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农村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常熟农村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一、常熟农村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站(论文文献综述)

夏志楠[1](2020)在《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苏州市典型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近些年来显着加快。截止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在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流选择是社区和居家养老。国务院办公厅2019国办发(5)号《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的意见》的文件,要求“确保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地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还处于体系构建的初级阶段。社区承担着老龄群体生活所需的物质载体,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平台,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能促进老龄群体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目标的实现。基于公平正义原则基础上的供需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实现有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设施配置的关键。国内相关文献在基于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和生活圈特征,展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并纳入城市社区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的研究十分罕见。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角度:以老龄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及生活圈特征为基础,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非空间和空间要素的设施配置内容的匹配度及其成因,从而提出供给侧改进建议。基于老龄群体养老需求调查、生活圈研究,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经济可及性以及时空可达性三个方面进行设施内容、空间布局与老龄群体养老需求匹配度和生活圈的耦合度分析。构建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社区-居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供需匹配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苏州市的传统街坊社区、新建商品房社区、邻里单元社区三种典型城市社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揭示出苏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设施的类型较为齐全,但是规模上存在供需失衡现象;设施的商业盈利性较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不完整等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当采用分级、分层次配置。社区具有一定自足性、区位性及共享性,由于老龄群体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主要体现在出行频率及出行时长两个方面的差异。对应老龄群体的生活圈特征和养老需求的不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分为小区自足生活圈、社区邻里生活圈、城市拓展生活圈三个级别供给。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内容和层次上也需要按照供需匹配的原则,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内容,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进入社区提供免费或有偿服务。同时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针对如何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养老服务内容供需匹配度、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可达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张小龙[2](2019)在《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空间设计研究的焦点从建筑设计拓展到村庄与生态空间设计领域之后,就会发现在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建筑设计三要素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拓展到功能、环境、经济、活力和增长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空间要素方面,空间设计的内涵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得更加丰富,范畴也随之延展到空间动力、区域关系、社会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2017年,我国持续强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色田园乡村”的培育建设凸现,于是乡村空间设计中的“土地、空间、人才”三要素,就成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激活土地、创新空间、育留人才”三个重要的“动力点和增长极”。因此,以探索“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活力为前提,营造田园乡村空间特征,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和空间品质,创新乡村空间设计新方法,研究乡村建设的新动力,解决乡村空间特色弱化、经济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引导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从空间设计研究出发,借助极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乡村空间规划与设计领域中调查、评析、选取空间设计要素动力,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构建新框架,创立空间设计新方法,并通过苏州田园乡村设计,探索培育内生极化发展的新动力。首先从国内外文献与实践案例研究中,对空间、极化、特色田园乡村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阐述“极化”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转换借鉴关系;其次,梳理苏州乡村空间演化、转型的特征及问题。其三,通过对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的极化动力特征解析,选取“花野圩村、树山村和冯梦龙村”等不同类型乡村的典型案例,结合专家咨询法对案例中影响空间“极”动力因素进行评价、权重指标分析,并运用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与极化动力要素体系,发现和培育乡村的极化增长与发展动力;最后,提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为“明确空间边界层级、完善街巷道路网络、优化多极空间关系、设计特色建筑空间、回归乡土田园意象”做出富有江南韵味、苏州特色的田园乡村空间创新设计。论文所探索的乡村空间设计要素动力、评价、选取、极化培育和应用策略,对丰富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重塑田园乡村内生动力,促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黄朴[3](2017)在《常熟市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提升极快,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许多的环境问题却日益暴露出来,比如资源消耗,比如环境污染,相关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40年不到的时间里,农村地区的生态问题已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各乡镇、各城市互相之间的产业结构类似,导致竞争无秩序,对大气污染、土壤破坏、水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其二是政府在处理生态与发展关系的理念滞后;其三是对相关历史文化的保护不够,原有的传统风貌改变较大;其四是缺乏合理的规划,偏向于物质空间,而忽略了历史遗迹、文化传统、人文风貌等生态资源。随着各级政府生态保护意识地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在各地逐渐开展,同时,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推进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常熟作为苏南地区比较靠前的县级市,城镇化过程当中,此类问题也存在;而海虞作为常熟比较有代表性的乡镇,非常有典型性。本文从分析生态小城镇概念与基本理论入手,延伸到生态小城镇的内涵,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分析不足,重点研究海虞镇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为相关单位的决策提供了理论层面的依据和实践层面的参考。

丁泽丽[4](2017)在《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环境脏乱、饮食不洁、卫生意识淡薄、医药技术滞后等,以致民众死亡率居高不下。红十字会以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诞生。它脱胎于战争救护,最初未涉足公共卫生工作,因其践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公共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公共卫生逐渐纳入红十字会的例行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近代中国特殊卫生状况及人道主义宗旨的促使下,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自晚清至民国终结,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历经奠基起步、迅速发展、砥砺前进、全面拓展四个阶段。红十字会卫生制度由“一概而论”发展为“分门别类”,卫生机构数量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卫生人员培养由“医护包干”发展为“卫生人才”,业务内容由单一的“疫疠防护”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四点勾勒出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难民卫生、妇幼卫生四个方面。疫病防治自1912年开始正式纳入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标志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开始。为保证该项事业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设立常设公立医院及临时防疫医院,平时开展接种牛痘、注射时疫药水等预防工作,疫情肆虐时,设立时疫医院,派遣救疫队等展开救治工作。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中体现了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医权共享,惠及贫苦;防治兼施,以防为主;城乡渐进,由城及乡;医患共融,同御疫疠。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自20世纪20年代方开始正式开展,战前的卫生教育主要为卫生理论教育,通过红十字人着文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中的卫生“补白”向民众灌输疫病预防、饮食卫生、日常保健等卫生常识。战后,红十字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沿袭战前卫生理论宣传的同时,开展难民卫生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难民卫生为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总会留沪人员组织中外慈善人士成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卫生工作。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医务委员会等卫生组织的同时,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卫生处成立上海防疫会及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改善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开展难民疫病防治,注重难民饮食卫生等。1938年底,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难民卫生工作相继停办后,由中国红十字总会接办医务委员会工作,直至沪地收容所解散,难民疏散。妇幼卫生工作至复员时期方真正落实,1936年中国红十字会设立妇女部,然因战争影响,徒有虚名,至复员后方名副其实。事实上,在此之前红十字会常设医院的接生工作,抗战期间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产科医院及开展妇幼身体检查等为复员期间的妇幼工作奠定了基础。复员后,中国红十字会依托各地分会医院、诊疗所、护士学校、产科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为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制订相关制度。经精心筹划后,各分会妇幼卫生工作有序进行,于妇女推进科学接生的同时,进行妇女卫生训练,于儿童设立儿童营养站,开展儿童健康竞赛等。经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及相关组织的协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红十字会推进工作,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历程中,随国内环境变化及红十字事业发展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发生明显变化。其变迁特点主要为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为其在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人力物力财力掣肘、房屋问题重重、卫生工作效力受限、红十字标志遭亵渎等困境。追其缘由,一方面由于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中国红十字会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救援各项灾难,力不从心,及近代中国对公共卫生事业不够重视,投入低;另一方面限于中国红十字会自身的组织局限。因此,中国红十字会在曲折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李宇明[5](2016)在《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其中的精神、心理疾病为例》文中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指导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在全国开始试点、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早在2004年11月,中山市就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补助农民买合作医疗,短短2年多时间内,全市已有98%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覆盖全市所有的镇区及行政村,政府加大了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投入,创新医院服务理念,完善医疗和服务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险体系,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和改革大病报销机制,切实解决看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重性精神、心理疾病分析和防治严重不足;尚未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模式和设备配置不完善,服务模式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农村医疗补偿机制;缺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本文研究主要以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精神、心理疾病为例,在充分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描述了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精神、心理疾病治疗领域的现状,并对一部分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出中山市农村合作医疗中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吕扬[6](2016)在《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络已经布满全球,并已经开始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生产和消费方式,原有的消费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更多的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可以说,电子商务开始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提出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商务业态将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现有的消费空间形式。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消费空间转型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的研究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划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电子商务挤压下城市传统消费空间遭遇发展瓶颈、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和双创背景下新型城市消费空间的出行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通过城乡消费空间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空间系统,扩大并提升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城市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综述,理清本文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从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和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理论的解析,并且梳理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城市消费空间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研究提出评价,总结当前研究重点、研究视角、研究制度等方面的结论。第三,立足城乡统筹的视角,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县域电子商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亦是在重塑城镇消费空间的新格局。同时,论文尝试提出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第四,立足融合共生的视角,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提出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并且提出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第五,立足功能承接的视角,提出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并且总结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构建,最后提出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最后一公里。第六,立足创新扩展的视角,承接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分为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两种业态,这两种业态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深化和拓展,也表达了众创空间本身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新发展。

朱喜群[7](2014)在《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关系,整个社会都会随着城乡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世界发达国家相应经验表明,城乡关系一般经历“城乡共生—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一体”四个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而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自然分化”和“人为分化”共同作用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城乡割裂发展转向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加速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目标。中国正处于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最佳时期。城乡一体化强调的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其本质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和社会权利。根据二元理论、极化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可形成三点基本认识:一是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三是仅由市场驱动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政府可通过制度创新加速该进程。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可知,制度引导和约束着所有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中国传统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势在必然。鉴此,形成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合力驱动的三个理论假说:一是制度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外推力,二是新型“三化”同步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三是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合力。城乡一体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然实现。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同时重视并支持乡村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以日韩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初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政府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来振兴农村和农业以便统筹城乡发展。与之相反的是,拉美国家片面强调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期忽视农村发展,最终陷入“拉美危机”,致使城乡一体化难以实现。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充分表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和实现机制,与此同时,制度创新响应“三化”协调发展之要求并加速其发展,两者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实现之有效合力。就苏州而言,城乡发展一体化经历了政府强势发动和“三化”取向渐明的初始启动阶段,政府政策引导和“三化”快速发展的自发探索阶段以及政府战略主导和新型“三化”内生驱动的发展实现阶段。在第三阶段,苏州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内容聚焦于明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措施有: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制度、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产权、宅基地和住房产权;实施“三合作”、“三集中”、“三置换”和“三形态”;推行强镇扩权、政社互动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显着,但离城乡一体化的完全实现仍有差距。这是因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未完全实现,制度改革和创新因城乡二元体制的根深蒂固性和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目标和行为偏差而不够及时和彻底。苏州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合力驱动之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所取得的傲人成绩及其所展现的针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强大功效,使其不失为是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之有效实现路径。具体而言,坚持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互促交融的原则,建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根据市场是资源配置决定力量转变政府职能。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苏州城乡一体化案例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本路径之假说。鉴此,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了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需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并依据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原则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孙雨婷[8](2014)在《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实施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总体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及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问题的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探索正处在一个很好时机,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的更有效途径与方法。随着成都在全国率先将乡村规划师制度融入乡村地域的建设实施和规划管理的工作中,川西乡村的社会形态、发展模式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开放发展发生着变化。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出现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而如何使规划更有效的落实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课题。通过对既有理论和案例实践的研究,探寻乡村实践中共性与个性问题。通过对郫县新农村基础资料、规划编制内容与现阶段规划实施现状的相关解读,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川西新农村的规划实施问题,并结合台湾与川西情况相似的案例对比,进一步分析川西规划实施问题的内在动因及发展方向。通过引入社会营销理论,对新农村规划的实施进行了认知改变阶段、行为改变阶段、习惯改变阶段与价值观改变阶段的阶段划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营销理论中的4Ps与4Cs结构模型,构建了以社会营销理论为核心的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模型。最后本文以郫县龙溪、达通村为理论应用对象,在对原村庄规划进行研究上,提出基于社会营销理论运用的“参与式”实施规划原则与具体策略。为川西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发展借鉴。

张敬华[9](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刘军[10](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二、常熟农村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熟农村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苏州市典型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1.1.2 健康老龄化转向积极老龄化
        1.1.3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主导选择
        1.1.4 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显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老龄群体生活圈
        1.3.2 城市社区
        1.3.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进展综述
    2.1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法规和规范解读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布局及其绩效评价相关基础理论
        2.2.1 公共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2.2.2 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
        2.2.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2.2.4 生活圈理论及其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置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2.3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内涵
        2.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相关研究
    2.4 文献研究总结
第三章 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框架
    3.1 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因素
        3.1.1 供给因素
        3.1.2 需求因素
    3.2 老龄群体日常行为特征分析
        3.2.1 日常活动行为制约因素
        3.2.2 老龄群体活动行为特征
    3.3 老龄群体生活圈空间结构
        3.3.1 社区空间特性
        3.3.2 老龄群体活动类别划分
        3.3.3 社区生活圈圈层划分
        3.3.4 社区生活圈体系空间结构模式
    3.4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老龄群体生活圈匹配度研究
        3.4.1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需求现状
        3.4.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规模
        3.4.3 公共服务设施时空可达性
        3.4.4 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可及性
    3.5 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分析框架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典型社区案例选择
        4.1.1 苏州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概况
        4.1.2 苏州市老龄人口概况
        4.1.3 案例社区选择原则
    4.2 传统街坊社区-胥江社区
        4.2.1 老龄群体日常需求及行为特征
        4.2.2 老龄群体生活圈划分
        4.2.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4.2.4 老龄群体生活圈与设施匹配分析
    4.3 新建商品房社区-馨泰社区
        4.3.1 老龄群体日常需求及行为特征
        4.3.2 老龄群体生活圈划分
        4.3.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4.3.4 老龄群体生活圈与设施匹配分析
    4.4 邻里单元社区-湖东邻里
        4.4.1 老龄群体日常需求及行为特征
        4.4.2 老龄群体生活圈划分
        4.4.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4.4.4 老龄群体生活圈与设施匹配分析
    4.5 三种案例社区比较研究
        4.5.1 共性规律分析
        4.5.2 差异与问题分析
第五章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优化策略
    5.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原则
        5.1.1 适老性
        5.1.2 多元性
        5.1.3 可及性
        5.1.4 灵活性
    5.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俥
        5.2.2 设施分级及配置要求
    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5.3.1 既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策略
        5.3.2 新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改进策略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及问题方面
        6.1.2 老龄群体对设施的使用及需求方面
        6.1.3 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
        6.1.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优化策略方面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老龄群体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1.1.2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
        1.1.3 苏州乡村空间极化发展趋势与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空间与极化理论的基础研究
    2.1 概念
        2.1.1 空间与极化
        2.1.2 特色田园乡村
        2.1.3 乡村空间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乡融合理论
        2.2.2 极化理论
        2.2.3 城市触媒、针灸理论
    2.3 乡村建设设计方法
        2.3.1 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2.3.2 国内的乡村设计实践
    2.4 极化理论视角下乡村空间的推动力
        2.4.1 乡村空间形态关系的协同力
        2.4.2 乡村居住与产业结构优化力
        2.4.3 乡村社会民俗文化的创新力
        2.4.4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力
        2.4.5 乡村空间设计的“极点”与推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化”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分析
    3.1 苏州乡村空间现状特征
        3.1.1 苏州乡村空间特征
        3.1.2 苏州乡村的现状问题分析
    3.2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类型与极化特征
        3.2.1 规模等级
        3.2.2 极化特征
        3.2.3 分类结果
        3.2.4 典型案例
    3.3 影响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极化”评价分析
        3.3.1 评价空间动力设计的内容、模式、方法
        3.3.2 设计要素与评价体系构建
        3.3.3 典型案例的权重特征解析
        3.3.4 田园乡村综合的特色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中的极化动力
    4.1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中的动力适用性
        4.1.1 乡村空间要素的构成
        4.1.2 空间动力要素的选定
    4.2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与评价指标体系
        4.2.1 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2 动力适用性的评价方法
        4.2.3 典型设计案例评价分析
    4.3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的极化要素
        4.3.1 花野圩村
        4.3.2 冯梦龙村
        4.3.3 树山村
    4.4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的动力设计
        4.4.1 山水田园空间
        4.4.2 空间布局
        4.4.3 街巷空间
        4.4.4 建筑空间
        4.4.5 节点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极化理论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
    5.1 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
        5.1.1 回归乡土田园意向
        5.1.2 明确空间边界等级
        5.1.3 完善街巷道路网络
        5.1.4 设计特色建筑空间
        5.1.5 优化多极空间关系
    5.2 苏州田园乡村空间特色优化设计建议
        5.2.1 以花野圩为代表的“A1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5.2.2 以冯梦龙为代表的“A2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5.2.3 以树山村为代表的“A3B2”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5.3 多维动力推进下的乡村设计价值与目标
        5.3.1 乡村设计的创新价值
        5.3.2 乡村设计的多元目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3)常熟市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1.4 选择海虞镇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模式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小城镇建设
        2.1.2 生态城市
        2.1.3 生态城镇化
    2.2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内涵
        2.2.1 农业生态
        2.2.2 生态恢复
        2.2.3 循环经济
        2.2.4 文化生态
    2.3 国内小城镇建设模式
        2.3.1 苏南模式
        2.3.2 珠江模式
        2.3.3 共同点和差异
        2.3.4 优点与不足
    2.4 国内小城镇建设实例分析
        2.4.1 国内小城镇建设经典实例
        2.4.2 经典实例分析
    2.5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 循环经济理论
        2.5.3 环境承载力理论
        2.5.4 金山银山理论
3 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情况
    3.1 小城镇建设发展历程概述
    3.2 小城镇基本情况
        3.2.1 地理区位
        3.2.2 自然条件
        3.2.3 人口和经济
        3.2.4 总体规划
    3.3 城镇发展和生态建设情况
        3.3.1 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情况
        3.3.2 镇村建设、农村改革、生态文明发展情况
        3.3.3 民生生态、社会保障、文明新风发展情况
        3.3.4 政府自身建设、绩效、廉政发展情况
        3.3.5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机遇
        3.3.6 生态小城镇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3.4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3.4.1 规划生态,引领发展方向
        3.4.2 土地流转,拓展发展空间
        3.4.3 农业生态,发展高效农业
        3.4.4 工业生态,提供产业支撑
        3.4.5 光伏生态,尝试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3.4.6 宜居生态,重点打造中新海虞花园城
        3.4.7 物流生态,进一步拓展局部区位优势
        3.4.8 建筑生态,坚持倡导可持续发展
        3.4.9 历史生态,坚持保护江南韵味
        3.4.10 民生生态,确保百姓权益
    3.5 生态小城镇建设经验
        3.5.1 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评价
        3.5.2 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有效经验
4 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和分析
    4.1 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
        4.1.1 区域竞争加剧,特色经济数量不多
        4.1.2 产业发展不均,缺乏细部规划引导
        4.1.3 规模集聚不够,服务业发展滞后
        4.1.4 土地指标趋紧,建设储备用地不足
    4.2 相关问题原因分析
        4.2.1 经济方面
        4.2.2 政策方面
        4.2.3 规划方面
        4.2.4 资金方面
        4.2.5 机制方面
5 完善生态小城镇建设的若干对策
    5.1 促生态特色经济,确保实现产业支撑
        5.1.1 创新产业优势
        5.1.2 构建优势项目
        5.1.3 切实加强招商
        5.1.4 打造特色小镇
    5.2 补短板夯实基础,建设生态宜居海虞
        5.2.1 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5.2.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5.2.3 统筹社会事业建设
        5.2.4 提升城乡环境治理
    5.3 加强服务惠民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
        5.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3.2 加强社会综合管理
        5.3.3 确保安全环保建设
        5.3.4 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5.3.5 倡导生态文明新风
    5.4 促进规划早落地,加强生态城镇规划
        5.4.1 创新规划理念
        5.4.2 借助外部经验
        5.4.3 赶迎时代发展
        5.4.4 明确目标责任
    5.5 开拓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5.5.1 开拓融资渠道
        5.5.2 创新融资模式
        5.5.3 确保投资力度
    5.6 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供制度保障
        5.6.1 体制完善要求
        5.6.2 机制建立要求
        5.6.3 专项整治要求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性与局限性
    6.3 下阶段研究应用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4)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
        二、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宗旨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历程
        一、奠基起步阶段:1904-1918 年
        二、迅速发展阶段:1919-1936 年
        三、砥砺前进阶段:1937-1945 年
        四、全面拓展阶段:1946-1949 年
    小结
第二章 红十字会疫病防治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医疗机构
        一、常设公立医院
        二、临时防疫机构
    第二节 防治行动与成效
        一、总会于沪期间(上):沪地治疫
        二、总会于沪期间(下):赴外救疫
        三、总会离沪期间:沪地分会防疫
    第三节 疫病防治中的公共性
        一、医权共享 惠及贫民
        二、防治兼施 以防为主
        三、城乡渐进 由城及乡
        四、医患共融 同御疫疠
    小结
第三章 红十字会卫生教育工作
    第一节 抗战爆发之前:宣传卫生理论知识
        一、印发红十字卫生书籍
        二、红十字人的卫生理论教育
        三、《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上的卫生“补白”
    第二节 抗战爆发之后:理论与实践共进
        一、卫生理论宣传的继承与发展
        二、战时上海难民卫生教育
        三、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
    小结
第四章 红十字会难民卫生事业
    第一节 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
        一、难民云集与所内环境卫生
        二、环境卫生机构的成立
        三、卫生整饬行动的开展
        四、改善效果与行动分析
    第二节 难民疫病防治
        一、疫病流行概况
        二、组设疫病防治机构
        三、预防措施及成效
        四、救治行动及成效
    第三节 难民饮食卫生
        一、收容所自来水供应
        二、改良难民膳食标准
        三、变更标准与终止给养
    小结
第五章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的背景与筹备
        一、妇婴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妇婴卫生工作的“前车之鉴”
        三、妇女生活指导部的“名副其实”
    第二节 妇女卫生工作的开展与成果
        一、红十字医疗机构的科学接生
        二、红十字妇女卫生训导
        三、工作方式及成效分析
    第三节 红十字儿童卫生工作——以儿童营养供给为中心
        一、设立儿童营养站
        二、儿童健康调查
        三、营养供给与成就
    小结
第六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评析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变迁的特点
        一、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
        二、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
        三、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
        一、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
        二、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
        三、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
        四、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
    第三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与成因
        一、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
        二、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困境的成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其中的精神、心理疾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章 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执行及精神卫生疾病的现状分析
    3.1 中山市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路径、遵循原则和执行情况
    3.2 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精神卫生疾病发展的现状
    3.3 中山市实行精神、心理疾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第四章 中山市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精神卫生疾病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对重性精神、心理疾病分析和防治严重不足
    4.2 尚未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体系
    4.3 各级财政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入严重不足
    4.4 医疗模式和设备配置不完善,服务模式不到位
    4.5 缺乏科学合理的农村医疗补偿机制
    4.6 缺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
第五章 对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精神卫生疾病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5.2 推进构筑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
    5.3 加大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精神卫生疾病的经费投入
    5.4 创新医院服务理念,完善精神卫生疾病的科室医疗和服务模式
    5.5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险体系
    5.6 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和改革大病报销机制,切实解决看病问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问卷
附件

(6)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1.1.2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
        1.1.3 电商企业挤压下,城市实体商业遭遇发展瓶颈
        1.1.4 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
        1.1.5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资料检索法
        1.3.2.2 系统分析法
        1.3.2.3 问卷调查法方法
        1.3.2.4 案例分析方法
        1.3.2.5 跨学科研究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概念界定
        2.1.1.1 商业空间的概念
        2.1.1.2 消费空间的概念
        2.1.1.3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2.1.2 城乡消费空间的各方界定
        2.1.2.1 以经营业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2 以功能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3 以空间形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4 以结构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5 其他研究视角的界定
        2.1.3 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的界定
        2.1.3.1 以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代表的城镇消费空间
        2.1.3.2 以O2O线上线下融合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
        2.1.3.3 以社区微型综合体为代表的社区消费空间
        2.1.3.4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空间
        2.1.4 电子商务——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范式的跨越式发展
        2.1.4.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演变阶段
        2.1.4.2 互联网技术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2.1.4.3 新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电子商务
        2.1.5 众创空间的界定
    2.2 基础理论解析
        2.2.1 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
        2.2.1.1 空间的生产理论
        2.2.1.2 空间的消费理论
        2.2.1.3 空间的选址理论
        2.2.2 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
        2.2.2.1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2.2.2.2 冲突理论
        2.2.2.3 环境理论
        2.2.3 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基础理论
        2.2.3.1 二八定律
        2.2.3.2 长尾理论
        2.2.4 互联网重塑经济范式的基础理论
        2.2.4.1 体验经济
        2.2.4.2 数据经济
        2.2.4.3 共享经济
    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2.3.1 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2.3.1.1 从商业活动供给角度的研究
        2.3.1.2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的研究
        2.3.1.3 从符号消费角度的研究
        2.3.1.4 从建筑设计角度的研究
        2.3.2 电子商务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2.3.2.1 电子商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3.2.2 电子商务促进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
        2.3.2.3 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各行业的研发应用
    2.4 电子商务和城乡消费空间研究综述评价
        2.4.1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选址与布局是当前研究重点
        2.4.2 单一学科研究,多集中于地理学科
        2.4.3 缺乏基于城乡和社区空间类型尺度的研究
        2.4.4 电子商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仍是一种假设,缺乏理论支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与重构
    3.1 互联网发展促进需求的转变
        3.1.1 重塑物质需求
        3.1.1.1 个性化需求的表达
        3.1.1.2 碎片化需求的呈现
        3.1.2 再构人文需求
        3.1.2.1 整合包容的需求汇集
        3.1.2.2 自我实现的需求渴望
    3.2 互联网发展引导活动模式的转变
        3.2.1 生产活动模式的转变
        3.2.1.1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分工
        3.2.1.2 互联网改变产业资源配置
        3.2.1.3 互联网促进城乡资源对接
        3.2.2 消费活动模式的转变
        3.2.2.1 消费函数变动下的消费促进
        3.2.2.2 消费选择行为变动下的消费转变
        3.2.2.3 互联网经济作用下的消费者进化
        3.2.3 生活模式的转变
    3.3 重构互联网连接的场景革命
        3.3.1 场景洞察
        3.3.1.1 组织构建方式的改变,进化为跨组织的合作
        3.3.1.2 人群链接方式的改变,进化为社群运营符号
        3.3.2 场景延伸
        3.3.2.1 场景链接中的亚文化表达
        3.3.2.2 场景链接中的附加增值
        3.3.3 场景方法
        3.3.3.1 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3.3.3.2 场景塑造为文化载体
        3.3.3.3 场景构建全渠道整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的城镇消费空间体系构建
    4.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状况
        4.1.1 县域空间的总体概况
        4.1.2 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趋势
        4.1.2.1 由零星起步到规模化扩散
        4.1.2.2 由单极发展到多极点增长
        4.1.3 淘宝村的现状概况
        4.1.3.1 淘宝村定义与标准
        4.1.3.2 淘宝村数量规模化
        4.1.3.3 电子商务模式的天然适宜性
    4.2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变化
        4.2.1 回归农业产品本质,打造终端农产品
        4.2.2 重塑农业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4.2.3 推动农业专业化,改变需求结构
        4.2.4 创造社群营销,优化资源配置
    4.3 县域电子商务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4.3.1 县域空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重要的空间单元
        4.3.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4.3.1.2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策略
        4.3.1.3 县域单元重要性的体现
        4.3.2 电子商务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的助推器
        4.3.2.1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3.2.2 带动产业集聚——加速农村农民的城镇转型
        4.3.2.3 发展电商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4.3.3 自上而下的统筹布局模式
        4.3.3.1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千县万村”发展战略
        4.3.3.2 以京东为代表的农村 3F战略
        4.3.3.3 以苏宁为代表的农村战略
        4.3.4 自下而上的整合布局模式
    4.4 县域电子商务塑造城镇消费空间新格局
        4.4.1 城镇消费空间格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4.1.1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表达
        4.4.1.2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表达
        4.4.1.3 城镇消费空间
        4.4.2 县域电子商务影响下消费空间变革
        4.4.2.1 零售网商密度——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飞速集聚
        4.4.2.2 内贸网商密度——经济水平快速发展
        4.4.2.3 网购消费者密度——生活便利性全面提高
        4.4.3 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4.4.3.1 遂昌——电商延伸至农村的赶街模式
        4.4.3.2 绩溪——土地互联网流转的介入模式
    4.5 电子商务背景下社区支持农业的空间布局
        4.5.1 CSA的基础及衍生
        4.5.1.1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基础类型
        4.5.1.2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衍生类型
        4.5.1.3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运作原则
        4.5.2 CSA社区支持农业主要表达形式
        4.5.2.1 农产品定期配送模式
        4.5.2.2 土地使用权租赁模式
        4.5.2.3 劳动参与模式
        4.5.2.4 乡村旅游模式
        4.5.3 互联网+CSA的应用过程
        4.5.3.1 开端:基于价值认同的社群信任
        4.5.3.2 过程:生产管理过程的互联网应用
        4.5.3.3 反馈:互联网平台的分享传播
    4.6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
        4.6.1 淘宝村典型发展模式
        4.6.1.1 徐州沙集内生式模式
        4.6.1.2 义乌青岩刘产业链模式
        4.6.2 淘宝村产业特色解析
        4.6.2.1 城乡消费无差别化
        4.6.2.2 一二三产业在线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城市消费空间响应对策
    5.1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5.1.1 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压缩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利润
        5.1.2 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迫使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
        5.1.3 电子商务的便捷优势——改变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布局
    5.2 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借鉴
        5.2.1 美国——本地化、购物体验与渠道整合三位一体
        5.2.2 韩国——基于LBS的宽渠道、便利性和区域性三位一体
    5.3 O2O(线上对线下)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
        5.3.1 O2O概念解析
        5.3.1.1 O2O概念
        5.3.1.2 O2O运作模式
        5.3.2 城市消费空间O2O转型的趋势
        5.3.2.1 案例一:苏宁电器的线上线下全渠道契合
        5.3.2.2 案例二:大商网的规模效应和多业态扩张
        5.3.3 融合城市消费空间的O2O全渠道布局构建
        5.3.3.1 自建B2C商场,构建独立的线上消费空间
        5.3.3.2 入驻开放平台,构建联合的线上消费空间
        5.3.3.3 打造线上线下互动闭环,构建互动的线上线下消费空间
    5.4 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
        5.4.1 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体验功能
        5.4.2 电子商务急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响应策略
        5.4.2.1 调控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规模增速
        5.4.2.2 调整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商业业态
        5.4.2.3 重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实体价值
        5.4.3 城市消费空间的泛化发展
        5.4.3.1 城市消费空间消费功能的构成特征
        5.4.3.2 城市消费空间泛化发展的结构特征
        5.4.3.3 交通流动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5.4.3.4 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最后一公里物流宅配的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
    6.1 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代替性
        6.1.1 满足基本生活功能
        6.1.2 提升生活质量功能
        6.1.3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
    6.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6.2.1 社区消费空间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6.2.1.1 社区消费空间面积有限
        6.2.1.2 社区消费空间服务范围有限
        6.2.2 电子商务下沉到社区层面遇到的问题
        6.2.2.1 物流配送问题
        6.2.2.2 支付问题
        6.2.2.3 商家信用问题
        6.2.3 电子商务与社区消费空间的联合发展
        6.2.3.1 商务模式
        6.2.3.2 物流模式。
    6.3 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的构建——便利店
        6.3.1 便利店发展历程
        6.3.2 便利店指数
        6.3.3 便利店有利于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平台的搭建
        6.3.3.1 便利店的高密度与连锁化
        6.3.3.2 便利店的多功能服务
        6.3.4 便利店有利于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
        6.3.4.1 便利店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所需的配套资源
        6.3.4.2 便利店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区域配送中心
    6.4 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体系构建
        6.4.1 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6.4.2 注重物流仓储中心的层级式布局选址
        6.4.2.1 物流仓储中心的选址因素
        6.4.2.2 物流仓储中心的布局模式
        6.4.3 建立智能物流网络的宅配体系架构
        6.4.3.1 基于便利店平台的干线网络布局
        6.4.3.2 最后一公里宅配体系的架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电子商务激发下的众创空间新消费模式塑造
    7.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的空间载体
        7.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背景
        7.1.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脉络
        7.1.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
        7.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政策支持
        7.1.2.1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7.1.2.2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7.1.3 众创空间的相关概述
    7.2 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构筑众创空间平台
        7.2.1 传统孵化器的进化阶段
        7.2.2 新型孵化器
        7.2.2.1 新型孵化器的转型趋势
        7.2.2.2 新型孵化器的模式类型
        7.2.3 创客空间
        7.2.3.1 创客空间的起源
        7.2.3.2 我国创客空间的分布
    7.3 众创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深化与延展
        7.3.1 融入新城地区开发的众创空间
        7.3.2 提升旧城功能更新的众创空间
        7.3.3 丰富微观层面开放的众创空间
    7.4 众创空间在城市功能中的扩展与创新
        7.4.1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教育科研模式众创空间
        7.4.2 以青年公寓为代表的共享居住模式的众创空间
        7.4.3 以优客工场为代表的联合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结论
        8.1.2 不足之处
    8.2 未来展望
        8.2.1“互联网+”智慧城市
        8.2.2“互联网+”城市规划
    8.3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中国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市排行(2013 年度)
    附录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科学发展百强县市)(2013 年度)
    附录三:《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附录四: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
    着作书籍
    硕博论文
    期刊论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多重理论分析视角
        一、城乡关系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治理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创新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释义
        一、城市与农村
        二、城乡关系
        三、城市化
        四、城乡一体化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合力驱动理论探源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驱动城乡一体化理论探源
        二、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之理论探源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合力驱动理论假说
        一、假说一:制度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外推力
        二、假说二:新型“三化”同步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三、假说三: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合力
第三章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和“三化”合力驱动及其启示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一、美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二、英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一、日本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二、韩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第三节 拉美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失败教训
    第四节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经验启示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三、加强“三化”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之制度创新
第四章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的演进及内容特征
    第一节 苏州简介
    第二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变迁
        一、初始启动阶段:政府强势发动和“三化”取向渐明
        二、自发探索阶段:政府政策引导和“三化”大力推动
        三、发展实现阶段:政府战略主导和新型“三化”内生驱动
    第三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内容特征
        一、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
        二、新型“三化”驱动城乡一体化
第五章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路径存在问题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取
        三、权重的确定
    第二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评价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指标权重
        四、苏州城乡一体化指数的计算结果
        五、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二元对比分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指标
        二、二元经济结构测度结果及分析评价
    第四节 当前新型“三化”驱动城乡一体化存在问题
        一、当前新型城镇化驱动存在问题
        二、当前新型工业化驱动存在问题
        三、当前农业现代化驱动存在问题
    第五节 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存在问题
        一、土地制度改革滞后问题
        二、政府行为偏差问题
        三、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问题
第六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政策框架
    第一节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经验启示
        一、坚持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互促交融的原则
        二、建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
        三、根据市场是资源配置基本原则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节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政策框架
        一、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三、加速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四、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旳项目
后记

(8)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实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2 课题背景
    1.3 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4 问题思考与创新
        1.5.5 研究框架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2.1 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案例
        2.1.1 我国典型新农村实践案例研究
        2.1.2 川西地区新农村实践案例探索
        2.1.3 小结与思考
    2.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一般特征及问题
        2.2.1 我国现阶段乡村建设所体现的一般特征
        2.2.2 我国现阶段乡村建设所体现的一般问题
    2.3 国外乡村建设实践研究
        2.3.1 英国乡村发展政策变化的特点
        2.3.2 德国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
        2.3.3 北美农村社区规划
        2.3.4 韩国的新村运动
        2.3.5 日本的造村运动
    2.4 国内外现有研究对本课题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川西地区新农村规划实践与规划实施问题—以郫县为例
    3.1 川西地区的新农村规划基本情况
        3.1.1 城乡统筹背景
        3.1.2 乡村规划师制度
        3.1.3 乡村规划审批与实施制度
    3.2 川西地区新农村规划实施-以郫县试点村为例
        3.2.1 新农村聚居示范项目背景
        3.2.2 试点村基础概况
        3.2.3 发展理念与思路
        3.2.4 村落建筑与环境
        3.2.5 土地整理及资金运作
        3.2.6 建设实施阶段调研
        3.2.7 规划实施村民满意度调查
        3.2.8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规划实施问题研究
    3.3 比较研究:台湾桃米村经验研究
        3.3.1 台湾社区营造及思考
        3.3.2 桃米生态村的调研与启示
    3.4 川西地区新农村规划实施问题的解决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模型
    4.1 社会营销理论
        4.1.1 社会营销概述
        4.1.2 社会营销的主要特征
        4.1.3 社会营销理论应用的四个主要阶段
    4.2 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新农村规划基础研究
    4.3 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模型
        4.3.1 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的三个基础阶段
        4.3.2 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中的社会营销应用工具
        4.3.3 川西新农村规划研究的结构模型
第五章 川西新农村“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研究——以郫县友爱镇龙溪、达通村为例
    5.1 郫县友爱镇龙溪村与达通村现状概况
    5.2 龙溪、达通村村庄规划编制具体内容
        5.2.1 近期建设:聚居点建设规划
        5.2.2 远期发展:村域生态保护与产业规划
    5.3. 龙溪、达通村村庄规划原有实施建议及其问题
    5.4 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龙溪、达通村“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研究
        5.4.1 何谓“参与式”实施规划
        5.4.2 龙溪、达通村“参与式”实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5.4.3 聚居点房屋自建“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
        5.4.4 村庄产业发展“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
        5.4.5 自然环境保育的“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
        5.4.6 村庄内部共生关系的“参与式实施规划”策略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台湾桃米村基金会工作访谈—关于“坚持”与“陪伴”
    附录2 台湾桃米村村民代表访谈—关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附录3 郫县新农村规划建设相关问题—示范安置点村民访谈
    附录4 村民聚居安置点规划实施—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5 村民满意度调查—数据汇总表
    附录6 聚居安置点规划实施满意度—调研访谈基本情况
    附录7 川西新农村调查—村民调查表
    附录8 川西新农村调查—受访村民基本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结构框架
        1.4.2 文中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述评
    2.2 理论综述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农民自身因素
    3.4 研究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4.2 生产发展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4.2.7 本节小结
    4.3 生活宽裕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4.3.7 本节小结
    4.4 乡风文明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4.4.6 本节小结
    4.5 村容整洁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4.5.5 本节小结
    4.6 管理民主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4.6.6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6.1.4 本节小结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1.6 本节小结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2.6 本节小结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8.1 相关建议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8.2 研究结论
    8.3 论文创新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附录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10)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1.4 研究动态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1.6.4 调研分析研究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1.7.1 研究范围
        1.7.2 研究框架
    1.8 研究的创新性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2.2.3 实践成果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2.3.3 实践成果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3.3.1 结构组织进化
        3.3.2 住区混合提升
        3.3.3 城市设计优化
        3.3.4 生态策略凸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1.1 特征内涵
        4.1.2 发展概况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4.2.4 华苑住区(1995)
        4.2.5 梅江住区(2001)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4.1 特征内涵
        4.4.2 发展概况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1.1 特征内涵
        5.1.2 发展概况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5.2.1 尖山住区(1953)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5.2.4 华苑住区(1995)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5.5.4 小结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5.6.1 普通商品房
        5.6.2 高端商品房
        5.6.3 社会保障房
        5.6.4 蓝白领公寓
        5.6.5 酒店式公寓
        5.6.6 老年公寓
        5.6.7 生态住宅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6.1.1 特征内涵
        6.1.2 发展概况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6.5.1 解放初期住宅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6.5.3 七十年代住宅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6.6.1 普通商品房
        6.6.2 高端商品房
        6.6.3 社会保障房
        6.6.4 蓝白领公寓
        6.6.5 酒店式公寓
        6.6.6 老年公寓
        6.6.7 生态住宅
        6.6.8 小结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7.2.1 规划布局
        7.2.2 交通组织
        7.2.3 环境绿化系统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7.2.5 生态文化建设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7.3.1 环保系统控制
        7.3.2 绿建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常熟农村遍布社区卫生服务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苏州市典型社区为例[D]. 夏志楠. 苏州大学, 2020(02)
  • [2]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D]. 张小龙.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3]常熟市海虞镇生态小城镇建设研究[D]. 黄朴.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4)
  • [4]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D]. 丁泽丽. 苏州大学, 2017(04)
  • [5]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其中的精神、心理疾病为例[D]. 李宇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10)
  • [6]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D]. 吕扬. 天津大学, 2016(11)
  • [7]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D]. 朱喜群. 苏州大学, 2014(04)
  • [8]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实施规划研究[D]. 孙雨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常熟农村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