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力学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21)在《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文中提出力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研究这一时段技术学科的提出和中国力学专业创建不仅是对学科历史的补充,而且为当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学术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尚存一些薄弱环节。研究着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考察在1949年之后中国力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科学家在力学专业建立之初对力学专业性质的讨论;二、梳理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的创建情况;三、分析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学科在中国建立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对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建立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力学学科是在科学家的影响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学科。研究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力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进行历史考察,为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祝达[2](2020)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就高铁安全运营而言,地震是最能对其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因此,开展高铁地震预警研究是降低甚至消除天然地震对高铁安全运营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基于现场模拟的并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场地以及高铁沿线干扰等因素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天然地震波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但其成本较高且耗时费力。因此,本文从室内原型模拟的角度出发,研发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并通过该测试系统模拟、生成、发送地震波以及非地震干扰波以对国内现行的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开展测试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地震预警、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适用于高铁地震预警系统模拟测试研究的振动台模拟、板卡模拟以及软件模拟等三种模拟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 VIEW研发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并利用其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功能进行测试的方案。2.介绍测试数据的来源及构成以及天然地震波的选取标准,并提出一种近似呈线性分布的多台站记录选取方法;对地震波、干扰波等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Django开发具备近似呈线性分布的多台站识别、选取功能的地震数据查询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多台站P波预警测试数据的选取效率。3.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 VIEW研发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通过实例对测试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并对原始波形和采集波形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系统的幅值精度为0.005±0.002 gal且加速度峰值时刻是无差别的,即本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是精确的、可靠的。进一步地,利用该测试系统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功能验证与测试,确定本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是可行的、高效的。
赵岑[3](2019)在《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地震预警是一种新兴的实时地震减灾技术。在地震预警中,对预警目标地点地震动大小的预测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规的预警算法利用P波记录进行地震定位、估算震级,然后运用地震动衰减关系(GMPE)来估计S波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定位的误差、震级估算的误差,再加上GMPE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导致估算出来的S波地震动参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Pd–PGV模型之类的现地预警模型,利用P波地震动参数和S波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预测,但忽略了震源信息、传播路径、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在这一环节上,目前的预警算法有待改善。本文针对预警目标场地地震动预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地预警模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本文称为S/P谱比模型)。在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P波后,利用P波3秒反应谱的观测值,乘以S/P模型的谱比预测值,对随后到达监测台站的S波的反应谱进行预测。将反应谱预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新的预警模型丰富了地震预警的算法,提高了对预警目标场地S波地震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日本、美国西部、中国西南3个地区的地震记录,研究了S波反应谱与P波前3秒的反应谱的比例关系(本文称为S/P谱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震级、震源距离、场地条件是S/P谱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频发的中小地震,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级;在需要预警的中短距离范围内,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源距离;场地条件对S/P谱比值存在显着的影响,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使用的场地参数(VS30或场地类别SC)容易勘测;在日本俯冲带地区,S/P谱比值基本上不受地震类别的影响,S/P模型避免了使用P波记录确定地震类别的困难;震源机制对S/P谱比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谱周期上统计不显着,可以不考虑。2.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日本俯冲带地区的S/P模型、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P模型、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S/P模型。3.在建立模型后,利用S/P模型和P波3秒反应谱的记录值,对S波反应谱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和记录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参考中国高速铁路暂行的地震紧急处置方案,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40、80、100或120 gal为报警阈值,对S/P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了测试,统计了正确报警、误报和漏报的比例。结果表明:S/P模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高铁预警中;模型预警效果良好,正确报警的比例比误报和漏报大许多。5.对S/P模型的预测对象进行了扩展,使其除了S波反应谱和PGA之外,也能够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PGV、谱强度SI、日本气象厅地震仪器烈度IJMA进行有效的预测。
张力方[4](2019)在《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及周边为研究示范区,开展强震构造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该断裂带为我国南北地震带的西北分支,地震构造复杂,历史上大震频发,是人口稠密的峡谷型人口聚集带。未来仍将面临强震破坏及诱发型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一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尤为必要。由于整个地区贯穿一条由多个分段组成全新世走滑断裂,其地震活动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特征,同时受到较活跃的本底地震和中强地震的影响。故在本文中,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多种地震潜源建模,并采用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模型进行未来不同时间窗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为实现该目的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对于活动断裂分段上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尤其是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故根据特征断层的三维构造参数建立三维断面源,震级频度关系采用特征地震模型;大震复发性描述除了采用常规的泊松分布模型,并采用以离逝时间为条件的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用多种震级-破裂经验关系综合评价特征震级大小与平均复发周期及方差,得到不同时间窗内大地震的发震概率;采用断层距的衰减关系得到近断层区域的地震动分布。采用断层距衰减关系可体现逆冲构造发震时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并有望解决经典水平面源容易低估近断层地震的问题。在布朗过程时间模型中特征震级大小、复发周期和非周期因子是影响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因子,在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信息不很完备的情况下,需慎重使用,地震复发模型应采用泊松模型以降低系统不确定性。(2)对于强震构造区的本底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成丛性和条带性,为了体现这种空间不均匀性,采用网格化的点源模型,地震发生率估计采用考虑构造对其影响的椭圆平滑算法;震级频度关系为截断的G-R分布,地震复发采用泊松分布模型表达。最终得到的地震危险性与本底地震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有效解决了经典水平面源模型无法体现本底地震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3)对于强震构造区本底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中强地震活动,其发震位置和时间依然与活断层活动性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只是相关性要比特征地震的弱很多,在空间与时间上呈现更多的随机性。所以,采用活动性类似的几条断层的包络区作为其潜在震源区,即经典的水平面源模型,采用等效的平均地震深度。考虑的震级范围为本底地震上限到特征断层的次大震级,地震活动为遵循G-R分布的泊松过程,并借鉴空间分布函数以体现地震在各潜源区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以上三种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得到三类潜源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危险性,最终给出多概率(重现期475年、2475年)多频段(峰值、0.2s和1s)的地震动谱参数评估结果。(4)以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三维断层面源中特征断层的震源参数,进行基于设定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得到近断层的地震动场模拟结果。该方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由于放弃了地震要素中最难把握的时间因素,得到确定性的结果可视为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可信地震动,可作为概率地震危险分析中对小概率水准地震动上限的约束值。根据比较分析,在断层30km缓冲区内50年超越概率2%的结果与该确定性结果基本一致。
黄佩蒂[5](2018)在《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主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之一,往往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对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是确定地震响应等级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对于境外救援则影响到国际救援力量和物资调派等重要安排。总结国内外现有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较为常用的人员死亡经验公式和基于结构损伤程度的人员死亡率模型对于地震人员伤亡各种影响因素的考虑仍然不全面。国内的学者开始采用一些新兴方法对人员伤亡的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探讨和使用,但是模型大多以国内强震震例为数据基础,对于境外地震还没有做充分的研究。同时,国内外的地震基础数据库并没有全面完整地收录人员伤亡的各个影响因子等数据。为此,本文在建立完备的全球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考虑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地震人员伤亡情况,探讨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初步评估模型,可为未来地震人员伤亡数量进行快速评估,为境外救援指挥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以收集完整的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各类信息为准则,设计了统一的数据格式,建立了全球尺度下的破坏性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收集1900年至2017年全球大于或等于5级的致死性地震的人员伤亡情况及影响因素,包含从地震因素、房屋破坏情况、地区地理经济人口等多方面考虑下的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诸多因子。收集了多个含有人员伤亡数据的地震数据库,根据各个来源数据库的侧重性和可信度,按照优先顺序和规定格式对各影响因子数据进行选取和整理,最终收录2032条致死性震例。2.研究了地震人员伤亡的关键因子,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与人员伤亡数量的相关性,从各影响因子的科学性、震后获取的时效性、相互间的交叉性以及数据收录的完整性出发,选取了震级、震中烈度、震源深度、房屋毁坏数、受灾人口数、发震时间、次生灾害、震中海拔、国家人均GDP共9个影响因子作为人员伤亡初步评估的指标。3.选用1900年至2007年的境外致死性震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初步评估模型。包括确定评估模型的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取各指标权重,建立境外地震人员伤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2008年至2017年境外致死性震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较为科学合理,可为境外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王旭辉[6](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黄静宜[7](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艳琼[8](2013)在《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的汶川地震、集集地震、昆仑山口地震、土尔其伊兹米特地震等都引起了大规模的地表破裂,其可能对道路、桥梁、隧道、大坝、输油(气)管网、通讯电缆等大型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巨大资产损失。因此,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已经成为岩土地震工程中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地表永久位移的分布特征研究对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剖析了地震发生的机理和发生过程。认为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可以描述为断层及其分割的地块组成的不稳定系统在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局部失稳过程或界面材料破坏的过程,并从数学、力学等理论角度作了描述。构造应力与强震活动具有密切联系。文中综述了GPS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成果,介绍了我国大陆及周边动力学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及其分割的活动地块为研究对象,应用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了研究区域内最近三次破坏性地震—昆仑山口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前后的断层—活动地块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应力、应变、位移状态与地震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初步推断研究区域内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为鲜水河断裂带西北段、映秀-北川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某区域内活动构造发生地震有一定的规律性。文中比较分析了现今常用地震发生模型的方法及其适宜性。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指定活动断层的地震发生模型选定的方法和步骤。联合历史地震和探槽确定的古地震增补的地震序列,给出了几条断裂的特征地震,即:鲜水河断裂带上M≥7.0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41年,特征地震震级为712;小江断裂带上M≥7.0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58年,特征地震震级为712。联合构造应力作用下地壳运动动力学的模拟结果和断层的特征地震发生模型,可以估计断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评估方法分近断层场地和远离断层场地两部分来处理,近断层场地采用了基于Cornell地震动框架的地表永久位移的概率分析方法和设定地震分析方法,其中考虑了震级—破裂尺度关系、永久位移分布模式和位移衰减模型。统计了汶川地震中沿断裂的永久位移分布,论证了永久位移分布模式的适用性。应用上述方法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上的最大永久位移,得到其近场的最大永久位移估值。对于远离断层场地,提出了基于Mindlin解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方法,并以鲜水河断裂为例,对活动断层有限范围内的地表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震中距为26km处的场址处,位移分布已比较均匀,且相对平缓,三个方向相距100m的相对位移分别为1、1和2cm。总之,本文剖析了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对断层附近的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应力、GPS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估计了发震的敏感部位;依据历史地震、现代地震和古地震的统计关系,确定地震发生模型,估计了断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进而评估了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以大岗山水坝工程为应用背景进行了实例验证,提出了一套应用于工程地震的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的评估体系。
陈洪富[9](2012)在《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文中提出过去三十多年里,我国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现场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三十余个城市和大型企业的震害预测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现场工作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中国大陆的全国一体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网络,在应对汶川和玉树两次重特大地震的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目前的国内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各类震害防御和应急指挥系统琳琅满目,系统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维护更新困难;系统软/硬件建设投资费用大,部分用户无力承担;部分信息系统的结果展示和辅助决策效果不佳,许多已建成系统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信息系统都是基于C/S模式开发,服务范围小;多局限于某城市的具体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功能实现,技术没有得到统一,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实际上,尽管这些技术系统操作界面和管理形式不同,但在基础数据、评估模型等方面都是相通的、类似的,不应人为地割裂开来。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考虑我国防震减灾实际需求并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成果,本文提出:基于WebGIS平台,集成震害预测、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现场损失评估、房屋安全鉴定、灾后科学考察和恢复重建等业务功能,建立一个统一的HAZ-China(HAZards 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通过Internet为不同用户提供震前、震时、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本文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了该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一)、分析了地震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架构设计思路,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技术、GIS平台、数据库软件和集成技术等。(二)、充分吸收《GB/T19428-201X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最新技术思路和方法,确定了震害预测技术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分级原则;总结了全国和各省市范围地震动衰减关系,给出了地震动影响场的不同绘制方式和动态修改方法,提出了地震动影响场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以地震动影响场模块为例,详细介绍了本系统所提出的地震模型模块化的实现流程,包括模型公式统一规范化、计算处理逻辑、接口设计等;提出了建筑物震害预测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总结了不同工作级别的各类建筑物的调查方式、抽样率、易损性分析方法和结果展示方式,并建议了优先采用的单体和群体建筑物易损性分析方法;初步介绍了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提出了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计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梳理了国内外39类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并建议了4种优先采用的方法,提出了地震人员伤亡估计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初步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模块、次生灾害分析模块、防震减灾对策建议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三)、阐述了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的的总体功能结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以震害评估模型设计为例描述了UML在系统中的建模方式;定义了多种地震触发方式,介绍了地震触发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流程设计;梳理了快速预评估各类功能点,介绍了快速预评估与动态跟踪模块的基本功能设计;梳理了各类地震应急辅助决策功能点和应急信息分类,介绍了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流程设计;初步介绍了地震灾情上报模块、地震现场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模块和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模块的基本功能;总结了36类地震计算模型,并将其划分为震害评估模型、辅助决策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三大类,分别简述了其基本功能。(四)、初步介绍了恢复重建信息服务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模型管理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等其他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并分别给出了程序开发用例图。(五)、提出了多精度多尺度的数据库建设思路:以已有数据成果收集为主,辅以遥感影像提取和人口统计数据推演等新方法,并补充典型地区现场调查数据;根据数据用途和精度不同,系统数据库分为三个层次:详实型数据、欠详实数据和普适型数据,分别描述了各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数据分类、数据存储格式等;定义了统一的数据结构规范;规定了空间数据处理要求;采用XML格式对系统各类参数和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了数据库存储更新维护方案。(六)、实现了系统包括硬件部署、软件平台选择、数据库、开发框架、计算流程等内容的设计与集成;给出了界面原型设计方法,通过程序开发实现了系统首页界面、地震动影响场、建筑物震害预测等展示界面;初步实现了设定地震下的地震影响场绘制、建筑物震害预测、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经济损失评估和人员伤亡评估的计算流程;实现了多种维度的评估结果查询与统计、文档和专题图的展示功能。(七)、首次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初步设想,给出了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详细阐述了云计算的4个服务层次的基本功能,包括地震应用服务层、地震业务开发平台服务层、地震数据服务层和基础设施服务层;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指出了近期首要任务是实现地震应用服务层的功能。
孔寒冰[10](2009)在《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学科分类是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管理的重大议题(theme),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问题(problem)。本文首先展现其相关背景,包括现有学科分类和实践的复杂景象、相应研究工作的欠缺和滞后,以及新世纪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新的工程学科框架的迫切需要。本文分六章探讨工程学科框架的形态和性态。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与解题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辨析“工程”、“学科”、“专业”三个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知识论、本体论和框架理论的理论元素,以便后续章节具体应用。第3章是框架形态研究,用第一手材料展现和分析中、美、俄、英、法、德、日、澳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学科框架,是为第5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可靠数据的基础。第4章是框架性态定性分析与综合,借助系统过程方式,以大量经考证的历史性资料,从工程活动、工程学科、工程知识体形成模式、工程职业、工程职能、工程过程、工程应用拓展与价值等多个侧面,挖掘出工程学科知识本体的基本元素,构筑了相应的本体模型,对其内涵和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第5章是框架性态实证研究,借助SPSS软件对被统计工程学科进行了多维标度分析(MDS)、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给出表征框架性态的多个图谱,对可视化结果,以及所有框架全样本的主因子提取与可视化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它们的应用。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工作,阐明创新点和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本文研究工作的结果表明:一、工程学科具有框架形态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框架形态,分类层次、学科总数和学科名称不完全相同,当然各自的功用也不尽相同:三个英语国家的工程学科分类标准具有较宽的适用性,既用作统计,也供教育、研究、招生、就业等相关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分类标准则表现出应用的“专属性”,一些国家甚至在同类型应用中又有多个专门的标准。学科框架运作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不加剪裁地照搬照抄以谋求统一框架显然并不可取。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不同学科框架具有相似的内在性态,即具有内在的知识本体元素同一性。框架性态蕴含在本体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包括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同源派生关系、与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亲缘互补关系、在功能对象领域的基本分布状态、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运作阶段、对工程科技的物质,以及能量和信息的负载状态。加上学科的结构指数,工程学科知识本体完整地表达了框架的性态和形态。三、工程学科框架的图谱给人新的认知.对12个框架1327个学科样本的多元分析与可视化,确认了工程学科体系中的设计、制造与矿业工程、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数学的显着地位和作用;机械工程和力学是工程知识本体中最具普遍性的要素,对其他工程学科起着一种基础作用;工业工程在传统框架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力发展与之关联的生产、经营和工程服务类的学科应成为新建框架的重要考虑。框架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生命和生态等功能领域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科学依赖或技术依赖的倾向性。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清楚展现.由于直接采用原始资料,译词反复求证、认真校订,尽可能避免了国外信息的以讹传讹和先入为主。对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典型学科分类的相对客观清晰的描述,展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工程学科面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讯基础。五、学科、专业和工程概念得到进一步甄别.本文初步辨析和厘定了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除了给出“工程”的知识、活动和专业的三重定义外,本文还阐释了“学科”不是科学的专属品,科学以外的学问也可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profession)以及专业界、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专业资格论证等等术语中的“专业”,都是专门职业的意思,中国大学里的“专业”(相当于program)则是专门学业的意思。三个术语的内涵虽有重大区别,但可借助它们的知识定义和专业(组织)定义紧密联系。21世纪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工程学科框架,以解放和促进工程科技生产力。加强工程学科知识系统的核心成分,调整学科结构,开辟新的领域,发展工程服务等等,均是构建新框架的重要途径。作为重要的理论主张,本文提出用“工程链”统合工程的过程链与价值链,对它的创新实践将创造一个“大E”的工程。
二、工程力学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力学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力学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资料来源 |
第2章 中国力学学科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
2.2 力学家的推动作用 |
2.3 对力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
2.4 力学学科的建立 |
第3章 基础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为例 |
3.1 师资建设历程 |
3.2 课程设置沿革 |
3.3 历年人才培养统计 |
第4章 应用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为例 |
4.1 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
4.2 课程历史沿袭 |
4.3 历届毕业生统计分析 |
第5章 技术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为例 |
5.1 师资力量优化过程 |
5.2 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
5.3 历年毕人才统计 |
第6章 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学专业建设对中国力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6.1 力学专业与人才培养 |
6.2 科学家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
6.4 摆脱西方的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预警 |
1.2.2 高铁地震预警 |
1.2.3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 |
1.2.4 虚拟仪器技术 |
1.3 地震预警系统模拟测试方法研究 |
1.3.1 振动台模拟测试 |
1.3.2 板卡模拟测试 |
1.3.3 软件模拟测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测试数据 |
2.1 地震数据 |
2.1.1 数据来源及构成 |
2.1.2 数据筛选 |
2.1.3 数据处理 |
2.2 测试数据统计分析 |
2.2.1 概述 |
2.2.2 中国大陆地震数据 |
2.2.3 中国台湾地震数据 |
2.2.4 日本地震数据 |
2.2.5 美国地震数据 |
2.2.6 非地震干扰数据 |
2.3 基于Django的地震数据查询系统 |
2.3.1 需求分析 |
2.3.2 系统设计 |
2.3.3 系统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ab VIEW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 |
3.1 测试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3.3 测试系统硬件配置 |
3.3.1 信号发生器 |
3.3.2 分配器 |
3.3.3 数据采集器 |
3.3.4 监控主机 |
3.3.5 前端预警服务器 |
3.4 测试系统软件分析 |
3.4.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3.4.2 软件操作流程分析 |
3.5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5.1 前面板设计 |
3.5.2 程序框图设计 |
3.6 测试系统运行与分析 |
3.6.1 测试方案 |
3.6.2 测试系统验证实例 |
3.6.3 测试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附录 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
1.2.1 地震预警的概念 |
1.2.2 地震预警的方式 |
1.2.3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注重点 |
1.3 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
1.3.1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 |
1.3.2 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
1.3.3 意大利的地震预警系统 |
1.3.4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
1.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
1.4.1 日本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
1.4.2 中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
1.5 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5.1 地震预警中的地震定位 |
1.5.2 震级估算方法 |
1.5.3 预警目标场地的地震动预测 |
1.6 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 |
1.6.1 研究现状总结 |
1.6.2 本文的研究主题 |
1.7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建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的基本方法 |
2.1 S/P模型的基本思路 |
2.1.1 S波与P波频谱相关性的分析 |
2.1.2 实际记录数据中的观察 |
2.1.3 反应谱作为预警参数的优越性 |
2.2 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 |
2.2.1 P波到时的拾取 |
2.2.2 S波到时的拾取 |
2.3 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
2.3.1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
2.3.2 残差分析方法 |
2.3.3 显着性检验与拟合优度 |
2.3.4 回归参数的平滑方法 |
第3章 基于日本Ki K-net台站数据的S波 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
3.1 数据集的建立 |
3.1.1 记录的收集、检查与筛选 |
3.1.2 地震记录的相关信息 |
3.1.3 建立模型使用的样本集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3.2.2 方程形式 |
3.2.3 模型参数 |
3.3 残差分析 |
3.3.1 模型残差分布 |
3.3.2 震源机制影响的分析 |
3.3.3 地震类别影响的分析 |
3.3.4 场地间残差的分析 |
3.4 模型标准差 |
3.4.1 模型标准差的大小 |
3.4.2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 |
3.5 模型预测与报警检验 |
3.5.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预测结果 |
3.5.2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
3.5.3 报警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
4.1 样本集的建立 |
4.1.1 记录的检查与筛选 |
4.1.2 采用的样本集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变化趋势 |
4.2.2 方程形式 |
4.2.3 模型系数和标准差 |
4.2.4 残差分析 |
4.2.5 S/P谱比值的预测 |
4.3 模型预测与报警结果 |
4.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
4.3.2 报警结果 |
4.4 模型的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谱比模型 |
5.1 数据集的建立 |
5.1.1 地震记录的来源 |
5.1.2 地震资料的收集 |
5.1.3 记录的检查、筛选与数据处理 |
5.1.4 建立模型所用的数据集 |
5.1.5 数据集的构成特点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美国西部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
5.2.2 模型建立的步骤 |
5.2.3 路径项的回归 |
5.2.4 震级项的回归 |
5.2.5 模型常数项的确定 |
5.2.6 场地效应项的确定 |
5.2.7 模型确定 |
5.3 模型检验 |
5.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 |
5.3.2 报警结果 |
5.3.3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比较 |
5.3.4 和P_a-PGA现地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
5.3.5 模型的局限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地震动强度参数的S波P波比值模型 |
6.1 对PGV的S/P模型 |
6.1.1 对P_d-PGV方法的改进 |
6.1.2 模型的建立 |
6.1.3 PGV的预测 |
6.2 谱强度SI的S/P模型 |
6.2.1 谱强度SI在地震预警中的用途 |
6.2.2 模型的建立 |
6.2.3 谱强度的预测 |
6.2.4 基于SI的高铁预警检验 |
6.3 仪器烈度IJMA的预测模型 |
6.3.1 地震预警中仪器烈度的预测方法 |
6.3.2 通过PGV、SI的预测结果换算IJMA |
6.3.3 使用P波烈度IP预测IJMA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强震构造区面临巨大的地震风险 |
1.1.2 经典概率性地震危险性方法的三个基本假设面临的挑战 |
1.1.3 地震危险性技术发展的需求 |
1.2 国内外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美国地震危险性分析发展状况 |
1.2.3 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4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与选题意义 |
1.3.1 科学问题 |
1.3.2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强震构造区多层异构潜在震源区划分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概况 |
2.3 研究区地震目录资料及预处理 |
2.3.1 地震活动概况 |
2.3.2 研究区地震目录 |
2.4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
2.5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研究 |
2.5.1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 |
2.5.2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研究 |
2.5.3 鲜水河断裂带分段上滑动速率研究 |
2.5.4 鲜水河断裂带的单段破裂统计 |
2.6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的建立 |
2.6.1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方法与原则 |
2.6.2 鲜水河断裂带的三层异构潜源模型建立 |
2.7 衰减关系选取 |
2.8 小结 |
第三章 三维潜在震源模型建立与危险性分析 |
3.0 引言 |
3.1 三维断层面源的建立 |
3.2 三维断层面源上震级-频度分布 |
3.3 地震复发概率模型 |
3.3.1 时间独立的泊松模型 |
3.3.2 时间相依的复发概率模型 |
3.4 三维断层面源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
3.5 三维断层面源上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
3.5.1 利用活断层规模与滑动速率评估活动性参数 |
3.5.2 蒙特卡洛模拟古地震进行活动性参数评估 |
3.6 三维断层源的不同计算模型结果比较 |
3.6.1 相同震级-频度模型下不同概率分布函数(Poisson+BPT) |
3.6.2 计算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平滑模型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本底地震潜源的空间平滑方法 |
4.2.1 背景点源的震级-频度分布关系 |
4.2.2 考虑断层导向性的空间平滑方法 |
4.2.3 二阶空间平滑方法 |
4.3 不同地震目录建立计算模型 |
4.4 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
4.5 断层导向性的椭圆空间平滑结果 |
4.6 由背景网格点源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
4.7 经典水平面源模型 |
4.7.1 利用空间分布函数得到水平面源的活动性参数 |
4.7.2 经典水平面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特征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历史破坏性地震重现模拟 |
5.2.1 地震动模拟方法 |
5.2.2 康定MW6.0 级地震动模拟与验证 |
5.2.3 康定MW6.0 地震动模拟结果 |
5.2.4 地震动的衰减特征 |
5.3 基于特征断层的区域性地震动场模拟 |
5.3.1 特征地震的震源参数确定 |
5.3.2 区域地震动场模拟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多模型融合方案 |
6.1 不同潜源的全概率综合方法 |
6.2 不同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结果 |
6.2.1 时间相依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
6.2.2 时间独立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
6.3 概率地震危险的逻辑树加权分析 |
6.3.1 逻辑树方法介绍 |
6.3.2 逻辑树加权结果 |
6.4 地震危险性的震级与距离反聚合分析 |
6.5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与确定性结果比较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期刊论文 |
(5)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基础数据库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全球历史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 |
2.2.1 数据库收录标准 |
2.2.2 数据库内容及格式标准 |
2.2.3 数据库的建立 |
2.3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2.3.1 地震因素 |
2.3.2 房屋抗震能力和房屋毁坏数量 |
2.3.3 其他因素 |
2.3.4 影响因子初步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层次分析法与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1 层次分析法(AHP) |
3.2.2 地震人员伤亡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 |
3.3 灰色关联度与指标权重计算 |
3.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介绍 |
3.3.2 关联分析结果 |
3.3.3 权重指标的确定 |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初步研究 |
4.1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综合评估模型 |
4.2 地震实例验证 |
4.3 评估模型优缺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7)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
1.2.1 震例统计法 |
1.2.2 模拟方法 |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
2.1.1 强震的概念 |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
小结 |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
3.1.1 历史地震记载 |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
4.2.1 影响因子 |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
4.3.2 参数估计方法 |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
4.4.3 实例验证 |
小结 |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
5.3 震级与位错 |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
小结 |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
6.1.2 评估流程 |
6.2 活断层判定 |
6.2.1 活断层的鉴别 |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
6.4 工程应用实例 |
6.4.1 孤店断裂 |
6.4.2 安宁河断裂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8)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
1.2.2 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 |
1.2.3 断层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
1.2.4 地震地表永久位移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震发生物理过程的剖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失稳过程描述地震的发生 |
2.2.1 体系的平衡 |
2.2.2 总体描述解的唯一性丧失 |
2.2.3 局部描述解的唯一性丧失 |
2.3 界面材料破坏过程描述地震发生 |
2.3.1 界面位移间断条件 |
2.3.2 界面本构关系 |
2.4 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
2.4.1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进展 |
2.4.2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 |
2.4.3 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
2.5 GPS 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断层活动特征的地壳运动动力学模拟 |
3.1 引言 |
3.2 中国大陆及周边动力学环境 |
3.3 川青地块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
3.4 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特征 |
3.4.1 鲜水河断裂带 |
3.4.2 龙门山断裂带 |
3.4.3 东昆仑断裂带 |
3.5 主要断裂上的历史地震统计 |
3.5.1 区域历史地震记录 |
3.5.2 区域地震震中分布特征 |
3.6 川青地块运动动力学模拟 |
3.6.1 模型的建立 |
3.6.2 参数确定 |
3.6.3 计算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动断层的地震发生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发生模型的分类 |
4.2.1 泊松随机模式 |
4.2.2 丛集模式 |
4.2.3 准周期模式 |
4.2.4 各类地震发生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4.3 断层地震发生模型的选择 |
4.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模型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几何分段特征 |
4.4.3 地震活动性的分析 |
4.4.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特征地震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断层场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 |
5.1 引言 |
5.2 方法介绍 |
5.2.1 永久位移概率评估方法 |
5.2.2 应用特征地震模型的永久位移概率估计 |
5.2.3 设定地震的确定 |
5.2.4 断层模型参数 |
5.2.5 永久位移衰减模型 |
5.3 适宜性分析 |
5.4 算例分析 |
5.4.1 设定地震的确定 |
5.4.2 断层基础信息 |
5.4.3 计算模型的参数确定及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远离断层场地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 |
6.1 引言 |
6.2 方法介绍 |
6.3 实例计算 |
6.3.1 设定地震 |
6.3.2 有限震源模型参数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9)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引言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
HAZ-China |
系统总体设计 2.1 |
引言 2.2 |
总体功能和架构设计 2.3 |
各子系统业务功能简介 2.4 |
数据库 2.5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震害预测技术服务系统设计 3.1 |
引言 3.2 |
总体功能设计 3.3 |
工作分级 3.4 |
地震动影响场模块设计 3.5 |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模块设计 3.6 |
建筑物震害预测模块设计 3.7 |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模块设计 3.8 |
次生灾害分析模块设计 3.9 |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计模块设计 3.10 |
地震人员伤亡估计模块设计 3.11 |
防震减灾对策建议模块设计 3.12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4.1 |
引言 4.2 |
总体功能设计 4.3 |
各子系统功能设计 4.4 |
地震计算模型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数据库设计 5.1 |
引言 5.2 |
HAZ-China |
数据库建设思路 5.3 |
详实型数据库 5.4 |
欠详实数据库 5.5 |
普适型数据库 5.6 |
其它数据 5.7 |
数据存储及更新管理 5.8 |
小结 第六章 |
其他系统设计 6.1 |
引言 6.2 |
恢复重建信息服务系统 6.3 |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6.4 |
信息发布系统 6.5 |
模型管理系统 6.6 |
用户和权限管理模块 6.7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HAZ-China |
系统的集成与初步实现 7.1 |
引言 7.2 |
系统实现与集成 7.3 |
系统初步实现界面效果 7.4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 |
HAZ-China |
系统初步设想 8.1 |
引言 8.2 |
HAZ-China |
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层次 8.3 |
HAZ-China |
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 8.4 |
本章小结 第九章 |
结论与展望 9.1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9.2 |
今后工作的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文章 |
(10)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价值多元化与学科方向的迷失 |
1.1.2 新世纪呼唤工程学科的新框架 |
1.2 工程学科框架的研究问题 |
1.3 解题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文献探讨:墓本概念和理论元素 |
2.1 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
2.1.1 “工程”概念辨析 |
2.1.2 “学科”概念辨析 |
2.1.3 “专业”概念辨析 |
2.2 知识及其理论与方法 |
2.2.1 多学科的知识观 |
2.2.2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 |
2.2.3 知识可视化 |
2.3 本体理论与框架理论 |
2.3.1 本体概念与本体论 |
2.3.2 本体的构建与实例 |
2.3.3 典型的几种框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学科的典型框架分析 |
3.1 英语国家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1.1 美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2 英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3 澳大利亚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 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2.1 俄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2 德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4 日本的工程学科框架 |
3.3 中国的七个典型框架 |
3.3.1 研究系统的学科分类 |
3.3.2 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专门学业)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解析与合成 |
4.1 工程活动及其知识体形成 |
4.1.1 从20世纪的工程成就谈起 |
4.1.2 工程学科的初生形态 |
4.1.3 工程知识体生长模型 |
4.2 工程职业、职能与过程的演化 |
4.2.1 工程职业谱系和架构 |
4.2.2 工程职能的拓展 |
4.2.3 工程过程的演进 |
4.3 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工程学科 |
4.3.1 “大E工程”模型 I: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4.3.2 “大E工程”模型 II:工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4.3.3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合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学科框架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
5.1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数据描述 |
5.1.1 分析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
5.1.2 样本变量的确定与赋值 |
5.2 可视化的工程学科框架释义 |
5.2.1 多维标度分析(MDS) |
5.2.2 工程学科框架图谱与解读 |
5.2.3 学科框架性态的初步比较 |
5.3 工程学科框架综合属性新解 |
5.3.1 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 |
5.3.2 工程学科框架的主要成分 |
5.3.3 利用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一、工程学科框架具有形态多样性 |
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 |
三、框架图谱为工程学科提供了新的认知 |
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相对准确的展现 |
五、理论和实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得到甄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美国 CIP的工程学科 |
附录 B 美国 CIP的工程技术学科 |
附录 C 英国 JACS的工程及其相关学科 |
附录 D 俄罗斯学科方向与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E 法国 CGE硕士专业目录 |
附录 F 中国工程院学部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G 框架统计变量与学科代码、名称对照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工程力学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D]. 祝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D]. 赵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D].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5]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D]. 黄佩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7]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8]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D]. 刘艳琼.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12)
- [9]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 陈洪富.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09)
- [10]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 孔寒冰. 浙江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