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钱法文,武爱明,盘凯筠,武陶陶[1](2021)在《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识别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携带背负式卫星跟踪器的21只白鹤(Grus leucogranus)的定位数据,识别出了被跟踪白鹤所有的重要中途停歇地;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通过量化指标和转移矩阵,对识别出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白鹤迁徙路线上,共识别出187处中途停歇地,其中,108处中途停歇地在中国境内,79处中途停歇地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根据13只白鹤的完整迁徙路线,共识别出25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其中,11处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14处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国内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有6处,分别是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连环湖、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的珠日很淖尔湖和敖汉旗的乌兰乌苏水库、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处的石臼湖、安徽省六安市的淠河中游、湖北省蕲春县的蕲水;与2015年相比,2020年,中国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耕地在扩张、草地(包括草本沼泽)和湖泊在萎缩为特征,白鹤的栖息空间在缩小,生境质量在变差。
嘎日迪[2](2021)在《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及渤海湾群体栖息地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文结合卫星追踪、越冬调查与文献数据,针对国际鸟盟(Birdlife)提供的分布图,更新了东方白鹳繁殖地和越冬地的分布范围,计算了2020年的种群数量和趋势;同时针对短距离迁徙的渤海湾越冬群体,阐明了其栖息地选择、活动家域范围和保护现状。其主要结果如下:(1)东方白鹳分为野生种群和人工繁殖种群。人工繁殖的不迁徙种群在日本分布,本文在日本保留了国际鸟盟(Birdlife)建议的越冬范围。野生种群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繁殖,主要在中国越冬,少数在韩国越冬。本研究在原有繁殖区(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基础上,扩大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东部和三江平原西部湿地;新增了河北省(唐山丰南区)、天津市(静海区)、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江苏省(高邮市和大丰麋鹿保护区)等沿海区域;新增了长江流域的江西省(鄱阳县、余干县、进贤县)和安徽省(望江县)等内陆区域。把原有越冬区(中国东南部、台湾、韩国)中的中国内陆分布范围缩小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沿海越冬区新增了辽河口区域和辽东半岛南部区域,其它沿海区域越冬区缩小到江苏省盐城市、上海崇明东滩和南汇东滩、香港米铺保护区。韩国新增了东北角的沿海区域。(2)基于2018-2021年野外调查数据,获得东方白鹳野生种群最新数量估计值,约为6300只。与2012年的种群数量估计值3000只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中国(6000只)和韩国(300只)的数量都上升。日本人工繁殖种群的数量为100只,与2012年的5只相比也呈上升趋势。(3)中国东方白鹳越冬群体有两条迁徙通道,长距离迁徙群体在长江越冬,其越冬数量约为5700只;短距离迁徙群体在渤海湾及其周边区域越冬,其越冬数量约为300只。两个群体可共用繁殖地,有些个体在不同年度可利用不同越冬区。(4)长江中下游越冬的东方白鹳长距离迁徙群体在越冬期的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江西鄱阳湖和安徽湖群;2017/2018-2019/2020年和2003/2004-2004/2005年两个时间段关键位点(1%=60只)的比较发现,该物种的越冬区集中分布于鄱阳湖、升金湖、菜子湖、武昌湖和陈瑶湖,同时这些地区的数量也在增加,但黄大湖的栖息地丧失了;东方白鹳最重要越冬地鄱阳湖的分布变化结果为分布越来越扩散,数量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鄱阳湖西岸和西南岸。上述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长江湿地的越冬面积没有显着增加,但关键位点内的分布密度显着升高。在韩国越冬的东方白鹳群体,越冬于仁川广域市、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和全罗南道。基于2020/21年越冬调查,韩国有13个关键越冬位点(1%=3),主要分布于西部沿海区域。(5)东方白鹳短距离迁徙群体在渤海湾越冬,从11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个体越冬期146±32(平均值±标准差)天。越冬期(N=14)日间觅食位点数据和2020年的Google地球影像图叠加发现,越冬期的非结冰期,该物种主要利用围垦区和自然淡水湿地,而结冰期主要利用鱼塘、虾池和盐田等围垦区;东方白鹳虽然在渤海湾越冬,但觅食并不利用沿海滩涂,而利用内陆淡水湿地,说明该物种是典型的淡水物种。(6)渤海湾区域越冬的东方白鹳短距离迁徙群体,越冬于辽宁辽河口、辽东半岛南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和山东黄河三角洲;越冬关键位位点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和山东黄河三角洲;采用核密度法分析越冬地核心分布区域结果为,50%的核心家域范围为2008.4 km2,90%的家域范围为16171.9 km2。上述四个越冬区域对应的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没有国家级保护区)境内东方白鹳的受保护比例分别为:辽宁辽河口和辽东半岛为10.7%、山东黄河三角洲为2.5%、因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没有国家级保护区而河北唐山曹妃甸区为0%。说明短距离迁徙群体在越冬地的保护比例较低。综上,本研究首次更新了东方白鹳的分布范围,阐明了该物种的种群数量趋势,分析了渤海湾越冬种群的越冬期栖息地选择行为模式和家域,同时还探讨了该物种种群数量上升的因素,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东方白鹳在繁殖地与越冬地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吕超凡[3](202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是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鸥属Larus中型水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黄河三角洲是国内重要黑嘴鸥繁殖地之一,预测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适生区分布将为黑嘴鸥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定向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选取黑嘴鸥为指示物种,以3S技术为主要技术平台,利用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构建黑嘴鸥种群分布数据库,分析黑嘴鸥种群数量和生境选择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态位模型,明确影响黑嘴鸥种群分布的生态因子,并预测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黑嘴鸥适生区分布范围。本研究提出了以黑嘴鸥种群保护为导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策略,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嘴鸥种群数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整合1998-2014年黑嘴鸥历史调查数据和2015-2020年六年间实地调查的数据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在1998-2020年的23年间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集中分布在4-8月之间,其中迁入期2-3月,繁殖初期4-5月底,育雏期6-7月,迁徙期7月底之后,迁徙期种群数量最多,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对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影响显着繁殖期最少。迁入期黑嘴鸥更偏好下午活动,其余时期为了获取足够量的食物,它们更偏好上午活动,数量是下午的2.44倍。2.黑嘴鸥生境偏好规律黑嘴鸥偏好的生境大多面积大、底栖动物资源丰富,为黑嘴鸥提供觅食和隐蔽场所。2015-2020年六年间,记录到13种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均有黑嘴鸥分布,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光滩,互花米草、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工矿区等6种生境未有黑嘴鸥出现记录。除育雏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库塘湿地外,其余三个时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均为光滩。就生境选择日变化而言,黑嘴鸥上午偏好在库塘湿地、光滩、盐沼湿地和芦苇沼泽等生境中活动,而下午主要分布在光滩中。光滩大多为泥质滩涂,黑嘴鸥主要在泥质滩涂觅食,泥质滩涂每日涨潮会被海水淹没,退潮后,滩涂上会残留大量鱼虾、沙蚕、螺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黑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3.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本研究采用AUC评价指标,基于MAXENT、GBM、GLM、RF、FDA、SVM、Domain和Bioclim等生态位模型,以食物、水源、隐蔽性等23种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对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预测结果AUC值为0.954,对黑嘴鸥的分布区预测最为准确。贡献率较大的因子为距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距库塘湿地距离、距城镇建设用地距离、土壤湿度、距水田距离和距工矿区距离六个因子,贡献率依次为37.5%、21.3%、15.1%、8%、5.3%、3%。预测结果为高适生区的面积为654.75km2;中适生区面积为552.9 km2;低适生区的面积为192 km2,总适宜性生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4.0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420.35 km2。4.未来气候对黑嘴鸥适生区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1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三种情景下的19个气候因子进行未来生境适宜性模拟,在RCP2.6(温室气体排放低浓度)、RCP4.5(温室气体排放中浓度)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高浓度)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s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高适生区面积减小,不同程度地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表现出适生能力下降;到2070s,总适生区明显增加,低适生区缩减,中适生区持续增加。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小面积适应生境斑块逐渐消失,大面积适应生境斑块向中心缩减,中适生区的适宜生境在气候变化下所受影响较大。横向对比分别基于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月均差(Bio2)、等温性(Bio3)、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降水量(Bio12)和最湿月降水量(Bio13)六种单因子的模拟结果,基于最湿月降水量(Bio13)的预测分布于六个因子联合预测的分布结果最为接近,进一步证明最湿月降水量(Bio13)对黑嘴鸥预测分布器“框架”作用,而其余气候因子对于预测分布起“修饰”作用。5.黑嘴鸥种群栖息地恢复策略黄河三角洲黑嘴鸥种群主要偏好光滩、库塘湿地和盐沼湿地等生境类型,其中筑巢主要在柽柳-翅碱蓬滩涂,觅食主要在光滩和库塘湿地,休闲主要在盐沼湿地。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黑嘴鸥种群,应适当扩大光滩和库塘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田等人为干扰生境的面积,维持一定面积的柽柳-翅碱蓬滩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应该增加黄河三角洲水域斑块面积和连通性,进而增加黑嘴鸥种群数量。
孔梅,曹惠明,高兴国,宗雪梅,孟祥亮,王聪[4](2021)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2000年至2019年的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开发干扰指数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面积下降,而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和水域湿地等面积增加。变化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7.0%,减少的草地和耕地等主要转为建设用地、水域湿地,主要表现为实验区内盐田和养殖塘面积的增加。2000年以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逐年增大,2005年之前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轻微;2005年至2016年人类活动干扰剧烈,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增加迅速,以盐田和养殖塘的开发为主要影响因素;2016年后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开发干扰指数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干扰呈现从轻微到剧烈再到稳定的过程。
孙工棋,张明祥,雷光春[5](2020)在《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文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母亲河,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切实保护好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为391万ha,其中80.4%分布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仅12.5%和7.1%。黄河流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和中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的关键栖息地,一些迁徙水鸟最关键的栖息地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如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白鹤(G. leucogeranus)、丹顶鹤(G. japonensis)、斑头雁(Anser indicus)、大鸨(Otis tard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大天鹅(Cygnus cygnus)、疣鼻天鹅(C. olor)、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等。尽管黄河流域湿地提供的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但维持着全国12%的人口饮水安全和15%的耕地用水,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高。截至2017年底,黄河流域已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30处,其中国家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68处、国家湿地公园145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湿地保护率达到65%,高于我国湿地保护53%的平均水平。然而,流域尺度现有水鸟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等。为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地体系、开展濒危候鸟栖息地修复和强化黄河流域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等建议。
史成琳[6](2020)在《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一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寻求自然与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共存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已是每个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逐渐被全球范围内各学者、专家所关注,甚至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也已经普及。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以国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理论,为东营市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从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现状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乡土及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类型单一且以草甸、沼泽植被为主体;鸟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丰富、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湿地景观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从规划总论、空间布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六个部分着手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在规划总论方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列举规划依据,制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划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建立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制定乡土植物、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城市绿地植物、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古树名木相关保护规划;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鸟类、鱼类从栖息地保护修复角度制定保护规划,提出了两栖爬行类、兽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提出了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升规划,制定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基于盐碱地分级的树种规划,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海洋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希望本文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所做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能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
雷泽锋[7](2020)在《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评价及盐城湿地保护空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境适宜性评价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物种栖息地保护现状评判的重要参考依据。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在中国最大的越冬地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盐城自然保护区)2018年和2019年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对越冬期丹顶鹤的种群与栖息地进行野外调查,得到丹顶鹤的分布位点并测量微生境因子用于丹顶鹤微生境利用分析。结合2018年12月Landsat8 TM、DEM高程数据等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 10.6软件以及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得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生境区的分布。再以盐城湿地为边界范围对影像数据的环境因子进行二次提取,综合判定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的适宜生境,运用GAP分析法对涵盖自然保护区的盐城湿地进行丹顶鹤栖息地保护空缺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期丹顶鹤的分布呈现“中间密集,南北稀疏”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分布,南缓冲区、北缓冲区及中实验区次之,北一实验区、北三实验区、南一实验区也有较少的分布位点,北二实验区及南二实验区无分布。根据微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将主成分1命名为生境类型,主成分2为食物与水资源,主成分3为隐蔽条件,主成分4为人为干扰。(2)MaxEnt模型经过ROC曲线评价结果为:训练集AUC值为0.852,测试集AUC值为0.953。刀切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丹顶鹤越冬期栖息地适宜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生境类型,对丹顶鹤分布概率影响最显着的是芦苇-禾草和碱蓬生境。(3)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最适宜区面积为7444.5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7%;较适宜区面积为6100.3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3%;次适宜区面积为3892.0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7%。保护区核心区适宜生境面积最大,为7823.25公顷,占核心区面积的34.60%;缓冲区适宜生境面积为5992.34公顷,占缓冲区面积的10.56%;实验区适宜生境总面积为3223.29公顷,占实验区面积的2.52%。(4)根据模型预测结果,盐城自然保护区外的湿地还存在丹顶鹤越冬栖息地,适宜生境总面积为4241.28公顷,为3处保护空缺区域。(5)越冬期丹顶鹤以保护区核心区为主要栖息地,南北缓冲区的农田也是重要觅食地。保护区总体保护程度较好,核心区生境适宜程度最高,适宜丹顶鹤的栖息;缓冲区内的农田食物资源丰富,为丹顶鹤的主要觅食地,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应加强管护力度;实验区适宜生境较小,围垦开发、水产养殖、工程建设等人为干扰严重,不适宜丹顶鹤的栖息。另外,针对保护区外的盐城湿地存在的3块适宜生境应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吕丽[8](2019)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文中认为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也是湿地鸟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由于湿地围垦、过渡捕捞和污染不断加剧等人类破坏,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不断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在世界八条迁徙线路中横跨东亚-澳大利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迁徙路线,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目前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已有许多研究,几种主要鸟类的生境选择也有系统研究。然而该区域的鸟类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动及其生境选择的动态变化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群数量、种群动态及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通过4年的监测,共记录到鸟类17目42科176种,鸻形目鸟类种数最多,为58种,占32.9%;雁形目种类32种,占18.2%;雀形目种类28种,占15.9%;其余14目鸟类仅58种。(2)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包括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大鸨(Otis tarda)、遗鸥(Larus relictus);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2种;被世界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皮书(IUCN)列为极危(CR)物种的鸟类有2种,濒危(EN)物种的鸟类有5种,易危(VU)物种的鸟类有10种,近危(NT)物种的鸟类有11种。(3)保护区鸟类以旅鸟为主,在所有居留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有83种,占47.16%;夏候鸟30种,占17.05%;冬候鸟28种,占15.91%;留鸟33种,占18.75%;迷鸟2种,占1.13%。(4)根据生态类群划分,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包括游禽43种、涉禽82种、陆禽5种、鸣禽28种、猛禽14种、攀禽4种,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24.43%、46.59%、2.84%、15.91%、7.96%和2.27%。在涉禽中,鸻形目58种、鹳形目16种、鹤形目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71%、19%和10%。证明,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是鸻形目鸟类聚集区。(5)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鸟类以古北种为主体,兼有东洋种和广布种。古北种共有103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58.52%;其次是广布种共63种,占鸟类总种数的35.80%;保护区还伴有少量的东洋种,仅有10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68%。(6)从鸟类优势度划分来看,保护区内优势种有4种,分别是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赤膀鸭(Anas strepera)、豆雁(Anser fabalis)和灰雁(Anas gracilis);常见种有9种,分别是白骨顶(Fulica atra)、大天鹅(Bubulcus coromandus)、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鸿雁(Anas Goose)、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针尾鸭(Anas acuta)和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稀有种有162种,大部分的旅鸟和冬候鸟以及全部的夏候鸟都属于稀有种。(7)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季节变化明显。春、秋两季是鸟类迁徙期,鸟类组成较复杂,物种数最多;冬季鸟类以留鸟为主,物种数组成较简单,种数最少但数量最多。(8)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年际变化也较明显,存在着物种数减少的现象。2015-2018年间,调查到的鸟类分别为167种、142种、114种和88种,鸟类物种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可能与近年来油气的开采、农田的开垦,以及旅游业的开发,人为干扰逐年加剧等因素有关。(9)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鸟类生境选择偏好存在差异,13种生境中,芦苇湿地有鸟类147种;海滩湿地有鸟类109种;湿地水面有鸟类97种;农田有鸟类95种;养殖池塘有鸟类68种;黄河湿地有鸟类57种;稀疏碱蓬有鸟类23种;水库有鸟类52种;人工岛有鸟类16种;土坝有鸟类20种;海边有鸟类4种;草地有鸟类2种;树林鸟类物种数最少,仅发现黑翅鸢1只,很可能是在寻找栖息地或觅食时迷失方向。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鸟类生存的重要基地,为提高保护区鸟类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加强保护区管理力度以及政府职能等措施保护鸟类多样性。
杨欢[9](2019)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控制侵蚀、气候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海岸线后退、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呈多发态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源遥感数据、水文气象资料和现场查勘调研成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面面积、植被覆盖度、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7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水面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部分滩涂区域逐渐被水体淹没,泥沙淤积情况明显改善,植被生长区域向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区不断延伸。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规律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演变方向为:部分耕地景观向水田转变,滩涂景观主要演变为水域,少部分滩涂演变为草甸,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2)利用遥感数据和不同时期生态调查数据,对黄河三角洲主要补水区-刁口河尾闾湿地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补水对刁口河尾闾湿地的植被、水体、土壤理化特征和生境适宜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湿地水面面积相比补水前增加6.5倍;植被种类由13种增加到51种,各类型群落高度与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增长;由于淡水资源的补充,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幅达20%,各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有机质含量显着增长。此外,由于刁口河尾闾湿地在生态补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的滩涂水域及芦苇沼泽,湿地水禽数量大幅增加。(3)以P-S-R模型为框架,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年来水量等20个指标的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Fuzzy-AHP法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CEI)分别为0.433、0.696和0.808,按照CEI分类标准,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处于“亚病态”、“一般”和“亚健康”状况。其中,压力指标中,湿地年来水量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大,状态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重要性最大,响应指标中,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大。
杨秀林[10](2019)在《白鹤的迁徙模式与中途停歇栖息地特征》文中指出白鹤是世界“极危”鸟类,全球种群估计为3500-4000只,99%为东部种群。对于这种长距离迁徙的大型涉禽来说,中途停歇地对于其能否顺利完成迁徙过程并成功繁殖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2016~2017年10只卫星跟踪白鹤的定位数据,首先根据停歇天数不同将中途停歇地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权重赋值进行综合评价,绘制迁徙路线图,并开展保护空缺分析;然后计算白鹤在不同停歇单元的昼夜间活动领域、移动距离以及不同栖息地类型的利用率。旨在(1)探讨白鹤的迁徙模式,甄别20年来中国境内白鹤中途停歇地的分布变化,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评价其重要性等级;(2)分析白鹤在不同停歇单元中的昼、夜间移动模式与栖息地利用特征,探讨湿地环境变化背景下的白鹤中途停歇地选择的响应过程;(3)综合分析白鹤中途停歇地的保护空缺,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春、秋迁徙季节白鹤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距离、停歇次数、停歇时长、迁徙阶段长等迁徙参数均不存在差异显着性。白鹤春、秋迁徙均符合能量消耗最小对策,迁徙路线呈现“8”字形,中国东北西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是其狭窄迁徙通道的瓶颈位置。白鹤的迁徙模式为兼性迁徙,在食物匮乏的迁徙节段上采用蹦跳式迁徙,而在食物丰富的迁徙节段上采用轻跳式迁徙。(2)春、秋迁徙期共识别中国境内中途停歇地62个和104个,分别属于5停歇区域中的23处和27处停歇单元。重要中途停歇地包括传统的西松嫩平原的黑龙江扎龙、吉林莫莫格和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新发现的有西松嫩平原的内蒙古图牧吉保护区、辽河平原的辽宁康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通辽科尔沁沙地东部湿地。重要、一般、临时中途停歇地和休整地分别有36.4%、37.5%、40.7%和72.4%位于现有保护体系之外。总之,松嫩平原春、秋季节都是白鹤最重要的停歇地区;春季迁徙期,辽河平原次之,黄河三角洲第三;秋季迁徙期,正好相反。长江中下游平原秋季比春季重要,大兴安岭地区则春季比秋季重要。(3)从白鹤昼、夜活动领域大小来看,春季西松嫩平原大于辽河平原但差异并不显着,秋季西松嫩平原大于华北平原且差异显着。不同停歇单元之间,昼、夜间活动领域面积差异不显着,其中图牧吉停歇单元昼、夜间活动领域面积最大;春季扎龙停歇单元昼、夜间活动领域面积最小,秋季黄河三角洲周边区域和淮河中游最小。不同迁徙季节之间,春季西松嫩平原的日间活动领域面积显着小于秋季。从白鹤昼夜间的移动模式来看,春季西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之间无显着差异,秋季西松嫩平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停歇单元之间,春、秋季节均以图牧吉停歇单元日利用停歇地数量最多、日移动距离最远、昼夜活动领域距离最大。从时间上看,白鹤在莫莫格单元昼夜停歇地距离分别在春季、秋季随时间增大。(4)从白鹤中途停歇栖息地特征来看,日间除扎龙停歇单元外,其他停歇单元均利用人工栖息地;夜间除图牧吉、黄河三角洲周边和淮河中游停歇单元外,其他停歇单元均利用天然湿地作为夜宿地。从不同停歇区域来看,白鹤春季在辽河平原的人工停歇地利用比例与西松嫩平原无显着差异,秋季在华北平原日间人工停歇地利用比例显着高于西松嫩平原。从不同停歇单元来看,春季图牧吉、向海和莫莫格停歇单元利用人工栖息地显着高于秋季,而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周边和淮河中游停歇单元,白鹤全天均利用人工栖息地。结果表明,由于湿地环境的变化,白鹤由特定依赖自然湿地逐渐提高人工栖息地的利用率来完成能量补给。(5)近20年来白鹤在中国境内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辽河口已不再是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辽河平原中北部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三省交界科尔沁沙地东部是新发现的重要停歇单元。西松嫩平原的莫莫格停歇单元栖息地质量高于图牧吉、向海和扎龙停歇单元,辽河平原的卧龙湖停歇单元栖息地质量高于科尔沁沙地东部停歇单元,而华北平原三处停歇单元各具特点。建议对已建保护区的周边重要中途停歇地,依托现有保护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对湿地面积小而分散的重要停歇地,如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东部湿地,成立保护小区;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停歇地和休整地,构建跨部门和跨区域的联合保护管理机制。
二、浅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识别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和方法 |
1.1 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识别 |
1.1.1 白鹤环志和佩戴卫星跟踪器 |
1.1.2 迁徙参数的定义 |
1.1.3 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景观尺度的识别与分类 |
1.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 |
1.2.1 数据及其预处理 |
1.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确定 |
1.2.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1.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鹤中途停歇地的类型和分布 |
2.2 白鹤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及其分布 |
2.3 两个时期中国的8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
2.3.1 白鹤重要停歇地的土地利用格局 |
2.3.2 各类型用地的面积及其变化 |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 讨论 |
(2)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及渤海湾群体栖息地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候鸟迁徙生态学 |
1.1.1 迁徙距离与影响因素 |
1.1.2 天气对翱翔-滑翔飞行的影响 |
1.1.3 鸟类迁徙行为的变化 |
1.1.4 全球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 |
1.2 东方白鹳物种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东方白鹳分布范围和越冬种群数量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分布范围 |
2.2.2 迁徙数据 |
2.2.3 种群数量和趋势 |
2.2.4 中国和韩国关键越冬位点 |
2.3 研究结果 |
2.3.1 繁殖和越冬范围 |
2.3.2 迁徙路线结构 |
2.3.3 越冬种群数量大小和变化趋势 |
2.3.4 中国和韩国关键越冬位点 |
2.4 讨论 |
2.4.1 分布范围 |
2.4.2 东方白鹳的迁徙路线 |
2.4.3 越冬种群的种群数量及趋势 |
2.4.4 关键越冬位点的变化 |
2.4.5 保护管理建议 |
第3章 渤海湾越冬群体栖息地选择与结冰的互作模式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位点密度分析 |
3.2.2 渤海湾冰情数据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渤海湾越冬东方白鹳家域及保护分析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家域分析 |
4.2.2 保护区叠加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东方白鹳在渤海湾越冬地的家域 |
4.3.2 渤海湾保护区对东方白鹳越冬地的保护现状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附件 |
(3)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湿地修复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湿地修复研究 |
1.2.2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研究 |
1.3 鸟类种群动态研究 |
1.3.1 湿地水鸟种群动态研究 |
1.3.2 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研究 |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 |
1.5 黑嘴鸥研究进展 |
1.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1.4 生物资源 |
2.1.5 矿产资源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物种分布数据来源 |
2.2.2 遥感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
2.2.3 生境因子数据 |
2.2.4 生境适宜性模拟 |
2.3 数据处理 |
2.3.1 黑嘴鸥分布点数据 |
2.3.2 数量分析 |
2.3.3 生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4 模型带入 |
2.3.5 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嘴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3.1.1 年际变化 |
3.1.2 季节变化 |
3.1.3 日变化 |
3.2 黑嘴鸥种群生境选择动态变化 |
3.2.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地利用类型 |
3.2.2 年际变化 |
3.2.3 季节变化 |
3.2.4 日变化 |
3.3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模拟 |
3.3.1 黑嘴鸥最优生态位模型选择 |
3.3.2 基于MAXENT模型的模拟 |
3.4 未来气候下黑嘴鸥生境适宜性预测 |
3.4.1 气候因子筛选 |
3.4.2 基准气候条件下黑嘴鸥适宜生境 |
3.4.3 未来气候变化对黑嘴鸥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选择规律 |
4.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4.1.2 黑嘴鸥种群生境偏好 |
4.2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 |
4.2.1 生态位模型对比 |
4.2.2 生境因子对黑嘴鸥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 黑嘴鸥保护空缺及适生区变化 |
4.3.1 黑嘴鸥适宜生境保护现状及空缺分析 |
4.3.2 黑嘴鸥潜在适生区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资助项目 |
(5)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湿地候鸟栖息地及水鸟多样性 |
1.1 黄河上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1.2 黄河中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1.3 黄河下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2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面临的主要威胁 |
2.1 黄河上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2.2 黄河中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2.3 黄河下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3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现状 |
3.1 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状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
3.3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及生态补偿试点建设 |
4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1 完善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
4.1.1 增设国家公园 |
4.1.2 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4.1.3 建设湿地公园 |
4.2 推进黄河流域湿地水鸟栖息地修复 |
4.3 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
(6)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1.2.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理区位概况 |
2.3 自然环境概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1 植物多样性现状 |
4.1.2 植物区系分布区型分析 |
4.1.3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4.1.4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现状 |
4.1.5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
4.1.6 东营市植被现状及分析 |
4.2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2.1 鸟类多样性现状 |
4.2.2 鱼类多样性现状 |
4.2.2.1 海洋鱼类 |
4.2.2.2 淡水鱼类 |
4.2.3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 |
4.2.4 兽类多样性现状 |
4.3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3.1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2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3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4 东营市景观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特点 |
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1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总论 |
5.1.1 规划理念 |
5.1.2 规划原则 |
5.1.3 规划依据 |
5.1.4 规划目标 |
5.1.4.1 总体目标 |
5.1.4.2 分期目标 |
5.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
5.2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 |
5.2.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规划 |
5.2.2 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规划 |
5.2.2.1 斑块规划 |
5.2.2.2 廊道规划 |
5.3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3.1 乡土植物保护规划 |
5.3.2 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种类及保护建议 |
5.3.3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规划 |
5.3.3.1 城市绿地植物树种推荐 |
5.3.4 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
5.3.5 入侵植物防治 |
5.3.6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3.6.1 保护范围 |
5.3.6.2 保护措施 |
5.4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1 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 |
5.4.1.2 东营市鸟类栖息地保护布局 |
5.4.1.3 湿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1.4 林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2.1 鱼类栖息地保护 |
5.4.2.2 鱼类栖息地修复和构建 |
5.4.3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4 兽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 东营市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1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 |
5.6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
5.6.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1.1 湿地自然植物群落保护规划 |
5.6.1.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提升 |
5.6.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评价及盐城湿地保护空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丹顶鹤研究 |
1.3.2 水鸟栖息地与环境因子研究 |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文特征 |
2.2.4 土壤条件 |
2.3 生物资源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丹顶鹤分布与微生境利用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野外数据采集 |
3.1.2 微生境因子测定 |
3.1.3 主成分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丹顶鹤分布 |
3.2.2 丹顶鹤微生境利用 |
3.3 讨论 |
3.3.1 丹顶鹤分布位点的准确性 |
3.3.2 影响丹顶鹤分布的微生境因子 |
4 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遥感影像获取 |
4.1.2 环境因子选取 |
4.1.3 最大熵模型 |
4.2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4.3.2 最大熵模型结果检验 |
4.3.3 环境因子重要性 |
4.3.4 环境因子对适宜度的影响 |
4.3.5 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 |
4.4 讨论 |
4.4.1 研究模型的准确性 |
4.4.2 建模数据的准确性 |
4.4.3 微生境因子与环境因子互证 |
4.5 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评价 |
4.6 保护管理建议 |
5 盐城湿地丹顶鹤栖息地保护空缺分析 |
5.1 保护空缺分析方法 |
5.2 盐城湿地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分析 |
5.3 盐城湿地丹顶鹤栖息地保护空缺分析 |
5.4 盐城湿地丹顶鹤越冬生境保护空缺管理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1 湿地研究进展 |
1.1.1 国外研究进展 |
1.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 湿地鸟类研究概况 |
1.2.1 湿地鸟类的现状及分布 |
1.2.2 湿地鸟类主要生态类群 |
1.2.3 湿地鸟类的迁徙 |
1.2.4 湿地鸟类生境选择研究 |
1.2.5 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1 地理位置 |
2.1.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1.3 气候特征 |
2.1.1.4 水文特征 |
2.1.1.5 土壤特征 |
2.1.1.6 动植物资源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鸟类多样性调查 |
2.2.1.1 调查范围和线路 |
2.2.1.2 调查时间和方法 |
2.2.2 生境类型调查 |
2.2.3 数据处理 |
2.2.3.1 鸟类优势度指数 |
2.2.3.2 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 |
2.2.3.3 鸟类群落均匀度指数 |
2.2.3.4 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鸟类的组成结构 |
3.1.1 物种组成特征 |
3.1.2 居留型分析 |
3.1.3 生态类群分析 |
3.1.4 区系分析 |
3.1.5 优势度分析 |
3.2 鸟类多样性动态变化 |
3.2.1 季节动态变化 |
3.2.2 年际动态变化 |
3.3 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群落组成 |
3.3.1 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种类组成结构 |
3.3.2 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数量组成结构 |
3.4 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
3.4.1 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比较 |
3.4.2 不同生境鸟类均匀度比较 |
3.4.3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 |
3.5 重要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群动态及其生境选择 |
3.5.1 白鹤 |
3.5.2 青头潜鸭 |
3.5.3 黑脸琵鹭 |
3.5.4 丹顶鹤 |
3.5.5 大滨鹬 |
3.5.6 普通秋沙鸭 |
4 讨论 |
4.1 鸟类多样性比较 |
4.2 不同生境的鸟类多样性 |
4.3 鸟类资源保护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演变特征研究 |
1.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生态调查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遥感解译 |
2.3.2 PSR模型与Fuzzy-AHP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1 图像配准 |
3.1.2 数据去条带处理 |
3.1.3 图像裁剪 |
3.1.4 波段组合 |
3.2 水面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2.1 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2.2 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3 植被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3.1 南部区域植被覆盖面积变化特征 |
3.3.2 北部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变化特征 |
3.4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3.4.1 湿地景观分类标准 |
3.4.2 湿地景观分类方法 |
3.4.3 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4.4 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4.1 水面面积 |
4.2 植被状况变化分析 |
4.2.1 植物种类 |
4.2.2 群落高度 |
4.2.3 植被覆盖面积 |
4.3 土壤状况变化分析 |
4.3.1 表层土壤含水量 |
4.3.2 土壤含盐量 |
4.3.3 土壤有机质 |
4.4 水禽数量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层次总排序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分析 |
5.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5.3.2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
5.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
5.4.1 评价结果 |
5.4.2 压力分析 |
5.4.3 状态分析 |
5.4.4 响应分析 |
5.5 对策与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白鹤的迁徙模式与中途停歇栖息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2 鸟类中途停歇地分类 |
1.2.3 白鹤迁徙生态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白鹤的迁徙特征与保护空缺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白鹤捕捉与卫星跟踪设备 |
2.1.2 卫星跟踪数据与迁徙参数 |
2.1.3 中途停歇地的分类与权重 |
2.2 结果 |
2.2.1 迁徙路线 |
2.2.2 迁徙模式 |
2.2.3 中途停歇地的分布与重要性 |
2.3 讨论 |
2.3.1 白鹤的迁徙对策 |
2.3.2 白鹤中途停歇地的变化 |
2.3.3 白鹤中途停歇地保护空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停歇区白鹤移动模式与栖息地选择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筛选 |
3.1.2 领域大小与移动距离 |
3.1.3 昼夜栖息地类型界定 |
3.2 结果 |
3.2.1 不同停歇区白鹤昼夜活动领域 |
3.2.2 不同停歇区昼夜间移动模式 |
3.2.3 停歇单元白鹤的栖息地选择 |
3.3 讨论 |
3.3.1 停歇区白鹤移动模式差异与栖息地质量 |
3.3.2 领域大小与栖息地选择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
3.3.3 领域大小与栖息地选择在空间尺度上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白鹤迁徙模式与保护空缺 |
4.2 白鹤停歇区移动模式与栖息地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浅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识别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J]. 李敏,钱法文,武爱明,盘凯筠,武陶陶. 湿地科学, 2021(03)
- [2]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及渤海湾群体栖息地选择研究[D]. 嘎日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3]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吕超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4]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J]. 孔梅,曹惠明,高兴国,宗雪梅,孟祥亮,王聪. 海洋环境科学, 2021(02)
- [5]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J]. 孙工棋,张明祥,雷光春. 生物多样性, 2020(12)
- [6]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史成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7]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适宜性评价及盐城湿地保护空缺分析[D]. 雷泽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D]. 吕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杨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白鹤的迁徙模式与中途停歇栖息地特征[D]. 杨秀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标签:丹顶鹤论文;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 鸟类迁徙论文; 自然保护区论文; 生物多样性减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