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中悟醒 活动中导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1](2021)在《普通高中德育活动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W县G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高娜[2](2021)在《中学校园欺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梦梦[3](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阐明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这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践要求。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性与实践性、社会性与协同性、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教学形式,受到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密切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动加强劳动教育,能够将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新途径、新样态、新气象与课程内容贯通起来,有效提高课程凝聚力、吸引力和创新力。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劳动教育在该课程中并未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存在劳动观念尚未形成、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条件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如何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独特价值,是需要思政工作者慎思笃行的问题。基于这一现实矛盾,本研究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劳动教育现状及路径展开调查。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劳动、劳动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的理论溯源。其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获得研究数据,梳理了劳动教育的教材呈现情况以及教学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大部分学校教育改革有所成效,但劳动教育并未全面贯彻落实;教学管理日趋完善,但劳动教育并未引起充分重视;教师队伍逐步壮大,但劳动素养并不均衡有待提高。追根溯源,本研究从更新育人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落实条件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劳动教育优化路径。最后将宏观的策略探索落实于课堂实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例,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设计,直观地呈现如何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教学过程。
贾绍俊[4](2021)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执政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得以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对象主体、话语体系、实现目标等方面都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性掌控和全面性领导上,体现为要从整个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理论和价值维度来看,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其“生命线”作用的内在需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条件、重大任务和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从微观角度来讲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吸引力、阐释力等话语能力建设的增强,从中观来讲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是党的领导能力特别是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进一步从宏观来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建构和建设的中心目标。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乃是功在当今、利于千秋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话语研究的以往理论经验来看,话语权具有流变性的典型特征,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是受到其自身执政能力、执政合法性的直接影响,与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自觉等息息相关。从历史维度来看,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才能够获得政治保证和关键主体力量;只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实现话语传播多样化和话语践行的示范化,才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找准着力点。遵循这些经验启示,针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呈现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向的人民性、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话语传播的自觉性,通过整体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为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发展提供主体保障。本研究正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相统一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话语研究的成果和智慧,遵循理论、历史、现实、问题和对策的研究理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推进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
毛萍[5](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强调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课程全过程。且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性意蕴,是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感染力与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和促进学科发展的传统文化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的难点。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蕴含着规范与道德,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利资源,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开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助力文化育人理念的践履,同时也成为塑造学生人格、促进教师成长以及凸显学校特色的重要力量。D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开发的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取得一定的经验积累,具有示范性,因而本研究将以D中学为个案,在分析其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之道”,以期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参考的“发展之路”。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并着重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本部分在介绍D中学的概况与其校本课程开发办法的基础上,并从学校特色理念、学科课程要求、学生需求调研与教师资源评估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第三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本部分具体围绕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第四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结论与建议。本部分针对D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并结合访谈记录与问卷调查,总结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经验,同时发现与反思D中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李利宁[6](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通过网络的传播和媒体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从发生的学段来看,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如何让初中生远离暴力和欺凌、在阳光下学习成长,学校肩负着首要责任,责无旁贷。本文认为,从初中课程教育的角度来看,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法律意识等方面起到主渠道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初中校园欺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此阶段,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本课程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如何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使教学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最终达到减少校园欺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成为当前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校园欺凌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一般性概述。对欺凌、校园欺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当前校园欺凌的的表现形式及特点,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为之后第四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防范校园欺凌的价值这一论题,主要从防范校园欺凌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可能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迫切性”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校园欺凌较为明显的态势展开,是为现实性陈述;“重要性”主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为长远性陈述;“可能性”则是后面第四章“策略”的根据,是为铺垫性陈述。第三部分,结合云南省四所初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当前初中校园欺凌以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的阐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通过对学生及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两方面的阐述为第四部分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问题导向。第四部分,基于云南省四所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结合这些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包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依据人文性、整体性、情感性、思辨性等原则,提出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张冀[7](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温永慧[8](2020)在《基于儒家“敬”思想的新时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儒家“敬”思想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儒家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浓厚的道德意蕴,注重人内心的德性涵养,是促进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工夫论。而当代德育在发展中,受功利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人的德性培养有所缺失。所以借鉴儒家“敬”思想,古为今用,思索儒家“敬”思想之于新时代下德育发展的价值,以促进德育对人意义世界的指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分析儒家“敬”思想的基础上,集中探讨儒家“敬”思想在事实性德育中的缺失,从而进行其学校德育价值路径的建构。第一章主要阐释儒家“敬”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论述了其发展的五个重要时期,为儒家“敬”思想的产生做基础的殷周时期、先秦时期、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及清末至今时期,分析并总结儒家“敬”在历史发展中其起到的价值,着重考量其德育价值。第二章论述了儒家“敬”思想的内涵、特征,基于历史演进历程而梳理出儒家“敬”思想的内涵,包括“敬天敬道”、“敬有所畏”、“思敬执敬”和“主敬居敬”四大内涵,“敬”在对道德主体的价值指引、道德情感启示与道德行动引导等各方面得到了展示。三大特征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情感与理性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第三部分论证儒家“敬”思想在新时代的合理性辩护,基于新时代德育的价值诉求,考量儒家“敬”思想代表的德育价值,及对当代德育价值发展的合理性。第四章阐明儒家“敬”思想的事实性德育缺失的表征,包括敬畏价值的缺失、德育实施的低效化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不足,事实性德育失“敬”现象已然存在。第五章分析其失“敬”原因,指向工具理性价值对德育的“主导”、德育价值取向的“跑偏”和个体道德价值判断标准的误区三方面。第六章即建构新时代儒家“敬”思想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从营造敬畏价值成长的社会氛围、人文化价值取向下学校德育的改进和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加强三方面进行。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文化自信是其追求,而儒家“敬”思想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唯有取其精华,实现继承性发展,才能在新时代下促进德育的发展。
张益敏[9](2020)在《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文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之始,以德为先。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教育事业的优先位置。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往往偏重于国家课程内容以及途径、方法的研究,从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较薄弱。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德育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所以本研究以Y小学为例,力图通过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个体,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德育工作更具时代性,实效性。本研究依托研究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深入地思考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同时探究了游戏所蕴含的游戏精神、教育功能,将游戏与德育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在德育工作中,对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文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对Y小学德育课程现状进行现状调查,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教师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理解、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家长对课程游戏化的支持态度进行调查,结合学校游戏化特色,提出构建更加规范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必备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开展研究,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游戏化学习理论、沉浸理论等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入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游戏化学习的模式,从而指导学校开展研究工作。第三部分,从顺应和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提出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故事情节,适切的游戏时机,适当的挑战难度。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学校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构建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目标体系,开发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如创设游戏氛围,提升开发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传统游戏育德价值,开发创新游戏。第五部分,介绍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明理导行,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滋养德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知行合一,以学科育德为阵地,无痕渗透。第六部分,分类介绍了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活动案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且融入游戏元素,将课程游戏化,从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德育的教学方式、途径,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悦纳正确的生活观念,发展儿童品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游戏的教育功能,针对当前德育校本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教育理论,将游戏精神引入德育进行实践,为课程改革寻找新的思路。
王东君[10](2019)在《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中国正在面临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高需求,面对新时代下成长的中学生,简单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结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地方文化作为本地德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受到重视。扬州作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本地中学德育活动都离不开地方文化的传统内涵和地方文明的现代成就。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实施,检索扬州地方文化中可开发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平台,主动挖掘扬州本土文化优势,去伪存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德育课程设计,结合体验式活动,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特色德育课程。基于扬州地方文化的体验式德育研究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站在德育受教育者、德育教育者以及德育内容的角度探究了体验式德育应行的原因,肯定了体验式德育的价值,梳理了体验式德育的实施依据,旨在提供合理的、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本文围绕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的“简化困境”、“选择困境”、“创新困境”及“长效困境”,分析了扬州市地方文化发展现状,为说明融入地方文化的价值提供现实依据。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分类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发现扬州市各中学对地方文化和体验式德育各有侧重,但二者相结合却依然存在理论体系不全面、活动形式太单一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提出扬州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要注重发展与开放性,开发扬州地方文化资源;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强调社会平台的重要性,建立融入扬州地方文化的长效德育基地;强调文化自信,利用体验反思促进学生发展的四个具体实施路径。本文旨在把握地方文化和中学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内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探究地方文化和中学体验式德育结合的路径,并对扬州市地方文化与中学体验式德育结合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地方文化与中学体验式德育结合的原则、思路及形式。
二、情景中悟醒 活动中导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景中悟醒 活动中导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理论阐释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含义 |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含义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理论依据 |
(一)中国优秀传统劳动观是历史根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是理论指导 |
(三)习近平的劳动观是实践根本遵循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培养正确劳动观的时代新人 |
(二)有利于增强课程劳动育人实效性 |
(三)有利于拓展劳动教育思路与方法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现状调研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现状问卷数据采集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二、设计思路 |
(一)教师访谈记录设计 |
(二)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现状相关数据分析 |
(一)教师访谈数据分析 |
(二)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
(三)调研结果总结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问题归因 |
一、重视劳动教育的观念尚未形成 |
(一)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
(二)教师对劳动育人的认识有偏差 |
(三)学生对劳动学习的认识有偏见 |
二、劳动教育目标设置不合理 |
(一)劳动教育目标设置不全面 |
(二)劳动教育目标设置不系统 |
(三)劳动教学目标设置不具体 |
三、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创新不足 |
(一)教学方式创新的意愿不强 |
(二)知识讲授方式直接灌输多 |
(三)实践教学方式简单劳动多 |
四、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不充分 |
(一)教育机制建设不完善 |
(二)教学条件保障不充分 |
(三)校园氛围营造不浓厚 |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对策建议 |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劳动教育地位作用 |
(一)转变育人理念,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
(二)加强劳动学习,提高教师育人本领 |
(三)激发劳动热情,引导学生重视劳动 |
二、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
(一)挖掘教材劳动资源 |
(二)利用校本劳动资源 |
(三)整合社会劳动资源 |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
(一)以方式创新为依托扩展教学宽度 |
(二)以层级提升为手段拓展教学深度 |
四、落实条件保障,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落实有关要求提高劳动教育的政策支撑力 |
(二)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劳动教育的组织保障力 |
(三)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劳动教育的环境影响力 |
第六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
一、基本思路 |
二、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记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话语与话语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和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先在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话语建设的能力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 |
(一)话语主体与话语权建设队伍 |
(二)话语主题与话语建设内容 |
(三)话语方式与话语权建设的载体 |
(四)话语效果与话语权建设的实效评价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科学性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立场及其人民性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使命及其自觉性 |
(四)中国共产党“以德为先”的话语践行及其示范性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和经验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民主革命早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进行探索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走向成熟 |
(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主动开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巩固政权和过渡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加强 |
(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三) “文革”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遭遇严重挫折 |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调适与巩固 |
(二)进入新世纪后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充实和提高 |
(三)转型发展重要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深化与丰富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新时代对话语权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促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提升扩大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 |
(三)新时代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推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平台建设 |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
(三)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多样化示范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成就 |
(一)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 |
(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系 |
(三)迈向媒体融合利用进行话语传播的良好态势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境遇 |
(一)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迷惑与应对 |
(二)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与话语批判 |
(三)信息化与虚拟话语场的挑战与利用 |
(四)社会利益分化与异质话语立场的挑战与导引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党的话语公信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在建构话语权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
(三)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群众性话语转向和表达不足 |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仍需改进加强 |
(五)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
一、以理论创新和宣传引导为基础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不断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水平 |
(二)以宣传思想工作为导引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以制度建设和从严治党为保障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
(二)党的制度不断完善可以转化制度优势和话语力量 |
(三)制度治党取得实效可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 |
三、以提高话语建设能力为关键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
(一)坚持把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
(二)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大众化 |
(三)提高思政课展现“中国理论”世界话语权的能力 |
四、以网络安全治理为主要抓手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 |
(一)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协同 |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
(三)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五、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落实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责任 |
(一)明确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主体责任 |
(二)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来提高领导水平 |
(三)要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
二、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 |
(一)D中学概况 |
(二)D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
(三)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 |
三、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
(一)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 |
(二)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
(三)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
(四)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价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经验与启示 |
(二)问题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的相关理论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概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 |
(二)校园欺凌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理念 |
(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三)正确引导、独立思考与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概述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防范校园欺凌的价值分析 |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迫切性 |
(一)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 |
(二)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主阵地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在初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
(二)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三)有利于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
(一)国家政策的规定要求 |
(二)防范欺凌的教材内容的支撑 |
(三)现实中成功实践经验的借鉴 |
第三章 当前初中校园欺凌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选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
二、基于云南省四所初中的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当前校园欺凌客观存在 |
(二)校园欺凌已造成严重后果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道德与法治》课地位边缘化 |
(二)重教材轻资源整合 |
(三)重形式轻教学实效 |
(四)重课堂轻实践活动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和多元价值观念对思政课的冲击 |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欠缺 |
(四)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
第四章 今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教学策略初探 |
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 |
(一)人文性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情感性原则 |
(四)思辨性原则 |
二、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 |
(二)丰富教学方法 |
(三)开发教学资源 |
三、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一 |
(二)教学设计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基于儒家“敬”思想的新时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儒家“敬”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商周时期的“敬”思想 |
1.殷商时期的“致敬鬼神” |
2.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 |
(二)先秦时期的“敬”思想 |
1.孔子的“修己以敬” |
2.孟子的“有礼者敬人” |
3.荀子的“仁者必敬人” |
(三)西汉时期的“敬”思想 |
1.“天人合一” |
2.“三纲五常” |
(四)宋明时期的“敬”思想 |
1.二程的“涵养须敬” |
2.朱熹的“敬字工夫” |
3.王阳明的“居敬穷理” |
(五)清末以来的“敬”思想 |
1.马一浮的“主敬为涵养之要” |
2.牟宗三的“忧患之敬” |
二、儒家“敬”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
(一)儒家“敬”思想的内涵 |
1.“敬天敬道” |
2.“敬有所畏” |
3.“思敬执敬” |
4.“主敬居敬” |
(二)儒家“敬”思想的特征 |
1.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
2.情感与理性的和谐 |
3.个体与群体的和谐 |
三、新时代儒家“敬”思想的合理性辩护 |
(一)新时代德育的价值诉求 |
1.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 |
2.新时代学校德育价值面临挑战 |
3.新时代本土德育价值的确立 |
(二)儒家“敬”思想蕴含的德育价值 |
1.“仁者敬人” |
2.“陈善闭邪为敬” |
3.“恭敬之心” |
(三)儒家“敬”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合理性辩护 |
1.凸显德育主体性 |
2.弘扬德育价值真善美 |
四、儒家“敬”思想的事实性德育缺失的表征 |
(一)敬畏价值的缺失 |
1.缺失敬畏心 |
2.失去对生命的敬畏 |
3.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 |
(二)学校德育的低效化 |
1.“思未敬”:德育目标的模糊化 |
2.“执未敬”:德育体系的主知化 |
3.“非诚敬”:教师德育素养的衰减 |
(三)个人道德修养的不足 |
1.“内有妄思” |
2.“外有妄动” |
五、事实性德育失“敬”的原因 |
(一)工具理性价值对德育的“主导” |
1.功利主义的盛行 |
2.消费主义的盛行 |
3.科技主义的盛行 |
(二)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跑偏” |
1.非道德价值取向 |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
3.德育价值现成论取向 |
(三)个人道德价值判断标准的误区 |
1.“物质”对“精神”的碾压 |
2.“回报”对“付出”的碾压 |
3.“有用论”对“无用论”的碾压 |
六、建构实现新时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路径 |
(一)营造适宜敬畏价值成长的社会氛围 |
1.个体敬畏意识的培养 |
2.敬畏生命意识的引导 |
3.敬畏自然氛围的营造 |
(二)人文化价值取向下学校德育的改进 |
1.“主一”:明确德育目标 |
2.“敬业”:调整德育体系 |
3.“敬德”:加强教师德育修养 |
(三)加强个体自我道德修养 |
1.以“敬”修身 |
2.以“敬”行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的目的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德育课程的研究 |
2.关于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
3.关于游戏的研究 |
4.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校本课程 |
2.游戏化德育课程 |
3.课程开发与实施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Y小学德育课程现状及游戏化特色的现状调查 |
一、Y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方式现状 |
二、Y小学教师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理解 |
三、Y小学学生对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期待 |
第二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游戏化学习理论 |
三、沉浸理论 |
第三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 |
二、合理的故事情节 |
三、适切的游戏时机 |
四、适当的挑战难度 |
第四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
一、构建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目标体系 |
二、开发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资源 |
1.创设游戏氛围 |
2.提升开发主体的意识和能力 |
3.深入挖掘传统游戏育德价值,开发创新游戏 |
第五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研究 |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线,明理导行 |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滋养德行 |
三、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知行合一 |
四、以学科育德为阵地,无痕渗透 |
第六章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的活动案例 |
一、语言类游戏 |
二、动作类游戏 |
三、角色扮演类游戏 |
四、模拟类游戏 |
五、经营管理类游戏 |
六、合作类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访谈提纲 |
游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课题个案研究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10)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实验方案 |
四、创新及不足 |
(一)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体验式德育的内涵、价值及可行性 |
一、体验式德育的内涵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二)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 |
(三) 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 |
(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二、体验式德育的价值 |
(一) 主体性价值 |
(二) 心理机制形成价值 |
三、体验式德育的可行性 |
(一) 德育教育者将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运用不足 |
(二) 德育受教育者将理论映射到实际生活的把握不足 |
(三) 德育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不足 |
第二章 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现状分析 |
一、扬州地方文化特色 |
(一) 开放包容的扬州运河精神文化 |
(二) 独具特色的扬州物质遗产文化 |
(三) 爱国惜史的扬州红色革命文化 |
二、扬州市中学体验式德育与地方文化结合已有成就 |
(一) 依托扬州地方文化的德育基地建立 |
(二) 践行扬州地方文化精神的德育实践实施 |
(三) 重视中学生在扬州地方文化中主动获得情感体验 |
三、扬州市各中学德育与地方文化结合发展的现存问题 |
(一) 中学德育模式“选择”困境——良莠不齐的地方文化现状 |
(二) 中学德育模式“简化”困境——复杂深厚的地方文化根基 |
(三) 中学德育模式“创新”困境——地方文化现代解读虚无化 |
(四) 中学德育模式“长效性”困境——体验式活动结合地方文化缺失 |
第三章 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实施探索 |
一、实施形式 |
(一) 用问卷调查提高受教育者对扬州文化的了解 |
(二) 用生活体验加强受教育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 用情景模拟强化受教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四) 用体力劳动让受教育者参与德育实施过程 |
二、实施环节 |
(一) 教师确定 |
(二) 师生共定活动设计的方案 |
(三) 学生主导信息收集和处理 |
(四) 学生参与课程结果的评价 |
三、实施路径 |
(一) 以强调文化自信为核心目标,利用体验反思促进学生发展 |
(二) 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核心 |
(三) 注重发展与开放性,扬州地方文化创新解读是关键 |
(四) 强调社会平台的重要性,建立扬州地方文化长效德育基地 |
第四章 《国家利益至上》一课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情景中悟醒 活动中导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德育活动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W县G高中为例[D]. 王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校园欺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 高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劳动教育路径研究[D]. 孙梦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D]. 贾绍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D]. 毛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6]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D]. 李利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基于儒家“敬”思想的新时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 温永慧. 渤海大学, 2020(12)
- [9]游戏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以江苏省苏州市Y为例[D]. 张益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扬州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学体验式德育的研究[D]. 王东君.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