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一种新型液体

离子液体:一种新型液体

一、离子液体:一种新奇的液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1](2021)在《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电子-电子关联效应的理解是现代凝聚态物理的核心问题和主要任务。伴随电子关联而来的多种自由度间错综复杂的耦合可导致丰富的竞争或合作的有序态,形成复杂多变的相图。本论文以系列铁基超导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技术来揭示和研究关联金属体系中出现的新奇物态,并分析了其可能对应的物理模型。首先作为结构最简单的铁基超导体,铁硒(FeSe)展现出了另类的相图演化,其中反常的电子向列序引发大量的研究且至今仍存在不少疑问。为此,我们对FeSe单晶开展了细致的NMR研究。我们合成了高丰度(98%)同位素57Fe的FeSe单晶样品,并首次同时测量了 57Fe与77Se的NMR谱图及自旋-晶格弛豫率。我们发现77Se与57Fe的奈特位移具有明显不同的温度依赖,在向列相中二者的奈特位移及自旋-晶格弛豫率的各向异性随温度的演化也不同。分析可知57Fe原子核可以直接反映Fe位的局域轨道构型,而77Se更多的受到3dxz,3dyz轨道态的影响。我们的实验揭示了 1.除了3ddxz,3dyz轨道的退简并,3dxy轨道在向列序中也发生了重构;2.FeSe具有洪特耦合诱导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3dxy轨道的电子态在向列相中随着降温发生非相干到相干的渡越;3.非平庸的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导致FeSe的向列相中存在不小的局域自旋磁化率各向异性。这些结果表明FeSe中的电子向列相是一个自旋轨道纠缠的电子态,其中不同轨道的电子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性并随着体系温度变化而出现相干-非相干之间的渡越。FeSe单晶在静水压下演化出了丰富难懂的相图且其超导转变相对于常压可被提高~4倍。另外,其中多种电子型有序间的竞争或合作效应一直是理论与实验关注的焦点,且不同实验手段的测量结果仍存在一些分歧。为此,我们对高丰度57Fe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低压范围内(pmax~2.1 GPa)细致的变压NMR研究。通过比对77Se与57Fe的NMR谱线随静水压的演化我们揭示了长期被遗落的低压下的磁有序预相变过程,而其超导转变与低温低能自旋涨落随静水压的演化表明超导配对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外,基于NMR实验证据,FeSe的电子态随静水压变化也会发生非平庸与磁有序相关的渡越,其中高压下的电子向列序就与FeAs类的具有显着自旋涨落及低温磁有序的向列序相类似。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铁基超导体丰富电子性质的起源,并提供了建立统一的物理图像的视角。FeSe及其衍生类材料体系的超导转变具有高度可调性,而常压下FeSe单晶的超导态本身也具有许多非常规的奇异特性。之前的NMR研究由于射频加热效应未能对FeSe单晶的超导态进行完备的表征。为此,我们首次合成了高丰度(50%)同位素77Se的FeSe单晶样品并采用极低功率的射频脉冲对其超导态进行了系统的规避了射频加热效应的NMR测量。我们在所有外场取向下都观测到了与电子自旋磁化率相关的Knight位移的下降,这排除了手征p-波超导配对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在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发现了大量的剩余态密度及极度的NMR谱线展宽,这些结果表明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出现了十分反常的束缚态。这些实验现象可能与FeSe超导配对处于Bardeen-Cooper-Schrieffer超流机制与Bose-Einstein凝聚(BCS-BEC)渡越区的特征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这些改进的NMR结果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限定及参考。铁基超导体的准二维特征使其十分易于解离、撕薄、插层和形成复杂的共生结构。我们利用NMR的位置选择性对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2Ti2Fe2As4O不同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系统的角度依赖的NMR谱的测量,我们将之前一直未能确定的发生于~125 K之下的电子相变确认为[Ti2As2O]层中的二维特征的轨道玻璃态。另外,借助NMR的超高分辨率我们首次在该体系中揭示了更低温度下的轨道有序转变及其伴随的结构畸变。类似于电子向列相,其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相互正交的有序畴区。我们在[Fe2As2]层中还观测到了磁有序与超导的共存。总之,该体系中出现的丰富的电子态使其可作为探索轨道调控及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层间耦合作用物理性质的平台。更多的微观机理仍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上的努力。我们也初步的研究了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Fe位的NMR信号。相关实验证据表明该体系中存在明显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性以及可能的电子向列序或短程磁有序。另外,我们对系列低超导转变温度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系统的NMR表征。我们发现FeSe单晶的超导态正相关于低温下浮现的强的低能自旋涨落,而其与电子向列序似乎关系不大。这些研究对于厘清FeSe中电子态的本征行为以及主导各电子型有序的关键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梁爽[2](2020)在《强关联系统中新颖量子态和分数化激发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强关联电子系统是近年来凝聚态研究的热点。电子之间强烈的关联效应使得系统中出现了许多新奇的量子态如拉廷格液体、量子自旋液体等,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分数化激发、拓扑序等。本文主要对低维(d<3)强关联系统的两个实例进行了研究:第一个是具有高自旋的一维费米子系统,第二个是二维Mott绝缘体中的新奇物态——Kitaev量子自旋液体,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1、一维费米型SU(N)哈伯德模型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具有SU(N)(N从1到10变化)自旋对称性的一维费米子系统在碱土金属的冷原子实验中得到实现,而相应的理论研究仍然不足。一方面,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N=2的系统,对N>2的系统研究较少;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对系统在任意相互作用强度情况下及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的完整而自洽的研究。为此,我们以拉廷格液体理论为基础、结合Bethe拟设方法研究了一维具有SU(N)自旋的对称性的费米型哈伯德模型的金属态,并用其他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不适用的区间。在低温T<Espin区间,我们首次给出了系统在任意强度相互作用情况的完整描述,并计算了系统的格林函数、动量分布和隧穿态密度。在强相互作用情况,强烈的自旋-电荷分离使得系统中存在一个自旋不相干温度区间Espin<T?Ec。在该区间中,自旋自由度的拉廷格液体理论失效,我们通过将应用于SU(2)情形的路径积分方法拓展到这里的SU(N)情形,计算了系统的格林函数和隧穿态密度,我们发现系统在自旋不相干区间的性质与拉廷格液体区间T<Espin中的完全不同。比如格林函数在前者中随距离指数衰减,而在后者中为幂律衰减;前者中的态密度在零能极限发散而后者中的态密度在零能极限趋于零等。我们将理论计算结果和碱土金属冷原子实验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是定性吻合的。2、Kitaev自旋液体在磁场中的相变和拓扑性质。近年来,量子自旋液体由于其分数化激发、拓扑序等新奇性质,以及与量子计算的密切关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Kitaev模型则是具有量子自旋液体基态的最小理论模型。理论上,作为一个自旋模型,Kitaev模型在磁场下的性质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内容;实验上,目前发现的Kitaev相互作用占主导的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如α-Ru Cl3等的基态通常具有磁序,而它们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进入一个可能的自旋液体态。尽管实际材料中具有其他非Kitaev相互作用,研究纯Kitaev模型在磁场中的响应仍对实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主要利用平均场近似方法对Kitaev模型在不同磁场方向的响应和相变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一个局域的(001)-方向磁场可以在Kitaev模型的基态中产生动态的磁通激发,并且详细讨论了系统中磁通激发的动态过程与Kondo问题的类比。此外,我们发现磁场的加入会破坏铁磁型和反铁磁型Kitaev模型的规范对称性,铁磁型Kitaev模型在被磁场极化之前不存在相变,而反铁磁型Kitaev模型在被磁场极化之前则存在一个拓扑非平庸的中间相。在(001)-方向均匀磁场情形,我们讨论了具有不同耦合常数的反铁磁Kitaev模型随磁场的相变过程。发现系统在被极化之前存在一段稳定的无能隙区间,且两个无能隙相通过拓扑相变相连接。在(111)-方向均匀磁场情形,我们考虑各向同性的反铁磁Kitaev自旋液体,发现系统在被高磁场极化之前会在磁场区间hc1<h<hc2产生一个具有陈数C=4和阿贝尔型任意子激发的新奇拓扑相,这表明磁场可以用来调节系统中的拓扑序和任意子激发。特别地,对于磁场在任意方向的情形,我们通常使用的SU(2)平均场在有限磁场情形仅存在局域磁矩解,无法正确描述Kitaev自旋液体。因此,我们提出了在有限磁场情形适用的Z2平均场构造方法,并且对它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讨论。我们认为Z2平均场方法是一个更有价值的构造解禁闭的Z2自旋液体的方法。

师维江[3](2020)在《功能性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含锌废水处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取代有机溶剂成为在萃取分离、合成催化以及电化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的新型绿色溶剂。其中,由于离子液体对环境污染极小,因而受到了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针对电镀行业以及膜处理浓缩液等含Zn2+离子废水选择性处理与回收的问题,本文通过微波辅助间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疏水功能性咪唑离子液体,并与传统的咪唑离子液体混合构建了功能性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以此取代溶剂萃取法中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有机溶剂,实现了对含Zn2+等重金属废水的萃取处理,主要内容如下:1.在不同微波强度合成条件下制备了1-己基-3-(3-甲基硫脲基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PSM][PF6],其中,在800W微波条件下所合成的疏水功能性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具有最高的纯度96.3%;2.经考察,选定25℃,pH为5,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g/L,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积比为50时为最适萃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使用所合成的功能性离子液体[HMPSM][PF6],较之传统的咪唑型离子液体[HBim][PF6],可以将Zn2+的萃取率从40%左右提高至83%;其促进机理在于功能性离子液体中引入的硫脲基团与Zn2+之间存在路易斯酸碱配合作用,在静电吸附作用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反应位点,使得Zn2+萃取效果大大增强。3.进一步使用90%硫脲基咪唑离子液体[HMPSM][PF6]与10%非功能性咪唑离子液体[HBim][PF6]组成了新的复合萃取体系,与单一的功能性离子液体相比,对Zn2+的83%的萃取率又额外提高了7%,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该复合体系在可用于一定盐(1%-5%Na Cl)浓度下Zn2+的选择性分离。特别地,可以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手段,复合萃取体系的萃取时间会从60min缩短至10min左右;复合萃取体系在离子液体与金属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路易斯酸碱配合作用、空间位阻变化作用等多重萃取促进机制下也进一步表现出更好的萃取性能。4.根据酸性镀锌废水的实际水质配制了模拟废水,使用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对其进行萃取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合成的离子液体对模拟电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萃取效果受水中COD、TN等影响不大,萃取率仍在85%以上。另外,使用硝酸对萃取实验中所得的含有锌离子的功能性离子液体进行反萃,结果表明每次反萃后仅损失不到2.5%的离子液体,回收后的功能性离子液体萃取性能只下降1.5%左右,可以实现萃取体系的多次重复回收再利用。

郭杰[4](2020)在《磁性拓扑材料Cd3As2与NaYbO2的磁性及电输运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最近二十年间,拓扑理论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拓扑型激发在各种不同的凝聚态系统中都有体现,这些新奇的拓扑量子态极大地丰富了凝聚态物理学。陆续发现和报道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外尔半金属等奇异的物理现象和新材料。此外,还有一种新型的拓扑态,其中包含的准粒子在交换操作下表现出非阿贝尔的统计性质,被认为有希望在未来实现量子计算。总而言之,这些与拓扑序和拓扑态相关的新材料和新现象将可能对下一代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价值。按照研究材料体系的不同,本文分为以下两大部分。三维拓扑狄拉克半金属Cd3As2在费米能级处存在一对受对称性保护的狄拉克锥,这种特殊的能带结构使其有希望应用于无能耗的新型电子器件,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磁性拓扑半金属中的拓扑态与电子之间的关联作用可能导致新的拓扑相。另外,磁性外尔半金属中实现的反常霍尔效应,使其在实现无场的无能耗输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的第一部分工作是将磁性Mn元素引入三维拓扑狄拉克半金属Cd3As2中,并研究其磁性和输运性质。通过控制原材料Mn3As2和Cd3As2的比例,我们制备得到了多晶(Cd1-xMnx)3As2(x=0-0.20)化合物。磁性测量结果表明,Mn元素的掺杂使抗磁性的Cd3As2转变为反铁磁性的(Cd,Mn)3As2,这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操纵反铁磁序来控制拓扑保护的狄拉克材料的方法。此外,磁电阻测量观察到了强烈的量子Shubnikov-de Hass(SdH)振荡。通过分析纵向电阻率在磁场中的振荡,我们发现,Mn元素含量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费米能级的位置,Mn元素含量越高,费米能级越接近狄拉克点。通过对霍尔电阻的研究,我们认为SdH振荡来源于表面态。同时,朗道范图显示,我们制备的多晶化合物具有非平庸的贝利相位。实验结果表明,反铁磁性(Cd1-xMm)3As2体系保持着原本的拓扑性质,没有发生向平庸绝缘体态的拓扑转变。这对今后磁拓扑狄拉克半金属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拓扑半金属或者拓扑绝缘体中的拓扑态,被称为“受对称性保护的拓扑相”,其拓扑序来自近邻粒子之间的局域对称性。而量子自旋液体基态,被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是“真正的”拓扑相,因为它具有与量子纠缠的长程模式相关的拓扑序。我们基于量子自旋液体开展本文的第二部分研究内容。量子自旋液体指的是一种具有自旋高度纠缠,即使在零温下也不会出现有序的物态。这种物态没有确定的序参量,无法使用朗道对称性破缺理论来概括,是一种新奇的量子物态,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此外,新型的高温超导电性和量子计算也与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量子自旋液体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兴趣。NaYbO2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实现量子自旋液体基态的材料。本文结合高场磁化率测量和非弹性中子散射等手段,对不同成分的Na1xYbO2(x=0,0.03和0.07)进行了研究。对于x=0样品,在0.3 K以下没有观察到任何磁有序的特征。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表明,在动量转移Q约为1.25 A-1的位置存在一个连续的低能激发谱,并延伸至转移能量E~2.0 meV处。与之相比,x=0.03和0.07的样品则分别在1.1和2.3 K时出现反铁磁转变。高场磁化测量结果表明x=0和0.03样品具有非常类似的磁性质,如均在1/3饱和磁化强度处出现平台状特征。这意味着x=0样品中的自旋无序态可能在“上上下”相出现之前被外磁场抑制。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构建了完整的与外磁场和成分相关的相图。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NaYbO2是一种非常有希望实现量子自旋液体态的材料,其无序的量子自旋液体基态非常接近易受外磁场和Na+离子空位浓度调控的不稳定反铁磁态。最后,我们对磁化强度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可能的量子自旋液体基态的临界转变磁场,进一步完善了 NaYbO2的温度—外磁场相图。此外,我们选取具有较大分子磁矩的Er和Ho元素,制备了与NaYbO2具有相同结构的NaErO2与NaHoO2,研究了其磁性及其磁热性质。结果显示,NaErO2与NaHoO2样品显示了优良的磁制冷性能,在0~5 T的外磁场下,其磁熵变分别在在3和6 K时取得最大值18.2和18.5 J/kg·K。NaHoO2在低场时同样具有较好的制冷性能,在0~1T和0~2T的磁场条件下,磁熵变在3K时分别达到9.0 和 12.8 J/kg.K。

闫琴[5](2020)在《荧光金属纳米簇复合结构光学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荧光金属纳米簇(Nanoclusters,NCs)是一种新兴起的荧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和优异的化学性质,如尺寸小、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使其在离子检测、化学传感和生物成像等相关领域发展更具潜力。然而,目前已成功合成的NCs存在荧光强度低、选择性差和无高规整构型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引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或离子液体成功制备了用于改进上述问题的荧光金属纳米簇复合结构,具体工作内容包含以下三方面:(1)在80°C水浴条件下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保护的AuNCs后,引入沸石咪唑酯骨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通过两步法合成AuNCs/ZIF-8纳米复合物,呈强橙色荧光。荧光光谱表明AuNCs/ZIF-8复合物与AuNCs的发射波长一致,但其荧光强度是AuNCs的2倍。透射电镜图(TEM)和扫描电镜图(SEM)表明AuNCs附着在菱形十二面体ZIF-8的表面,且ZIF-8之间通过AuNCs相连。有趣的是,在干扰离子Hg2+、Cu2+存在的条件下,AuNCs/ZIF-8可特异选择性检测MnO4-,检测限为0.64mmol/L,而AuNCs无选择性。(2)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Bmim]BF4参与的条件下,未加任何还原剂,室温下一步法快速合成甲巯咪唑(2-Mercapto-1-methylimidazole,MMI)保护的CuNCs,发射强蓝色荧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说明在IL参与的条件下,CuNCs@MMI已成功合成。红外光谱(FT-IR)及IL辅助的CuNCs@MMI在pH=4-12的可逆循环现象说明IL通过静电作用附着在CuNCs@MMI的表面。SEM图表明IL辅助的CuNCs@MMI具有三角形超纳米结构,其尺寸约为2.5μm。TEM图表明该三角形超纳米结构的CuNCs@MMI是由粒径为2.84 nm的球形颗粒构成。而且,TEM图进一步发现不同相中合成的CuNCs@MMI具有不同的形貌与结构,这体现出IL对CuNCs@MMI的规整度有显着的影响。(3)在60°C下一步法快速合成橙色荧光的Ce-MOF@CuNCs纳米复合物。与CuNCs@GSH相比,该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显着增加,稳定性保持至少一个月以上。XPS图说明CuNCs@GSH的成核过程与Ce-MOF的结晶过程同步进行。X射线衍射图(XRD)和SEM图表明Ce-MOF@CuNCs具有与Ce-MOF基本相同的晶体结构,其形貌为雪花状结构,尺寸约为3μm。

马祯,冉柯静,王靖珲,鲍嵩,蔡正蔚,上官艳艳,司文达,温锦生[6](2019)在《量子自旋液体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量子自旋液体是指由于其中存在的强量子涨落导致自旋即使在零温极限下也不形成磁有序的一种新的自旋量子态。区别于传统的磁有序材料,它的基态没有确定的序参量来表示,并且不伴随任何自发的对称性破缺,超越了朗道相变理论所能描述的物相范畴,代表了一种新奇的量子物态,具有非常高的理论研究价值。这一全新的物态被认为与非常规超导机制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同时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方面有着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虽然量子自旋液体理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候选材料稀少,实验测量条件苛刻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实验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各项实验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为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的测量表征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实验工作的推进速度。本文将从实验的角度介绍(1)几何阻挫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包括三角晶格化合物YbMgGaO4和YbZnGaO4、κ-(BEDT-TTF)2Cu2(CN)3、EtMe3Sb[Pd(dmit)2]2和kagome格子化合物ZnCu3(OH)6Cl2;(2)Kitaev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铱氧化物(Na2IrO3与α-,β-,γ-Li2IrO3)和α-RuCl3。文章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在量子自旋液体实验方面的进展,之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最后对量子自旋液体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展望。

贺兵[7](2019)在《高抗污油水分离膜制备及分离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石油泄漏事故的频发等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含油废水。含油废水的大量排放会对环境及生态产生严重的破坏,对含油废水进行有效分离及合理回收利用符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与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节约能源等优点,但膜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此外,用膜来进行油/水(液液)分离的机理研究较少。因此,揭示超浸润油水分离膜的抗污染机理,并制备高抗污膜来解决持续油水分离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本课题在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基底上构建聚多巴胺(PDA)微/纳米球,制备了一种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的纳米纤维复合膜。制备的复合膜展现出良好抗污性能,在经过连续两个小时的过滤之后,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仍然能保持在11666±978 L·m-2·h-1·bar-1,约为PAN基膜通量的2.7倍(4260±430 L·m-2·h-1·bar-1),并且全程的分离效率大于99.9%。基于复合膜良好的分离性能,本课题提出了挤压破乳和剪切破乳的机理。然后,利用热分析法分析了膜的水合能力,利用扩展的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分析了油在膜表面的粘附自由能,从理论上阐明了该膜的抗污机理。结果表明,与PAN基膜相比,PDA微/纳米球组装的复合膜具有较强的水合能力,对甲苯具有较弱的粘附能力。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发现,仅仅通过超浸润改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水分离中的膜污染问题。最后,本课题打破了传统油水分离膜的分离方式,制备了一种具有超抗污性能的油水分离膜。该膜在分离油水乳液时,在水相连续通过的同时,油相也以大油滴的形式通过膜,解决了由于油在膜表面积聚造成的膜污染问题。该膜对水包甲苯乳液进行分离时,膜通量为1078±50 L·m-2·h-1·bar-1,分离效率大于99%,两个小时的连续分离之后,膜通量降低率小于4%,分离效率基本不衰减。此外,将该膜应用于黏度较大的水包D5乳液的分离时,该膜仍然能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性能。基于膜良好的抗污性能及分离效率,本课题提出了膜表面和内部同时破乳的机理,并探究了主要影响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油水分离膜的工程化应用,为油水分离抗污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梁超[8](2019)在《基于铌酸锂表面电荷的液相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铌酸锂由于其优良的光电和热电性能成为优秀的光学集成平台材料,同时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微流控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基于铌酸锂表面电荷对液相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流控领域,但是关于铌酸锂晶体取向对介电液体光伏操控的影响以及基于铌酸锂晶体对多组分溶胶实现喷射的研究还没有报道。本论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吸收系数c切铌酸锂晶片+c面和-c面光电操控对介电液体前沿变化的影响。随着晶片吸收系数的增加,发现+c面和-c面上介电液体前沿运动变化出现差异。基于此我们利用水平集方法模拟了光诱导空间电荷场作用下介电液体前沿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c切铌酸锂晶片各向异性效应源于表面空间电荷的分布不同,并且必须考虑自由电荷沿+c表面的扩散。这种自由电荷扩散效应和介电泳力相互作用模型,对光电操控中介电液体前沿的变化过程提供了很好的预测。之后通过实验排除了光强大小是引起c切各项异性效应的原因。其次,我们研究了不同吸收系数c切铌酸锂晶片+c面和-c面光电操控对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晶片吸收系数增加,+c面和-c面上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变化出现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介电液体前沿的差异一致。进一步验证c切各向异性效应与晶体吸收系数的关系,以及c切铌酸锂晶片各项异性对介电液体操控的影响,并且为后续的光电操控液体喷射打下基础。此外,探究了一种基于c切铌酸锂晶体光电操控溶胶喷射的方法。搭建了溶胶喷射装置,装置的核心在于铌酸锂晶片和石英晶片组成的上下平行结构,其中石英晶片作为待喷射溶胶的储存器。通过光激发c切铌酸锂晶片产生的空间电荷场对溶胶产生力的作用,分析了在铌酸锂晶片和石英晶片之间产生液桥和喷射的区别。随后利用喷射条件,分别在铌酸锂晶片和盖玻片上喷射出条形液滴阵列,以及控制待喷射溶胶体积实现了对喷射溶胶液滴大小的调控;同时适当的调节铌酸锂晶片和石英晶片的相对运动速度,实现了连续溶胶条形化图案的制备。

李红艳,李锦洲,郑秀君[9](2017)在《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子液体的主要成分就是阴阳离子,一般情况下载常温下是一种液体,通常显示盐性液体,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氧化反应等。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离子液体的概述、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发展方向阐述了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希望能为研究离子液体有机合成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李喆[10](2017)在《醚基咪唑离子液体的汽化焓和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中合成了疏水性离子液体1-乙基甲基醚-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离子液体和1-乙基乙基醚-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离子液体。对这两种醚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及对应的中间体1-乙基甲基醚-3-甲基咪唑溴盐和1-乙基乙基醚-3-甲基咪唑溴盐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表征,TG的谱图分析后确定该中间体以及最终产物无杂质为目标离子液体。在过去的研究中,使用TGA方法测定离子液体汽化焓,有人提出高温恒温温度段中离子液体可能发生分解。本文的创新点是使用TG–IR在与TG实验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出每一个恒温温度段中,挥发出气体的红外谱图。通过对不同温度段获得的红外谱图的对比,佐证离子液体未发生分解,推测离子液体分解温度。进而使用TGA分析方法,通过恒温温度段范围内的失重量,测定离子液体的平均温度的汽化焓。Verevkin等人发表的文章中提出过在统计热力学基础上能够计算出离子液体气态和液态的热容差△1gCp·m。利用计算出离子液体的气态和液态热容差,从而将使用TGA计算出离子液体平均温度的汽化焓转化为298K的汽化焓,估算出其他温度的汽化焓。除此之外,本文测定[MOEmim][NTf2]和[EOMmim][NTf2]离子液体极性δμ。同时分别估算两种醚基咪唑离子液体的不同温度的离子液体的汽化焓、汽化熵和Gibbs自由能。

二、离子液体:一种新奇的液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液体:一种新奇的液体(论文提纲范文)

(1)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关联金属与铁基超导体
    1.1 关联金属
        1.1.1 从自由电子气到关联金属(“适度的自由更有趣”)
        1.1.2 从局域自旋链到关联金属(“让电子动,情况会很不一样”)
        1.1.3 局域轨道构型所扮演的作用以及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1.2 铁基超导体
        1.2.1 铁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图演化
        1.2.2 铁基超导体中电子系统物理性质的实验证据及指示
        1.2.3 铁基超导体的超导特性
        1.2.4 铁基超导体的理论模型
        1.2.5 铁基超导体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2章 核磁偶/电四极矩共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对关联金属体系的探测
    2.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1.1 原子核的低能自由度与晶体中的核自旋系统(“来自原子核的信使”)
        2.1.2 原子核与电子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核自旋与电子共舞”)
        2.1.3 空间结构因子与三大时间尺度(“核自旋眼中电子的远近动静”)
    2.2 核磁共振实验平台与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2.2.1 低温核磁共振实验平台
        2.2.2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2.2.3 实验装置,实验设置及测量方法
    2.3 NMR/NQR对关联金属体系电子性质的探测
        2.3.1 NMR/NQR对电子序的测量
        2.3.2 NMR/NQR对低能涨落(电子结构不稳定性及态密度)的测量
        2.3.3 NMR/NQR对非常规超导态的表征
第3章 铁基超导体FeSe中自旋-轨道交织的电子向列序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3.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57)Fe的奈特位移的各向异性:轨道依赖的自旋磁化率
        3.3.2 超越平庸铁磁轨道序的轨道重构
        3.3.3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的证据:均匀自旋磁化率
        3.3.4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证据:动态自旋磁化率
        3.3.5 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细节
    3.4 讨论
    3.5 结论及本章小结
第4章 静水压下FeSe中电子向列序的演化及磁有序预相变(短程磁有序)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4.2.2 高压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电子向列序随静水压的演化
        4.3.2 ~(57)Fe位NMR谱线的各向异性及磁有序预相变
        4.3.3 超导转变随压力的演化及其与磁有序的关系
        4.3.4 FeSe低温低能磁涨落的多起源特征
    4.4 讨论
    4.5 结论及本章小结
第5章 块体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下降及磁通晶格相中的反常束缚态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5.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本征下降
        5.3.2 FeSe超导态磁通晶格中的反常束缚态
        5.3.3 超导态复杂的RF加热效应
    5.4 讨论
    5.5 结论及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_2Ti_2Fe_2As_4O中分层的2D轨道玻璃态及自旋玻璃态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6.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
    6.3 研究背景
    6.4 不同层物理性质的NMR表征-As_1,As_2的确认
    6.5 [Ti_2As_2O]层中的二维轨道玻璃态
        6.5.1 二维(2D)轨道玻璃态的揭示
        6.5.2 二维(2D)轨道玻璃态随温度的演化
        6.5.3 二维(2D)轨道玻璃态可能的涨落形式
    6.6 [Fe_2As_2]层中的自旋玻璃态
        6.6.1 短程或非公度磁有序转变的揭示及其与超导态的共存
        6.6.2 自掺杂及晶格参数变化导致的量子临界行为
    6.7 相关分析的细节及补充材料
        6.7.1 NMR测量条件下的超导转变
        6.7.2 高低温NMR谱线的特征及本征Knight位移的提取
        6.7.3 As_1位置EFG参数随温度的演化及谱线拟合的细节
        6.7.4 非公度电荷密度波/电荷序(ICDW/ICO)的排除
        6.7.5 局域轨道“晃动”模型对As_1位置1/T_1的解释[548,570-571]
    6.8 讨论
    6.9 结论及本章小结
第7章 重空穴掺杂铁基超导体CsFe_2As_2及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7.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7.3 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7.3.1 离子交换法合成的FeSe单晶的NMR表征
        7.3.2 不同Fe,Se比例FeSe单晶的对比研究
    7.4 CsFe_2As_2中轨道选择的关联及可能的向列序
        7.4.1 ~(57)Fe位Knight位移各向异性:轨道选择的Mott转变及电子态渡越
        7.4.2 ~(57)Fe位NMR谱线展宽的各向异性:可能的电子向列序证据或短程磁有序
        7.4.3 CsFe_2As_2中低能自旋涨落的特征
    7.5 结论及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2)强关联系统中新颖量子态和分数化激发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互作用电子系统的唯象理论
        1.1.1 费米液体理论
        1.1.2 一维系统的特殊性
        1.1.3 拉廷格液体和玻色化方法
    1.2 哈伯德模型
        1.2.1 哈伯德模型的导出过程
        1.2.2 哈伯德模型的一些应用
    1.3 量子自旋液体
        1.3.1 研究简史
        1.3.2 量子自旋液体的分类
        1.3.3 Kitaev模型
        1.3.4 Kitaev材料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一维费米型SU(N)哈伯德模型的动量分布和隧穿态密度
    2.1 引言
    2.2 SU(N)哈伯德模型
        2.2.1 哈密顿量
        2.2.2 玻色化
        2.2.3 格林函数
    2.3 拉廷格液体参数
    2.4 动量分布
    2.5 谱函数和隧穿态密度
    2.6 自旋不相干区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磁场中无能隙Kitaev自旋液体的微扰研究
    3.1 引言
    3.2 零场下能带特征
    3.3 低场下有效模型和拓扑性质
        3.3.1 有效哈密顿量
        3.3.2 能谱和陈数
    3.4 动力学自旋关联
        3.4.1 复合费米子表象下的哈密顿量
        3.4.2 低磁场下的动态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Kitaev自旋液体在磁场中的响应和拓扑相变
    4.1 引言
    4.2 平均场方法
    4.3 (001)-方向磁场
        4.3.1 局域磁场
        4.3.2 均匀磁场
    4.4 (111)-方向磁场
        4.4.1 理论模型和方法
        4.4.2 结果和讨论
        4.4.3 讨论和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Kitaev模型基态无能隙相的格林函数
附录B J_z=0时系统的格林函数和磁化率
附录C 关于J_z≠0时Thouless极限下系统性质的讨论
附录D 狄拉克点附近的有效2×2哈密顿量及其拓扑性质
    D.1 镜面对称情形J_x=J_y
    D.2 镜面对称情形J_x≠J_y
附录E Majorana费米子表象和南部自旋子表象的变换关系
附录F SU(2)平均场在Kitaev模型中的失效
致谢
简历与科研成果

(3)功能性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含锌废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含锌废水及其处理方法
    1.2 离子液体及其应用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及方法
    2.3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2.4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功能性离子液体对水中Zn~(2+)的萃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及方法
    3.3 功能性离子液体对水中重金属离子萃取性能的影响因素
    3.4 功能性离子液体对水中金属离子萃取的选择性
    3.5 功能性官能团引入前后离子液体萃取性能对比
    3.6 功能性离子液体对Zn~(2+)的萃取机理
    3.7 本章小结
4 复合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对水中Zn~(2+)的萃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及方法
    4.3 不同微波强度下的离子液体合成纯度及其萃取性能
    4.4 不同混合比例的复合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及其萃取性能
    4.5 功能性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的影响因素
    4.6 复合萃取体系萃取Zn~(2+)的过程空间位阻变化促进机制
    4.7 本章小结
5 复合萃取体系对模拟酸性镀锌废水的萃取效果与反萃性能
    5.1 引言
    5.2 材料及方法
    5.3 模拟酸性电镀废水水质
    5.4 离子液体萃取体系对模拟含锌电镀废水的实际萃取效果
    5.5 复合萃取体系的反萃性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磁性拓扑材料Cd3As2与NaYbO2的磁性及电输运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磁有序态
        1.2.1 抗磁性
        1.2.2 顺磁性
        1.2.3 铁磁性
        1.2.4 反铁磁性
        1.2.5 亚铁磁性
    1.3 拓扑相变
        1.3.1 实空间中的拓扑态
        1.3.2 动量空间中的拓扑态
        1.3.3 量子自旋液体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
    2.1 样品的制备
    2.2 样品的性能表征
        2.2.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
        2.2.2 中子衍射
        2.2.3 中子散射
        2.2.4 表面形貌观测及化学成分分析
        2.2.5 磁性测量
        2.2.6 电输运性质测量
第3章 磁性Mn元素掺杂对三维狄拉克半金属Cd_3As_2磁性和电输运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NaYbO_2的磁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aYbO_2量子自旋液体基态相界的探索及NaREO_2 (RE=Yb, Er, Ho)磁热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5)荧光金属纳米簇复合结构光学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荧光金属纳米簇概述
        1.1.1 制备方法
        1.1.2 光学性质
        1.1.3 常见应用
    1.2 目前荧光金属纳米簇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1.2.1 荧光强度低
        1.2.2 结构规整度低
        1.2.3 检测选择性差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定位在ZIF-8表面的金纳米簇用于提高荧光强度及检测的特异选择性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AuNCs的合成
        2.1.4 ZIF-8的合成
        2.1.5 AuNCs/ZIF-8 的合成
        2.1.6 MnO_4~-的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AuNCs/ZIF-8 的光学性质
        2.2.2 AuNCs/ZIF-8的XPS表征和结构分析
        2.2.3 AuNCs/ZIF-8 纳米复合物中ZIF-8与AuNCs的形貌和位置分析.
        2.2.4 定位在ZIF-8 表面的AuNCs的元素分析
    2.3 特异选择性检测MnO_4~-
        2.3.1 AuNCs/ZIF-8对MnO_4~-的特异性“turn off”响应
        2.3.2 检测机理的探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离子液体的三角形超纳米结构的高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基于IL的 CuNCs@MMI的合成
    3.2 基于IL的 CuNCs@MMI的主要反应条件探索
        3.2.1 MMI和Cu~(2+)两者的最佳摩尔比
        3.2.2 溶剂IL/水体系中两相相比的探究
        3.2.3 溶剂pH的影响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荧光性质
        3.3.2 基于IL的 CuNCs@MMI的元素价态表征
        3.3.3 三角形超纳米结构CuNCs@MMI
        3.3.4 稳定性测试
    3.4 基于IL的 CuNCs@MMI的结构探究
        3.4.1 不同相中合成CuNCs@MMI的形貌与Zeta电位分析(水相、乙醇相、IL/水相)
        3.4.2 IL与 CuNCs@MMI的作用机理推测
        3.4.3 pH可逆循环
        3.4.4 不同类型IL中 CuNCs@MMI的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Ce诱导快速合成高荧光的雪花状Ce-MOF@CuNCs纳米复合物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CuNCs@GSH的合成
        4.1.4 Ce-MOF的合成
        4.1.5 Ce-MOF@CuNCs的合成
    4.2 快速合成Ce-MOF@CuNCs纳米复合物的关键条件
        4.2.1 Ce诱导的影响
        4.2.2 反应时间的探索
        4.2.3 体系温度的探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e-MOF@CuNCs的高荧光性质
        4.3.2 Ce-MOF@CuNCs的 XPS分析
        4.3.3 雪花状Ce-MOF@CuNCs
        4.3.4 稳定性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高抗污油水分离膜制备及分离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含油废水简介及常规的处理方法
        1.2.1 含油废水简介
        1.2.2 常规处理方法简介
    1.3 膜分离法用于油水分离的研究
        1.3.1 基于传统分离膜油水分离的研究
        1.3.2 基于特殊浸润性膜油水分离的研究
    1.4 XDLVO理论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所用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超浸润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2.2.2 持续超抗污平板膜的制备
    2.3 分析表征方法
        2.3.1 微观形貌的表征
        2.3.2 膜浸润性的表征
        2.3.3 膜表面化学组分的分析表征
        2.3.4 膜表面粗糙度的表征
        2.3.5 膜孔分析
        2.3.6 膜焓变的表征
        2.3.7 膜的亲疏水改性
        2.3.8 膜油水分离性能的表征
        2.3.9 膜抗污性能的表征及其机理分析
第3章 超浸润膜制备及抗污机理的探究
    3.1 引言
    3.2 膜微观形貌的表征
    3.3 膜超浸润性能的表征
    3.4 膜油水分离性能的表征
    3.5 膜抗污性能以及抗污机理的研究
        3.5.1 热分析方法分析膜的抗污性能
        3.5.2 XDLVO理论分析膜的抗污性能
        3.5.3 静电作用分析膜的抗污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持续超抗污平板膜的制备及表征
    4.1 引言
    4.2 平板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的表征
    4.3 平板膜的物理化学表征
    4.4 平板膜油水分离性能的表征
    4.5 膜的破乳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基于铌酸锂表面电荷的液相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铌酸锂晶体
        1.1.1 铌酸锂晶体的性质
        1.1.2 铌酸锂晶体的掺杂
        1.1.3 铌酸锂晶体的分类
    1.2 铌酸锂晶体表面电荷的产生
        1.2.1 铌酸锂晶体的光生伏打效应
        1.2.2 铌酸锂晶体的热释电效应
    1.3 铌酸锂晶体表面电荷的液相行为研究概况
        1.3.1 铌酸锂基微粒、微液滴操控理论基础
        1.3.2 二维平面铌酸锂基微粒操控
        1.3.3 二维平面铌酸锂基微液滴操控
        1.3.4 三维空间铌酸锂基微液滴喷射
        1.3.5 铌酸锂基表面晶体的生长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1.1 铌酸锂晶片制备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第三章 c切铌酸锂晶片各向异性研究
    3.1 引言
    3.2 c切铌酸锂晶片光电操控对介电液体前沿运动影响研究
        3.2.1 介电液体前沿运动观测方案
        3.2.2 不同吸收系数铌酸锂晶片上介电液体前沿运动对比
        3.2.3 光强对铌酸锂晶片上介电液体前沿运动变化的影响
        3.2.4 自由电荷沿+c表面扩散的机制分析
        3.2.5 铌酸锂晶片对介电液体前沿运动影响的模拟及分析
    3.3 c切铌酸锂晶片光电操控对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影响研究
        3.3.1 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响应观测方案
        3.3.2 不同吸收系数铌酸锂晶片上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响应对比
        3.3.3 介电液体侧面动态响应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切铌酸锂晶片光电操控溶胶喷射的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溶胶喷射实验方案
    4.3 溶胶喷射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基于c切铌酸锂晶片的激光辅助氧化锌生长的方法
        4.4.1 氧化锌生长实验方案
        4.4.2 氧化锌生长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9)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子液体的概述
2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1 氧化反应
    2.2 还原反应
    2.3 碳-碳偶联反应
    2.4 亲核取代反应
3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发展方向
    3.1 作为溶剂
    3.2 同时作为溶剂和催化剂

(10)醚基咪唑离子液体的汽化焓和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离子液体简介
    1.2 离子液体的应用
        1.2.1 离子液体在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1.2.2 离子液体在汽车电池领域的应用
        1.2.3 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溶解二氧化碳的应用
        1.2.4 离子液体在溶解木质纤维素的应用
        1.2.5 离子液体在湿度传感器上的应用
        1.2.6 离子液体在生物学的应用
    1.3 离子液体汽化焓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醚基咪唑离子液体[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中间体[MOEmim]Br和[EOMmim]Br的合成及表征
    2.3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醚基咪唑离子液体[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汽化焓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测定
    3.1 相关理论
        3.1.1 蒸汽压相关的理论
        3.1.2 平均温度汽化焓△_l~gH_m~0(T_(av))计算公式
        3.1.3 离子液体的气态和液态热容差△_l~gC_(p,m)
        3.1.4 不同温度离子液体的汽化热力学函数
    3.2 [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离子液体热红联用实验
        3.2.1 热红联用原理概述
        3.2.2 [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离子液体的热红联用实验
    3.3 苯甲酸、[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离子液体的热重实验
        3.3.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3.3.2 苯甲酸的恒温热重实验
        3.3.3 [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离子液体热重实验
        3.3.4 恒温热重实验残留物的核磁表征
        3.3.5 醚基咪唑离子液体[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离子液体极性的估算
    3.4 [MOEmim][NTf_2]和[EOMmim][NTf_2]不同温度的汽化热力学函数的估算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离子液体:一种新奇的液体(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D]. 李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强关联系统中新颖量子态和分数化激发的理论研究[D]. 梁爽. 南京大学, 2020(09)
  • [3]功能性离子液体复合萃取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含锌废水处理试验研究[D]. 师维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磁性拓扑材料Cd3As2与NaYbO2的磁性及电输运性质研究[D]. 郭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荧光金属纳米簇复合结构光学性质及应用研究[D]. 闫琴.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量子自旋液体的实验研究进展[J]. 马祯,冉柯静,王靖珲,鲍嵩,蔡正蔚,上官艳艳,司文达,温锦生. 物理学进展, 2019(05)
  • [7]高抗污油水分离膜制备及分离性能的研究[D]. 贺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铌酸锂表面电荷的液相行为研究[D]. 梁超.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9]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J]. 李红艳,李锦洲,郑秀君. 化工管理, 2017(23)
  • [10]醚基咪唑离子液体的汽化焓和极性研究[D]. 李喆. 辽宁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离子液体:一种新型液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