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细胞藻类培养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1](2019)在《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开花期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域分布、适应性以及产量的潜能。穗型和粒形直接决定着水稻产量三要素中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水稻开花期、穗型和粒形的调控基因进行功能解析,挖掘更多优异的等位基因,有助于水稻的定向遗传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在30个水稻Dof基因成员中只有3个基因被证实参与抽穗期的调控。为了进一步挖掘Dof家族基因是否存在更多的抽穗期基因以及优异的基因资源,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水稻Dof家族基因的功能展开。粒形直接决定着千粒重,继而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围绕一个水稻粒形基因WG7的功能展开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529份水稻种质资源的抽穗期数据,结合RiceVarMap网站上的基因型数据,对30个水稻Dof家族基因进行单倍型水平上的关联分析,共有22个Dof基因与抽穗期相关。这22个Dof基因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8个Dof基因(OsDof6,7,10,11,13,16,20和21),它们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籼稻亚群和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都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第二种类型包括OsDof1和OsDof12,在长日照条件下,籼稻亚群和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都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但在短日照条件下,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单倍型之间都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第三种类型有4个Dof基因(OsDof23,25,29和30),它们无论在长日照还是在短日照条件下,只有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而在籼稻亚群单倍型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剩余的8个Dof基因单倍型之间没有显着性的差异。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30个Dof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发现11个基因和9个基因的CRISPR/Cas9突变体分别在长日照条件和短日照条件下有抽穗期的效应。Dof家族的其他成员没有抽穗期的效应。此外,Dof家族部分基因的突变体对株高也有影响。3.核酸多样性分析显示有6个基因πc/πw比值都小于0.5,表明它们在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经历了选择。在这6个基因中,OsDof2,16和24这3个基因调控抽穗期。OsDof7和OsDof21的Tajima’s D值在野生稻中是负数(P<0.05),表明OsDof7和OsDof21已经在野生稻中经历了纯化选择。此外,8个Dof基因(OsDof5,8,12,14,17,18,22和29)在栽培稻中以及3个Dof基因(OsDof3,5和7)在野生稻中的Fu and Li’s D值显着偏离中性(P<0.05),表明这些基因在野生稻中经历了自然选择,并在栽培稻中经历了人工选择。4.与野生型中花11相比,OsDof15的CRISPR/Cas9突变体显着变小,特别是株高和穗型。OsDof15启动子的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较小,穗长较短,因此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SP3(Short Panicle 3)。转基因互补以及CRISPR/Cas9敲除实验,进一步证实SP3就是OsDof15。5.实时定量PCR和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SP3特异地在幼穗中表达,尤其是在枝梗原基中(包括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原基)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P3是核蛋白,双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实验证明SP3是一个转录激活子。实时定量PCR和RNA原位杂交实验证明SP3可以调控APO2/RFL的表达。6.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分别在sp3突变体中的表达下调和上调最终导致sp3突变体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减少。7.我们发现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变小,粒形变窄,命名为wg7(wide grain 7)。测序结果显示,T-DNA插入到LOCOs07g47360基因的第7个外显子中。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T-DNA插入与粒宽共分离,通过超表达以及CRISPR/Cas9敲除实验,证实了WG7就是LOCOs07g47360。8.颖壳切片以及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细胞数目的差异是造成粒宽差异的主要原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wg7突变体和野生型之间也有显着性差异。9.利用酵母单杂交以及凝胶阻滞实验找到了WG7结合的核心顺式元件CATTTC,证实了OsMADS1是WG7的直接下游靶标基因。双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实验证明了WG7通过直接结合到OsMADS1启动子上的CATTTC元件上,激活OsMADS1的表达。对WG7结合的核心顺式元件CATTTC的CRISPR/Cas9敲除证实了这种调控关系的真实性。10.WG7编码一个含有CW结构域的锌指蛋白,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wg7突变体中,OsMADS1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H3K4me3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这些结果表明,WG7通过介导OsMADS1启动子H3K4me3的修饰来调控OsMADS1的表达。
田程,崔建升,刘杰[2](2011)在《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文中提出单细胞藻中含有大量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EPA和DHA,而且多数的单细胞藻具有生长繁殖快、环境适应力强、培养周期短等特点。可实现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大量培养获得高产的目的,是鱼、虾、贝类等海产品的理想鲜活饵料,藻类培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海产品育苗的成败,因此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技术是育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单细胞藻类在贝类、虾蟹类、鱼类人工育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简述一下藻类培养的注意问题:
邹琰,李琪,邱兆星,张良[3](2010)在《单胞藻高温期培养技术要点》文中指出单细胞藻类具有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不仅是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来源,还是鱼类及其他养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尤其作为贝类、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其育苗的成败更是与单胞藻的密度和质量直接相关。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易衰败,原
邹琰,李琪,邱兆星,李莉,刘广斌[4](2010)在《贝类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贝类资源丰富。近几年,随着自然海区环境的恶化,贝类野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苗种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作为贝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单胞藻饵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根据工作经验,简述一下贝类育苗中
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5](2008)在《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技术要点》文中提出 一、混养品种混养的虾类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蟹同属甲壳动物,其栖息习性、食性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青蟹营底栖爬行活动,而虾类多营游泳活动,虾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经济效益。进行虾蟹混养,必须根据虾、蟹不同的生态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创造适宜虾、蟹共栖共生的良好环境,减少或避免虾、蟹的相互残食,达到综合利用池塘,增产增收
宫春光,于清海,陈福杰[6](2008)在《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均已被掌握。目前困扰其育苗成活率与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是病害的频繁发生,2008年春季育苗中,广东、福建、海南等主要育
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7](2008)在《对虾养殖技术之五 对虾池塘套养技术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套养品种套养的虾类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蟹同属甲壳动物,其栖息习性、食性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青蟹营底栖爬行活动,而虾类多营游泳活动,虾蟹套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张辉,孙雪峰,尤宏争[8](2008)在《不同单细胞藻类对日本对虾仔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卤虫为主要饵料,通过向水体中添加不同的单细胞藻类,测得仔虾的体长、体重、蜕皮数、存活率。单种投喂组结果表明:添加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时仔虾存活率最高,添加海水小球藻时仔虾存活率较高,而添加叉鞭金藻、等鞭金藻时仔虾生长最好,添加硅藻、海水小球藻时仔虾生长较好;混合投喂组结果表明:有叉鞭金藻组、等鞭金藻组仔虾存活率最高,有等鞭金藻组,有叉鞭金藻和等鞭金藻组都生长较快。
申法祥,李克波,陈洪秀,续宗贵,葛长尊,李佳[9](2008)在《褶皱臂尾轮虫工厂化高密度培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室内水泥池总计580 m3进行了轮虫大水体、高密度培养,三年共采集轮虫6600亿个,培养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较好地满足了虾、蟹、鱼类等苗种生产所需,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且效益显着。
仇建标,仇岩云,徐衡[10](2006)在《蒙古裸腹溞的培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细胞藻类培养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Dof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Dof基因家族的概述 |
1.2.1.1 Dof概念简介 |
1.2.1.2 Dof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
1.2.2 基因克隆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
1.2.3 关联分析 |
1.2.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2.3.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1.2.4 遗传力和遗传力缺失 |
1.2.5 植物的开花调控 |
1.2.5.1 水稻光周期调控途径 |
1.2.5.2 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开花期基因 |
1.2.5.3 开花期基因影响品种地域分布 |
1.2.6 水稻的穗型发育 |
1.2.6.1 水稻的穗型 |
1.2.6.2 茎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成及其活性的维持 |
1.2.6.3 调控IM向 SM转变的基因 |
1.2.6.4 调控AM发育的功能基因 |
1.2.6.5 调控SM向 FM转变的基因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田间材料种植和目的性状的考察 |
2.1.2 遗传转化材料 |
2.2 菌株和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2.2.1 菌株和载体 |
2.2.2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2.2.3 互补载体构建 |
2.2.4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3 遗传转化 |
2.4 水稻Dof家族基因的分离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5 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2.5.1 基因型数据 |
2.5.2 SNP水平和单倍型水平上的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2.6 Dof家族基因的核酸多样性 |
2.7 转基因无痕迹的检测 |
2.8 水稻DNA的抽提及共分离鉴定 |
2.9 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2.10 原位杂交 |
2.11 亚细胞定位 |
2.12 荧光素酶的转录活性测定 |
2.13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of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 |
3.2 Dof家族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3.3 Dof家族基因SNP水平上和单倍型水平上的关联分析 |
3.4 比较Dof家族基因单倍型之间抽穗期的效应 |
3.5 通过CRISPR/Cas9 进行Dof家族基因的功能验证 |
3.5.1 CRISPR/Cas9 突变体的突变情况 |
3.5.2 用CRISPR/Cas9 突变体鉴定Dof家族基因调控抽穗期 |
3.6 Dof家族基因的核酸多样性 |
3.7 OsDof15/SP3 的功能验证 |
3.7.1 sp3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3.7.2 SP3 基因的克隆 |
3.7.3 SP3 的表达谱 |
3.7.4 SP3 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 |
3.7.5 SP3 调控APO2/RFL的表达 |
3.7.6 SP3 调节细胞分裂素的体内平衡 |
3.7.7 Do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 |
4 讨论 |
4.1 抽穗期的微效Dof基因能解释水稻抽穗期的缺失遗传力 |
4.2 Dof家族基因对长日照和短日照有不同的响应 |
4.3 Dof家族基因之间存在功能冗余和分化 |
4.4 OsDof15/SP3 参与调控APO2/RFL的表达来控制穗发育 |
4.5 SP3 协调参与细胞分裂素稳态基因的表达 |
4.6 优化SP3 的表达水平培育高产品种 |
第二章 粒形基因WG7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粒形基因的调控机理 |
1.2.1.1 G蛋白信号途径 |
1.2.1.2 MAPK信号途径 |
1.2.1.3 植物激素信号途径 |
1.2.1.3.1 生长素信号途径 |
1.2.1.3.2 BR信号途径 |
1.2.1.4 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 |
1.2.1.5 转录因子调控途径 |
1.2.2 组蛋白修饰在粒形调控中的作用 |
1.2.2.1 组蛋白修饰与转录 |
1.2.2.2 组蛋白修饰对粒形的调控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材料 |
2.2 田间种植和表型考察 |
2.2.1 田间种植 |
2.2.2 表型考察 |
2.3 菌株和载体的构建 |
2.3.1 菌株和载体 |
2.3.2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3.3 双链抑制载体构建 |
2.3.4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2.4 遗传转化 |
2.5 水稻DNA的小样抽提及共分离鉴定 |
2.6 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2.7 RNA-Seq分析 |
2.8 电镜扫描 |
2.9 颖壳组织切片 |
2.10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 |
2.11 酵母单杂交 |
2.12凝胶迁移实验 |
2.13 基于双荧光素酶系统分析蛋白转录活性 |
2.14 ChIP-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wg7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3.2 WG7 的克隆 |
3.3 WG7 直接结合在粒形基因OsMADS1 的启动子上 |
3.4 WG7 激活OsMADS1 的表达 |
3.5 WG7 调控OsMADS1 启动子H3K4me3 的水平 |
3.6 WG7 结合位点的CRISPR/Cas9 突变 |
4 讨论 |
4.1 WG7 通过直接上调OsMADS1 的表达来增加粒宽 |
4.2 WG7 参与形成复合体对OsMADS1 进行H3K4me3 的修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 |
Protocol1: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Protocol2: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粳稻) |
Protocol3:植物总RNA抽提 |
Protocol4:植物总RNA的反转录 |
Protocol5:qRT-PCR |
Protocol6:RNA原位杂交 |
Protocol7: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 |
Protocol8:酵母的快速转化和酵母单杂交显色反应 |
Protocol9: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
Protocol10:凝胶阻滞实验 |
Protocol1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附录 Ⅱ 本研究中关联到的Dof基因单倍型之间抽穗期效应的多重比较 |
附录 Ⅲ 本研究中用到的引物 |
附录 Ⅳ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贝类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适宜藻种的选择 |
二、培育设施 |
1. 培育用水 |
2. 培养器具 |
三、日常管理 |
1. 接种比例 |
2. 搅拌和充气 |
3. 光照 |
4. 温度 |
四、日常观察 |
1. 藻液颜色 |
2. 沉淀情况 |
3. 其他 |
五、敌害生物的防治 |
1. 预防措施 |
2. 消除和抑制敌害生物生长 |
(6)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对虾幼体弧菌病 |
二、白对虾幼体丝状细菌病 |
(7)对虾养殖技术之五 对虾池塘套养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套养品种 |
二、池塘条件 |
三、清池消毒 |
1. 池塘内引进一层薄水, 在晴天上午或中午用药物 |
2. 消毒后, 第二天进水冲洗1次~2次。然后进水40cm |
3. 用茶籽饼消毒后水不必排掉, 第二天采用60目~80 |
四、培养基础饵料 |
五、苗种放养 |
1. 青蟹苗种的选择 |
2. 对虾苗种的选择 |
3. 苗种的放养时间 |
4. 放苗密度 |
5. 投苗方法 |
六、虾苗的暂养标粗 |
七、饲料投喂 |
1. 饲料种类 |
2. 投饲量 |
3. 投喂方法 |
八、日常管理 |
1. 巡池观察 |
2. 调节盐度 |
3. 稳定水质 |
(8)不同单细胞藻类对日本对虾仔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用仔虾 |
1.1.2 试验时间及所用器材 |
1.1.3 试验用饵料 |
1.1.4 试验用水 |
1.2 方法 |
1.2.1 试验管理 |
1.2.2 试验方法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胞藻试验的结果分析 |
2.1.1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体长增长的影响 (见表2) |
2.1.2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体重增长的影响 |
2.1.3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
2.1.4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细胞藻类对日本对虾仔虾蜕皮的影响 |
2.2 水体中添加混合单胞藻组的结果分析 |
2.2.1 添加混合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体长增长的影响 |
2.2.2 添加混合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体重增长的影响 |
2.2.3 添加混合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
2.2.4 添加混合单细胞藻类对日本对虾仔虾蜕皮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水体中添加单种单胞藻对日本对虾仔虾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
3.2 水体中添加混合单胞藻组对日本对虾仔虾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
四、单细胞藻类培养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D]. 黄勇.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2]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J]. 田程,崔建升,刘杰. 中国水产, 2011(05)
- [3]单胞藻高温期培养技术要点[J]. 邹琰,李琪,邱兆星,张良. 齐鲁渔业, 2010(05)
- [4]贝类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J]. 邹琰,李琪,邱兆星,李莉,刘广斌. 科学养鱼, 2010(04)
- [5]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技术要点[J]. 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 海洋与渔业, 2008(09)
- [6]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J]. 宫春光,于清海,陈福杰. 科学养鱼, 2008(09)
- [7]对虾养殖技术之五 对虾池塘套养技术要点[J]. 李卓佳,杨莺莺,杨铿,陈永青. 中国水产, 2008(08)
- [8]不同单细胞藻类对日本对虾仔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J]. 张辉,孙雪峰,尤宏争. 饲料工业, 2008(12)
- [9]褶皱臂尾轮虫工厂化高密度培养技术[J]. 申法祥,李克波,陈洪秀,续宗贵,葛长尊,李佳. 河北渔业, 2008(04)
- [10]蒙古裸腹溞的培养技术[J]. 仇建标,仇岩云,徐衡. 科学养鱼,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