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仪器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睿[1](2021)在《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文中提出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整合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广受关注已成趋势。综合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可以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的研究在现状调查基础上,总结已有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上海市科学学习领域与技术学习领域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展开了研究。本研究目标:(1)调查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学习实验室现状;(2)开发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路径;(3)打造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4)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在D、Z小学、F初中、H高中开展配套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在“建设-使用-反馈-调整”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将综合实验室建设、配套课程开发、综合实验室应用有机整合,以真实教学需求促进实验室建设,以实验室功能推动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形成良性循环。(5)建设成功一批综合实验室样例,开发、积累一批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且在应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论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研究设计方案。第二章介绍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对中小学科学与技术领域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四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第五章从课程要素、开发思路、课程类型、课程开设实例四个角度介绍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的研究情况。第六章从行动研究的四个阶段介绍综合实验室环境带来的教学变革。第七章简述本研究结论、创新及对未来展望。
姚晓荣,叶兰洲[2](2021)在《以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高职院校道桥类实验室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设备使用率高、维修率高、实验教师课改积极性难以调动等特点,本文在分析了自制(改制)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状和意义后,提出了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和思路,为促进试验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高艳[3](2020)在《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建议第三条明确要求“加强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学科专用教室建设”“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学科专用教室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化学课程、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加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由于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谈对延安市五所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硬件设施方面实验室的建筑与环境、固定设施与布置方面达标率较好,软件设施建设方面一线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较强,实验教学观积极。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足:(1)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小,数量严重不足和“一室多用”现象严重。(2)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尚未完全符合建设要求。(3)一线教师探究实验方案能力不足。(4)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足,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实验室制度建设不足,落实情况不乐观。(2)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队伍有待加强。(3)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后。(4)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未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解决措施:(1)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新型实验室,加大实验的开出率。(2)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3)重视实验员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严格选用专业人员,增加实验员人数,提升实验员待遇。(4)改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5)采用信息化建设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虚拟仿真化学实验室。(6)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实验室建设新标准。
梁贤慧[4](2020)在《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三大特质,其倡导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场所。由于小学科学实验室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国家教育部及广东省教育厅分别颁布了相关政策文件,对各小学更规范地建设科学实验室以及完善科学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对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升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目前学者对国内外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见解和建议,以中山市H镇五所小学科学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该镇五所小学的科学实验室建设实况,并对其实验室硬件建设、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师师资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中山市H镇五所小学的科学实验室整体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实验室用房建设未完全达到标准、设施设备配备不科学以及实验室经费不太充足;二、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实验室管理归属不合理、实验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以及制度管理不够完善;三、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师师资建设方面,实验开出率不高、科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科学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以及基于实验室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转变思想,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提升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地位;二、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要建设规范的小学科学实验室、因地制宜建设综合型实验环境、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以及加大经费投入;三、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及师资建设方面,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以及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
陈志昆[5](2020)在《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儿童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保证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效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开齐开好小学科学课程实验,人们对实验所需的条件包括实验室建设条件、实验教学条件进行总结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仍不够完善,将两者人为孤立进行研究,并且缺乏对其内在联系的梳理。理清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是研究必然趋势,同时对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进行的研究是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学效果的保障,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科学本质理论、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实验教学条件理论等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框架,并根据此理论框架,设置调查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出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硬件配置缺失、管理粗犷封闭;教师实验教学理念偏差、技能欠缺、能力提升被动乏力;学生实验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效果不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小学科学课程实验复杂、物质条件要求高;实验室建设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缺乏专项资金落实、缺乏系统管理保障;教师缺乏科学本质教学意识、缺乏系统实验教学素养。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这一解决对策。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提出对策改进已有现状。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在已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科学本质观、大课程观、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作为针对现实基础的改进策略理论参考,从创建理念体系、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实验教学条件实践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汪俊松[6](2019)在《湿热地区透水铺装蒸发降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性是导致城市热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透水铺装作为一种新型多孔人工路面铺装形式,与不透水铺装相比,其不仅可渗透水分而且可在面层材料内截流一定的水分并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累积的热量,从而降低铺装表面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然而,透水铺装蒸发降温性能受其面层材料性能影响较大,且该性能多被生产厂家所忽略,这为通过推广透水铺装缓解城市热岛带来了极大障碍。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评估。通过对我国湿热地区透水铺装面层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广泛调研,本文选定5种典型透水铺装面层材料作为样本,参考国内外测试标准,建立了透水铺装面层材料的吸水及保水性能参数数据库及评价方法。2)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差异研究。通过热湿气候风洞实验,本文揭示了透水铺装面层材料热湿物理性质对其蒸发降温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与饱和体积含水率相比,毛细吸水速率对促进材料表面温降的贡献更大,反射率对材料表面温降贡献程度相比较蒸发较弱,蒸发不同阶段能量消耗的不均匀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3)典型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量模型研究。基于湿热地区典型代表城市广州的夏季典型气象日,本文建立了三种典型透水铺装面层材料24小时逐时刻开始的累计蒸发量回归方程。同时,参考土壤学领域利用蒸发阻力计算蒸发量的方法,回归了上述典型材料的体积含水率与蒸发阻力的关系方程。4)典型透水铺装蒸发降温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通过广州夏季典型透水铺装室外样本实测,本文探明了不同类型透水铺装蒸发对地表温度、近地面空气温湿度及热环境指标WBGT及THI的影响规律,基于建立的透水铺装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本文利用上述室外实测数据检验了蒸发阻力模型预测蒸发量的精度,探讨了不同淋水时刻对铺装表面温度的改善程度。本研究首次从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吸水、保水及反射率对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典型透水铺装面层材料累计蒸发量数据库,回归并验证了利用蒸发阻力计算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速率的方程,给出了合理的透水铺装淋水方式。该研究为合理利用透水铺装缓解室外热环境的奠定了基础。
孙乐乐[7](2019)在《基于17版新课标的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的这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道路上不断钻研、前进,在2011年,教育部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名称改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11版课标),仍保留原来的内容,这版标准作为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一直沿用到2017年。2017年2月6日,我国教育部颁发了目前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17版新课标),并于2017年9月正式施行。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深入沈阳市S小学调查目前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了解新颁布的17版新课标在S小学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S小学在科学课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对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可行的科学课教学建议。本文对于17版新课标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主要包括17版新课标与11版课标相比较发生的变化以及17版新课标体现的科学教育新理念。在此基础上,以17版新课标为依据,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四个方面呈现了对于S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着重介绍了S小学在科学课教学方面体现17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特色。随后,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在17版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S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17版新课标中的内容,参考S小学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科学课教师和家长四个方面对小学科学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本文在17版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对其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S小学在科学课教学方面具有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小学贯彻落实17版新课标、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周斌[9](2018)在《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针对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仪器无法满足教学发展需求,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一般,实验教学内容无特色等问题,提出高校可以采用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既能改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又能够提高教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认知水平,为培养一流的高等教育人才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
孙超[10](2017)在《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践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要求——"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基础条件保障和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建设与管理必须满足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与改革需要。因此,国家和各省市也相继印发了有关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些要求和标准。如,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印发了《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小学部分),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小学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的设置、设备、教学仪器等标准。基于新课程改革需要、基于《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小学部分)开展小学实验室建设现状的勘察,进行问题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具有现实与深远意义。本文采用现场勘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长春市某区的市区、城镇、农村五所小学的科学实验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及配套设施达标率为80.3%,仪器配置达标率为100%。其中缺少实验员室、培养室、生物园室、科学探究实验室,以及缺少针对教学改革所需的仪器药品;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达标率92.8%,实验教学管理达标率为79.2%,加分项达标率为6%。其中各校实验室组织管理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均配备专职(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但缺乏服务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管理理念;实验室管理教师PCK水平亟待提高;仪器、药品、账目管理欠规范。基于以上问题与成因分析提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策略:1、思想教育:各级部门和领导及要途径深谙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地位和作用、深谙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践行科学课程目标的地位和作用。2、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在基于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服务小学科学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需要。3、实验室管理:建设具有专业素养的各级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队伍,并加强职后培训;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与教学改革需要创新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的开展实验室的各项管理。
二、自制仪器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仪器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二、实验室作为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
三、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工具设计 |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实验室及配套情况 |
二、实验室教学使用情况 |
第三节 调查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 |
第一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前提条件 |
一、实验安全 |
二、灵活匹配 |
三、便于学习 |
四、环境舒适 |
五、活动开放 |
第二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重点突破 |
一、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
三、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
四、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
五、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
一、实验室的基础要求分析 |
二、可移动实验室环境的打造 |
三、实验室装备的功能 |
四、实验室器材的配备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
一、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确定 |
二、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建设 |
第三节 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
一、无线网络 |
二、无线投影 |
三、移动终端 |
四、视频系统 |
五、物联设备 |
第四节 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
一、根据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配备 |
二、提升综合实验室数字化实验设备的配备效率 |
第五节 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
一、实验环境的整体建设 |
二、实验室配套用房的整体规划 |
三、实验员的整体配备 |
四、综合实验室管理的配套跟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 |
第一节 课程要素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方式 |
四、课程评价 |
第二节 课程开发思路 |
一、从内容出发建设课程 |
二、从仪器配备出发建设课程 |
三、从环境支持出发建设课程 |
第三节 课程类型 |
一、替代式课程 |
二、主题式课程 |
三、系列式课程 |
第四节 课程开设实例 |
一、D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
二、Z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
三、F初中课程开设实例 |
四、H高中课程开设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实验室教学应用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计划研究阶段 |
第二节 初步实践探索阶段 |
一、结合课内外教学实践,体现工程教育新思想 |
二、高度整合信息化环境,打开教学实践新天地 |
第三节 深入实践探索阶段 |
一、大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体现整合与学习进阶思想 |
二、功能区自由转场切换,促进教学过程适配与灵活 |
三、系列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
四、主题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拓展应用思维 |
第四节 实施效果评价阶段 |
一、促进教师行为变化 |
二、促进学习方式变化 |
三、促进教研活动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简历 |
二、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以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
2 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
3 研究的思路 |
3.1 自制(改制)仪器设备,开创教学新局面 |
3.2 自制(改制)仪器设备,打造寒区特色实验室 |
3.3 研究的创新点 |
4 实施的步骤 |
5 结语 |
(3)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的颁布 |
1.1.2 化学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
1.1.3 延安教育的不断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编制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1.4.2 调查实施 |
1.4.3 统计处理数据 |
1.4.4 结果与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统计分析法 |
1.5.5 实地观察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实验室 |
2.1.2 中学化学实验室 |
2.2 中学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政策 |
2.3 中学实验室管理与人员的相关政策 |
2.4 理论基础 |
2.4.1 行为科学理论 |
2.4.2 系统论 |
2.4.3 动态管理理论 |
2.4.4 质量效益理论 |
第三章 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 |
3.1 调查的对象 |
3.2 调查的内容 |
3.3 调查的设计 |
3.4 调查的情况 |
3.4.1 化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
3.4.2 化学实验室软件建设情况 |
3.4.3 实验室管理现状情况 |
3.5 实验员访谈设计及分析 |
3.5.1 访谈目的 |
3.5.2 访谈对象 |
3.5.3 访谈提纲 |
3.5.4 访谈记录 |
3.5.5 访谈结论 |
3.6 学校管理层人员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建议 |
4.1 结果 |
4.1.1 实验室建设方面 |
4.1.2 实验室管理方面 |
4.2 建议 |
4.2.1 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建设新型化学实验室 |
4.2.2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
4.2.3 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 |
4.2.4 改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
4.2.5 采用信息化建设对实验室进行管理 |
4.2.6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实验室建设新标准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4)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述评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二、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设计 |
1.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基本情况评估表设计 |
2.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四) 调查实施 |
(五)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调查结果 |
1. 小学科学实验室硬件建设情况 |
2.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3.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情况 |
4.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师资建设情况 |
(六) 调查小结 |
三、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小学科学实验室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 |
2.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及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 缺乏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 |
2. 缺乏对小学科学实验室作用的认识 |
3. 缺乏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
四、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
(一) 转变思想 |
1. 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 |
2. 提升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地位 |
(二) 小学科学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对策 |
1. 建设标准的小学科学实验室 |
2. 因地制宜建设综合型实验环境 |
3. 规范设备管理工作 |
4. 加大经费投入 |
(三) 小学科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
1. 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 |
2.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
3.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
(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及师资建设的对策 |
1.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2. 建设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 |
3. 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Ⅰ |
致谢 |
(5)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研究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统计概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五)研究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理论 |
(一)核心条件——科学本质理论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理论 |
(三)实验教学条件理论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要素的提取和归类 |
(一)要素提取 |
(二)要素归类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框架的确认 |
(一)理论分析框架构成要素的确认 |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价值 |
第二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内容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及检测 |
(四)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二)学生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的问题 |
(一)缺失、封闭的实验室建设条件 |
(二)偏差、乏力的实验教学条件 |
(三)盲目、被动的实验学习条件 |
四、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
(一)复杂、苛刻的小学科学课程实验 |
(二)忽视“理念+资金+管理”的实验室 |
(三)教师“意识、素养”偏差 |
第三章 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改进策略 |
一、建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 |
(一)涵义 |
(二)特点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的理论依据 |
(一)科学本质观 |
(二)大课程论 |
(三)兰本达科学教育理论 |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载具”模型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创建理念体系策略 |
(二)实验室建设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三)实验教学条件实践指导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6)湿热地区透水铺装蒸发降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暖与城市过热 |
1.1.2 人工硬化地面对于城市热岛的影响 |
1.1.3 湿热地区应用透水铺装蒸发降温的可行性 |
1.2 透水铺装特点及应用现状 |
1.2.1 格栅透水铺装 |
1.2.2 缝隙透水铺装 |
1.2.3 渗透铺装 |
1.2.4 保水铺装 |
1.2.5 我国透水铺装应用现状 |
1.3 透水铺装热效应研究现状 |
1.3.1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机理 |
1.3.2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及构造 |
1.3.3 室外气象参数 |
1.3.4 新型透水铺砖面层材料开发 |
1.3.5 透水铺装蒸发降温及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
1.3.6 发展动态 |
1.4 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1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吸水及保水特性数据丢失 |
1.4.2 蒸发降温模拟不足 |
1.4.3 对室外热环境的改善不明晰 |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方法 |
2.3.1 真空饱和实验 |
2.3.2 单面浸泡实验 |
2.3.3 整体浸泡实验 |
2.3.4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
2.3.5 误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真空饱和实验 |
2.4.2 单面浸泡实验 |
2.4.3 整体浸泡实验 |
2.4.4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
2.5 讨论 |
2.5.1 孔隙特征与透水铺装面层材料的吸水及保水性能 |
2.5.2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评价方法 |
2.6 材料吸水过程回归 |
2.7 总结 |
第三章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特性差异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对象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反射率和发射率测试 |
3.3.2 蒸发降温实验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1 反射率及发射率 |
3.4.2 相同颜色,不同吸水及保水性能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性能 |
3.4.3 不同颜色,相同性能的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降温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动态蒸发量模型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平台 |
4.4 动态蒸发量数据库实验方案 |
4.4.1 动态气象环境设定 |
4.4.2 试件处理及风洞设定 |
4.4.3 饱和体积含水率、蒸发速率及蒸发量计算 |
4.5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阻力实验方案 |
4.5.1 理论模型 |
4.5.2 试件处理 |
4.5.3 实验方案 |
4.6 动态蒸发量数据库实验结果 |
4.6.1 逐时蒸发速率及动态含水率变化规律 |
4.6.2 总体蒸发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
4.7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阻力模型回归 |
4.7.1 体积含水率及蒸发速率变化规律 |
4.7.2 表面温度 |
4.7.3 实验结果回归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铺装蒸发降温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透水铺装蒸发降温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
5.2.1 实验样本及构造做法 |
5.2.2 仪器布置及测量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3 透水铺装表面温度预测模型 |
5.3.1 模型原理 |
5.3.2 验证实验 |
5.3.3 淋水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透水铺装面层材料蒸发量回归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17版新课标的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文献研究法 |
第一章 2017 版新课标与2011 版课标的比较分析 |
一、提高了对小学科学课的重视程度 |
二、强调了人与科学技术、自然的联系 |
三、彰显了STEM先进教育理念 |
四、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 |
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六、倡导科学课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
七、注重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 |
八、提倡教学具的生产与制作 |
九、规范科学仪器设备存放 |
十、对科学师资队伍未作具体要求 |
第二章 沈阳市S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S小学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对科学课教学的指导 |
二、S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
(一)S小学科学课教学环境布置 |
(二)S小学科学课学习评价系统 |
(三)S小学举办的科学特色活动 |
(四)S小学开发的STEM+课程 |
三、S小学科学课教师聘任及教学情况 |
(一)S小学科学课教师聘任情况 |
(二)S小学科学课教师日常教学情况 |
四、S小学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 |
(一)S小学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 |
(二)S小学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三)S小学学生的科学态度 |
第三章 沈阳市S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教育主管部门在指导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二、S小学在科学课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科学课教师聘任的方式不合理 |
(二)科学课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
(三)没有建立仪器室 |
三、S小学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科学课教师对科学学习场所使用的局限 |
(二)科学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单一 |
(三)科学课教师依赖现代教学媒体,忽视教具学具自制 |
四、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学生对于科学课不重视 |
(二)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积极性较低 |
(三)学生缺乏批判质疑精神 |
第四章 对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相关建议 |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促进2017 版新课标顺利实施 |
(一)组织科学课教师学习2017 版新课标 |
(二)尽量满足经费需要 |
二、学校应重视科学师资建设和学生学习评价 |
(一)规范科学课教师选拔标准 |
(二)加强科学课教师培训 |
(三)建立全面的科学课学习评价系统 |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优化和学生科学态度培养 |
(一)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 |
(二)选择多样的学习方式 |
(三)重视自制教具和学具 |
(四)加强对2017 版新课标的学习 |
(五)激发学生对实验活动的兴趣 |
(六)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精神 |
四、家长应转变观念,配合科学课教师教学工作 |
(一)提高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 |
(二)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
(三)积极配合科学课教师教学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1、2年级) |
附录 B 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3-6年级) |
附录 C 科学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对改善目前的实验教学环境有重要影响 |
(一) 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能够解决实验教学环境信息闭塞问题 |
(二) 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能够解决实验教学环境中教与用不配套的问题 |
二、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一) 改变仪器原有结构, 自制有侧重点的实验仪器, 提高教学效果 |
(二) 实现仪器资源及信息共享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
1. 优化整合大学物理实验的仪器资源, 令所有的教学仪器资源充分调动起来 |
2. 实现远程大学物理实验操作教学 |
3. 有利于教师使用信息共享功能随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
三、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能提高教师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
(一) 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客观上促使教师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物理实验原理 |
(二) 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将促进教师去学习更多与仪器相关的知识 |
(三) 为了实现人性化操作理念, 教师必须更好更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 |
(四) 为仪器加入更多的创新理念, 教师需要与外界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
四、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能突出各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特色 |
五、结语 |
(10)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教育管理学 |
2.2 学校建筑管理 |
2.3 学校(实验室)组织管理 |
2.4 学校(实验室)质量管理 |
2.5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政策要求 |
第三章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
3.1 调查设计 |
3.2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现状 |
3.3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现状 |
3.4 结论 |
第四章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 成因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
5.1 思想教育 |
5.2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 |
5.3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自制仪器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D]. 徐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以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 姚晓荣,叶兰洲. 现代商贸工业, 2021(07)
- [3]延安市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 高艳. 延安大学, 2020(12)
- [4]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梁贤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 陈志昆. 江苏大学, 2020(05)
- [6]湿热地区透水铺装蒸发降温特性研究[D]. 汪俊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基于17版新课标的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孙乐乐. 沈阳大学, 2019(02)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自制信息共享实验仪器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J]. 王周斌.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8(03)
- [10]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超. 延边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