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河流工程管护范围划界和划界确定的建议

关于山西省河流工程管护范围划界和划界确定的建议

一、对山西省河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土地划界确权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任学强[1](2021)在《241国道跨柳根河大桥防洪影响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241国道横跨汾河一级支流柳根河,桥梁主墩占用该河左岸堤顶防汛抢险路,边墩设置在河道内,对跨柳根河大桥防洪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墩设置在河道内对河床和河岸产生冲刷,导致雍水,加大上游淹没范围;主墩影响河道防洪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从设计优化、施工管理、防洪监管和保护河道环境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殷明[2](2020)在《山西省河长制实践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河长制推行三年来,通过高位推动,河流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提升的空间。文章梳理了山西省古今的治河脉络,分析了当前落实河长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山西省河长制提出了构建新型多元治理主体、多方面齐发力、吸纳高素质人才队伍与搭建信息化平台、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等建议。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殷明[4](2020)在《山西省河长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水,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河流,人们对河的治理历史源远流长。河长制的提出与古代治河的理念有继承也有发扬,继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沿用专人专管的治理方式,并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整体共治、现代流域治理理论指导下孕育了河长制。回顾河长制政策议程与制定的过程,它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创新,也是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的内在需求。本文介绍了重工业背景下山西省河流的特点,结合山西省实施河长制以来的实际情况,总结前人治理的经验,梳理山西省河流的治理脉络,探讨近年来河长制的最新举措,介绍河长制办公室组织体系、职能以及运作机制,从治理范式、党政关系、科层制架构等角度分析河长制的特征;同时结合具体事例指出山西省河长制实践中存在的水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缺乏、奖惩制度不规范、缺乏社会动员和公众监督、河道确权划界尚不明确、专业性人才欠缺等问题。借鉴国内其他省和西方国家治河的先进理念提出完善对策。主要有通过增量变革的路径减少河长制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目的是发挥社会、企业等多元化力量;只有明确了河流管理范围,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完成确权划界工作,需要依靠法制的力量;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同体与异体相结合的问责机制,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改变领导者的传统政绩观,倡导“绿色治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河长制从具有突击性的运动式治理转为长效性的、因地制宜的、政府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规范法治化的现代化河流治理制度。

陈乐鹏[5](2018)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土龙水库降等论证及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病险水库的数量与日俱增,很多中小型水库失去原来建设时的目的和功能,尤其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各方面的原因给水库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本文通过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的现状,阐述了小型水库安全保障的做法及其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以土龙水库进行降等论证分析为例,通过土龙水库的运行现状、水文与地质情况、水库运用效益现状等方面,运用工程等级评价,即从水库库容指标、功能指标、工程安全指标等方面分析论证,确定土龙水库工程等级,同时对土龙水库降等的理由和依据进行说明,从而确定土龙水库降等,对降等后的水库工程进行建设必要性阐述,对降等后的土龙水库进行工程设计,从而确保降等后水库工程安全,同时从工程任务调整、人员调整及降等后的工程管理方面调整做出说明,进一步阐述小型水库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同时此论文为其它类似的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春龙[6](2018)在《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运行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是将京杭运河不牢河段、中运河邳州段、房亭河等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影响的区域尾水统筹考虑,实施尾水专线收集,与南水北调调水干线分流,保护调水干线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并保护尾水工程沿线的水环境安全。工程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管理任务重、责任大,构建安全、科学、高效的运行体制机制,可以确保尾水系统与调水干线分流运行,保护干线水质,并有效提升地区水生态环境容量;可以有效界定尾水工程资产,推进市场化运作,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可以大幅度改善地区水生态环境,促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显着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提升调度管理、应急预警和处置能力,保护导流沿线人民群众生产和健康安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及访谈法、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运行管理体制、尾水利用以及尾水导流等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模式混乱、机构缺失、制度不全、产权不清、经费不足、市场不成熟;尾水超标、配套不全、利用效率不高;导流机制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完善、环保监控措施不够等。根据存在问题,本文研究构建起新的管理体制、机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要实行统一和分级相结合管理模式,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管理机构,制定运行管理办法;建立明晰所有权、落实管护权和界定收益权的产权制度,完善“谁受益、谁负担”的经费保障措施以及推行管养分离、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等。二是健全尾水资源化利用机制。要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质监测站不间断监测、化验室抽样检测三级监测系统;形成工业回用、农业灌溉、城市景观三位一体的利用体系;制定促进尾水利用、节约保护、市场配置、农灌优先的管理办法。三是完善导流运行机制。要坚守六项导流原则,完善调水期、汛期、灌溉渠分期运行机制,形成最低、设计和校核运行水位节点控制方案;制定事故性排放和检修排放水质突发应急措施:落实调水干线、导流河道、沿线地下水和农灌等四处环保监控措施;按照统一调度、分级负责、有偿使用等原则,形成有关制度。四是制定管理发展改革保障措施。要形成行政负责人为首的改革领导机构;制定问题、责任清单以及四项保障机制;健全尾水管理法律法规,推进尾水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利用工程补救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程度维护有关方利益。

常堃[7](2018)在《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有关问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推进河道和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工作,建立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管理保护责任体系,文中从确立责任主体、划界标准、测绘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省外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措施,对推进山西省河库和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李东海[8](2016)在《太原市河道划界确权工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实现河道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开发利用河道岸线资源,太原市从2015年开始开展河道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现已完成前期调查工作。针对前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为深入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提供借鉴。

郭春兴[9](2013)在《对临汾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思考》文中提出在阐述临汾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应采取的几方面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2)迎难而上,解决确权划界问题;(3)多方努力,解决自筹资金问题;(4)合理布局,建设生态河道;(5)加强管理,强化基层技术力量。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07)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对山西省河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土地划界确权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山西省河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土地划界确权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241国道跨柳根河大桥防洪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防洪计算情况
3 防洪影响分析
    3.1 对河道治理工程影响分析
    3.2 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
    3.3 对河势稳定性影响分析
    3.4 对堤防护岸的影响分析
    3.5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 对策
    4.1 优化工程设计
    4.2 规范施工管理
    4.3 加强防洪监管
    4.4 保护河道环境

(2)山西省河长制实践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山西省治河脉络
2 山西省落实河长制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治理力量调动不够
    2.2 基础工作需继续推进
    2.3 专业化管理有待加强
    2.4 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3 进一步完善山西省河长制的建议
    3.1 构建新型多元治理主体
    3.2 监管、经费、司法、民间团体齐发力
    3.3 吸纳高素质人才与搭建信息化平台
    3.4 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山西省河长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
    1.1 河长制的缘起
        1.1.1 古代“河长”的起源
        1.1.2 现代河长制的建立:事件应生型的公共政策
        1.1.3 河长制的概念
    1.2 河长制的思想起源与理论支撑
        1.2.1 “天人合一”古典哲学思想
        1.2.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1.2.3 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治理理论
        1.2.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代流域治理理论
第二章 山西省河长制的探索实践
    2.1 全省主要河流概况
    2.2 健康河流的标准
    2.3 河长制办公室组织体系及主要职能
    2.4 古代河流治理的经验
    2.5 河长制颁布前后的探索
        2.5.1 现代治理的政策脉络
        2.5.2 政府主导的市场治理模式探索
        2.5.3 增设河湖警长保障水政执法
第三章 山西省河长制的运作机制与特征
    3.1 河长制的运作机制
        3.1.1 合署办公轮岗制
        3.1.2 联席会议制度
        3.1.3 挂牌督办工作制度
        3.1.4 治理情况政务公开制度
    3.2 河长制的特征
        3.2.1 乡土社会中权力下放的非正式治理范式
        3.2.2 党政双轨制下的重叠与交融
        3.2.3 整体治理思路下的科层制
第四章 山西省河长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横向协调仍是软肋
        4.1.2 考核与奖惩机制尚未规范
        4.1.3 社会动员不足与公众监督缺乏
        4.1.4 政策盲目跟风
        4.1.5 河道划界工作滞后
        4.1.6 专业型人才储备不足
    4.2 原因分析
        4.2.1 水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欠缺
        4.2.2 同体问责制度下的弊端与激励制度欠缺
        4.2.3 民主治理的通路未完全打开
        4.2.4 河长制治理机制泛化
        4.2.5 河道产权不明晰
        4.2.6 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第五章 山西省河长制管理机制的完善
    5.1 增量共治变革路径
        5.1.1 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主体
        5.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5.2 治理理念的革新与平台升级
        5.2.1 治理理念的革新——倡导“绿色治理”
        5.2.2 吸纳高素质人才与搭建信息化平台
    5.3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与问责激励机制
        5.3.1 改良考核标准
        5.3.2 异体问责为辅
        5.3.3 拓展激励手段
    5.4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与拓宽资金来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大连市甘井子区土龙水库降等论证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小型水库降等研究
        1.2.2 国内小型水库降等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水库降等论证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1.3.2 水库降等后的设计
        1.3.3 水库降等后的管理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龙水库的概况
    2.1 土龙水库现状概况
    2.2 水库运行现状
    2.3 土龙水库水文与地质现状
        2.3.1 水文情况
        2.3.2 地质情况
    2.4 土龙水库效益现状
第三章 土龙水库等级复检评价
    3.1 库容指标
        3.1.1 设计洪水复核
        3.1.2 正常蓄水位确定
        3.1.3 坝顶高程复核
        3.1.4 死水位确定
    3.2 功能指标
        3.2.1 水利计算
        3.2.2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3.3 安全指标
        3.3.1 大坝稳定分析
        3.3.2 近坝库岸及结合部位的变形与稳定
        3.3.3 工程渗漏分析
        3.3.4 大坝变形分析
    3.4 本章小结
        3.4.1 水库复检结果
        3.4.2 水库降等理由
        3.4.3 水库降等依据
第四章 水库降等工程设计
    4.1 水库降等后设计的必要性
    4.2 工程任务及水力设计计算
        4.2.1 工程任务
        4.2.2 尾水渠道水力计算
        4.2.3 排洪沟水力计算
    4.3 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4.3.1 输水洞出口泄洪及输水系统
        4.3.2 排洪沟防冲工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库降等后的工程管理
    5.1 土龙水库降等后的任务调整
    5.2 土龙水库降等后的人员组织
    5.3 土龙水库降等后的管理策略
        5.3.1 完善水库管理制度
        5.3.2 监管单位要重视对水库维护管理
        5.3.3 加强水库管理资金和专业的管理人才
        5.3.4 加强水库管理宣传教育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实际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徐州市尾水工程概况
    2.1 地理水文概况
    2.2 工程建设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行管理体制研究
    3.1 工程管理情况
    3.2 管理体制研究
    3.3 运行机制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尾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4.1 尾水资源化利用情况
    4.2 尾水水质安全监测机制
    4.3 尾水资源科学配置机制
    4.4 尾水资源化利用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尾水导流运行研究
    5.1 尾水导流运行情况
    5.2 调度运行机制研究
    5.3 突发应急机制研究
    5.4 导流沿线环保监控措施研究
    5.5 尾水导流管理制度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展改革保障措施研究
    6.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6.2 建立清单,强化问责
    6.3 完善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6.4 保障职工利益,尊重群众意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有关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库划界确权存在的问题
    1.1 责任主体不明确
    1.2 划界标准和测绘技术不明晰
2 对策建议和措施
    2.1 责任主体的确认
    2.2 划界标准
        2.2.1 河道管理范围
        2.2.2 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2.3 测绘技术
        2.3.1 坐标和高程系统
        2.3.2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2.3.3 界桩测量放样技术要求
        2.3.4 测绘成果资料
3 结语

(8)太原市河道划界确权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太原市河道基本情况
2 开展河道划界确权意义及依据
    2.1 开展河道划界确权意义
    2.2 河道划界确权依据
3 调查过程及结果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成果
4 存在问题
    4.1 沿河土地、房屋等权证资料不清
    4.2 河道权属法规宣传工作不到位
    4.3 缺少职能部门配合, 工作难度大
    4.4 所需经费多
5 几点建议
    5.1 细化工作方案
    5.2 加大宣传力度
    5.3 落实工作经费
    5.4 及时验收, 建立长效机制

(9)对临汾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汾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临汾市河道治理
    2.1 加强宣传, 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
    2.2 迎难而上, 解决确权划界问题
    2.3 多方努力, 解决自筹资金问题
    2.4 建设生态河道
    2.5 加强管理, 强化基层技术力量
3 治理成果

四、对山西省河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土地划界确权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241国道跨柳根河大桥防洪影响分析及对策[J]. 任学强. 科技与创新, 2021(21)
  • [2]山西省河长制实践与建议[J]. 殷明. 水利发展研究, 2020(08)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山西省河长制实践研究[D]. 殷明. 山西大学, 2020(01)
  • [5]大连市甘井子区土龙水库降等论证及设计研究[D]. 陈乐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6]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运行管理研究[D]. 吴春龙. 扬州大学, 2018(05)
  • [7]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有关问题分析[J]. 常堃.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2)
  • [8]太原市河道划界确权工作探讨[J]. 李东海. 山西水利, 2016(04)
  • [9]对临汾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思考[J]. 郭春兴. 山西水利科技, 2013(03)
  • [1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政报, 2007(04)

标签:;  ;  ;  ;  ;  

关于山西省河流工程管护范围划界和划界确定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