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丽: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刘宁[2](2021)在《海男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云南女性诗人海男从女性视角出发,观照女性内部生命和个体心灵困境,在语言的迷宫中为我们构建起一个精神的乌托邦,展现出深刻的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本文试图以诗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切入点,结合海男的诗歌文本,对海男的诗歌创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深刻探讨海男诗歌展现出的生命意识和文学意义。第一章分析海男诗歌的云南书写,从永胜小镇入手,抓住海男诗歌中的“澜沧江”意象和“女妖”意象,结合云南独特的文化背景把握海男诗句间透出的“巫性”和“神性”特点。第二章结合《女人》组诗,阐释“镜子”意象和“鸟”意象在海男的女性书写中蕴含的意义,“镜子”照见了以女性为主体的自我,但也对女性的命运造成了围困,“鸟”意象意味着女性要从世俗的牢笼中飞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天空。第三章则从时间和爱情、语言和词语、历史书写等维度探讨海男对虚无的反抗和超越。第四章,探讨了海男诗歌的价值和不足,海男的诗歌创作从主题、语言和形式上拓宽了女性主义文学的书写空间,丰富了女性主义文学的诗歌版图。她依靠个人生命激情和生命想象带动起来的诗歌创作使她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但也因此她在写作中往往过度迷失于主观想象的世界中,对女性、生命、虚无等问题的沉思力度不够,表现为“迷狂”与沉思的失衡。本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深刻总结,阐释了海男诗歌的书写维度,全方位分析了海男诗歌文本所呈现的丰富精神内涵。
赵苓岑[3](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申友林[4](2020)在《中国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及其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元素界面,其形态构成结构组织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的侧面反映,延伸的屋面结构之下包容着中国人的生活交往、情感理想,人文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当代信息时代的浪潮之下,新的技术与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形态发生碰撞,坡屋顶的当代价值是如何显现的,本论文从坡屋顶形态下的空间与建构视角切入,通过对当代中国前沿的实践案例分析,从建筑的虚与实两方面探索中国当代坡屋顶的实践之路。首先论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索坡屋顶的形态演变,对坡屋顶的形态来源和类型归纳梳理,总结东西方坡屋顶形态的发展进程与特征。其次,分析坡屋顶的形态构成规律和空间表现,阐述坡屋顶空间形态下的独特知觉体验。与空间的“虚”相对,在第四章从建构的角度对坡屋顶如何从结构、构造和材料塑造建筑形象,并把坡屋顶空间表现与建构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论述当代坡屋顶的空间和建构的双重表达。最后分析当代地域、科学和生态的要求对坡屋顶未来的影响,以及面对复杂的世界变局,坡屋顶建筑本体的真实性表现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本文的核心一方面在于通过对当代坡屋顶的形态空间塑造和建构诗意的表现形式的分析重新审视坡屋顶形态的真实价值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现阶段前沿建筑坡屋顶的案例解析,将坡屋顶设计中的空间塑造、结构选择、构造组织、建造类型以图文的方式汇总呈现,为中国坡屋顶的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崔佳[5](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但向婕[6](2020)在《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子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诗人中的一位,在这个中国新诗将要转型的重要时期,海子以他对诗歌持有的严肃、庄重的态度以及对于诗歌精神高度的追求而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对于海子的诗歌,曾有很多人从内容解析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但是仅仅从语言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也没有人对海子诗歌的韵律风格进行过研究。因此本文将从韵律风格学的角度出发,对海子抒情诗歌语言的韵律风格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是从海子抒情诗歌语言中声母的使用、韵母的使用、相同相似字词句的反复和书面排列形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每一章都进行小结,并在最后总结出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和海子的抒情诗在韵律上体现出的语言风格。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时介绍了诗歌语言韵律研究和海子诗歌语言研究的研究现状,以及语言风格学的意义和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声母的使用,介绍了中国诗歌中的“押声”现象和西方诗歌中的“头韵”,对海子诗歌中的押声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和讨论,指出押声手法有利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第三章韵母的使用,分析了海子的抒情诗中句尾的押韵、诗歌段落中的押韵和句中韵这三个方面,并由海子最常使用的韵辙——“江阳辙”得出海子诗歌语言热烈、激昂的特点。第四章相同相似词句的反复,从海子诗歌中相同相似词句在一行中一节中反复出现以及一首诗中反复出现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分类讨论,并且指出反复是诗人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分析诗歌,探讨了反复手法与诗歌韵律节奏的关系。第五章书面排列形式,主要是从海子诗中跨行、标点和空格、长句、默行以及特殊诗行排列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诗歌的外在形式与诗歌韵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诗歌的书面排列形式可以形成诗歌建筑美、凸显重要词句、控制诗行字数、加深情绪、形成诗歌语言陌生化效果等多种作用。第六章结论部分对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和从韵律上体现出的风格进行了总结,总结出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建构,并指出海子诗歌语言在韵律的上体现出的风格特点:一是从尾韵的使用和反复的手法中表现出热烈与激昂的语言风格,二是诗歌语言不断的反复所表现出的简单与朴实的语言风格,三是在简单与复杂、流畅与拗折中体现出冲突与对立的语言风格。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吕玥[7](2020)在《《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文中提出《诗人之恋》(Dichterliebe)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1810—1856)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1856)的长诗《抒情插曲》(Lyrisches Intermezzo)。论文以《诗人之恋》为主体,从隐喻的角度展开论述,重点分析自然隐喻、人物隐喻、氛围隐喻在音乐中的不同呈现。旨从隐喻的视角探寻其背后的情感表现与内在意境,以及了解《诗人之恋》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拓宽我们认识音乐诠释方式的视野。论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内容主要有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文献综述四个方面。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隐喻与音乐隐喻,主要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及研究脉络、音乐隐喻的概况及呈现种类,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诗人之恋》中的自然隐喻,重点探讨了音乐中对自然声音与自然形态的模仿。自然声音包括人类声音、实体声音及动物声音,自然形态包括人类形态和非人类的形态。第三章《诗人之恋》中的人物隐喻包括了两个“人”,一个是作曲家本人,另一个是乐曲中的主人公。在对两个人物隐喻呈现的过程中,音乐通过比较、排列、暗示的方式来达到表现人物情绪、刻画人物形象及映射作者个人生活的目的。第四章《诗人之恋》中的氛围隐喻,主要论述了音乐中对欢乐活泼、肃穆忧伤等不同氛围的暗示。这些暗示是通过钢琴声部的渲染以及整体氛围的创造来得到实现的,它不是某一种音乐要素或技法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多种要素互相综合,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结语部分为对全文的再思考,思考内容包括《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呈现基础、实现路径、实现图解三个部分。此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昭示了《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最终呈现。
罗杰[8](2020)在《论克尔凯郭尔的伦理生存对审美生存的批判 ——科学危机时代的人性归途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塞尔指出,19世纪以来遗忘了生活世界的科学危机实质上也是人性的危机。克尔凯郭尔身处科学理性统治的黑格尔时代,其放弃客观真理,探索的一条自由与精神的生存道路,正是一种挽救人性在科学必然性中异化的尝试。克尔凯郭尔将人的生存道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审美、伦理、宗教,《非此即彼》上下卷分别展现了审美与伦理阶段的生存图景。上卷审美者的享乐人生观是克尔凯郭尔放弃黑格尔科学的客观真理体系后的初步探索阶段,他宣扬个体性自由的解放,追求个体的幸福享受,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他的主题词是随着处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心境”,一种转瞬即逝的幻影,缺乏人格的严肃性。按照其享受生活的观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享受的审美人生观:美学享受、悲哀享受、反思性享受。下卷的伦理者——威廉法官不依据于外在条件,以严肃的人格、自我和自由回应着伦理义务的要求,他对审美的三种享受态度一一作出了批判性回应。首先,伦理者通过伦理的悲哀说明了真实的悲哀是为自己的罪过懊悔的悲哀,审美的悲哀是虚假和软弱的悲哀;其次通过说明去结婚是为自己的现世性赋予意义的创造活动,批评指正了审美者在回忆中保存“情欲之爱”理念的反思性享受;最后通过说明伦理生活的美,批判了审美者对艺术的美学享受,外在世界的美奇妙如一场梦,它远离人的现实存在,而人自己的创造活动给予现世性生活真实而长久的美。所有的批判最终落脚于关于抽象的骄傲与谦卑的勇气之间的区分,这一区分内在于基督教精神之中,基督教预设无限性的抽象为前提,但又以伦理义务生存为任务,如何从抽象的骄傲过渡为谦卑的勇气,即是克尔凯郭尔宗教阶段思想的出发点。总之,伦理对审美的批判实际上是谦卑的勇气与抽象的骄傲之间的人性交锋,通过这一批判,克尔凯郭尔展示出一些内在性原则,以改进审美生存,为宗教阶段思想埋下铺垫;同时,探索了一种在抽象思维方式下,重新寻回自由和生活世界、挽救人性异化的生存可能性。
邓明华[9](2020)在《论王小波小说的施虐与受虐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梳理施虐与受虐文学书写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法、分析法等方法,从“施虐与受虐的书写”这个角度切入王小波的小说,以文化研究、权力、美学等为理论背景,对王小波小说中的施虐与受虐书写的深层内涵和美学思想进行考察。本文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王小波小说历年的研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概括,并查考施虐与受虐书写的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对施虐与受虐书写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将中西文学中的施虐与受虐书写进行了对比考察,并具体分析王小波施虐与受虐书写的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权力关系下的施虐与受虐书写,分析施虐与受虐的模式与形象类型,施虐与受虐书写下的批判意识。第三章研究王小波小说中施虐与受虐书写的美学艺术,结合现代性的感官效果、时间与空间的延展、极致的对比渲染等艺术手法,探讨其与施虐与受虐书写结合所产生的美学张力。第四章挖掘施虐与受虐书写背后的价值与反思,包含奇异的生命美学、理性的追寻、颠覆与解构的深层意蕴。结语部分对整个文本进行总结,同时也指出王小波小说中施虐与受虐书写的得失之处,以及对当今时代施虐与受虐的书写艺术进行展望。
张瑨琪[10](2020)在《性别表演:B站男性美妆博主的社交媒体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在美妆视频和美妆消费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一大批美妆博主应运而生,他们发挥着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引领作用。随着“口红一哥”李佳琦突然走红,“男性美妆博主”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群体异军突起开始被人们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着社会的性别观念。男性与美妆之间固有的认知冲突使得“男性美妆博主”一出现就引起争议和讨论,面对不确定的传播市场,男性美妆博主如何在社交媒体中展示自我以及呈现出何种形象成为本研究的议题。通过探寻男性美妆博主形象定位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进一步审视他们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带来的群体效应及社会影响。本文对B站中20位男性美妆博主的视频进行抽样从中确定200个美妆视频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视频包装制作、博主外形、行为话语和内容主题进行编码分析,并且通过文本分析深层次探讨男性美妆博主在视频中的语义表达和行为意义。经过统计归纳,笔者发现男性美妆博主在社交媒体中的形象呈现包括:高颜值小鲜肉形象、女性角色扮演形象、测评推荐领袖形象和专业美妆大师形象。继而寻找到10位男性美妆博主进行深度访谈,以“性别表演”理论为基础,经过探讨剖析发现博主个人特质、原生家庭、团队运营、粉丝消费等因素会对他们的个人形象定位产生影响。男性美妆博主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元化的男性形象,打破了公众对传统男性形象的单一认知,反映出男性审美潮流的阴柔化趋向。而在男性职业选择过程中,性别所产生的隔离也逐渐消解。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谨防过度消费造成的形象异化和审美标准对男性身体的驯化。
二、美丽: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丽: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
三、情节淡化 |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
二、叙事情调模式 |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
二、幸福与道德 |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
一、怀旧涵义 |
二、怀旧与审美 |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
二、道路意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海男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云南大地的书写与超越 |
第一节 云南大地——诗歌的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 |
一、永胜小镇——诗意生发的家园 |
二、云南地域对海男诗性气质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意象的书写 |
一、澜沧江——灵魂栖息地 |
二、女妖——云南大地的巫师 |
第二章 女性隐秘生存空间的诗意表达 |
第一节 组诗《女人》——女性生命感知 |
一、为女人而写的内核 |
二、“迷狂”与“虚拟”的女性内部构建 |
第二节 色彩书写——女性命运的诗意想象 |
一、蓝色——孤独的少女时期 |
二、紫色——神秘的成熟女性 |
第三节 女性意象的书写 |
一、镜子——显现与围困 |
二、鸟——解开女性命运的绳索 |
第三章 体验与超越虚无的写作 |
第一节 时间与爱情——面向虚无 |
一、时间——生命之镜 |
二、爱情——生命的回归与确认 |
第二节 语言和词语——虚无的对抗 |
一、穿梭于语言的迷宫 |
二、词语的魔法 |
第三节 历史维度——虚无的超越 |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出缅记》——生命的探寻 |
二、《古滇国书》——穿越黑暗之黑 |
第四章 海男诗歌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价值:质感与个性共存 |
一、丰富女性主义文学诗歌版图 |
二、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
第二节 海男诗歌的不足 |
一、“迷狂”与沉思的失衡 |
二、 “语言迷宫”中的“迷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4)中国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及其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的混乱—非理性追求与图像化 |
1.1.2 建筑本体的探寻—建构文化兴起 |
1.1.3 地域传统的延续—坡屋顶形态探索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坡屋顶的历史沿革及当代运用 |
2.1 坡屋顶发展概述 |
2.1.1 中国传统坡屋顶发展脉络 |
2.1.2 西方古典坡屋顶发展脉络 |
2.1.3 坡屋顶形式的影响因素 |
2.2 当代西方坡屋顶形态的发展特征 |
2.2.1 现代主义的简洁体块形式 |
2.2.2 后现代形态的隐喻和象征 |
2.2.3 解构主义与结构理性下的形态发展 |
2.3 当代中国坡屋顶的发展进程 |
2.3.1 近现代坡屋顶的“民族形式” |
2.3.2 根植于本土文化的融合实践 |
2.3.3 多元理论下的实验性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及其空间表达 |
3.1 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空间法则 |
3.1.1 坡屋顶的空间要素特征 |
3.1.2 坡屋顶的变化形态演化方式 |
3.1.3 坡屋顶形式与空间的二元辩证 |
3.2 坡屋顶的空间特征表现 |
3.2.1 结构露明的空间呈现 |
3.2.2 坡屋顶上的空间行为 |
3.2.3 坡屋顶外部空间塑造 |
3.2.4 .自然元素的介入表现 |
3.3 坡屋顶檐下灰空间的利用 |
3.3.1 边缘式檐下空间 |
3.3.2 檐廊式廊道空间 |
3.3.3 中心型檐下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及其建构表达 |
4.1 坡屋顶结构的分类方式表现 |
4.1.1 结构分型方式 |
4.1.2 材料分型方式 |
4.1.3 新型结构建造 |
4.2 坡屋顶构造的形式特征表现 |
4.2.1 坡屋顶基本构造层次 |
4.2.2 构件连接的处理方式 |
4.2.3 坡屋顶与各个界面的组织 |
4.3 当代坡屋顶形态下的建构语言 |
4.3.1 坡屋顶组织上的秩序与有机 |
4.3.2 力对坡屋顶结构的塑造作用 |
4.3.3 连接节点与构件的艺术表达 |
4.4 空间视角下的坡屋顶建构表现 |
4.4.1 结构形态与空间功能 |
4.4.2 构造组织与空间营造 |
4.4.3 建造方式的塑造作用 |
4.4.4 材料的空间属性表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中国坡屋顶建构发展的趋势与反思 |
5.1 当代中国坡屋顶形态的发展倾向性 |
5.1.1 地域特征下的坡屋顶设计 |
5.1.2 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屋顶 |
5.1.3 科技指引下的坡屋顶构建 |
5.2 当代建构文化影响下的坡屋顶思考 |
5.2.1 “反叛”的建构文化理论 |
5.2.2 关于坡屋顶的建构文化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5)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 研究综述 |
1.3.1 诗歌语言韵律研究综述 |
1.3.2 海子诗歌语言研究综述 |
1.3.3 语言风格学研究综述 |
1.4 诗歌韵律节奏相关概念介绍与说明 |
2 声母的使用 |
2.1 押声与头韵 |
2.2 海子诗歌中的押声现象 |
2.3 本章小结 |
3 韵母的使用 |
3.1 句尾的押韵 |
3.1.1 句尾押韵情况 |
3.1.2 尾韵与诗歌风格 |
3.2 诗节中的押韵 |
3.3 句中韵的使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同相似字词句的反复 |
4.1 相同相似字词在一行中反复出现 |
4.2 相同相似词句在一节中反复出现 |
4.3 相同相似词句在一首诗中反复出现 |
4.4 本章小结 |
5 书面排列形式 |
5.1 跨行 |
5.2 标点和空格 |
5.3 长句 |
5.4 默行 |
5.5 特殊的诗行排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 |
6.2 海子诗歌的韵律风格 |
6.2.1 热烈与激昂 |
6.2.2 简单与朴实 |
6.2.3 冲突与对立 |
6.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隐喻与音乐隐喻 |
1.1 隐喻的概念 |
1.2 隐喻的研究脉络 |
1.2.1 隐喻是语言现象 |
1.2.2 隐喻是思维方式 |
1.2.3 隐喻是认知方式 |
1.3 音乐隐喻概况 |
1.3.1 音乐隐喻的含义 |
1.3.2 音乐隐喻的产生及实践 |
1.4 音乐隐喻的呈现种类 |
第二章 《诗人之恋》中的自然隐喻 |
2.1 自然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
2.2 自然隐喻的呈现 |
2.2.1 对自然声音的模仿 |
2.2.1.1 人类声音的模仿 |
2.2.1.2 实体声音的模仿 |
2.2.1.3 动物声音的模仿 |
2.2.2 对自然形态的模仿 |
2.2.2.1 人类形态的模仿 |
2.2.2.2 非人类形态的模仿 |
第三章 《诗人之恋》中的人物隐喻 |
3.1 人物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
3.2 人物隐喻的呈现 |
3.2.1 对舒曼现实生活的隐喻 |
3.2.1.1 生活环境 |
3.2.1.2 个人经历 |
3.2.2 对曲中虚拟人物的隐喻 |
3.2.2.1 比较:从整体到微观 |
3.2.2.2 排列:从结构到音符 |
3.2.2.3 暗示:从活泼到坚毅 |
第四章 《诗人之恋》中的氛围隐喻 |
4.1 氛围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
4.2 氛围隐喻的呈现 |
4.2.1 钢琴声部的渲染 |
4.2.1.1 肃穆忧伤的氛围 |
4.2.1.2 欢乐活跃的氛围 |
4.2.1.3 悲喜相交的氛围 |
4.2.2 整体氛围的创造 |
4.2.2.1 低沉悲情的氛围 |
4.2.2.2 积极美好的氛围 |
结语对《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再思考 |
一、《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呈现基础:经验与相似 |
二、《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实现路径:转换思维 |
三、《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实现图解:意向图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论克尔凯郭尔的伦理生存对审美生存的批判 ——科学危机时代的人性归途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该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一章 审美生存概述 |
1.1 美学享受 |
1.1.1 唐璜是感官性理念的具体化 |
1.1.2 感官性理念的表达媒介——音乐 |
1.1.3 幸运元素 |
1.2 悲哀享受 |
1.2.1 作为现代个体性悲剧的痛苦意识 |
1.2.2 痛苦的享受 |
1.3 反思性享受 |
1.3.1 回忆 |
1.3.2 诱惑 |
第二章 伦理的悲哀 |
2.1 审美生存的绝望形态 |
2.1.1 对审美生存的一般定性 |
2.1.2 审美生存的绝望是怀疑 |
2.2 伦理的悲哀——悔 |
2.2.1 在绝望中选择自我 |
2.2.2 自由的绝对选择 |
2.3 对审美悲哀的批评 |
第三章 伦理的婚姻 |
3.1 最初之爱 |
3.1.1 审美的爱情 |
3.1.2 伦理的爱情 |
3.1.3 最初的爱与婚姻的关系 |
3.2 决定 |
3.2.1 决定是可能性中的冒险 |
3.2.2 决定获得瞬间 |
3.3 婚姻的历史性运动 |
第四章 伦理生活的美 |
4.1 对“美”的定性 |
4.1.1 生命体验 |
4.1.2 自由的作为 |
4.1.3 义务 |
4.2 工作之美 |
4.3 女人之美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王小波小说的施虐与受虐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近20年王小波小说研究概况 |
二、对“施虐”与“受虐”文化现象的研究 |
三、关于王小波小说中施虐与受虐现象的研究 |
四、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施虐与受虐书写的历史 |
第一节 施虐与受虐的现象阐释 |
第二节 中外施虐与受虐的书写历史 |
一、外国施虐与受虐书写 |
二、中国的施虐与受虐书写 |
第三节 王小波施虐与受虐书写的背景 |
第二章 施虐与受虐书写中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施虐与受虐书写中的权力界定 |
第二节 施虐与受虐书写中的形象类型 |
一、冷酷无趣的施虐阵营 |
二、寻求超越的受虐形象 |
第三节 施虐与受虐的模式 |
一、个体与个体的施虐/受虐模式 |
二、群体对个体的施虐模式 |
三、群体与群体的施虐/受虐模式 |
第四节 施虐与受虐书写下的权力批判 |
一、戏仿下的权力消解 |
二、集体无意识的国民性的揭露 |
三、反面乌托邦下的极权话语的批判 |
第三章 施虐与受虐的书写艺术 |
第一节 现代性的感官效果 |
一、大量的色彩泼洒 |
二、荒诞的象征变形 |
三、浮动闪现的梦呓 |
第二节 时空的自由延展 |
一、互相对话的古今时空 |
二、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时空 |
第三节 极致的对比渲染 |
一、严肃与调侃 |
二、诗意童话与黑色寓言 |
第四章 施虐与受虐书写背后的价值与反思 |
第一节 美学快感的舒展 |
一、性爱观:自由的生命体验 |
二、死亡意识:本能、美与超越 |
第二节 理性的追寻 |
一、人的主体性反思 |
二、探寻现代文明与文化的接轨 |
第三节 大胆的颠覆与解构 |
一、对历史与现实的隐喻批判 |
二、狂欢下的游牧色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性别表演:B站男性美妆博主的社交媒体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性别表演理论研究 |
1.2.2 男性媒介形象研究 |
1.2.3 美妆视频及美妆博主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B站男性美妆博主的形象建构路径 |
2.1 场景搭建——全方位视觉体验 |
2.1.1 视频封面:精致妆容展示为主 |
2.1.2 视频标题:用词极端夸张,性别话语增加流量 |
2.1.3 拍摄环境:私人场景成为表演舞台 |
2.1.4 视频处理:美颜技术加持包装身体 |
2.2 镜像凝视——博主阴柔化外形塑造 |
2.2.1 面部妆容:日常淡妆居多,妆容设计女性化 |
2.2.2 发型配饰:短发有刘海迎合审美潮流 |
2.2.3 服装造型:日常休闲类中性服饰为主,女装扮演较多 |
2.3 表演驯化——猎奇行为吸引粉丝 |
2.3.1 声音话语:反刚硬趋向明显 |
2.3.2 语言风格:风趣幽默,娱乐氛围浓厚 |
2.3.3 表情动作:可爱妩媚行为吸引粉丝 |
2.4 视频主题——美妆内容垂直细分 |
2.4.1 美妆过程的真实记录 |
2.4.2 美妆产品的测评推荐 |
2.4.3 美妆知识的科普传授 |
3 B站中男性美妆博主的形象呈现 |
3.1 高颜值小鲜肉形象 |
3.2 女性角色扮演形象 |
3.3 测评推荐领袖形象 |
3.4 专业美妆大师形象 |
4 性别表演:男性美妆博主的形象驱动 |
4.1 生命历程中的初醒和成长 |
4.1.1 个体特质:内隐的驱动力 |
4.1.2 原生家庭:成长的助推力 |
4.1.3 社会包容:自由的可能性 |
4.2 商业导向下的性别抽离 |
4.2.1 职业选择:虚拟化性别实现商业变现 |
4.2.2 商业运营:人设打造与前台表演 |
4.2.3 市场趋向:美妆与娱乐深度融合 |
4.3 感官消费下的性别气质再造 |
4.3.1 审美:被消费的身体 |
4.3.2 审丑:被异化的形象 |
5 男性美妆博主形象呈现的价值审视 |
5.1 男性美妆博主形象呈现的正面价值 |
5.1.1 打破性别与职业选择的牢笼 |
5.1.2 挑战传统的单一支配性男性气质 |
5.1.3 促进性别关系和谐平等 |
5.2 男性美妆博主形象呈现的隐忧 |
5.2.1 泛消费化与个体畸形 |
5.2.2 群体形象塑造的伪自由化 |
5.2.3 性别认知混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站男性美妆博主视频研究样本列表 |
附录2 男性美妆博主形象建构编码表及编码须知 |
附录3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
附录4 男性美妆博主深度访谈提纲 |
四、美丽: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海男诗歌研究[D]. 刘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4]中国当代建筑坡屋顶形态及其建构研究[D]. 申友林. 华侨大学, 2020(01)
- [5]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D]. 但向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D]. 吕玥. 江南大学, 2020(01)
- [8]论克尔凯郭尔的伦理生存对审美生存的批判 ——科学危机时代的人性归途探索[D]. 罗杰. 兰州大学, 2020(10)
- [9]论王小波小说的施虐与受虐书写[D]. 邓明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性别表演:B站男性美妆博主的社交媒体形象研究[D]. 张瑨琪.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