优缺点,确定了 IGCT测试用高压电源主结构。再次,根据IGCT测试原理设计了其静、动态特性测试电路主结构,计算了电路中相应的器件参数,搭建了一台输出电压为0~8kV连续可调的阻断特性测试台;基于本课题组建立的IGCT电学仿真模型(M-2T-3R-C),采用Cadence 16.6软件对动态特性测试部分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分析了测试电路中各部分杂散电感对动态特性测试的影响。最后,在Altium Designer15软件中设计了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同时还采用labview2017设计了上位机分析软件,实现了数据实时通信、回放以及计算等功能,并对设计的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
高志威[4](2020)在《PCR温度控制系统》文中指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是一种通过模拟人体内DNA复制环境,体外搭建硬件平台,并结合相应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体外DNA复制的一款医疗器械。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PCR仪的效率对快速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DNA复制要求,分析国内外现有PCR仪的性能,针对PCR仪升降温速率和恒温温度稳定性不兼顾问题,通过改进温度控制算法,以达到提高升降温速率,降低到达恒温阶段的超调量,增强恒温阶段控制精度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了基于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的PCR仪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本文设计的改进温度检测模块使得温度检测精度达到0.1℃,而针对温控系统,摒弃传统的水浴加热和风扇制冷方式,选取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加热制冷源,通过选取半导体制冷片的参数,以确保能够满足PCR仪升降温的要求。(2)编写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的上位机程序,用于向PCR仪传送指令,并实时显示PCR仪的工作状态。上位机软件能够将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保存,并绘制图形。(3)建立PCR仪加热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了阶跃响应法辨识PCR仪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参数,并且将实验曲线与辨识曲线进行对比,证明了 PCR仪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辨识的正确性。(4)研究了经典温度控制算法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模糊自适应PID以及时间最优PID算法,发现以上三种控制算法对于PCR仪的温度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提出一种鲁棒PID的控制方法,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仿真与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提升PCR仪升降温速率的同时,超调量和温度控制精度方面能够获得明显的改善。PCR仪的升温速率为4.5℃/s,降温速率为4.3℃/s,超调量为0.58%,恒温温度控制精度为±0.2℃。
李科[5](2020)在《交替双弧焊接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单热源焊接技术比较成熟,但存在固有不足:其焊接电流和熔敷金属量近似成线性关系,两者无法解耦,提高熔敷金属量意味着增大焊接电流,从而会提高焊接热输入。很多情况下工件对焊接热输入有明确要求,因此对焊接电流有明确限制,这就使焊缝成形系数的控制范围非常有限。而且,常规单热源焊接工艺无法调节热输入的分布,也就无法降低焊趾处的温度梯度,在高速焊时容易产生焊接缺陷,阻碍焊接效率提高。本课题研究的交替双弧焊接工艺,辅助电弧可以在主弧和母材之间动态切换,随着电源开关管的切换,通过改变开关比率,便可调节辅助电弧的能量强度,实现焊接热输入与熔敷金属量的单独控制。本课题将现有的交替焊接试验平台进行优化,设计合理的焊接波形控制程序,通过工程经验法提高电源的动态响应,并更换电源核心控制板,合理布局电源电路走线,使焊接系统的焊接过程更加稳定和可靠。除此之外,设计搭建双枪装夹机构,实现复合焊枪空间位姿的精确调节;搭建电信号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为课题研究做好平台准备。设计双TIG电弧焊接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单上管持续导通和单下管持续导通两种情况下,两钨极在不同位姿参数时的电弧形态,解释不同电弧形态下的导电机理,总结双钨极不同空间位姿参数下的电弧形态规律,为交替双弧焊接工艺复合电弧的稳定性及熔滴过渡的稳定性研究做基础。设计TIG-MIG交替双弧复合焊接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TIG-MIG交替双弧焊接时主弧和辅助电弧的行为,解释辅助电弧动态切换的机理。在保证电弧稳定切换的前提下,对单上管持续导通和单下管持续导通两种情况下熔滴进行受力分析,研究辅助电弧对MIG熔滴过渡的影响。并通过焊接试验探究丝极间距、辅助电弧电流大小以及上管导通时间对熔滴过渡稳定性的影响。对单丝MIG焊、单管导通的TIG-MIG复合焊以及交替导通的TIG-MIG复合焊的焊缝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焊接方法下的焊缝成形特点。对单丝MIG焊和TIG-MIG交替复合焊在提高焊接速度时的焊缝进行对比,验证交替双弧焊接工艺对改善焊缝质量的作用。本课题研究的复合焊接工艺方法既能实现熔敷金属量和焊接热输入的解耦,又可以调节焊接热输入的分布,降低母材的温度梯度,为高效焊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杨彬祺[6](2019)在《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4G LTE(Long-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各个研究机构及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如3GPP)开始将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5G移动通信技术上。随时随地的宽带无线通信业务在过去的几年中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随着移动数据流量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需要研发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更高无线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目前,5G通信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相比上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要求具有更低时延、更高频谱效率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Gbps峰值速率)等多方面的性能提升。毫米波频段具有大量的未被利用的频谱资源,能够提供支持5G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所需要的信道带宽。因此毫米波移动通信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5G技术方向之一。在系统架构上,毫米波通信系统将引入了先进的动态波束赋形和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以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通信速率。这通信系统架构下,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硬件实现面临诸多的挑战亟待解决。本文的研究面向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设计,解决了多个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题,研制了多个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宽带高性能毫米波MIMO收发电路和系统。研制的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空口测试和外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5G毫米波宽带移动通信,紧密结合基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传输技术,采用基带算法与射频性能协同仿真,深入分析了射频收发电路的关键特性对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以及相关的数字基带补偿处理技术,包括通道平坦度、I/Q不平衡、非线性失真、相位噪声、载波频偏、收发互易性失配几个方面。该部分的研究为MIMO-OFDM传输方案下的5G毫米波MIMO系统的射频收发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2)针对毫米波宽带天线展开研究,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宽带毫米波金属渐变缝隙天线。该天线首次提出采用SIW馈电并垂直转接到金属渐变缝隙,实现紧凑的H面半波长阵列,并与多通道收发机电路集成在同一个基板上。天线单元在22.5GHz到32GHz频率反射系数小于-15dB,天线增益约9dBi,覆盖ITU和FCC提议的多个5G毫米波频率。该宽带天线被成功用于4T4R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和32单元毫米波混合波束成形通信系统等多个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该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上发表。(3)针对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元件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展开深入研究。SIW滤波器是毫米波收发电路的关键元件。为了实现SIW滤波器电磁设计快速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对SIW滤波器的特征电路进行研究,建立了关联滤波器物理尺寸和特征参数(频率、耦合系数、外部品质因素)的通用模型。采用耦合矩阵进行扰动和BFGS拟牛顿算法对电磁仿真的响应实现快速逼近,实现滤波器特性误差的直接提取。通过通用模型计算Jacobian矩阵并对电磁设计进行误差估计和迭代修正,达到滤波器快速优化。采用该算法对多个SIW滤波器进行设计快速优化,在较少的电磁计算次数即可达到良好的优化效果,比渐进空间映射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化速度。此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结合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的稳定高效和空间映射的J矩阵更新修正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优化性能。该研究成果被成功用于多个收发系统的SIW滤波器设计优化,有效缩短了系统的设计周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部分的研究结果已投稿至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4)对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收发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全球首个用于5G毫米波移动通信的Ka频段64通道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该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工作在28GHz频率,采用500MHz信号带宽、2.75GHz中频频率和时分双工方式(TDD)。该系统基站侧的64个完整的射频收发通道具有良好的射频性能,在500MHz带宽内的通道平坦度达到1.1dB以内,最大线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为58dBm。研制的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被成功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空口性能测试、验证和外场测试。在单用户移动场景下,系统使用两个OFDM QAM-64信号流和波束追踪技术,可以为单用户提供5.3Gbps传输速率;在多用户MIMO场景下,同时传输20个非相干的数据流到8个4通道用户端,最大峰值传输速率达到了50.73Gbps,相应的频谱效率达到了101.5bit/s/Hz,接近目前业界的最高水平。该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5)针对毫米波模数混合波束赋形预编码MIMO通信系统应用,研制了一种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28GHz频段的低成本高性能相控阵列。该相控阵的移相电路创造性地采用本振移相结合谐波混频技术在毫米波频段实现全360o范围移相,达到了10-bit相控精度和极低的幅度波动。每个相控通道包含一个中频1bit的180o移相器和一个本振低压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本振移相可以在实现精细相位调整的同时达到非常低的幅度波动。谐波混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本振频率以及要求的本振移相器的调相范围。测试表明,研制的移相电路的均方根相位和幅度误差分别为0.3o和0.1dB,移相性能到达了目前毫米波频段移相器的最先进的水平。同时,本文提出了毫米波相控阵列单探点空口快速校准技术,展示了相关的OTA校准和性能测试。研制的相控阵列到达了+/-50o的波束扫描范围,波束指向步进精度优于1o。阵列在1GHz带宽内的增益平坦度小于+/-1dB,在10dB线性回退下EIRP达到41 dBm,使用500 MHz带宽的OFDM QAM-64信号下测试得到的EVM约1.72%。本章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
李勃[7](2009)在《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无人机对机载设备体积、重量、功耗的限制,使许多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案都无法实施,而且并没有现存的标准和设计规范可以参考。在此背景下,承担了某“十五”科学技术预先研究项目,其中一部分就是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根据无人机电磁兼容性的特点,对该专家系统中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国军标GJB151A、GJB152A所提出的理论依据,这也是一切无人机电磁兼容设计的出发点。充分理解国军标中各项指标的意义和极限值的合理性,有利于对国军标进行合理的剪裁和应用。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备级电磁兼容测试法――六基组测试法。这一新的测试法方法可以极大地节省设备级电磁兼容测试的时间和费用。分析了实际电磁环境对无人机的影响,通过在实际飞行环境中对各地面发射机的辐射和场地电磁环境的测试,得到对无人机造成伤害的电磁环境场强极限值在0.1~8×103MHz频段中为60~200V/m。将不同频段下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进行结合分析,并根据无人机中存在的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的共性特征,得到无人机系统级电磁辐射极限场强在0.1~2×103MHz频段中为60dBμV/m100dBμV/m。该指标的制定为无人机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估准则。并由此提出了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法。基于偶极子的相关性运算法则,计算得出了在不同测试场地中辐射发射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该系数对于提高无人机电磁兼容测试的精度有极大的帮助。根据各种电磁兼容设计手册和多位无人机设计专家的经验,总结出了各种有效的无人机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在设计初期就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明显的缩短设计周期和减少设计经费。然后,根据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几种新颖有效的计算方法,可以对无人机电磁兼容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⑴提出了机载天线——天线之间电磁干扰分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误差在通常使用的范围内小于2%。⑵提出了对复杂电路结构的布线间距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误差在取值很大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9%。⑶采用分布元素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电路板辐射的方法,它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十分相近,证明了该计算方法是比较准确的。⑷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标准曲线算子的三维高阶FDTD算法,用于解决复杂介质结构的电磁兼容性问题。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高阶非标准FDTD算法的准确度极高,而且没有任何色散情况出现,并且高阶非标准FDTD算法还可以节省大约85%的CPU和内存使用。最后,提出了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设想,它力图模拟电磁兼容专家的思考过程而且不需要使用者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由于专家系统的复杂性,只是给出了该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主要的计算方法。
成明江[8](2007)在《新型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副机电路设计》文中指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主要用于车辆在行驶时对轮胎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对轮胎过压、欠压以及漏气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提醒驾车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造成爆胎事故。是驾车者、乘车人的生命安全预警保障系统。本课题所在项目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对轮胎轮毂结构进行了改造,将产品副机的安装位置由原来安装在轮毂上改在轮毂轴心上,内部增加惯性发电装置,主机与副机之间的信息通过微型无线网桥传递,无线网桥通过自行研制的DCPL总线与主机相连。本课题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系统电源以及功耗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由于安装方式的改变,使得系统的维护也变得简单起来。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前提下负责副机模块的电路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外TPMS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详细设计部分,本论文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论文最后描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调试、测试方法及相关结果。
李强[9](2005)在《新型电源管理电路与低功耗频率补偿》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源于国家863 项目“智能功率集成技术研究”(2002AA11Z1540)。该智能功率IC 在控制模式和工艺设计上均有独到之处,该芯片的研制成功将为PSoC( Power System on Chip)的研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进行新型电源管理IC 的设计中,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带增益级(gain-enhanced stage,GES)的双复数零极点相抵消(dual complex pole-zero cancellation,DCPC)的频率补偿模式放大器,即DCPC 补偿模式放大器;设计了一种采用跨周期调制与电流极限状态机相结合工作模式的新型电源管理IC;完成了IC 的版图、流片以及测试。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低功耗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模式,即一种带增益级的DCPC 频率补偿模式。该模式基于一对复数平面零点和一对复数平面极点相抵消的原理,获得了跟单级放大器相似的频率响应,同时将有效输出跨导放大了增益级的倍数,且仅需一个微小补偿电容就能实现系统稳定,实现了高增益、高带宽、高相位裕度和高稳定性的多级放大器系统。迄今为止,国际上低压低功耗多级放大器习用NMC (nested miller compensation)频率补偿模式实现系统稳定。该DCPC 频率补偿模式在相同功耗前提下,其增益带宽(gain-band width,GBW)是NMC 频率补偿模式增益带宽的10 倍左右。通过HSPICE 采用标准的0.6-μm CMOS 工艺模拟仿真表明在电源电压为±1V,驱动500 pF 负载电容时,获得增益带宽为1.23 MHz,直流增益111dB,相位裕度为86°,单一补偿电容为14 pF,系统功耗仅为0.29 mW。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新型开关电源的系统控制回路,它采用跨周期调制和电流极限状态机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使其在能量转换效率、瞬态响应速度、负载调整率、抗扰动性能等方面得到显着提高;并应用频率抖动(frequency jitter, FJ)技术实现了开关电源低EMI、高EMC 性能。作者着重分析了该电源IC 中的过流比较器、基准电压源和振荡器电路。采用新型BCD(Bipolar、CMOS、DMOS)工艺,在P 型单晶衬底上实现了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LDMOS 功率器件的集成,并完成了IC 的版图、流片和测试,其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指标。
罗萍[10](2004)在《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的跨周调制PSM及其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迄今,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PIC)习用控制模式为恒频变宽(CFVW)的脉宽调制模式(PWM)和恒宽变频(CWVF)的脉频调制模式(PFM)。PWM调制模式的SPIC在低负载下效率较低,控制脉冲谐波干扰较大;PFM控制电路较为复杂,谐波分布时变且过于分散,给后续滤波器设计带来困难。本论文提出了一种SPIC功率变换系统的全新调制模式——脉冲跨周调制模式,简称跨周调制模式(PSM,Pulse Skip Modulation)。PSM异于PWM和PFM,是一种恒频恒宽(CFCW)的调制模式。研究表明PSM能有效改善SPIC开关变换系统的效率和EMI特性,且具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健壮,电路易于实现等特点。据作者查新显示,本论文对PSM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本论文着重研究了PSM的调制理论、SPIC的EMI测试与抑制技术,并根据PSM调制机理研制了一种SPIC实例。研究成果如下: 1.PSM调制理论的研究: 1) 首次提出功率变换系统跨周调制PSM的概念,阐述了PSM模式通过改变跨周数而改变输出电压的调制机理。 2) 首次建立PSM变换电路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和大信号模型。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分析了PSM变换电路的稳态响应特性、效率特性;基于包括大信号解析模型、离散迭代模型和相平面模型在内的大信号模型,研究分析了PSM变换电路的瞬态响应特性和抗干扰性能。 3) 提出SPIC功率变换电路的模糊型跨周调制模式FPSM(Fuzzy PSM),并给予理论研究、模型设计和特性分析。 2.论文研究了SPIC的EMI测试与抑制措施,提出PSM载波调制技术,用以EMI抑制,并给予理论分析。针对常规传导型EMI差模、共模噪声混合测试的问题,提出一种CM/DM分离测试网络。同时,提出一种将常规窄带FFT测试用于能满足CISPR测试标准的测试转换方式。 3.论文研究了PSM、FPSM以及PSM载波调制的IC实现技术,研究了具有电流极限状态机制的PSM控制电路和具有多频调制的频率抖动电路的单片功率集成电路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基于PSM调制理论所设计的SPIC实例芯片的部分电路、总体版图和测试结果。 本论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功率变换控制模式;在应用上,实际指导了SPIC芯片的设计。分析研究表明,论文提出的SPIC的PSM和FPSM
二、一种新的电流极限可调状态机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的电流极限可调状态机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技术研究 |
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及相关工作原理 |
2.1.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 |
2.1.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 |
2.1.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三相逆变原理 |
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整流器控制及设计 |
2.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数学模型 |
2.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
2.2.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
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逆变器控制及设计 |
2.3.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数学模型 |
2.3.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
2.3.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
2.4 系统仿真与分析 |
2.4.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2.4.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技术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
3.1 引言 |
3.2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及微电网等值模型 |
3.2.1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 |
3.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等值模型 |
3.2.3 储能系统等值模型 |
3.2.4 柴油发电机模型 |
3.3 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 |
3.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3.3.2 约束条件 |
3.3.3 基于混合启发式的蚁群优化算法 |
3.4 算例仿真与分析 |
3.4.1 交流微电网参数 |
3.4.2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的仿真分析 |
3.4.3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与传统PS算法的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磁风机的直流并网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永磁风机模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
4.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
4.2.2 永磁风电机组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
4.3 并网VSC换流站建模与控制 |
4.3.1 风电场并网VSC换流站模型 |
4.3.2 VSC换流站控制策略 |
4.4 基于VSC的永磁风力发电直流并网系统及控制 |
4.4.1 系统构成 |
4.4.2 直流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
4.5 系统仿真与分析 |
4.5.1 仿真系统参数 |
4.5.2 电网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
4.5.3 风机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 |
5.1 引言 |
5.2 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各换流器控制 |
5.2.1 风机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2 储能系统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3 光伏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4 交流并网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5 交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6 直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3 含永磁风机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系统 |
5.3.1 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的拓扑结构 |
5.3.2 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
5.4 系统仿真及实验 |
5.4.1 仿真系统参数 |
5.4.2 并网运行仿真(降压) |
5.4.3 并网运行仿真(全压) |
5.4.4 功率平滑控制仿真及实验 |
5.4.5 削峰填谷控制实验 |
5.4.6 系统故障穿越仿真及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LabView的TTC阵列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热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1 阵列微型加热器 |
1.2.2 二极管测温传感器 |
1.2.3 阵列数据采集系统 |
1.3 绝缘体上硅(SOI)技术 |
1.3.1 SOI结构与工艺 |
1.3.2 SOI制程与应用 |
1.4 本课题来源、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热测试芯片设计与性能测试 |
2.1 高功率加热电阻设计 |
2.1.1 微加热器传热机制 |
2.1.2 掺杂与电阻率 |
2.1.3 热测试片结构 |
2.2 测温设计 |
2.2.1 二极管测温原理 |
2.3 热测试片特性测试 |
2.3.1 加热电阻高功率驱动测试 |
2.3.2 加热电阻均匀性、稳定性 |
2.3.3 测温单元响应、噪声测试 |
2.3.4 测温单元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
3.2 加热电阻驱动电路设计 |
3.2.1 主控芯片选择 |
3.2.2 DC/DC可调电源与反馈采集 |
3.2.3 基于ModBus-RS485 通讯模块 |
3.3 测温单元读出电路设计 |
3.3.1 低噪声稳压器 |
3.3.2 恒流源与放大电路 |
3.3.3 多路行列选通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动采集系统上位机设计 |
4.1 驱动采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4.2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4.3 上位机驱动单元加热模块 |
4.3.1 用户登入模块 |
4.3.2 使能驱动设计 |
4.3.3 写入功率与反馈数据处理 |
4.3.4 数据存储与回读设计 |
4.4 上位机测温采集模块 |
4.4.1 非均匀性校正 |
4.4.2 数据采集与可视化 |
4.5 日志管理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测试芯片采集系统验证 |
5.1 系统运行测试流程 |
5.2 选通时序与信号放大测试 |
5.3 采集系统测试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IGCT静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高压电源关键问题分析 |
2.1 倍压整流电路分析 |
2.1.1 倍压整流电路模型分析 |
2.1.2 冲击电流抑制策略分析 |
2.1.3 仿真验证及其结果分析 |
2.2 单相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校正与谐波抑制策略分析 |
2.2.1 Boost PFC基本电路分析 |
2.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3 测试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
3.1 静态特性测试 |
3.1.1 静态特性测试电路原理分析 |
3.1.2 静态特性测试电路方案设计 |
3.1.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3.2 动态特性测试 |
3.2.1 动态特性测试电路原理分析 |
3.2.2 动态特性测试电路方案设计 |
3.3 动态特性测试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3.4 杂散电感对IGCT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
4.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1 电源电路设计 |
4.1.2 D触发器时钟电路设计 |
4.1.3 下位机电路设计 |
4.2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
4.2.1 虚拟仪器总体方案设计 |
4.2.2 实时显示与数据回放面板程序设计 |
4.2.3 数据分析与信号发生器面板程序设计 |
4.3 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试验验证及其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PCR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CR反应原理 |
1.2 PCR仪的发展以及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本章总结 |
2 PCR仪硬件平台设计 |
2.1 PCR仪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
2.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2.2.1 CPU芯片选型 |
2.2.2 电源电路设计 |
2.2.3 复位模块设计 |
2.2.4 时钟电路的设计 |
2.3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
2.3.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2.3.2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
2.4 AD芯片的选取 |
2.5 变温系统的设计 |
2.5.1 半导体制冷片的选型 |
2.5.2 半导体制冷片的驱动方式 |
2.6 上位机电路设计 |
2.7 辅助电路设计 |
2.7.1 光耦隔离电路设计 |
2.7.2 散热风扇电路的设计 |
2.7.3 热盖电路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3 PCR仪数学模型辨识 |
3.1 加热槽机理建模 |
3.2 加热槽模型的辨识 |
3.2.1 系统辨识的步骤 |
3.2.2 阶跃响应辨识法 |
3.3 本章小结 |
4 PCR仪温度控制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本PID控制 |
4.2.1 PID控制技术简介 |
4.2.2 PID离散化 |
4.2.3 增量式PID控制原理 |
4.2.4 抗积分饱和PID |
4.3 PID参数优化 |
4.3.1 粒子群算法简介 |
4.3.2 基于Parato秩的适应度函数 |
4.3.3 粒子群算法优化PID参数仿真 |
4.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 |
4.4.1 模糊控制的原理 |
4.4.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4.5 时间最优PID控制器 |
4.6 鲁棒PID控制器 |
4.6.1 鲁棒PID控制器的设计 |
4.6.2 鲁棒PID控制器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调试 |
5.2 温度控制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5.2.1 粒子群优化PID仿真及实验 |
5.2.2 模糊自适应PID仿真及实验 |
5.2.3 时间最优PID仿真及实验 |
5.2.4 具有鲁棒性PID仿真及实验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交替双弧焊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双弧及多弧焊接研究现状 |
1.2.1 双丝GMAW焊 |
1.2.2 旁路耦合电弧焊 |
1.2.3 Tri-Arc双丝电弧焊 |
1.2.4 TIG-MIG复合焊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的提出 |
1.3.2 课题研究思路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交替双弧焊接试验平台 |
2.1 引言 |
2.2 交替双弧焊接实验系统 |
2.3 交替双弧焊接电源 |
2.3.1 电源波形控制方案 |
2.3.2 电源系统框架 |
2.4 电源控制系统优化 |
2.4.1 焊接波形控制程序优化 |
2.4.2 通信程序优化 |
2.4.3 电源动态响应性能优化 |
2.5 信号采集系统 |
2.5.1 电信号采集 |
2.5.2 高速摄像系统 |
2.6 双枪装夹机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TIG焊枪位姿与电弧形态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3 双电弧形态规律研究 |
3.3.1 上管导通时双电弧形态规律 |
3.3.2 下管导通时双电弧形态规律 |
3.4 复合电弧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G-MIG交替双弧焊接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3 TIG-MIG交替双弧焊接电弧形态分析 |
4.4 辅助电弧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4.1 单上管导通时辅助电弧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4.2 单下管导通时辅助电弧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4.3 交替导通时辅助电弧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TIG-MIG交替双弧焊接焊缝成形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焊缝成形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内容及研究现状 |
1.2.1 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导电路设计和优化技术研究 |
1.2.2 5G毫米波MIMO波束赋形收发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5G毫米波MIMO收发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性能 |
2.1 研究背景 |
2.2 OFDM多载波传输技术 |
2.3 MIMO-OFDM射频收发电路 |
2.3.1 增益平坦度和频域均衡 |
2.3.2 I/Q不平衡 |
2.3.3 非线性失真 |
2.3.4 相位噪声 |
2.3.5 载波频偏 |
2.3.6 收发互易性 |
2.4 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天线架构 |
2.4.1 开关切换多波束天线系统架构 |
2.4.2 全数字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
2.4.3 基于相控阵的混合波束赋形系统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及MIMO系统应用 |
3.1 研究背景 |
3.2 毫米波宽带渐变缝隙天线设计 |
3.2.1 毫米波天线阵列要求 |
3.2.2 天线单元设计 |
3.2.3 天线单元性能测试 |
3.2.4 毫米波天线单元对比 |
3.3 毫米波渐变缝隙天线MIMO系统应用 |
3.3.1 毫米波4T4R MIMO系统应用 |
3.3.2 毫米波32 单元混合波束赋形通信系统应用 |
3.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快速设计与优化 |
4.1 研究背景 |
4.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法 |
4.2.1 滤波器优化问题 |
4.2.2 通用模型J矩阵更新优化方法 |
4.3 SIW滤波器通用模型提取 |
4.3.1 谐振频率建模 |
4.3.2 正耦合系数建模 |
4.3.3 负耦合系数建模 |
4.3.4 外部品质系数建模 |
4.3.5 基于通用模型的Jacobian矩阵构建 |
4.4 SIW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
4.4.1 10阶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
4.4.2 5阶交叉耦合SIW滤波器设计优化 |
4.4.3 优化算法性能分析比较 |
4.5 通用模型与置信域空间映射联合J矩阵更新优化算法 |
4.5.1 GM-TRSM优化算法 |
4.5.2 GM-TRSM方法滤波器设计优化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5G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 |
5.1 研究背景 |
5.2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系统设计 |
5.2.1 收发系统架构和关键参数 |
5.2.2 全数字波束赋形的优势和限制 |
5.2.3 毫米波收发系统组件电路设计 |
5.2.3.1 毫米波收发前端电路设计 |
5.2.3.2 中频收发电路设计 |
5.2.3.3 本振电路设计 |
5.2.3.4 天线单元设计 |
5.2.3.5 基带采样板设计 |
5.3 毫米波全数字波束赋形收发系统测试 |
5.3.1 射频性能测试 |
5.3.2 系统空口测试 |
5.3.3 MIMO通信系统性能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5G毫米波高性能相控阵列 |
6.1 研究背景 |
6.2 基于本振移相的5G毫米波相控阵架构 |
6.2.1 本振移相和次谐波混频相控阵架构 |
6.2.2 架构优势和限制 |
6.2.3 波束扫描精度分析 |
6.3 移相电路设计 |
6.3.1 中频1-bit移相器设计 |
6.3.2 本振变容管调谐反射式移相器设计 |
6.3.3 变频移相电路性能 |
6.4 相控阵列空口OTA校准和测试 |
6.4.1 单探头快速OTA相控阵列校准 |
6.4.2 OTA性能测试 |
6.4.3 5G毫米波相控阵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无人机电磁兼容关键点及国军标GJB151A、GJB152A 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
2.3 形成电磁干扰的基本要素 |
2.3.1 电磁干扰源 |
2.3.2 干扰的耦合途径 |
2.3.3 敏感设备 |
2.4 无人机电磁兼容性关键点分析 |
2.4.1 无人机系统内部电磁环境分析 |
2.4.2 无人机系统外部电磁环境分析 |
2.5 国军标GJB151A、GJB152A 理论分析 |
2.5.1 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1 |
2.5.2 电源线传导发射 CE102 |
2.5.3 传导敏感度 CS101 |
2.5.4 磁场辐射发射RE101 |
2.5.5 电场辐射发射RE102 |
2.5.6 磁场辐射敏感度 RS101 |
2.5.7 电场辐射敏感度 RS103 |
第三章 无人机电磁兼容测试 |
3.1 一种新的设备级电磁兼容测试法――六基组测试法 |
3.1.1 六基组测试法简介 |
3.1.2 标准组件的测试原则——2dB 原则 |
3.1.3 附加极限值测试法 |
3.1.4 六基组测试法 |
3.1.5 测试裕度 |
3.1.6 六基组测试法与系统级测试的关系 |
3.2 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的校准要求 |
3.2.1 辐射发射测试的校准要求 |
3.2.2 传导发射测试的校准要求 |
3.2.3 辐射敏感度测试的校准要求 |
3.2.4 传导敏感度测试的校准要求 |
3.3 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测试综述 |
3.3.1 设备级电磁兼容性测试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关系 |
3.3.2 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的目的 |
3.3.3 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安排 |
3.3.4 测试的组织 |
3.3.5 测试场地的要求 |
3.3.6 测试对被测无人机的要求 |
3.3.7 测试对辅助设备的要求 |
3.3.8 测试对测试电缆和测试仪器的要求 |
3.3.9 无人机系统级辐射敏感度指标 |
3.3.10 无人机系统辐射极限值指标 |
3.4 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 |
3.4.1 飞机环境电平测试 |
3.4.2 机载天线耦合电平测试 |
3.4.3 成束电缆感应电流测试 |
3.4.4 电源线传导安全系数测试 |
3.4.5 电源线干扰电压测试 |
3.4.6 机载电源特性测试 |
3.4.7 屏蔽效能测试 |
3.4.8 飞机系统辐射敏感度测试 |
3.4.9 飞机静电放电测试 |
3.4.10 天线隔离度测试 |
3.4.11 系统内相互作用试验 |
3.4.12 无人机系统辐射场强测试 |
3.4.13 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总结 |
3.5 在不同测试场地中辐射发射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 |
3.5.1 自由空间 |
3.5.2 半空间 |
3.5.3 TEM 传输线 |
3.5.4 混响室 |
3.5.5 辐射测试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的相关系数 |
第四章 无人机系统电磁兼容设计 |
4.1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 |
4.1.1 电磁兼容系统分析法 |
4.1.2 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方法 |
4.1.3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 |
4.1.4 雷达、天线的布置要求 |
4.1.5 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要点 |
4.1.6 系统间电磁兼容性设计 |
4.2 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4.2.1 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 |
4.2.2 元器件的电磁干扰控制 |
4.2.3 机电类设备的电磁干扰控制 |
4.2.4 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4.3 滤波 |
4.4 电磁屏蔽设计 |
4.5 接地与搭接 |
4.6 防静电设计 |
4.6.1 防静电的常规方法 |
4.6.2 固化软件 |
第五章 无人机电磁兼容预测的计算方法 |
5.1 电磁场计算方法综述 |
5.1.1 解析法 |
5.1.2 近似法 |
5.1.3 数值法 |
5.1.4 数值法在无人机电磁兼容性预测中的应用 |
5.1.5 电磁兼容性预测的基本方程 |
5.2 机载天线——天线之间电磁干扰分析的数学模型 |
5.3 电路板布线间距的计算 |
5.3.1 耦合因子的计算 |
5.3.2 电路板布线间距的计算 |
5.4 电路板辐射场的计算 |
5.4.1 不平衡传输线的建模 |
5.4.2 传输线和天线模式的响应 |
5.4.3 地线的网络阻抗 |
5.4.4 共模电流模型 |
5.4.5 测试结果 |
5.5 FDTD 运算法则 |
5.5.1 使用FDTD 的影响因素 |
5.5.2 Yee 单元网格空间中电磁场的量化关系 |
5.5.3 单元的空间尺寸 |
5.5.4 离散化的麦克斯韦方程 |
5.5.5 PML 吸收边界条件 |
5.5.6 数值色散、数值稳定性分析 |
5.5.7 三维近场远场转换的离散化处理 |
5.5.8 FDTD 计算编程流程 |
5.6 非标准高阶曲线FDTD 运算法则 |
5.6.1 非标准形状的结构 |
5.6.2 非正交二重网格 |
5.6.3 空间低通滤波过程 |
5.6.4 介质跳变边界的收敛处理 |
5.6.5 计算结果 |
第六章 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 |
6.1 电磁兼容专家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6.2 电磁兼容预测软件的分类 |
6.2.1 电磁兼容分析软件 |
6.2.2 专家系统 |
6.3 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结构 |
6.3.1 输入阶段 |
6.3.2 分析和预测阶段 |
6.3.3 公共阻抗耦合计算法 |
6.3.4 感性耦合计算法 |
6.3.5 容性耦合的计算 |
6.3.6 辐射场以及场对线的耦合 |
6.3.7 电源总线干扰的计算 |
6.3.8 设计规则查询功能 |
6.3.9 输出阶段 |
6.4 总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新型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副机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轮胎安全性能分析 |
1.2.1 温度对轮胎安全性能的影响 |
1.2.2 压力对轮胎安全性能的影响 |
1.3 轮胎经济性能分析 |
1.4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5 应用前景 |
1.6 课题的提出 |
2 TPMS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1.1 TPMS系统的分类 |
2.1.2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 |
2.2 国外 TPMS系统的解决方案 |
2.3 本课题的解决方案 |
2.4 系统设计要求 |
2.4.1 系统工作环境 |
2.4.2 系统功能要求 |
2.4.3 系统技术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3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副机电路设计 |
3.1 概述 |
3.2 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
3.2.1 无线通信芯片的选型 |
3.2.2 射频收发芯片nRF9E5 |
3.2.3 天线的设计 |
3.3 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
3.3.1 MPXY8020A的特性结构 |
3.3.2 MPXY8020A管脚配置说明 |
3.4 电源管理模块的设计 |
3.5 副机电路整体设计 |
3.6 系统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TPMS副机系统软件设计 |
4.1 数据传输协议 |
4.2 RF通信软件设计 |
4.2.1 nRF9E5的工作模式 |
4.2.2 nRF ShockBurst模式 |
4.2.3 待机模式 |
4.2.4 无线收发器配置 |
4.3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4.3.1 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 |
4.3.2 电压信号的采集 |
4.4 副机系统主程序设计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与实验 |
5.1 无线通信模块测试 |
5.2 压力温度信号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型电源管理电路与低功耗频率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引言 |
1.1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离线开关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 |
2.1 开关功率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 |
2.2 调制方式 |
2.2.1 PWM |
2.2.2 PFM |
2.2.3 PSM |
2.3 新型离线式单片电源管理IC |
第三章多级放大器频率补偿模式 |
3.1 多级放大器频率补偿的介绍 |
3.2 NMC 理论分析 |
3.3 DCPC 理论分析 |
3.3.1 无增益级DCPC 补偿模式放大器 |
3.3.2 带增益级DCPC 补偿模式放大器 |
3.4 仿真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电路设计与仿真 |
4.1 整体电路功能原理分析 |
4.2 子电路功能分析与仿真 |
4.2.1 电流极限比较器 |
4.2.2 基准电压源的分析与仿真 |
4.2.3 振荡器电路 |
4.2.4 自动重启计数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版图设计与工艺实验 |
5.1 版图设计 |
5.1.1 基准源及偏置电路版图 |
5.1.2 振荡器电路版图 |
5.1.2 总体电路版图 |
5.2 工艺实验 |
5.3 流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1 使能检测与采样电路 |
5.3.2 振荡器电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的跨周调制PSM及其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的发展概述 |
1.1.1 SP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 |
1.1.2 功率变换理论的发展 |
1.1.3 功率系统EMI测试与抑制技术的发展 |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结构 |
第二章 SPIC的基本结构与电路 |
2.1 SPIC的基本结构 |
2.2 SPIC的典型控制电路 |
2.3 SPIC的典型保护电路 |
2.3.1 SPIC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
2.3.2 SPIC的过热保护电路 |
2.3.3 SPIC的过流检测与过流保护电路 |
2.3.4 SPIC中的SenseFET及其电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M调制机理与建模 |
3.1 开关变换器的常规调制模式 |
3.1.1 PWM变换器 |
3.1.2 PFM变换器 |
3.2 PSM模式的调制机理 |
3.3 PSM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特性分析 |
3.3.1 PSM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
3.3.2 PSM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 |
3.3.2.1 PSM变换器的大信号解析模型 |
3.3.2.2 PSM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模型 |
3.3.2.3 PSM变换器的相平面分析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型跨周调制模式FPSM |
4.1 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 |
4.2 模糊型跨周调制模式 |
4.2.1 基于误差与误差变化的FPSM调制模式 |
4.2.2 基于负载与电源电压的FPSM调制模式 |
4.2.3 自校正FPSM调制模式 |
4.3 PSM/PWM混合调制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PIC的EMI抑制与测试 |
5.1 SPIC变换电路内部EMI产生机制及抑制措施 |
5.1.1 Buck电路噪声机理 |
5.1.2 Flyback电路噪声机理 |
5.1.3 功率变换器内部EMI的抑制措施 |
5.1.4 传导噪声机理及其抑制 |
5.2 脉冲序列的电磁干扰及载波调制 |
5.2.1 脉冲序列的电磁干扰 |
5.2.2 PSM载波调制技术 |
5.3 SPIC的EMI测试 |
5.3.1 传导型EMI的CM/DM分离测试 |
5.3.2 高次谐波EMI的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PSM调制模式的SPIC的实现 |
6.1 双环控制的PSM开关变换器 |
6.2 电流极限状态机 |
6.2.1 电流极限状态机的原理 |
6.2.2 电流极限状态机的设计 |
6.3 PSM调制的实现 |
6.4 SPIC中频率抖动的实现 |
6.5 具有PSM调制模式的SPIC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科技查新报告 |
四、一种新的电流极限可调状态机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 吴昊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LabView的TTC阵列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验证[D]. 孙宏霖.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IGCT静动态特性测试电路设计[D]. 田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PCR温度控制系统[D]. 高志威.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交替双弧焊接机理研究[D]. 李科.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5G毫米波大规模MIMO收发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杨彬祺. 东南大学, 2019(03)
- [7]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 李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07)
- [8]新型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副机电路设计[D]. 成明江.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9]新型电源管理电路与低功耗频率补偿[D]. 李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10]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的跨周调制PSM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 罗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