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体系统工程稳定分类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凌[1](2021)在《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文中指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渗漏问题是设计和运行时的重中之重,工程中也采取多种措施来阻止上库盆渗漏,而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而言,上库库盆渗漏相较于常规更加重要。首先,在水库中渗漏等同于能量损耗;再者,渗漏会对库周建筑基础以及岸坡稳定产生影响;最后,针对电站生态环境而言,也会造成破坏。总之,在修建海水抽水蓄能相关工程时,上库防渗性能以及防渗材料等需要很高的要求,并且海水与淡水相比较腐蚀性会更强,对库盆材料影响会更加严重。为了研究淡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性,本文结合日本冲绳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通过VISUAL MODFLOW和GEOSTUDIO软件模拟上水库不同防渗方案下稳定性和地下水溶质运移分析,总结分析其规律,并且建立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体系,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形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VISUALMODFLOW软件运用有限差分法,基于MODFLOW-2000水流模型和MT3DS溶质运移模型,研究冲绳抽水蓄能电站初始流域水系作用下上库盆海水离子化合物(TDS)运移场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流域水系下,时间越长,离子扩散范围越大,对库周环境植被影响越大,且离子影响范围垂直方向数量级很小,溶质运移场多沿表层扩散。(2)通过GEOSTUDIO的SEEP/W-SLOPE/W-CTRAN/W运用有限元法耦合,选取氯离子浓度(Cl-)和海水离子化合物总量(TDS)作为特征离子,预测不同库盆防渗方案、是否存在排水结构、气象因素影响下海水离子溶质迁移以及对区域及地下水系统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盆防渗方案能有效减少渗漏,降低浸润线,减小海水离子的运移浓度影响范围,采取防渗方案时离子浓度影响范围减小90%,安全系数增加86%;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海水浓度越大,相应的离子浓度越高,海水浓度增加对离子运移速度起到促进作用:排水结构的存在使离子运移场明显减小,且强台风等天气因素作用下对稳定不利,加剧库盆渗漏离子溶质运移速率,扩大运移环境影响范围。(3)通过构建由5个二级、1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库盆防渗方案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不同防渗方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土工膜系列(PVC,HDPVC,HDPE)最终综合评价指标值相差不大,高密度(HD)系列比常规系列更优越;钢筋混凝土防渗方案得分最低(75.643),EPDM得分最高(85.519),验证了日本采用EPDM防渗方案的优越性。
张瑜潇[2](2021)在《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近10万座已建水库大坝中,大量工程处于不同程度的病险工作状态,其中土石坝所占比例最大。采用健康诊断方法定量评估土石坝健康状况,能够对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效准确的辨识,及时诊断土石坝的病险程度,确保大坝长效安全运行。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类型多样、诊断过程复杂,健康诊断方法是实现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融合与安全性态分析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数值计算、安全监测、检查巡查、试验检测等多类健康诊断信息,构建基于模糊最优最劣法(the Fuzzy Best-Worst Method,FBWM)和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的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模型,建立基于超阈值(Peaks over Threshold,POT)模型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土石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为土石坝专项及综合健康诊断提供科学的定量评估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土石坝的运行环境与结构特点,依据土石坝溃坝及风险分析理论,对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总结了土石坝健康的影响因素集,并构建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土石坝健康诊断体系,为后续土石坝健康诊断过程提供了结构基础。(2)运用模糊最优最劣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健康诊断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主、客观权重,利用级差最大化法(Level Difference Maximization,LDM)优化求解最佳组合权重,建立了FBWM-EWM-LDM组合赋权模型,定量评估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为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新方法。(3)综合水利规范要求以及水利土木领域健康状态评定标准研究成果,提出了土石坝健康评价等级的五级划分原则。并针对诊断体系中的非监测资料和监测资料信息,分别采取等区间划分法和POT模型构建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的综合拟定方法,建立五级健康评语量化区间的划分标准,为土石坝健康诊断提供合理准确的评价依据。(4)针对土石坝健康诊断存在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问题,利用可拓云理论的定性定量转化能力对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同时对信息融合准则进行改进,将影响因素重要性与诊断信息支持度作为合成规则,提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解决了模糊、随机的多证据体融合问题,提高了土石坝健康诊断的准确性。
关浩[3](2021)在《白山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近20年来,已经建成包括白山抽水蓄能电站等数十座抽水蓄能电站。目前,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抽水蓄能机组大量投产,对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抽水蓄能电站陆续进入机组大修周期,抽水蓄能机组的检修问题也随之而来,抽水蓄能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提升机组检修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白山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大修项目实践,分析6号机组检修项目现状和质量控制因素,为实现6号机组大修项目的检修目标,对该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过程进行改进。对项目质量控制的研究贯穿整个机组检修,并邀请专家利用德尔菲法讨论,构建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指标评价体系。由专家进行打分,来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指标隶属度评价矩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本文分析6号机组检修过程中的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工程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上给出了实际操作和改进建议。通过研究得到的数据、过程及结论,对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其它抽水蓄能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吴壮志[4](2020)在《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社会以来,石油便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特别是21世纪以后,石油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度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量和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国际原油的价格因此也动荡不安,所以,为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民生需求,我国急需快速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以稳定石油价格和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储存石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上和地下两种形式,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往往具有经济效益较好、运营方便和安全稳定性高等优势,是各国使用率较高的一种石油储备形式。国际上普遍采用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形式来储存石油,是因为相比于地上储油方式来说,其优势比较显而易见,其中主要包括:安全稳定性高、经济效益好、土地占用率小、运行和维护方便、防火性能高等特点。它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但通常都具有高边墙、大断面和不施加衬砌的特点,由于洞库所处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多、洞室跨度较大、围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所以,这些因素都可能破坏洞库的稳定性。由于洞室开挖断面较大、围岩应力释放比较复杂、施工工序也较为繁琐,因此,研究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丰富相关领域的科研理论,而且能为相关工程领域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并且能够提高洞库在建设时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方便性等。本文主要讨论的课题为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通过总结前人在此领域的相关工作,进行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开挖方案和空间布置形式进行了建模和分析计算,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借鉴相关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理论和研究,本文针对洞室开挖过程中的影响围岩稳定性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和总结。(2)采用了FLAC3D建模方式进行建模和分析计算,通过设置四种不同工况,建立了洞室施工过程中四种不同的开挖方式的模拟,并对围岩塑性区、应力场、水平和竖向变形量进行研究总结,优化了洞室的开挖方案。(3)通过建立洞室模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分别对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两种断面形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对围岩塑性区、应力场、水平和竖向变形量进行研究总结,优化了洞室的断面形式。(4)对主洞室设置了三种不同的间距方案,并分别对三种方案进行建模和比较分析,并对围岩塑性区、应力场、水平和竖向变形量进行研究总结,优化了洞室的空间布置形式。本文主要对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期间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优化地下水封洞库的开挖方案、断面形式和空间布置形式,不仅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还能够对我国日后的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意见,提高其施工效率。
李广凯[5](2019)在《极端降雨下抽水蓄能电站防洪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填谷削峰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加大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其选址绝大多数处于山区,其遭遇的洪水灾害为山洪灾害,极端降雨发生时,山区地形的放大作用将加剧山洪的破坏作用,地处山丘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对防灾极端降雨带来的山洪减灾能力加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致力于抽水蓄能电站在遭受极端降雨时的防洪研究,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1)构架以泰山抽水蓄能电站为中心点的雨情预警数据,以TIGGE数据为基础,选取合适的预报时长和适当大小的网格分辨率,得TIGGE数据预报的降雨量值,用来进行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厂区雨情预警,2016年的实际雨情预警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泰安雨情预警的精度要求。(2)收集、整理泰山电站历史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历时下不同频率的设计降雨和设计洪水,并对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所可能遭遇的极端降雨的洪水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可能遭受的极端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主要为汛期6-8月份的降雨。(3)在洪水分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造成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山洪灾害的因素,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关键区域水淹分险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水淹风险评价。成果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在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无人机技术获取研究区域地理信息,制作了实时的、较高精度的研究区域影像和数字流域。(2)基于实时高精度的数字流域得到了较精确的厂区关键风险点集水面积和洪水流量。(3)构建了关键风险点的水淹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型进行了风险点的水淹风险评价,明确了各风险点在不同历时和频率下的水淹风险状况。(4)形成了关键风险点的水淹应对方案。(5)引入数值天气预报增加了雨情预警时间。
宁龙[6](2019)在《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能源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能源。当前国内油气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加新的地质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作为勘探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有助于油田及时把握勘探开发的经济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高采出,产量递减较快,加之油价的低迷不振,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更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取得。为此,油田企业有必要从勘探开发全流程视角,分析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建立一体化经济评价体系,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以客观评价油田勘探开发现状,找出不足,获得针对性的效益提升对策,支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了油田勘探开发的经济特性以及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各阶段的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油田经济评价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当前评价偏于项目评价、偏于事前评价、偏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依次经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按照构建原则与思路,通过专家调查与统计筛选,最终确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融合单一评价模型、事前事后检验和组合评价模型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其中,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以及熵值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单一评价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评价、TOPSIS评价三种模型;组合评价模型包括简单平均、熵权、最满意、偏移度和Shapley值等。同时,结合组合评价模型结果,提出了油田聚类分析、分类规则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深入分析方法。(3)通过胜利油田43个油田的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将43个油田划分为8类区域;给出了三条分类规则,说明了生产经营评价对总体评价的重要性;分别分析得到影响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经营经济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每类区域的特点提出了胜利油田提高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对策。(4)提出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制定配套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等。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较为全面、一致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各自独立的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构建了油田(区块)勘探开发全过程的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涵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方面,融合了资源、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等效益测度维度,包括38个具体的三级指标,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一致性的指标体系基础。(2)建立了系统、顺序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即单一评价→事前检验→组合评价→事后评价的基本范式,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建模思路与步骤。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比较客观的集成化方法体系。(3)建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结果的深层次挖掘分析模型,包括聚类分析、基于粗糙集的分类规则分析以及基于偏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为油田(区块)的共类分析、提升经济效益的重点对策提出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导向。
冯焕[7](2019)在《基于可靠性的抽水蓄能机组维修决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抽水蓄能机组设备检修主要采取定期维修方式,维修周期主要依据国标、行标及企业运维经验制定,故容易导致过度检修,造成资源浪费。状态检修在抽水蓄能行业处于试点推行中,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仅监测实时状态,无法进行故障预测,从而给出维修时机的建议。本文针对上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维修决策中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解决对蓄能机组子系统、零部件的设备重要度评估问题,如何选择维修方式以及如何确定维修时机的问题。以期通过优化维修决策实现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的目标。本文分别运用了定性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对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进行了评估。其中层次分析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但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结果受主观影响小,可信度更高。将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划分状态维修、定期维修、隐患检测和事后维修等四种,分别应用了RCM分析、对设备按重要度分类并应用决策树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的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方式决策。RCM方法分析结果受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影响较大。决策树方法执行简单,与设备重要度分类直接相关。模糊综合评判法也有一定主观性,但便于计算机实现。针对实施定期维修方式的设备,研究了在完美维修模式下、假设已知设备可靠度函数时,分别对以可靠性、可用性及经济性为决策目标,给出了最优维修周期的计算方法。经案例分析,说明了可靠度函数及决策目标对决策结果的影响。针对实施状态维修方式的设备,应用了变权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蓄能机组设备状态进行准确评价,分别应用了基于设备运行维护经验判断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设备状态预测的方法,确定状态维修的时机。两种方法都适用于短期辅助决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霞[8](2018)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节理岩体硐室破坏规律与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岩体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在其内部形成了各种产状的软弱不连续面,比如节理、断层等。实际工程岩体的不均匀性就是由各式结构面的存在造成的。实践证明,在众多的已建工程中,岩体的破坏往往是以结构面为突破口破坏的。在节理岩体中开挖洞室,有时会造成洞室的破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洞室的整体失稳。由于岩体中大量分布的节理具有非常明显的随机性、不连续性和多尺度性等复杂特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研究就更为复杂。目前,针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研究常常是以现场监测、室内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大多数的研究中,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研究洞室的稳定性时,通常采用的都是逐级加载的方式使得洞室达到破坏状态,然后进行分析。这与洞室的边界条件及实际情况有所不符。在本文的研究中,利用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数值试验分析系统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节理岩体洞室的稳定性研究中。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将围岩力学参数逐步弱化,同时保持地应力不变,这种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安全系数计算方面,将最大破坏单元数作为洞室失稳的临界判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不同洞室断面形状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洞室断面形状对于洞室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圆形洞室稳定性最好,直墙拱形洞室次之,方形洞室稳定性最差。(2)研究节理角度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理角度对于洞室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节理角度太小或者太大均不利于洞室的稳定,节理角度适中有利于洞室的稳定。(3)研究侧压力系数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压力系数对于洞室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侧压力有助于洞室的安全稳定,超过一定范围后,侧压力的提高会加速洞室的破坏。(4)用侧限加载法模拟不同断面形状洞室的渐进破坏失稳过程,并与强度折减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方法下,不同断面形状洞室的安全性规律相同,但是洞室的破坏过程与破坏形式有所差异。侧限加载法下,三种断面形状的洞室均有一定宽度的明显破坏带与裂隙带产生。
习彦会[9](2016)在《受载岩体系统变形反馈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受载岩体系统反馈特性对系统灾变特征具有决定作用。为研究受载岩体系统灾变孕育及触发过程中的反馈特性,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以地下采场系统岩爆等动力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受载岩体系统的特征,建立系统动态反馈层次性分析模型,对地下采场系统反馈特征进行了层次性分析;结合MATLAB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非均质岩石模型,研究了非均质度对模型力学性质及变形特征的影响;与水泥砂浆试件局部侧向应变观测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了模型内部不同强度单元体之间的反馈特性,并建立了以约束度为判据的正反馈判据;基于动力弹射型岩爆孕育及触发过程能量储存及耗散规律,建立变截面体模型,研究了蓄能体-变形体系统受载状态下能量储存、转移与耗散规律,并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地下采场系统正反馈判据。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与要素为相对的概念,地下采场受载岩体系统可以划分为受载岩石(煤)系统、蓄能体-变形体系统与巷道-巷道系统,地下采场系统大规模动力灾害为上述三个子系统逐层触发所致。2)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反馈类型不同。受载岩石(煤)系统反馈类型与岩石(煤)变形广义刚度系数有关;岩爆等动力灾害的孕育及触发过程可以简化为变形体-蓄能体系统的反馈调节过程;失稳巷道的形变量与未失稳巷道的形变量构成反馈结构,二者通过采场系统不平衡力相互作用。3)非均质岩石内部强-弱单元体系统的反馈类型决定岩石模型的力学性质及变形特性。随岩石非均质程度的提高,不同强度单元体之间能量传递及应力转移效率提高,导致岩石单轴压缩状态下峰前应力-应变曲线波动,峰后变形特征由脆性向延性转换,强-弱单元体公共界面位移突变可以作为强-弱单元体系统正反馈的判据。4)变截面体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蓄能体-变形体系统能量储存、转移与耗散的规律;深部采场系统弹性应变能释放速率远大于变形体(或岩爆体)扩展应变能、动能等能量消耗速率时,系统将会进入正反馈状态,发生岩爆;从系统反馈的角度提出防治动力灾害的建议。上述研究成果为地下采场系统动力灾害防治提供参考思路。
谢金华[10](2018)在《滑坡变形临界预警方法及预测预报的灰色模型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地震的频发,再加上日益加剧的工程活动等因素,重大滑坡灾害时有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滑坡系统极其复杂,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充分,滑坡预测、预警以及预报依然是世界性难题。论文总结了多种滑坡预警预报判据以及预测预报方法,并认为采用单一判据指标难以准确地判定滑坡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加加速变形阶段的临界时刻;对于滑坡预测预报而言,笼统地认为灰色GM(1,1)、灰色Verhulst等灰色模型适用于短临预报缺乏合理性;以位移为参量建立灰色GM(1,1)、灰色Verhulst等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缺乏理论依据,且模型的建立没有结合滑坡演化的力学机制和运动机理;此外,目前利用等速变形阶段之后的位移进行预测预报的研究较多,利用等速变形阶段以及之前的变形信息进行预测预报的研究较少,而等速变形阶段以及之前的变形同样是揭示滑坡运动规律的重要信息,若能将该阶段的变形信息加以利用,进而实现滑坡的准确预报,将会对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结合已有的多个历史滑坡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matlabR2014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并引入灰色系统理论、抗剪强度库伦定律以及协同论等,对已有的滑坡临界预警方法和灰色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假设检验原理,先分析了 8个滑坡实例在等速变形阶段的位移变量、位移速度变量和位移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以及加速变形临界处的位移变量、位移速度变量、位移加速度变量和改进位移切线角的变化特点,又分析了 19个滑坡实例在加速变形阶段的位移变量、位移速度变量和位移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以及加加速变形临界处的位移速度变量、位移加速度变量和改进位移切线角的变化特点。提出将滑坡体的位移与时间的相关系数减小,位移速度变量、位移加速度变量不再服从正态分布以及改进位移切线角大于45°等综合指标作为判断滑坡由等速变形阶段进入加速变形阶段临界判据;将滑坡体的位移加速度变量不再服从正态分布,改进位移切线角大于85°等综合指标作为判断滑坡由等加速变形阶段进入加加速变形阶段的临界判据的变形临界预警方法。(2)将滑坡按照加速变形的指数规律分为:加速变形非指数型滑坡、加速变形近指数型滑坡和加速变形高增长强指数型滑坡,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原灰色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灰色GM(1,1)幂模型在短临预报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3)论文结合已有的多个抗剪强度实验结果和一些实验现象,总结出考虑剪切速率对岩土抗剪强度影响的摩尔—库伦强度理论,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以速率为参量的灰色GM(1,1)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一般形式——滑坡预测预报的灰色NGM(1,1,k)新模型;结合滑坡实例对灰色NGM(1,1,k)改进新模型与原灰色GM(1,1)模型进行了对比;提出以速率为参量进行建模的思路,对原Verhulst模型和原GM(1,1)幂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多个滑坡实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预测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原模型。(4)研究了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的曲线特征,以新滩滑坡、卧龙寺新滑坡为例,分析了模型用于中期预报和短临预报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此外,结合多个滑坡实例,将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的预测预报效果与GM(1,1,K)模型、以速率为参量的Verhulst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和以速率为参量的GM(1,1)幂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的预测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GM(1,1)幂反函数模型更适用于短临预报,且预报判据更加合理。(5)针对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不足,将其幂指数的取值范围加以拓展,建立了拓展幂指数取值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测预报模型,讨论了拓展幂指数取值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在中期预报、短临预报中的优越性。
二、岩体系统工程稳定分类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体系统工程稳定分类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水蓄能电站现状分析 |
1.2.2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现状分析 |
1.2.3 库盆渗漏及防渗措施研究进展 |
1.2.4 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方案概述 |
2.1 国内抽水蓄能站址统计 |
2.2 库盆防渗方案统计 |
2.2.1 帷幕灌浆 |
2.2.2 钢筋混凝土面板 |
2.2.3 沥青混凝土 |
2.2.4 土工膜 |
2.2.5 新型材料分析 |
2.3 工程造价以及施工难易程度分析 |
2.4 海水腐蚀因素分析 |
2.5 初拟防渗方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流域模型分析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象条件 |
3.2 工程地质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地质构造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4 项目简述及参数 |
3.5 流域模型分析 |
3.5.1 理论基础 |
3.5.2 边界条件 |
3.5.3 模型建立 |
3.5.4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工程典型剖面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工况一(防渗形式) |
4.2.1 边界条件 |
4.2.2 模型建立 |
4.2.3 结果分析 |
4.3 工况二(排水结构) |
4.3.1 边界条件 |
4.3.2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4.4 工况三(台风影响) |
4.4.1 台风统计 |
4.4.2 边界条件 |
4.4.3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渗方案体系 |
5.1 模糊综合评价的思路 |
5.2 层次分析法 |
5.3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5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坝健康影响因素与诊断体系研究进展 |
1.2.2 大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研究进展 |
1.2.3 大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与诊断体系 |
2.1 引言 |
2.2 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挖掘 |
2.3 土石坝健康诊断体系构建 |
2.3.1 诊断元素选择原则 |
2.3.2 诊断体系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土石坝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理论方法 |
3.2.1 模糊最优最劣法 |
3.2.2 熵权法 |
3.2.3 级差最大化法 |
3.3 模型构建 |
3.4 实例应用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健康诊断元素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
3.4.3 健康影响因素赋权 |
3.4.4 比较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POT模型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指标拟定方法 |
4.1 引言 |
4.2 健康评语集设计 |
4.3 理论方法 |
4.3.1 POT模型 |
4.3.2 等区间划分法 |
4.4 模型构建 |
4.5 实例应用 |
4.5.1 工程概况 |
4.5.2 监测数据的厚尾性分析 |
4.5.3 基于POT模型的诊断指标拟定 |
4.5.4 比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综合诊断方法 |
5.1 引言 |
5.2 理论方法 |
5.2.1 D-S证据理论 |
5.2.2 可拓云理论 |
5.3 模型构建 |
5.4 实例应用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健康综合诊断 |
5.4.3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白山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现状分析 |
2.1 6号机组大修项目介绍 |
2.1.1 6号机组大修项目概况 |
2.1.2 6号机组大修项目计划及目标 |
2.2 6号机组大修项目现状分析 |
2.2.1 电气一次设备检修项目现状分析 |
2.2.2 电气二次设备检修项目现状分析 |
2.2.3 机械设备检修项目现状分析 |
2.2.4 水工建筑检修项目现状分析 |
2.2.5 其他检修项目现状分析 |
2.3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
2.3.1 五大因素可控性差 |
2.3.2 项目检修工序复杂 |
2.3.3 项目各部门协调难度大 |
2.3.4 项目工期限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因素 |
3.1 6号机组大修项目管理控制要求 |
3.1.1 项目安全管理要求 |
3.1.2 项目质量管理要求 |
3.1.3 项目进度管理要求 |
3.1.4 项目成本管理要求 |
3.2 6号机组大修项目影响质量控制原因 |
3.2.1 质量控制目标不明确 |
3.2.2 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
3.2.3 质量控制组织职责不具体 |
3.2.4 质量控制人员培训不全面 |
3.2.5 质量控制监督管理不严格 |
3.3 6号机组大修项目的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
3.3.1 人的因素 |
3.3.2 机械因素 |
3.3.3 材料因素 |
3.3.4 方法因素 |
3.3.5 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6 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
4.1 构建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组织 |
4.1.1 业主项目部及职责 |
4.1.2 现场检修检修组及职责 |
4.1.3 技术质量验收组及职责 |
4.1.4 安全监察组及职责 |
4.1.5 综合事务管理组及职责 |
4.2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
4.2.1 项目检修前质量控制 |
4.2.2 项目检修中质量控制 |
4.2.3 项目检修后质量控制 |
4.2.4 项目验收及运营质量控制 |
4.3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动态管理 |
4.3.1 质量控制的管理流程 |
4.3.2 质量控制的偏差分析 |
4.3.3 质量控制的纠偏措施 |
4.4 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
4.4.1 专家打分 |
4.4.2 确定指标权重 |
4.4.3 确定指标隶属度 |
4.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质量控制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6 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
5.1 项目质量保障的必要性 |
5.2 项目组织保障措施 |
5.2.1 加强安全监督的管理 |
5.2.2 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交流 |
5.2.3 加强检修单位质量验收 |
5.3 项目技术保障措施 |
5.3.1 加强项目检修的管理 |
5.3.2 控制进场设备及材料的品质 |
5.4 项目流程保障措施 |
5.4.1 加强检修进度控制 |
5.4.2 加强检修工艺流程控制 |
5.4.3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 1 6 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2 6 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指标评估等级调查问卷 |
(4)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地下洞室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1 定性分析方法 |
1.3.2 定量分析方法 |
1.4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储油原理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洞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下水封洞库的特点 |
2.2 地下洞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 |
2.2.1 围岩变形破坏原因 |
2.2.2 围岩变形破坏类型 |
2.3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4 围岩失稳的评价方法 |
2.4.1 围岩的弹塑性理论 |
2.4.2 围岩的应力状态 |
2.4.3 围岩失稳的判据 |
2.5 建模方法简介 |
2.5.1 本构模型 |
2.5.2 计算原理及过程 |
2.5.3 FLAC3D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
第三章 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计算模型 |
3.2 边界条件 |
3.3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3.4 开挖工况设置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5.1 初始阶段分析 |
3.5.2 方案一开挖结果分析 |
3.5.3 方案二开挖结果分析 |
3.5.4 方案三开挖结果分析 |
3.5.5 方案四开挖结果分析 |
3.6 各开挖方案比较优化 |
3.7 单洞分步开挖分析 |
第四章 主洞室断面形状和间距的优化研究 |
4.1 断面形状优化 |
4.1.1 模型建立 |
4.1.2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4.1.3 计算结果分析 |
4.1.4 结果比较分析 |
4.2 主洞室间距优化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4.2.4 结果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5)极端降雨下抽水蓄能电站防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山洪定义及成因研究 |
1.3.2 洪水风险评价 |
1.3.3 洪水预报预警技术 |
1.3.4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厂区雨情实时监测 |
2.1 数值天气预报简介 |
2.2 TIGGE数据获取及处理 |
2.3 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雨情分析 |
2.3.1 等雨量线绘制 |
2.3.2 雨情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设计暴雨及设计洪水计算 |
3.1 工程概况及降雨特性分析 |
3.1.1 概况 |
3.1.2 降雨特性分析 |
3.2 设计暴雨计算 |
3.2.1 暴雨统计参数 |
3.2.2 设计暴雨成果 |
3.2.3 净雨计算 |
3.3 设计洪水计算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的厂区数字流域构建 |
4.1 数字流域相关概念 |
4.2 无人机测绘及DEM制作 |
4.2.1 无人机测绘过程 |
4.2.2 测绘数据处理过程 |
4.2.3 DEM数据制作 |
4.3 基于DEM的水系提取与算法 |
4.3.1 DEM数据预处理算法 |
4.3.2 流向与路径确定算法 |
4.3.3 基于DEM的河网分析软件 |
4.4 厂区数字流域生成 |
4.4.1 厂区DEM的制作 |
4.4.2 DEM精度分析 |
4.4.3 DEM处理过程 |
4.4.4 基于DEM的厂区坡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关键风险点水淹风险分析 |
5.1 评价区域概况 |
5.2 风险评价基本理论 |
5.2.1 灾害系统的构成 |
5.2.2 洪水风险性评价方法 |
5.2.3 水淹风险评价过程 |
5.3 水淹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5.3.1 指标选取原则 |
5.3.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
5.3.3 指标体系的量化 |
5.4 水淹风险性评价模型 |
5.4.1 建立评价单元和指标数据集 |
5.4.2 建立评价集 |
5.4.3 隶属函数及隶属关系矩阵的计算 |
5.4.4 确定权重向量 |
5.4.5 综合评价模型 |
5.5 水淹风险评价 |
5.5.1 资料获取 |
5.5.2 指标数据集和评价集 |
5.5.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因子 |
5.5.4 模糊评价及结果分析 |
5.6 风险评价结果合理性分析 |
5.7 水淹风险应对建议 |
5.7.1 厂区整体工程措施建议 |
5.7.2 关键风险点应对措施建议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
1.2.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研究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经济评价理论的界定 |
2.1 经济评价的概念 |
2.1.1 经济评价的内容构成 |
2.1.2 经济评价的阶段划分 |
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概念 |
2.2.1 勘探开发的界定及特征 |
2.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定义与特点 |
2.3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系统构成与步骤 |
2.3.1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系统构成 |
2.3.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步骤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油藏经营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及其评价现状分析 |
3.1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 |
3.1.1 勘探开发的整体经济特性 |
3.1.2 勘探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油气开发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4 生产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分析 |
3.2.1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 |
3.2.2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2 指标筛选 |
4.3 评价指标的具体涵义 |
4.3.1 油气勘探指标 |
4.3.2 油气开发指标 |
4.3.3 生产经营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选取 |
5.1.1 基于单一方法的评价模型 |
5.1.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组合评价模型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5.2.2 指标的主观赋权 |
5.2.3 指标的客观赋权 |
5.2.4 指标的组合赋权 |
5.3 单一评价模型 |
5.3.1 模糊综合评价 |
5.3.2 灰色关联评价 |
5.3.3 TOPSIS评价 |
5.4 组合评价模型 |
5.4.1 简单平均组合评价 |
5.4.2 熵权组合评价 |
5.4.3 最满意组合评价 |
5.4.4 偏移度组合评价 |
5.4.5 Shapley值组合评价 |
5.5 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5.5.1 聚类分析 |
5.5.2 分类规则分析 |
5.5.3 偏相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实例分析 |
6.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1 胜利油田简介 |
6.1.2 评价对象选取 |
6.1.3 数据来源与总体特征 |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1 主观赋权 |
6.2.2 客观赋权 |
6.2.3 组合赋权 |
6.3 基于单一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3.1 模糊综合评价 |
6.3.2 灰色关联评价 |
6.3.3 TOPSIS评价 |
6.4 基于组合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4.1 油气勘探组合评价 |
6.4.2 油气开发组合评价 |
6.4.3 生产经营组合评价 |
6.4.4 总体组合评价 |
6.4.5 最优组合评价结果 |
6.5 最终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6.5.1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 |
6.5.2 评价结果分类规则分析 |
6.5.3 评价结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6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7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 |
7.1 完善经济评价组织管理体系 |
7.2 规范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归集 |
7.3 制定经济评价制度体系 |
7.4 搭建经济评价信息共享平台 |
7.5 建立专业的经济评价人才队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可靠性的抽水蓄能机组维修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维修决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抽水蓄能设备维修决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 |
2.1 引言 |
2.2 可靠性理论 |
2.2.1 可靠性相关概念 |
2.2.2 常见寿命分布函数模型 |
2.3 RCM理论 |
2.3.1 RCM简介 |
2.3.2 RCM基本概念 |
2.3.3 RCM分析基本流程 |
2.3.4 功能与故障 |
2.3.5 故障后果 |
2.3.6 预防性工作 |
2.3.7 暂定措施 |
2.3.8 经典RCM决策流程 |
2.3.9 RCM的基本理念 |
2.4 层次分析法(AHP) |
2.4.1 建立层次结构 |
2.4.2 构造判断矩阵 |
2.4.3 单一准则的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2.4.4 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
2.5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2.5.1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2.5.2 变权模糊综合评价法 |
2.6 蒙特卡洛模拟法 |
2.6.1 蒙特卡洛法计算步骤 |
2.6.2 蒙特卡洛法的收敛性、误差及其特点 |
2.6.3 随机数与随机变量抽样 |
2.6.4 蒙特卡洛法的优缺点 |
2.7 BP神经网络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评估 |
3.1 引言 |
3.2 蓄能机组设备结构与特点 |
3.2.1 蓄能机组设备的结构 |
3.2.2 蓄能机组设备的特点 |
3.3 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评估方法 |
3.3.1 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定性评估方法 |
3.3.2 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定量评估方法 |
3.4 基于AHP的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评价 |
3.4.1 应用AHP确定设备重要度影响因素的权重 |
3.4.2 确定机组各子系统的影响因素评分 |
3.4.3 计算机组各子系统重要度评价指数 |
3.5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蓄能机组设备重要度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方式决策 |
4.1 引言 |
4.2 基于RCM的蓄能机组维修方式决策 |
4.2.1 设备维修方式 |
4.2.2 RCM决策步骤 |
4.2.3 RCM分析案例 |
4.3 基于决策树的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方式决策 |
4.3.1 维修方式决策树 |
4.3.2 案例分析 |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方式决策 |
4.4.1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
4.4.2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蓄能机组设备维修时机决策 |
5.1 引言 |
5.2 定期维修周期的确定 |
5.2.1 以可靠性为目标确定定期维修周期 |
5.2.2 以可用性为目标确定定期维修周期 |
5.2.3 以经济性为目标确定定期维修周期 |
5.2.4 小结 |
5.3 状态维修时机的确定 |
5.3.1 基于变权模糊综合状态评价确定维修时机 |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状态预测确定维修时机 |
5.4 隐患检测周期的确定 |
5.4.1 隐患检测频度的影响因素 |
5.4.2 隐患检测周期计算 |
5.4.3 计算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节理岩体硐室破坏规律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节理岩体研究现状 |
1.2.1 节理岩体的定义 |
1.2.2 理论分析研究 |
1.2.3 试验研究 |
1.2.4 数值模拟研究 |
1.3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1 定性分类法 |
1.3.2 解析分析法 |
1.3.3 物理试验法 |
1.3.4 数值模拟法 |
1.3.5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1.3.6 智能分析方法及专家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介绍 |
2.1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的组成 |
2.2 RFPA数值试验分析系统中对岩石非均匀性的处理 |
2.3 强度折减法介绍 |
2.4 RFPA分析过程简介 |
3 洞室断面形状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3.1 节理面的设置 |
3.2 加载方法的选择 |
3.3 模型尺寸及参数设置 |
3.4 数值模拟结果安全性分析 |
3.5 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3.5.1 圆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3.5.2 直墙拱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3.5.3 方形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侧压力系数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4.1 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室中侧压力系数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4.2 不同侧压力系数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节理角度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5.1 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室中节理角度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5.2 不同侧压力系数下洞室安全系数随节理角度的变化规律 |
5.3 不同节理角度下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侧限加载法方式下节理岩体中洞室的稳定性 |
6.1 洞室断面形状对节理岩体中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
6.1.1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
6.1.2 数值模拟结果安全性分析 |
6.1.3 洞室破坏过程分析 |
6.2 不同加载方式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受载岩体系统变形反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石非均质性的研究现状 |
1.2.2 岩爆的研究现状 |
1.2.3 岩体工程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工程系统反馈特性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受载岩体系统动态反馈层次特征 |
2.1 系统层次性特征分析 |
2.2 反馈环理论基础 |
2.3 采场系统反馈层次性模型 |
2.3.1 受载岩石(煤)系统反馈环模型 |
2.3.2 蓄能体-变形体系统反馈环模型 |
2.3.3 巷道-巷道系统反馈环模型 |
2.4 系统动态反馈层次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受载非均质岩石反馈特性 |
3.1 FLAC~(3D)简介 |
3.2 应变软化模型简介 |
3.2.1 增量弹性法则 |
3.2.2 屈服函数和势函数 |
3.2.3 塑性修正 |
3.3 非均质岩石单轴压缩数值模拟 |
3.3.1 模型建立 |
3.3.2 FLAC~(3D)模拟结果分析 |
3.3.3 单元体变形反馈特性分析 |
3.4 水泥砂浆试件单轴压缩反馈特性分析 |
3.5 强-弱单元体系统正反馈判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蓄能体-变形体系统反馈特性 |
4.1 模型建立 |
4.2 系统模拟实验方案 |
4.2.1 试样制备 |
4.2.2 设备简介 |
4.2.3 试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系统反馈特性分析 |
4.5 动力弹射型岩爆反馈特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滑坡变形临界预警方法及预测预报的灰色模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滑坡预测预报、预警判据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滑坡空间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滑坡变形预测及时间预报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滑坡预警判据的研究现状 |
1.3 滑坡预测预报、预警判据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位移变量、速度变量、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及变形临界预警研究 |
2.1 滑坡简介 |
2.1.1 滑坡产生的基本条件 |
2.1.2 滑坡发生的诱因 |
2.1.3 滑坡在我国的分布以及分布特点 |
2.2 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位移变量、速度变量和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及变形临界预警方法研究 |
2.2.1 滑坡等速变形阶段位移变量、速度变量和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及加速变形临界预警方法研究 |
2.2.2 滑坡加速变形阶段位移变量、速度变量和加速度变量的分布特性及加加速变形临界预警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灰色GM(1,1)、Verhulst以及GM(1,1)幂预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 |
3.1 滑坡预测预报的灰色GM(1,1)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 |
3.1.1 灰色GM(1,1)模型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 |
3.1.2 灰色GM(1,1)预测预报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1.3 灰色GM(1,1)预测预报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
3.2 滑坡预测预报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 |
3.2.1 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 |
3.2.2 灰色Verhulst预测预报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2.3 灰色Verhulst预测预报模型的局限性 |
3.3 滑坡预测预报的灰色GM(1,1)幂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 |
3.3.1 灰色GM(1,1)幂模型模型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 |
3.3.2 灰色GM(1,1)幂预测预报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3.3 灰色GM(1,1)幂预测预报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灰色GM(1,1)、Verhulst和GM(1,1)幂预测预报模型的改进研究 |
4.1 对GM(1,1)预测预报模型的改进 |
4.1.1 边坡变形过程中的粘滑运动现象 |
4.1.2 改进的滑坡预测预报NGM(1,1,k)新模型 |
4.1.3 改进模型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预报效果的对比 |
4.2 对传统Verhulst预测预报模型的改进 |
4.2.1 改进的以速率为参量的滑坡预测预报Verhulst新模型 |
4.2.2 改进模型与传统Verhulst模型的预测预报效果对比分析 |
4.3 传统灰色GM(1,1)幂预测预报模型的改进 |
4.3.1 改进的以速率为参量的滑坡预测预报GM(1,1)幂新模型 |
4.3.2 改进模型与传统GM(1,1)幂模型的预测预报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拓展幂指数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
5.1 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
5.1.1 GM(1,1)幂反函数模型的预测预报原理 |
5.1.2 GM(1,1)幂反函数预测预报模型解的曲线特征 |
5.1.3 GM(1,1)幂反函数预测预报模型建模数据的选择方法 |
5.1.4 GM(1,1)幂反函数预测预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 |
5.2 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报模型的适用性探究和局限性讨论 |
5.2.1 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的适用性探究 |
5.2.2 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与三种改进模型的在短临预测预报结果对比 |
5.2.3 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的局限性讨论 |
5.3 拓展幂指数取值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滑坡预报模型研究 |
5.3.1 拓展幂指数取值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在中长期预报中的优越性分析 |
5.3.2 拓展幂指数取值范围的灰色GM(1,1)幂反函数模型在短临预报中的优越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各滑坡的位移监测数据表 |
致谢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岩体系统工程稳定分类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渗漏规律研究及防渗方案安全评价[D]. 王梦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POT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土石坝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 张瑜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白山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大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关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4]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D]. 吴壮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极端降雨下抽水蓄能电站防洪技术研究[D]. 李广凯. 山东大学, 2019(02)
- [6]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D]. 宁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可靠性的抽水蓄能机组维修决策研究[D]. 冯焕.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节理岩体硐室破坏规律与稳定性研究[D]. 李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9]受载岩体系统变形反馈特性研究[D]. 习彦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10]滑坡变形临界预警方法及预测预报的灰色模型改进研究[D]. 谢金华.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