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修复和测量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

利用数字修复和测量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

一、利用数字修测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论文文献综述)

韦凯华,梁伟杰,韦海宁,袁宇东[1](2021)在《基于Python和GIS信息的南海气象雷达专题图自动制作》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海域气象雷达在近海灾害性天气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接保障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Python语言及其相关类库,设计程序模块实现气象雷达基数据自动检索下载、解码读取等基础功能。同时结合高分辨率GIS信息,实现天气雷达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深度融合、天气雷达投影转换等功能,进而完成南海海域气象雷达高分辨率可视化专题图的自动制作与存储分发。所制作的专题图可用于近海台风、强对流等天气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对于天气影响区域的研判准确性较此前大为提升,为组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料支撑。

刘晓佳[2](2020)在《基于GIS的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指出南沙海域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特殊且局势复杂,如何高效利用资源并保证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我国海洋建设战略开展进程,是该区当前的主要研究问题。海洋功能区划集行政性与科学性于一体,能够有效解决海洋资源无序、过度的开发并保证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我国用海和管理的依据;GIS具有丰富的理论,能够高效处理时空问题。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海洋功能区划理论,梳理了 GIS基础,并对南沙海域整体面貌进行了描述,从而设计出基于GIS的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南沙海域油气区划和旅游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因子,对南沙海域油气区划和旅游区划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最后,针对油气区划与旅游区划适宜性的重叠,通过引入C2R模型,对南沙海域海洋功能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由此得到油气区划与旅游区划重叠部分优化之结果,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作出贡献。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海洋功能区划理论内涵、实施方案、技术方法、实施评价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论述;从空间坐标系统、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组织、空间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等方面对GIS基础进行梳理;从地理区位、岛礁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热带生物资源、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对南沙海域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生成要素时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以“8步”并从感知层、数据层、云层和决策层提出基于GIS的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框架。(2)构建南沙海域油气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从资源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自然灾害、交通条件和社会条件7个方面选取影响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权重确定方法,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油气区划适宜性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评价单元适宜性为适宜主要分布在北康盆地;为较适宜主要分布在礼乐盆地、南薇东盆地、中建南盆地和南薇西盆地东部;为一般适宜主要分布在南沙海槽盆地和南薇西盆地西部。(3)构建南沙海域旅游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从非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两个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对于非约束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模糊评价值。对约束指标,通过归一化加权处理得到指标分值。最后,将二者结合,得到旅游区划空间适宜性综合响应值。结果表明,评价单元为适宜区分布在美济礁及其周边海域;为较适宜区分布在永暑礁及其周边海域、渚碧礁及其周边海域;为一般适宜区分布在太平岛、南薰礁、东门礁、赤瓜礁和华阳礁及它们的周边海域;其余为不适宜区。(4)借助C2R模型,选取社会经济支撑能力、技术成熟度和基础设施状况为投入指标;生态恢复能力、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产出指标。同时,将功能区的综合产出与综合投入比值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以南沙海域海洋功能效率指数设置可行域,从而求得最优解。基于此,对南沙海域海洋功能次序进行评价,结果排序为,捕捞区=航道区=可再生能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港口区>油气区。综上,当油气区划与旅游区划适宜性冲突时,优先选择旅游区划,从而得到南沙海域油气区划与旅游区划适宜性空间分布叠加图。

胡佳澜[3](2019)在《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提出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设计是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期间要运用地图集设计基本理论、地图数据库应用方法、专题底图设计与编制方法、普通地图编制方法等基础理论方法。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整体概况、海洋经济现状、未来规划发展的特点、《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特点及要求,研究了地图集总体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的灵活运用,设计了符合河北省省情,能够充分展现河北省海洋经济特点的内容结构。在分析各种专题地图数据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海洋经济特点,提出了专题要素数据分类、分级方案并在编制中实现。在分析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图幅开本和比例尺要求,结合河北省特点,设计了综合取舍方案,并在专题地图编制中运用。在分析已经出版的专题地图的优缺点基础上,结合河北省自身优势与特点,进行了设计更新改进。在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特点、表现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后期使用的需要,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图形表格,既使地图集丰富美观,又承载了丰富的内容信息。利用成图数据建立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数据库,为今后地图数据更新、成果充分利用以及电子版等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过程,遵循专题地图集编制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要求,利用地图数据库、多种制图软件,结合地图制图理论与方法进行《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编制实践,运用影像资料结合矢量地图的表达方式,更直观地体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实地情况,运用统计方法对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参考认知学的理论,对数据指标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进行了创新,形成表达数据清楚、准确、特征突出而直观易懂的特点。通过专题地图集设计编制实践,完成的地图集数据符合地图内部使用资料要求,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基于该套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河北省海洋经济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省级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滕惠忠,王克平,缪世伟,王双喜[4](2017)在《海岸地形测量技术发展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地形测量是海洋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业难度最大、技术能力最薄弱的环节。深入分析了海岸地形测量技术的现状、特点和不足,研究了卫星、航空、地面等多种新的测量技术应用特点,提出了海岸地形测量应用的初步方案,为推进海岸地形测量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海洋测绘技术水平,保障日益拓展的多样化需求进言献策。

裴红松[5](2015)在《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卫星、航空和无人机平台获取的多源遥感影像,作为海洋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修测参考资料和各种专题海图、图集制作的影像数据源,但数据管理还是采取传统的文件管理方式,大部分数据都采取离线式存储,这样就造成了数据检索管理困难、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大大制约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共享及应用的发展。因此建设海洋遥感影像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科学管理海量遥感影像,满足海图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各级作业人员对影像资料的检索、查看、下载等功能需求,以及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影像分发和面向遥感测绘生产的影像数据存取需求,形成多源遥感影像存储、管理与分发能力,从而为实现以遥感影像为制图资料的新型海图制图生产体系建设奠定基础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高分辨率遥感资料快速获取及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因此,本论文在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点及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架构技术,提出了“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提升航海图书制图技术层次、更新航海图书制图手段为要求,从而达到实现航海图书保障能力飞跃的目的。体系的建立以常规测量覆盖不到的区域为目标,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快速、高效、直观获取地理信息的技术优势,以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建立遥感影像制图生产体系、影像产品综合保障体系和遥感影像数据管理体系。

滕惠忠,申家双,刘敏,叶秋果,张靓[6](2015)在《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结合海岸带、海岛礁测绘特点和需求,论述了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装备、标准和人才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明确提出了技术和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和技术方案,为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王鑫[7](2012)在《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控制与评价》文中认为高质量的航空摄影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的重要基础。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航空摄影在海岸带、岛礁测绘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针对数字航空摄影在海岸带、岛礁地区测绘作业的适应性和规范性,对摄影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成果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分析了质量影响因素,构建了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航空摄影各技术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获取高质量的最终成果。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对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的技术环节与质量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将空三精度等因素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针对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的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由飞行质量、影像质量、数据质量、附件质量及空三质量5个质量元素及其质量子元素构成,涵盖了航空摄影的各个环节,是航空摄影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的基础。2.针对海岸带、岛礁和潮汐特点,研究了海岸带、岛礁区域航摄分区划分、航线敷设、摄影季节与时间的选择等数字航空摄影飞行元素的计算原则、计算方法,分析了质量元素、子元素与飞行元素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飞行质量控制与影像质量、数据质量保证的整体解决方案。3.研究了海岸带、岛礁地区IMU/DGPS及IMU/PPP辅助数字航空摄影区域网加密精度,对大比例成图条件下数字空三精度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了海岸带、岛礁地区空三质量的控制措施,以及对摄区划分和航线敷设的建议。4.确定了评价中质量元素与子元素的权值及等级划分标准,建立了基于缺陷扣分的多层次加权法质量模型及评价标准。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航空摄影的质量评价中,采用分层次的云模型综合评估方法,对各级评价指标进行虚拟云综合运算,建立了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的云模型参数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5.开发了航空摄影质量综合评价软件系统,实现了多层次加权法和云模型支持下的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的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实验表明,多层次加权法可以有效避免评价结果产生偏差,通过获取各质量元素的分值,使得对航摄质量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基于云模型的质量综合评价能够充分利用产品的中间质量信息,在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算,使得评价过程更为细腻,结果更加可靠。

李军,蒋红燕,郭晋宁,滕惠忠,叶秋果,辛宪会[8](2010)在《海岸带卫星影像的处理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海岸带卫星影像的数据特点和控制点资料的来源情况,采用平面控制模型,深入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卫星影像的纠正处理方法,解决了海岸带卫星影像在缺少卫星轨道参数和控制点资料的情况下的影像纠正难题,为卫星影像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谢启兴,文锦明,梅刚,易军,秦宇龙,庞仁俊,杨学俊[9](2008)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以工程环境为重点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环境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徐青[10](2006)在《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研制及功能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步伐的迅速前进,带动整个信息时代的发展;战场信息化步伐的加速推进,影响着整个战场形势的变化。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战争,对地理信息的提供和保障都有着特殊的要求。除了要求有统一的空间参照和定位基准以外,还必须将诸军兵种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合理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满足现阶段联合作战的需要,原有的1∶50万军交数据库急需完成更新及部分重建,以供部队作战指挥的使用。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形成的,它以生产高质量地图产品并对地图数据库进行更新和部分重建为主要目的。在充分考虑1∶50万联合作战图数据库特点的情况下,该系统不仅综合利用了1∶25万协同图数据库中地图要素的所有信息和内容,而且还根据联合作战图生产所收集到的现势性资料以及航空航海信息,按照军用矢量数字地图的格式,补充到数据库中。 本文在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一体化生产模式的主导下,完成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构建了系统生产框架,对生产流程作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数据综合,本文介绍了相关的选取原则和指标,设计了综合所需的通用模块。对于空间信息生成及出版处理中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也作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系统环境的设计与集成;地图符号化实现;地图要素提取与拓扑入库;空间数据检查;地图整饰与要素关系处理等。

二、利用数字修测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数字修测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ython和GIS信息的南海气象雷达专题图自动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预处理
    1.1 气象雷达基数据资料的读取
    1.2 GIS信息的预制作
2 气象雷达可视化专题图自动制作程序设计
    2.1 实时资料的检索与匹配
    2.2 气象雷达基数据资料的可视化专题图绘制
    2.3 GIS信息的绘制
3 专题图效果展示与应用
4 总结

(2)基于GIS的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GIS基础理论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与海洋功能区划框架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 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南沙海域油气区划适宜性评价
    3.1 油气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
    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南沙海域旅游区划适宜性评价
    4.1 旅游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
    4.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沙海域海洋功能次序评价
    5.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5.2 南沙海域海洋功能次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地图集编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内容安排
第2章 专题地图集编制的理论基础
    2.1 专题地图集概述
        2.1.1 专题地图集的定义与特点
        2.1.2 专题地图集的类型
    2.2 专题地图集的设计
        2.2.1 专题地图集开本及图幅幅面的设计
        2.2.2 专题地图集内容与目录的设计
        2.2.3 专题地图集图幅的分幅设计
        2.2.4 专题地图集比例尺设计
        2.2.5 专题地图集图幅的编排次序设计
        2.2.6 专题地图集图幅类型及图幅内容表达设计
        2.2.7 专题地图集图面配置设计
        2.2.8 专题地图集地图投影的选择和设计
        2.2.9 专题地图集图示图例设计
        2.2.10 专题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2.2.11 专题地图集底图内容设计
    2.3 小结
第3章 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方法
    3.1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3.2 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3.2.1 以表示质量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3.2.2 以表示数量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3.2.3 以表示全能指标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3.3 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方法
        3.3.1 数据类型
        3.3.2 数据源及获取
        3.3.3 数据分类处理方法
        3.3.4 数据分级处理方法
    3.4 遥感制图方法
        3.4.1 遥感图像的特征
        3.4.2 遥感制图的理论
        3.4.3 遥感制图的方法
    3.5 专题地图集的图形、色彩和注记设计方法
        3.5.1 图形设计
        3.5.2 色彩设计
        3.5.3 注记设计
    3.6 专题地图集编制中的制图综合
        3.6.1 制图综合的概念
        3.6.2 专题地图集制图综合的方法
        3.6.3 影响专题地图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3.7 小结
第4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设计
    4.1 图集资料来源
    4.2 图集内容设计
    4.3 图集内容选取
        4.3.1 图集内容选取总体原则及要求
        4.3.2 序图篇内容选取
        4.3.3 海情现状篇内容选取
        4.3.4 规划发展篇内容选取
    4.4 图集表达方式设计
    4.5 图集符号设计
    4.6 图集色彩设计
    4.7 图集的数学基础
    4.8 图集图例设计
    4.9 图集图面效果设计
    4.10 小结
第5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图幅编制
    5.1 图集版式的设计及地理地图的制作
        5.1.1 版式设计
        5.1.2 设计制作地理底图
        5.1.2.1 矢量数据底图制作流程
        5.1.2.2 影像底图制作流程
    5.2 经济概况图幅编制
        5.2.1 编写图幅设计书
        5.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5.2.3 数据加工成图
    5.3 围填海规模情况图幅编制
        5.3.1 编写图幅设计书
        5.3.2 资料收集与处理
        5.3.3 数据加工成图
    5.4 河北省涉海单位图幅编制
        5.4.1 编写图幅设计书
        5.4.2 资料收集与处理
        5.4.3 数据加工成图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4)海岸地形测量技术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现状
    2.1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要求和主要方法
    2.2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特点和主要问题
    2.3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需求
        (1) 特殊区域、境外乃至全球海岸地形测绘需求
        (2) 提高作业效率、快速更新海图的技术需求
        (3) 担负多样化专项任务的需求
3 新技术能力与特点
    3.1 新技术特点
    3.2 新技术能力分析
        (1) 卫星摄影测量技术
        (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3) 机载Li DAR测量技术
        (4) 无人机测绘技术
        (5) 地面三维激光测量技术
        (6) GPS RTK和GPS PPK技术
4 海岸地形测量初步设计
    4.1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发展思考
    4.2 海岸地形测量技术设计
        (1) 境外及特殊区域海岸地形测量以卫星摄影测量技术为主
        (2) 境内滩涂测量以机载Li DAR测量技术为主, 以常规测量技术为辅
        (3) 境内海岸线测量采用地形图修测和地面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4) 大范围海岸地形测量采用摄影测量、机载Li DAR、地形图修测等多种技术
        (5) 局部和应急海岸地形测量以无人机测绘技术为主
        (6) 海洋测绘外业调绘技术拓展
5 结束语

(5)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现状及需求
    2.1 海洋测绘现状
        2.1.1 海岸地形测绘技术现状
        2.1.2 海洋测绘保障能力现状
    2.2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现状
    2.3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生产现状
    2.4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资料管理需求
        2.4.1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和生产的业务化应用需求
        2.4.2 实施全球海图修测与境外设施测绘的需求
        2.4.3 推进遥感技术海洋测绘信息化应用的需要
        2.4.4 一体化海图生产平台建设的需要
3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国外现状
        3.1.1 国外影像管理系统
        3.1.2 国外影像处理系统
        3.1.3 国外影像生产系统
    3.2 国内现状
        3.2.1 国内影像管理系统
        3.2.2 国内影像处理系统
        3.2.3 国内影像生产系统
4 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4.1 系统组成
    4.2 装备体系
    4.3 系统体系构架
5 遥感任务调度控制分系统设计
    5.1 功能组成
    5.2 工作流程
    5.3 技术路线
    5.4 运行环境
6 遥感影像管理分系统
    6.1 数据库设计
    6.2 分系统构架
    6.3 功能组成
    6.4 工作流程
    6.5 技术路线
    6.6 运行环境
        6.6.1 基础软件环境
        6.6.2 ArcGIS软件环境
        6.6.3 云GIS运维管理套件
7 遥感影像专业处理分系统
    7.1 功能组成
        7.1.1 几何纠正
        7.1.2 图像配准
        7.1.3 图像融合
        7.1.4 图像镶嵌
    7.2 遥感专业处理软件选型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工作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体系建设特点与需求分析
    2.1技术体系
    2.2装备体系
    2.3标准体系
    2.4队伍体系
    2.5产品体系
3海洋测绘体系建设思考
    3.1技术体系建设
    3.2装备体系建设
    3.3业务体系建设
4结束语

(7)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控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海岸带、岛礁区域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的研究现状
        1.2.1 海岸带的范围界定
        1.2.2 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现状
        1.2.3 我国海岸带地形测绘的发展
    1.3 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
        1.3.1 ADS40/80 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
        1.3.2 DMC 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
        1.3.3 UltraCamXp 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
        1.3.4 DMC Ⅱ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
        1.3.5 发展现状分析
    1.4 航空摄影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1.4.1 传感器特性、航摄飞行质量的控制与评价研究
        1.4.2 航摄影像质量的控制与评价研究
        1.4.3 研究进展现状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模型的建立
    2.1 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技术适应性研究
        2.1.1 成像方式的比较
        2.1.2 影像表观质量的比较
        2.1.3 POS 系统应用的比较
        2.1.4 内外业效率及高程精度的比较
        2.1.5 海岸带、岛礁航空摄影的特殊性对数字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的要求
    2.2 数字航空摄影质量与质量模型
        2.2.1 航空摄影的质量及质量元素
        2.2.2 传统航空摄影质量要求
        2.2.3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模型
    2.3 飞行质量元素分析
        2.3.1 传统航空摄影飞行质量元素分析
        2.3.2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飞行质量元素分析
    2.4 影像质量元素分析
    2.5 数据及附件质量元素分析
    2.6 空三精度质量元素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飞行质量控制
    3.1 地面采样间隔与航高的确定
        3.1.1 地面采样间隔的确定
        3.1.2 航高的确定
    3.2 数字航空摄影分区划分与航线敷设
        3.2.1 航摄分区划分
        3.2.2 影像重叠度的确定
        3.2.3 航线敷设
    3.3 平均基准面与航速的确定
        3.3.1 航摄分区平均基准面的确定
        3.3.2 航速的确定
    3.4 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选择
        3.4.1 摄影季节的选择
        3.4.2 摄影时间的选择
    3.5 IMU/GPS 初始化飞行方案的选择
    3.6 飞行过程控制分析
    3.7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设计实验
        3.7.1 摄区概况
        3.7.2 航空摄影传感器及飞行元素的确定
        3.7.3 航摄分区的划分与航线的敷设
        3.7.4 航摄时间的选择
        3.7.5 航摄飞行线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影像及数据质量控制
    4.1 传感器的特性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4.1.1 影像的几何分辨率
        4.1.2 影像的辐射分辨率和影像反差
        4.1.3 影像的像点位移
    4.2 摄影时的大气和光照条件的选择
        4.2.1 太阳高度角的影响
        4.2.2 大气条件的影响
    4.3 影像的表观质量
        4.3.1 云影及反光问题
        4.3.2 影像的拼接痕迹
        4.3.3 影像的拉伸、断裂及其他变形
    4.4 影像数据的连续性
    4.5 动态 IMU、GPS 数据质量
        4.5.1 机载 IMU/GPS 系统性能
        4.5.2 机载 GPS 信号接收天线的安装
        4.5.3 偏心分量的测量精度
        4.5.4 飞行及摄影时的条件控制
    4.6 基站 GPS 数据质量
        4.6.1 基站的设置
        4.6.2 基站 GPS 数据的采集
    4.7 IMU/DGPS 数据解算质量
        4.7.1 数据预处理
        4.7.2 差分 GPS 计算
        4.7.3 IMU/DGPS 数据滤波计算
        4.7.4 偏心分量及坐标系统误差改正
    4.8 潮汐数据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空三质量控制
    5.1 IMU/DGPS 辅助航空摄影原理
        5.1.1 IMU 姿态测量原理
        5.1.2 DGPS 定位原理
        5.1.3 IMU/DGP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与方法
    5.2 IMU/PPP 辅助航空摄影原理
        5.2.1 GPS 定位系统误差
        5.2.2 PPP 定位原理
    5.3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3.1 实验区基本情况
        5.3.2 基准站联测方法
        5.3.3 空三限差及坐标系统要求
        5.3.4 外业控制资料
        5.3.5 空三平差实验
        5.3.6 实验分析及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成果质量综合评价
    6.1 成果缺陷的分类
        6.1.1 飞行质量成果缺陷分类
        6.1.2 影像质量成果缺陷分类
        6.1.3 数据及附件质量成果缺陷分类
        6.1.4 空三质量成果缺陷分类
    6.2 基于缺陷扣分的多层次加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6.2.1 不合格成果的判定
        6.2.2 质量子元素的评价模型
        6.2.3 质量元素的评价模型
        6.2.4 成果质量的评价模型
        6.2.5 航空摄影质量评价中质量元素与质量子元素权值的确定
        6.2.6 质量评价的等级划分
    6.3 云模型理论支持的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6.3.1 云模型理论及相关概念
        6.3.2 基于云模型的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评价
    6.4 实验与分析
        6.4.1 实验平台介绍
        6.4.2 实验数据
        6.4.3 加权法质量评价
        6.4.4 云模型综合评价
        6.4.5 实验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8)海岸带卫星影像的处理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海岸带卫星影像的处理方法研究
    2.1 海岸带卫星影像数据的特点
    2.2 海岸带卫星影像的预处理方法
    2.3 海岸带卫星影像的纠正方法
        (1) 利用海岸带地形图资料进行影像纠正
        (2) 利用海图资料进行影像纠正
        (3) 利用控制点资料进行影像纠正
    2.4 海岸带卫星影像的融合方法
3 海岸带卫星影像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3.1 修测海图
    3.2 制作影像专题图
    3.3 制作海岸带管理影像图
4 结束语

(10)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研制及功能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图学与地图制图
        1.1.1 地图学的形成和发展
        1.1.2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1.1.3 数字地图和数字制图
    1.2 课题提出的背景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
第二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研制思想与设计原则
    2.1 设计原则
    2.2 需求分析
    2.3 指导思想
    2.4 1:50 万联合作战图各要素综合原则
    2.5 系统平台选择
        2.5.1 MicroStation VS的系统介绍
        2.5.2 MicroStation的开发语言
    2.6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
        2.6.1 系统主要功能
        2.6.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第三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各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通用综合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1 量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2 转点目标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3 单双线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2 采集与编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2.1 一体化生产模式
        3.2.2 数学基础
        3.2.2.1 坐标系及其转换
        3.2.2.2 投影变换
        3.2.3 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
        3.2.3.1 主要资料来源
        3.2.3.2 几何纠正
        3.2.3.3 编码转换
        3.2.4 地图内容全符号化
        3.2.4.1 符号化相关规定
        3.2.4.2 地图符号的制作
        3.2.4.3 地图符号化控制表
        3.2.4.4 地图符号化实现
        3.2.5 属性管理与地图编辑
        3.2.6 空间数据生成与检查
        3.2.6.1 接边处理
        3.2.6.2 构建拓扑
    3.3 地图出版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1 地图出版分层规定
        3.3.2 地图整饰
        3.3.3 地图要素的符号转换
        3.3.4 压盖关系处理
        3.3.4.1 点状符号与线状符号的压盖处理
        3.3.4.2 注记与线状符号的压盖处理
        3.3.4.3 要素压盖顺序的处理
第四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软件功能举例与介绍
    4.1 系统界面介绍
        4.1.1 系统菜单
        4.1.2 常用工具条
    4.2 系统流程介绍
    4.3 系统功能举例
        4.3.1 地图内容符号化
        4.3.2 元数据编辑功能
        4.3.3 数据采集功能
        4.3.4 地图要素属性查询与修改
        4.3.5 图形编辑功能
        4.3.6 参照文件检查功能
        4.3.7 数据检查功能
        4.3.8 地图出版处理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四、利用数字修测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ython和GIS信息的南海气象雷达专题图自动制作[J]. 韦凯华,梁伟杰,韦海宁,袁宇东. 微型电脑应用, 2021(12)
  • [2]基于GIS的南沙海域海洋功能区划研究[D]. 刘晓佳.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胡佳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4]海岸地形测量技术发展思考[J]. 滕惠忠,王克平,缪世伟,王双喜. 海洋测绘, 2017(06)
  • [5]海洋测绘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D]. 裴红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8)
  • [6]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思考[J]. 滕惠忠,申家双,刘敏,叶秋果,张靓. 海洋测绘, 2015(04)
  • [7]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控制与评价[D]. 王鑫.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8]海岸带卫星影像的处理和应用研究[J]. 李军,蒋红燕,郭晋宁,滕惠忠,叶秋果,辛宪会. 海洋测绘, 2010(04)
  • [9]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以工程环境为重点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 谢启兴,文锦明,梅刚,易军,秦宇龙,庞仁俊,杨学俊. 地质通报, 2008(07)
  • [10]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研制及功能实现[D]. 徐青.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利用数字修复和测量技术制作岛礁专题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