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务代理走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嵇诗媛[1](2021)在《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一直在改革。伴随着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完成,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告别了按月征收、按次征收,并迈出了从分类税制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转变的第一步。但是现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总额的一小部分,难以起到调控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个人所得税的严重流失,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以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为研究课题,以期对我国基层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按照“阐述理论--现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建议”这一研究思路展开,首先通过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来强化个税征管的必要性,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然后立足高邮实际,通过对高邮市近年来大量的真实的个税征收数据的详细分析,充分结合高邮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现状,找准高邮市面临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剖析问题对应的原因,并研究针对性对策解决问题,探索高邮市个税征管新思路。论文从征收现状、管理服务现状两个方面对高邮市个税征管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高邮市个税征管四个方面的问题:征管制度方面、纳税服务方面、稽查及监管方面、纳税遵从度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各分析出两个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每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完善对策。包括包括健全征管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代理申报市场;加大稽查和监管力度,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简化流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纳税遵从度。在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大背景下,这对税务机关的征收和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黄从明[2](2020)在《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要发展,财务须先行,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全面的财务业务能力以及高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企业的发展就无从保证。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依法治国政策的深入,税务监管机构依法治税意识以及税收征管水平的逐步提高,纳税人企业主的法制观念和规避风险的意识也日渐提高,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对有关财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日益重视。尤其是深圳市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城市,改革的窗口、创业的摇篮、创新的龙头,其中世界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各类中小微民营企业更是大量涌现,制造业、服务业竞争均十分激烈,它们需要压缩成本、保障专业、提高效率、规避风险,还需要更多、更好地服。代理记账公司提供的财税专业服务在保障国家税局的税收利益和纳税企业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代理记账服务,是帮助小微企业依法履行义务的重要手段,是CYT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明确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范围和涉税服务具体内容,同时税务机关依托金税三期应用系统,建立涉税专业服务管理信息库,加强监管以及对涉税专业服务信息采集、公告与推送、信用评价(机构、从业个人)等政策的发布和实施,足以说明税务机关对涉税专业服务的监管已逐步推进与加强,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往日混乱的局面将走向规范化。2019年《税务代理专业能力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税务代理专业能力评价实施办法》的发布以及财政部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等2部部门规章的决定,代理记账行业将发生巨大形势变化。随着国地税合并、社保入税、金税三期监管系统的日趋完善、银行数据与税务联网传统代理记账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可以说是顺应市场、顺应环境及顺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财务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降低财务成本、保障财务专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服务效率;CYT公司提供的产品是典型的服务产品,产品质量优劣是以小微企业主满意度最大化为评判标准,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可以说是财务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服务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并以SERVQUAL服务质量的5个评价维度作为本文衡量服务质量好坏的理论基础,再针对深圳CYT公司的基本情况及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然后利用SERVQUAL量表并用服务质量感知模型和服务感知差距模型,构建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公司的服务质量(服务感知—服务期望)满意度,找出CYT公司的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如: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产品创新不足、账实不符、无法提高服务产品价格、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然后根据Parasuraman等学者提出的SERVQUA服务质量感知差距模型理论,从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的五个维度,得出CYT公司的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在反应性、保证性、可靠性、移情性和有形性上的评分差距,并对各项差距再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宿小差距、提升服务质量的具体对策方案,同时构建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的制度体系以确保提高CYT公司全体员工服务意识、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完善服务质量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规范代理记账服务流程以及鼓励服务创新,并构建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体系、制定代理记账服务标准、完善客户反馈及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本研究对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树立公司品牌形象、促进公司的服务营销等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广大财务公司的代理记账业务的整体良性,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陆海焕[3](2020)在《税务筹划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很多企业热衷于追求节税所带来的收益。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惯用的一种节税手段和企业战略,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股东税后利益最大化。普遍认为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当期实际税负,增加当期绩效;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策略会加剧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增加代理成本等非税成本,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进而损害企业的价值。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企业实施税务筹划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税务筹划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仍然存在争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税收征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投资者将变得更理性,企业税务筹划行为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其后果,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从财务和市场两个维度综合反映企业价值,深入考察税务筹划活动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效应。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必然会受到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企业税务筹划行为对企业价值的作用途径可能发生改变。基于此,在税务筹划行为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引入融资约束因素,探究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影响。本文开篇先阐述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对税务筹划与融资约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在相关概念定义与理论基础上,提出税务筹划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研究假设;通过设计假设的研究模型,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8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融资约束的调节下税务筹划行为对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财务的维度,税务筹划行为对企业账面价值有正向影响,即税务筹划行为提高了企业的账面价值;(2)从市场的维度度,税务筹划行为对企业市场价值有负向影响,即税务筹划行为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价值;(3)无论是从财务维度还是市场维度,融资约束在税务筹划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均产生调节作用。融资约束抑制了税务筹划行为对账面价值的正向作用,但减弱了税务筹划行为对市场价值的负向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现有的关于税务筹划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效应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引导企业合理看待和选择税务筹划行为,以及促进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有效监管。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公司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吴瑞琪[4](2020)在《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研究 ——以L市L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原先由政府掌控的一部分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逐渐让渡于社会中介行业,使之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补充。作为社会中介的一种,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行业长期处于无序运行、“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政府监管基础较为薄弱,监管效果不够理想。2017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出台了《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和一些配套制度,标志着我国开始重视和规范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监管,但这些制度机制的效果和作用还有待验证,现实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当前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阐述了涉税专业服务的基本概念,回溯了我国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该行业具备的“盈利性与公益性”、“独立性与自律性”、“专业性与开放性”三组主要特征,并结合2017年以来行业监管机制的变化,分析了当前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寻租理论和政府监管理论,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运用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以L市L区为例,对该地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类型、从业人员信息、主要业务分布及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从业人员、纳税人、税务干部三类不同群体,进行了分类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作了统计分析。与此同时,本文还对L市L区税务局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采取的监管措施、取得的监管成效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本文结合理论和现实情况,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总结出了权力寻租现象频发、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行业市场秩序混乱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认为其主要是由于法治体系建设滞后、监管资源分割现象突出、监督惩戒机制不够完善三个层面的原因。第四部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发达国家对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经验,认为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应从搭建依法监管框架、构建严密监管体系、建立严格惩戒机制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快推进行业立法、依法规范行政审批、优化整合监管资源、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六项对策建议。
吴秀娟[5](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文中指出“放管服”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务部门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部门,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变重审批为轻审批重监管,降低了办税门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积极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队伍迅速壮大,蓬勃发展,国民经济地位和税收管理难度不断攀升,对于基层税务机关而言,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达九成以上。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在简化办税流程、精简办税资料、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监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旧症新疾。本文立足于“放管服”改革,结合国地税机构合并,运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C市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分析了“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较为突出的有:与“顾客导向”不符的税收管理质效偏低;放权不彻底、管理缺位引发的税收管理难度升级;优化纳税服务重形式、硬支撑不足。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提出以纳税人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优化税收管理“放、管、服”各环节具体措施、提高整体协同性,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业务职能边界,加强共享协作联动,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税收社会化管理等对策建议,着力打造“服务型、回应型、合作型”税务机关,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昌盛。
胡冉[6](2020)在《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在18世纪末的欧洲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国政府绝大部分以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基本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政府采购已然有数百年的发展沿革,而国内的政府采购仅有短短20年的历史,直至近十年方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完善程度上明显不足。现阶段,在公共财务制度中,政府采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或者是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以及在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在本研究中,以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在政府采购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的分析,为T市税务系统更好的推行政府采购提供对策与建议。同时,围绕政府采购管理进行对比与分析,查明现阶段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完善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的制度体系,以促进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制度的落实。
王一棠[7](2020)在《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也给税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处于瓶颈时期,一方面民众的收入增多,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同时,随着税收总量逐步增大,税收工作所面对的经济多样性也在逐步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由于税收政策不够完善,产生了税收扭曲效应,并且影响不断扩大,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亟需切合税收政策调整,同时进行适时调整与革新。本文围绕着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这一主题,梳理了税收征管模式、税收管理措施、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成本与税源控制等国内外文献,构建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框架,从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形成、特点以及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和基于实际,提出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对策建议。本文在对税收征管的内涵、变迁及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运用DEA-Malmquist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效率的检验:(1)从时间角度检验全国及各省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税收征管效率;(2)从空间角度验证我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税收征管效率的地区异质性;(3)研究分析我国国、地税合并改革前后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研究结论:第一,从时间维度看,“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期间内,全国税收征管效率呈上升趋势,税收征管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然而,全国各省区税收征管效率均值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阶段均处于DEA无效状态。因此,需加强现有的税收征管技术以及税收征管投入资源的配置,以提高征管效率。第二,从空间维度来看,“十一五阶段”全国近38%的地区税收征管纯技术效率较低,但依靠较高的征管资源投入维持总体的技术效率。“十二五”阶段中,很多地区提升了税收征管的纯技术效率,跃升至更高类别中。第三,从动态的视角分析,全国各省区税收征管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DEA-Malmquist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波动的状态,其中技术效率的变化上下波动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受到税收征管规模效率波动变化的影响。第四,以国、地税合并为时间分割点,对比国、地税合并前后的税收征管效率。研究得出:自国、地税合并之后,税收征管效率均有略微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可能是因为研究时间段仅半年,间隔较短,国、地税合并对我国税收征管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结合国外税收制度的经验,即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的税收征管制度,提出了国外税收征管制度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的启示,即限制现金交易和建立税务、社保、银行一体化信息管理制度。并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路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依据、障碍和渠道三方面的因素,分析其路径选择的举措:一是提升数据采集与应用能力,获取更加全面系统的涉税信息和数据,深化对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能力;二是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税收管理力度,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升,努力实现税务工作的目标;三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和数据共享平台,增加风险识别、信息对比和纳税评估的衔接环节,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型税收征管模式;四是重构税收风险控制流程,对征管流程整体框架和具体环节进行规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最终,本文提出对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建议。从税收法制化、机构设置、加快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改善代征社保费模式、调试和优化纳税人心理、优化税务机构人员管理等几个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王立娇[8](2020)在《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纳税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务代理机构接受纳税人委托从事各项涉税事务,是政府税收和纳税人之间的有效缓冲,是连接税务公共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在新时期政府简政放权、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税务代理行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税务代理行业的存在优化了税务部门职能转变之后的功能衔接,提升了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效率,营造了和谐的税收征纳环境,是我国税收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属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仅地广人稀,且农、牧业人口占主要地位。兴安盟税务机关征管面临管户文化水平和纳税意识层次参差不齐等问题,而兴安盟内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面临着交通、时间、沟通、学习成本高等问题,这些亟待解决的矛盾都是税务代理机构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本文关注兴安盟的税务代理行业在承接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例如“黑代理”无序提供服务、欠缺独立性、监督机制等落实不足等等。同时,本研究也剖析了税务代理机构自身也存在诸多服务上的欠缺,诸如未提供特色服务、业务范围待拓展、人才方面的紧缺等问题。本文聚焦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税务代理机构的发展现状,结合兴安盟税务代理行业目前提供服务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经验,从法律体系、行政和行业监督、公共部门购买服务、优化服务、信息化等角度提出了建议,由于结合了兴安盟本地税务代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通过本研究促进本地区税务代理行业的良性发展,挖掘行业发展潜力,促进兴安盟税务代理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除了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整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分析外,也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了研究,直面研究对象和群体,收集和分析了兴安盟税务代理市场的一手数据,同时也提供了本地区的最新数据,对兴安盟税务代理市场的研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另外,本文针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展开研究,对于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税务代理行业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参考。
王增光[9](2019)在《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我国秘书事务商业化运作中的秘书事务外包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国内秘书学理论中首次提出秘书事务外包的概念,即由外部服务提供商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职能部门或自然人作为需求主体,提供的以“书办谋管”为核心内容的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的专业化、高端化、商业化秘书服务项目。本文通过对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呈现出辅助性、项目性、保密性,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等显着特征,且秘书事务外包正面临着品牌名称有待培育、行业引领平台亟需搭建等困境,提出了要培育适合秘书事务外包成长的生态环境、构建适合秘书事务外包发展的软件载体等对策思考。力求以此探索中国秘书事务外包的用户痛点与商业模式,为我国秘书事务外包运营主体提供商业模式参考蓝本,为秘书学研究提供科学翔实的学术借鉴,进一步丰富国内秘书学理论研究,助推中国秘书职业化进程朝着更加深远的方向发展。
冯晓鹏[10](2019)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不同于传统商业贸易,也不同于国内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业务具有前沿性、新颖性、科技性的特征,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与政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化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规律性、本质性、系统性认识,不断总结实务中出现的新业态、新动向,无论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前沿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按照跨境电商运营与合规两条主线分别对跨境电商所涉物流、税收、资金与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合规、走私风险应对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然后分析了《电子商务法》实施后的跨境电商经营者监管法律制度。最后,综合全文的理论梳理和实务分析,结合笔者参与跨境电商立法及司法实务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未来政策走向和实务发展趋势的基本结论,并对跨境电商政策和立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有不同版本的定义,但各种概念的核心涵摄并无争议,可以概括为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电子化通信手段促成交易(交易询价、谈判磋商、缔结合同、履行合同等),并以跨境物流或异地仓储的方式送达商品、提供服务、实现交易的跨境商务活动。广义上的跨境电商可以泛指在跨境交易的任一环节运用到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分类,根据可以分为平台企业、平台内企业和自建平台经营的企业,根据商品流向分为跨境进口和跨境出口,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零售。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电子化、个性化、碎片化、高频次和低货值的特征。近年来,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乘着一系列国家重要政策支持和一系列重要事件推动的东风,呈现在迅猛蓬勃的发展态势,并且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新兴贸易业态驱动了科技创新、创造了就业机会、引领了消费潮流,将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世界跨境电商大会、《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审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红利取得进一步长足发展。我国海关法将通关监管对象分为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货物和进出境物品,而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是进出境货物与进出境物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从用途来看,进出境货物具有贸易性质,货物进出境是为了销售;从数量来看,进出境货物数量较大;进出境物品以合理自用数量为限,超出数量限制则会被海关认定为进出境货物;从外汇来看,进出境货物是购进或售出的商品,因此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而进出境物品不属于贸易货物,因此没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从税收来看,进出境货物征税内容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进出境物品仅在进境环节征收进口税;从许可来看,国家对部分限制进出境货物进行许可证管理;除了出境携带的文物外,一般进出境的物品不涉及行政许可问题。对于跨境电商涉及的物流通关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物品的区分界定;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的基本通关监管模式;1039市场采购模式;跨境电商的常用进出口模式以及对跨境电商通关政策的探讨解读。税收征管法律关系是货物和物品在进出关境时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关系,对于跨境电商而言也不例外。与一般的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相比较,跨境电商商品的进出口税收征管以一般的进出口环节税款征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基础依据,但同时因为涉及到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特殊管理规定而又有重要区别。与国内电商不同,出口跨境电商需面对各地域法律、经济制度等规则差异以及电商平台、消费者、银行以及境内外支付机构等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常面临汇率波动、外汇管制、资金安全等难题。收款结算是否安全合规、流程是否简单顺畅直接关系到出口跨境电商的核心利益。出口跨境电商的收退款方式、不同报关模式的影响、收结汇及人民币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平台的合规风险等不同纬度的问题,均会跨境出口资金流的合规运作。电子商务法通过具体条文规定与《网络安全法》紧密衔接,不仅强调了全体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应注意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特别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网络安全的防护,一方面是对技术的高要求,如建立信息防火墙等;另一方面是对法律合规风险认识要求的提高,这需要电子商务经营者对相关法规有充分的理解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跨境电商经营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境内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同时要注意境外国家或地区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特殊要求。对于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合规问题而言,为了克服电商领域假冒、侵权的顽疾,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电商经营者,尤其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中国海关近年来也连续开展了“清风”、“龙腾”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活动。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是西方国家和企业“拿捏”中国外贸企业的手段之一。因此,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避免被他人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了跨境电商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走私犯罪作为典型的法定犯并不像杀人放火的自然犯一样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忽视由跨境电商和代购引发的新兴走私方式。“奢侈品平台走私案”、“跨境电商伪报贸易方式案”、“‘代购’被判10年案”等案例的出现说明走私风险离跨境电商并不遥远,跨境电商同样可能逃避海关监管,危害国家的税收监管和外贸秩序。跨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经济形式和新兴业态,从实质上来讲,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自然应当适用电子商务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因为又涉及到商品的进出口环节,因此也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进出口管制方面相关监管要求。跨境电商除了应当遵守电子商务的普遍规定之外,还应当符合进出口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
二、税务代理走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税务代理走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个人所得税 |
2.1.2 税收征管 |
2.1.3 税收流失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征管效率理论 |
2.2.2 税收流失与地下经济理论 |
2.2.3 税收遵从理论 |
3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以及问题 |
3.1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
3.1.1 征收现状 |
3.1.2 征管组织机构 |
3.1.3 管理现状 |
3.2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 |
3.2.1 征管清缴补缴补申报不理想 |
3.2.2 纳税精细化服务推广乏力 |
3.2.3 稽查及惩处力度不强 |
3.2.4 纳税遵从度较低 |
4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征管制度及信息技术运用欠缺 |
4.1.1 税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
4.1.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 |
4.2 纳税服务不到位 |
4.2.1 服务意识不强且业务能力不足 |
4.2.2 个人所得税代理市场不成熟 |
4.3 征管环境复杂及人员素质滞后 |
4.3.1 收入来源及支付方式多样化使得监管困难 |
4.3.2 税务稽查队伍人员素质滞后 |
4.4 税收诚信和执行惩戒机制缺失 |
4.4.1 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诚信体系缺失 |
4.4.2 缺乏有效的执行和惩戒机制 |
5 完善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征管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
5.1.1 扩大征税范围全面覆盖收入所得 |
5.1.2 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健全税收管理体系 |
5.1.3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征管信息化程度 |
5.2 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代理申报市场 |
5.2.1 巩固服务型机关建设成果拓宽征纳诉求渠道 |
5.2.2 不断开展业务培训与工作交流活动 |
5.2.3 大力发展个税代理申报市场 |
5.3 加大稽查和监管力度,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 |
5.3.1 建立税收执法责任机制 |
5.3.2 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 |
5.3.3 强化税收稽查人才队伍建设 |
5.4 简化流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纳税遵从度 |
5.4.1 简化纳税流程方便纳税者 |
5.4.2 完善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评价指标 |
5.4.3 奖惩结合加强后续监督提高违法成本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议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三)创新与不足 |
二.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 |
(一)服务质量相关理论 |
1.服务的定义 |
2.服务的特征 |
3.服务质量的定义 |
4.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5.服务质量的感知差距模型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1.小微企业财务特点的相关研究 |
2.代理记账机构提升服务的相关研究 |
3.代理记账机构监管方面研究 |
4.代理记账软件服务商的技术进步方面的研究 |
(三)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小结 |
三.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现状 |
(一)CYT公司基本情况 |
1.CYT公司简介 |
2.CYT公司组织结构 |
3.CYT公司业务情况 |
4.CYT公司发展前景 |
5.CYT公司业务流程 |
(二)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现状 |
1.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内容 |
2.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现状 |
(三)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小结 |
四.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CYT公司服务质量问题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1.构建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2.样本数据采集 |
(二)CYT公司服务质量问题调查数据分析 |
1.不同类型客户对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
2.客户对CYT公司不同服务产品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
3.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
(三)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
1.公司服务意识不强 |
2.公司服务流程不规范 |
3.会计信息失真 |
4.服务产品数量少且可替代性强 |
5.无法提高服务价格 |
6.客服管理顾客关系水平低 |
(四)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公司服务意识不强成因分析 |
2.公司服务流程不规范成因分析 |
3.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
4.服务产品数量少且可替代性强成因分析 |
5.服务价格难以提高成因分析 |
6.客服管理顾客关系水平低成因分析 |
(五)CYT公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小结 |
五.提升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的对策 |
(一)基于SERVQUAL理论的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1.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对策的总体思路 |
2.加强服务响应性 |
3.提高服务移情性 |
4.提升服务可靠性 |
5.增强服务保证性 |
6.提升服务有形性 |
(二)建立提升服务质量的制度体系 |
1.构建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 |
2.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三)提升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的管理创新 |
1.建立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
2.建立客户信息跟踪反馈系统 |
3.制定实施服务创新的升级策略 |
4.利用智慧云财税管理平台 |
(四)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的对策总结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税务筹划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
1.2.2 税务筹划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3 融资约束与税务筹划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1 概念定义 |
2.1.1 税务筹划行为 |
2.1.2 融资约束 |
2.1.3 企业价值效应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有效税务筹划理论 |
2.2.4 融资优序理论 |
2.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2.3.1 税务筹划行为对账面价值的影响机理 |
2.3.2 税务筹划行为对市场价值的影响机理 |
2.3.3 融资约束对税务筹划行为与账面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2.3.4 融资约束对税务筹划行为与市场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 变量设计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调节变量 |
3.2.4 控制变量 |
3.3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回归分析 |
4.3.1 税务筹划行为对账面价值的影响 |
4.3.2 税务筹划行为对市场价值的影响 |
4.3.3 融资约束对税务筹划行为与账面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4 融资约束对税务筹划行为与市场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5 实证结果分析 |
4.4 稳定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企业层面 |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5.3.1 研究局限 |
5.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主要变量的样本数据 |
(4)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研究 ——以L市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及监管概述 |
1.1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概念界定 |
1.1.1 涉税专业服务 |
1.1.2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 |
1.1.3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 |
1.2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理论依据 |
1.2.1 寻租理论 |
1.2.2 政府监管理论 |
第二章 L市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现状 |
2.1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发展 |
2.1.1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 |
2.1.2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从业人员 |
2.1.3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业务分布和收入 |
2.2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现状问卷调查 |
2.2.1 调查样本选择及问卷设计 |
2.2.2 调查数据分析 |
2.3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情况 |
2.3.1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措施 |
2.3.2 L市 L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成效 |
第三章 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权力寻租现象频发 |
3.1.2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
3.1.3 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
3.2 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法治体系建设滞后 |
3.2.2 监管资源分割现象突出 |
3.2.3 监督惩戒机制不够完善 |
第四章 完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对策建议 |
4.1 搭建依法监管的框架 |
4.1.1 加快推进行业立法 |
4.1.2 依法规范行政审批 |
4.2 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 |
4.2.1 优化整合监管资源 |
4.2.2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4.3 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 |
4.3.1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
4.3.2 加大处罚问责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5)“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研究困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放管服”改革的内涵及其在税收管理中的体现 |
2.1.2 中小企业 |
2.1.3 税收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
3.1 W区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
3.1.1 W区中小企业概况 |
3.1.2 W区中小企业特征 |
3.2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
3.2.1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概述 |
3.2.2 W区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措施及成效 |
3.2.3 “放管服”改革对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
第4章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存问题及成因 |
4.1 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存问题和风险 |
4.1.1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满意度调查 |
4.1.2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
4.2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2.1 “顾客导向”下的税收管理质效困境 |
4.2.2 重“放”轻“管”,权责交叉,税收管理难度升级 |
4.2.3 办税便利化水平不足,中小企业需求回应不到位 |
4.2.4 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偏低,第三方作用发挥不充分 |
4.2.5 “放管服”背景下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问题成因总结 |
第5章 “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5.1 统筹人力资源,优化权责配置,加快税务机构职能转变 |
5.1.1 提升税务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1.2 厘清部门职能边界,加大团队协作力度 |
5.2 推进多元合作,破除信息壁垒,促进税收管理创优提速 |
5.2.1 引导中小企业诚信纳税,提高源头涉税数据准确性 |
5.2.2 加快内部系统整合,落实涉税数据专业化管理 |
5.2.3 兼顾信息联动共享与信息安全保障 |
5.2.4 整合三类数据,强化税收管理数据支撑 |
5.3 构建与税务部门“简政放权”相匹配的法制建设和基层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配套制度 |
5.3.2 监督考核激励合作并进,完善基层管理机制 |
5.3.3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落实放权还责于纳税人 |
5.4 “目标导向”加强税收监管,“需求导向”优化纳税服务 |
5.4.1 “以税收遵从为目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5.4.2 “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优化纳税服务 |
5.5 创新“放管服”背景下税收社会化管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背景 |
1.1.2 实际应用价值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2 政府采购的理论基础 |
2.1 政府采购的相关概念 |
2.1.1 政府采购的定义 |
2.1.2 政府采购的特点 |
2.1.2.1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
2.1.2.2 非赢利性 |
2.1.2.3 强制性 |
2.1.2.4 政策性 |
2.1.2.5 规范性 |
2.1.2.6 影响巨大 |
2.2 政府采购模式和方式 |
2.2.1 政府采购模式 |
2.2.2 政府采购的方式 |
2.3 政府采购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寻租理论 |
3 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现状 |
3.1.1 采购基本情况 |
3.1.2 采购法律体系 |
3.1.3 采购机构设置 |
3.1.4 采购人员的配备 |
3.1.5 采购模式及流程 |
3.1.6 采购的监督机制 |
3.2 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存在问题 |
3.2.1 相关办法缺乏,细化程度较低 |
3.2.2 机构设置不合理,预算数据简单随意 |
3.2.3 人员配备数量偏少,培训形式单一保守 |
3.2.4 申报流程复杂,不能全面贯彻 |
3.2.5 监管力量不足,采购行为亟需规范 |
3.2.6 新兴电子采购,各项性能需磨合 |
3.3 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存在问题产生原因 |
4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国外经验 |
4.1.1 制度体系完善 |
4.1.2 机构设置合理 |
4.1.3 人员配备专业化 |
4.1.4 采购监督全流程 |
4.1.5 信息化建设 |
4.2 国内经验 |
4.2.1 制度体系完善 |
4.2.2 人员配备专业化 |
4.2.3 采购监督全流程 |
4.2.4 信息化建设 |
4.3 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
4.3.1 完善的法律体系 |
4.3.2 合理的机构设置 |
4.3.3 有效的监督机制 |
4.3.4 政府采购信息化 |
5 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采购管理办法,制定采购实施细则 |
5.2 优化供给结构质量,加强采购预算管理 |
5.3 加强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
5.4 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严格执行流程规定 |
5.5 加强内外监督制衡,实现采购良治善为 |
5.6 加快推进电子采购,扩大采购发展方向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文献综述与评析 |
1.3.1 税收征管模式研究 |
1.3.2 税收管理措施研究 |
1.3.3 税收征管效率研究 |
1.3.4 税收征管成本与税源控管研究 |
1.3.5 研究文献评析 |
1.4 研究框架结构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税收征管制度的概念、内涵与效率 |
2.1 税收征管的概念 |
2.1.1 税收征管的概念 |
2.1.2 税收征管、税收管理和税务管理的概念辨析 |
2.2 税收征管制度的内涵 |
2.2.1 税收征管制度的构成 |
2.2.2 税收征管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
2.2.3 税收征管制度的供给与需求 |
2.3 税收征管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2.4 税收征管制度的效率 |
第3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分析 |
3.1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变迁 |
3.1.1 税收征管制度变迁动因 |
3.1.2 相关法律条文变迁 |
3.1.3 征管制度模式变迁 |
3.1.4 税源管理制度变迁 |
3.1.5 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变迁 |
3.1.6 纳税服务制度和税务稽查制度变迁 |
3.1.7 发票管理制度变迁 |
3.1.8 非正式税收征管制度及实施机制变迁 |
3.2 中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 |
3.2.1 第一阶段:征、管、查“三分离” |
3.2.2 第二阶段:纳税申报制度 |
3.2.3 第三阶段:税收征管制度完善 |
3.2.4 第四阶段:国、地税合并 |
3.2.5 第五阶段:信息技术助力 |
3.3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现状 |
3.3.1 税收征管法律体系现状 |
3.3.2 税收征管机构设置状况 |
3.3.3 税收征管人员构成状况 |
3.3.4 税收征管收入现状 |
3.4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缺陷 |
3.4.1 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 |
3.4.2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权责不明确 |
3.4.3 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4 税收监控缺失 |
3.4.5 纳税评估体系缺失 |
第4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效率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梳理 |
4.2 研究方法选择 |
4.2.1 DEA模型 |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3 中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测度分析 |
4.3.1 指标设置原则 |
4.3.2 指标选取 |
4.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4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税收征管效率分析 |
4.4.1 年际时间差异分析 |
4.4.2 各地区异质性分析 |
4.4.3 国、地税合并前后差异分析 |
4.5 实证总结 |
第5章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及其借鉴 |
5.1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 |
5.1.1 美国税收征管制度 |
5.1.2 英国税收征管制度 |
5.1.3 日本税收征管制度 |
5.2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的借鉴 |
5.2.1 限制现金交易 |
5.2.2 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制度 |
第6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
6.1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依据 |
6.2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障碍 |
6.2.1 “互联网+税务”存在的问题 |
6.2.2 “金税三期工程”存在的问题 |
6.3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渠道 |
6.4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路径选择的举措 |
第7章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建议 |
7.1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
7.1.1 制定税收基本法 |
7.1.2 延伸《税收征管法》的边界 |
7.1.3 优化税法体系和税收计划 |
7.1.4 细化地方性法律法规 |
7.2 完善税收机构设置 |
7.2.1 建立专门数据风险监控部门 |
7.2.2 建立专门登记管理和档案中心 |
7.3 加快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 |
7.3.1 建立与其他部门协调制度 |
7.3.2 开通全国税收信息共享渠道 |
7.3.3 优化整合国地税合并后的税务征管系统 |
7.3.4 构建中国特色的税务代理体系 |
7.4 改革社保费代征制度 |
7.5 调适和优化纳税人心理 |
7.5.1 鼓励纳税人自主纳税 |
7.5.2 提升纳税人纳税意识 |
7.6 优化税务人员管理 |
7.6.1 妥善安排干部,建立激励机制 |
7.6.2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
7.6.3 转变税务人员服务理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纳税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税务代理的内涵 |
1.2.2 税务代理作用的研究 |
1.2.3 税务代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税务代理机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税务代理机构的相关概念 |
2.1.1 税务代理及机构的含义 |
2.1.2 税务代理机构的从业范围 |
2.1.3 税务代理机构设置的准入要求 |
2.2 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纳税服务的必要性 |
2.2.1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
2.2.2 推动政府职能社会化发展 |
2.2.3 和谐征纳关系 |
2.2.4 维护征纳双方利益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对本选题的借鉴意义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2 公共治理理论 |
2.3.3 理论对本选题的借鉴意义 |
第3章 税务代理相关政策及兴安盟税务代理行业现状 |
3.1 税务代理的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 |
3.1.1 税务代理相关政策概述 |
3.1.2 税务代理的扶持政策 |
3.1.3 税务代理的监管政策 |
3.2 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构基本信息概述 |
3.2.1 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构的类别与规模 |
3.2.2 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构人员与业务范围 |
3.3 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提供纳税服务现状 |
3.3.1 提供纳税服务层次的现状 |
3.3.2 提供纳税服务人员的现状 |
3.3.3 提供纳税服务积极性较高 |
3.3.4 提供纳税服务的业务潜力较大 |
3.3.5 业务开展和拓展较为依赖社会性因素 |
3.3.6 提供纳税服务对政策法规和扶持引导存在需求 |
第4章 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构提供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税务代理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4.1.1 “黑代理”提供服务 |
4.1.2 行业自律难以施力 |
4.1.3 人才断档 |
4.2 机构提供的服务存在的问题 |
4.2.1 无专业蒙汉双语服务 |
4.2.2 业务范围狭窄 |
4.2.3 提供的涉税服务不够独立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信用评价机制利用程度不高 |
4.3.2 税务师行业立法进程缓慢 |
4.3.3 税务机关服务与市场服务重合 |
4.3.4 缺乏正向鼓励、支持和引导 |
第5章 国内外税务代理机构发展与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内外税务代理管理办法简介 |
5.1.1 英国税务代理经验 |
5.1.2 澳大利亚税务代理经验 |
5.1.3 珠海市税务代理经验 |
5.2 优秀经验启示 |
5.2.1 发展措施因地制宜 |
5.2.2 加强对税务代理的监管和自律管理 |
5.2.3 保持税务代理的独立性 |
5.2.4 加快税务代理立法进程 |
5.2.5 政府购买税务代理服务 |
第6章 优化兴安盟税务代理机构角色与功能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行政和行业监督机制 |
6.1.1 多措并举强化行政监督 |
6.1.2 鼓励引导代理行业自律 |
6.2 税务机关购买服务 |
6.2.1 科学评价代理服务质量 |
6.2.2 建立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
6.2.3 坚决保留税收执法权力 |
6.3 完善信息管理平台 |
6.3.1 提高专门信息库数据质量 |
6.3.2 丰富信息管理平台实用功能 |
6.4 拓展绿色通道 |
6.4.1 提供税务代理专项特约服务 |
6.4.2 设置专岗处理批量申请 |
6.5 公共部门提供鼓励、支持、引导 |
6.5.1 利用信用评价结果择优合作 |
6.5.2 辅助宣传普及税务代理概念 |
6.5.3 鼓励相关后备人才培养 |
附录 |
调查问卷(A) |
调查问卷(B) |
参考文献 |
引文文献 |
阅读型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与定义 |
第一节 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 |
第二节 秘书事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内秘书事务外包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秘书事务外包实地走访与网上调研情况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面临的困境 |
第四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发展壮大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培育适合秘书事务外包成长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构建适合秘书事务外包发展的软件载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秘书事务外包服务问卷调查 |
附录2 :秘书事务企业主体一览表 |
附录3 :国内秘书学会/协会一览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现状综述及反思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揭示与实践进路 |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类型涵摄 |
一、三类企业形态 |
二、双向货物流向 |
三、两种交易性质 |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与演进趋势 |
第四节 中国跨境电商近年来的实践机遇 |
一、“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发展环境 |
二、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释放的发展红利 |
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二章 跨境电商物流通关法律与政策体系解构 |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与进出境物品通关法律制度诠释 |
一、“货物”与“物品”的海关法释义 |
二、“货物”与“物品”的通关流程比对 |
三、“关检一体化”的规范解析 |
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业态解读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物流通关政策体系述评 |
一、跨境电商商品含义简述 |
二、跨境电商进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三、跨境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四、市场采购模式的优势与风险述评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方式基本样态检视 |
一、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选择比较研究 |
二、邮政小包通关政策实践原理提炼 |
三、三类快件通关监管政策扒梳 |
四、困境与出路:美国退出“万国邮联”的影响与对策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特殊商品与特殊区域的通关政策解析 |
一、特殊进出口商品监管政策的价值定位 |
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改革 |
第三章 跨境电商进出口税收征管法律与政策谱系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商品关税征收法律制度规范分析 |
一、进出口货物关税法律制度概述 |
二、影响货物关税影响的三重因素 |
三、海关预裁定制度—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文本展开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口消费税征收法律与政策探析 |
一、进口消费税计征解析 |
二、进口消费税税率核算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增值税征收法律与政策简析 |
第四节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演进与评析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监管的政策演进 |
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综合税率的形成与展现 |
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计税方法 |
四、“汇总征税”的制度建构与实践优势 |
五、“代收代缴义务人”的身份与责任 |
第五节 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政策定位与机制设置 |
第四章 跨境出口资金流运作政策规制与风险防范剖析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出口收退款方式政策规制分析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主要方式评介 |
二、不同出口报关模式下跨境收款的政策推演 |
三、出口跨境电商退款资金风险及防范路径 |
第二节 现行政策框架下跨境收款风险研析与规避路径探寻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结汇风险分析 |
二、跨境收款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政策梳理与研判 |
三、跨境电商平台收款的资金沉淀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五章 跨境电商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比较研究与规范指引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与《刑法》的规制比较 |
一、《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分析 |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面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二节 域外制度镜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
一、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文本分析 |
二、《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渊源定位 |
三、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与GDPR的异同比较 |
四、跨境电商领域信息安全典型案例评析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合法收集用户信息规范指引 |
一、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
二、保障用户信息权利 |
三、建构应急机制 |
四、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
第四节 海关行政监管过程中获取个人信息合法性的法理基础 |
第六章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概论 |
一、国内外法律与政策概述 |
二、跨境电商海关执法案例与执法特征 |
三、跨境电商商品侵权特征归纳 |
第二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理论蕴含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律适用认定阐析 |
二、海关执法对象认定的法律逻辑推演 |
三、行邮渠道海关监管实践的理论提炼 |
第三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规避进路 |
一、跨境电商避免侵权策略——基于《电子商务法》的要求 |
二、跨境电商避免被侵权策略——基于《商标法》的要求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特殊法律问题研究——定牌加工(OEM)与平行进口的理论纷争 |
一、对定牌加工(OEM)司法实践的法理回应 |
二、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证成 |
第七章 跨境电商走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走私的司法实践背景 |
一、跨境电商走私类型与特征 |
二、跨境电商企业与平台走私动机审视 |
第二节 刑法走私构成理论之于跨境电商领域的适用 |
一、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构成要件的规范评析与理论重构 |
二、“化整为零”与“低报价格”的走私手段 |
三、偷逃应缴税额计核的理论争议与解构 |
四、跨境电商走私刑事责任考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走私风险检视——从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切入 |
一、电商平台“化整为零”包税进口走私案 |
二、电商企业伪报贸易方式走私案 |
三、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代购走私案 |
第四节 实践视域下的跨境电商走私风险防范指引 |
一、电商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二、电商平台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三、代购转型建议 |
第八章 跨境电商“母体性”普适规则与跨境零售的特殊规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
一、跨境电商国内监管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
二、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一般监管规定梳理 |
一、市场主体登记要求 |
二、对外贸易和海关登记要求 |
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
四、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要求 |
五、亮照经营及终止公示义务 |
六、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
七、遵守进出口监管规定 |
八、其他义务 |
第三节 《电子商务法》中平台经营者的普适义务与责任 |
一、信息记录与留存义务 |
二、平台竞争的禁止性规定 |
三、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 |
四、平台审核和安保义务 |
五、平台先行赔付义务 |
六、其他义务 |
第四节 跨境零售进出口经营者的特殊监管要求 |
一、跨境零售进口平台监管制度 |
二、跨境零售进口平台内经营者监管制度 |
三、跨境零售进出口服务商监管制度 |
四、跨境零售进出口商品报关规定 |
五、跨境零售进出口作业场所监管要求 |
结论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研判 |
二、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政策研判 |
三、跨境电商法律与政策完善方向研判 |
四、走向全球:跨境电商国际标准中的中国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税务代理走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嵇诗媛. 扬州大学, 2021(05)
- [2]CYT公司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提升研究[D]. 黄从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税务筹划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效应研究[D]. 陆海焕. 江苏大学, 2020(05)
- [4]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研究 ——以L市L区为例[D]. 吴瑞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5]“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以C市W区为例[D]. 吴秀娟. 南昌大学, 2020(01)
- [6]T市税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创新研究[D]. 王一棠. 吉林大学, 2020(08)
- [8]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纳税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王立娇.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9]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增光. 暨南大学, 2019(04)
- [10]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D]. 冯晓鹏.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