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森林的对话——读《森林王子》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陈倩[1](2021)在《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雅纯[2](2021)在《孙幼忱科学童话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黑龙江作家孙幼忱科学童话创作的整体研究,立足于他以儿童为本进行知识普及的创作理念,分析其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呈现出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耦合的特点,探究其作品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的艺术特色,以实现对孙幼忱科学童话的整体观照。首先,本文通过对孙幼忱人生经历的梳理,透视出他渴望通过作品向少年儿童传播丰富的科学知识、输出“正能量”人生观的创作初衷,以及他始终秉持着“为儿童”“解放儿童”的创作原则和“游戏至上”的创作精神。其次,根据对孙幼忱作品中的鲜活饱满的形象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的归纳梳理,发现其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系自然融合,从而丰富其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挖掘出其中带有作家人格印迹的一面。再次,本文探讨了孙幼忱科学童话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形象化的科学语言和人格化的自然事物是使其自然科学通俗化的重要表现;第二,通过运用多重的叙事视角和“无时间”的叙事结构,达到多变的叙事效果;第三,作者凭借以现实为依存的合理想象和以童心为基础的“超现实”幻想,使作品呈现出现实和幻想相结合的形态。最后,本文指出了孙幼忱的科学童话创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同时也肯定了其对于科普文艺界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借此研究引起国内对于科普童话作品的重视。
张美娟[3](2020)在《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格莎娜·阿素信原名苏甘雅·春拉斯,是泰国当代女作家。1958年首次在《女性》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迷路的鸟》,并以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受到读者欢迎。从此,格莎娜笔耕不辍,为泰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获奖最多的女作家,她享有“小说女王”的美誉,并在1988年获得泰国“国家艺术家”称号。格莎娜创作初期取材多以爱情和家庭为主,后来一步步向现实主义靠拢反映社会问题。50多年来,其作品早已成为反映泰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得到当代文学家和批评家的高度赞誉,曾获得东盟文学奖,两次斩获东南亚条约组织文学最佳奖,并多次获得泰国图书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小说奖,其多部作品也被改编成影视剧。对此,本文拟对格莎娜·阿素信的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采用文献细读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深入了解她的创作历程和作品影响力,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进一步挖掘作品是如何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梳理和归纳了当下对格莎娜·阿素信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格莎娜的生平,涉及她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婚姻生活等方面,其次梳理了她的创作历程和获奖情况。另外,通过分析探讨不同时期作品的发展演变,发现格莎娜的创作不仅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变化,还与泰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以婚恋故事和家庭关系为题材,渐渐地把创作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并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写出揭示社会黑幕的作品。第二章主要探讨格莎娜作品的主题思想。笔者研究发现,受其自身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格莎娜小说的主题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对婚恋问题的思考、家庭关系的探讨、人性的探讨与审视、社会问题的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格莎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格莎娜是一位注重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家,她成功地塑造出各类女性的悲剧命运。而男性形象的独特性和自我察觉的心理状态则大多是借助女性视角来展现的。另外,格莎娜笔下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展现现实社会的残酷。第四章分析了格莎娜作品的艺术特征。格莎娜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一是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主要包括多元的叙事视角、多元的叙事策略及叙事结构艺术;其二是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包括词语运用技巧和修辞手法;最后是独特的意象世界,格莎娜擅长运用意象来表达主题或者作为小说标题。第五章论述了格莎娜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格莎娜小说具有悲喜交融、知识性与文学性融合的审美价值,作品生动再现了社会政治形态,强调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归纳论文的主要内容。笔者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加深读者对泰国女作家格莎娜以及泰国文化社会生活的认识,并致力于给其他研究泰国文学的同仁提供素材,扩充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泰国文坛作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丁明秀[4](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陈国符[5](2020)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东马来西亚沙巴州原住民族群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十九世纪起西方文化进入沙巴,打破了原住民自身的发展进程,解构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沙巴原住民最早信仰万物有灵,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祭祀仪式,伴随着仪式进行的是丰富的音乐文化。西方文化进入后,多数原住民从万物有灵信仰转变为基督教信仰。传统信仰的崩溃使得依附于其上的祭祀仪式活动基本消亡,原住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沙巴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步涵化和不断适应渐渐形成的,原住民祭祀仪式音乐因此基本衰亡,生活娱乐音乐则渐趋现代化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复兴,部分原住民试图将传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之中,以创建一种新的传统。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沙巴开始重视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效应,这既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创造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是当地音乐传承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失了本民族传统信仰的原住民音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保留着原来的形,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周云[6](2020)在《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5月,白桦获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这一奖项的取得更加印证了白桦在电影剧本创作上的优秀成绩,同时他也是文坛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诗人、作家、剧作家、编剧等多重身份的人。除了直接创作电影剧本以外,改编也是白桦进行电影剧本创作的重要方法,与大部分对他人的原着进行改编的编剧不同,白桦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本文以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剧作法和电影叙事学作为理论支撑来探讨白桦电影改编的叙事策略,结合白桦的个人经历与历史环境分析白桦改编的内在动因,根据白桦的电影理想和创作理念整体把握电影剧本的改编风格,通过对文学文本到电影剧本的转换分析探讨白桦电影改编的策略,总结白桦电影剧本改编的特点,分析白桦在改编中的得与失,并从中获得启发,以期对从事编剧和“触电”的作家有所帮助。本文以白桦电影剧本的改编历程入手,简述其与时代的联系,说明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是为了真实的反映时代与生活,通过对白桦在电影剧本创作中对真实性、深刻性和诗性的理念以及追求真善美的电影审美理想的分析,体会白桦坚持表现历史真实,对人民负责的文学品格。通过探讨不同的文学形式到电影剧本的转换策略,分析了小说到电影剧本的改编主要是通过文体的转换、叙事主题的选择、人物形象的调整、叙事情节的变化。诗歌到电影剧本的改编就是抒情向叙事偏移的过程,主要分析了文体的转换、主题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在塑造、诗歌语言的可视化四个方面。戏剧剧本到电影剧本的改编分析了对于两部题材相近的戏剧剧本,白桦在文体、叙事情节、人物语言和形象、场景、叙事时空方面的改编策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的艺术追求,归纳出白桦在改编的电影剧本中追求文学性和电影性的融合以及诗性和电影性的相互生发,白桦的艺术追求为现如今追求商业性的电影市场下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最后总结白桦在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电影剧本的改编过程中贯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并通过可视化的镜头语言将民族情绪、革命战争、个体关怀、人文意识直观的呈现出来引起大众的广泛共鸣,但白桦的文学作品在向电影剧本转化的过程中原有文学形式的个性特征被削弱;从白桦的电影剧本改编中探讨分析编剧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原着是否为编剧自己并不关键,编剧自身的才能以及为改编所做的努力才是改编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尊重原着的精神内核的同时融入编剧个人的电影创作风格,这也是白桦的电影剧本改编为当下从事电影改编的编剧或想要“触电”的作家提供的启示。
张承志[7](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提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屈菁[8](2020)在《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学派”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包含源自于中华民族深沉文化内涵的故事内容,体现探索民族艺术之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表现语言,是由中国艺术家在特定阶段创作并在世界上获得较高认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它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观照“中国学派”动画,研究的重点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其他时期具有相同风格的动画创作为延伸,以特伟、“万氏兄弟”、靳夕等人为核心而创作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点的中国动画。本研究引入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艺术接受论,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补充口述史及访谈资料,以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要素分析法与归纳法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思想、创作团队、动画作品、接受群体的分析,检视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中国学派”动画三十余年来生产运作的基本模式,旨在研究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中国学派”动画迅速崛起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以期对新时代中国动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学派”动画进行宏观的脉络梳理。回溯了“中国学派”动画兴起、形成、高潮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学派”动画两次高潮产生的原因、特征、表现进行了划分,以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活动。第二部分对创作主体进行研究。将“中国学派”动画的主要创作者分为编剧、导演、绘制者三个部分,从三者各自在创作群体中所承担角色、创作的构思、心理特征方面研究分析,并从其呈现的艺术性、重要性,得出创作主体在“中国学派”动画中拥有的特性与共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过程的研究。从创作主体的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手法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创作主体形成的心理特征、心理机制,以及创作过程中动因、构思与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对动画实体性的表达与精神上的表达,分析了动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与虚构的表现手法。第四部分主要为“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作品构成、故事原型、艺术形象、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与同时代世界主要动画流派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进行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解读方式等,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对“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从“中国学派”动画生产的上层规划、创作主体的努力、优质作品的产出等角度进行探讨。对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认同,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给予反思。在对“中国学派”动画的产生背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动画作品、受众群体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特殊的生产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学派”动画,从作品构思、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机制,构建了一个以国家文艺思想为顶层设计,国家财政拨款为后盾支持,专业合作团队为中坚力量,高质量作品为展示方式,少年儿童为受众主体,有上层规划、有制度保障、有专业组织、有明确目标、有巨大成效、有大众基础的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金字塔模式”。综合考察“中国学派”动画的成功经验,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思其不足,对当代多元文化背景和全新技术环境下,中国动画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文化与商业竞争中树立民族自信,既能保持民族风格而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视野,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周莹[9](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岳梦思[10](2020)在《黄鷟来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鷟来是清初一位较为重要的文人,年轻时即有文名,有“具宰相之礼”之誉。诗人一生漂泊流离,辗转于江湖,心有故明之思,胸怀高远志向,却终生默默无名,未得一展抱负。《友鸥堂集》是黄鷟来流传至今最完备的诗集,共收录诗歌八百余首,代表了黄鷟来的诗歌创作水平,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对此论题相关的研究。第一章讨论黄鷟来的生平及其交游情况,黄鷟来一生颠沛流离,馆幕为生,他交游广泛,交游之人主要为恩师、遗民、知己好友。黄氏的交游与其文学创作关系密切,故此部分研究为对其诗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为对黄鷟来诗歌内容体裁的论述,主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五类诗歌:纪游写景诗、感怀诗、咏物诗、题画诗、时事诗进行论述,以展现黄鷟来诗歌的创作面貌。第三章主要探析黄鷟来诗歌意象,选取了黄鷟来诗歌中较为典型的“秋”意象和“舟行”意象群,探究黄鷟来诗歌意象的选取的特色以及与其人生经历之间的关联。第四章主要探究《友鸥堂集》的用典特色所表现的诗人思想性格特征。具体分理想政治之典与黄鷟来的文人风骨、隐者名士之典与黄鷟来的仕隐矛盾、谋臣武将之典与黄鷟来的豪情抱负以及寓言神仙之典与黄鷟来的高蹈忘机四个方面。
二、我与森林的对话——读《森林王子》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与森林的对话——读《森林王子》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2)孙幼忱科学童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理念:儿童为本的知识普及 |
第一节 以儿童教育为核心的创作初衷 |
一、传播丰富的科学知识 |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
第二节 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原则 |
一、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 |
二、暗合儿童的好奇心理 |
第三节 “游戏至上”的创作精神 |
一、解放儿童天性 |
二、还原儿童本真 |
第二章 思想内容:科学与人文的自然融合 |
第一节 溶解在童趣中的科学知识 |
一、人与自然的科学探索 |
二、知识与童趣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真善美的传递 |
一、生态关怀的意识 |
二、爱的教育 |
第三节 作者的精神信念 |
一、不惧生活的困难艰苦 |
二、对于知识的不断渴求 |
第三章 艺术特色:通俗科学的文学审美 |
第一节 将自然科学通俗化 |
一、形象化的科学语言 |
二、人格化的自然事物 |
第二节 多样的叙事方法 |
一、双重的叙事视角 |
二、 “无时间”的叙事结构 |
第三节 幻想与现实相结合 |
一、以现实为依存的合理想象 |
二、以童心为基础的“超现实”幻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 |
第一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第二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创作与创作发展 |
第二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主题思想 |
第一节 婚恋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家庭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人性的探讨与审视 |
第四节 社会问题的反思 |
第三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女性形象 |
第二节 男性形象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 |
第四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 |
第二节 富于特色的语言风格 |
第三节 独特的意象世界 |
第五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审美价值 |
第二节 社会价值 |
第三节 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5)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范围界定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情况 |
第一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原生音乐人文景观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考 |
一、东马沙巴的地理环境 |
二、沙巴历史简述 |
三、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 |
第二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宗教音乐观 |
一、东马沙巴原住民的万物有灵信仰 |
二、宗教观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三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生活习俗 |
一、恋爱与婚姻 |
二、死亡及葬礼 |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东马沙巴原住民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进入 |
一、中国和东马沙巴的文化交流 |
二、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统治下的沙巴(1881-1946) |
第二节 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东马沙巴的传播 |
二、伊斯兰教在东马沙巴的发展 |
第三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仪式祭祀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万物有灵信仰的仪式祭祀音乐 |
二、宗教信仰转变和仪式祭祀音乐的衰落 |
三、原住民音乐文化对基督教在地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日常生活音乐文化的变迁 |
一、沙巴原住民的传统声乐 |
二、沙巴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器乐 |
三、西方文化对原住民娱乐音乐的影响 |
四、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和适应 |
第四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案例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沙巴竹乐团 |
一、创建与管理 |
二、历程与现状 |
三、学习与排练 |
四、演出与聚会 |
第二节 生活与舞台:沙巴文化村 |
一、马里马里文化村(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
二、蒙索比亚文化村(Monsopiad Cultural Village) |
三、旅游依托的舞台真实性 |
第五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成因及思考 |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概述 |
一、祭祀仪式音乐由繁盛走向衰亡 |
二、生活娱乐音乐由传统走向现代 |
第二节 文化涵化:仪式民俗音乐文化衰亡成因 |
一、“文化涵化”的传统民俗变迁基础 |
二、“文化涵化”的现代媒介传播加速 |
第三节 文化适应:原住民传统音乐现代化成因 |
一、乐器现代改造的适应 |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 |
三、音乐创作手法的趋同 |
四、文化适应的代际差异和族群认同 |
第四节 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 |
一、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观照 |
三、东方作为西方音乐的他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综述 |
第一节 白桦的文学创作及其电影剧本改编概况 |
第二节 白桦电影改编的时代语境 |
第三节 白桦的电影剧本创作理念和电影审美理想 |
第二章 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的策略 |
第一节 思想凸显:小说到电影剧本的改编 |
第二节 诗意文本:诗歌到电影剧本的改编 |
第三节 形式拓展:戏剧剧本到电影剧本的改编 |
第三章 白桦文学作品电影剧本改编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电影性与文学性的相互融合 |
第二节 诗性与电影性的相互生发 |
第四章 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的得失及启示 |
第一节 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的独特成就 |
第二节 白桦文学作品个性特征的削弱 |
第三节 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的当下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综述 |
3.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4.研究内容及方法 |
5.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
1.1 序曲(1924-1948) |
1.1.1 孕育与铺垫 |
1.1.2 战乱中的动画 |
1.2 摸索与萌芽(1949-1954) |
1.2.1 技术的摸索 |
1.2.2 “中国学派”动画的萌芽 |
1.3 第一次创作高潮——民族之路的开创(1958-1965) |
1.3.1 迅速的成长 |
1.3.2 表现与成因 |
1.3.3 深远的影响 |
1.4 中国动画的跌宕与复兴(1966-1987) |
1.4.1 跌宕与复苏 |
1.4.3 再次辉煌 |
1.4.4 改革浪潮的冲击 |
1.5 衰落与机遇(1988-1999) |
1.5.1 挣扎后的凋零 |
1.5.2 多重的困境 |
1.5.3 探寻与机遇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创作主体研究 |
2.1 具有特色的动画导演 |
2.1.1 导演在创作主体中的角色 |
2.1.2 导演的审美理想 |
2.1.3 导演的艺术观 |
2.2 富有想象力的编剧 |
2.2.1 编剧承担的角色 |
2.2.2 编剧的取材意图 |
2.2.3 编剧的艺术追求 |
2.3 民族风格的绘制者 |
2.3.1 绘制的角色 |
2.3.2 绘制者的风格特点 |
2.3.3 绘制者的重要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研究 |
3.1 创作心理 |
3.1.1 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 |
3.1.2 创作心理机制 |
3.2 创作过程 |
3.2.1 创作动因 |
3.2.2 创作构思 |
3.2.3 艺术表达 |
3.3 创作手法 |
3.3.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
3.3.2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作品研究 |
4.1 作品的构成 |
4.1.1 丰富充实的内容 |
4.1.2 相得益彰的形式 |
4.2 故事原型 |
4.2.1 神话原型 |
4.2.2 民间原型 |
4.2.3 寓言故事原型 |
4.3 艺术形象 |
4.3.1 差异化的定位 |
4.3.2 综合性的塑造 |
4.3.3 多方位的特点 |
4.4 风格特点 |
4.4.1 多样的构图方式 |
4.4.2 丰富的色彩表现 |
4.4.3 艺术风格 |
4.5 同时代的世界动画 |
4.5.1 欧洲的动画 |
4.5.2 美国的动画 |
4.5.3 日本的动画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学派”动画的受众分析 |
5.1 受众类型与特点 |
5.1.1 预期受众 |
5.1.2 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
5.2 接受心理分析 |
5.2.1 受众心理动机 |
5.2.2 受众解读方式 |
5.3 受众在“中国学派”动画传播中的作用 |
5.3.1 传播目的 |
5.3.2 传播效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及其影响 |
6.1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构建 |
6.1.1 国家政治推力与经济支持 |
6.1.2 创作主体的动画理想与集体努力 |
6.1.3 作品的民族风格与多样表达 |
6.1.4 受众的明确定位与审美取向 |
6.2 “中国学派”动画生产运作模式的影响 |
6.2.1 中国动画发展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认同 |
6.2.2 中国动画的艰难探索与多维突破 |
6.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49年——1999 年中国动画作品获奖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黄鷟来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黄鷟来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节 黄鷟来的生平 |
一、少年离家:少经战乱,求经问学 |
(一)生于乱乡 |
(二)游学淮泗 |
二、辗转四方:馆幕为生,颠沛终老 |
(一)游历盛京、京师 |
(二)武威之行 |
(三)京师之行 |
(四)江西之行 |
(五)广东之行 |
第二节 黄鷟来的交游情况 |
一、黄鷟来与恩师费密的交往 |
二、黄鷟来与遗民群体的交往 |
三、黄鷟来与知己好友的交往 |
第二章 黄鷟来诗歌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纪游写景诗 |
一、纪游写景诗综论 |
二、纪游写景诗的特色 |
第二节 感怀诗 |
一、感怀诗综论 |
二、感怀诗特点 |
(一)凸显“故明”思想 |
(二)借史抒怀,意义深远 |
(三)勾勒人生,情感真挚 |
第三节 咏物诗 |
一、咏物诗综论 |
二、咏物诗的特点 |
第四节 题画诗、题壁诗及其他 |
一、题画诗 |
二、题像诗 |
三、其他题诗 |
第五节 时事诗 |
一、关注时事,系心民瘼 |
一、云游入幕,忧生念乱 |
第三章 黄鷟来诗歌的意象 |
第一节 四时意象偏爱秋 |
一、黄鷟来诗中的秋意象 |
二、黄鷟来偏爱秋意象的原因 |
第二节 万里江山常行舟 |
一、精彩纷呈的“舟行”意象 |
二、舟行意象的思想内涵 |
第四章 黄鷟来诗歌的用典 |
第一节 黄鷟来的政治抱负与圣君贤臣之典 |
第二节 黄鷟来的仕隐矛盾与隐者名士之典 |
第三节 黄鷟来的豪情抱负与谋臣武将之典 |
第四节 黄鷟来的高蹈忘机与寓言神仙之典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我与森林的对话——读《森林王子》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D]. 陈倩. 西南大学, 2021
- [2]孙幼忱科学童话论[D]. 陈雅纯.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D]. 张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 陈国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白桦文学作品的电影剧本改编研究[D]. 周云. 河南大学, 2020(02)
- [7]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8]20世纪“中国学派”动画研究[D]. 屈菁. 西北大学, 2020(07)
-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黄鷟来及其诗歌研究[D]. 岳梦思. 集美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