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安全感从何而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阳火亮[3](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刘燕[4](2021)在《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正迈向智能化发展新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融合带来了教育发展新契机,教育虚拟社区这一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空间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并逐步走向普遍化。但是,自由自主、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也容易让恶语诋毁、隐私泄露等伦理失范成为可能,而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追求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便能有效制约社区交往的行为失范现象,从而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的赓续发展,同时也能有效促进社区凝聚力和社区生命力的提升。本研究在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指导下,以强化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效用、提高社区凝聚力为立足点,通过实证分析深入研究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各维度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伦理规范提出社区凝聚力的提升策略。主要以“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的具体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归纳出的具体因素,提出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社区凝聚力提升策略,进而将提升策略予以实施,验证其效果与合理性,具体如下:首先,基于一定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明确研究内容与思路,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次解读和诠释“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等重要概念,剖析和阐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的涵义并理解其实质;其次,通过亲身实践与调研,设计调查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得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各维度均具有显着影响,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后得出具体表现为交流沟通力、责任担当力、热情参与力以及协同合作力四个方面的影响;接着,结合实证分析后的结果,从交流沟通力、责任担当力、热情参与力和协同合作力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社区凝聚力提升策略,有“践行文明礼仪,提升交流沟通艺术”、“尊重和而不同,营造和谐沟通氛围”、“加强交往自律,促使良好沟通效果”等共计13条;然后,通过提升策略的实施及其效果验证过程,结合一定的调查结果分析,证实了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最后,进行研究总结,阐述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点和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苗炜[5](2020)在《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文中指出第一章烟1世上迷茫的人太多,他们需要指引。其中一些人当上了司机,就更需要指引。那辆雅阁车上,架着三台手机,都开着导航,司机踩一脚刹车,一个女声说,"请不要压线";一个女声说,"请保持车距";一个女声说,"请注意来往车辆"。车上了京顺路,三个女声此起彼伏,一个说,"前方畅通","前方"与"畅通"之间稍作停顿,似乎她观察了一下,才做出这个谨慎的判断。一个女声说,"前方道路限速六十",另一个女声说,"附近有北京龙翔汽车修理站,可以为您的导航软件提供升级服务"。刘棣和唐娟坐在后排,几近崩溃,开始唐娟还抱怨几句,但司机充耳不闻,不停捏着脸颊上的一块肉,从后侧方看,那块儿肉有点儿红肿,不知是长了一个痤疮,还是反复揉搓肿起来了。唐娟一股子起床气,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停边上吧,我要下车。"司机松了一下油门,一个女声说,"此处不能停车";一个女声说,"请注意后方车辆";一个女声说,"请注意前方有车辆汇入"。刘棣伸手拉唐娟,从背包里掏出大耳机,递给她,唐娟推开刘棣,骂了一句,闭上眼睛,靠在后座上。刘棣戴上耳机,两眼望向天。雅阁车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望京开到了东三环,周末的早上,道路还算畅通。临近朝阳医院,堵上了。一个女声说,"前方拥堵两百米,预计通行时间五分钟";一个女声说,"前方有闯红灯拍照";一个女声说,"前方有医院,注意避让行人"。唐娟睁开眼,拉着刘棣下车。
欧叶荣[6](2020)在《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碰撞愈烈、交锋正酣,多元文化场域的复杂交织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生态的典型特征,正不断威胁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较政治文化附着于政治系统的强大稳定性,及党内政治文化以维护政党合法性为宗旨的特征,行政文化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更易发生变动,也更能凸显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体现人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整合、引领的天然优势。而且,多元文化场域中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权力与权利、自我与他者、吃苦与享乐、个体与公共等价值间的张力,也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内部的多层次矛盾。这给行政文化整合带来了重大历史挑战,因而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成为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多元文化场域可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价值维度、性质维度、形式维度等多个层面立体展开;行政文化系统也是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精英性与大众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精神流传性与物质依附性等多元属性并存的有机统一体;由此可辩证把握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以及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从现实层面来看,主流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各个文化场域给行政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究其实质,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主要面临着传承与转换的整合、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现实与理想的整合、人与机器的整合、人的主体性的整合、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等实质困境。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具有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及行政文化生态系统两个层面的目标导向,需同时把握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和文化整合的特殊原则。其具体方案设计为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认知转变机制;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矫治优化机制;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沟通对话机制;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功能协调机制、结构重建机制、价值重塑机制;以及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风险规避机制五个阶段。其中,行政文化系统的结构重建和价值重塑是核心,也是本文主要创新点所在。不同文化场域之间的博弈,促使行政精神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行为文化等各层面的要素调整和内涵赋新:精神层面包括培养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行政动机、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相统一的行政态度、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相统一的行政情感等开放兼容的行政心理;塑造工作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统一的行政实践观、行政主体与公民身份相统一的行政角色观、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行政价值观等先进健康的行政观念;确立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相统一的行政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统一的行政信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相统一的行政道德等与时俱进的行政思想;及发展系统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话语体系等本土化的行政理论。制度层面包括以精英联大众,塑造全员参与的民主体系;以科学融人文,塑造技术规则的责任体系;以西方鉴中国,塑造融礼于法的法治体系;以传统喻现代,塑造自律家训的廉洁体系;以线上促线下,塑造人民满意的服务体系;以国内推国际,塑造和平发展的友好体系。行为层面包括“刮骨疗毒”之克服网络文化浮夸风气,反对形式主义;摒弃传统文化官本位意识,反对官僚主义;割除西方文化功利毒瘤,反对享乐主义;警惕大众文化消费特性,反对奢靡之风和“淬火赋能”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吸收西方竞争特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紧跟大众现实需求,为民服务真抓实干;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进一步指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体现了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共同揭示了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设者,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共同彰显了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所以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的建构,涵盖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取向、整体推进人民各项权利平衡发展的行政价值规范、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有机统一的行政价值准则、增强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行政价值标准、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行政价值追求、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政价值目标。为促进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具体实现,需遵循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及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等实践策略;实施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等现实路径。
赵梓溢[7](2020)在《“读书人”身份的认同与背离:朱元璋的心理传记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以中国历史上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为研究对象,以其本人所作的文章、颁布的诏令和记录他生平事迹的史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朱元璋的生活经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解读存在于他身上的两大悬疑性问题,一是一介贫民何以能荣登帝王之位?二是为何对读书人重用又打压?通过分析发现,朱元璋之所以能从贫民走上帝王之路。首先,是由于他投靠农民起义军给他人生带来的转机,而他之所以投军,是在寻求早年严重缺失的安全感的心理动力的驱使之下做出的选择。其次,是由于在起义军中,在首领郭子兴的关爱和提携之下,他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使得他明确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投身疆场,成为割据一方的起义军首领,这为他在乱世中能够争夺皇位提供了机会。再次,是由于他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冯国用、李善长等读书人的出现,为他在乱世之中规划的战略蓝图,使他萌发了乱世中夺取天下的雄心,这为他日后坐拥天下提供了可能性。最后,是由于在众多读书人的影响之下,他产生的“读书人”的身份认同,使得他礼贤下士,在身边聚集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而这是他之所以能君临天下的核心。由于朱元璋对读书人的礼遇、重用,使得他最终成功登上皇位,但是在坐稳皇位之后,他对读书人的态度却发生了硬逼、杀戮的巨大转变。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一些儒士不肯征召为官,刻意抵触朱元璋政权,使得朱元璋内心身份标准与外界感知到的自我意义之间出现偏差,在对自我身份调试的过程中产生“读书人”身份挣扎所引发的消极行为,是其态度转变的导火索。其次,由于卑微的出身、不光彩的游僧经历以及未获得“天命”象征的传国玉玺,使得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产生了深深地自卑感,这是他打压读书人的心理根源。最后,朱元璋早年复杂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使得他逐渐形成了猜疑的性格,而这在他处理文人儒士问题之时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致使他对文人儒士进行大肆打压。综上所述,朱元璋从贫民到帝王的根本转变在于对“读书人”身份的认同,而他对读书人的打压又是对读书人身份的迟疑,可见不同的身份认同会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对当下的我们来讲,启示我们要恰当的处理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以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马吉霞[8](2020)在《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发展,其联动效应带动中心城市西宁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场的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涌入城市并投身其中。本文以西宁市清真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打工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看女性打工者如何摸索着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两栖人”;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进行着城市文化适应;又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调适与自我表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继而对相关文献作以梳理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兴起的大背景及发展现状,以及本文两个“田野点”D饭店与R饭店的基本情况介绍与笔者打工的经历。第三章讨论了清真餐饮业的女性打工者从何而来、她们多元的身份与迁移动机以及为何成为“餐饮人”。第四章结合笔者的实践来分析女性打工者们职场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包括饭店内的劳动分工和饭店对她们的规训,以及女性打工者们发挥主动性去适应职场的策略。第五章从女性打工者精神方面如消费观念和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家庭角色的半脱嵌与新的关系圈等对她们精彩的城市生活作以总结。结语部分对乡土女性来到都市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反思。
张巍[9](2020)在《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即从单人心理学范式走向双人心理学范式。现如今,主体间取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主体间视角为基础,借鉴现象学、古典实用主义和动力系统理论等资源,提出心智三层级模型(内心维度)和双人互动的多重交流模型(人际维度),尝试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整合与重构。在内心维度上,人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依赖于表征的“旁观者模式”奠基。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身体(不依赖于表征的直接互动)为逐渐发展出的潜意识(有表征、无觉知)和意识(有表征、有觉知)活动提供了基础。由于表征的出现,有机体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能够对互动进行模拟,发挥一种“替代行动”的作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为创造性和幻想提供有利条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个体的心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身体、潜意识和意识。身体作为最底层,一方面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中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图式),实现与世界的直接互动。潜意识作为中间层,包含亚符号和符号的表征。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前者主要涉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或策略,后者主要与自体表征与内部他人(或客体表征)有关。意识位于最高层,与语言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对身体和潜意识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在人际维度上,从心智的三层级模型出发,可以将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即身体—身体、身体—潜意识、身体—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和意识—意识。在人际互动中,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可以视为最基本的两种互动模式,其普遍存在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我—它”关系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进行,实现对他人的操纵;“我—你”关系的实现则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对话之中,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情感调谐。在兼顾人际维度和内心维度的思路下,本文对个体发展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中被塑造。从关联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互动是“我—你”关系模式的典型示例。当安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使用索取、顺从、回避和控制策略,“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反复上演。在自恋需要的获取上,理想情况是母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自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会倾向于建立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人际互动中控制或操纵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在同伴关系中,通过相似性(及伴随的差异性)体验,个体与他人可以更顺畅地分享内部世界的体验,促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并融入更大的团体或集体,促进自体的发展。在亲密关系中,融洽的性行为有助于伴侣双方维持关系,不融洽的性行为可能会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个体化角度来看,理想的情况下,个体与他人的边界维持着动态平衡,相处融洽,表现出一种独处的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双方的边界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边界消解、模糊,个体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他人成为我的附属品;或者是联结切断,造成孤独或“虚假的独立”。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都“积淀”在个体的内部世界中,形成“多重内部回路”或“多重内部工作模型”,使心灵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在本文的整合视角下,精神分析治疗发生于分析师与来访者组成的主体间系统之中。在前反思的互动层面上,分析师需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来访者的改变提供榜样,如对使用回避和顺从策略的来访者提供支持,对使用索取和控制策略的来访者限定边界。在反思的觉察层面上,分析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当前的互动中“退后一步”或“按下暂停键”,看到互动的其他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简要“复述”来访者的叙述、解释来访者的互动策略、解释来访者的其他材料(如情绪状态),以及录像后进行回放和分析等方式实现。此外,精神分析治疗的推进不仅发生在相对安静的时刻里,还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相遇时刻、情感突出时刻和关系破裂后的修复时刻。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密切关注临床经验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
刘辉[10](2019)在《“我”的职业获得感怎么了 ——幼儿园教师职业获得感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职业获得感”即幼儿园教师关于“职业获得”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鉴于从业者基于职业的“获得”主要包括物质获得、岗位成就以及社会认可,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理当涉及物质需求满足感、岗位成就感和社会尊重感三个方面的体验感。其中,前者属于物质获得感,后两者则属于精神获得感。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G市A幼儿园的S及L两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进行深描,结果发现S及L两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不足,具体表现为物质需求满足感式微、岗位成就感偏低及社会尊重感钝化。究其原因,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主要受到外界刺激和教师自身内在感受性的影响。首先,外界给予幼儿园教师的物质刺激量和精神刺激量不足,表现为:“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满腔工作热血却难以得到挥洒”及“奈何职业身份遭轻视”。其次,不同的幼儿园教师对自身已有实际获得的内在感受性不同,主要表现为:同“获”而不同“感”;异“获”仍不同“感”。因此,为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一方面需要大力改善幼儿园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关怀,以增强其“外界刺激”;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园教师自悟自省,以提升其“内在感受性”。
二、我的安全感从何而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安全感从何而来?(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
三、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需要层次理论 |
1.4.2 社会认同理论 |
1.4.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及社区凝聚力概述 |
2.1 教育虚拟社区 |
2.1.1 社区与虚拟社区 |
2.1.2 教育虚拟社区 |
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 |
2.2.1 伦理与网络伦理 |
2.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 |
2.2.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 |
2.3 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 |
2.3.1 凝聚力 |
2.3.2 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 |
第3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假设及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研究假设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3 调查问卷的前测与修正 |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2 学习者基本信息分析 |
3.2.3 各因素的统计分析 |
3.2.4 因子分析 |
3.2.5 聚类分析 |
3.3 实证分析小结 |
3.3.1 验证假设结果 |
3.3.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交往沟通力的影响分析 |
3.3.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责任担当力的影响分析 |
3.3.4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热情参与力的影响分析 |
3.3.5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协同合作力的影响分析 |
第4章 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社区凝聚力提升策略 |
4.1 “交往沟通力”因素的提升策略 |
4.1.1 践行文明礼仪,提升交流沟通艺术 |
4.1.2 尊重和而不同,营造和谐沟通氛围 |
4.1.3 加强交往自律,促使良好沟通效果 |
4.2 “责任担当力”因素的提升策略 |
4.2.1 明晰价值引领,深化责任认知要求 |
4.2.2 注重文化熏陶,强化责任情感认同 |
4.2.3 内蕴忠恕守信,锤炼责任意志品质 |
4.2.4 倡导知行合一,推动责任行为自觉 |
4.3 “热情参与力”因素的提升策略 |
4.3.1 优化平台功能,增强学生参与兴趣 |
4.3.2 完善评价机制,激发个体参与活力 |
4.3.3 彰显人文关怀,发挥自身参与价值 |
4.4 “协同合作力”因素的提升策略 |
4.4.1 成员同侪互助,提高合作信任程度 |
4.4.2 主张协作建构,增进合作友好关系 |
4.4.3 给予适时引导,开发合作创新思维 |
第5章 社区凝聚力提升策略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
5.1 提升策略实施与调查问卷分析 |
5.1.1 提升策略的实施 |
5.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5.2 提升策略实施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1.3 研究的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二章巧克力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第三章伤心故事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6)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是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多元文化场域 |
1.2.2 行政文化 |
1.2.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整合相关研究 |
1.3.2 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3 多元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4 行政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5 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理论逻辑 |
2.1 多元文化场域的多维立体呈现 |
2.1.1 时间维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交汇 |
2.1.2 空间维度: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
2.1.3 内容维度: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交织 |
2.1.4 价值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
2.1.5 性质维度: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 |
2.1.6 形式维度: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碰撞 |
2.2 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元属性并存 |
2.2.1 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相统一 |
2.2.2 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相统一 |
2.2.3 精英性与大众性相统一 |
2.2.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 |
2.2.5 物质依附性与精神流传性相统一 |
2.3 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 |
2.3.1 多元文化场域是行政文化多元属性生成的客观环境 |
2.3.2 行政文化系统是多元文化特质要素的融合样态 |
2.3.3 行政文化各成分的交锋是多元文化场域竞争的具体反映 |
2.3.4 多元文化场域变换与行政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 |
2.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 |
2.4.1 舆论形势:多元社会思潮泛滥挑战和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2.4.2 政治导向:多元文化场域的政治化趋势是行政文化整合的催化剂 |
2.4.3 历史渊源:行政文化整合是应对多元文化冲突的主动选择 |
2.4.4 理论支撑:行政文化自身具有对他文化的渗透、融合、同化功能 |
2.4.5 现实要求:多元文化场域的激烈交锋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层次矛盾 |
第3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现实逻辑 |
3.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
3.1.1 主流文化确保行政文化前进方向 |
3.1.2 优秀传统文化筑牢行政文化思想根基 |
3.1.3 西方文化拓宽行政文化国际视野 |
3.1.4 网络文化丰富行政文化表达方式 |
3.1.5 精英文化提升行政文化发展层次 |
3.1.6 大众文化增添行政文化现实意蕴 |
3.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西方文化霸权企图消解主流行政文化的主导地位 |
3.2.2 落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行政文化转型与升级 |
3.2.3 网络文化低俗致瘾削弱行政文化传播力与被认同 |
3.2.4 精英文化品质下滑降低行政文化的思想深度 |
3.2.5 大众文化混乱异化加深行政文化的世俗观念 |
3.2.6 青年亚文化流行狂欢侵蚀行政文化的人格素养 |
3.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实质困境 |
3.3.1 传承与转换的整合困境 |
3.3.2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困境 |
3.3.3 现实与理想的整合困境 |
3.3.4 人与机器的整合困境 |
3.3.5 人的主体性的整合困境 |
3.3.6 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困境 |
第4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指导原则与方案设计 |
4.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 |
4.1.1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的目标预期 |
4.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生态系统的目标预期 |
4.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指导原则 |
4.2.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 |
4.2.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特殊原则 |
4.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方案设计 |
4.3.1 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 |
4.3.2 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 |
4.3.3 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 |
4.3.4 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 |
4.3.5 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 |
第5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 |
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认知转变机制 |
5.1.1 各美其美:文化认同 |
5.1.2 美人之美:文化尊重 |
5.1.3 美美与共:文化宽容 |
5.1.4 天下大同:文明进步 |
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矫治优化机制 |
5.2.1 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转换 |
5.2.2 西方文化的积极引进与智慧识别 |
5.2.3 精英文化的凤凰涅磐与自我新生 |
5.2.4 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与返璞归真 |
5.2.5 网络文化的引导匡正与健康回归 |
5.2.6 青年亚文化的有效疏导与科学治理 |
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沟通对话机制 |
5.3.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序对接 |
5.3.2 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义交流 |
5.3.3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雅俗共进 |
5.3.4 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融互鉴 |
5.3.5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价值融合 |
5.3.6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 |
5.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功能协调机制 |
5.4.1 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引与传统文化固本培元相结合 |
5.4.2 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与西方文化开放创新相结合 |
5.4.3 精英文化批判教化与大众文化活跃写实相结合 |
5.4.4 主流文化凝聚引导与网络文化认同补阙相结合 |
5.4.5 科学文化技术理性与人文文化人本关怀相结合 |
5.4.6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与青年亚文化批判个性相结合 |
5.5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结构重建机制 |
5.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精神文化的整合 |
5.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制度文化的整合 |
5.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行为文化的整合 |
5.6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价值重塑机制 |
5.6.1 人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核心和主体要素 |
5.6.2 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 |
5.6.3 多元文化场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构建 |
5.7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机制 |
5.7.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潜在风险 |
5.7.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 |
第6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路径 |
6.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策略 |
6.1.1 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 |
6.1.2 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 |
6.1.3 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 |
6.1.4 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 |
6.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措施 |
6.2.1 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
6.2.2 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2.3 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 |
6.2.4 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 |
6.2.5 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读书人”身份的认同与背离:朱元璋的心理传记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2.1 朱元璋 |
2.1.1 朱元璋生平 |
2.1.2 朱元璋的相关研究 |
2.2 身份认同 |
2.2.1 身份认同的概念 |
2.2.2 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
2.2.3 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 |
2.3 前人研究不足 |
2.4 心理传记学视角下的朱元璋 |
3 研究方法:心理传记学 |
3.1 传主的选择 |
3.2 悬疑性问题的提出 |
3.2.1 一介贫民为何能荣登帝王之位? |
3.2.2 为何对读书人重用又打压? |
3.3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
3.4 资料的筛选 |
3.5 理论的选择 |
4 研究一一介贫民何以能荣登帝王之位? |
4.1 引言 |
4.2 早年安全感缺乏——谨慎抉择,从军保命 |
4.3 自我同一性确定——投身疆场,立足乱世 |
4.4 人际际遇——萌生雄心,争夺天下 |
4.5 “读书人”身份认同——礼贤下士,谋得帝位 |
4.6 小结 |
5 研究二为何对读书人重用又打压? |
5.1 引言 |
5.2 “读书人”身份挣扎 |
5.3 潜藏的自卑 |
5.3.1 身居帝位却出身卑微 |
5.3.2 九五之尊却有着不光彩的经历 |
5.3.3 君临天下却得位不正 |
5.4 猜疑性格的催化 |
5.5 小结 |
6 讨论 |
7 结论 |
8 本研究的价值 |
9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 |
1.2.2 有关女性农民工的研究 |
1.2.3 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借鉴 |
1.4.1 都市人类学 |
1.4.2 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理论 |
第二章 我的“田野”镜像:都市的魅力 |
2.1 大美青海: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大发展 |
2.1.1 新世纪以来青海发展的新机遇 |
2.1.2 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
2.2 清真餐饮业:城市餐饮业亮丽的风景线 |
2.2.1 清真饮食文化的解读 |
2.2.2 西宁市清真餐饮业的初探 |
2.3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的打工生活 |
2.3.1 四星级的D饭店 |
2.3.2 大众的R饭店 |
第三章 她们是谁:来源、身份与成为餐饮人 |
3.1 从何而来 |
3.1.1 不规则的劳动力圈 |
3.1.2 女性打工者的省内流动 |
3.2 女性打工者的身份与迁移动机 |
3.2.1 多元的身份 |
3.2.2 不同的迁移动机 |
3.3 何以成为“餐饮人” |
3.3.1 资本存量少 |
3.3.2 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其生活习惯 |
3.3.3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利用 |
第四章 职场生活:新的社会适应 |
4.1 走进餐饮业的机缘 |
4.1.1 不同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的进入 |
4.1.2 女性打工者的劳动分工 |
4.2 制度的规训与职场的适应 |
4.2.1 外在身体的呈现与内在情感的规训 |
4.2.2 作息时间的安排 |
4.2.3 劳动过程的监视 |
4.3 职场的生存策略 |
4.3.1 结群而处之 |
4.3.2 隐忍的消极反应 |
4.3.3 把握有限的自主性 |
第五章 日常生活:职场外的社会适应 |
5.1 物质方面:收入与消费 |
5.1.1 收入 |
5.2 社会生活:休闲、家庭与交际 |
5.2.1 城市休闲生活初体验 |
5.2.2 家庭角色的半脱嵌 |
5.2.3 社会交往与新的关系圈 |
5.2.4 收入的支配与消费 |
5.3 精神生活:文化适应与人生规划 |
5.3.1 恋爱与婚育观念的变化与选择 |
5.3.2 信仰的实践与表达 |
5.3.3 人生规划 |
结语:乡土女性的都市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9)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导论: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诉求”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 |
一、从单人心理学到双人心理学 |
二、主体间转向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体间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
一、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奥林奇和布兰德沙夫特 |
二、阿隆、本杰明和奥格登 |
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
四、毕比和拉赫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型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模型 |
第二章 心灵: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 |
第一节 表征的派生地位 |
一、作为核心概念的表征 |
二、一种无表征的“认识论” |
第二节 演化心灵的三阶段 |
一、身体:与环境的直接互动 |
二、潜意识:表征及其自动化 |
三、意识:觉知及其调控 |
第三节 内部回路与外部回路 |
第四节 小结:“私密空间” |
第三章 人际:“共在”中的个体与他人 |
第一节 心智三层级模型 |
一、作为动力系统的心智 |
二、最底层:身体 |
三、中间层:潜意识 |
四、最高层:意识 |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基本形式 |
一、6种基本交流形式 |
二、几点重要说明 |
第三节 人际互动中的基本模式 |
一、两类基本关系模式:“我—它”与“我—你”关系 |
二、“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四节 小结:生成的动力系统 |
第四章 个体发展: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 |
第一节 关系之网:人际互动的“战场” |
一、亲子关系 |
二、同伴关系 |
三、亲密关系 |
第二节 个体化:他人与我的界限 |
一、相对独立的“我” |
二、多重自体与连续自体 |
第三节 小结:发展的两条线索 |
第五章 治疗策略:反思与前反思的互补 |
第一节 治疗的总体原则 |
第二节 互动:前反思层面的模式更替 |
一、提供支持 |
二、限定边界 |
三、治疗中的特殊时刻 |
第三节 “慎思”:反思层面的自体调节 |
一、反思的重要性 |
二、针对具体策略的解释 |
三、在困境或危机中促进反思 |
第四节 小结: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的职业获得感怎么了 ——幼儿园教师职业获得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研究伦理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获得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比较理论 |
(一)社会比较的基本观点 |
(二)社会比较模式 |
(三)社会比较与职业获得感的关系梳证 |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理论 |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内涵解读 |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梳证 |
(三)感受性、感觉阈限与职业获得感的关系梳证 |
第二章 “我”的职业获得感如何——基于S、L两位幼儿园老师的故事 |
一、走近S、L老师 |
(一)S老师的生活场域及工作经历素描 |
(二)L老师的生活场域及工作经历素描 |
二、“职业获得”之我感——S、L老师的真实体验 |
(一)物质需求满足感式微 |
(二)岗位成就感偏低 |
(三)社会尊重感钝化 |
第三章 “我”的职业获得感为何如此 |
一、外源性因素 |
(一)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 |
(二)满腔工作热血却难以挥洒 |
(三)奈何职业身份遭轻视 |
二、内在性因素 |
(一)同“获”而不同“感” |
(二)异“获”仍不同“感” |
第四章 “我”的职业获得感如何才能提升 |
一、增强“外界刺激”:大力改善幼儿园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关怀 |
(一)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物质收益,提升其物质需求满足感 |
(二)给予幼儿园教师工作上更多的认可,激发其岗位成就感 |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身份的社会地位,孕育其社会尊重感 |
二、提升“内在感受性”:积极引导幼儿园教师自悟自省 |
(一)主动关注自我的实际需求 |
(二)主动反省自身的工作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我的安全感从何而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02)
- [4]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D]. 刘燕.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烟及巧克力及伤心故事[J]. 苗炜. 当代, 2020(06)
- [6]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D]. 欧叶荣. 湘潭大学, 2020(12)
- [7]“读书人”身份的认同与背离:朱元璋的心理传记学分析[D]. 赵梓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D]. 马吉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我”的职业获得感怎么了 ——幼儿园教师职业获得感叙事研究[D]. 刘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