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杨树天牛研究现状成就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郭琳[1](2019)在《光肩星天牛不同越冬时期幼虫相关耐寒基因的表达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蛀干害虫,也是国际重要的检疫对象。寄主广泛,主要以幼虫在寄主内蛀道危害并越冬,而冬季的低温条件直接影响着越冬昆虫的发育生长以及繁殖扩散,因此昆虫的耐寒性已成为其种群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通过近年来的追踪调查发现光肩星天牛正在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进行扩散,推测与其耐寒性的增强相关。本文以光肩星天牛不同越冬时期的幼虫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目标基因以及可变剪切事件在不同越冬时期的表达规律以揭示其耐寒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耐寒适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不同越冬时期的光肩星天牛转录水平的遗传信息。对5个不同越冬阶段的15个样本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22,365,302条clean reads,注释22319个基因,在COG、GO、KEGG注释的基因分别为3909、8103和4581个基因,3个数据库中共注释基因1518个。2.明确了不同越冬时期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转录差异。对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9种聚类子集中5个聚类子集分析表明,5个子集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2、4、6、7、8类子集中基因的主要注释功能分别为:糖苷酸水解酶家族蛋白,气味结合蛋白、抗菌肽、丝氨酸蛋白酶类,能量和糖类代谢有关的蛋白酶类和水解酶类等,shsp21。3.明确了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与耐寒性相关的目标基因的表达规律。验证了以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抗菌肽基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组织蛋白酶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热激蛋白HSP21基因5类为主的9个基因的表达规律,这些基因在进行定量表达之后的趋势变化各不相同,表明参与调节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性的基因与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免疫系统、环境过程以及信号传输等相关。4.明确了不同越冬阶段光肩星天牛幼虫发生可变剪切事件的变化规律。整个越冬期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外显子选择性跳跃(MXE)事件发生的次数最多,而可变剪切事件的发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揭示出寒冷环境的刺激会诱导光肩星天牛幼虫产生更多的可变剪切事件,可变剪切的事件形式的变化是光肩星天牛幼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的重要表现。
张冬勇[2](2016)在《山核桃天牛危害调查及其云斑天牛植物源引诱物质研究》文中提出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一种大型的多食性林业蛀干害虫。其成虫啃食嫩枝皮,幼虫蛀食树干,且幼虫隐蔽生活周期长,研究和防治比较困难。因此,裸露活动的成虫期是研究和防治云斑天牛的关键时期。本论文对浙江临安地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的天牛种类和危害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了云斑天牛对补充营养寄主植物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等技术手段对云斑天牛补充营养寄主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另外,对云斑天牛具有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野外诱捕试验,以期为开发利用云斑天牛植物源引诱剂来监测和防控云斑天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核桃天牛危害调查及其种类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临安地区山核桃天牛种类主要包括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和云斑天牛B.horsfieldi三种;其中,桑天牛幼虫分布在山核桃枝条部位(100%),星天牛幼虫分布在根部和地上树干30 cm以下(100%),云斑天牛幼虫分布在树干0-150 cm(93.85%);不同种类天牛的幼虫排粪状、幼虫蛀道和成虫产卵刻槽具有不同的典型症状;桑天牛、星天牛和云斑天牛雌雄成虫之间具有显着的形态特征,可以用来区分雌雄个体;另外,三种天牛幼虫的前胸背板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可以通过此特征快速准确的区分其幼虫种类,相应的分子鉴定结果也证明了此方法的准确性。2.云斑天牛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研究云斑天牛对四种寄主植物的室内取食结果显示:取食偏好性顺序为:白蜡树>山核桃>黄山栾树,野蔷薇取食量为零,白蜡树是云斑天牛最喜欢取食的寄主植物。3.云斑天牛寄主挥发物的GC-MS分析和GC-EAD测定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和GC-MS技术分离鉴定了云斑天牛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结果显示:白蜡树枝条主要气体挥发物检测到14种,黄山栾树检测到14种,山核桃检测到18种,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萜烯类和烷烃类等物质占主要成分,不同寄主植物的气体挥发物中多种成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化合物壬醛引起了云斑天牛显着的GC-EAD刺激反应。4.云斑天牛林间诱捕试验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顺-3-己烯醇和壬醛分别在林间诱捕到了一定量的云斑天牛,并且都是雄虫,同时顺-3-己烯醇还诱捕到了星天牛。
曾凡勇[3](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余汉鋆[4](2016)在《不同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诱捕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均为国际重要检疫性害虫。为有效防治这两种天牛,本研究引进了美国ChemTica(?)公司开发的可同时作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性诱剂和植物源引诱剂,在浙江慈溪沿海防护林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林间诱捕试验,研究不同引诱剂剂型对国内这两种天牛的作用效果,根据诱捕量分析了两种天牛成虫的发生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引进的美国性诱剂仅对光肩星天牛雌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平均诱捕量为0.7(±0.481)头;对星天牛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效果,尤以雄虫诱捕效果更佳,雌雄成虫平均诱捕量分别为1.4(±0.450)头和3.7(±1.639)头。(2)引进的植物源引诱剂可以很好的诱捕光肩星天牛雄虫(对雌虫无效果),平均诱捕量为0.9(±0.860)头;对星天牛雄虫无效,对雌虫仅有微弱的引诱作用。(3)性诱剂和植物源两种引诱剂混合使用后,非但不能增强性诱剂对光肩星天牛雌虫的诱捕效果,反而会降低植物源引诱剂对雄虫的引诱作用;对星天牛雌雄虫的诱捕效果均无任何影响。(4)通过引诱剂对两种天牛的两年野外监测结果表明:在浙江慈溪沿海防护林内,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的始盛期为每年6月上旬至下旬,高峰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下旬,盛末期为8月上旬;星天牛成虫发生的始盛期为每年6月初,高峰期为6月底,盛末期为7月底。以上研究结果为浙江沿海防护林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两种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庆杰[5](2015)在《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杨干象研究》文中认为杨干象(Cryptorhynchus lapathi L.)是北美、欧洲许多国家以及亚洲的中国、韩国和日本杨柳科植物的重要蛀干害虫。由于杨干象幼虫和蛹期均在树皮下或木质部中生活,所以防治难度较大。目前,生产上对于杨干象的防治仍以化学方法为主,生物防治研究甚少。本文研究了杨树的品系、亲本来源、木质部和树皮的物理特征与对杨干象抗性水平的关系;植物挥发物或植物精油对杨干象的行为影响;对杨干象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菌种筛选、侵染过程和致病能力;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和白僵菌防治技术等。期望找到抵御和控制杨干象危害的有效手段。1、本研究选用7株虫生真菌菌株对杨干象幼虫进行室内高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Sacc.)Petch)CFCC87323对杨干象幼虫致病力最高,菌株ACCC30830次之。用菌株CFCC87323以1.0×108个/mL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杨干象幼虫,感染死亡率为93.83%,校正死亡率达到93.38%,致死中时LT50为3.536 d,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7.0×103 个/mL;用 ACCC30830、ACCC30831 和 CFCC87327 以1.0×108个/mL孢子悬浮液处理杨干象幼虫,室内生物测定中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说明对杨干象幼虫均表现出较好的致病效果;菌株CFCC87323感染杨干象幼虫的致病症状观察试验中,杨干象幼虫被该菌株侵染出现明显的症状到死亡变成僵虫需要74.67 h,到虫体布满菌丝这一过程需要93.67 h,进一步说明菌株CFCC87323对杨干象有很好的致病效果。2、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CFCC87323对杨干象幼虫体壁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可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接种24 h后,最早观察到布氏白僵菌以芽管或菌丝的形式穿透杨干象幼虫体壁,无附着孢产生;接种90 h、96 h后,由虫体内穿出的菌丝在虫体表面开始大量繁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菌丝在穿透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压力与组织溶解现象;接种第60 h,表皮层与皮细胞层分离,菌丝周围的细胞器溶解,细胞核遭到破坏,菌丝周围出现絮状溶解物,这种现象在国内外未见报道,菌丝侵入杨干象幼虫体内过程中有酶的参与;接种84 h,菌丝段以无隔、1个隔或2个隔的方式在血腔内大量繁殖。3、研究了杨干象幼虫、成虫总血细胞浓度与酚氧化酶活性对菌株CFCC87323侵染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菌株CFCC87323侵染杨干象幼虫与成虫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升高产生免疫反应,血细胞浓度越大杨干象幼虫与成虫免疫能力越强;菌株CFCC87323侵染杨干象幼虫与成虫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升高产生免疫反应,分别在接种24-28 h与32-36 h菌株CFCC87323对杨干象幼虫与成虫酚氧化酶活性的激活作用最强。4、采用触角电位EAG、“Y”型嗅觉仪与风洞的方法,研究了杨干象成虫对13种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期望选出有效的植物挥发物。结果表明,雌雄虫对不同浓度亚油酸、α-蒎烯、叶醇、香叶醇、松节油和水杨醛的EAG反应较强。嗅觉测试表明,与对照相比,α-派烯和水杨醛对杨干象雌雄虫表现出显着的驱避作用,亚油酸与叶醇对杨干象雌雄虫都表现显着的引诱作用,松节油对杨干象雄虫表现出驱避作用,香叶醇对杨干象雄虫表现出引诱作用。风洞测试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α-派烯、水杨醛和松节油对杨干象雌雄虫都表现出驱避作用,而亚油酸、香叶醇和叶醇对杨干象雌雄成虫都表现显着的引诱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杨干象的引诱剂及驱避剂提供了理论依据。5、本文研究了 18个亲本来源的200个不同杨树品系2-3a生、5-6a生、10-1 1a生和11-12a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树皮硬度、树皮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树皮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木质部硬度与树皮硬度越小抗杨干象能力越弱。2-3a生、5-6a生杨树胸径大其抗性越差,胸径小其抗性越强;10-11a生、11-12a生杨树胸径大其抗性越强,胸径小其抗性越差。经本次调查的所有杨树品系,根据其亲本来源归类综合分析所有杨树抗性水平与亲本关系发现,亲本为小青杨、青杨、小叶杨、甜杨具有抗虫性,亲本为美洲黑杨抗虫性差。6、采用涂干法、无纺布菌条方法进行林间生防试验发现。菌株CFCC87323采用涂干法其校正死亡率为77.62%,采用无纺布菌条方法其校正致死率为63.21%,菌株ACCC30830采用涂干法其校正死亡率为66.06%,采用无纺布菌条方法其校正致死率为53.7%;菌株ACCC30831和CFCC87327采用涂干法其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采用无纺布菌条方法其校正致死率在35%以上,说明菌株ACCC30831和CFCC87327在林间对杨干象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杨干象与花绒寄甲以1:2的比例释放花绒寄甲后寄生率达40%以上,说明在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具有生物防治潜力。
廖为财[6](2014)在《桑天牛性信息素及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林业蛀干害虫之一。桑天牛幼虫期间危害杨树等林木,引起树木枯死或被风吹倒折断,对我国林业经济造成重要影响。由于桑天牛幼虫危害具有隐蔽性,成虫转移到桑科植物取食和交尾,在生产中防治难度较大,目前仍没有高效、简便的防治手段。本文对桑天牛性信息化学物质和寄主选择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桑天牛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为桑天牛绿色防控提供依据。通过对桑天牛虫体提取物的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桑天牛雌雄体表均存在信息化学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健康活体天牛彼此近距离接触时才具有刺激作用,使天牛表现出求偶、交尾等行为特征。虫体提取物的GC-MS测试结果表明:桑天牛雌、雄成虫整体及其腹末组织提取物中主要是10个碳以上的烷烃和烯烃,其中顺-9-二十三碳烯含量最高,其次为二十七烷和二十九烷以及十九碳烯,极少部分为一些醛类和酯类物质。Y型嗅觉仪测定和接触反应测试结果表明二十二碳烯、二十七烷和二十九烷可能为桑天牛来自雌虫的接触性性信息素。桑天牛白天主要停留在桑科植物上取食,交配高峰期为19:0024:00及08:00左右。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行为响应测定,结果表明:桑天牛在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构树最多,单头雌虫总产卵量以杨树最高,卵孵化率在不同补充营养材料之间无显着差异;非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以桑树最多,而构树上着卵量达最高,桑树和杨树次之,对乌桕和苦楝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极少。卵孵化率在构树、桑树和杨树之间无显着差异。以桑树和构树为补充营养材料的桑天牛成虫寿命最长。通过干扰桑天牛不同感觉器官及改变寄主植物形态,测试桑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行为。结果显示,桑天牛健康雌雄成虫均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取食寄主。触角、下颚须及下唇须等嗅觉器官在桑天牛的寄主选择行为中作用较小,复眼和植物叶片等视觉因素对桑天牛寄主识别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取食及产卵情况的比较,发现桑天牛在寄主选择过程中先行对寄主植物进行咬食再作出判断,由此推测桑天牛的味觉器官在寄主选择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桑天牛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比较结果表明,杨树木质部含水量较高,为40.53%,但其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低。桑科植物韧皮部具有含水量高、营养成分高、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低等特点,其中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达到301.99μg/mg和4.07μg/mg。由于桑天牛具有轮换寄主的习性,以桑科植物为补充营养材料,以杨树等其他植物作为产卵寄主,因此推测高含量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以及低含量的总酚及单宁是桑天牛成虫以1-2a构树为补充营养寄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桑天牛对寄主植物及其虫体提取物的气味物质均不能产生远距离的嗅觉行为反应,利用引诱剂等常规化学生态措施难以在其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综合分析,在桑天牛今后的防治中,可重点考虑从植物角度出发,规划或改变植物组成,如在杨树林间伐除桑科植物,栽种非寄主植物,抑制桑天牛种群的建立和扩大。同时,选育抗性树种也是预防桑天牛危害的重要方法。
关哲[7](2010)在《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oh))是树木的重要的蛀干害虫,由于其在树木枝干内取食、危害,生活隐蔽,只有成虫羽化到产卵之间钻出树干。因此,该类害虫防治难度大、效果差。为探索该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在哈尔滨市的发生规律,2009年,对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与树种、林种、林龄、积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其在哈尔滨市的分布区进行了区划,取得了如下结果:影响光肩星天牛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光肩星天牛在黑龙江省分布区域为年≥10℃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低于该积温指标的地区尚未发现该虫分布。目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发生面积共计3065亩。其它地区只是零星分布。应对新疫点积极进行控制。通过室内外观测、调查,得知,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地区为1年1代或2年1代。羽化的雌成虫略多于雄成虫,雌雄比为1:0.90;光肩星天牛雌成虫的寿命为16~58d,平均37d,雄成虫为2~14d,平均8d。平均产卵量为30.4粒/每头雌成虫,卵的平均孵化率为60.3%。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干30%~70%高度范围内的排粪孔数占排粪孔总数的73.4%。其种群在树干上的分布特征符合对数曲线。哈尔滨市常用造林或绿化的阔叶树种中,黄菠萝、水曲柳、紫椴、糠椴、山梨上均未见有光肩的危害,为免疫树种。银中杨和文冠果的受害程度较轻;糖槭受害程度最重。杨柳树种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从高至低的顺序是中绥杨﹥中东杨﹥旱柳﹥小黑杨﹥哈青杨﹥迎春5号杨﹥小叶杨﹥银中杨。林带比片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大。将光肩星天牛目前在哈尔滨市的分布区划为疫区、保护区。
万涛[8](2010)在《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文中提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危害猖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 (Linnaeus)在三北防护林地区为留鸟,是杨树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大斑啄木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杨树天牛发生和危害的事实,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田林网防护林区,将光肩星天牛的生态控制和大斑啄木鸟(当地为内蒙亚种P. major wulashanicus Cheng et al.)的招引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招引保护森林益鸟自然控制森林害虫系统研究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06年夏季及2007年春季对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的调查发现:大斑啄木鸟通常会选择在旱柳上营巢,但也会选择在成熟的高大杨树上营巢。绝大多数巢洞洞口上方有突起或者洞口有向下倾斜。巢洞距地面平均高度为5.2土0.1 m,并且在2m以上的每个高度等级分布较均匀,但育雏巢洞的平均高度(5.4±0.5 m)通常比普通巢洞略高。巢洞洞口的水平直径平均长度为5.27±0.07 cm,垂直直径为5.66±0.11 cm,二者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洞口大小比较固定。61.43%的巢洞洞口方向集中在北向、东北向和东向,而南向和东南向的最少,仅占5.22%。2、根据天然巢洞的主要特征和传统人工鸟巢的不足,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并制作了13种旱柳和小美旱杨人工鸟巢。经过1年的野外招引研究发现,钻孔挖空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比传统人工鸟巢更好,并且钻孔挖空、天然小突起和天然表皮的小美旱杨人工鸟巢为最佳设计。人工鸟巢的悬挂间距D≧50 m时,人工鸟巢的占有率(37.50%)明显高于悬挂间距D≦20m时(23.93%)。悬挂高度为3.5 m的人工鸟巢的利用率(55.56%)和占有率(28.34%)都低于悬挂高度为4.5 m的人工鸟巢(83.33%和44.45%)。人工鸟巢选择树干北向悬挂为最佳,并且人工鸟巢的洞口方向与自然环境中的成巢情况相似。3、在大斑啄木鸟育雏高峰期,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对每只雏鸟的平均喂食次数基本相同,分别为17.27次/天和16.73次/天。每天有明显的两个喂食高峰,即清晨6:00-7:00和傍晚19:00-20:00,但也有一个喂食低谷区,即中午11:00-13:00。雌雄亲鸟对雏鸟的喂食次数基本上各40次/天,雄性亲鸟略高,并且天气较差时,雄性亲鸟喂食次数明显高于雌性亲鸟。此外,雄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一般有1-2 min,而雌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大都不足30s。大斑啄木鸟在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的繁殖成功率相差不大(分别为85.33%和82.50%),但在人工巢洞内的孵卵率较低。4、冬季野外调查发现,在天牛轻度危害区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在危害树高6m以上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27.25%,明显高于6m以下的啄食率16.18%,并且在啄食率较高的危害区和危害树高,对大幼虫的啄食率显着高于小幼虫。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对鲜肉粒和天牛幼虫的觅食率始终都是100%,对蛾类的觅食率为58.33%,对植物种子的觅食率为41.67%。大斑啄木鸟对暴露天牛幼虫和暴露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91.67%和86.11%,明显高于对隐蔽天牛幼虫和隐蔽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22.22%和19.44%)。但供给食物较少时,也会尽量多地觅食植物种子和隐蔽食物。5、人工鸟巢在冬季的招引效果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在大斑啄木鸟数量较少或适宜巢树较多的地区,人工招引效果较差。在人工招引的前2年,人工鸟巢的利用率和占有率提高明显,但常在第3或第4年后不再提高。与传统人工鸟巢相比,2007年新设计制作的钻孔挖空小美旱杨人工鸟巢招引效果更好,也更加结实耐用。招引样地内大斑啄木鸟在冬季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最高(33.23±1.39%),春季次之(27.82±2.06%),夏季最低(5.45±0.64%)。人工招引能提高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自然控制效果,在轻度和中度危害区能有效地降低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但在重度危害区虫口密度较高时,需要结合其它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光肩星天牛。6、乌拉特前旗地区常用的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有砍伐除治、萌芽更新、高枝截于、打孔注药、绿色威雷喷雾、多树种合理配置和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但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且伤口常会招致白杨透翅蛾的危害,而化学防治又会使天牛产生抗药性。与其它防治措施相比,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并且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初步分析表明,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963.5万元,并有利于维持并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考虑到人工招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在防护林杨树天牛的防治过程中采取人工招引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诸葛飘飘[9](2009)在《杨树云斑天牛成虫寄主定位中的信息化学物质》文中认为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林木蛀干害虫。这类害虫生活隐蔽,研究和防治比较艰难。成虫是其唯一裸露活动、有行为导向的虫态。因此,从云斑天牛大面积治理及工业用材品质的要求出发,成虫裸露活动期是研究和防治的关键。本课题在分析云斑天牛成虫寄主行为选择及分离鉴定其补充营养寄主和幼虫寄主挥发性化合物的基础上,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鉴定出对成虫具有电生理及行为活性的化合物;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成虫头部附器的感器类型及分布,以期为开发利用天然活性物质来防治天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斑天牛成虫对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在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云斑天牛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以空气为对照时,补充营养寄主野蔷薇对未交配的雌雄成虫及已交配雌虫均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产卵)寄主杨树只对已交配雌虫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野蔷薇和杨树比较时,云斑天牛成虫对这两种寄主挥发性气味的趋性反应均没有显着差异。2.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利用顶空动态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CT-GC-MS)分离鉴定了野蔷薇和杨树的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野蔷薇挥发性气味有10种组分,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3-蒈烯和β蒎烯次之;杨树挥发性气味有16种组分,反-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己醛和顺-3-己烯醇次之。两者有5种共有组分,分别是己醛、反-2-己烯醇、顺-3-己烯醇、R型α蒎烯和β蒎烯,但相对含量上存在很大差异。3.云斑天牛成虫对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根据不同生理状态的云斑天牛成虫对浓度为100μg/μl的21种化合物溶液的EAG反应结果,筛选了8种电生理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顺-3-己烯醇、顺-2-戊烯醇、3-戊醇、3-蒈烯、己醛、反-2-己烯醛、反-2-己烯醇和1-戊烯-3-醇;云斑天牛成虫对上述8种化合物的EAG反应值绝大多数与浓度呈正相关,且顺-3-己烯醇、顺-2-戊烯醇、己醛、反-2-己烯醇和1-戊烯-3-醇在高浓度下引起的EAG反应在不同生理状态成虫之间存在一些显着差异。4.云斑天牛成虫对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云斑天牛成虫对8种电生理活性较强的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有6种具有电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具有行为活性,其中浓度为1和0.1μg/μl的顺-3-己烯醇以及1μg/μl的反-2-己烯醇对雄虫对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浓度为1μg/μl的顺-3-己烯醇和0.1μg/μl的3-戊醇对雌虫有明显的吸引作用;而浓度为100μg/μl的3-蒈烯和1-戊烯-3-醇对两性成虫均有趋避作用,浓度为1和100μg/μl的反-2-己烯醛对雄虫有趋避作用。5.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结果表明: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上有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5种亚型)、刺形感器(2种亚型)、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且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存在明显的性二型现象。下颚须和下唇须均有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等5类感器,而感器的数量在雌雄之间、下唇须与下颚须之间存在着差异。
李建庆[10](2009)在《利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分布于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对杨树、核桃、白蜡等多种树木造成严重危害。由于云斑白条天牛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部蛀食危害,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效果欠佳,为了实现对该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本研究在调查其危害状况的基础上利用花绒寄甲对其进行生物防治,主要结果如下。云斑白条天牛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主要危害杨树、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危害白蜡、在太行山区主要危害核桃。云斑白条天牛在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危害时,在食性、补充营养、生态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这应该是该害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形成寄主专化性后所引发的生态位分化现象。云斑白条天牛危害杨树和白蜡时排粪孔的空间布局为聚集分布,确定在不同精度下以排粪孔作为生物防治调查指标时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的杨树、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白蜡以及太行山区的核桃上分别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的卵和成虫对云斑白条天牛进行防治,并利用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株粪孔数和株虫口数3个指标,对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各个试验点防治效果如下:在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和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选取9个云斑白条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其中3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卵,释放后第二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6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第二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营和滨州市选取8个云斑白条天牛危害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林,其中5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卵,释放后第二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3.1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2.36%;3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第二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7.2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9.68%。在山西省太行山区的左权县选取3个云斑白条天牛危害的核桃林作为试验林,其中2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卵,释放后第二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6.6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49.31%;1个试验林释放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第二年的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2.86%,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49.16%。以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云斑白条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控制效果优于线虫制剂和川硬皮肿腿蜂,接近于树干注药和虫道插毒签。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二年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比释放卵的防治效果略好,但二者差异不显着。由于人工繁殖花绒寄甲成虫的成本远高于卵,因此,在生产中大面积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时,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方法更为经济。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利用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对云斑白条天牛进行生物防治,结果表明,天敌寄生控制云斑白条天牛幼虫的效果明显。展现了该生物防治技术在控制我国重大蛀干害虫云斑白条天牛上的广阔前景,值得进一步大力推广应用。
二、我国杨树天牛研究现状成就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杨树天牛研究现状成就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光肩星天牛不同越冬时期幼虫相关耐寒基因的表达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光肩星天牛的概况 |
1.1.1 光肩星天牛及其分布危害 |
1.1.2 光肩星天牛的研究进展 |
1.2 昆虫耐寒性概况 |
1.2.1 昆虫的耐寒性 |
1.2.2 影响昆虫耐寒性的因素 |
1.2.3 昆虫的耐寒策略 |
1.2.4 昆虫耐寒性研究技术发展 |
1.2.5 昆虫耐寒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6 光肩星天牛耐寒性研究概况 |
1.3 可变剪切事件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越冬阶段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耐寒基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虫源 |
2.1.2 光肩星天牛的RNA提取和文库构建 |
2.1.3 转录组数据质量控制 |
2.1.4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2.1.5 转录组功能注释与分类 |
2.1.6 差异表达分析 |
2.1.7 荧光定量PCR验证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Illumina测序和从头组装 |
2.2.2 基因注释结果 |
2.2.3 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2.4 差异基因分析 |
2.2.5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3.2 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3 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越冬阶段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可变剪切事件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可变剪切事件鉴定方法 |
3.1.3 差异可变剪切事件的鉴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相邻阶段可变剪切事件及产生的新可变剪切事件 |
3.2.2 差异可变剪切事件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山核桃天牛危害调查及其云斑天牛植物源引诱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山核桃病虫害发生现状 |
1.1.1 山核桃主要虫害 |
1.1.2 山核桃主要病害 |
1.2 云斑天牛的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及危害 |
1.2.2 云斑天牛形态特征 |
1.2.3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1.2.4 补充营养 |
1.2.5 交配和产卵 |
1.3 云斑天牛的防治措施 |
1.3.1 物理机械防治 |
1.3.2 化学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营林技术防治 |
1.4 云斑天牛的化学生态学 |
1.4.1 植物挥发性气味 |
1.4.2 信息素物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核桃天牛危害调查及其种类的鉴别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天牛幼虫前胸背板特征 |
2.1.4 天牛幼虫COI基因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天牛种群分布情况 |
2.2.2 天牛危害特征 |
2.2.3 不同山核桃天牛成虫雌雄鉴别特征 |
2.2.4 天牛幼虫前胸背板特征 |
2.2.5 基于COI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云斑天牛对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植物 |
3.1.3 室内取食试验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云斑天牛寄主挥发物的GC-MS分析和GC-EAD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虫源 |
4.1.3 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
4.1.4 GC-EAD测定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成分分析 |
4.2.2 云斑天牛对白蜡树枝条气体挥发物的GC-EAD反应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云斑天牛林间诱捕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不同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诱捕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
1.1.1 分布 |
1.1.2 寄主 |
1.1.3 生活史 |
1.1.4 形态学特征 |
1.1.5 取食、产卵习性 |
1.2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生态学特性 |
1.2.1 种群扩散研究 |
1.2.2 空间分布研究 |
1.3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防治研究 |
1.3.1 营林措施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3.5 引诱剂防治 |
1.4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引诱剂的研究 |
1.4.1 天牛性信息素的研究 |
1.4.2 光肩星天牛引诱剂研究现状 |
1.4.3 星天牛引诱剂研究现状 |
1.4.4 天牛种间共享性信息素机制 |
1.5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研究 |
1.5.1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的预测 |
1.5.2 星天牛成虫发生期的预测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诱捕效果评价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诱捕效果分析 |
2.4.2 引诱剂对星天牛诱捕效果分析 |
2.4.3 对其他天牛的诱捕效果 |
2.4.4 昆虫压力估算与分析 |
2.4.5 气象因子对诱捕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3 光肩星天牛牛和星天牛种群的时间动态 |
3.1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地光肩星天牛种群动态 |
3.3.2 试验地星天牛种群动态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形态学角度初探疑似种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杂交的可能性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3 小结和讨论 |
5 总结和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杨干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杨干象的研究概况 |
1.2.1 杨干象危害 |
1.2.2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 |
1.2.3 杨干象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
1.3 病原真菌研究概况 |
1.3.1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
1.3.2 昆虫对白僵菌入侵与致病的防御体系 |
1.4 植物挥发物的研究概况 |
1.5 杨树品系抗杨干象水平的研究概况 |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感染杨干象幼虫的高致病力真菌菌株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与供试昆虫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菌株对杨干象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
2.2.2 不同浓度高致病力菌株对杨干象幼虫致病力与致死中浓度LC_(50) |
2.2.3 高致病力菌株感染杨干象幼虫的致病症状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布氏白僵菌侵染杨干象幼虫体壁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与试虫 |
3.1.2 接种与取样 |
3.1.3 感染布氏白僵菌后幼虫体壁扫描电镜观察 |
3.1.4 感染布氏白僵菌后幼虫体壁透射电镜观察 |
3.2 结果 |
3.2.1 感染布氏白僵菌后杨干象幼虫体壁的扫描电镜观察 |
3.2.2 感染布氏白僵菌后杨干象幼虫体壁的透射电镜观察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杨干象幼虫与成虫对布氏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杨干象幼虫、成虫血淋巴细胞对布氏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
4.1.2 杨干象幼虫、成虫酚氧化酶原系统对布氏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杨干象幼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
4.2.2 杨干象成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
4.2.3 杨干象幼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
4.2.4 杨干象成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
4.2.5 不同时间杨干象幼虫、成虫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比较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杨干象对十三种植物挥发物的EAG与行为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触角电位 |
5.2.2 杨干象雌雄成虫对6种挥发物不同浓度的行为反应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杨树品系抗杨干象水平与其亲本及干部物理特性的关系 |
6.1 研究地的概况与研究方法 |
6.1.1 样地概况 |
6.1.2 供试杨树品种 |
6.1.3 研究方法 |
6.1.4 杨树抗虫害等级划分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2-3年生杨树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杨干象水平的关系 |
6.2.2 5-6年生杨树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杨干象水平的关系 |
6.2.3 10-11a生杨树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杨干象水平的关系 |
6.2.4 11-12a生杨树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杨干象水平的关系 |
6.2.5 不同树龄杨树抗性水平与亲本来源关系综合分析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林间生物防治试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涂干法林间防治试验 |
7.1.2 无纺布林间防治试验 |
7.1.3 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控制杨干象林间释放试验 |
7.2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林间涂干法对杨干象幼虫的防治效果 |
7.3.2 林间应用无纺布对杨干象幼虫的防治效果 |
7.3.3 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与花绒寄甲控制杨干象幼虫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桑天牛性信息素及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桑天牛行为习性及综合治理研究概述 |
1.1 桑天牛取食及交尾行为 |
1.1.1 桑天牛取食习性 |
1.1.2 桑天牛寄主选择机制 |
1.1.3 桑天牛交尾及产卵行为 |
1.2 桑天牛幼虫及成虫生态学特性 |
1.3 桑天牛监测及防治现状 |
1.3.1 桑天牛的监测 |
1.3.2 物理防治 |
1.3.3 化学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3.5 辐射不育技术 |
1.3.6 营林措施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桑天牛交配行为规律及其虫体提取物的化学通讯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成虫交配行为节律的观察 |
2.1.3 桑天牛对体表信息化学物质的嗅觉反应 |
2.1.3.1桑天牛对异性成虫及自身气味的Y型嗅觉测定 |
2.1.3.2 桑天牛对其异性活体成虫气味的风洞反应 |
2.1.4 桑天牛对体表信息化学物质的接触反应 |
2.1.4.1 桑天牛对蘸有虫体提取物的滤纸的接触反应 |
2.1.4.2 桑天牛对致死及致死后添加体表提取物虫体的接触反应 |
2.1.4.3 桑天牛对洗脱及洗脱后添加虫体提取物的成虫的接触行为反应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桑天牛成虫交配行为特征及其发生节律 |
2.2.2 桑天牛对异性虫体及自身虫体气味的嗅觉反应 |
2.2.2.1桑天牛对异性虫体及自身虫体气味的Y型嗅觉测定 |
2.2.2.2 桑天牛对其异性个体气味的风洞反应 |
2.2.3 桑天牛对异性虫体气味物质的接触反应 |
2.2.3.1 桑天牛成虫对蘸有虫体提取物的滤纸的接触反应 |
2.2.3.2 桑天牛雄虫对不同处理虫体的接触反应 |
2.2.3.3 桑天牛雌虫对不同处理虫体的接触反应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桑天牛虫体提取物的化学分析及其在两性通讯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剂及仪器 |
3.1.3 虫体提取物的制备 |
3.1.4 桑天牛虫体提取物的 GC-MS 分析 |
3.1.5 桑天牛对不同单体挥发物的 Y 型嗅觉行为测定 |
3.1.6 桑天牛对正己烷洗脱后及添加标样的虫体接触反应 |
3.1.7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桑天牛虫体提取物的化学组成 |
3.2.2 桑天牛对不同单体化合物的嗅觉行为反应 |
3.2.3 桑天牛对正己烷洗脱后及添加标样的成虫的接触反应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行为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与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选择性条件下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选择及其成虫活动节律 |
4.1.2.2 非选择性条件下不同补充营养材料对桑天牛行为的影响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桑天牛对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取食选择及其取食量 |
4.2.2 桑天牛的产卵选择及其在不同补充营养材料上的产卵量 |
4.2.3 桑天牛在不同补充营养材料上的卵孵化率 |
4.2.4 桑天牛取食不同补充营养材料的寿命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感觉器官在桑天牛寄主选择中的作用 |
5.1 材料方法 |
5.1.1 供试虫源与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2.1 健康成虫寄主选择行为观察 |
5.1.2.2 下颚须在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测试 |
5.1.2.3 下颚须及下唇须在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测试 |
5.1.2.4 触角末端、下颚须及下唇须在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测试 |
5.1.2.5 触角封蜡对寄主选择的影响测定 |
5.1.2.6 去除植物叶片对寄主选择的影响测定 |
5.1.2.7 复眼在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测试 |
5.1.2.8 桑天牛取食及产卵情况观察 |
5.1.2.9 数据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2.1 桑天牛健康成虫对植物的选择 |
5.2.2 去除下颚须对桑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
5.2.3 去除下颚须及下唇须对桑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
5.2.4 去除触角末端、下颚须及下唇须对桑天牛寄主选择影响 |
5.2.5 触角封蜡对桑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
5.2.6 去除植物叶片对桑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
5.2.7 复眼涂黑对桑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
5.2.8 不同处理 24h 后桑天牛在各个植物的分布比较 |
5.2.9 桑天牛对不同植物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桑天牛寄主及非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比较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材料处理 |
6.1.3 测定方法 |
6.1.3.1 含水量的测定 |
6.1.3.2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6.1.3.3 还原性糖含量的测定 |
6.1.3.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6.1.3.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6.1.3.6 单宁含量的测定 |
6.1.3.7 黄酮含量的测定 |
6.1.3.8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比较 |
6.2.2 不同植物组织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 |
6.2.3 不同植物组织还原性糖含量的比较 |
6.2.4 不同植物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 |
6.2.5 不同植物组织总酚含量的比较 |
6.2.6 不同植物组织单宁含量的比较 |
6.2.7 不同植物组织黄酮含量的比较 |
6.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牛的危害现状 |
1.3 天牛的寄生树种及危害 |
1.4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
1.5 林木对天牛抗性与机制的研究 |
1.5.1 林木抗虫性鉴定方法 |
1.5.2 林木抗蛀干害虫序列评定的分析方法 |
1.6 本项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研究、调查方法 |
2.1 研究调查地点及林分概况 |
2.2 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市的分布范围及分布特征 |
2.2.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及危害 |
2.2.2 光肩星天牛在树体上的具体分布特征 |
2.2.3 光肩星天牛发生区的气候条件 |
2.3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
2.3.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
2.3.2 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史 |
2.3.3 光肩星天牛发生与树木品种的关系 |
2.3.4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与林分组成的关系 |
2.3.5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杨树造林方式的关系 |
2.4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划 |
第3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光肩星天牛在哈尔滨市的分布范围及分布特征 |
3.1.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及危害 |
3.1.2 光肩星天牛在树体上的具体分布特征 |
3.1.3 光肩星天牛发生区的气候条件 |
3.2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
3.2.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
3.2.2 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
3.2.3 光肩星天牛发生与树木品种的关系 |
3.2.4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与林分组成的关系 |
3.2.5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杨树造林方式的关系 |
3.3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划 |
3.4 光肩星天牛营林控制措施的探讨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杨树天牛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
1.2.1.1 杨树天牛及其发生情况 |
1.2.1.2 杨树天牛的防治现状 |
1.2.2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 |
1.2.2.1 形态及分布 |
1.2.2.2 栖息地和巢位研究 |
1.2.2.3 繁殖习性 |
1.2.2.4 觅食习性 |
1.2.2.5 保护和利用现状 |
1.2.3 食虫鸟类与农林害虫的关系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2.5 常见鸟类及蛀干害虫 |
3 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营巢树种特点 |
3.2.2 巢洞上方的突起及倾斜 |
3.2.3 巢洞高度分布 |
3.2.4 巢洞洞口大小 |
3.2.5 巢洞洞口方向分布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营巢树种 |
3.3.2 突起和倾斜 |
3.3.3 巢洞高度 |
3.3.4 巢洞洞口大小及方向 |
3.4 小结 |
4 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及招引技术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
4.1.2 人工鸟巢的加工设备及改进 |
4.1.3 样地设置及人工鸟巢悬挂 |
4.1.3.1 样地设置 |
4.1.3.2 悬挂人工鸟巢 |
4.1.4 招引效果调查及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工鸟巢的最佳设计 |
4.2.1.1 旱柳人工鸟巢 |
4.2.1.2 小美旱杨人工鸟巢 |
4.2.2 加工设备改进前后的加工效果对比 |
4.2.3 两种材质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
4.2.4 不同悬挂设置的招引效果 |
4.2.4.1 悬挂间距 |
4.2.4.2 悬挂高度 |
4.2.5 洞口方向分布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营巢材质的选择 |
4.3.2 设计与制作技术 |
4.3.3 悬挂技术 |
4.3.4 研究展望 |
4.4 小结 |
5 人工巢洞内大斑啄木鸟的繁殖习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观察 |
5.1.3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调查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 |
5.2.1.1 亲鸟回巢喂食次数 |
5.2.1.2 雌雄亲鸟回巢喂食的行为差异 |
5.2.2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比较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大斑啄木鸟育雏期的活动习性 |
5.3.2 大斑啄木鸟的繁殖特性 |
5.4 小结 |
6 大斑啄木鸟觅食选择的初步研究 |
6.1 冬季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捕食 |
6.1.1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 |
6.1.1.1 样地设置 |
6.1.1.2 调查方法 |
6.1.1.3 数据处理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2.1 在不同程度危害区的选择性 |
6.1.2.2 在不同危害树高的选择性 |
6.1.3 结论与讨论 |
6.2 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的觅食选择研究 |
6.2.1 预备试验 |
6.2.1.1 材料和方法 |
6.2.1.2 结果及分析 |
6.2.2 材料及方法 |
6.2.2.1 试验材料 |
6.2.2.2 研究方法 |
6.2.2.3 数据处理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3.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性 |
6.2.3.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性 |
6.2.4 结论与讨论 |
6.2.4.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 |
6.2.4.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 |
6.3 小结 |
7 招引效果及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样地设置 |
7.1.2 调查方法 |
7.1.2.1 招引效果调查 |
7.1.2.2 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调查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和分析 |
7.2.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监测 |
7.2.1.1 不同季节的招引效果 |
7.2.1.2 招引效果的长期监测 |
7.2.1.3 不同研究地区的招引效果 |
7.2.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
7.2.2.1 不同季节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2.2.2 招引前后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2.2.3 招引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
7.3.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
7.4 小结 |
8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 |
8.1 当地常用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法 |
8.1.1 砍伐除治 |
8.1.2 萌芽更新 |
8.1.3 高枝截干 |
8.1.4 打孔注药 |
8.1.5 绿色威雷喷雾 |
8.1.6 多树种合理配置 |
8.1.7 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 |
8.2 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
8.3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 |
8.3.1 经济效益 |
8.3.2 生态效益 |
8.3.3 社会效益 |
8.4 人工招引的应用前景 |
9 总结和展望 |
9.1 总结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9.2.1 研究特色 |
9.2.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所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图 |
(9)杨树云斑天牛成虫寄主定位中的信息化学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植物挥发性物质 |
2.1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特征及种类 |
2.2 昆虫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识别 |
2.3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3 天牛成虫与植物之间的化学联系 |
3.1 天牛成虫的行为 |
3.2 天牛的寄主定位过程 |
3.3 天牛的寄主信息化学物质 |
3.4 天牛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 |
3.5 寄主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在天牛防治中的应用 |
4 天牛感器的研究 |
4.1 昆虫感器的结构和分类 |
4.2 天牛感器的类型 |
5 结语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课题的创新之处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云斑天牛成虫对寄主植物的嗅觉反应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斑天牛成虫对野蔷薇的嗅觉反应 |
2.2 云斑天牛成虫对杨树的嗅觉反应 |
2.3 云斑天牛成虫对野蔷薇和杨树的嗅觉反应 |
3 讨论 |
第三章 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采样材料 |
1.3 样品采集的基本步骤 |
1.4 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条件 |
1.5 挥发性物质的鉴定与定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蔷薇挥发性气味的化学组分 |
2.2 杨树挥发性气味的化学组分 |
3 讨论 |
第四章 云斑天牛成虫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EAG反应及嗅觉反应 |
第一节 云斑天牛成虫触角对人工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试剂及其配置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未交配云斑天牛雄虫对100μg/μl化合物溶液的EAG反应 |
2.2 未交配云斑天牛雌虫对100μg/μl化合物溶液的EAG反应 |
2.3 已交配云斑天牛雌虫对100μg/μl化合物溶液的EAG反应 |
2.4 云斑天牛成虫对8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EAG剂量反应 |
3 讨论 |
第二节 云斑天牛成虫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试剂及其配置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斑天牛成虫对100μg/μl的EAG活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2.2 云斑天牛成虫对1μg/μl的EAG活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2.3 云斑天牛成虫对0.1μg/μl的EAG活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3 讨论 |
第五章 云斑天牛成虫头部附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一般形态 |
2.2 触角的超微结构 |
2.3 下颚须、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及其分布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研究生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
致谢 |
(10)利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云斑白条天牛研究现状 |
1.1.1 分类地位 |
1.1.2 形态特征 |
1.1.3 分布和寄主植物 |
1.1.4 世代及生活史 |
1.1.5 生态习性 |
1.1.6 补充营养 |
1.1.7 危害特点 |
1.1.8 空间分布格局 |
1.2 花绒寄甲研究现状 |
1.2.1 分类及分布 |
1.2.2 形态特征 |
1.2.3 生物学习性 |
1.2.4 人工饲养技术及应用 |
1.3 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技术现状 |
1.3.1 营林技术措施 |
1.3.2 化学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其它措施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天敌释放地区云斑白条天牛的危害状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林地 |
2.1.2 抽样技术 |
2.1.2.1 调查方法 |
2.1.2.2 最适抽样数的计算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在白蜡上的生态习性及危害状况调查 |
2.2.2 在太行山区对核桃的危害状况 |
2.2.3 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对杨树的危害状况 |
2.2.4 云斑白条天牛在杨树、白蜡和核桃上的生态位分化现象 |
2.2.5 云斑白条天牛排粪孔的空间分布 |
2.2.5.1 在杨树林地的空间分布 |
2.2.5.2 在白蜡林地的空间分布 |
2.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虫 |
3.1.2 试验林地的设置 |
3.1.3 花绒寄甲对云斑白条天牛的室内寄生效果 |
3.1.4 林间释放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 |
3.1.5 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防治效果评价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 |
3.2.2 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室内寄生率 |
3.2.3 杨树林地释放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 |
3.2.4 白蜡林地释放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 |
3.2.5 核桃林地释放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 |
3.2.6 花绒寄甲在杨树、白蜡和核桃上的防治效果比较 |
3.2.7 花绒寄甲与防治效果相关的生态习性 |
3.2.7.1 花绒寄甲初孵幼虫爬行能力 |
3.2.7.2 花绒寄甲在释放树木上的扩散能力 |
3.2.7.3 花绒寄甲寄生能力 |
3.2.8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效果的影响因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杨树天牛研究现状成就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肩星天牛不同越冬时期幼虫相关耐寒基因的表达规律[D]. 郭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山核桃天牛危害调查及其云斑天牛植物源引诱物质研究[D]. 张冬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4]不同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诱捕效果研究[D]. 余汉鋆.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5]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杨干象研究[D]. 曹庆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6]桑天牛性信息素及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D]. 廖为财.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7]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D]. 关哲.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8]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D]. 万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杨树云斑天牛成虫寄主定位中的信息化学物质[D]. 诸葛飘飘.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利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研究[D]. 李建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