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向晋文[2](2017)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并正在向基层和党员延伸。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从严管理党员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体现。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是大学生党员对自身角色身份与地位、角色规范与行为、角色权利与义务、角色扮演与表现的认知、理解与体验。党员角色意识的强弱不仅是党员素质高低的评价标准,是党员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更是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形成与发挥的重要基石。本文以增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为目的,围绕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内涵与结构、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过程与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原则与方法、策略与途径。论文按照提出研究问题、探求理论依据、构建理论体系、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展开。导论部分探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梳理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研究的现状和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国外政党开展党员意识培育的实践做法,介绍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预期创新之处等。第一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理论、现代西方相关理论和知识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进行梳理和挖掘。论文的理论构建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探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基本内涵和内容体系,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现状特点和影响其生发的微观、中观、宏观因素。探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相互化生、互利共生、精神孕生、实践创生的过程,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发展的直观感知、初步认识、自觉理解、实践体验、理性反思五个阶段,揭示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发遵循的情感——理性、他律——自律、突变——渐变等规律,分析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设计出由目标设立机制、教育作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保障监督机制、环境影响机制构成的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机制系统。论文的实践探索部分由第五、六章组成。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应遵循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约束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可以采用系统教学、典型示范、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感染激励、文化熏陶等方法。在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培育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问卷调查及分析,提出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学习型党员队伍发展、先进性典型形象树立方面拓展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论述管理载体、实践载体、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建设对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重要作用,指出要通过主体发展、方式变革、队伍升级、评价扩容等方式创新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工作。
应朝勇[3](2017)在《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事体制改革,有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进入非公经济领域就业,到民营、外资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自谋职业,逐步由原先有主管部门的“单位人”向没有主管部门的“社会人”转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就职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于是,人事档案托管在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越来越多,随之转入的流动人才党员也越来越多。这部分党员群体年纪轻、人才多、思想活跃,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但一直以来,流动人才党组织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体制滞后,组织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组织管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紧迫感。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结合十多年流动人才党员管理工作经历,对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作一些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效果不理想,组织凝聚力不够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教育管理缺少有效抓手等,通过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机制,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提高组织管理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与个人行为价值的统一。立足于杭州市流动人才党委的组织管理实际,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到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流动人才党员对组织的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结合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流动人才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绩效的对策建议。一是转变组织管理观念,从单一的教育管理向双向互动的教育管理服务转变,推动党员个人发展与加强组织管理相互促进,构建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理顺组织管理体制,构建、完善适应流动人才党员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创新组织管理载体,加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四是增强组织的内聚力,激发党员热情,加强组织关怀,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组织的吸引力。五是提升组织管理绩效,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全面优化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
赵文铎[4](2017)在《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做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始终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新形势下,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化,青年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正遭受着过度的物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竞相争夺青年一代,企图弱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主权观念,冲淡他们的忠诚信仰和爱国情感,给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因此,如何推动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然而,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其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对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深入探讨了忠诚、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教育的科学内涵,全面考察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并在分析了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时代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指向、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以期待为忠诚可靠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公忠文化的传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论文共分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从党的青年事业的健康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等层面阐述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的背景,并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然后,重点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态势、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交代,最后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概要说明。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范畴的一般性分析,主要界定和阐释本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首先在探讨忠的含义、诚的含义、忠与诚的关系基础上明确忠诚的基本意涵,辨析忠诚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忠诚的现代意蕴,进而阐述政治忠诚的文化渊源、基本意涵和基本维度,最后以政治教育为进路界定政治忠诚教育,并分析其独特品性,试图从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和界定这些基本概念;另一是在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忠诚思想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核心的相关论述为主线阐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本研究奠定价值基调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中外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启示”。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重新审视和发掘有益于现代政治治理实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德观念与忠德教化的精神资源,首先考察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念的历史演变,继而从天人关系、公私关系、忠孝关系中探讨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一些规律性特征,最后总结凝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精华;另一是合理借鉴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政治忠诚教育思想和实践,首先梳理西方古代文化中政治忠诚观的嬗变,然后在概述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政治忠诚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当代西方政治忠诚教育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指出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基础的当代西方政治忠诚思想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困境,从而凸现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政治忠诚观的独特价值。第四章是“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时代状况”。本部分主要立足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现实,首先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背景下分析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继而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总结这一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最后从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要素层面分析影响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章分为三个部分:鉴于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阶级性、历史性、合目的性特征,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确立的政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及主体性原则;基于忠诚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核心要素维度的考虑,具体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情感态度目标、思维价值目标和行为实践目标;为了引导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从不同层次提升青年的基本政治素养,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一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教育为主导性内容;二是以中国精神教育和理性爱国教育为基础性内容;三是以政治担当教育和公恩意识教育为拓展性内容。第六章是“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选择”。鉴于青年干部和青年学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重点腐蚀的对象,本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对青年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途径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对性。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干部政治忠诚教育的实践路径如下:一要利用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学习渠道强化理论培训;二要发挥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三要抓好关键少数、重要时机,切实在提高教育实效上下功夫。新形势下改进青年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思路如下:把突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点、拓展公忠文化熏陶的载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等多个途径紧密结合起来,使青年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得到升华,以提高教育效果。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天与人、公与私、忠与孝等伦理关系来分析基本概念的文化内涵和主要特征,深化了对政治忠诚教育主题基本范畴的研究。对忠诚、政治忠诚基本范畴的科学性认识是政治忠诚教育主题研究的元问题。而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现有成果大都停留在对基本含义的简单演绎,鲜有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去把握这些概念的文化内涵和主要特征,导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概念使用和理解的随意性。本研究则借助天人关系、公私关系、忠孝关系等道德关系来讨论忠诚、政治忠诚的文化渊源和践行理路,主要是考虑到这些道德关系宰制与规约着人们的忠德行为和忠德实践,影响着忠德观念的历史建构。第二,以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基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先进性和历史进步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价值研究的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是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其先进性的理论论证是研究的关键。而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价值研究主要依托于“忠于无产阶级政党、忠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忠于劳动群众的利益、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固有范式,本研究为了更加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独特优势,立足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为前提和旨归,显然比诉诸于压抑人的主体性、牺牲人的个性自由去实现统治者的统治秩序的传统政治忠诚观更为进步。第三,从忠诚品质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核心要素维度对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拓展了相关研究的视角。忠诚可靠作为我国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经被确立为教育法规。然而,学术界对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具体目标讨论不多。新形势下,传统的理想型、期待型的静态目标已经很难有效引导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本研究注重主体的能力素质结构探究,以目标的动态性和结构性为指向,基于忠诚的情感、意识、行为三个基本要素维度的考虑,具体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情感态度目标、思维价值目标和行为实践目标,为广大青年自觉坚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政治品格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目标方向。
董田甜[5](2016)在《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但同时聚集大量的民生问题使得社会矛盾凸显,从而对政治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深入系统地研究民生政治,推进民生政治。民生政治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议题。系统研究民生政治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中国政治主题的新发展,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进程的客观趋势。重视民生政治的实践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有利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改善民生的政治理念、政治程序和行动模式。民生政治所倡导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组成部分,民生政治所显示的治国理政程序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因此,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着力关注和弘扬的良治政治理念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应该成为学界研究现实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和分析途径。本文以民生政治的理论构成和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民生问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力图全面系统地论证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与理论逻辑,从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四个维度构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在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读民生政治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民生政治命题,并以民生政治解读、统领和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我国从“经济建设型”转向“民生型”的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政治改革与发展和政府治理方式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科学有效地改善转型期民生问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路径。论文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与本文议题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还简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对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预估。正文总体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民生政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民生、民生政治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为民生政治的学术和现实内涵打下基础,本部分重点对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是后续论证的重要框架。第二部分以中国民生思想和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发展政治学为学科视角,在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探讨民生政治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与构建的战略意义,重点从传统、环境和结构三方面分析,理性节制的政治变革是适合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我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五、六、七部分分别阐述了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动力阻力、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系统构建出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重点。第八部分立足本国国情,探索民生政治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的战略实施与对策建议,重点通过建立民生发展指数的预测模型来解读民生政治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和发展进步,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民生政治发展和建设。最后的结论将各章节的主要观点贯穿起来,得出核心观点并展望中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论文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政治学说,提出构建民生政治的发展体系之说。较为系统地提出民生政治的概念,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发展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视角创新,试图在整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学的原创性研究。对当代中国民生政治的系统研究重点在政治发展方面,从价值目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再到机制层面,从内到外逐层分析建构,提出系统的民生政治发展的研究趋势和实践探索路径,以利于在总体上推进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实施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和对策建议。
沈燕培[6](2016)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客体与动力》文中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1962年底,刘少奇和邓小平就已经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党要管党"的重要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从严治党";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次作为一个整体范畴提出,并逐步成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方针。2014年12月,习
孙红霞[7](2016)在《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 为铁路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证》文中研究指明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沿。铁路运输一线党支部大多地处铁路沿线,工作、生活环境艰苦,担负的运输任务繁重。一些党支部工作缺乏活力,开展党内活动"老生常谈",没有特色和创新,个别党员安于现状,没有创先争优意识,不能强有力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如何激发运输一线党支部工作活力,是摆在我们铁路党务
唐红[8](2012)在《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地位的成功策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焦点。本研究致力于以一个小学女教师的独特视角,以自我发展时间顺序和从事教育教学生活情境的变化,以“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以叙事研究为主,融合文献研究方法,在探索个人的教育人生之路中建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探究教师的成长,扩大视野,不断成长,使研究过程本身具有自我教育和建构的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的个案。在张扬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生命性中,教师能自觉地把工作、学习、研究和生活紧密结合,去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全文包含四个章节:第一章“职前教育:播种理想”,以个人入职前个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个人、组织环境因素等对个人教育意识的启蒙作为教育研究的起点。第二章“实践锻炼:获取动力”,解读了走上教师岗位之后,由门外汉到新手再到胜任,从教师到骨干教师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逐渐成长为“经验型教师”的历程,生活环境影响制约着教师的发展。第三章“职后教育:提升素养”,职后教育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家”。从校园扩展到社会,从主要“从教”到专注于“求学”,职后的半脱产进修,生存环境、角色的突变促成了一次教育的再启蒙。第四章“行动研究:放飞梦想”,将个人所学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和检验,践行“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生活方式,着眼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构筑专业学习共同体为中心的校本研究实践,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在探索、研究中,放飞心灵的梦想。
黄小明[9](2012)在《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问题自20世纪后半叶即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80年代后就逐渐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以及广大学术界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提出的科学思想体系。研究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基层干部本身的特点、历史使命决定着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担当。能否可持续科学发展,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是关键,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学术界关于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缺乏必要的研究,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留下了较大的难度。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为切入点,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依据、创设长效机制的基本要素而展开,着重探讨长效机制建构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以及基本原则,着力突破长效机制建构难题,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审思,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运行方式,实质是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运行的保障,核心思想是保持基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常态化,根本要求是“优化理念·推动发展”,它具有基层性、实践性、区域性、持续性等特点。基于对理论与实践依据的研究,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为指导,认准社会主义的、民本的、幸福与和谐的基本价值向度,遵循人本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围绕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价值向度和原则,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可将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分解成三种基本机制来建设:即“理想固本·内激外驱”的持续动力机制、“理念为先·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制度管理·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前者由理想固本→内在激励→外在驱动,构成由内而外的动力机制;再者由理念认同→认知转化→实践升华,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后者由制度护航→行为监督→检验考核,健全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上述三个基本机制辩证统一,相互支撑,协调互动,构成了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完整体系。其中,动力机制促进实践升华,实践机制催生新的动力,保障机制渗透于二者的始终,共同维系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行为的持续进行。
尤雪丽[10](2012)在《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文中认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于我们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探索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氛围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最核心的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区域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文化、制度、环境、人员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对发达地区,成为现实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对我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背景、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出我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并对欠发达地区商丘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商丘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存在着全国欠发达地区所具有的问题,还具有本地区特有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促进党内和谐建设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借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机制等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对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学习型政党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同时,也对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重点与创新点进行论述。第二章: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的背景。主要从当今时代的需求、理论来源和世界先进的“学习型”理念三个方面,阐述我党提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背景。第三章:我国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现状。通过对发达地区经验梳理,总结出当前我党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状况。并通过对商丘市进行问卷设计和分析,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第四章: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上一章提出的存在问题,本章在地理环境因素、工业化水平低、政府观念、学风问题、理论知识薄弱、人力资源短缺方面进行分析问题。第五章: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针对欠发达地区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分析,主要在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科学学习理念方面,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种知识方面,并且在建立健全制度上提出对策。
二、激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党的建设新常态 |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艰巨新挑战 |
(三) 党员教育管理出现严峻现实新情况 |
(四) 党员角色意识培育成为党建新课题 |
二、研究的价值 |
(一)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迫切需要 |
(二) 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实现的强烈诉求 |
(三) 全面从严治党向党员延伸的必然选择 |
(四)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研究的现状 |
(一) 主要代表成果 |
(二) 国外实践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思想资源 |
一、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 |
(一) 党性修养理论 |
(二) 党的思想建设理论 |
二、现代西方相关知识借鉴 |
(一) 社会互动理论 |
(二) 潜意识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内涵与结构 |
一、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基本内涵 |
(一) 大学生党员的特点 |
(二) 角色意识的概念阐述 |
(三)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有机组成 |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内容构成 |
(一) 先进意识 |
(二) 使命意识 |
(三) 规矩意识 |
(四) 进步意识 |
第三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现状与特点 |
一、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 调查组织与实施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个性特点 |
(一) 生发过程的可塑性与学习化 |
(二) 角色认知的片面性与理想化 |
(三) 外化行为的局限性与生活化 |
三、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发的影响因素 |
(一) 微观因素 |
(二) 中观因素 |
(三) 宏观因素 |
(四) 因素间作用关系 |
第四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过程与机制 |
一、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生成 |
(一)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与党的组织规范的相互化生 |
(二) 大学生党员个体意识与党员群体意识的互利共生 |
(三)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在党组织的文化中精神孕生 |
(四)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在党员个体活动中实践创生 |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发展 |
(一) 直观感知阶段 |
(二) 初步认识阶段 |
(三) 自觉理解阶段 |
(四) 实践体验阶段 |
(五) 理性反思阶段 |
三、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工作机理 |
(一)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发的一般遵循 |
(二)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发的动力分析 |
四、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 |
(一) 目标设立机制 |
(二) 教育作用机制 |
(三) 考核评价机制 |
(四) 奖惩激励机制 |
(五) 保障监督机制 |
(六) 环境影响机制 |
第五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原则与方法 |
一、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 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二) 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
(三) 约束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
(四)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主要方法 |
(一) 系统教学规范大学生党员角色认知 |
(二) 典型示范引领大学生党员角色期望 |
(三) 自我教育深化大学生党员角色领悟 |
(四) 实践锻炼推动大学生党员角色扮演 |
(五) 感染激励促进大学生党员角色实践 |
(六) 文化熏陶增强大学生党员角色认同 |
第六章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主要策略 |
一、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视域拓展 |
(一) 服务型党的组织建设主导培育的价值取向 |
(二) 现代大学的文化彰显丰富培育的精神追求 |
(三) 学习型党员队伍发展强化培育的内在要求 |
(四) 先进性典型形象树立彰显培育的示范效应 |
二、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载体整合 |
(一) 管理载体增强培育效果实效化 |
(二) 实践载体促进培育内容行为化 |
(三) 网络载体实现培育过程生活化 |
(四) 文化载体提升培育结果价值化 |
三、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工作创新 |
(一) 发展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主体 |
(二) 变革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方式 |
(三) 升级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队伍 |
(四) 扩容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的评价 |
附录1: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状况调查问卷(大学生) |
附录2: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关于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价值意义的研究 |
(二) 关于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内涵的研究 |
(四) 综合述评 |
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才服务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理论分析 |
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
(一) 基层组织建设需要 |
(二) 执政能力建设需要 |
二、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
(一)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 |
(二) 流动人才党员 |
(三) 党员组织管理 |
三、人才服务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心理资本理论 |
(二) 群体内聚力 |
(三) 激励理论 |
第三章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一、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现状分析 |
(一)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队伍现状 |
(二)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现状 |
二、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存在的问题 |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四章 全国部分同类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经验启示 |
一、全国部分城市同类机构流动人才党员队伍概况 |
二、全国部分同类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现状 |
(一)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一分类三结合”模式 |
(二) 南方人才市场的“教育、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模式 |
(三) 北方人才市场的“以点带面、实现全覆盖”模式 |
(四) 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一库两平台”模式 |
(五) 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的“建、管、育、帮、助”模式 |
(六)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三个关键点”模式 |
三、全国部分同类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面临的共性难题 |
四、全国部分同类机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经验启示 |
(一) 重视思想教育 |
(二) 重视制度建设 |
(三) 重视载体建设 |
第五章 优化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的对策研究 |
一、转变组织管理观念 |
(一) 强化角色认知 |
(二) 增强服务意识 |
二、理顺组织管理体制 |
(一) 健全组织机构 |
(二) 加强经费保障 |
(三) 疏通流动出口 |
(四) 完善管理制度 |
三、创新组织管理载体 |
(一) 构建“智慧管理”平台 |
(二) 完善“智慧管理”功能 |
(三) 拓展“智慧管理”应用 |
四、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
(一) 增强党员内动力 |
(二) 增强组织吸引力 |
五、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
(一) 强化分类指导 |
(二) 健全激励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访谈提纲 |
(4)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说 |
2.1.1 忠诚的内涵、关联与现代意蕴 |
2.1.2 政治忠诚的概念分析 |
2.1.3 政治忠诚教育的界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忠诚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教育思想 |
第3章 中外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
3.1 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演进、特征及现代转向 |
3.1.1 中国传统政治忠诚观念的历史演变 |
3.1.2 中国传统忠德教化思想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精华 |
3.2 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概况 |
3.2.1 西方古代文化中政治忠诚观的嬗变 |
3.2.2 近现代国外典型国家的政治忠诚教育状况 |
3.2.3 当代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
3.2.4 当代西方政治忠诚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在困境与反思 |
第4章 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时代状况 |
4.1 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
4.1.1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想文化的入侵 |
4.1.2 信息化背景下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贬损 |
4.1.3 市场化背景下功利私利意识的扩张 |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回顾与经验 |
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简要回顾 |
4.2.2 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青年政治忠诚教育 |
4.2.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多元政治思潮 |
4.2.4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推进青年政治忠诚教育 |
4.2.5 注重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 |
4.3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对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 |
4.3.3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探究视角的固化 |
4.3.4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内容的真理魅力未被充分彰显 |
4.3.5 青年政治忠诚教育途径有待改进和加强 |
第5章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原则 |
5.1.1 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确保教育目标和内容政治正确 |
5.1.2 立足新形势下的世情国情党情,推进教育目标和内容更新拓展 |
5.1.3 立足青年政治素质的提升,突出理性、自觉、参与的品格培养 |
5.2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目标指向 |
5.2.1 情感态度目标:使青年的爱党爱国忠贞情感得到激发 |
5.2.2 思维价值目标:使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得以树立 |
5.2.3 行为实践目标:使青年的报国效国之行得到范导 |
5.3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教育为主导性内容 |
5.3.2 以中国精神教育和理性爱国教育为基础性内容 |
5.3.3 以政治担当教育和公恩意识教育为拓展性内容 |
第6章 新形势下我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加强青年干部政治忠诚教育的实践路径 |
6.1.1 在党委、党组和党支部集体学习中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2 在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培训中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3 用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4 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5 结合重要工作和重要岗位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1.6 在非常时刻和严峻时期进行政治忠诚教育 |
6.2 改进青年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途径思考 |
6.2.1 把握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 |
6.2.2 拓展公忠爱国文化熏陶的载体 |
6.2.3 重视社会礼仪和实践活动的历练养成作用 |
6.2.4 重点推进网络新媒体教育阵地建设 |
6.2.5 依托高校党团等组织活动 |
6.2.6 注重良好师德师风示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的客观现状 |
(二)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手段 |
(三) 技术路线 |
(四) 可行性分析 |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生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民生政治的概念解读 |
(一) 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
(二) 民生政治的概念和内涵 |
二、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 国家本质与政府职能理论 |
(二) 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理论 |
(三) 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理论 |
(四)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
一、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一) 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与战略选择 |
(二) 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两条思路 |
(三) 作为政治发展战略的变革 |
二、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必然性 |
(一)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理论依据 |
(二) 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现实依据 |
(三) 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新主题 |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战略意义 |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新的增长点 |
(二) 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
(三)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
一、民生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民众生活质量的显着提高 |
(二) 反贫困取得重大成绩 |
(三) 社会保障体系形成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民生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民生法治化水平较低 |
(二) 民生发展程度整体不高 |
(三) 民生治理方式相对单一 |
(四)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发展成因 |
(一) 经济发展不均衡 |
(二) 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 政府民生职能缺失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一) 政治公正 |
(二) 政治民主 |
(三) 政治法治 |
(四) 政治稳定 |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
(二)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政府 |
(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 实现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 领导力量的推动 |
(二) 经济发展的持续 |
(三) 公民社会的兴起 |
(四) 利益分化的需求 |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
(一) 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错误观念 |
(二) 旧有体制和制度条件 |
(三)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
(四) 社会群体的不合理差异 |
(五) 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范式 |
(一) 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
(二) 制度创新的意义 |
二、构建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
(一) 民生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
(二) 民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机制 |
(三) 民生法治化与民权保障机制 |
(四) 应对民生政治危机治理机制 |
(五) 民生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机制 |
(六) 健全民生政治制度执行机制 |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政策支持 |
一、民生政策议程的民意化 |
(一) 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民生问题” |
(二) 改善民生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 |
(三) 民生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 |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合法化 |
(一) 影响民生政策制定的因素 |
(二) 民生政策制定的渐进动态过程 |
(三) 民生政策的合法化 |
(四) 加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
三、民生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
(一) 民生政策执行的原则与模型 |
(二) 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
(三) 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四、民生政策评估的多元化 |
(一) 民生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意义 |
(二) 影响民生政策评估的因素分析 |
(三) 民生政策评估程序 |
(四) 构建以民生为重心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优化与对策建议 |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行动原则 |
(一) 民生权益的普惠性 |
(二)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 |
(三) 发展进程的有序化 |
二、建立民生指数及监督落实机制 |
(一) 民生指标体系框架 |
(二) 民生指数的细化与分解 |
(三) 完善监督落实机制 |
三、民生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
(一) 经济驱动 |
(二) 政府服务 |
(三) 文化支撑 |
(四) 社会调节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 |
(二)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 |
(三)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的研究 |
(四) 本文的研究取向 |
三、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职前教育: 播种理想 |
一、家庭: 教育的启蒙 |
二、学校: 教育的家园 |
三、教师: 理想的起航 |
四、个体知识: 发展的起点 |
第二章 实践锻炼: 获取动力 |
一、初为人师,骨干引领 |
二、透视课堂,有效评价 |
三、对话学生,建设班级 |
(一) 班级日常管理 |
(二) 班级德育管理 |
(三) 班级文化建设 |
(四) 心理健康教育 |
(五) 搭建家校之桥 |
四、平台展示: 实践中学习,反思中成长 |
(一) 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创新 |
(二) 教师活动的参与与展示 |
第三章 职后教育:提升素养 |
一、建立愿景: 终身学习 |
(一) 工作学习化: 个体活出生命意义 |
(二) 学习工作化: 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
二、自身修炼: 养成教师德性 |
(一) 保持青年党员教师先进性 |
(二) 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
(三) 深入“创先争优”树师德典型 |
三、自我超越: 提升文化底蕴 |
四、系统思考: 审视中反思,发展中成熟 |
第四章 行动研究: 放飞梦想 |
一、校本研究 |
(一) “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 |
(二) 做题: 教学研究合一 |
二、教师成为终身研究者: 研究中不断追求卓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概述 |
1.1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学理审思 |
1.1.1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内涵 |
1.1.2 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持续实效运行的保障 |
1.1.3 核心思想是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常态化 |
1.1.4 根本要求是“优化观念·推动发展” |
1.2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特点 |
1.2.1 基层性 |
1.2.2 实践性 |
1.2.3 区域性 |
1.2.4 持续性 |
1.3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长效动力机制尚需建造 |
1.3.2 长效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
1.3.3 长效监督机制尚需健全 |
1.3.4 长效考核机制有待建树 |
第二章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科学依据 |
2.1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时代呼唤 |
2.1.1 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
2.1.2 转变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陋习的切实需要 |
2.1.3 破解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
2.2 建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机制理论 |
2.2.2 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机制理论 |
2.2.3 国外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典型理论 |
2.3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在建构长效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
2.3.1 长株潭试验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典型案例 |
2.3.2 长株潭试验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制性探索 |
2.3.3 长株潭模式对建构长效机制的有益启示 |
第三章 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 |
3.1 长效机制建构的价值取向 |
3.1.1 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 |
3.1.2 民本的价值向度 |
3.1.3 幸福与和谐的价值向度 |
3.2 建构的重点难点与切入点 |
3.2.1 重点:在实践中建树科学发展观念 |
3.2.2 难点:解决好学习实践的动力问题 |
3.2.3 切入点:构建持续运行的保障体系 |
3.3 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
3.3.1 人本性原则 |
3.3.2 发展性原则 |
3.3.3 创新性原则 |
3.3.4 实践性原则 |
3.4 长效机制建构的基本任务 |
3.4.1 建构的主要内容 |
3.4.2 结构解析与运行 |
第四章 建立“理想固本·内激外驱”的持续动力机制 |
4.1 理想固本机制 |
4.1.1 优化党性教育 固“为民服务”之本 |
4.1.2 强化先进意识 固“伟大复兴”之本 |
4.1.3 深化思想解放 固“科学发展”之本 |
4.2 内在激励机制 |
4.2.1 创新基层干部人文关怀的激励方式 |
4.2.2 打造基层干部持续发展的人生舞台 |
4.2.3 激活基层干部全面发展的现代需求 |
4.3 外在驱动机制 |
4.3.1 健全目标引领体系 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使命感 |
4.3.2 完善预警机构办法 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 |
4.3.3 深化监管运行模式不断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 |
第五章 打造“理念为先·知行合一”的实践升华机制 |
5.1 理念认同机制 |
5.1.1 在基层学习型社会创建中促进基层干部长效学习认同 |
5.1.2 在基层建设实践中促进基层干部体验全面发展精神 |
5.1.3 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强化基层干部人本发展观念 |
5.2 观念转化机制 |
5.2.1 在推进基层发展中改变短期政绩观念 |
5.2.2 在解决群众诉求中转变漠视群众倾向 |
5.2.3 在破解改革难题中革新观念固定模式 |
5.3 思想升华机制 |
5.3.1 在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实践中强化执政为民宗旨 |
5.3.2 在统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提升协调发展理念 |
5.3.3 在基层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砺炼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六章 健全“制度管理·规范运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
6.1 完善护航科学发展进程的实施机制 |
6.1.1 将民主集中制度具体化保障基层干部的决策科学 |
6.1.2 将群众联系制度常规化确保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
6.1.3 加速基层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驾驭科学发展能力 |
6.2 健全规范科学发展行为的监督机制 |
6.2.1 健全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评价机制 |
6.2.2 健全组织对基层干部的监管机制 |
6.2.3 健全舆情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机制 |
6.3 建立检验科学发展成就的考核机制 |
6.3.1 建立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政治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6.3.2 建立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基层经济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6.3.3 建立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基层文化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6.3.4 建立以和谐稳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6.3.5 建立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基层生态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6.3.6 建立以创先争优为核心的基层党的建设成就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关于提高学习动力的研究 |
1.2.2 关于学习环境的研究 |
1.2.3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的背景 |
2.1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时代的要求 |
2.1.1 当今世界正处于发展与变革时期 |
2.1.2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喜有忧 |
2.1.3 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历史课题 |
2.2 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的学习理论 |
2.2.2 毛泽东的学习理论 |
2.2.3 邓小平关于学习的思想 |
2.2.4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来关于学习的论述 |
第三章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
3.1 我国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3.1.1 我国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现状 |
3.1.2 我国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
3.2 商丘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
3.2.1 关于营造学习氛围 |
3.2.2 关于学习理念 |
3.2.3 关于科学思维方法 |
3.2.4 关于创新能力 |
3.2.5 关于学习管理机制 |
3.3 我国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 |
3.3.1 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
3.3.2 学习方式的选择比较单一 |
3.3.3 学与用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欠发达地区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
4.1.1 学习理念不能深入人心 |
4.1.2 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思想闭塞的制约 |
4.1.3 不能够激励欠发达地区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动力 |
4.1.4 欠发达地区党员干部对学习存在片面认识 |
4.2 学习形式单一的原因 |
4.2.1 缺失浓厚的学习氛围 |
4.2.2 欠缺科学的学习方法 |
4.2.3 教学形式缺少多样化 |
4.2.4 硬件设施的投入影响学习的开展 |
4.3 学与用不能有效结合的原因 |
4.3.1 学习活动的开展过于被动化 |
4.3.2 学习内容被忽视 |
4.3.3 人才使用管理机制过于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
5.1 激励欠发达地区党员干部提升学习动力 |
5.1.1 树立学习理念 |
5.1.2 转变对于学习的片面认识 |
5.1.3 在学习上树立负责任的态度 |
5.1.4 实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
5.2 丰富欠发达地区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 |
5.2.1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
5.2.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 |
5.2.3 充分掌握各种知识 |
5.3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学习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健全规范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的制度 |
5.3.2 建立健全培训体制 |
5.3.3 建立健全党员的个人自学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商丘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商丘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调查结果 |
附录3: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激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育研究[D]. 向晋文. 武汉大学, 2017(06)
- [3]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杭州市人才服务局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研究[D]. 应朝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新形势下中国青年政治忠诚教育研究[D]. 赵文铎.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5]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研究[D]. 董田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客体与动力[J]. 沈燕培. 党政论坛, 2016(09)
- [7]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 为铁路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证[J]. 孙红霞.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6(03)
- [8]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唐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5)
- [9]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 黄小明. 中南大学, 2012(12)
- [10]欠发达地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 尤雪丽. 江西理工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