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辐射服装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张曦元[1](2019)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40年的持续盈利和不断发展,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羊绒服装领域的领军企业。但由于国内服装品牌层出不穷、国外高端品牌不断进入我国消费市场,服装行业激烈的竞争对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策略的选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不断优化和完善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厘清理论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现有营销策略存在二三线城市门店布局不合理、产品价格优势不明显、促销策略不够灵活等问题。进而,文章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外在机遇及威胁进行EFE矩阵分析,对企业内部优势劣势进行IFE矩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应该为“SO战略+ST战略”。以此为依据,提出该公司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人员策略、过程策略以及有形展示策略。最后提出推进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的三项保障措施,为技术保障、组织保障以及资金保障。
梁颢严[2](2018)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同时伴生了较为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热岛改变了城市热量环境,影响区域气候、空气质量、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城市生物的分布与行为以及诸多城市生态过程,是引发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至19世纪初,英国气候学家Luke Howard在《伦敦的气候》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热岛效应”概念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热岛现状、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热岛与城市规划结合,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就对热岛进行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相对不足。近年出现的一些将规划与热岛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WRF、MM5等模型对大尺度城市总体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以及运用CFD等模型对小尺度修建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对处于中尺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综合运用RS(Remote Sensing,遥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方法,将遥感反演、地面实测和流体模拟相结合,研究不同尺度规划设计指标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建立基于CTTC(Cluster Thermal Time Constant,热时间常数)模型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模拟与评估方法,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1、采用夏季、秋季、冬季三期Landsat5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广州中心城区的热岛情况,认为:(1)城市热岛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夏季,二类居住用地的热岛贡献率最大10.3%,其次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约8%;(3)工业用地M在三个季节都是主要的热岛贡献源,贡献率为8%-10%之间;(4)水域E1和林地E4是最重要的冷源,贡献了冷量的20%-40%,其次是公园绿地在夏季贡献了4.1%,秋冬两季降低为3%左右。2、提取广州中心城区2954块现状建设用地的地表温度,研究城市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在夏季,周边环境对地块热环境的影响大于自身建设的影响;(2)在秋冬两季,热环境影响因子相似,周边环境指标和自身建设指标对热环境影响程度相近;(3)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平面(建筑密度、冷源距离和比例等)指标主要影响夏季热环境,立体指标(容积率、高度标准差等)主要影响秋冬热环境;(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夏季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E1234G1100,秋季主因子是PR100,冬季主因子是Hstd;(5)100m网格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于自身建设影响,网格尺度≥200m周边指标的权重逐渐减小;(6)当网格尺度≥200m时,PR0、E10、E1234G10三个指标在回归方程中的权重最大,且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加权重增加。3、对广州大学城64公顷的三个测区进行的气温实测,研究街区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测温点100m范围的城市建设指标对气温的影响较大;(2)测温点周边SVF、场地比例、混凝土比例、乔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容积率六个指标对热岛的解释度较大;(3)提出“气地比”指标,将测温点分为三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不同系列测点的判别方法;(4)构建了气温和地温的回归模型,回归方程的调整R方为0.8894,标准估计误差为0.7951,准确度较高。4、基于CTTC模型构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1)提出通过“网格化”进行控规热环境模拟的思路和方法;(2)提出面向控规的天空可视因子SVF、逐时阴影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热时间常数、遮阳、蒸发等关键网格化指标的计算方法;(3)提出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简化计算模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4)对模型进行实测检验,全天均值误差基本在±0.5℃以内,误差率约2.5%,最高约4%;白天均值误差基本在±1℃以内,误差率约4%,最高约7.5%。5、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研究。(1)总结出层高、水面率、硬质地表比例、硬质地表中沥青材质比例、硬质地表中透水地表比例、构筑物遮阳覆盖率、每100㎡绿地乔木数量、可绿化屋顶比例、屋顶绿化比例等9项控规新增热环境控制指标;(2)结合现状用地指标分析,现行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提出各用地类型热环境指标的控规缺省值和建议值。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地块自身、周边环境、与冷热源的距离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并采用大样本的城市建设用地分析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热环境特征及影响因子。(2)从建筑、场地、材质、绿化四个方面构建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对比了“同心圆”和“圆环”两种指标计算方法,并提出“气地比”指标。(3)基于CTTC模型提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4)提出考虑上风向影响的网格风速比预测模型。
杨晓丽[3](2017)在《接尘作业服的工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接尘作业服,其防护的对象是长期作业环境恶劣且劳动强度大的接尘作业者,广泛存在于煤矿、建筑、装修、水泥生产等行业中。由于作业环境中的粉尘危害作业者的身体健康,诱发各种职业病。大部分接尘作业者配备的主要是普通工作服,现有防护装备对作业者起不到很好地防护作用,不能有效地防止作业环境对其造成的危害。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接尘作业者的作业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考虑防护性的同时兼顾舒适性,结合面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优化设计了新型作业服。并将新型作业服与现有作业服进行工效性能对比,确定影响作业防护的主要因素,为能更系统的、更为完善地研究接尘作业防护服提供有力的依据。
李允烨[4](2018)在《射线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新型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文中认为传统的屏蔽材料有很多,但是比较单一。例如混凝土仅能满足于固定式反应堆的射线屏蔽;纯的氧化硼屏蔽材料虽然可以有效的吸收中子辐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屏蔽效果会日渐减弱;含铅物质毒性较大;含铋材料虽然防护效果也不错,但是价格较高,不适合规模化生产。稀土/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近年来新型的一种射线防护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与射线屏蔽材料相关的报道越来越多。在屏蔽材料的制备方面,有制备方法的改进,也有新屏蔽成分的替换。报道很多,但都是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屏蔽材料上的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及最新动态,对屏蔽材料进行了细致、合理、系统的综述。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一些典型的市售辐射屏蔽材料进行结构性能上的分析,以帮助购买者正确认识市面上的屏蔽材料。测试结果表明,稀土纤维的热稳定性最好、透气性最佳,但是其透湿性最差;银纤维面料的透湿性最好。在紫外线吸收方面,不锈钢纤维面料的防护相对较好。但上述这三种材料均只能屏蔽低能射线。而含铅橡胶与无铅橡胶的平均铅当量为0.50mm Pb,符合X射线防护服标准。总的来说,无铅稀土橡胶材料是力学性能最好、防辐射性能最好的一种材料,但这种材料比较笨重,透气性最差,穿着舒适度很差。研发密度小、透气性好、铅当量高的新型稀土材料是未来射线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新型的复配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通过熔融纺丝法分别制备了相同添加质量份数的氧化镧(La2O3)、氧化钆(Gd2O3)、氧化铕(Eu2O3)3种单一稀土氧化物/聚丙烯纤维和配比相同的上述三种混合稀土/聚丙烯纤维,并对纤维作了SEM及X射线屏蔽性能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含混合稀土纤维比含单一稀土纤维X射线屏蔽性能优异;稀土在聚丙烯中的分布较差,稀土颗粒团聚严重;稀土的添加降低了聚丙烯的熔点。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稀土进行有机改性后,所得复合纤维中稀土以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呈现良好的结晶结构。与纯PP相比,改性稀土氧化物/聚丙烯纤维的Tg和热稳定性均有所下降,力学性能相比有所提高。采用多巴胺为改性剂对稀土进行有机改后,改性稀土粒径分布范围变小,且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比较所制备熔纺改性稀土/PP复合纤维,发现多种稀土并用填充PP对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影响很小;单一稀土填充PP基体之中较多种稀土并用填充PP之中的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更优;稀土并用填充PP所得复合纤维铅当量最高,具有更优异的屏蔽射线性能。比较所制备的改性稀土/PP复合无纺布,发现多种稀土并用较单一稀土填充PP的复合无纺布的致密性更好;多种稀土并用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稀土的总填充量越高,复合无纺布的屏蔽性能越好。
毛鹏丽[5](2015)在《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选取使用最多、电磁屏蔽效能良好的镀银纤维织物作为最外层;电磁屏蔽效能相对较高,对人体无毒害,拥有良好吸波特性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作夹层;亲肤性良好的普通涤棉织物作最内层,设计服装用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在提高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解决了电磁波反射产生的二次污染,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论文首先在研究电磁波传播规律、电磁屏蔽机理的基础之上,借鉴工程电磁学中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结合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特点,构建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预测的理论模型。其后将理论模型应用于镀银纤维织物,探究其适用性。考虑到理论模型是根据致密的平板类电磁屏蔽体提出的,它与拥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织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论文结合实验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制备聚吡咯/棉复合织物,探讨工艺参数对其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以及织物处理前后风格的变化,确定最适工艺参数。将理论模型应用于聚吡咯/棉复合织物,探究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验的方法,构建适用于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最后测试分析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与单层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权重分析,得到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预测模型。通过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李春红[6](2012)在《聚乙烯基多孔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甘草酸纯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碳酸钙做为成孔剂,通过共混熔融纺丝和酸化制备多孔聚乙烯纤维,以其为基体,采用溶液法接枝苯乙烯,再进行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最终制得具有较高交换容量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并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制得的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了表征。又用制备的离子交换纤维提取分离甘草中的甘草酸,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切实可行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利用溶液法制备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容量可以达到3.05mmol/g。制备的纤维对水、乙醇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表征的结果表明该纤维的特征峰明显,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有明显变化,热稳定性良好。进行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纤维能够满足应用要求。将制备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应用于甘草酸的分离纯化,获得了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纤维能够将甘草酸的纯度由28.38%提高到78.71%,提高了2.7倍。这表明用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纯化甘草酸的工艺是可行的。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考查了溶液浓度和吸附温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并用动边界模型描述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从而推出了离子交换纤维交换过程的表观活化能39.84kJ/mol、反应级数1.804、速率常数9.89×10-5s-1和动力学总方程。
黄冬梅[7](2011)在《低辐射强度条件下消防战斗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通常会受到来自环境的高温、烟气以及其他危害。消防战斗服是用于保护消防员免受高温和火焰伤害的专用防护服。一般而言,消防战斗服隔热性能越好,消防员身着消防战斗服进行灭火救援时的安全性越高;消防服越舒适,消防员进行灭火救援时的作战效率越高。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消防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防服热防护性能测定、建立消防服内部传热模型、发展测定消防服性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消防服人体工程学研究、消防服舒适性评价等方面。其中关于空气层厚度对消防服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仅考虑了消防服与人体之间的空气层厚度,而未考虑消防服内部的空气层厚度。测定消防服隔热性能的装置也不能测定在消防服外层受热面连续施加水对消防服内部热传递的影响。部分研究考虑了织物内部的水分含量对传热的影响,而未对放置环境相对湿度对织物内部传热的影响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我国现行使用的消防战斗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测定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现行使用的消防战斗服的缺点,研究消防战斗服所用织物内部的热湿传递机理,得出消防战斗服改进的一些建议,为继续深入开展消防战斗服相关研究提供指导。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对1201名现役消防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问卷结果可知,我国现行使用的消防战斗服会使得消防员救援时活动困难,降低消防员救援效率;消防员在夏季身着消防战斗服进行灭火救援时通常感觉过热,84.5 %的被调查者出现过头晕、脱水、抽搐等热疾病,严重影响消防员的身心健康。搭建了多层织物热传递机理实验测试装置。该装置即可测定的不同空气层厚度、不同辐射条件、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织物内部温度变化外,又可以测定外层受热面连续施加水时,织物内部的温度变化。基于该实验装置,对热电偶测定织物表面温度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发展了热电偶测定织物表面温度时的误差修正模型。然后测定了消防战斗服背热面与恒温水箱之间空气层厚度为0-10 mm、辐射强度为3-10 kW m-2、织物放置环境相对湿度为30 %-80 %、外层受热面水施加量为500-2000 L h-1 m-2等条件下织物内部各层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基于基本传热理论,分析了空气层内部热传递机制。结果表明:辐射强度大于等于8 kW m-2时,120 s后消防战斗服外层材料失去保护能力;辐射强度大于等于5 kW m-2时,120 s后织物内部发生一定程度的碳化。各层织物内部的含水量与织物放置环境相对湿度成线性关系。当外层受热面水施加量大于等于1000 L h-1 m-2,辐射强度等于5 kW m-2时,织物外层背热面的温度可控制在一定值而不增长,随着水施加量的增大,外层背热面的温度降低。织物与恒温水箱表面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为0-10 mm时,空气层内部的传热机制为Ⅰ类和Ⅱ类,即对流的影响很小,织物内部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垂直于织物方向上的导热。基于多孔介质连续介质模型和生物传热模型,发展了环境-织物-空气层-皮肤热湿耦合模型,模型考虑了各层织物之间存在空气层及各层织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发展的数值模型计算的各层织物表面温度与实验测定的结果符合较好。采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计算织物内部的各态水的分布,得到了织物初始放置环境相对湿度和外层表面液态水体积分数不同时织物内部的各态水以及有效比热容、有效导热系数、有效密度等的分布。织物内部各种形态的水分的变化直接影响织物内部有效热物性参数,其中液态水的体积分数的影响最大。结合生物传热方程和Henriques方程计算人体皮肤烧伤时间。结果表明:辐射强度为5 kW m-2时,人体皮肤烧伤时间与环境相对湿度、人体与织物之间的空气层厚度成线性关系。当外层液态水体积分数大于等于0.6时,可有效延长人体皮肤烧伤时间。相同空气层厚度条件下,空气层位于外层与防水层之间时,人体皮肤烧伤时间大于空气层位于织物与皮肤之间;当防水层与外层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大于等于7 mm,人体皮肤烧伤时间极大延迟。
曾婷婷[8](2011)在《年产4万吨三氯化磷及2万吨三氯氧磷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论文进行了年产4万吨三氯化磷及2万吨三氯氧磷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经国内外各生产工艺的比较,采用了以三氯化磷为溶剂,氯气氯化黄磷生产三氯化磷工艺,以及氧气氧化法生产三氯氧磷工艺。论文阐述设计的依据及意义。对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产品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进行了工艺、三废处理、生产安全的设计和物料衡算,确定了公用工程设计思路和原则。并绘制了相应的工程图纸。设计结果表明,年产4万吨三氯化磷、2万吨三氯氧磷项目建成后,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着。
原小路[9](2010)在《新型稀土热塑性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X射线屏蔽材料主要为含铅硫化橡胶。铅由于具有毒性、存在X射线弱吸收区、以及对低能X射线散射强等缺点,逐渐被新型无铅材料所取代。本论文中研究的稀土/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Ln/TPU),弥补了铅的弱吸收区域,具有更低的密度,可热塑性加工成型、回收再利用等特点,成为今后屏蔽材料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确定了屏蔽材料的基本配方和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硬脂酸改性方式对Ln/TPU复合屏蔽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硬脂酸对Ln/TPU体系的力学增强效果,确定了硬脂酸的最佳改性方式和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Ln/TPU屏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探讨并对比了母胶法、动态硫化法、胶乳共沉法三种不同的增强方法,研究了其对Ln/TPU复合材料的力学增强效果。最终确定了胶乳共沉法为最佳的增强改性方法。研究了Ln/TPU屏蔽复合材料的老化与可再加工性质。进行了Ln/TPU片材制备的小试研究,采用热辊开炼机混炼,随后单螺杆熔融挤出,压延成片的工艺路线。为制备生产满足医疗防护领域实际应用的Ln/TPU材料奠定了工艺基础。
张晓霞[10](2009)在《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性能与结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辐射和污染。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对人体尤其是孕妇和胎儿有很大的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穿着防辐射孕妇服,造就了防辐射孕妇服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防辐射面料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这些屏蔽性能很高的面料制成服装后的防辐射效果却没有科学的数据考证,国家也没有完整系统的防辐射服装的质量评价标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防辐射性能与服装结构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空白,也亟需出台系统完整的防辐射服装评价标准。本论文首先在研究电磁波传播规律及电磁辐射产生原理等相关电磁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电磁屏蔽的原理以及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为评价实验样衣的电磁屏蔽性能奠定理论基础。论文又从一般工程学电磁屏蔽的理论出发,结合服装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服装电磁屏蔽性能的各种因素,并基于孕妇的体型特征从四个方面(舒适性、合体性、美观性和功能性)对防辐射孕妇装的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面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提出了测试服装屏蔽效能的实验方案,制作了用于穿着实验样衣的玻璃钢孕妇人台和实验样衣样版;通过市场调研比较几种常见防辐射面料的性能选择购买了两种实验面料,在制作实验样衣的同时对面料的屏蔽效能做了测试。最后根据实验方案搭建服装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对实验样衣进行屏蔽效能测试实验,并将不同的实验样衣配对、两种防辐射面料和对应的实验样衣配对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了孕妇装屏蔽效能与相关结构设计因素关系密切,并利用数理统计中方差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服装屏蔽性能影响的显着性,为从结构设计方面改进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性能提出了相应建议;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防辐射孕妇装屏蔽性能的方法。本论文的创新点:一是在研究现有的测试面料屏蔽效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测试防辐射服装屏蔽性能的实验方法;二是利用实验结果对防辐射孕妇装屏蔽性能与其结构设计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分析;三是根据论文中实验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提出了有关防辐射服装屏蔽性能的评价方法。
二、防辐射服装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辐射服装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写作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市场营销 |
2.1.2 服装市场营销 |
2.1.3 营销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品牌营销理论 |
2.2.2 SWOT理论 |
2.2.3 STP理论 |
2.2.4 7P营销理论 |
3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简介 |
3.2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现状分析 |
3.2.1 经营业绩大幅度提升 |
3.2.2 目标客户更加明确 |
3.2.3 店铺数量进一步增加 |
3.2.4 服装类型更加全面 |
3.2.5 品牌定价拉开档次 |
3.3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二三线城市布局不合理 |
3.3.2 产品无明显价格优势 |
3.3.3 产品线有待进一步丰富 |
3.3.4 促销手段不够灵活 |
4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环境以及SWOT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 |
4.2.1 外在机遇 |
4.2.2 外部威胁 |
4.3 外部环境EFE矩阵分析 |
4.4 内部环境分析 |
4.4.1 内部竞争 |
4.4.2 潜在进入者 |
4.4.3 替代品威胁 |
4.4.4 供应商议价 |
4.4.5 购买者议价 |
4.5 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
4.5.1 内部优势 |
4.5.2 内部劣势 |
4.6 内部环境IFE矩阵分析 |
4.7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选择 |
5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制定 |
5.1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2.1 产品差异化策略 |
5.2.2 产品质量策略 |
5.3 价格策略 |
5.3.1 差别定价策略 |
5.3.2 竞争定价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4.1 网络促销 |
5.4.2 广告促销 |
5.4.3 公共关系 |
5.5 渠道策略 |
5.6 人员策略 |
5.7 过程策略 |
5.8 有形展示策略 |
6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技术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资金保障 |
7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
1.4 城市气候的研究尺度 |
第二章 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的遥感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
2.3 地表温度反演 |
2.4 广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特征分析 |
2.5 各类用地的地表温度及热岛贡献率分析 |
2.6 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2.7 建设用地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8 分组建设用地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9 多尺度网格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10 小结 |
第三章 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的实测与遥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3 数据入库 |
3.4 总体实测结果 |
3.5 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3.6 测温点的测温半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
3.7 测温点的气温与地温关系研究 |
3.8 100m与2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9 小结 |
第四章 标准化建筑模型室外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标准化建筑模型的构建 |
4.3 模拟工况的选择 |
4.4 数值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 |
4.5 单地块风环境影响因素及“风速比”简化计算公式 |
4.6 周边环境对网格风环境的影响距离、方位分析 |
4.7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环境模拟分析 |
4.8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预测模型 |
4.9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CTTC 模型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评估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总体思路 |
5.3 规划方案的网格化 |
5.4 网格天空可视因子 |
5.5 网格逐时阴影率 |
5.6 其他网格关键热环境指标的计算 |
5.7 CTTC模型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
5.8 大学城实测检验 |
5.9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研究 |
6.1 引言 |
6.2 CTTC模型所涉及的指标 |
6.3 新增热环境控制指标研究 |
6.4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指标研究 |
6.5 控规热环境指标缺省值设定 |
6.6 控规热环境指标建议值设定 |
6.7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评价——以某控规为例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建设用地热环境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7.3节) |
附录2 :分组建设用地热环境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8.5节) |
附录3 :多尺度网格热环境的多因子回归模型(对应2.9.3节) |
附录4 :测温点各圈层指标与热岛强度相关系数一览表(对应3.6.2节) |
附录5 :测温点同心圆指标(方式一)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
附录6 :测温点圆环指标(方式二)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
附录7 :测温点圆环指标逐层递增(方式三)多元回归模型(对应3.6.3节) |
附录8 :1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子回归模型(对应3.8.4节) |
附录9 :200M网格热环境影响因子回归模型(对应3.8.4节) |
附录10 :单地块标准化建筑模型CFD模拟自身及周边“风速比”一览表(对应4.5.1节) |
附录11 :单地块标准化建筑模型自身及周边“风速比”回归模型(对应4.5.4节) |
附录12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一览表(对应4.7.5节) |
附录13 :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回归模型(对应4.8节) |
附录14 :标准化建筑模型的天空可视因子,以及广州地区7月21日的逐时阴影率一览表(对应5.4.1和5.5.1节) |
附录15 :标准化建筑模型在广州地区7月21日的逐时阴影率回归模型(对应5.5.2节) |
附录16 :广州地区的夏季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
附件 |
(3)接尘作业服的工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健康安全发展 |
1.1.2 防护服定义 |
1.1.3 接尘作业的定义与分类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接尘作业服装功能性研究 |
2.1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
2.2 水泥生产流程及职业危害 |
2.2.1 水泥的生产流程 |
2.2.2 职业危害 |
2.3 水泥搬运接尘作业的定义与分类 |
2.4 水泥搬运接尘作业服功能性分析与研究 |
2.4.1 作业服款式和面料分析 |
2.4.2 作业服防护性能分析 |
2.4.3 作业服舒适性能分析 |
2.4.4 水泥接尘作业过程分析 |
2.4.5 作业服结构分析 |
第3章 接尘作业服功能性设计创新 |
3.1 设计创新的思路 |
3.2 设计定位 |
3.3 新型接尘作业服设计途径 |
3.3.1 款式设计 |
3.3.2 款式设计分析 |
3.3.3 面料选择 |
3.3.4 规格设计 |
第4章 新型接尘作业服设计制作 |
4.1 接尘作业服样板设计 |
4.1.1 服装样板设计 1 |
4.1.2 服装样板设计 2 |
4.2 样板修正 |
4.2.1 样衣试穿 |
4.2.2 作业动作穿着模拟 |
4.3 新型接尘作业服实验服装制作 |
4.3.1 实验服装制作 |
4.3.2 实验服装优化设计分析 |
第5章 接尘作业服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设计思路 |
5.2 运动舒适性实验方案 |
5.3 实验分析 |
5.3.1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
5.3.2 运动舒适性客观实验结果分析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4)射线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新型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辐射简介 |
1.1.1 紫外线简介 |
1.1.2 X射线简介 |
1.1.3 γ射线简介 |
1.1.4 α射线的简介 |
1.1.5 β射线简介 |
1.1.6 中子射线简介 |
1.2 射线屏蔽原理 |
1.2.1 光电效应 |
1.2.2 康普顿效应 |
1.2.3 电子对效应 |
1.3 研究背景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射线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
2.1 低能射线屏蔽材料 |
2.1.1 电磁波屏蔽材料 |
2.1.2 紫外线屏蔽材料 |
2.2 高能射线屏蔽材料 |
2.2.1 混凝土材料 |
2.2.2 含铅元素屏蔽材料 |
2.2.3 含硼元素屏蔽材料 |
2.2.4 含铋元素屏蔽材料 |
2.2.5 稀土屏蔽材料 |
2.2.6 PVA/PEO水凝胶屏蔽材料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几种市售射线屏蔽材料的结构性能表征 |
3.1 原材料 |
3.2 测试仪器 |
3.3 表征方法 |
3.3.1 密度测试 |
3.3.2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3.3 X射线能谱仪测试(EDS) |
3.3.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3.5 热失重测试(TG) |
3.3.6 透气性测试 |
3.3.7 透湿性测试 |
3.3.8 防紫外线性能测试 |
3.3.9 力学测试 |
3.3.10 铅当量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密度测试 |
3.4.2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4.3 X射线能谱仪(EDS) |
3.4.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4.5 热失重测试(TG) |
3.4.6 透气性 |
3.4.7 透湿性 |
3.4.8 防紫外线性能 |
3.4.9 力学性能 |
3.4.10 铅当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烷偶联剂改性稀土制备复合稀土/PP屏蔽材料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 |
4.1.2 加工设备与测试仪器 |
4.1.3 试样的制备 |
4.2 结果与结论 |
4.2.1 未改性稀土/PP纤维形貌表征 |
4.2.2 改性后稀土/聚丙烯形貌表征(以La_2O_3/PP为例) |
4.2.3 纤维内部微观形貌表征 |
4.2.4 La_2O_3改性前后的红外表征 |
4.2.5 改性前后稀土氧化物/聚丙烯纤维DSC表征 |
4.2.6 改性前后稀土氧化物/聚丙烯纤维TG表征 |
4.2.7 改性前后稀土/聚丙烯纤维力学性能表征 |
4.2.8 铅当量测试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巴胺改性稀土制备复合稀土/PP屏蔽材料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 |
5.1.2 加工设备与测试仪器 |
5.1.3 试样制备过程 |
5.1.4 测试和表征 |
5.2 改性复合稀土/PP熔纺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5.2.1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红外表征 |
5.2.2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形貌表征 |
5.2.3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TG表征 |
5.2.4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DSC表征 |
5.2.5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5.2.6 改性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铅当量测试 |
5.3 改性复合稀土/PP熔喷无纺布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5.3.1 熔喷复合无纺布实验SEM表征 |
5.3.2 熔喷复合无纺布DSC表征 |
5.3.3 熔喷复合无纺布TG表征 |
5.3.4 熔喷复合无纺布铅当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性 |
1.1.2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研究现状 |
1.1.2.1 掺杂类防电磁辐射织物 |
1.1.2.2 涂覆类防电磁辐射织物 |
1.1.3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的测试方法及相关标准 |
1.1.3.1 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
1.1.3.2 电磁辐射控制与防护标准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理论模型 |
2.1 电磁波的物理基础 |
2.1.1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
2.1.2 电磁波的频率 |
2.2 电磁屏蔽的原理 |
2.2.1 反射损耗 |
2.2.2 吸收损耗 |
2.2.3 多层反射损耗 |
2.3 影响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
2.3.1 面料特征 |
2.3.2 辐射源的种类 |
2.3.3 屏蔽体与辐射源的距离 |
2.3.4 织物的洗涤次数 |
2.3.5 织物表面孔洞 |
2.4 完整的服装用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
2.4.1 反射损耗 |
2.4.2 吸收损耗 |
2.4.3 多次反射损耗 |
2.4.4 完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
2.5 不完整的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
2.5.1 织物表面孔洞的影响 |
2.5.2 不完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理论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 |
3.1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机理 |
3.2 影响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织物结构与性能测试 |
3.2.2.1 厚度 |
3.2.2.2 电导率 |
3.2.2.3 电磁屏蔽效能 |
3.2.2.4 织物表面孔洞 |
3.2.3 测试结果 |
3.2.4 结果与讨论 |
3.2.4.1 电导率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2.4.2 厚度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2.4.3 电磁波频率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2.4.4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3 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实际预测模型 |
3.3.1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
3.3.1.1 模型建立 |
3.3.1.2 模型检验 |
3.3.2 孔洞对电磁屏蔽效能衰减的回归模型 |
3.3.3 不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及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屏蔽效能研究 |
4.1 聚吡咯的特性 |
4.1.1 聚吡咯的分子结构及电磁屏蔽机理 |
4.1.2 聚吡咯的合成机理 |
4.1.3 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
4.1.4 聚吡咯的掺杂机理 |
4.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
4.2.1 实验准备 |
4.2.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
4.3 工艺参数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4.3.1 浸渍时间 |
4.3.2 氧化聚合时间 |
4.3.3 氧化剂与吡咯单体的初始摩尔比 |
4.3.4 单体浓度 |
4.3.5 掺杂剂浓度 |
4.3.6 最适工艺参数 |
4.3.7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的风格测试与评价 |
4.3.7.1 测试材料 |
4.3.7.2 风格测试仪器及方法 |
4.3.7.3 测试结果 |
4.3.7.4 风格评价 |
4.4 影响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 |
4.4.1 实验材料 |
4.4.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4.4.3 测试结果 |
4.4.4 结果与讨论 |
4.4.4.1 电导率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4.4.4.2 厚度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4.4.4.3 电磁波频率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4.4.4.4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4.6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
4.6.1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实际预测模型 |
4.6.1.1 模型建立 |
4.6.1.2 模型检验 |
4.6.2 孔洞对电磁屏蔽效能衰减的回归模型 |
4.6.3 不完整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实际预测模型 |
4.7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4.8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预测模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实验用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 |
附录 2 聚吡咯/棉复合织物厚度及电磁屏蔽测试结果 |
附录 3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建立所用数据 |
附录 4 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所用数据 |
附录 5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回归模型建立数据 |
附录 6 孔洞对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回归模型检验用数据 |
附录 7 不完整的镀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
附录 8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建立数据 |
附录 9 完整的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
附录 10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模型建立数据 |
附录 11 孔洞对聚吡咯/棉复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衰减模型检验数据 |
附录 12 不完整的聚吡咯/棉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回归模型检验数据 |
附录 13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权重分析数据 |
附录 14 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预测模型检验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聚乙烯基多孔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甘草酸纯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离子交换纤维的简述 |
1.1.1 离子交换纤维的发展现状 |
1.1.2 离子交换纤维的形貌特点及分类 |
1.1.3 离子交换纤维的性能特点 |
1.1.4 离子交换纤维的交换动力学 |
1.1.5 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 |
1.1.6 离子交换纤维的应用 |
1.1.7 离子交换纤维的发展与展望 |
1.2 中药提取与分离纯化概述 |
1.2.1 中药的提取方法 |
1.2.2 中药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 甘草及甘草酸的概述 |
1.3.1 甘草及甘草酸简述 |
1.3.2 甘草酸的提取 |
1.3.3 甘草酸的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聚乙烯基多孔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
2.2.2 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 |
2.2.3 离子交换纤维的性能测定 |
2.2.4 离子交换纤维的表征 |
2.3 离子交换纤维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体纤维中碳酸钙含量与导入率的关系 |
2.3.2 接枝苯乙烯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3 氯甲基化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4 胺化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5 离子交换纤维性能测定 |
2.3.6 离子交换纤维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甘草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药品及仪器 |
3.2.2 标准曲线和恒流泵工作曲线的绘制 |
3.2.3 甘草中甘草酸的浸提实验 |
3.2.4 离子交换纤维的预处理 |
3.2.5 饱和吸附纤维的制备 |
3.2.6 甘草酸的静态吸附 |
3.2.7 甘草酸的动态吸附 |
3.2.8 甘草酸的静态解吸 |
3.2.9 甘草酸的动态解吸 |
3.2.10 静态吸附甘草酸的动力学研究 |
3.2.11 数据处理方法 |
3.2.12 放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甘草酸标准曲线的确定 |
3.3.2 甘草中甘草酸的浸提结果分析 |
3.3.3 静态吸附结果分析 |
3.3.4 动态吸附结果分析 |
3.3.5 静态解吸结果分析 |
3.3.6 动态解吸结果分析 |
3.3.7 静态吸附甘草酸的动力学 |
3.3.8 放大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低辐射强度条件下消防战斗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消防战斗服简介 |
1.2.1 消防战斗服结构介绍 |
1.2.2 消防服相关标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热防护性能实验 |
1.3.2 传热模型 |
1.3.3 人体皮肤烧伤模型研究 |
1.3.4 标准实验方法 |
1.3.5 非标准实验装置 |
1.3.6 其他 |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消防战斗服问卷调查 |
2.1 调研方法及问卷结构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基本信息 |
2.2.2 救援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
2.2.3 主观评价 |
2.2.4 热疾病及受伤率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消防战斗服热传递机理实验台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路 |
3.3 实验装置 |
3.3.1 热源 |
3.3.2 测试箱 |
3.3.3 供水系统 |
3.3.4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
3.4 热电偶测量误差分析 |
3.4.1 热电偶布置方式 |
3.4.2 不同直径热电偶测定温度 |
3.4.3 误差修正模型 |
3.4.4 误差修正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符号说明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消防战斗服内部热传递机理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实验重复性分析 |
4.3.2 放置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 |
4.3.3 空气层厚度的影响 |
4.3.4 外部辐射强度的影响 |
4.3.5 外部水施加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符号说明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消防战斗服内部热湿传递过程数值模型 |
5.1 引言 |
5.2 数学模型 |
5.2.1 问题的描述 |
5.2.2 基本假设 |
5.2.3 织物内部控制方程 |
5.2.4 空气层内控制方程 |
5.2.5 生物传热方程 |
5.2.6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5.3 数值方法和求解过程 |
5.3.1 数值方法 |
5.3.2 求解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符号说明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消防战斗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理论模型验证 |
6.2.1 模型参数 |
6.2.2 模型验证 |
6.3 消防战斗服织物内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 |
6.3.1 初始含水量的影响 |
6.3.2 外层表面水施加量的影响 |
6.3.3 空气层位置不同的影响 |
6.4 人体皮肤烧伤时间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符号说明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年产4万吨三氯化磷及2万吨三氯氧磷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项目概况 |
1.1.1 拟建地点:江西省某市某工业园 |
1.1.2 建设规模与目标 |
1.2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
1.3 建设有利条件 |
1.4 设计原则 |
1.5 设计内容 |
1.6 设计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
第二章 市场预测与分析 |
2.1 产品市场需求 |
2.2 价格确定 |
2.3 市场风险 |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3.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3.2 产品规格及质量要求 |
3.2.1 三氯化磷 |
3.2.2 三氯氧磷 |
3.3 建设工程组成 |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 |
4.1 三氯化磷 |
4.1.1 技术方案 |
4.1.2 工艺流程简述 |
4.1.3 工艺流程简图 |
4.1.4 三氯化磷主要原材料消耗 |
4.1.5 物料平衡(吨产品物料平衡) |
4.1.6 污染物的产生情况 |
4.2 三氯氧磷 |
4.2.1 技术方案 |
4.2.2 工艺流程简述 |
4.2.3 工艺流程简图 |
4.2.4 三氯氧磷主要原材料消耗 |
4.2.5 物料平衡(吨产品物料平衡) |
4.2.6 污染物的产生情况 |
4.3 项目涉及主要设备表和主要特种设备 |
4.4 主要原材料需求 |
4.5 公用工程规格 |
第五章 项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设计 |
5.1 供配电 |
5.2 供热 |
5.3 给排水 |
5.4 废气处理 |
5.5 废渣处理 |
5.6 废水处理 |
第六章 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
6.1 危险有害因素 |
6.1.1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物料危险有害性分析 |
6.1.2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情况 |
6.1.3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
6.2 危险有害程度 |
6.2.1 固有危险程度 |
6.2.2 风险程度 |
第七章 安全设施和措施 |
7.1 预防事故设施 |
7.1.1 检测报警设施 |
7.1.2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
7.1.3 防爆设施 |
7.1.4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 |
7.1.5 安全警示标志 |
7.2 控制事故设施 |
7.2.1 泄压和止逆设施 |
7.2.2 紧急处理设施 |
7.2.3 紧急停车、仪表联锁等设施 |
7.2.4 液氯储存、汽化及钢瓶泄漏处理安全设施 |
7.3 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
7.3.1 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
7.3.2 灭火设施 |
7.3.3 紧急个体处置设施 |
7.3.4 应急救援设施 |
7.3.5 逃生避难设施 |
7.3.6 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 |
7.4 总平面布置安全设施 |
7.4.1 安全距离 |
7.4.2 厂区安全疏散、急救通道 |
7.4.3 布置上采取安全措施 |
7.5 建筑防火措施 |
7.5.1 各单项建筑的结构类型、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卫生等级 |
7.5.2 建筑平面及竖向布置、防火、防烟分区 |
7.5.3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措施 |
7.6 防自然灾害措施 |
7.7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
7.7.1 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设置情况 |
7.7.2 应急救援器材配置情况 |
7.7.3 应急救援措施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图 |
(9)新型稀土热塑性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X射线简介 |
1.2.1 X射线的产生 |
1.2.2 X射线的应用 |
1.2.3 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
1.3 X射线防护 |
1.3.1 X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3.2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
1.3.3 影响X射线衰减因素 |
1.3.4 X射线防护材料的选择 |
1.3.5 X射线防护材料的种类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
1.4 稀土材料 |
1.4.1 稀土元素的性质 |
1.4.2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3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评价标准 |
1.4.4 高力学强度热塑性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 |
1.5 热塑性聚氨酯(TPU)的选用 |
1.5.1 TPU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
1.5.2 TPU的辐射性能 |
1.5.3 TPU的加工性能 |
1.5.4 TPU的共混改性 |
1.6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加工设备与检测仪器 |
2.3 试样的制备 |
2.3.1 稀土填料预处理 |
2.3.2 热辊共混 |
2.3.3 单螺杆挤出、压延成型 |
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4.1 力学性能 |
2.4.2 X射线屏蔽性能 |
2.4.3 流变性能 |
2.4.4 橡胶加工流变仪(RPA)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6 傅里叶红外(FI-IR) |
2.4.7 接触角测量仪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Ln/TPU复合材料基本配方的确定 |
3.2 Ln/TPU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研究 |
3.3 Ln/TPU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
3.3.1 Ln和TPU/Ln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3.3.2 Ln/TPU复合材料的RPA测试 |
3.3.3 Ln/T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4 小结 |
3.4 SA对Ln/T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直接共混法 |
3.4.1.1 SA/TPU/Ln的微观形貌 |
3.4.1.2 SA/TPU/Ln的力学性能 |
3.4.2 Ln预处理法 |
3.4.2.1 SA-Ln改性效果的表征 |
3.4.2.2 SA-Ln/TPU的力学性能 |
3.4.3 两种SA处理方式的比较 |
3.4.4 SA对Ln/TPU复合材料的作用分析 |
3.4.5 小结 |
3.5 SA/Ln/TPU复合材料的再增强研究 |
3.5.1 母胶法 |
3.5.2 动态硫化法 |
3.5.3 NBR胶乳共沉法 |
3.5.4 三种增强方法的比较 |
3.6 屏蔽材料的老化和回收再利用 |
3.6.1 屏蔽材料的老化性能 |
3.6.2 屏蔽材料的回收再加工性能 |
3.7 片材制备的小试研究 |
第四章 结论部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性能与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电磁污染的严重性 |
1.1.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
1.1.3 电磁辐射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
1.2 防辐射服装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防辐射面料的发展历史 |
1.2.2 防辐射服装的研究情况 |
1.3 研究防电磁辐射孕妇装屏蔽性能的必要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电磁辐射基本理论 |
2.1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的产生原理 |
2.2 电磁辐射来源 |
2.3 电磁辐射源和场的类型 |
2.4 电磁屏蔽的类型 |
2.5 电磁辐射的危害 |
2.6 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作用机理 |
2.7 电磁辐射相关的标准 |
2.7.1 电磁辐射控制标准 |
2.7.2 电磁防护的标准 |
2.7.3 防辐射服装屏蔽效能测试的标准 |
第三章 影响服装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分析 |
3.1 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
3.2 电磁波的屏蔽机理 |
3.3 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 |
3.3.1 屏蔽效能定义 |
3.3.2 屏蔽效能计算 |
3.4 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 |
3.4.1 面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
3.4.2 服装结构中的孔洞和缝隙大小 |
3.4.3 辐射源的类型和辐射频率 |
3.4.4 着装者和辐射源之间的相对关系 |
3.4.5 服装的洗涤次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孕妇体型研究及防辐射孕妇装的结构设计要点 |
4.1 孕妇的体型变化特征 |
4.1.1 孕妇整体变化特征 |
4.1.2 孕妇局部变化特征 |
4.2 孕妇体型测量 |
4.3 防辐射孕妇装的结构设计要点 |
4.3.1 市场调研 |
4.3.2 防辐射孕妇装的结构设计四要素 |
4.4 从人体工效学角度优化防辐射孕妇装设计 |
4.5 实验样衣制作 |
4.5.1 实验服款式尺寸设定 |
4.5.2 实验服样版制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辐射孕妇装屏蔽效能测试实验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前提条件 |
5.3 实验方法原理及实验仪器 |
5.3.1 防辐射面料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
5.3.2 实验方法原理 |
5.3.3 实验装置和仪器 |
5.4 实验面料选择 |
5.5 实验参数设定 |
5.6 实验过程 |
5.6.1 实验条件 |
5.6.2 实验具体流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设计等相关因素对服装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
6.1 实验数据分析原理 |
6.2 分组对照分析 |
6.2.1 袖窿深的影响 |
6.2.2 下摆开量的影响 |
6.2.3 面料的影响 |
6.2.4 服装层次搭配的影响 |
6.2.5 款式和整体尺寸的影响 |
6.2.6 洗涤次数的影响 |
6.3 面料屏蔽效能与服装屏蔽效能比较 |
6.3.1 面料1和面料2屏蔽效能比较 |
6.3.2 面料1和样衣1.2屏蔽效能比较 |
6.3.3 面料2和样衣2.2屏蔽效能比较 |
6.4 第三章部分结论的实验验证 |
6.4.1 电磁波频率对服装屏蔽效能的影响 |
6.4.2 电磁波入射方向对服装屏蔽效能的影响 |
6.5 实验样衣屏蔽效能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影响防辐射孕妇服屏蔽效能的几个因素 |
7.1.2 关于防辐射孕妇装四个方面的结构设计要点 |
7.1.3 相关结构因素与防辐射孕妇装屏蔽效能的关系 |
7.1.4 关于防辐射服屏蔽效能测试和评价方法 |
7.2 关于开发防辐射服装的几点建议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所用符号和单位说明 |
附录2 相关研究数据 |
附录3 实验数据 |
附录4 实验样衣结构设计图和成衣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防辐射服装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 张曦元.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2]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D]. 梁颢严.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接尘作业服的工效性能研究[D]. 杨晓丽.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
- [4]射线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新型稀土/聚丙烯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D]. 李允烨.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3)
- [5]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D]. 毛鹏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0)
- [6]聚乙烯基多孔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甘草酸纯化的研究[D]. 李春红.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4)
- [7]低辐射强度条件下消防战斗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研究[D]. 黄冬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6)
- [8]年产4万吨三氯化磷及2万吨三氯氧磷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D]. 曾婷婷. 南昌大学, 2011(06)
- [9]新型稀土热塑性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原小路.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10]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性能与结构设计研究[D]. 张晓霞. 东华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