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露[1](2021)在《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磷是一类重要的生源要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联的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磷含量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对水体活性磷的动态变化存在快速的响应。同时,磷也在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水环境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影响水质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指标。与其他生源要素不同,磷与颗粒物存在较强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致使部分含磷的颗粒物易在近海/大陆架发生沉积埋藏,故近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含量分布及沉积埋藏等过程可以直接/间接反映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重变化。然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导致磷由陆向海的输送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改变了磷在近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及磷循环与收支研究成为当前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近海水体氮浓度持续升高的当前尤为重要。本文在陆海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下,以环渤海河流、黄河口及其邻近的河口湿地和渤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各赋存形态的磷,并利用沉积记录、数值模式等多种技术手段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河口-海洋磷的时空格局、来源等关键过程,量化了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磷的入海通量,分析了磷在沉积物中关键地球化学过程及其长期变化,构建了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模式,并建立了河流输送与海洋磷埋藏的对应关系等。主要结论如下:(1)在环渤海河流-黄河口-渤海体系中,水体中的总磷含量由陆向海逐渐降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由陆向海空间差异不明显,碎屑态磷(Detr-P)是主要的赋存形态。渤海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表现为近岸海域高于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由于受到黄河携带的大量陆源物质入海的影响,沉积物中Detr-P含量、沉积速率和TP沉积通量在黄河口与莱州湾海域明显高于渤海其他海域,由此表明河口等近岸区域是环渤海河流影响磷的海洋沉积过程较为集中的海域。(2)2017、2019和2020年环渤海河流向海输送的总磷通量分别为26.4×108mol/a、45.0×108mol/a和37.5×108mol/a,主要以颗粒态磷的向海输送为主,占比(88.6±8.11)%。在众多环渤海河流中,黄河向海输送磷通量最高,平均占比达(48.2±11.5)%。(3)渤海水体磷的收支结果表明,河流的向海输送是渤海磷的主要来源,占外部输入的89.4%,而渤海水体中的磷汇过程主要是沉积物的埋藏,约占总支出的95.9%。外部磷的输入不足以支撑渤海初级生产对磷的消耗,渤海水体内部磷的高效周转是维持上层水体初级生产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外源磷对渤海水体磷的补充量小于渤海磷的沉积埋藏等输出量,显示渤海水体磷的消耗过程。(4)渤海磷的底界面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渤海近岸海域磷的沉积埋藏过程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渤海沉积物-间隙水体系磷的循环再生及其后续的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过程是控制水体磷存量最关键的过程。(5)黄河口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碎屑态磷和自生态磷,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埋藏特征/速率,并与黄河河口的位置变迁、人类活动强度等存在显着的对应关系。渤海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失衡问题,特别是莱州湾和渤海湾氮磷比值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渤海生态系统变化导致磷的埋藏大于输入。渤海部分海域或总体性的潜在磷限制趋势日趋严峻,持续变化的营养盐结构/失衡问题可能会导致渤海生态系统发生不确定性的变化,影响渤海海域资源与环境价值。因此,今后需持续关注营养盐失衡问题。
彭睿怡[2](2020)在《水境影响下的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景观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辽阔平原和河流洼淀的自然地理条件基底为主体,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水环境的天津地区,在北方地区有着区别于旱地景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城市化快速进行的现代社会,乡村地区的土地被城市扩张侵蚀,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万村一貌”的危机正在威胁着天津地区的乡村景观。基于水环境而产生的天津地区乡村景观如何延续其地域景观特色,如何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保留其乡村景观肌理,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协调,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风景园林学科,其使命在于改善人居环境,而乡村作为占地面积最广的人居环境,其聚落及周围农田构成的整体景观,如何实现它们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本文以天津地区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地方志、历史图集、古籍文献探寻天津地区自然基底的形成过程及乡村景观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找到其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然后从天津地区的自然基底、源于自然形式并人工改造的水利系统、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景观与水环境紧密联系的聚落景观四个方面展开对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进行解析,探究各部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影响。最后对天津地区乡村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城市发展和乡村景观延续策略,探寻如何在城市扩张的基础上保留并延续乡村景观的意向及实体。
胡而思[3](2020)在《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们建设了多样化的水利设施,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也是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水利系统上的景观体系正在受到影响。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呈现北京古代城市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当代北京遗存的传统水系和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研究首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北京古代尤其是金元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建设、水利系统演变和水利景观营建三方面,其中城市建设包括城址变化和城市空间格局,水利系统包括蓄水单元和城市供水、漕运、灌溉及景观水系的发展脉络,景观营建按照不同朝代形成的水利区块分类型展开,归纳各时期城市水系景观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和特征;其次,针对上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北京古代城市、水利、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炼北京古代城水景观体系的营建机制,包括城水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结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近代北京水利景观的变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影响,并为北京古代水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胡旭[4](2020)在《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的变异引发生态灾害,并在人与生态环境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频繁发生。京津冀是环绕北京,包含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在内的地理区域。1912年至1949年,京津冀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和军阀割据,社会控制力减弱,社会治理能力衰退,生态系统紊乱,水灾、旱灾、虫灾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灾域广阔。这一时期主要通过河流治理、恢复植被等措施来进行防治,但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受西方近代科学影响,防治措施和防治思想上有明显的近代色彩,重视预防,对灾害认识的科学性增强,救治中呈现人道主义倾向。1950年至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重要区域。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的水旱灾害等传统类型生态灾害的影响有所减小,但是破坏依然严重,风沙灾害、污染灾害等影响不断增强。该时期灾害的防治以建设水利工程和植树造林为主,强调救人为先,预防和根治相结合,并且环保思想也有所发展。19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污染灾害和风沙灾害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主要灾害。生态灾害呈现出复合交缠性的特点,灾害的防治也逐渐以综合性治理为主。在思想上重视科学,强调保护环境,追求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对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进行研究,探索不同阶段主要生态灾害的种类与特征、防治措施、防治思想,有利于从历史演进过程中整体性把握生态灾害变化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历史支撑与参考。
杨瑞瑞[5](2020)在《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大都水系网络发达,通惠河、坝河、金口河、金水河、高粱河都曾在这片土地光辉流淌,在大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初为漕西山木石,助力宫苑建设,郭守敬重开金口河,在金王朝屡试屡败的基础上,成功运营29年,满足了都城建设高潮期的需要;之后又引玉泉水进城,流经10余民坊,成为大都宫苑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早期城市生态廊道的伟大实践。为解决大都日益增长的漕运之需,郭守敬在金漕河的基础上整修坝河,充分开发利用北京西郊的水源,远引昌平白浮瓮山之水,开通通惠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与坝河形成南北两路并行的漕运体系。可以说大都水系规划是我国古代治水手册上波澜壮阔的一页,虽然千百年来水利一直不断兴修,但是完备的水利体系成形于元代,其水利成就之辉煌堪为一代典章。完备的水系条件,形成了都城内外,池泉密布的景象,为大都园林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园林引水提供了方便。皇室在皇城之内以万岁山——太液池一带为中心,建设大内御苑,在皇城之外向西开发西郊地区,敕建皇家佛寺,引高粱河之水灌渠,修建西山航道。在私家园林方面,贵族官绅多选址于城郊之地,绕水建园,四时游宴雅集频繁。在寺观园林方面,元代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助推了寺庙园林的兴盛,加之有众多前代遗迹散布南城之中,逐渐形成南北城并立,寺观罗布的景象,都城内外遍布大大小小的集市,形成围绕着水系分布商业,园林,佛刹,民居的城市水系景观格局。所以纵览城市全貌,园林的建设与城市水系的开发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元大都城市水系规划为背景,以大都城市、水系、园林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元大都水系与城市、园林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城市建设与水系规划的相关内容。其中,城市建设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街道坊制、空间片区三个方面作出概述,水系方面则系统地梳理了金口、金水、通惠、坝河四条河流和积水潭、太液池、瓮山泊三座池沼的空间流向以及规划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水系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得出大都水系规划一直是围绕城市建设展开的,为城市服务,城市因水而生的特点。其次,将大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坛庙四类进行分布区域及数量的统计,运用平面定位及三维复原的方法将园林落位于城市水系空间之中,绘制大都园林区域分布图。总结出各类园林的分布特征: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随后,结合水系在城市中的流线,总结园林与水系的分布关系:皇家园林分布在皇城之中和城外西郊、南郊,多沿高粱河、金水河分布;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城外,凉水河、通惠河附近。寺观园林两城之中皆有,多沿高粱河、通惠河、金水河呈带状分布;坛庙园林的分布与水系的关系并不密切。接着论文选取大都城内外三段典型水域进行园水关系探讨,分析园水环境及空间关系、视线关系等问题。最终主要从园林与水系的互相影响两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水系对园林在水利工程、园林活动、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于水系变迁对园林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水系也因园林的建造而更加多姿多彩,体现了大都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天谈论城市与水系,水系与园林的关系,上溯百年前的城市历史,看似迂远,但捧读古书,所得不只一二,探究水系规划与城市建设,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关系,形成较为完备的金元时期北京水系规划,城市建设和园林营建的知识体系,对园水关系的理解大有裨益。
李会文[6](2020)在《宋以来海河流域下游的水患治理 ——以独流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时期,独流所处的海河流域下游地区,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水患灾害频频发生。宋以前,独流地区远离行政中心,河流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北宋时期,位于宋辽边境的独流,开始引起统治者重视,在独流镇以东、以西构筑了塘泺防线。围绕黄河改道的三次回流之争背后深层次的考虑是,黄河北流会将辛苦构建维持的塘泺防线淤浅,这样采取守势的北宋在面对辽金骑兵的时候将无险可守。基于此,北宋时期,在独流及周边地区的水利建设是服务于其在北境整体的军事防御的。金元时期,海河整体纳入统治范围,独流地区的河湖洼淀转而需要承担的是航运职能,其水利建设与河道疏浚是为漕运服务的。明至清中期,北方人口增殖迅猛,漕运压力大增。与此同时,明清小冰期气候波动不定,水患更为频繁,京直地区漕运不畅,畿辅屯田引起当局重视,然受自然条件影响,旱涝无常,屯田垦植,全然仰赖水利。因此明至清中期,在维持漕运畅通之外,还需要通过兴修水利工程、疏浚河道沟渠来保障屯田灌溉。清中后期,伴随着漕粮折银、区域间贸易体系的建立以及海运的兴起,独流以南地区运河的漕运职能渐渐弱化。开埠以后,天津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的重要基地,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由一个漕运中转码头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和金融中心。但是以天津为中心的海河流域下游地区水患频繁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清廷面对内忧外患已是焦头烂额,无暇顾及津静地区的水利建设事业。民国时期,经济社会较之晚清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也意味着水患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加剧。面对频仍的水患,当局迫于各方压力开始着手治理,先后开工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津静地区的水患威胁。但是,迫于时局动荡、资金短缺,终究没能彻底根治水患。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作为根治海河的标志性工程——独流入海减河1951年开工建设,投入几十万军民,于1953年正式完工,而后经过多次扩建加固,海河终于得到彻底的根治。
贾娇[7](2019)在《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湿地分布于海岸带地区淡咸水交汇地带,发挥着截蓄入海污染物、缓解海洋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天津市位于渤海湾顶部,是海河干流、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等河流入海的尾闾,滨海湿地发育。过去几十年,天津市海岸带受人口、城市化过程和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湿地水量减少、盐度增加、水质恶化、面积急剧萎缩,且人工化加剧。盐、污双重胁迫成为滨海湿地有别于上游内陆淡水湿地的重要特征。海岸带边界不清、含盐湿地稳态转换机理不明,是当前滨海地区生态管理和湿地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海洋对陆地的影响为依据,研究建立天津市海岸带陆侧边界;以半咸水(0.5-30‰)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滨岸带植物和沉水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对主要污染物和盐度的耐受梯度;开展生物群落在盐、污胁迫下的稳态转换阈值及指示种研究,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确定了海岸带陆侧边界划定的指标、方法,从较大尺度划定了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基于海陆交错带思路,选择海洋对陆主要作用过程,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增水、台风、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咸潮上溯等,以各类作用过程对陆地的最大影响范围作为海岸带陆侧边界。分析天津市海岸侵蚀、风暴潮增水、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等指标空间范围,最终以地下咸水/半咸水分布区决定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2)基于天津市3条入海河流滨岸土壤、水体盐度和耐盐指示种自潮间带向内陆的变化梯度,确定了河流的滨海和内陆边界。发现天津滨岸湿地含盐量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异质性大。从土壤盐分、水盐度、滨岸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空间分布来看,独流减河、海河干流、永定新河分别以距海40-57 km、32-45 km、18-32 km处作为滨海湿地与内陆湿地的分界。(3)开展了多种生物类群与盐度、污染物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盐度、Na+、Cl-、TN是决定滨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营养盐、盐度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狐尾藻可指示较清洁水体,菹草、金鱼藻、篦齿眼子菜能指示低盐、中高污水体,川蔓藻可指示高盐、高污水体。盐度、Cl-、Na+、TN、Chl a、TP是影响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适盐生物分布于入海河口,适污生物出现在河流上游、支流汇入区和湿地静水区。(4)分析了滨岸植物、沉水植物的盐、污适应性,确定了滨岸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的指示种及响应阈值。不同物种对盐含量耐受程度不同,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滨岸植物分盖度呈不同变化趋势,如上升、下降、抛物线、存在拐点等特征。川蔓藻、菹草可视为耐盐、耐污种,狐尾藻可视为清洁种。底栖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0.66-7.36‰、TN阈值为1.87-3.58 mg/L,浮游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1.99-7.36‰,TP阈值为0.48-0.59 mg/L;浮游植物群落的TP阈值为0.11-0.24 mg/L。双齿围沙蚕、虾苗无节幼体、克拉伯水丝蚓、苍白摇蚊、小类(?)眼螺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耐受种,英勇剑水溞、美丽猛水溞、球形砂壳虫、近邻剑水溞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敏感种。浮游植物多为耐污种,在TP超过0.11 mg/L时开始快速增长。(5)分析了滨海湿地水质状况、稳态类型与响应因子间的关系,研究了半咸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阈值。发现湿地水质呈西北部差、东南部好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污染物。滨海半咸水湿地稳态主要受营养盐、沉水植物、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其稳态转换初始盐度阈值为0.66‰、TP阈值为0.11 mg/L、TN阈值为1.71 mg/L。根据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密度比,划分枝角类控藻区、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藻型区三类稳态区。枝角类控藻区盐度小于1.20‰,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盐度小于7.00‰(TP小于0.48 mg/L),藻型区盐度小于7.36‰,枝角类控藻型到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型稳态转换阈值为0.50-2.30‰。本研究确定的天津海岸带边界,为陆海统筹规划提供了空间基础,能更好聚焦、解决滨海湿地问题;确定的生物耐盐、耐污适应性以及湿地稳态,适用于局地尺度的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并为滨海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估关键指标的确定和定量分级提供依据。
方旭辉[8](2019)在《大清河水系变迁及其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文中认为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核心地带,目前的水系格局是历史上在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变迁形成的,不同的水系格局塑造了不同的水环境。大清河流域特别是白洋淀水环境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关键,论文在明确大清河流域水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适应雄安新区发展的水系格局,以期为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实现雄安新区有历史传承、水城共融的建设目标提供决策支持。论文以大清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和整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上大清河水系变迁的驱动力、驱动方向;研究了水系与社会的关系,水系对社会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不同历史时期水系变迁对于现今水系格局的作用;对比分析了目前水系格局、水环境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要求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区建设的相关方案。早期的地质活动和黄河在河北平原的过流为流域的形成和发育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目前流域平原区洼淀遍布、河道过流能力不足的状况。宋代,由于战争因素,通过开河引水形成的“塘泺防线”是目前流域中游蓄滞洪区形成的基础。清代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水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及开发利用。整体水环境由水系联通、河网密布、洼淀连绵分布的情形转变为通过堤防约束使洼淀数量、面积大幅缩减的情形。新安北堤与千里堤的成形奠定了目前白洋淀南北界限,也使潴龙河入淀口由淀下游转入淀内。建国后枣林庄枢纽和白洋淀四周堤防的建设使相对自然的白洋淀转变为由工程调控的平原湿地;唐河与潴龙河入淀口的变迁加剧了淀南防洪压力。对比分析目前水系格局、水环境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要求存在的差距,探讨了新区建设的相关方案:结合水城共融的建设理念,合理安排新区水系格局,并参照清代的河网、渠系来建设淀泊和新区间的水系联通工程;新区在提高河道堤防防洪标准的同时也应注重河道的生态建设。
张雪葳[9](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孙津[10](2017)在《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演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形态是指在特定的地域与时间段内,城市与其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人类行为与自然因素互相作用的综合结果。它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与把控,可以防止城市的文化特质与自然禀赋在建设大潮中被侵蚀,抑制快速城镇化进程下城市的无序蔓延,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滨水城市的典型代表,其形态演进既有城市发展的共性又有自身发展的个性,其中以海河水系为脉络的城市发展历程特色鲜明。因此本文以海河作为天津城市形态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文献阅读、实地考察、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将从古至今水城相依的发展历程在地图上逐一印证,以阐明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演进之间的关系。文章在明晰相关理论基础之后,首先回顾了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并厘清其变迁背后的动力机制。然后,梳理从古代渤海西岸退海城陆,天津地区聚落产生伊始至今,在海河水系影响下的天津城市形态演进历程,并探寻城市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重点探讨了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海河是孕育天津地区早期聚落的能量来源,是决定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是早期路网结构的主控因素,是城市形态发展的轴线,是城市功能布局的动态影响因子,是串联城市特色景观的纽带,是城市文化的导体及自然生态的廊道。同时总结了天津城市发展反作用于海河,对其水形态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期能完善相关领域研究内容,为天津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依据。
二、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
1.1.1 海洋中磷的赋存形态 |
1.1.2 海洋中磷的源-汇过程 |
1.1.3 磷的形态转化 |
1.1.4 水体磷与富营养化 |
1.2 研究区域概况 |
1.2.1 环渤海河流 |
1.2.2 黄河下游 |
1.2.3 黄河口湿地 |
1.2.4 黄河口海域 |
1.2.5 渤海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2.1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组成与入海通量 |
1.3.2.2 渤海磷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
1.3.2.3 渤海磷的收支及环境效应 |
1.3.2.4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磷的分布、转化和埋藏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渤海入海河流磷的形态、区域性差异与向海输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样品分析测定 |
2.1.2.1 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分析 |
2.1.2.2 水体和沉积物中碳和氮的分析 |
2.1.2.3 叶绿素和悬浮颗粒物的分析 |
2.1.3 数据分析 |
2.1.3.1 环渤海河流水系 |
2.1.3.2 磷入海通量计算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环渤海河流水体中的碳、磷及相关性分析 |
2.2.1.1 水文特征 |
2.2.1.2 碳、磷的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2.2.2 环渤海河流悬浮颗粒物中的磷 |
2.2.3 环渤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磷 |
2.2.3.1 磷的形态及含量 |
2.2.3.2 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3.3 磷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
2.2.4 环渤海河流磷的入海通量及区域性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河口湿地和渤海沉积物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3.1.2 样品分析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黄河口湿地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3.2.1.1 黄河口湿地水文特征 |
3.2.1.2 黄河口湿地磷的赋存形态与含量 |
3.2.1.3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空间差异 |
3.2.1.4 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和水体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2.2 渤海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
3.2.2.1 渤海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含量及时空分布 |
3.2.2.2 渤海柱状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分布 |
3.2.3 渤海磷的区域分布特征 |
3.2.3.1 Reac-P和Detr-P的区域差异 |
3.2.3.2 渤海沉积物-水界面磷的沉积与释放的区域差异 |
3.2.4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对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口磷的长期变化:河流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4.1.2 样品分析测定 |
4.1.2.1 (210)~Pb与(137)~Cs活度和沉积速率 |
4.1.2.2 水体营养盐的分析和沉积物中POC、PON和磷形态的分析 |
4.1.3 通量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210)Pb和~(137)Cs定年 |
4.2.2 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垂向分布及比值变化 |
4.2.3 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垂向分布及迁移转化 |
4.2.4 黄河口磷的沉积埋藏 |
4.2.5 沉积物中碳、磷的相关性分析 |
4.2.6 碎屑磷含量与黄河流域的水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渤海磷的循环与收支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5.1.2 样品分析测定 |
5.1.3 收支计算 |
5.1.3.1 渤海水体中DIP和TP储量 |
5.1.3.2 河流输入 |
5.1.3.3 底界面释放通量 |
5.1.3.4 大气沉降 |
5.1.3.5 地下水输入 |
5.1.3.6 渤海与北黄海的水体交换 |
5.1.3.7 沉积通量 |
5.1.3.8 初级生产 |
5.1.3.9 内部循环 |
5.1.4 数值模式与数据处理 |
5.1.4.1 IMAGE-GNM模型 |
5.1.4.2 VGPM模型 |
5.1.4.3 数据获取与图形绘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渤海水体TP与DIP |
5.2.2 渤海水体氮磷比变化及潜在磷消耗 |
5.2.3 渤海水体磷收支过程研究 |
5.2.3.1 DIP和TP储量 |
5.2.3.2 环渤海河流输入 |
5.2.3.3 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 |
5.2.3.4 大气沉降 |
5.2.3.5 地下水输入 |
5.2.3.6 与北黄海交换 |
5.2.3.7 沉积通量 |
5.2.3.8 初级生产力 |
5.2.3.9 水体内部循环 |
5.2.4 磷循环关键过程与渤海环境演变 |
5.2.4.1 磷循环关键过程 |
5.2.4.2 渤海环境变化与潜在磷消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水境影响下的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乡村景观是大地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天津乡村水网密布的景观特色正在消失 |
1.1.3.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天津乡村肌理被破坏 |
1.1.4.丰富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 |
1.2.相关概念与研究概况 |
1.2.1.相关概念 |
1.2.2.研究概况 |
1.3.研究范围 |
1.4.研究方法 |
1.4.1.文献研究 |
1.4.2.实地调研 |
1.4.3.图示分析 |
1.4.4.归纳总结 |
1.5.研究框架及内容 |
2.天津地区基本概况 |
2.1.地理区位 |
2.1.1.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
2.1.2.水环境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天津地区地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3.水环境影响下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的历史演变 |
3.1.春秋以前——逆河斥卤、人迹罕至、农业未起、河运始兴 |
3.2.春秋至西汉——黄河迁离、经济发展、海侵陷落 |
3.3.三国至宋元——开凿运渠,航运枢纽,军事屯田 |
3.4 明清至近代——大兴屯田,景观奠定,城市扩张 |
3.5 小结 |
4.水环境影响下天津地区乡村景观体系及其特征 |
4.1.自然基底 |
4.1.1.地质形成 |
4.1.2.地形地貌 |
4.1.3.河湖水系 |
4.1.4.气候条件 |
4.1.5.土壤类型 |
4.2.水利系统 |
4.2.1.漕运 |
4.2.2.农业水利 |
4.3.农田景观 |
4.3.1.形态特征 |
4.3.2.农作物种植 |
4.4.乡村聚落景观 |
4.4.1.乡村聚落发展与水环境的关系 |
4.4.2.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
4.4.3.典型乡村聚落布局及特征 |
4.5.小结 |
5.天津地区城市发展与乡村景观延续策略研究 |
5.1.近现代城市发展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
5.1.1.城市与乡村图底关系转变 |
5.1.2.城市扩张破坏乡村景观肌理 |
5.1.3.设施现代化改变传统农耕方式 |
5.2.策略探索 |
5.2.1.延续本土地域景观特征 |
5.2.2.延续传统农耕生产方式 |
5.2.3.传承天津乡村景观意向 |
6.总结与展望 |
6.1.研究成果总结 |
6.2.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
1.4.2 北京历史水系及水利建设相关研究 |
1.4.3 北京文化遗产及园林景观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图解分析法 |
1.5.5 归纳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营建背景 |
2.1 自然环境基础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
2.2.1 地表水资源 |
2.2.2 地下水资源 |
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建设与景观体系发展 |
3.1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3.2 自然向人工营建过渡的水利建设阶段 |
3.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3.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3.2.3 本章小结 |
3.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3.3.1 西郊莲花池供水区景观 |
3.3.2 西北郊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3.3.3 北郊白莲潭调控区景观 |
3.3.4 燕京八景 |
3.3.5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4 元大都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4.1 元大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4.2 稳固繁荣的元代水利建设阶段 |
4.2.1 南口冲洪积扇及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4.2.2 北运河流域水利建设 |
4.2.3 城郊灌溉水利建设 |
4.2.4 本章小结 |
4.3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4.3.1 西北郊白浮泉-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
4.3.2 金水河—太液池宫苑供水区景观 |
4.3.3 积水潭—通惠河漕运供水区景观 |
4.3.4 东郊通惠河漕运传输区景观 |
4.3.5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5 明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5.1 明北京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
5.2 动荡停滞的明代水利建设阶段 |
5.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5.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
5.2.3 城市灌溉水利建设 |
5.2.4 本章小结 |
5.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5.3.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5.3.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5.3.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6 清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
6.1 整理共兴的清代水利建设阶段 |
6.1.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系整理 |
6.1.2 永定河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
6.1.3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系变化与治理 |
6.1.4 本章小结 |
6.2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
6.2.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
6.2.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
6.2.3 南郊水源涵养区景观 |
6.2.4 东郊漕运传输区景观 |
6.2.5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
7 北京古代基于水利系统的城市景观营建机制 |
7.1 水利系统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7.1.1 以水兴城、以城控水的空间互动 |
7.1.2 内外调蓄、水城一体的功能支撑 |
7.2 水利系统与景观的耦合模式 |
7.2.1 拦泉为泊,依泉成景 |
7.2.2 筑堤成湖,围湖造景 |
7.2.3 引水入园,溪流环绕 |
7.2.4 园水比邻,借景山水 |
7.2.5 水分导处,以庙镇水 |
7.3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及空间特征 |
7.3.1 城水景观体系中的基本范式 |
7.3.2 城水景观体系的特征 |
8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 |
8.1 北京水利系统与城市景观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
8.2 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及景观体系的影响 |
8.2.1 古城水利系统及景观本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
8.2.2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空间连接性差,水环境未形成系统 |
8.2.3 水利景观遗产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弱,缺乏统一规划 |
8.2.4 水利系统功能延续性弱化,文化展示和游赏空间不足 |
8.3 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8.3.1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准确评估水利景观体系的价值 |
8.3.2 因水制宜,构建城水共生的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
8.3.3 加强城市内外水利系统的连通 |
8.3.4 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 |
8.4 思考与展望 |
8.4.1 研究成果 |
8.4.2 研究创新点 |
8.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及区域景观发展表 |
附录B 北京现存传统水利景观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1.1.1 生态灾害 |
1.1.2 京津冀地区历史演化与行政区划变迁 |
1.1.3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灾害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1912-1949年灾害研究综述 |
1.3.2 1950-1980年代灾害研究综述 |
1.3.3 1990年代以来灾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1912-1949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2.1 主要生态灾害 |
2.1.1 水灾 |
2.1.2 旱灾 |
2.1.3 虫灾 |
2.2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与防治措施 |
2.2.1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 |
2.2.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2.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2.3.1 对灾害认识的科学化 |
2.3.2 治理理念由救治转向预防 |
2.3.3 灾害救治呈现人道主义倾向 |
2.4 小结 |
3 1950-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3.1 主要生态灾害 |
3.1.1 水旱灾害 |
3.1.2 风沙灾害 |
3.1.3 污染灾害 |
3.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3.2.1 水旱灾害防治 |
3.2.2 风沙灾害防治 |
3.2.3 污染灾害防治 |
3.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3.3.1 坚持救人为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
3.3.2 强调预防,注重根治 |
3.3.3 生产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 |
3.3.4 进行生态保护,开始环境治理 |
3.4 小结 |
4 19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
4.1 主要生态灾害 |
4.1.1 水污染 |
4.1.2 大气污染 |
4.1.3 风沙灾害 |
4.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
4.2.1 水环境综合治理 |
4.2.2 大气污染治理 |
4.2.3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
4.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
4.3.1 重视科学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 |
4.3.2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
4.3.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重要研究材料 |
1.5.1 文献研究材料 |
1.5.2 图像资料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大都城市与水系 |
2.1 元大都以前北京城市及水系的发展概况 |
2.2 元大都城市概况 |
2.2.0 城市选址 |
2.2.1 城市布局 |
2.2.2 街道坊制 |
2.2.3 空间片区 |
2.3 元大都水系网络 |
2.3.1 河道 |
2.3.2 池沼 |
2.3.3 水系连通 |
2.4 水系营造对城市的影响 |
2.4.1 城市规划 |
2.4.2 宫苑建设 |
2.4.3 漕运民生 |
2.4.4 商业繁荣 |
2.4.5 生态基底 |
3.元大都水系与园林 |
3.1 园林类型 |
3.1.1 皇家园林 |
3.1.2 私家园林 |
3.1.3 坛庙园林 |
3.1.4 寺观园林 |
3.2 水系与园林的空间分布关系 |
3.2.1 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 |
3.2.2 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 |
3.2.3 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 |
3.2.4 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 |
3.2.5 水系与园林分布特征总结 |
4 水系整治与园林构建的关系 |
4.1 典型空间的园水互动分析 |
4.1.1 皇城之中金水河流线探析 |
4.1.2 城北积水潭段园水关系探析 |
4.1.3 城东通惠河段园水关系探析 |
4.2 以水为魂、因水而生——水系对园林的影响 |
4.2.1 水系与园林工程 |
4.2.2 水系与园林活动 |
4.2.4 水系与园林交通 |
4.2.5 水系变迁与园林类型 |
4.3 以园为体,因园生色——园林对水系的影响 |
4.3.1 以园为体 |
4.3.2 因园生色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相关史料 |
(6)宋以来海河流域下游的水患治理 ——以独流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说明 |
第一章 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 |
第一节 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 |
第二节 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 |
第二章 宋辽金元时期海河流域下游的水患及其治理 |
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海河流域下游的水患 |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独流地区的水患治理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水患及其治理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水患状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独流地区的水患治理 |
第四章 民国以来海河流域下游地区水患及其治理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海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水患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独流地区的水患治理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独流减河的兴修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宋以来海河流域下游地区水患概况及旱涝等级年表 |
后记 |
(7)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带陆侧边界 |
1.2.2 生物盐、污适应性 |
1.2.3 湿地稳态转换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2.1 天津概况 |
2.2 布点与调查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海岸带陆侧范围确定 |
3.1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方法 |
3.1.1 海岸侵蚀范围 |
3.1.2 海平面上升淹没范围 |
3.1.3 风暴潮增水淹没范围 |
3.1.4 台风极值风速影响范围 |
3.1.5 土壤盐渍化分布范围 |
3.1.6 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分布范围 |
3.1.7 典型河口咸潮上溯定界 |
3.2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 |
3.3 局地尺度下天津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确定 |
3.3.1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水体盐度空间分布特征 |
3.3.3 基于生物类群的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分析 |
3.4 宏观尺度与局地尺度下海岸带边界的特征 |
3.4.1 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的特征 |
3.4.2 边界吻合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滨岸湿地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
4.1 生物群落特征 |
4.1.1 湿生植物群落组成 |
4.1.2 沉水植物群落组成 |
4.1.3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群落组成 |
4.2 滨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1 湿生带植物群落类型划分 |
4.2.2 植物群落间土壤化学因子的空间差异性 |
4.2.3 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
4.2.4 土壤化学因子间相关性 |
4.3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4.3.1 沉水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区间及指示种分析 |
5.1 滨岸植物对土壤环境的指示效应 |
5.1.1 适盐种识别 |
5.1.2 盐生植物适盐性 |
5.1.3 滨岸植物耐盐区间分析 |
5.2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指示效应 |
5.2.1 沉水植物盐、污区间排序 |
5.2.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盐、污阈值 |
5.3 小结 |
第6章 湿地稳态分析 |
6.1 水质分布特征 |
6.1.1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水质分布 |
6.1.2 基于底栖动物BI指数的水质分布 |
6.1.3 基于沉水植物的水质分布 |
6.1.4 水质状况综合分析 |
6.2 湿地稳态阈值分析 |
6.2.1 指标选取 |
6.2.2 频数分布法确定参照状态值 |
6.2.3 基于指示种分析的稳态阈值修正 |
6.2.4 稳态转换特征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8)大清河水系变迁及其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系变迁相关研究 |
1.2.2 水利与社会相关研究 |
1.2.3 大清河流域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大清河水系现状及变迁要素分析 |
2.1 大清河水系现状 |
2.2 变迁要素分析 |
3 大清河水系的形成及清代前水系的变迁 |
3.1 早期大清河流域特征及黄河过流的影响 |
3.2 大清河水系及海河水系的形成 |
3.3 宋代大清河水系的变迁及变迁方向 |
3.4 元明时期大清河水系及水环境的演变 |
3.5 小结 |
4 清代大清河水系的变迁及影响 |
4.1 康熙早期的大清河水系格局 |
4.2 康熙朝大清河水系格局的演变 |
4.3 雍正、乾隆朝大清河水系的变迁 |
4.3.1 白洋淀周边堤防的成形及影响 |
4.3.2 白洋淀上游水系的演变及影响 |
4.3.3 淀泊的清淤及影响 |
4.3.4 白洋淀下游水系的演变及影响 |
4.3.5 发展营田及其对白洋淀的影响 |
4.4 晚清及民国时期时期大清河水系的变迁 |
4.5 小结 |
5 建国后大清河水系的变迁及影响 |
5.1 解放后大清河水利工程的建设 |
5.1.1 上游兴修水利工程 |
5.1.2 水利工程体系的成形 |
5.2 大清河流域水资源量及水环境的变化 |
5.2.1 水资源量的减少 |
5.2.2 水环境的恶化 |
5.3 小结 |
6 当前大清河水系格局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 |
6.1 新区规划建设要求 |
6.2 流域当前水资源状况对新区建设的影响 |
6.3 新区水环境存在的风险及水环境改善方案 |
6.4 新区存在的防洪风险及防洪建设方案 |
6.4.1 大清河洪水威胁对于新区的影响 |
6.4.2 新区防洪建设方案 |
6.5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演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形态研究的必要性 |
1.1.2 城市与河流的依存性 |
1.1.3 海河对天津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考察法 |
1.4.3 图解分析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形态 |
2.1.2 “海河”释义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 |
2.2.2 关于天津城市的研究 |
2.2.3 关于海河的研究 |
2.2.4 关于水城关系的研究 |
2.3 文章创新点 |
3 海河水系历史变迁 |
3.1 海河流域自然环境 |
3.2 现状海河水系的分布与特征 |
3.2.1 河道分布 |
3.2.2 水系特征 |
3.3 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 |
3.3.1 东汉以前——海河水系的形成背景 |
3.3.2 东汉至隋——海河水系的初步形成 |
3.3.3 唐宋——海河水系的初步发展 |
3.3.4 金至清——海河水系的快速发展 |
3.3.5 近代——动荡中的海河治理工程 |
3.3.6 当代——新时代背景下的海河新姿 |
3.4 海河水系功能分析 |
3.4.1 水利功能 |
3.4.2 水运功能 |
3.4.3 防御功能 |
3.4.4 生态功能 |
3.4.5 文化功能 |
3.5 海河水系演进的动力机制 |
3.5.1 自然环境的变迁 |
3.5.2 政治军事的需求 |
3.5.3 社会经济的发展 |
3.5.4 生态文化的呼唤 |
4 海河影响下天津城市形态演进 |
4.1 东汉以前——早期聚落的片段性出现 |
4.1.1 新石器时代的西北高地聚落 |
4.1.2 天津平原成陆后的贝壳堤聚落 |
4.1.3 西汉郡县制下的边塞洼淀聚落 |
4.2 东汉至元——沿河聚落的集中出现 |
4.2.1 航运枢纽漂榆邑与军粮城 |
4.2.2 沿界河线性排布的军事寨铺 |
4.2.3 依水而建的直沽寨与海津镇 |
4.3 明——三岔河口的天津卫“算盘城” |
4.3.1 天津设卫建城的背景 |
4.3.2 “以北为尊”的方城十字街 |
4.3.3 屯堡屯垦促生的村镇聚落 |
4.4 清——市在城外、城在市旁的特色格局 |
4.4.1 城市规模扩大居住组团增多 |
4.4.2 以衙署庙宇为主的城内空间 |
4.4.3 以商业休闲为主的城外空间 |
4.5 近代——城市沿海河的带状拼贴式扩张 |
4.5.1 帝国主义的侵入与沿河租界 |
4.5.2 政治中心的转移与河北新城 |
4.5.3 日本殖民时期的都市计划 |
4.6 现代——海河作为城市发展轴的角色转换 |
4.6.1 单核心块状城市形态的同心圆式发展(1949-1977) |
4.6.2 港城分离的多中心跨越式发展(1978-今) |
4.6.3 体现城市特色的中心城区滨河空间建设(2003-今) |
4.7 基于海河的天津城市形态演进规律性分析 |
4.7.1 跳跃发展规律 |
4.7.2 交通导向规律 |
4.7.3 自然互动规律 |
5 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
5.1 基于海河的天津城市形态演进阶段性分析 |
5.1.1 以河兴城的点状生成期 |
5.1.2 河城共进的带状扩张期 |
5.1.3 城河疏离的块状拓展期 |
5.1.4 以城兴河的网状优化期 |
5.2 海河对天津城市形态的影响 |
5.2.1 海河是孕育早期聚落的能量来源 |
5.2.2 海河是决定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 |
5.2.3 海河是天津城市形态发展的轴线 |
5.2.4 海河是早期路网结构的主控因素 |
5.2.5 海河是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因子 |
5.2.6 海河是天津特色历史文化的导体 |
5.2.7 海河是串联城市特色景观的纽带 |
5.2.8 海河是天津城市自然生态的廊道 |
5.3 城市发展对海河的影响 |
5.3.1 城市发展对海河水系形态的影响 |
5.3.1.1 早期的分散形态 |
5.3.1.2 不稳定的部分连通 |
5.3.1.3 稳定的系统连通 |
5.3.1.4 化整为散的历史回归 |
5.3.1.5 多元融合的空间形态 |
5.3.2 城市发展对海河水环境的影响 |
5.3.2.1 水面侵占,水量减少 |
5.3.2.2 污水排放,水质恶化 |
5.3.2.3 不透水面积增加,河道防洪压力加大 |
5.4 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其他影响因素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1.1 海河水系变迁总结 |
6.1.2 天津城市形态演进总结 |
6.1.3 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相互作用关系总结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磷观渤海:由陆向海磷的输送和收支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D]. 李梦露.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2]水境影响下的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研究[D]. 彭睿怡.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D]. 胡而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D]. 胡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5]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D]. 杨瑞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宋以来海河流域下游的水患治理 ——以独流地区为例[D]. 李会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D]. 贾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 [8]大清河水系变迁及其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影响[D]. 方旭辉.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9]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海河与天津城市形态演进关系研究[D]. 孙津.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