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临沧电网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夏百川[1](2021)在《云南省底线福利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包艳丽[2](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赖足兰[3](2021)在《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区,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屏障,在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边境地区稳定与否是衡量主权国家是否繁荣稳定的“晴雨表”。边境地区混乱、动荡不安,则影响国家稳步发展;边境地区安宁、稳定,则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中缅国界线全长2185千米,北起中国、印度与缅甸三国交界的库阳山口,南至澜沧江与南腊河交汇处,辖有泸水、福贡和贡山等18个边境县,毗邻缅甸的克钦邦、掸邦等地区,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自然与人文环境较为复杂,涉外事件的诱发因素较多,边民法制意识薄弱,非法越境耕作、捕捞、放牧、狩猎、砍伐、采矿等行为普遍存在。走私、偷渡、吸贩毒等边境犯罪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2009年以来,缅甸内战持续不断,缅北冲突频发,由于中缅边境“半开放性、活的特征明显”,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武装广布,边境管理工作集中在重要关口,大部分跨境村寨及边境线难以有效控制。基于中国目前已具备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以及数据化、智能化的广泛推进,在中缅边境安全管控中实施智能管控手段,开展全方位、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的手段成为可能。因此,中缅边境亟需调整和升级传统边境管控模式,构建立体化、智慧化、智能化的智慧边境管控模式。本文章以中缅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传统安全理论、多层治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构建机制。本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从边境安全、边境管控、智慧边境等方面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简述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中缅边境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章简述中缅边境管控现状、面临的边境安全挑战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如何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弥补传统边境管控模式的不足,以有效应对中缅边境安全风险问题;第五章探讨如何从政策、经济、文化、法律等层面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提高边境管控效能;第六章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及不足之处。在以上内容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及大量文献的梳理深入探讨,本文提出:第一,持续不断的缅北冲突,以及走私、贩毒、非法居留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中缅边境安全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呈现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多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相互影响、交织、转化的趋势。第二,中缅边境地区现有的边境管控模式面临着外部与内部双重挑战。在外部层面,中缅边境地区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内部层面,现有边境管控模式出现抵边村寨“空心化”、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不高、边境管理体制不完善、口岸出入境效能需提升等诸多问题。第三,缅甸政治局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工作。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跨境民族毗邻而居,一旦缅甸国内政局动乱,爆发大规模战争,势必对中缅边境地区产生共振效应。第四,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不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防措施,还需结合物防和人防措施,形成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的管边控边格局,从多角度、多层面强化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综合管控。第五,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离不开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仅仅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无法制止边境违法犯罪行为,仍需结合政策、经济、法律、双边警务合作等措施综合施策,创造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
闫晓燕[4](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罗廷锦[5](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张雪[6](2020)在《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作为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实施扶贫攻坚的新举措,精准扶贫不仅有利于加快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直过民族运用精准方法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如何有力推进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工作,使边疆直过民族实现持续稳固脱贫,对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生活的9个直过民族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就有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景颇族和德昂族6个直过民族。梳理沧源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经验,研究新形势下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获得对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经验的系统性认识。本文基于第三方研究视角,应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选取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进行个案研究,对边疆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概况现状、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取得的工作成效,从直过民族贫困人口、贫困村和政府等角度分析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对沧源自治县精准扶贫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对应存在问题提出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沧源作为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着力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跨越发展基础,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提高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生命力”和“持续力”、多元主体互助合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村级及群众力量助推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充分激发直过民族自身脱贫内生动力,为直过民族真正脱贫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等对策措施,以期提升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提高沧源直过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边疆直过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跨越发展的目标。
谷峥霖[7](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徐玥[8](2020)在《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能替代旨在通过能源终端用户改用清洁高效的电能,从而缓解城市污染以及消纳富余电力问题,对提高云南省电气化水平和推动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势和云南地区终端能源消费特征,提出相应的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地区电能替代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电能替代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电能替代的内涵及电能替代主要技术措施,基于终端用户进行电能替代的角度,在考虑初始投资的情况下,构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指标,从“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三种替代途径出发,建立了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模型。(3)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和“以电代气”的具体实施措施中,选取典型的电烤烟房替代燃煤烤烟房、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以及电锅炉替代燃气锅炉的替代途径,利用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横向比较分析其综合效益,以云南省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较为适合开展“以电代油”项目。(4)基于在电能替代中成本分摊问题,根据用户群梯级替代的机制,建立政府、用户群和电力企业的博弈决策量,提出博弈合作的成本分摊模型,在参与电能替代项目的政府、用户群和电力企业三方间进行成本分摊博弈,采用综合了多种支配关系优势的ar-MOEA法,在Pareto面上进行Nash均衡分析,选取云南省三个地区用电能替代燃煤烤烟的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经算例分析,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各参与方成本分配问题。
李靖雅[9](2019)在《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商业银行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市场化的到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涉足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阮成发省长提出云南省要打造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立以及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使临沧市成为开放前沿。建行临沧市分行全面贯彻建行云南省分行“坚持转型发展主线”的三线原则要求,始终坚持以市场表现、价值创造、收入提升为核心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网点一线为中心,坚持以员工发展为中心,全面实施“基础立行、业绩兴行、管理治行、内控保行、文化铸行”五大战略。建行临沧市分行目前在客户基础、柜面基础、信贷基础、渠道基础、内控合规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开放前沿的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战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在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面临的外部宏观、行业环境因素,分析了临沧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宏观因素,对现有竞争者竞争情况、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替代者进行分析,分析了其内部资源、能力现状,对总体经营目标完成情况、人民币跨境结算情况、存款情况、贷款情况、私人银行业务情况、其他内部建设情况和现有战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行临沧分行的战略规划。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理论为指引,提出了建行临沧市分行的混合型战略总体发展战略、集中化+差异化竞争策略,人民币跨境结算策略、存款策略、贷款策略、私人银行策略的职能策略和组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内部控制保障、企业文化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市场保障的保障措施。
桑源[10](2019)在《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时间并不长,虽从2009年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到现在仅有10年的时间,但城市的智慧化发展速度较快,许多城市的智慧化初级建设阶段已经完成,正在进入智慧化建设成熟阶段。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从2013年国家试点城市开始已有7年的时间,下辖的十六个州市已有十四个州市已进行智慧化建设,造成智慧发展仍然缓慢,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但与发达经济地区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国内的大部分学者都集中精力研究东部发达城市,研究我国的边疆智慧城市相关文献较少。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少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以期为云南省在智慧城市方面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本研究阐释了云南省十六个州市智慧城市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出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特征。利用创新技术理论,一般系统论等理论知识以及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特征选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智慧生活”、“智慧环境”五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选择了“进出口总额”、“第三产业值”、“研究与开发机构”等34个指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客观原始数据,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将云南省16个州市中智慧城市建设相似的、具有代表性的10个州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分析。然后再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后采用TOPSIS综合分析方法然对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得出10个州市的总体排名以及在五个一级指标下排名,综合各州市的评价结果,采用标杆对该结果进行分析,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云南省智慧城市发展路径以及平衡智慧城市建设等建议,为云南省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二、加强临沧电网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临沧电网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低碳经济研究 |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低碳经济 |
二、区域建设用地 |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
第三节 联动关系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三、碳排放特点 |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一、障碍度模型 |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一、耦合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边境安全相关研究 |
1.2.2 边境管控相关研究 |
1.2.3 智慧边境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缅边境地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历史 |
2.1.3 行政区划 |
2.2 边境口岸与交通网络 |
2.2.1 边境口岸 |
2.2.2 交通网络 |
2.3 民族构成与经济社会发展 |
2.3.1 民族构成 |
2.3.2 经济社会发展 |
第3章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对比分析 |
3.1.1 中方的边境管控 |
3.1.2 缅方的边境管控 |
3.2 中缅边境管控面临的安全挑战 |
3.2.1 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
3.2.2 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3.3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1 抵边村寨“空心化” |
3.3.2 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
3.3.3 现行边境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
3.3.4 边境防控体系建设亟需完善 |
3.3.5 口岸出入境管理效能需提升 |
3.4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地理环境复杂 |
3.4.2 跨境民族构成复杂 |
3.4.3 非法利益链条化 |
3.4.4 经济发展差异大 |
第4章 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1 智慧边境概念界定 |
4.2 智慧边境管控体目标与原则 |
4.2.1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目标 |
4.2.2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原则 |
4.3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成要素 |
4.3.1 智慧边境管控主体 |
4.3.2 智慧边境管控客体 |
4.3.3 智慧边境管控方式 |
4.4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4.1 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
4.4.2 边境防控网络 |
4.4.3 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
4.4.4 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
4.4.5 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
4.4.6 预警与跟踪机制 |
4.4.7 应急处突维稳机制 |
4.5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运行机制 |
第5章 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路径探析 |
5.1 强化边疆治理政策供给,提升边疆治理能力 |
5.2 推进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边民幸福指数 |
5.3 完善边境管理法律体系,推进边防法制建设 |
5.4 强化边民国家认同意识,提高管边控边效能 |
5.5 深化中缅警务合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2.1 创新之处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6)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边疆直过民族相关概念 |
一、直过民族 |
二、沧源佤族 |
三、精准扶贫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
一、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二、政府治理理论 |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第二章 云南沧源边疆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概况及成效 |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县情 |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第三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贫困现状 |
第四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
一、产业扶贫方面 |
二、旅游扶贫方面 |
三、就业扶贫方面 |
四、生态扶贫方面 |
五、教育扶贫方面 |
六、健康扶贫方面 |
七、弱势群体扶贫方面 |
八、易地搬迁方面 |
九、金融扶贫方面 |
十、社会扶贫方面 |
第三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样本采集与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问卷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五节 问卷结果的整体描述 |
第四章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
一、从直过民族贫困户角度出发 |
二、从村干部角度出发 |
三、从政府角度出发 |
四、从社会组织角度出发 |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一、从佤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分析 |
二、从直过民族思想观念、发展内生动力方面分析 |
三、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
四、从经济条件和发展意识方面分析 |
第五章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思路及对策 |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思路 |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对策 |
一、微观层面,充分发挥村级及群众力量,巩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效果 |
二、中观层面,政府科学治理,多元主体互助合力提升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效果 |
三、宏观层面,精准定位、科学施策、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7)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数理统计法 |
1.5.3 调查分析法 |
1.5.4 GIS空间分析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资源配置 |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发展理论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
3.1 相关理论应用 |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1 全面可行原则 |
3.2.2 科学简易原则 |
3.2.3 合理适用原则 |
3.2.4 客观可测原则 |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
3.3.1 指标遴选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权重确定 |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
7.1.1 驱动因子选取 |
7.1.2 计量模型建构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
7.2.1 单位根的检验 |
7.2.2 平稳序列分析 |
7.2.3 预测模型建构 |
7.2.4 情景预测结果 |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终端能源电能替代形式研究现状 |
1.2.2 电能替代综合效益研究现状 |
1.2.3 电力领域成本分摊研究现状 |
1.2.4 能源管理研究现状 |
1.3 我国能源现状及趋势 |
1.3.1 能源生产结构特点 |
1.3.2 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能替代相关理论及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模型 |
2.1 电能替代内涵 |
2.2 用户侧电能替代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
2.2.1 以电代煤技术措施 |
2.2.2 以电代油技术措施 |
2.2.3 以电代气技术措施 |
2.3 电能替代一次能源综合效益指标 |
2.3.1 经济效益 |
2.3.2 环境效益 |
2.4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
2.4.1 以电代煤 |
2.4.2 以电代油 |
2.4.3 以电代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
3.1 TOPSIS法 |
3.2 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实例分析 |
3.2.1 电烤烟房以电代煤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2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3 电锅炉以电代气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4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合作的电能替代成本分摊 |
4.1 博弈论 |
4.2 构建电能替代成本博弈模型 |
4.2.1 电能替代机制 |
4.2.2 建立博弈决策量 |
4.2.3 建立电能替代成本博弈模型 |
4.3 基于ar-MOEA的成本分摊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数据 |
4.4.2 烤烟房分布密度分析 |
4.4.3 电能替代前五年的三方博弈结果 |
4.4.4 三方演化博弈Nash收敛条件 |
4.4.5 三个地区政府的Pareto解集 |
4.4.6 用户群在演化博弈中的模拟决策 |
4.4.7 三个地区电网企业的Pareto解集 |
4.5 基于地区新常态下电能替代推行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战略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背景创新 |
二、研究对象创新 |
三、研究结论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战略管理理论 |
二、商业银行理论 |
三、沿边开放相关理论 |
四、开放前沿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建行临沧市分行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建设银行临沧市分行简介 |
第二节 建行临沧市分行总体经营现状分析 |
一、总体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
二、主要业务指标市场经营情况 |
三、其他内部建设情况 |
第三节 建行临沧市分行现有战略执行情况 |
一、现有战略内容 |
二、现有战略执行效果分析 |
第四节 开放前沿对建行临沧市分行的相关要求 |
一、资源要求 |
二、能力要求 |
第五节 建行临沧市分行现有资源能力分析 |
一、资源情况 |
二、能力情况 |
第四章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宏观环境—PEST分析 |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中观行业环境—五力分析 |
一、现有竞争者竞争情况分析 |
二、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三、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四、潜在进入者分析 |
五、替代者分析 |
第三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SWOT分析 |
一、机会 |
二、威胁 |
三、优势 |
四、劣势 |
五、SWOT矩阵 |
第五章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战略选择与实施 |
第一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使命愿景与目标 |
一、使命 |
二、愿景 |
三、目标体系 |
第二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总体战略选择 |
一、战略定位 |
二、总体战略 |
三、战略路径 |
第三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竞争战略选择 |
一、竞争战略选择 |
二、竞争战略实施路径 |
第四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职能策略 |
一、人民币跨境结算策略 |
二、存款策略 |
三、贷款策略 |
四、私人银行策略 |
第五节 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三、内部控制保障 |
四、企业文化保障 |
五、信息技术保障 |
六、资金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智慧城市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智慧城市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熵值法 |
1.3.3 K-means聚类排序法 |
1.3.4 TOPSIS综合评价法 |
1.3.5 实证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1.5.1 理论创新 |
1.5.2 视角创新 |
1.5.3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智慧城市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 |
2.1.2 智慧城市 |
2.1.3 评价指标 |
2.1.4 评价指标体系 |
2.2 主要研究基础技术 |
2.2.1 K-means聚类分析 |
2.2.2 熵值法 |
2.2.3 TOPSIS综合分析模型 |
2.3 智慧城市评价相关理论 |
2.3.1 一般系统论 |
2.3.2 技术创新理论 |
2.3.3 公共治理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3.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3.2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3.3 云南省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3.4 云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特征 |
3.4.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3.4.2 整体性思维意识增强 |
3.4.3 智慧系统使用提高 |
3.4.4 创新意识的加强 |
第4章 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4.1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4.2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可操作性原则 |
4.3 云南省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4.4 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一级指标选择 |
4.4.2 二级指标选择 |
第5章 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 |
5.1 智慧城市评价依据 |
5.2 评价对象的指导思想 |
5.3 基于K-means聚类法的因子选择 |
5.3.1 因子选择的具体步骤 |
5.3.2 对象选择的代表性 |
5.3.3 标杆的选择 |
5.4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赋值 |
5.5 基于TOPSIS综合分析法评价结果 |
第6章 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结果研究 |
6.1 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综合结果分析 |
6.1.1 权重结果分析 |
6.1.2 TOPSIS排名结果分析 |
6.1.3 云南省智慧城市综合分析 |
6.2 完善云南省智慧城市对策及建议 |
6.2.1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
6.2.2 统一智慧城市标准化数据 |
6.2.3 增加创新驱动力模式 |
6.2.4 平衡智慧城市各层面关系 |
6.2.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附录 |
R代码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临沧电网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底线福利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 夏百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D]. 赖足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D]. 张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7]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D]. 徐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开放前沿背景下建行临沧市分行发展战略研究[D]. 李靖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10]云南省智慧城市评价研究[D]. 桑源.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