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才,赵晴云,江瑞,付梅,苏胜齐[1](2020)在《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研究了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微碱性紫色土为底质模拟紫色土池塘养殖过程,测定了春、夏和秋季塘泥环境因子和微生物种类,并采用冗余分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1)塘泥SOM、TN、TP、TK等营养成分均呈升高趋势,春夏期间积累明显较多。(2)塘泥微生物(好氧或兼性厌氧)密度逐渐降低,物种多样性逐步升高,群落均匀度变化不大。(3)春、夏和秋季塘泥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均为优势门类;塘泥中不仅检测到硝化菌、放线菌等对渔业有益的益生菌,也检测到黄杆菌属、肠杆菌属、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等致病微生物。(4)RDA分析表明,SOM、TP和AP是影响塘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与微生物密度显着负相关(P<0.05);温度、pH和AP是影响丰度较高和功能微生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多数微生物显着负相关(P<0.05),与益生菌均呈正相关,与肠杆菌除外的有害微生物均显着负相关(P<0.05)。(5)益生菌丰度在夏季塘泥中最高,春季塘泥中最低,且有害菌丰度在春季塘泥中最高。【结论】紫色土塘泥环境因子是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塘泥中微生物群落既是生态修复功能菌库,也是养殖水产品病原库;其中春季塘泥中有害菌丰度最高,所以春季应加强疾病预防措施。
余展[2](2020)在《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文中指出中国当前正处于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两种体系并存并向土壤系统分类过渡的阶段。两种分类体系均以土壤发生学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土壤形成过程并合理地进行土壤系统分类。水耕人为土是指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植稻土壤类型,其对应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体系中的水稻土。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南典型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揭示成土母质和成土环境对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发生分类学意义。本文选择湖南稻区花岗岩风化物(GR)、板页岩风化物(PS)、第四纪红色黏土(QRC)、石灰岩风化物(LS)、紫色砂页岩风化物(PSS)和近代河湖(冲)沉积物(FLD)6种典型成土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从土壤剖面形态、阳离子交换性能、铁氧化物形态和分异以及黏土矿物特征等方面研究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本研究供试的土壤剖面中,简育水耕人为土(Hapli-Stagnic Anthrosols,HSA)和铁聚水耕人为土(Fe-accumulation-Stagnic Anthrosols,FSA)是湖南稻区的优势土壤类型,潜育水耕人为土(Gleyi-Stagnic Anthrosols,GSA)分布较少,而铁渗水耕人为土暂未发现。GR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主要划分为潜育水耕人为土(GSA)和铁聚水耕人为土(FSA);PS和QRC主要划分为铁聚水耕人为土(FSA);FLD、LS和PSS主要划分为简育水耕人为土(HSA)。FSA和GSA主要分布在丘陵中坡和下坡;HSA主要分布在丘陵底部和冲积平原。(2)GR、PS和QRC 3类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主要划分为还原淋溶及氧化淀积较强烈的铁聚水耕人为土,少量划分为具有潜育特征的潜育水耕人为土,其剖面以浊黄橙色、亮黄棕色等黄色相关颜色为主,胶膜、斑纹及结核等新生体出现频率、多量(++++)丰度较高;阳离子交换性能中剖面交换性酸含量(EA)、剖面铁的分异程度(淀积系数)普遍高于LS、PSS和FLD三种母质;黏土矿物组成以1:1型的高岭石为主,蛭石和I/V混层矿物普遍存在。而LS、PSS和FLD 3类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普遍划分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简育水耕人为土,土壤剖面以棕色、暗棕色等棕色相关颜色为主,浊红棕色等红色相关颜色也普遍出现;阳离子交换性能中剖面盐基总量(EB)和剖面铁的分异程度(淀积系数)分别高于、低于GR、PS和QRC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所形成的黏土矿物以2:1型的I/S混层矿物为主,绿泥石普遍出现。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成土母质的理化特性(p H、砂粒、粉粒和有机碳)密切相关。(3)水耕人为土的水耕表层(Ap)土壤结构多为粒状结构并较疏松,其交换性阳离子中的K+、交换性酸(EA)含量以及铁氧化物中的活性铁(Feo)和络合铁(Fep)的含量显着高于水耕氧化还原层(Br)。受淋溶淀积和氧化还原交替频率、强度的影响,水耕氧化还原层中(Br)的新生体(胶膜、斑纹以及铁锰结核)集中分布,盐基饱和度(BSP)和全铁(Fet)、游离氧化铁(Fed)和晶质铁(Fec)含量显着高于水耕表层(Ap)。(4)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成土母质、人为耕作密切相关,并在不同土类和诊断层上体现出差异。其中,围绕与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有较好相关性的土壤颗粒等级和酸碱性(p H)开展定量化研究可能对土族判定指标的完善有一定意义;水耕氧化还原层中新生体的微形态、出现频率及丰度的定量化研究对水耕人为土亚纲及部分土类检索标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交换性能可为基层分类单元划分时在生产性能方面提供参考;淀积系数较好地区分剖面分异程度以及土类间的发育程度和成土环境,在水耕人为土的系统分类上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可以反映水耕人为土的发育方向和程度,可以作为水耕人为土的土类,甚至土族划分的依据之一。
沈泰宇[3](2020)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库区重庆段紫色土是一种砂质黏性土,该地区降雨集中,水力冲蚀作用剧烈,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对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土体加固尤为重要。土颗粒间黏结力不足是导致土壤侵蚀流失的重要原因,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因能耗低、污染小而开始应用于土体加固中,能胶结土颗粒,改善土体力学特性。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是一种环境友好、安全无害的有益土壤细菌,其菌体大小和强耐受性适宜重庆地区高温多雨的环境。本文以砂质黏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对土体进行MICP土体固化试验研究,为MICP技术在紫色土地区的地基、边坡加固和水土流失防护等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2)通过电导率法和MICP试管试验研究菌种脲酶活性随时间和胶结液浓度的变化规律。(3)自主设计制作低压灌注、柔性浸泡和开孔灌注三种土体固化装置,并在开孔灌注法中探讨了菌液浓度、胶结液浓度和灌浆流速三种灌浆因素的影响。(4)通过力学试验、微观试验和固化产物测定研究了三种固化工艺对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固化机理。并定量分析了碳酸钙均匀性与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割线模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巨大芽孢杆菌经优化培养后活菌数提高126%。菌种在45℃高温下不能存活,在20℃低温下生长受到抑制且活菌数降低一个数量级。(2)巨大芽孢杆菌的脲酶在1d内都保持高活性,随时间增加不断衰减。尿素在0.5~1.5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着提高脲酶活性,随CaCl2浓度增加脲酶活性不断降低,但高浓度Ca2+会促进离子反应中CaCO3的沉淀速率。当胶结液浓度为1mol/LCaCl2与1~2mol/L尿素混合时,脲酶活性良好且能沉积大量CaCO3。(3)对于低压灌注试样。随孔隙被CaCO3填充和上下CaCO3硬壳的形成,渗透系数呈阶梯状下降,固化10d后渗透系数降低2个数量级。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抗剪强度指标(c,?)、干密度和CaCO3生成量(C)随固化时间的增加逐级增长,逐渐变小的渗透性导致土体存在峰值强度;固化9d试样的UCS提高77%、c提高204%、?提高22%;UCS与C正相关。土体的抗侵蚀能力提高,固化7d试样浸水冲刷32h后的崩解率(S)降低5%。通过试样上、中、下三部分C的样本标准差来定义CaCO3均匀性(s),发现刚度(割线弹性模量,E50)在s的影响下随C增加而波动上升,波动表现为:在C相近或s相差很大时,s越小E50越大。(4)对于柔性浸泡试样。因浆液难以渗入土体内部,其均匀性等固化效果都弱于低压灌注方法。固化9d试样的c和?分别提高166%和11%;固化7d试样浸水冲刷32h后的S降低3%。(5)对于开孔灌注试样。开孔灌浆可改良固化均匀性,试样的UCS和E50可提高至106%和464%;菌液浓度越高、胶结液浓度越高、灌浆流速越慢的试样的C和s越大,反之C和s越小;C对强度的作用存在有效区间2.5%~5.0%,在该区间内UCS随C增加显着增长,在区间外UCS增长缓慢甚至降低;通过试样1~6层C的样本标准差定义CaCO3均匀性(s),发现s越小UCS和E50越大(当C<4%时s的作用较小,当C>4%时s的作用显着),在s的作用下UCS和E50随C增加先变速增长再减小。(6)基于试样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发现巨大芽孢杆菌诱导生成的CaCO3主要为边长1~5μm的小尺寸类立方体形方解石,部分菌株会充当方解石的成核点位。方解石先胶结相邻土颗粒再包裹成整体,最后在土体中形成空间骨架结构。(7)从固化效果评价,固化工艺的优先级为开孔灌注法>低压灌注法>柔性浸泡法。在工程应用中,低压灌注法和柔性浸泡法适用于边坡、堤坝等工程的抗水力、风力侵蚀浅层加固,开孔灌注法适用于地基处理等深层土体加固。
龙思帆[4](2019)在《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色土是我国重要的耕地资源,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素缺乏,土壤颗粒粗,保水保肥性能差。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其固碳减排效应因土壤性质和生物质炭特性差异而不同,且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尚存争议。因此,本文选择2种类型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3种生物炭材料(玉米秸秆生物炭JB、紫茎泽兰生物炭ZB、鸡蛋壳生物炭EB),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重点探索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土壤腐殖质组分结构特征及其对稳定态黑碳组分结构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质来源不同,生物炭材料理化特性差异较大。紫茎泽兰、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分别是EB的1.6倍、5.16倍;总孔体积分别是EB的48.06倍、163.03倍。EB生物炭产率显着高于JB、ZB。JB和ZB的H、C含量分别是EB的3.56-5.4倍、4.49-5.2倍,但稳定态碳占比以EB较高,分别是JB、ZB的1.57倍、1.43倍。JB阳离子交换量最大,分别是ZB、EB的1.33倍、2.84倍。(2)生物炭施入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提升效应,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其增幅呈下降趋势。在培养0-90天内,JB、ZB相比CK可提高酸性紫色土总有机碳1.13-1.34倍、1.06-1.27倍,可提高石灰性紫色土总有机碳1.72-2.05倍、1.61-1.92倍,均达显着水平,而EB对紫色土有机碳提高效应不显着。从土壤有机碳矿化角度看,施入生物炭,紫色土有机碳矿化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培养初期(1-3d)呈现急剧下降;在酸性紫色土中,生物炭处理加速土壤有机碳矿化,呼吸强度大,激发效应为正,不利于碳的固定,而在石灰性紫色土中,则表现为负激发效应,有利于碳的固持。在培养中期(5-15d)总体呈现矿化速率加快的趋势,土壤激发效应以正为主。在培养后期(30-90d),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下降并趋于稳定,呼吸强度平缓,以正激发效应为主。(3)生物炭施入对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有提升效应,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其增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培养0-90天内,JB相比CK可分别提高酸性紫色土腐殖质碳、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组分碳含量1.10-1.38倍、0.77-1.19倍、0.94-1.79倍、1.34-1.59倍,ZB相比CK可分别提高酸性紫色土腐殖质碳、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组分碳含量0.85-1.09倍、0.57-0.86倍、0.53-0.57倍、1.07-1.36倍。JB、ZB处理对石灰性紫色土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提高效应更大。EB相比CK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也有提高效应,但未达显着水平。(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HA/(FA+HA)比值(PQ)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培养结束相比培养初期PQ值均有提升。生物炭处理下HA色调系数均为Rp型。JB、ZB的施入能提高胡敏酸的色调系数,EB的施入降低胡敏酸的色调系数。这说明JB、ZB使胡敏酸组成变得简单化,更有利于胡敏酸的积累和土壤腐殖质品质的提高,而EB使土壤的胡敏酸分子结构复杂化。(5)采用0.45微米滤膜包裹生物炭材料,评价生物炭对土壤黑碳的稳定性的影响。3种生物炭用滤膜包裹埋入土壤,土壤黑碳含量呈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黑碳增量随着培养天数延长呈缓慢上升趋势。培养90天后,JB、ZB、EB相比CK在酸性紫色土中黑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5.56%、21.30%、8.92%,在石灰性紫色土中分别提高了22.56%、21.38%、11.48%,均达显着水平。总体来看,生物炭施入能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但在酸性紫色土中以正激发效应显着,表现在呼吸强度变强,土壤矿化速率高于对照,激发效应PE值为正,不利于土壤碳库的固定。生物炭施入石灰性紫色土,在培养前期(1-5d)抑制了土壤呼吸强度、土壤矿化速率低于对照,产生负激发效应,有利于碳库的固定,但在培养中后期(7-90d)土壤呼吸加强,土壤矿化速率高于对照,以正激发效应为主,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生物炭施入能提高土壤腐殖组分碳含量。腐殖质愈发稳定,表现在胡敏酸所占比例上升,提高了腐殖化程度,色调系数提高,腐殖质结构趋于简单化,更利于腐殖质的更新与活化。将生物炭用滤膜包裹埋入土壤,土壤黑碳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黑碳增量变大,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对提高紫色土肥力和固碳能力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生物炭,其增幅效应差异较大,且在不同类型紫色土中其黑碳增幅也存在一定差异。
唐嘉鸿[5](2019)在《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色土所在地区多为四川盆地的丘陵和山地,热量和水分在不同地形部分上重新分配,加之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的颗粒组成、养分含量、持水性、抗旱力和保肥性能出现差异,土壤发育程度不同。客观定量地评价土壤风化作用引起的土壤性质改变及土壤所处风化阶段是解译土壤环境变化和改善土壤环境的首要前提,我们不可以忽略土壤资源变化背后的土壤发育过程。如何有效地解决紫色土区的土壤侵蚀以及其所带来的土壤问题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研究以紫色泥岩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形态特征、理化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不同坡位(坡顶、坡肩、坡腰、坡脚及坡底)土壤的发育程度,探讨微地形条件下土壤风化发育的变化规律,为人为条件下调控紫色土成土过程提供定量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紫色土的形态特征通过对土壤剖面野外形态的观察和形态特征的描述,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与母质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而微地形条件下不同坡位发育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从丘陵坡顶到坡底,紫色土剖面构型由A-C型为主变为以A-B-C型为主,土体厚度明显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6.5 cm、35.5 cm、62.1 cm、93.6 cm,坡底土体厚度均超过100 cm;土壤对母岩岩石有继承性,土壤色调以2.5YR为主,少数为10R和5YR,土壤彩度在38之间,土壤明度在46之间;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土、壤土以及粘壤土,土壤结构基本都为块状结构,土壤质地和结构之间差异不大;仅少数坡脚和坡底剖面中的淀积层出现很少量的锈纹锈斑、锰质胶膜及粘粒胶膜;由于人为耕作,在土壤的耕作层内发现少数砖、瓦砾等侵入体。从土壤红化率(RR)角度分析土壤剖面发育状况,从坡顶到坡底,R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2.43、11.32、10.60、7.10、7.97,且不同发生层之间表现为C层>A层>B层,即坡脚发育的土壤红化率最低。RR指数与坡位呈负相关关系,但土壤剖面发育指数(PDI)与坡位则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坡顶到坡底,PDI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22、15.03、26.57、41.87及45.54,即土壤剖面发育程度逐渐增大,而不同坡位土壤剖面土层发育指数(HI)表现为B层>C层>A层。RR在指示成土年龄和土壤发育具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PDI指数指示紫色土发育程度的效果最好,紫色土剖面的形态发育极大地受地形作用影响,坡脚和坡底的土壤发育形态程度相对较高。(2)紫色土的理化特征通过室内测定和分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比不同坡位发育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的理化特征随坡位的变化而产生差异,特别是坡腰以上(坡顶、坡肩和坡腰)和坡腰以下(坡脚和坡底)的土壤之间差异较大。土壤容重在1.21 g/cm31.89 g/cm3之间,孔隙度在25.59%52.48%之间,容重随坡位高程下降和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孔隙度则相反;从坡顶到坡底,砂粒含量分别为43.70%、42.66%、40.98%、33.12%、24.59%,粉粒含量分别为43.68%、41.75%、40.04%、39.70%、38.88%,粘粒含量分别为12.63%、15.59%、18.98%、27.17%、36.52%,土壤颗粒逐渐细化,土壤的粉/粘比表现为坡顶>坡肩>坡腰>坡脚>坡底,坡底粉/粘比最低(平均值为1.07),土壤发育程度较大,即土壤颗粒组成对成土过程产生影响,粘粒含量是影响土壤特征决定因素的重要变量;坡顶剖面中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平均值为48.52%),坡腰剖面中的>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多(平均值为56.65%),PAD表现为坡顶>坡肩>坡底>坡脚>坡腰,即坡腰发育的土壤团聚状况相对较好。从土壤化学性质来看,土壤pH在7.98.7之间,均为石灰性土壤,由于地形作用和人为耕作的扰动,相对于母质层,土壤pH降低了0.20.4;从坡顶到坡底,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分别为5.62g/kg、5.63 g/kg、8.31 g/kg、13.71 g/kg、18.39 g/kg,且坡脚、坡底、坡腰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差异显着,不同发生层之间表现为B层>A层>C层,即有机质在地形位置相对较低的淀积层累积;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元素和CEC表现为坡底>坡脚>坡腰>坡肩>坡顶,即坡脚和坡底养分累积,反映出地形位置相对较低处人为活动强度大和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强烈的结果。(3)紫色土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坡位和不同发生层条件下,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产生差异,结果表明:从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来看,SiO2含量50.00%54.62%,Al2O3含量13.47%16.55%,TFe2O3含量5.48%6.99%,MgO含量2.20%2.87%,CaO含量4.80%8.11%,Na2O含量0.59%0.87%,K2O含量2.54%3.27%,Ti2O含量0.60%0.69%,MnO含量0.08%0.12%,P2O5含量0.14%0.20%,坡脚和坡底剖面的A层和B层存在Al、Fe元素的富集,Ca、Na元素的淋失,但紫色土元素淋失并不强烈。从土壤化学风化指标来看,从坡顶到坡底,CIA值分别为71.78、73.17、72.51、74.55、74.50,CIW值分别为84.47、86.33、85.57、88.00、87.87,Na/K比值分别为0.44、0.38、0.40、0.33、0.34,化学风化程度表现为坡脚>坡底>坡腰>坡肩>坡顶,剖面中的B层CIA值、CIW值显着高于A层和C层;A-CN-K三角图中,土壤化学风化的趋势指向大致与A-CN连线平行,矿物成分仍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整个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程度较弱,土壤处于中等化学风化水平。从土壤元素迁移来看,地球化学元素在不同地形部位的迁移性存在差异,如Ca和Na元素在坡顶、坡腰和坡脚的平均迁移系数由正值变负值,迁移方向由富集变为淋溶,而Al、Fe和Mg元素则由先淋溶变为后富集,但土壤各元素相对于钛的迁移强度都较弱,仅坡脚剖面中的Ca迁移强度显着高于Ti元素。综上而言,丘陵中上部排水良好,风化物在重力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搬运流失,新岩石常常被暴露,因而土壤发育程度较低;而在丘陵坡脚和坡底等地势较平坦的地方,水分条件充足,水分与土壤和沉积物长期接触发生进一步的化学风化,因而土壤发育程度较高。微地形条件下紫色土的发育除受母质影响,还与地形作用显着相关,丘陵地区的土壤侵蚀不仅使紫色土颗粒细化,物理风化加强,同时促进紫色土的化学风化。
王小刚,韩光中,母娟,梁秋霜[6](2017)在《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与磁化率的演变特征》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土壤侵蚀强度与磁化率(MS)之间的关系,为利用磁测法研究紫色土坡面侵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土壤侵蚀序列方法,研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在坡面侵蚀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与磁化率(MS)的演变特征。【结果】结果表明,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坡顶和坡中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存在差异,坡中土壤要比坡顶土壤复杂。在坡顶以020 cm土壤层为主要营养物流失层,在坡中则以040 cm为主。不同侵蚀强度土壤与未侵蚀土壤相比较,只有坡顶土壤中有机质(SOM)的含量和坡中土壤全钾(TK)的含量达到显着差异,而土壤中其他的养分含量均未达到显着差异。土壤侵蚀对紫色土SOM、N和P的保存不利。表层土壤的MS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呈现出固定的模式,在本研究区很难借助MS来反演紫色土的侵蚀过程。【结论】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主要体现在坡中,其次是坡顶,且土壤肥力受到显着影响。因此,应在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侧重点。
李天才[7](2017)在《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池塘水质调控和管理的关键在于塘泥,而不同土壤形成的塘泥环境对塘泥微生物群落影响较大。本文以四川盆地三种典型紫色土(S1,夹关组;S2,沙溪庙组;S3,蓬莱镇组)为供试土壤,在为期5个月的“单一淹水(对照组)”和“淹水投饲养殖(养殖组)”两种条件下,模拟研究以上不同紫色土的塘泥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三种紫色土“宜渔性”评价提供依据和新路径。3种土壤在对照组编号分别为S1-0、S2-0和S3-0,养殖组编号分别为S1-1、S2-1和S3-1。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供试土壤的背景特征S1、S2和S3的pH分别为4.77、7.46和7.92,分别属于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S1有机质含量较低低,与S2和S3差异显着(P<0.05);TN(总氮)、TP(总磷)含量顺序均为:S3>S2>S1,S2和S3的TN、TP含量均显着高于S1(P<0.05)。常量养分(N+P+K+Ca+Mg+S)含量S3>S2>S1,微量养分(Fe+Zn+Mn+Cu+B)含量S2>S1>S3。2.三种土壤塘泥的理化性质与养分变化(1)试验期间塘泥温度在23-31℃范围内变化,变化趋势大致同气温走势。(2)所有处理塘泥pH除了S1-1上升以外,其它塘泥pH均为少许下降,但所有塘泥pH在变化之后均保持相对稳定;养殖组三种塘泥pH均趋于中性,且均高于其对照组。单一淹水过程中,S1-0塘泥保持氧化态不变,S2-0和S3-0塘泥逐渐由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淹水投饲养殖条件下,S1-1,S2-1和S3-1塘泥均会很快从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3)所有处理的塘泥有机质、TN、TP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对照组上升趋势均弱于养殖组。养殖组中,S1-1塘泥有机质、TN、TP含量均最低;有机质含量为S2-1>S3-1,TP含量S3-1>S2-1;TN含量为试验前期S2-1较高,后期S3-1较高。(4)养殖组中,S3-1塘泥有机质、TN、TP累计沉积量均相对较低;S1-1塘泥TN、TP沉积量较S2-1绝大多数时期高,而S2-1塘泥有机质沉积量显着高于S1-1。3.三种土壤塘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数量特征(1)各处理塘泥微生物密度均逐渐下降;除S1-0塘泥外,其它处理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则大多呈上升状态。投饲养殖条件下,塘泥微生物密度S3-1>S2-1>S1-1,物种多样性指数S2-1>S3-1>S1-1,物种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均接近1。总体而言,酸性紫色土S1-1塘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差。(2)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三种紫色土的6个处理的塘泥(18个样本)共检测出微生物属于53个门类,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占比较高的还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Elusimicrobia、绿弯菌门、疣微菌门、梭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放线菌门、螺旋体、Latscitacteria、纤维杆菌门等10余个门类;检测出的微生物种数达6043种(OUT种数),其中可分类到属的共有764种,可分类到种的共有175种,大多数为尚未定义或研究的类群。分类到属的统计发现,占各处理比例前10位的微生物类群共有38个属,其覆盖OUT数超过45.8%。(3)RAD分析表明,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Observed-Species和Shannon Index)和均匀度指数(Simpson Index和Pielou Index)与塘泥pH、有机质、TN、T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O.R.P呈负相关;大多数微生物数量占比与塘泥pH、有机质、TN、TP含量呈正相关,与O.R.P呈负相关性,仅少数几种微生物占比与pH、有机质、TN、T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O.R.P呈正相关。(4)在三种紫色土塘泥(共6个处理)中发现了芽孢杆菌、硝化菌和放线菌等益生菌,总体上益生菌占比S2-1>S3-1>S1-1;同时也发现了黄杆菌、肠杆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有害菌,有害菌占比为S2-1>S1-1>S3-1。
王小刚,董红燕,韩光中[8](2016)在《紫色土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研究区域11个受不同侵蚀程度的采样点进行剖面采样,采样的深度根据土壤侵蚀程度而定,对土壤样本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磁化率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坡顶和坡中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随侵蚀强度演变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坡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要较坡顶更为复杂,相比坡顶,坡中受侵蚀程度较严重。不同侵蚀强度土壤与未侵蚀土壤相比较,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只有坡顶土壤中SOM的含量和坡中土壤中TK的含量达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而土壤中其他的养分含量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另外,只有坡顶草丛植被土壤磁化率含量较高,侵蚀程度较小;坡中,不同植被土壤磁化率含量变化较复杂,因此本研究区不能借助MS来反演紫色土的植被分布与侵蚀强度关系。
唐晓东,张树全,陈燕霞,黄正明[9](2016)在《紫色土上番茄的田间肥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肥料效应方程,探索番茄最佳施肥配比方案,为在紫色土上种植番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对番茄的增产效果明显,研究区番茄纯N、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32.5、12.5、13.5 kg/亩,纯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0.4∶0.4。平均每生产100 kg番茄需纯N、P2O5、K2O分别为1.38、0.16、0.5kg。番茄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3%、13%、21%。
黄兴成[10](2016)在《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紫色土是四川盆地农业土壤的主体,占盆地面积的85%,其土壤肥力及生产力状况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粮食供应安全。目前有关四川盆地紫色土区域肥力状况的报道主要源自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近30年来该区域紫色土肥力现状及变化如何尚不清楚。本文首先利用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2005年以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252275个紫色土样品的土壤分析数据,18646个农户调查数据,1944个试验示范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了解30年来紫色土养分肥力的变化,为紫色土的改良培肥提供数据支撑。在对区域土壤肥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果研究,明确不同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团聚体结构、水分库容、养分含量等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紫色土培肥及土壤调理剂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4 g·kg-1、1.02 g·kg-1、15 mg·kg-1、91.9 mg·kg-1,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处于中等含量水平。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来四川盆地紫色土除速效钾变化不大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分别增加了28.1%、21.4%和200%。但是该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目前仍然偏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的比例分别占75.7%、55.6%、49.8%和65.4%。近30年来紫色土pH变化在不同类型紫色土间存在较大差异,中性紫色土30年平均降低了0.54个pH单位,石灰性紫色土pH平均降低了0.43个pH单位,酸性紫色土平均升高了0.32个单位。紫色土区作物产量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平均单产法对紫色土地区作物产量水平分级表明,旱地作物马铃薯、油菜、小麦、玉米中低产比例分别占49.6%、67.6%、67.0%和79.0%,紫色土区旱地作物仍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紫色土的实际生产力与基础地力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对不同作物的贡献率在48.7%62%,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不同产量水平下土壤养分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较高作物产量下土壤养分肥力指标更高,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紫色土肥力的首要影响要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升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不同炭基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大田作物均有显着的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不同调理剂处理榨菜两年增产幅度达9.9%30%和8.6%15.1%,玉米增产幅度达7.2%10.8%和7.5%21.7%。在大田连续2年4茬施用炭基调理剂(每季用量1500 kg·hm-2),显着提高了土壤粒径>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 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5.3818.29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课题组研发的炭基调理剂和生物碳效果最佳。施用调理剂降低了田间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持水性,扩大了土壤水分库容。经过2年的定位试验,各调理剂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显着提升,土壤水分总库容、兴利库容、滞留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均显着提升;土壤孔隙度提高2.94.5个百分点。不同调理剂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对降雨后的截留,并降低了土壤水分散失,从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抗旱能力。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促进了作物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当调理剂投入量达到土壤质量的1%时,生物质炭和自主研发的调理剂I、调理剂II均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容重比对照降低了2.55.8%,孔隙度提高了0.92.7个百分点。施用调理剂土壤持水能力显着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7%21.4%,以生物质炭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炭基调理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6.3%14.4%,全氮和全磷也明显提升,对全钾影响较小;不同调理剂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以有机肥>调理剂II>调理剂I>生物质炭>对照。施用调理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镁、交换性钾显着增加,提高了土壤的缓冲性能。综上所述,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近30年来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土壤养分肥力仍然较低。施用炭基土壤改良剂是紫色土改良培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关于炭基调理剂的优化配比、培肥机理以及与其它培肥技术的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系统构造 |
1.2 塘泥环境因子测定方法[15] |
1.3 塘泥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塘泥环境因子 |
2.2 塘泥微生物群落特征季节变化 |
2.2.1 塘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化 |
2.2.2 塘泥中微生物门类季节变化 |
2.2.3 塘泥中丰富前10微生物属季节变化 |
2.2.4 塘泥中功能微生物季节变化 |
2.3 塘泥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1 塘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2 塘泥中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与结论 |
(2)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 |
1.2.2 水耕人为土系统分类 |
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与供试土壤 |
2.1.1 研究区域 |
2.1.2 供试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主要内容 |
2.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实验室分析方法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3.2 土壤矿物学特征 |
2.4 数据计算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湖南典型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主要理化性质 |
3.1.2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
3.2 供试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形态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 |
4.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形态特征 |
4.2 讨论 |
4.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形态特征差异 |
4.2.3 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剖面分异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分异特征 |
5.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阳离子交换性能特征 |
5.1.3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2 讨论 |
5.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
5.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阳离子交换性能差异 |
5.2.3 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类学意义 |
5.3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 |
6.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铁的形态及其分异 |
6.1.3 土壤氧化铁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6.2 讨论 |
6.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的影响 |
6.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铁的形态及其分异差异 |
6.2.3 水耕人为土铁氧化物的分类学意义 |
6.3 小结 |
第七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征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组成 |
7.1.2 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 |
7.1.3 黏土矿物与土壤特性相关性分析 |
7.2 讨论 |
7.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性的影响 |
7.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黏土矿物特性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1.1 湖南省主要母质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 |
8.1.2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形态特征 |
8.1.3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剖面分异特征 |
8.1.4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 |
8.1.5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征 |
8.1.6 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的系统分类学意义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紫色土研究背景 |
1.1.1 紫色土基本概况 |
1.1.2 紫色土分布情况 |
1.1.3 紫色土主要特性 |
1.1.4 紫色土研究现状 |
1.2 MICP研究背景 |
1.2.1 微生物岩土技术 |
1.2.2 MICP矿化作用机理 |
1.2.3 MICP应用研究现状 |
1.2.4 MICP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线路 |
第2章 试验材料 |
2.1 试验用土 |
2.1.1 基本物理性质 |
2.1.2 碳酸盐含量 |
2.2 试验用菌 |
2.2.1 菌种选择 |
2.2.2 菌种激活及活菌数测定 |
第3章 微生物生长条件优化 |
3.1 培养基优化 |
3.1.1 试验方案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培养条件优化 |
3.2.1 试验方案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冬夏土壤温度模拟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生物脲酶活性研究 |
4.1 脲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1.1 电导率法测脲酶活性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胶结液浓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1 MICP试管法测脲酶活性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压灌注和柔性浸泡MICP固化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试验装置和固化工艺 |
5.3.1 试样制备 |
5.3.2 试验装置 |
5.3.3 固化工艺 |
5.4 试验方法 |
5.4.1 变水头渗透性试验 |
5.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5.4.3 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5.4.4 浸水冲刷抗侵蚀试验 |
5.4.5 碳酸钙生成量及均匀性测定 |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碳酸钙生成量及均匀性分析 |
5.5.2 渗透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4 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5 浸水冲刷抗侵蚀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孔灌注MICP固化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3 试验装置和固化工艺 |
6.3.1 试样制备 |
6.3.2 试验装置 |
6.3.3 固化工艺 |
6.4 试验方法 |
6.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6.4.2 碳酸钙生成量、沉积率及均匀性测定 |
6.4.3 X射线衍射试验(XRD) |
6.4.4 扫描电镜试验(SEM) |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矿物成分分析 |
6.5.2 微观形貌分析 |
6.5.3 碳酸钙生成量、沉积率及均匀性分析 |
6.5.4 强度特性分析 |
6.5.5 刚度特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及成果 |
(4)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生物炭研究概况及其稳定性表征 |
1.1.2 生物炭的农学与环境效应 |
1.1.3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 |
1.1.4 紫色土肥力演变及其主要生产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生物质原材料收集与整理 |
2.1.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2.1.3 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质测定 |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1 生物炭对土壤矿化及腐殖质组分影响 |
2.2.2 生物炭对土壤稳定态碳组分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物炭材料理化特征分析 |
3.1.1 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 |
3.1.2 生物炭电镜扫描分析 |
3.1.3 生物炭红外光谱分析 |
3.1.4 讨论与小结 |
3.2 不同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3.2.1 紫色土总有机碳含量变化 |
3.2.2 紫色土有机碳矿化速率 |
3.2.3 生物炭对紫色土的激发效应 |
3.2.4 讨论与小结 |
3.3 生物炭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3.1 生物炭材料对腐殖质碳(HU)含量的影响 |
3.3.2 生物炭材料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影响 |
3.3.3 生物炭材料对腐殖质PQ值的影响 |
3.3.4 生物炭材料对腐殖质HA的光化学性质分析 |
3.3.5 腐殖质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
3.3.6 讨论与小结 |
3.4 生物炭对土壤稳定态黑碳组分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
3.4.1 生物炭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
3.4.2 生物炭对土壤黑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
3.4.3 生物炭对土壤黑碳增量变化的影响 |
3.4.4 滤膜包裹生物炭材料的电镜扫描 |
3.4.5 讨论与小结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形态学特征 |
1.1.1 土壤发育的形态特征 |
1.1.2 土壤发育的形态特征定量评价 |
1.2 土壤物理化学特征 |
1.2.1 土壤发育的物理特征 |
1.2.2 土壤发育的化学特征 |
1.2.3 土壤发育的理化定量评价 |
1.3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1.3.1 土壤发育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1.3.2 土壤地球化学定量评价 |
1.4 初育土的成土过程 |
1.4.1 成土母质 |
1.4.2 地形再分配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材料与方法 |
2.5.1 研究区概况 |
2.5.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2.5.4 指标选取与计算、数据分析和图件处理 |
第3章 紫色土的形态特征 |
3.1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描述 |
3.2 土壤剖面发育定量指标 |
3.2.1 土壤剖面红化率 |
3.2.2 土壤剖面发育指数 |
3.3 讨论 |
3.3.1 紫色土剖面形态极大地受成土母质影响,土壤颜色继承于母质 |
3.3.2 PDI指数能更好反映紫色土剖面发育状况 |
3.4 小结 |
第4章 紫色土的理化特征 |
4.1 土壤物理性质 |
4.1.1 容重、孔隙度 |
4.1.2 颗粒组成 |
4.1.3 团聚状况 |
4.2 土壤化学性质 |
4.2.1 pH |
4.2.2 有机质 |
4.2.3 其他化学性质 |
4.3 讨论 |
4.3.1 地形使紫色土剖面理化性质产生差异 |
4.3.2 颗粒组成对成土过程中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紫色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地球化学元素含量 |
5.2 土壤化学风化 |
5.2.1 CIA、CIW、Na/K |
5.2.2 A-CN-K三角图 |
5.3 土壤元素迁移 |
5.4 讨论 |
5.4.1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的化学风化有促进作用 |
5.4.2 紫色土粘粒含量对化学风化影响大于有机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6)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与磁化率的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坡面土壤侵蚀程度与基本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 |
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性分析 |
2.3 坡面土壤侵蚀强度与MS的演变特征 |
3 讨论与结论 |
(7)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不同土壤对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1.1.1 池塘塘泥形成的过程 |
1.1.2 不同土壤形成塘泥对池塘初级生产力差异的影响 |
1.2 养殖投饲对池塘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1 投饲对水质的影响 |
1.2.2 投饲对塘泥的影响 |
1.2.3 投饲对环境的影响 |
1.3 池塘塘泥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
1.4 紫色土塘泥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种紫色土塘泥的性质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土样分析方法 |
3.1.4 试验仪器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种紫色土基本性质和养分 |
3.3.2 三种紫色土塘泥理化性质变化 |
3.3.3 三种紫色土塘泥营养成分变化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4.1 材料方法 |
4.1.1 供试土壤和试验设计 |
4.1.2 塘泥微生物的采样 |
4.1.3 试验试剂和方法 |
4.1.4 试验仪器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密度变化 |
4.4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4.4.1 样品宏基因组与测序分析 |
4.4.2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比较 |
4.4.3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的种群分类特征 |
4.5 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种群与环境因子 |
4.6 讨论 |
4.6.1 关于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 |
4.6.2 关于塘泥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密度 |
4.6.3 关于塘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紫色土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被土壤侵蚀强度与磁化率演变特征 |
2.2 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性分析 |
2.2.1 AN、AP、AK、TK、TP、SOM |
2.2.2 砂粒、粉粒、黏粒 |
3 结论 |
(9)紫色土上番茄的田间肥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钾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影响 |
2.2 不同氮磷钾肥肥效拟合 |
2.3 不同氮磷钾肥产量效益分析 |
2.4 番茄对氮磷钾肥利用率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10)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
1.1.1 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1.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1.2 紫色土肥力研究概况 |
1.2.1 紫色土概况 |
1.2.2 紫色土肥力评价研究概况 |
1.2.3 紫色土肥力退化研究概况 |
1.3 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
1.3.1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 |
1.3.2 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
1.3.3 工程改良培肥土壤 |
1.3.4 植被恢复培肥土壤 |
1.3.5 土壤调理剂培肥土壤 |
1.3.6 综合措施培肥土壤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2.2.2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2.3 研究预期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和调查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3.3.2 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作物产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不同炭基调理剂田间试验 |
4.1.2 不同炭基调理剂盆栽试验 |
4.1.3 不同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养分释放影响的室内培养试验 |
4.1.4 种子发芽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炭基调理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2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2.3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保水和水分库容的影响 |
4.2.4 炭基调理剂对田间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4.2.5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释放的影响 |
4.2.6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7 炭基调理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
5.1.2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应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青春的散场诗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四、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李天才,赵晴云,江瑞,付梅,苏胜齐.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9)
- [2]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D]. 余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试验研究[D]. 沈泰宇. 西南大学, 2020(01)
- [4]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 龙思帆.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5]微地形主导下紫色泥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D]. 唐嘉鸿. 西南大学, 2019(01)
- [6]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与磁化率的演变特征[J]. 王小刚,韩光中,母娟,梁秋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 [7]三种紫色土塘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李天才. 西南大学, 2017(02)
- [8]紫色土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特征研究[J]. 王小刚,董红燕,韩光中.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9]紫色土上番茄的田间肥效试验[J]. 唐晓东,张树全,陈燕霞,黄正明. 中国农技推广, 2016(08)
- [10]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D]. 黄兴成. 西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