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源相控雷达的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松,王占领,庞晨,李永祯[1](2021)在《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具有极化测量能力的相控阵雷达是世界强国用于导弹防御、空间监视等战略领域的尖端精密雷达,是军用雷达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在精确制导、微波遥感和气象观测等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极化相控阵雷达,部分雷达系统已成为行业标杆。该文梳理了极化相控阵雷达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系统研制情况,综述了极化测量误差校正、天线方向图重构、极化方向图综合等关乎极化信息精确获取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曹兰英,董晔,郭维娜[2](2021)在《机载火控雷达发展趋势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机载火控雷达作为战斗机平台获取目标、环境信息的核心传感器,系统体制已经历了脉冲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历程。目标、环境、任务以及新兴技术,是促成机载火控雷达系统体制、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演变的重要外部因素。通过深入研究机载火控雷达发展现状,总结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发展优势,分析机载火控雷达面临隐身目标全向探测、宽频段隐身、射频隐身、抗干扰等发展新需求,展望了智能蒙皮、分布式孔径、射频综合一体化、智能化信号处理等技术将是机载火控雷达发展新热点,探究了机载火控雷达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机载火控雷达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彭军杰[3](2021)在《高效率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期结构因其具备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灵活等优异的特性,而在工程上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微波领域常见的周期结构包括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电磁带隙结构(Electromagnetic Bandgap,EBG)、缺陷地结构(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DGS)、阵列天线和人工超材料(Metamaterial)等等。将不同类型的周期结构应用到天线中,能实现不同的功能,提升天线的性能。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各类周期结构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结合一定的工程背景,以解决周期结构面临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高效率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高效率光透明反射型周期结构及其在反射阵天线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反射型周期结构,提出了一种工作在Ka波段的高效率光透明反射型周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为了降低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反射型周期结构的导体损耗,同时克服反射相位变化范围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材料特性入手,选择了合适的ITO薄膜材料。通过研究传统形式反射型单元的局限性,从单元贮能的角度来分析了ITO反射型单元的损耗特性,并从降低单元贮能的角度来指导单元设计。提出了一种亚波长、复合工作状态的新型ITO反射型单元,该单元能够在降低反射损耗的同时,拓展反射相位变化范围。利用所设计的新型反射型周期结构,将其应用到了光透明反射阵天线设计中。再结合阵列天线理论,提出了对该ITO反射阵天线提高辐射效率的优化方法。通过优化选择阵面参考单元的位置和参考相位值,进一步提高了反射阵天线整体的辐射效率。最终设计并加工测试了一个54×54单元的反射阵天线样机,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TO反射阵天线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17%的1.5d B增益带宽。相对于目前公开报道的其它ITO反射阵天线来说,该ITO反射阵天线导体损耗更低,相位匹配效率更高,辐射效率更高,且剖面也更低。2.高效率全金属透射型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研究针对透射型周期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一类工作在毫米波段的全金属双极化透射型周期结构。面向具有超低剖面、轻量化和耐高温的应用需求,从材料特性出发分析,选择了钨铜合金作为该全金属透射型单元的材料。利用互补原理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法,通过对单元表面电流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双偶极子加载的透射型周期结构单元。基于该透射型周期结构单元,设计了一种平面FSS天线罩,并加载到一个角锥喇叭天线中,验证了其具备高效率的传输特性。然后基于该透射型单元,设计、使用钨铜金属材料和激光工艺加工并测试了一个57×57单元的FSS天线罩,并对其分别进行通带和阻带的实验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FSS天线罩在0.95~1.08f0的工作频带内,通带传输系数|S12|>-0.5d B;在0.13f0及更低的频带内,有着20d B以上的隔离度。验证了该透射型周期结构具有在通带内低损耗、阻带内高隔离度的特性。最后对透射型周期结构在大角度入射下的性能进行了优化改进,继续提出了一种T形偶极子透射型单元。将所设计的T形偶极子单元组成了球形FSS天线罩,通过将该FSS天线罩应用到抛物面天线中,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3.高效率共形周期结构及其在相控阵天线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共形周期结构,提出了两型可调控电磁波传播方向的共形周期结构和一种宽角扫描共形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方法。面向具有超低剖面、轻量化和共形化的需求,选择了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周期结构的材料。从等效阻抗的角度出发对共形周期结构的单元特性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了工作在S波段的引向型和反射型周期结构,并将两型周期结构分别加载到角锥喇叭天线中,验证了两型周期结构的工作特性。还设计了一种同样工作在S波段的宽角扫描共形相控阵天线。为了提升该相控阵天线的性能,将所设计的引向型和反射型周期结构应用到该相控阵天线中,使其增益得到了提升,H面主波束宽度也得到了缩减,改善了方向图特性。最后加工、装配并测试了所提出的周期结构加载的共形相控阵天线有限大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2.5~3.12GHz的工作频带内最大扫描角为±70°且在加载了共形周期结构后方向图特性得到了改善,验证了所提出的共形周期结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李强强[4](2021)在《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及其热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微系统和“智”造技术的兴起,设备的尺寸日益变小,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设备尺寸减小的同时,功耗和集成度却在不断增大。由于热量散发不及时而导致的器件损坏问题也日益严重。相控阵天线阵面上分布着成千上万的功率器件,芯片集成度高,发热功率大,工作空间狭小,极易出现因温度升高造成设备损坏现象的发生。因此,研究高效的散热方式对于提高设备的寿命和使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液冷技术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特别是微通道散热技术,因其具有体积小,散热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本文以某相控阵雷达天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微通道散热领域,研究了物理几何结构与散热效果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散热器设计的原则依据。以某圆环形阵列天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自身的结构特点,结合设备工作时对最高温、均温性、压降的要求,基于流体传热的相关理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2)开展分级串并联微道散热器传热特性研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设计并对比优化了5种不同物理结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提出了最优的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入口流量为900m L/min,热源功率为20W时,该结构散热器可使天线阵列单元工作时最高温降低至100℃以内,均温性降低至5℃内,满足设备指标要求。重点研究了单相流下几何因素和非几何因素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开展微通道散热器非定常流下脉动流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脉动流下热源最高温较定常流时低5.2℃。对设计的散热器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通过热变形量的大小衡量结构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工况下,散热器的最大热变形量为0.09mm,均未超过阈值0.2mm。通过理论推导计算,从热阻和换热面积等指标上评估了散热器性能,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散热器热阻最小为0.35K/W,流固换热面积达到最大为2840mm2,进一步验证了散热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3)设计并搭建微通道散热实验平台。开展入口流量、热源功率等条件下的散热效果并与数值计算做对比。实验验证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值误差在5%内,该散热器散热性能优越,达到多芯片阵列时的指标要求。针对天线工作时对温度的苛刻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一款天线微通道散热管理平台,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在线测试,完成特定功能的验证,实现对设备的温度预警和在线实时监控功能。
李瑞瑞[5](2021)在《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与抗干扰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控阵雷达是目前战场中常用雷达体制。随着雷达技术的高速发展,雷达干扰技术越来越成熟,灵巧噪声干扰、切片转发类干扰等新型雷达有源干扰层出不穷。雷达有源干扰具有获得雷达脉压增益和转发时延小等特点,能够降低甚至破坏雷达对于战场环境的监控能力,使得我方雷达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对雷达有源干扰的感知方法与抗干扰措施的选取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围绕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的智能感知与抗干扰决策方法选取展开工作。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分析相控阵雷达面临有源干扰场景及其时频特性,针对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研究了噪声卷积干扰、噪声乘积干扰、全脉冲密集转发干扰、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干扰、间歇采样重复转发干扰及间歇采样循环转发干扰的产生机理,提取了干扰信号在时域、频域两方面的特征参数。2、在分析基于BP网络的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SO-BP(粒子群算法和BP网络结合)网络的雷达有源欺骗干扰和雷达有源压制干扰智能感知方法,该方法以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进一步提升网络对雷达有源干扰的识别性能。3、在分析基于CNN网络的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的雷达有源欺骗和雷达有源压制干扰智能感知方法,并得出该网络对上述6种雷达有源干扰在不同干信比下的识别概率。提升了网络对有源干扰的识别性能。同时分析并比较了基于统计的传统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及上述智能感知算法的性能差异。4、针对相控阵雷达抗干扰决策优化选取问题,给出了雷达抗干扰决策优化选取的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Q-Learning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雷达抗干扰决策优化选取方法。
谭冯元[6](2021)在《用于低轨卫通的非2幂次方元瓦片式相控阵天线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了满足无线通信发展对于大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通信卫星朝着高通量、低轨道的趋势发展。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天线体积小、剖面低、波束切换快、集成度高,对于空间利用率极高的卫星通信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非规则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天线在空间紧张的卫星通信上可以应用于特定的空间尺寸设计,不再局限于常规的2的幂次方阵列规模,可充分布局,同时相控阵系统各模块采用垂直布局也能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围绕非2幂次方瓦片式有源相控阵天线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并设计了一款Ka波段非2幂次方有源相控阵天线。首先,在有限的面积下确定天线最佳阵列规模为10×10,选择Ka波段有源芯片确定瓦片式相控阵天线叠层结构、阵列布局以及馈电网络走线规划,进而确定天线单元形式。其次在天线子阵化设计基础上,利用顺序旋转馈电结构改善天线阵列的交叉极化和轴比特性,并且通过引入接地金属栅格结构对天线阵列进行去耦分析,通过设计1分24等幅同相功分器完成对芯片的控制。最后,基于多层PCB工艺进行了10×10有源相控阵天线加工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频带30.5 GHz~31 GHz内,带内的有效增益为22 dBi,俯仰面和方位面扫描范围为±40°,在扫描范围内天线轴比小于3 dB。(2)研究并设计了一款K波段非2幂次方有源相控阵天线。首先,在与Ka波段同等设计面积下确定天线最佳阵列规模为6×7,选择K波段有源芯片确定瓦片式相控阵天线叠层结构、阵列布局以及馈电网络走线规划,进而确定天线单元形式。针对K波段相控阵可能出现的自激问题,通过加入背腔孔抑制天线单元间的耦合提升天线阵列隔离度。其次,通过设计1分12等幅同相功分器完成对芯片的控制。最后,基于多层PCB工艺进行了6×7有源相控阵天线加工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频带20 GHz~20.5 GHz内,带内有效增益为18.7 dBi,俯仰面和方位面能达到±30°的波束覆盖,在扫描范围内天线轴比小于3 dB。
罗烜[7](2021)在《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凭借快速的波束扫描,灵活的波束赋形能力,相控阵天线已经成为先进军事和商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但是传统相控阵天线高昂的成本严重阻碍了相控阵天线技术在各个重要应用场景中的推广,例如卫星通信、5G通信等。如何实现低成本相控阵天线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因此,本学位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具有通用性的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方案,并对方案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展示和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比了当前相控阵天线的主要低成本方案,同时分析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基本架构和各个组成单元。第一部分还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主要组成单元和组成过程进行了成本分析,并提出了通过优化射频芯片架构和提高封装集成度以降低有源相控阵天线成本的研制思路。第二部分针对Ka频段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应用特点,提出了基于CMOS技术和PCB技术的超低成本平板相控阵天线方案。针对卫通终端大口径天线需求,提出了具有大规模可拼接特点的1024阵元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其次,针对终端天线圆极化可切换需求并结合多通道CMOS波束赋形芯片的性能特点,提出了单通道双圆极化架构。该架构避免了波束赋形芯片通道间互耦对天线单元轴比的影响,并满足了Ka频段卫通终端天线对圆极化可切换的要求。然后,本部分提出了平板式相控阵天线集成设计方案并展示了相关关键问题的研究结果。该方案在现有工艺限制下解决了多种信号的集成问题,同时实现了超低剖面相控阵天线。最后,本部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和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的校准以及测试结果。实测结果与预期设计基本一致。为了证明了该低成本方案的应用价值,本部分还给出了基于该相控阵天线的卫星通信实验结果。第三部分针对小型飞行平台的数据链组网应用,为了在有限口径内实现更远的通信距离,提出了基于GaAs技术和金属封装方案的K频段收发半双工36通道有源相控阵天线。一方面,为了满足紧凑的天线间距,提出了具有高集成特点的多功能多通道芯片架构。另一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封装方案的一体化封装设计。利用该方案既实现了相控阵天线的成本缩减,又满足了平台对天线剖面高度的严格要求。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天线单元和关键无源过渡电路的设计。文中所介绍的超宽带微带过渡电路实现了DC至40GHz的工作范围,满足了大部分毫米波组件中的微带过渡需求。最后,本部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K频段相控阵天线的测试结果,充分证明了基于GaAs技术的低成本相控阵天线的可行性。
曹蕊[8](2020)在《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有源相控阵雷达因其天线波束变化速度快、空间功率合成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可靠、高效完成多目标跟踪、高数据搜索等工作,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舰载预警、敌我识别、气象探测等领域。收发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架构的核心,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其中,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是收发组件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合理设计出干扰抑制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收发组件可以提高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性能,拓宽其应用场景。本文从提高收发组件干扰抑制能力这一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用于L波段的、可以有效抑制镜像干扰与谐波干扰的有源相控阵收发组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了收发组件的基本理论。包括收发组件中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和目前典型的收发组件结构,针对本次设计的频率范围与镜像抑制指标等,选择采用数字中频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干扰抑制能力强、可靠性高。(2)分析了收发组件中低噪放电路的非线性失真问题。从非线性模型出发,介绍了低噪放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优化偏置、负反馈、谐波终端技术提高线性度的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并通过仿真验证效果。使用优化偏置技术完成了B3频段高线性度低噪放电路的设计,实测表明,该电路增益为33d B,三阶截断点输出功率大于38d Bm。(3)设计了一种有效抑制镜像干扰和谐波干扰的有源相控阵收发组件。根据数字中频结构与收发组件的技术指标,引入窄带滤波器组件降低镜像干扰;通过合理分配指标及各单元电路的器件选型,提高电路的谐波抑制能力。并对收发组件的收发链路进行仿真、加工以及实物测试,结果表明接收链路的输出功率为6.7d Bm,噪声系数为2d B,镜像抑制大于57d B,发射链路的输出功率为39.6d Bm,谐波抑制度大于60dBc,满足指标要求,该电路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王国民[9](2020)在《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文中指出随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有源组件的小型化、集成化、高频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功率元件的组装密度、功耗和热负荷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极易导致电子元器件可靠性降低,严重影响雷达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如何处理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热平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高效、可靠的冷却系统,成为解决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热平衡技术的关键点。而与冷却系统配套使用的冷却液,是提高有源相控阵雷达冷却系统强化传热技术的关键之一。它被要求具有冷却性、热稳定性、抗穴蚀、抗锈、防腐性、抗泡性、防冻性、以及防垢等性能。因此,研究及开发适合新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使用、具有长的换液周期、组分稳定、环境友好的雷达系统冷却液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针对研制冷却液的基础液性能要求,对常见的乙二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的理化性能作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数学模型,选用质量分数为50%乙二醇和质量分数为50%二甲基亚砜复合,作为冷却液的基础液。其次,对现有的冷却液功能添加剂和非功能添加剂进行分析对比,运用均匀设计,进行了对应的复配试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并结合MATLAB软件,确定了癸二酸、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以质量比4∶1∶1复合作为铸铝缓蚀剂;苯并三氮唑、2-羟基咪唑、4-甲基咪唑以质量比1∶1∶2复合作为铜及铜合金缓蚀剂;马来酸酐、2-乙基己酸以质量比2∶5复合作为缓冲剂,并进行了相应的感受性实验。再其次,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10组全配方方案,根据全配方实验结果,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数据变换的综合评价理论,最终确定方案3作为全配方的最佳原理性基础配方方案。最后,对所选配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冷却液具有良好的冷却性、抑沸性、热稳定性、缓蚀性、防锈性、抗泡性,可以满足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使用要求。
李文越[10](2020)在《雷达照射下的飞行器内外电磁场分布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在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飞行器系统日趋集成化、智能化,其所处飞行环境日趋复杂化,飞行器的智能化趋势使得飞行器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复杂的电路结构与程序逻辑,使其电磁敏感度不断提高,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人们越来越重视飞行器的电磁兼容性,在设计、生产、安全等方面飞行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科研项目相关内容进行选题,基于飞行器用于青藏铁路沿线电力线路巡检、铁路巡检的情境,考虑到在周边军事活动中雷达信号可能对飞行器产生影响,而现有的飞行器电磁兼容试验并不将雷达信号作为干扰因素,因此本文以雷达作为辐射发射源,围绕其照射飞行器时机身内外电磁场分布和表面电流分布情况进行特性分析。本文针对雷达信号影响飞行器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围绕雷达构成、发射特性、发射场分布这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重点以相控阵雷达作为激发飞行器周围电磁场的辐射发射源,通过线性调频信号研究、天线阵元仿真、相控阵天线设计及方向图仿真,得到雷达发射场分布,同时确定辐射源的频率、增益、功率、角度等参数,为照射飞行器的电磁波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其次,运用电磁仿真软件建立飞行器电磁模型,同时计算了雷达照射到飞行器的理论场强值,然后仿真雷达照射下的飞行器内外电磁场分布及表面电流分布情况,通过改变雷达电磁波传播至飞行器的照射角度、照射方位、极化方向、频率与信号强度,进行电磁场特性分析,对比仿真结果,总结规律。然后,分析了飞行器孔缝对机身内部的电磁耦合效应。改变飞行器结构,设置一个有缝隙、内部布置平行线缆的飞行器模型,运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不同缝隙尺寸、不同雷达波照射角度下的线缆端口电压情况仿真,重点分析外界电磁场对机身内部线缆的影响。总结电磁场分布情况、形成原因及表现规律,仿真结果显示,飞行器机身外部雷达波直射面的电磁场和表面电流最大,另外在机身曲率半径小、弯曲程度大的机翼、尾翼边缘及尖端电磁场和表面电流较大,而且天窗处的电磁耦合情况明显大于机身内部其他部分,电磁波还对机身内部线缆有影响,缝隙尺寸越大,线缆端口电压越大。由此可见,在外部电磁环境对飞行器的影响中,这些部位是相对重要和敏感的,在设计与生产中应进行重点防护。本文的仿真与分析为飞行器电磁兼容设计及如何提高飞行器的环境适应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有源相控雷达的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源相控雷达的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1)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极化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
1.1 气象观测领域 |
1.2 射电天文领域 |
1.3 微波遥感领域 |
1.4 防空反导领域 |
1.5 精确制导领域 |
2 相控阵雷达的极化测量关键技术 |
2.1 极化测量误差校正技术 |
(1)减少误差源方面 |
(2)测量误差校正方面 |
2.2 天线方向图重构技术 |
(1)从主平面二维到完整二维 |
(2)从稀疏三维到完整三维 |
2.3 极化方向图综合技术 |
(1)窄带情况 |
(2)宽带情况 |
3 未来展望 |
3.1 低成本极化相控阵技术 |
3.2 氮化镓半导体技术 |
3.3 极化信息挖掘新技术 |
4 结束语 |
(2)机载火控雷达发展趋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机载火控雷达发展现状 |
1.1 有源相控阵雷达 |
1.2 数字阵列雷达 |
2 机载火控雷达发展新需求 |
3 机载火控雷达系统发展趋势 |
3.1 集中式孔径走向分布式孔径 |
3.2 射频功能向深度综合化、软件化发展 |
3.3 共形天线、智能蒙皮成为新核心 |
3.4 低可观测、低截获技术并重 |
3.5 智能化信号处理、综合化目标识别技术是热点 |
3.6 云协同、云融合、云控制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
4 结束语 |
(3)高效率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反射型周期结构和反射阵天线 |
1.2.2 透射型周期结构和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 |
1.2.3 共形周期结构和相控阵天线 |
1.2.3.1 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 |
1.2.3.2 共形相控阵天线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效率光透明反射型周期结构及其在反射阵天线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光透明反射型周期结构的材料选择 |
2.3 ITO反射型周期结构的特性分析及设计 |
2.3.1 传统反射型周期结构的局限性 |
2.3.2 反射型周期结构单元的效率分析 |
2.3.3 低损耗ITO反射型周期结构单元设计 |
2.4 ITO反射型周期结构单元用于反射阵天线的设计 |
2.4.1 馈源位置的确定 |
2.4.2 阵列参考相位的优化 |
2.4.3 阵列的仿真分析 |
2.5 ITO反射阵的实验验证 |
2.5.1 馈源驻波的测试 |
2.5.2 ITO反射阵天线的方向图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率全金属透射型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透射型周期结构的材料选择 |
3.3 毫米波透射型周期结构的设计 |
3.3.1 蝶形偶极子单元设计 |
3.3.2 双偶极子单元设计 |
3.4 毫米波透射型周期结构在天线中的应用 |
3.4.1 应用于喇叭天线的FSS天线罩 |
3.4.2 FSS天线罩的加工与测试 |
3.4.2.1 通带测试 |
3.4.2.2 阻带测试 |
3.4.3 单元的优化改进 |
3.4.3.1 T形偶极子单元设计 |
3.4.3.2 加载于抛物面天线的FSS天线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率共形周期结构及其在相控阵天线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共形周期结构的材料选择 |
4.3 共形周期结构的设计 |
4.3.1 引向型周期结构单元设计 |
4.3.2 反射型周期结构单元设计 |
4.3.3 宽角扫描共形相控阵单元设计 |
4.4 共形周期结构在相控阵天线中的应用 |
4.4.1 加载共形周期结构的相控阵天线设计 |
4.4.2 加载共形周期结构的相控阵天线加工与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及其热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微通道散热的研究现状 |
1.2.1 微通道散热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微通道散热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拓扑结构研究 |
2.1 基本理论 |
2.1.1 传热学的基本理论 |
2.1.2 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基本定律 |
2.2 微通道散热器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1 流道宽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2.2.2 流道数量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2.2.3 冷板厚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2.3 微通道散热器拓扑结构设计 |
2.3.1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的结构设计 |
2.3.2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传热特性研究 |
3.1 微通道冷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
3.1.1 天线微通道冷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
3.1.2 优化结果分析 |
3.2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单相流-热耦合研究 |
3.2.1 散热器仿真模型 |
3.2.2 几何因素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3.2.3 非几何因素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3.3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非定常流传热研究 |
3.3.1 微通道内脉动流传热特性分析 |
3.3.2 微通道内脉动流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4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器流-固耦合分析 |
3.5 散热器性能的评估 |
3.5.1 微通道散热热阻分析 |
3.5.2 天线微通道冷板散热性能的理论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实验研究 |
4.1 天线微通道散热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原理 |
4.1.3 实验平台的搭建 |
4.2 分级串并联微通道散热实验分析 |
4.2.1 实验过程 |
4.2.2 实验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线微通道散热热管理平台研究 |
5.1 监控平台设计理论基础 |
5.1.1 前端模块 |
5.1.2 后端模块 |
5.2 需求分析 |
5.3 热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3.1 硬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5.3.2 软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与抗干扰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分析 |
2.1 相控阵雷达面临的有源干扰场景 |
2.1.1 相控阵雷达有源欺骗干扰 |
2.1.2 相控阵雷达有源压制干扰 |
2.2 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特征分析 |
2.2.1 基于特征参数提取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特征分析 |
2.2.2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 |
3.1 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识别现有方法分析 |
3.2 基于BP网络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 |
3.2.1 理论基础 |
3.2.2 仿真实验 |
3.3 基于CNN网络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 |
3.3.1 理论基础 |
3.3.2 仿真实验 |
3.4 基于PSO-BP网络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 |
3.4.1 算法原理 |
3.4.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 基于Faster R-CNN的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感知 |
3.5.1 算法原理 |
3.5.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 雷达有源干扰的感知算法性能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决策方法研究 |
4.1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 |
4.2 基于Q-Learning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4.2.1 算法原理 |
4.2.2 仿真实验 |
4.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雷达抗干扰决策算法 |
4.3.1 方法原理 |
4.3.2 仿真实验 |
4.4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决策方法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用于低轨卫通的非2幂次方元瓦片式相控阵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Ka波段10×10发射有源相控阵天线 |
2.1 应用背景 |
2.2 发射有源相控阵天线整体方案 |
2.2.1 相控阵天线 |
2.2.2 相控阵天线集成方式 |
2.2.3 发射有源相控阵系统方案 |
2.2.4 发射相控阵天线射频板叠层规划 |
2.3 Ka波段10×10相控阵天线 |
2.3.1 Ka波段圆极化贴片天线单元 |
2.3.2 Ka波段圆极化天线阵列 |
2.4 Ka波段相控阵天线互联结构 |
2.4.1 10×10相控阵天线馈电网络 |
2.4.2 层间互联结构 |
2.5 发射有源相控阵加工及实验测试 |
2.5.1 发射有源相控阵加工和装配 |
2.5.2 发射有源相控阵暗室远场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波段6×7接收有源相控阵天线 |
3.1 应用背景 |
3.2 接收有源相控阵天线整体方案 |
3.2.1 接收有源相控阵系统方案 |
3.2.2 接收相控阵天线射频板叠层规划 |
3.3 K波段6×7相控阵天线 |
3.3.1 K波段圆极化贴片天线单元 |
3.3.2 K波段圆极化天线阵列 |
3.4 K波段相控阵天线互联结构 |
3.4.1 6×7接收相控阵天线馈电网络 |
3.4.2 K波段层间过渡结构 |
3.5 接收有源相控阵加工及实验测试 |
3.5.1 接收有源相控阵加工和装配 |
3.5.2 接收有源相控阵暗室远场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1.4 本学位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介绍与成本分析 |
2.1 相控阵天线理论 |
2.1.1 一维线阵分析 |
2.1.2 二维面阵分析 |
2.2 相控阵天线主要参数 |
2.2.1 栅瓣与阵元间距 |
2.2.2 主瓣宽度 |
2.2.3 天线增益 |
2.2.4 波束跃度 |
2.2.5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
2.2.6 G/T |
2.3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介绍 |
2.3.1 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基本构成 |
2.3.2 辐射单元 |
2.3.3 有源收发组件(T/R组件) |
2.3.4 射频馈电网络 |
2.3.5 相控阵天线控制系统 |
2.3.6 电源系统 |
2.3.7 结构与热控系统 |
2.4 有源相控阵天线成本构成与分析 |
2.4.1 成本分析与低成本化思路 |
2.4.2 “实现代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MOS和 PCB技术的K/Ka频段毫米波相控阵天线 |
3.1 引言 |
3.2 Ka频段卫通终端天线特性分析 |
3.3 Ka频段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 |
3.3.1 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 |
3.3.2 单通道圆极化方案 |
3.3.3 八通道发射波束赋形芯片 |
3.3.4 多功能多层毫米波电路设计 |
3.3.5 发射平板相控阵天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K频段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 |
3.4.1 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架构 |
3.4.2 八通道接收波束赋形芯片 |
3.4.3 射频馈电网络与关键电路设计与仿真 |
3.4.4 接收双圆极化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 |
3.4.5 接收平板相控阵天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 基于平板相控阵天线的卫通终端应用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小口径K波段高性能瓦片式相控阵天线 |
4.1 引言 |
4.2 天线架构设计与分析 |
4.3 基于GaAs芯片和金属封装的相控阵天线封装设计 |
4.4 多功能多通道GaAs芯片 |
4.4.1 双通道多功能收发芯片 |
4.4.2 四通道波束赋形芯片 |
4.5 馈电网络中关键电路与天线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
4.5.1 平面一分三等功分比功分器 |
4.5.2 超宽带微带过渡电路 |
4.5.3 芯片至天线端垂直过渡电路 |
4.5.4 U型槽微带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 |
4.6 K频段6×6 通道相控阵天线测试与分析 |
4.6.1 天线校准结果与分析 |
4.6.2 发射状态下方向图与EIRP测试结果与分析 |
4.6.3 接收状态下方向图与G/T测试结果与分析 |
4.7 不同低成本方案实现代价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发展现状 |
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收发组件的基本理论与方案研究 |
2.1 收发组件的关键技术指标 |
增益 |
噪声系数 |
灵敏度 |
线性度 |
动态范围 |
镜像抑制 |
2.2 收发组件的主要分类 |
超外差结构 |
零中频结构 |
数字中频结构 |
2.3 收发组件的方案选择 |
收发组件的技术指标 |
收发组件的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收发组件中低噪放电路的线性化分析 |
3.1 低噪声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
3.2 低噪声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
谐波失真 |
增益压缩 |
交调失真 |
3.3 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
优化偏置技术 |
负反馈技术 |
谐波终端技术 |
3.4 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验证 |
线性度的测量 |
L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
线性化技术的验证 |
3.5 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技术指标 |
方案设计 |
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波段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设计 |
4.1 收发组件的研究设计 |
幅相一致性 |
谐波、寄生杂波、镜频信号抑制 |
收发组件整体框图 |
4.2 收发组件的器件选型设计 |
接收链路的器件选型设计 |
发射链路的器件选型设计 |
电源、控制部分选型设计 |
4.3 收发组件关键指标的参数估算 |
输出功率指标估算 |
噪声系数指标估算 |
灵敏度指标估算 |
4.4 收发组件的链路仿真 |
接收电路的链路仿真 |
发射电路的链路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发组件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
5.1 接收链路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
5.2 发射链路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控阵雷达发展历程 |
1.2 雷达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
1.2.1 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 |
1.2.2 雷达的分类 |
1.2.3 相控阵雷达工作原理 |
1.3 相控阵雷达冷却系统及工作原理 |
1.3.1 雷达冷却技术简介 |
1.3.2 雷达系统的冷却方式 |
1.4 常见有源相控液冷天线冷却系统 |
1.4.1 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4.2 舰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4.3 车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
1.5 雷达系统冷却液简介 |
1.5.1 雷达系统冷却液性能要求 |
1.5.2 雷达系统冷却液的作用 |
1.6 雷达冷却液的最新发展趋势 |
1.6.1 无水冷却液 |
1.6.2 纳米流体冷却液 |
1.6.3 离子液体冷却液 |
1.7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课题来源 |
1.7.3 研究目的 |
1.7.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冷却液基础液的选择 |
2.1 冷却液基础液的选择 |
2.1.1 乙二醇 |
2.1.2 二甲基亚砜 |
2.1.3 丙二醇 |
2.2 基础液性能比较 |
2.3 应用PCA法对基础液的选择 |
2.3.1 基础液的选择 |
2.3.2 PCA子模型 |
2.4 研制冷却液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控阵雷达冷却液添加剂的选择 |
3.1 缓蚀剂的选择 |
3.2 常见缓蚀剂的分类 |
3.3 常用缓蚀剂及作用 |
3.4 缓蚀剂复配研究 |
3.4.1 铝缓蚀剂研究 |
3.4.2 铝缓蚀剂感受性实验 |
3.4.3 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研究 |
3.4.4 铜缓蚀剂感受性实验 |
3.5 雷达冷却液缓冲剂的选择 |
3.5.1 缓冲的作用原理 |
3.5.2 雷达冷却系统金属的布拜图 |
3.6 其他添加剂选择 |
3.6.1 抗泡剂的选择 |
3.6.2 稳定剂的选择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冷却液配方优选 |
4.1 配方方案设计 |
4.2 全配方实验结果 |
4.3 基于数据变换的冷却液配方优选 |
4.3.1 建立数据变换矩阵 |
4.3.2 评价矩阵统一趋势化与标准化 |
4.3.3 基于数据变换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具体的MATLAB运行程序 |
4.5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制冷却液的性能测定 |
5.1 性能测定实验仪器 |
5.2 实验过程概述 |
5.2.1 抗泡沫性实验 |
5.2.2 盐雾试验 |
5.2.3 沸点试验 |
5.3 研制冷却液标准依据 |
5.4 研制冷却液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雷达照射下的飞行器内外电磁场分布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雷达发射原理与天线仿真分析 |
2.1 雷达构成 |
2.1.1 现有雷达体制 |
2.1.2 相控阵雷达构成 |
2.1.3 有源相控阵天线 |
2.2 雷达发射特性 |
2.2.1 雷达脉冲调制 |
2.2.2 雷达天线特性 |
2.2.3 天线阵元仿真 |
2.3 相控阵雷达发射场分布 |
2.3.1 相控阵天线设计 |
2.3.2 方向图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飞行器内外场分布的仿真分析 |
3.1 飞行器建模 |
3.2 飞行器电场强度计算 |
3.3 飞行器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3.4 飞行器表面电流分布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飞行器内部场分布特性的分析 |
4.1 缝隙天线理论分析 |
4.1.1 电磁场的巴比涅互补原理 |
4.1.2 缝隙天线的辐射场 |
4.2 缝隙结构金属腔体仿真分析 |
4.2.1 缝隙结构金属腔体建模 |
4.2.2 缝隙结构金属腔体线缆端口电压仿真分析 |
4.3 缝隙结构飞行器仿真分析 |
4.3.1 缝隙结构飞行器建模 |
4.3.2 缝隙尺寸变化时的线缆端口电压仿真分析 |
4.3.3 照射角度变化时的线缆端口电压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有源相控雷达的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 [1]极化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综述[J]. 王雪松,王占领,庞晨,李永祯.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1(04)
- [2]机载火控雷达发展趋势探究[J]. 曹兰英,董晔,郭维娜. 航空科学技术, 2021(06)
- [3]高效率周期结构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研究[D]. 彭军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有源相控阵天线冷板热设计及其热管理系统研究[D]. 李强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相控阵雷达有源干扰智能感知与抗干扰决策方法研究[D]. 李瑞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用于低轨卫通的非2幂次方元瓦片式相控阵天线研究[D]. 谭冯元.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低成本毫米波相控阵关键技术研究[D]. 罗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D]. 曹蕊. 东南大学, 2020(01)
- [9]适用于多工况环境下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冷却液的研制[D]. 王国民. 广西大学, 2020
- [10]雷达照射下的飞行器内外电磁场分布特性分析[D]. 李文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