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铁路隧道变形监测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魏度强[1](2021)在《地层空洞影响下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盾构隧道受盾构机超挖作用、掘进姿态不佳、注浆不密实、浆液收缩、地下水冲刷等多种因素耦合影响,盾构管片背后常伴有空洞存在,导致该处地层抗力消失,衬砌受偏压作用,引起管片应力重分布,空洞边缘位置衬砌易出现应力集中,这可能引发管片开裂、破损掉块、渗漏水等病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片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为此,本文以管片背后存在空洞的地铁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别就不同位置、角度、深度、纵向长度的单空洞以及多空洞组合效应下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及受力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相似理论确定模型试验相似比,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试验台架尺寸,测定试验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及对衬砌管片进行标定,制定详细试验方案。(2)采用模型试验研究手段,对管片背后无空洞、拱顶、拱腰、拱底空洞四种工况下的管片位移变形、接触压力分布、内力特征分别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1)管片背后无空洞时,管片与周边地层具有良好的接触状态,管片全截面受到均匀的地层压力,同时周边地层也提供给隧道管片充足的地层抗力,管片轴力及弯矩呈对称式分布。(2)空洞的出现导致管片相应位置发生指向于空洞处的变形,空洞处接触压力骤减,地层抗力消失,管片应力出现重分布,管片整体受力状态恶化,内力呈不对称式分布。(3)管片背后不同空洞位置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的排序为:拱腰>拱顶≥拱底。拱腰背后存在空洞时,该截面弯矩值较无空洞时增长2.78倍,管片外侧受拉应力较大;拱顶、拱底背后出现空洞时,该截面处弯矩值均显着减小,而两侧临近截面处弯矩值出现较大增长,原荷载转由两侧临近截面来承担;当空洞尺寸增大到一定值时,拱顶处弯矩发生反向,拱顶两侧出现反弯点,拱顶由原受正弯变为受负弯状态(规定衬砌内侧受拉、外侧受压时为正弯矩),空洞对应截面处弯矩变化率较大,管片易受到集中荷载作用。(3)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手段,使用梁-弹簧法分析模式分别建立二维平面、三维空间模型进一步探究不同尺寸空洞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得出空洞影响下盾构隧道荷载及变形模式。研究结果如下:空洞角度、深度、纵向长度的增加将导致管片结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管片背后不同空洞尺寸参数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的排序为:纵向长度值≥角度值>深度值;管片对空洞纵向长度这一参数较为敏感,随着空洞纵向长度的增加,管片安全系数呈现“抛物线”型降低;空洞角度增大将进一步导致管片受影响截面增大,管片整体内力分布将发生较大改变;空洞深度对管片安全性影响较为有限,深度达一定值时,管片受力状态将逐渐趋于稳定。(4)在单空洞研究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进一步探究多空洞组合对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空洞组合效应下,盾构隧道不再受均匀荷载,管片受偏压作用更为严重,管片内力分布模式较单空洞工况下更为复杂,且结构整体安全性较无空洞时下降更为明显;相较于单空洞工况,多空洞工况不仅是单个空洞之间简单的叠加,多空洞并存加剧了每个空洞对隧道管片的影响,各空洞对管片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多空洞组合的存在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存在着巨大危害。
王军辉[2](2021)在《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铁路隧道的发展历程中,上世纪70~90年代建设的铁路隧道多为拱顶圆形、两侧直墙的直墙式隧道,受设计施工水平限制以及隧道运营年限的影响,隧道病害逐渐凸显,衬砌劣化率不断的增加,严重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本文基于襄渝线铁路79座服役直墙式隧道运营病害状态,通过现场调研对隧道衬砌病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裂缝等典型结构型病害特征及致害机理进行探讨,提出针对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型渗漏水、背后空洞、裂缝等病害的处治对策。(1)调研统计了襄渝线在役直墙式隧道衬砌病害特征。采用人工敲击、探地雷达检测等检测方法,结合近年秋检资料对襄渝线79座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隧道衬砌渗漏水、裂缝、空洞的主要产生位置、病害类型、病害等级的分布占比。衬砌空洞产生位置主要位于拱部,拱顶空洞数量和尺寸均明显多于拱腰处空洞,边墙空洞较少;衬砌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2m~4m,缝宽主要集中在1mm~5mm;渗水和滴水在渗漏水病害类型中占比较大,滴水成线和淌水占比少,雨季均呈现加剧形势。(2)研究分析了直墙式铁路隧道典型结构型病害致害机理。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裂缝典型病害特征数值模型,根据实际病害发生位置分工况进行衬砌结构强度及受力特征分析,通过应力、位移和弯矩等数据探讨了衬砌背后空洞和裂缝致害机理。空洞径向深度变化对拱顶以及拱腰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不大,但对边墙和隧底影响较大;空洞环向宽度对衬砌背后空洞处及其周边一定范围衬砌受力和变形影响最大,且随着宽度的增加,影响范围加大;空洞纵向长度对衬砌的影响不大。拱顶裂缝对衬砌仰拱影响较大,拱腰裂缝对拱部衬砌影响较大,且拱腰裂缝对衬砌的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3)提出了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处治对策。研究开发了可分解式轨道车一体化作业平台车,在隧道病害施工中进行了运用,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劳动效率。根据襄渝线隧道病害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回填注浆、锚网喷、注浆封堵+安装塑钢截水槽等方法治理衬砌结构性病害,为陈旧的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裂缝与渗漏水等病害治理提供建议和借鉴。
郑长青,汤印,路军富[3](2022)在《高地应力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隧道穿越高地应力区水平层状岩体时易导致仰拱底鼓,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以西南地区某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为对象,针对隧道底部水平层状岩体分布深度、单层厚度、弹性模量及地层竖向应力等因素对仰拱底鼓变形特征及影响规律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底鼓特征为仰拱中部底鼓量最大,越靠近墙脚底鼓量越小,墙脚处竖向位移几乎无变化;隧道底鼓变形量随水平层状岩体分布深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分布深度由0增至5 m时底鼓变形增幅最大;底鼓变形量随层状岩体单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层状岩体单层厚度对底鼓量影响为薄层>中厚层>厚层>巨厚层;底鼓变形量随层状岩体弹性模量的增加呈非线性降低,弹性模量小于8.4 GPa时底鼓变形量降幅较大;竖向地应力的增加导致仰拱底鼓变形增大,仰拱底鼓量与竖向应力基本呈线性关系。
刘军帅[4](2021)在《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大多数隧道需要穿越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山岭地区,出口和傍山段极易形成变坡面的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在此类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可能产生较大变形,若对围岩变形机制和变形规律认识不足,对围岩特征部位受力变形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处置措施不当,或采取的隧道围岩控制技术不够成熟,极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也会成为运营隧道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导致隧道整体倾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论文以蒙西至华中地区某三线重载铁路隧道为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时数据监测的方法深入探究了变坡面条件下特大断面浅埋大偏压隧道的围岩受力特征、变形规律、支护结构与围岩的关系、围岩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性评价等,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极限平衡原理分析求解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深入探究了变坡面影响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受力模式和理论计算方法,对隧道围岩水平侧压力系数修正值K进行了重新修正,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且贴近实际;分析了隧道变坡坡度和综合坡度对隧道围岩压力的不同影响,探究了隧道水平侧压力系数随其系数修正值K变化的相关曲线。当隧道水平侧压力系数修正值K增大时,水平侧压力系数?随之增大,隧道水平侧压力增大。隧道变坡面的坡度和变坡点个数明显变化时,隧道围岩受力变化明显。(2)以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施工期内隧道围岩受力状态,确定了围岩应力的空间分布形态,表现为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随开挖步序的增大而增大,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分析了数值模拟状态和现场实测状态下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得出了隧道围岩时间效应变形-时间特征曲线四个阶段、隧道围岩空间效应的表现形式和隧道断面特征部位竖向变形规律;探究了特大断面隧道和大断面隧道围岩的不同变形形态,隧道围岩竖向变形随断面开挖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变形曲线分别呈现为线性分布、二次曲线分布,且特大断面隧道变形相比大断面而言更加复杂,变形量增加明显。(3)对比分析了隧道施加预支护措施和未施加预支护措施下围岩受力变形特征,施加预支护措施后,围岩竖向变形量锐减了45%,竖向应力减少了约21%,初期支护压力减少了11%左右,说明了复杂较大变形隧道施加预支护措施对控制围岩变形效果明显。针对隧道较大受力变形区域,提出合理的变形控制对策,为类似隧道施工设计提供参考。(4)在变坡面隧道开挖基础上,针对隧道支护结构做出了安全评价。得出了隧道实际施工支护结构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要求最低安全系数,隧道断面可靠性依次为:浅埋侧拱脚>深埋侧上拱腰>浅埋侧下拱腰>深埋侧拱脚>仰拱>浅埋侧上拱腰>拱顶>深埋侧下拱腰,说明隧道支护结构承载体系满足要求,隧道结构安全。
王文卓[5](2021)在《高速铁路泥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对仰拱底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泥岩隧道施工中,隧底泥岩遇水后易发生膨胀,进而导致隧道仰拱产生底鼓病害,此病害在泥岩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屡见不鲜,而高速铁路对于基底变形量要求很高。仰拱底鼓影响因素众多且很难趋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仰拱施工难度,也危害了列车运营安全。针对隧道仰拱底鼓、开裂等病害,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对泥岩隧道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模拟隧道仰拱底鼓变形过程,并对仰拱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主要的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地区泥岩的组成成分以及泥岩隧道仰拱底鼓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泥岩主要矿物组成以及仰拱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仰拱内力以及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仰拱底鼓变形量的不同组成成分,并对仰拱底鼓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2)通过整理25座泥岩隧道,38个断面的现场监测数据,探讨了围岩压力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的总体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稳定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围岩压力实测值较初支、二衬间接触压力更大;讨论了两种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随空间的分布特征,得出了两种压力在洞周的最不利位置;分析得到围岩压力的稳定时间远大于初支、二衬间接触压力的稳定时间,仰拱围岩压力的稳定往往需要更长时间;通过对二衬荷载分担比在洞周各位置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得出泥岩隧道二衬荷载分担比均值为40.3%。(3)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泥岩隧道基底围岩吸湿膨胀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工况设计为不同基底围岩膨胀深度(1m-5m)以及不同基底围岩含水率(16%-22%)的正交试验,对各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隧道基底围岩吸湿膨胀后围岩变形、塑性区发展、仰拱和回填层受力变化规律以及回填层易破坏位置。(4)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在基底围岩发生膨胀条件下,改变仰拱矢跨比大小以及仰拱厚度,利用数值计算对围岩变形及仰拱结构受力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合理的矢跨比与仰拱厚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基底膨胀变形,使仰拱受力变形达到最优状态,最后,从抑制基底泥岩膨胀变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最优的矢跨比与仰拱厚度。
叶子剑[6](2021)在《隧道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隧道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是诱发结构开裂等病害的重要原因,严重时会威胁结构安全性。本文以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围绕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检测方法、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及评价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论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成因特点,利用正演模拟结合物理模拟试验验证,总结了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下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异常的曲线特征。其次,利用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支护与围岩脱空和松散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并考虑隧道纵向荷载分布变化对脱空状态荷载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然后,基于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特征,建立了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将研究成果用于实际运营隧道,验证了成果的实际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支护与围岩不同接触状态的三层介质的正演计算与物理模拟试验,验证了“欠阻尼”瞬变电磁雷达检测支护与围岩接触状态的可行性,得出了支护与围岩不同接触状态的四种电测深曲线类型。(2)研究了脱空状态下衬砌结构的三维力学响应规律,揭示了单处脱空状态下衬砌结构受力及与围岩接触应力随脱空面积的变化规律,明确了脱空对衬砌结构主应力方向、支护与围岩间法向和切向接触应力的影响特征;研究了多处脱空状态下脱空位置、面积对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支护与围岩脱空状态的荷载结构模型修正方法。(3)研究了支护与围岩松散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衬砌背后填充物强度或密实度不足与衬砌结构应力、内力、接触应力、结构变形的变化关系,探索了松散接触面积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并划分了结构安全性影响等级。(4)基于AHP-熵权法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评估模型,充分考虑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特征,建立了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依托某铁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验证了瞬变电磁雷达(TER)和地质雷达(GPR)在衬砌厚度及背后脱空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了支护与围岩多处脱空时衬砌结构应力及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基于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路军富,肖铮,喻渝,袁伟[7](2021)在《铁路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某铁路隧道底部粉砂质泥岩蠕变导致仰拱结构持续底鼓,致使列车降速行驶,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为较准确获取仰拱底鼓区粉砂质泥岩的蠕变参数,本文基于某隧道仰拱5年多的底鼓变形实际监测数据,建立室内岩石剪切蠕变试验与深度学习(GRNN)相融合的岩体蠕变参数确定方法,并对隧道仰拱蠕变变形进行长期预测。研究结论:(1)铁路隧道底鼓段粉砂质泥岩具有明显蠕变特性,该特性对隧道仰拱持续底鼓变形影响较大;(2)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结合底鼓段长期监测变形数据,能够有效获取隧底岩体蠕变参数,解决隧道围岩蠕变参数难以确定的难题;(3)反演得到的隧底岩体蠕变参数相应的底鼓变形值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围岩蠕变参数确定、仰拱蠕变变形预测和底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刘德军,仲飞,黄宏伟,左建平,薛亚东,张东明[8](2021)在《运营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的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衬砌病害诊治是隧道运营维护的首要任务。为形成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系统认识,从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技术、病害加固治理方法3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衬砌诊治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主要结论显示:(1)不同类型隧道衬砌的主要病害类型已基本明确,但是病害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及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2)衬砌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病害智能检测识别系统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但是病害信息的快速、高精度拾取和智能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3)经过多年研究,已形成了围岩(地层)注浆和内表面加固这2种较为完善的衬砌加固技术方法体系,加固方法作用机制、耦合加固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是下一步的可能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衬砌内表面加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开发了隧道衬砌快速早强的FRP网格加固方法,该方法2个小时内即可起到加固作用;提出了衬砌内表面加固界面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围岩抗力、前期受力、材料用量、加固范围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内表面加固的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及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理论。
王浩[9](2020)在《红山隧道仰拱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的迅猛发展,铁路隧道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日益増多。由于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底部结构仰拱变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营和工程建设的安全,因此,开展对铁路隧道仰拱变形机理及其整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以京沈高铁红山隧道仰拱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践和资料收集对红山隧道基底变形规律、原因、情况分析;对凝灰质砂岩进行常规物理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岩力学性能劣化及变形演化规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仰拱结构及基底围岩位移变化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整治前后仰拱竖直位移变化,并通过现场监测手段对仰拱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仰拱隆起变形的四种破坏模式:挤压流动变形、膨胀性岩石遇水变形、挠曲褶皱变形、剪切错动变形;仰拱力学作用大致分为三类:水平梁作用,承压作用、软弱围岩加固补强作用;引入围岩劣化理论,发现围岩强度下降和隧道长期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剪切强度(c,?)的降低。强度劣化模型可有效的表现出围岩实际的强度和变形。(2)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围压下的凝灰质砂岩三轴压缩试验所得数据发现:随着试件含水率的增大,试件抗压强度明显下降,应变也不断扩大,说明在三轴压缩试验中,试件受到水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随着含水率从0%变化到10.8%的过程中,抗剪强度粘聚力c逐渐减小,减小比例分别为11%、22%、31%。(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相同疏松层厚度条件下,围岩黏聚力越低,基底隆起位移越大。黏聚力分别下降10%、20%、30%时,监测点最大位移分别为2mm、2.7mm、6.45mm。在围岩相同劣化条件下,随着围岩底部疏松层厚度增加,底部结构隆起位移逐渐增大。优化锚杆设计,进行数值分析,发现锚杆长度为4m和直径为28时,底鼓治理效果最为显着。(4)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竖直位移值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最大位移均出现在隧道仰拱中间部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相关监测数值与治理前相比,位移值均有下降,基底位移最大下降5.3mm,由9.6mm降至4.2mm,说明整治效果显着。(5)采取纵梁、袖阀管和预应力锚杆形成共同受力体系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现场监测发现隧道底部结构的位移最大值从6.3mm降为2.47mm,结构受拉作用明显减少,特别是仰拱中线位置处围岩状态得到了改善。通过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来看,竖直位移模拟值与监测值的数值相差不大,变形规律基本一致,治理效果显着,位移值最大下降5mm。论文有图66幅,表25个,参考文献57篇。
罗伟[10](2020)在《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当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段时,隧道容易发生变形过大、开裂,甚至坍塌等工程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软弱围岩隧道的受力特性。本文在研究总结软弱围岩受力特征和变形机制的基础上,以紫荆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软弱围岩的物理特性,分析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紫荆隧道工程概况,进行了紫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获取了所取岩样的重度、含水率和强度等指标,所取软岩试样平均重度γ约为22.83 k N/m3;含水率w为14.01%~18.87%,处于较高的含水状态。单轴压缩试验加载速率为0.05mm/min时,峰值变形为0.483mm,峰值强度为14.242MPa;开展三轴压缩试验,测定所取岩样粘聚力值c=3.8 MPa,内摩擦角为φ=41.3°。(2)在对紫荆隧道围岩受力特征和变形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组合拱理论,对紫荆隧道锚喷支护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进行了二次衬砌设计和隧道超前支护设计。(3)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了紫荆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竖向位移、围岩水平位移随着掘进步骤的变形规律及分布情况以及围岩应力、喷射混凝锚杆应力随着掘进步骤的受力特性及分布情况。(4)对紫荆隧道围岩受力、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变形、钢架受力、二衬混凝土受力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试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拱顶下沉变量为4.5 mm,水平收敛变形量为0.33 mm,拱顶下沉值远大于水平收敛量。测点1压力最大值达到600 k Pa。右侧拱腰处最大压力值达到350 k Pa,右侧仰拱拱脚处最大值达到300 k Pa,一段时间后各测点变化均趋于平缓(5)应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紫荆隧道围岩级别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与调整,确定各因素指标的分级标准,建立其相应的隶属度函数,根据其对隧道围岩等级的影响不同,确定其相应的模糊权重,最终建立隧道围岩分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进行了紫荆隧道围岩稳定性安全评价。该论文由图67幅,表32个,参考文献79篇
二、某铁路隧道变形监测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铁路隧道变形监测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地层空洞影响下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衬砌背后空洞检测方法 |
1.3.2 衬砌背后空洞分布规律 |
1.3.3 衬砌背后空洞理论研究 |
1.3.4 衬砌背后空洞模型试验研究 |
1.3.5 衬砌背后空洞数值模拟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设计 |
2.1 相似理论 |
2.1.1 相似第一定理 |
2.1.2 相似第二定理 |
2.1.3 相似第三定理 |
2.1.4 衬砌结构相似理论 |
2.2 模型试验系统 |
2.2.1 模型试验台架 |
2.2.2 模型试验材料 |
2.2.3 模型试验量测系统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设计方案 |
2.3.2 量测方案 |
2.4 试验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无空洞工况盾构隧道衬砌受力状态 |
3.2 拱顶背后空洞工况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 |
3.2.1 管片横断面位移结果分析 |
3.2.2 管片背后接触压力结果分析 |
3.2.3 管片轴力结果分析 |
3.2.4 管片弯矩结果分析 |
3.3 拱腰背后空洞工况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 |
3.3.1 管片横断面位移结果分析 |
3.3.2 管片背后接触压力结果分析 |
3.3.3 管片轴力结果分析 |
3.3.4 管片弯矩结果分析 |
3.4 拱底背后空洞工况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 |
3.4.1 管片横断面位移结果分析 |
3.4.2 管片背后接触压力结果分析 |
3.4.3 管片轴力结果分析 |
3.4.4 管片弯矩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空洞影响下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4.1 空洞影响下盾构隧道数值模拟可行性验证 |
4.2 不同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受力分析力学模式比选 |
4.3 隧道衬砌安全系数计算 |
4.4 管片背后不同角度空洞数值模拟分析 |
4.5 管片背后不同深度空洞数值模拟分析 |
4.6 管片背后不同纵向长度空洞数值模拟分析 |
4.7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8 单空洞影响下盾构隧道荷载及变形模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空洞影响下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5.1 双空洞组合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5.1.1 拱顶与拱腰背后空洞 |
5.1.2 双侧拱腰背后空洞 |
5.1.3 拱腰与拱底背后空洞 |
5.1.4 拱顶与拱底背后空洞 |
5.2 三空洞组合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5.2.1 双侧拱腰与拱顶背后空洞 |
5.2.2 拱顶、拱腰与拱底背后空洞 |
5.2.3 双侧拱腰与拱底背后空洞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病害仿真分析现状 |
1.2.2 隧道病害检测现状 |
1.2.3 隧道病害评定现状 |
1.2.4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直墙式铁路隧道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2.1 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现场调研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隧道日常养护维修 |
2.1.3 检查方法 |
2.2 现场调研病害统计分析 |
2.2.1 隧道空洞数据分析 |
2.2.2 隧道裂缝数据分析 |
2.2.3 隧道渗漏水数据分析 |
2.3 衬砌病害危害及成因分析 |
2.3.1 衬砌背后空洞 |
2.3.2 衬砌裂缝 |
2.3.3 衬砌渗漏水 |
2.4 本章小结 |
3 直墙式铁路隧道典型结构型病害致害机理分析 |
3.1 计算模型 |
3.2 计算工况 |
3.3 含空洞缺陷的衬砌受力特征分析 |
3.3.1 Ⅳ级围岩条件下的衬砌变形特征分析 |
3.3.2 Ⅴ级围岩条件下的衬砌变形特征分析 |
3.4 含裂缝缺陷的衬砌受力特征分析 |
3.4.1 Ⅳ级围岩条件下裂缝对其结构受力变形影响 |
3.4.2 Ⅴ级围岩条件下裂缝对其结构受力变形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处治对策研究 |
4.1 隧道衬砌病害状态评定 |
4.1.1 隧道状态评定流程 |
4.1.2 劣化等级评定 |
4.1.3 襄渝线直墙式隧道的劣化评级 |
4.2 处治原则 |
4.3 背后空洞处治对策 |
4.3.1 背后空洞的处治方案 |
4.3.2 典型工程案例 |
4.4 衬砌裂缝处治对策 |
4.4.1 衬砌裂缝的处治方案 |
4.4.2 典型工程案例 |
4.5 渗漏水处治对策 |
4.5.1 渗漏水处治方案 |
4.5.2 典型工程案例 |
4.6 移动式动力作业台车 |
4.6.1 结构组成 |
4.6.2 作业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地应力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构建数值模型 |
2.1 模型建立 |
2.2 模型参数选取 |
2.3 模型监测点布置 |
3 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变形特征分析 |
3.1 隧底层状岩体分布深度影响分析 |
3.2 隧底层状岩体单层厚度影响分析 |
3.3 隧底层状岩体弹性模量影响分析 |
3.4 竖向应力影响分析 |
4 结论 |
(4)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压力理论分析现状 |
1.2.2 特大跨度隧道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特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理论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变坡面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压力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浅埋隧道的荷载计算原则 |
2.2.1 浅埋隧道的界定 |
2.2.2 浅埋隧道的一般理论方法 |
2.3 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计算原则 |
2.3.1 特大断面偏压隧道的界定 |
2.3.2 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一般理论研究 |
2.4 变坡面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理论计算方法 |
2.4.1 变坡面的界定 |
2.4.2 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的理论原则 |
2.5 λ参数影响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变坡面条件下隧道施工期围岩数值模拟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概述 |
3.1.2 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3.1.3 隧道施工方法 |
3.1.4 工程特点 |
3.2 隧道计算模型 |
3.2.1 计算参数选取 |
3.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隧道围岩及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3.3.1 围岩位移变化分析 |
3.3.2 围岩应力变化分析 |
3.3.3 围岩柔性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3.3.4 围岩超前预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监控量测的变坡面下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隧道监控量测 |
4.2.1 监测内容及监测测点布置 |
4.2.2 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频率 |
4.2.3 监测信息管理 |
4.2.4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极限相对位移管理 |
4.3 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4.3.1 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
4.3.2 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
4.3.3 不同开挖面积影响下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分析 |
4.3.4 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二衬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隧道二衬安全系数 |
5.3 隧道二衬内力计算 |
5.3.1 隧道二衬内力云图 |
5.3.2 隧道二衬特征部位安全系数计算 |
5.4 隧道二衬安全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高速铁路泥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对仰拱底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岩膨胀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隧道仰拱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隧道仰拱底鼓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仰拱底鼓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泥岩工程地质特性及仰拱隆起破坏机制分析 |
2.1 泥岩地球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归纳分析 |
2.1.1 泥岩地球化学成分归纳分析 |
2.1.2 泥岩矿物成分归纳分析 |
2.2 泥岩隧道仰拱底鼓病害及其影响因素调研 |
2.3 深浅埋隧道荷载及仰拱结构内力计算理论 |
2.3.1 隧道荷载计算方法 |
2.3.2 仰拱结构内力计算方法 |
2.4 仰拱底鼓位移计算理论 |
2.4.1 泥岩遇水膨胀引起的底鼓量计算 |
2.4.2 泥岩流变引起的底鼓量计算 |
2.4.3 泥岩弹塑性变形引起的底鼓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泥岩隧道受力变形特征统计分析 |
3.1 隧道监测数据统计样本基本情况 |
3.2 隧道围岩压力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
3.2.1 围岩压力总体分布特征 |
3.2.2 围岩压力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围岩侧压力系数分析 |
3.2.4 围岩压力稳定时间分析 |
3.3 隧道初支与二衬接触压力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
3.3.1 接触压力总体分布特征 |
3.3.2 接触压力空间分布特征 |
3.3.3 接触压力稳定时间分析 |
3.4 泥岩隧道二衬荷载分担比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泥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作用数值模拟分析 |
4.1 ABAQUS对基底围岩吸湿膨胀的实现 |
4.1.1 温度场与湿度场的相互关系概述 |
4.1.2 温度场模拟泥岩吸湿膨胀的理论基础 |
4.2 基底围岩膨胀下隧道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4.2.1 模型基本假定 |
4.2.2 模型材料参数确定 |
4.2.3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4.2.4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2.5 数值模拟工况设置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隧道初始地应力平衡 |
4.3.2 隧底围岩不同膨胀深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围岩竖向位移分析 |
4.3.3 隧底围岩不同膨胀深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围岩塑性应变分析 |
4.3.4 隧底围岩不同膨胀深度及含水率条件下仰拱应力分析 |
4.3.5 隧底围岩不同膨胀深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回填层应力分析 |
4.4 现场监测统计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泥岩隧道基底膨胀作用下仰拱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 |
5.1 隧底围岩膨胀作用下仰拱结构优化分析方法概述 |
5.2 隧底围岩膨胀后仰拱矢跨比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
5.2.1 仰拱矢跨比优化方案 |
5.2.2 隧底围岩膨胀后不同仰拱矢跨比下围岩位移分析 |
5.2.3 隧底围岩膨胀后不同仰拱矢跨比下衬砌及回填层最大主应力分析 |
5.3 隧底围岩膨胀后仰拱厚度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
5.3.1 仰拱厚度优化方案 |
5.3.2 隧底围岩膨胀后不同仰拱厚度下围岩位移分析 |
5.3.3 隧底围岩膨胀后不同仰拱厚度下衬砌及回填层最大主应力分析 |
5.4 仰拱结构形式优化后受力状态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隧道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定义及分类 |
1.2.2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3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检测与试验 |
2.1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成因及特点 |
2.1.1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成因 |
2.1.2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的特点 |
2.2 瞬变电磁雷达探测不良接触状态的可行性 |
2.2.1 应用前提 |
2.2.2 理论基础 |
2.2.3 工作装置及参数选择 |
2.3 支护、填充物与围岩三层介质的瞬变电磁法理论计算 |
2.3.1 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 |
2.3.2 支护、填充物与围岩三层介质正演模拟 |
2.3.3 不同接触状态的三层介质电测深曲线类型 |
2.4 支护与围岩不同接触状态的瞬变电磁雷达模拟试验研究 |
2.4.1 管片衬砌瞬变电磁雷达模拟试验研究 |
2.4.2 复合衬砌瞬变电磁雷达模拟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支护与围岩脱空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3.1 支护与围岩脱空的现场调研 |
3.2 基于地层-结构法的三维数值模拟 |
3.2.1 模型概况 |
3.2.2 无空洞情况的模型试验验证 |
3.3 支护与围岩单处脱空面积变化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3.3.1 数值模拟方案 |
3.3.2 结构应力变化规律 |
3.3.3 结构内力变化规律 |
3.3.4 支护与围岩接触应力分布规律 |
3.4 支护与围岩多处脱空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3.4.1 数值模拟方案 |
3.4.2 隧道纵向脱空间间距的影响 |
3.4.3 隧道环向多处脱空的影响 |
3.4.4 支护与围岩接触面积的影响 |
3.5 支护与围岩脱空的荷载结构模型的修正 |
3.5.1 荷载结构法计算模型 |
3.5.2 脱空区域内荷载结构模型的修正 |
3.5.3 脱空区域外荷载结构模型的修正 |
3.5.4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支护与围岩松散接触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4.1 支护与围岩松散接触的现场调研 |
4.2 松散接触状态的成因分类及其数值模拟 |
4.2.1 松散接触状态的成因分类 |
4.2.2 模型概况 |
4.2.3 数值模拟方案 |
4.3 松散区填充物强度不足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4.3.1 松散区域高度的影响 |
4.3.2 填充物强度不足的影响 |
4.3.3 强度不足面积的影响 |
4.4 松散区填充不密实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
4.4.1 不密实区域内孔洞分布的影响 |
4.4.2 填充不密实的影响 |
4.4.3 不密实接触面积的影响 |
4.5 松散接触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等级划分 |
4.5.1 结构内力和安全系数的影响 |
4.5.2 结构安全性影响等级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评价 |
5.1 基于AHP-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5.2 评价指标 |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2 AHP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3 熵权法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4 安全性影响程度的定义及其计算 |
5.3 支护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分级 |
5.3.1 C类评价指标分级 |
5.3.2 L类评价指标分级 |
5.4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 |
5.4.1 离散型因素的隶属函数 |
5.4.2 连续型因素的隶属函数 |
5.5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评价 |
5.5.1 支护与围岩松散接触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评价 |
5.5.2 支护与围岩脱空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评价 |
5.5.3 支护与围岩多处不良接触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检测 |
6.2.1 检测方案 |
6.2.2 瞬变电磁雷达的检测效果 |
6.2.3 地质雷达与瞬变电磁雷达测试效果对比 |
6.3 支护与围岩多处不良接触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
6.3.1 工况模拟 |
6.3.2 结构应力变化对比 |
6.3.3 支护与围岩接触应力影响规律对比 |
6.4 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
6.4.1 结构安全性影响评价计算 |
6.4.2 处治方案及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铁路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深度学习算法 |
1.2 剪切蠕变试验 |
2 粉砂质泥岩蠕变参数样本区间确定 |
2.1 剪切蠕变试验结果 |
2.2 蠕变本构模型 |
2.3 蠕变参数样本区间确定 |
3 粉砂质泥岩蠕变参数深度学习 |
3.1 隧道底鼓变形监测样本采集 |
3.2建立隧道蠕变数值模型 |
3.3 训练深度学习样本 |
3.4岩体蠕变参数深度学习 |
3.5 蠕变参数精确度分析 |
4 工程应用 |
5 结论 |
(8)运营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衬砌病害类型及成因 |
1.1 盾构隧道管片病害类型及成因 |
1.2 公路隧道衬砌病害类型及成因 |
1.3 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类型及成因 |
1.4 寒区隧道衬砌病害类型及成因 |
2 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方法 |
2.1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
2.2 摄像测量检测技术 |
2.3 激光扫描检测技术 |
2.4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
2.5 衬砌病害智能检测系统 |
2.6 检测方法评价 |
3 隧道衬砌加固方法 |
3.1 盾构隧道加固方法 |
3.2 公路隧道加固方法 |
3.3 铁路隧道加固方法 |
3.4 寒区隧道加固方法 |
3.5 加固方法评价 |
3.5.1加固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
3.5.2 加固方法研究存在不足 |
4 笔者近期研究进展 |
4.1 基体材料方面 |
4.2 试验研究方面 |
4.3 数值研究方面 |
4.4 计算理论方面 |
4.5 现场应用方面 |
5 结 语 |
(9)红山隧道仰拱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3 隧道基底变形分析 |
2.4 红山隧道仰拱补勘 |
2.5 仰拱隆起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仰拱变形机理及试验研究 |
3.1 仰拱变形机理研究 |
3.2 试样制备 |
3.3 凝灰质砂岩成分分析 |
3.4 含水率试验 |
3.5 凝灰质砂岩不同含水状态下三轴压缩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红山隧道仰拱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4.1 软件介绍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隧道开挖支护过程模拟结果 |
4.4 隧道基底疏松层围岩不同劣化程度模拟结果 |
4.5 隧道基底不同疏松层厚度模拟结果 |
4.6 锚杆优化数值模拟 |
4.7 隧道基底治理数值模拟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5 仰拱变形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
5.1 整治方案 |
5.2 监测方案 |
5.3 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
5.4 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
5.5 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紫荆隧道工程概况及岩体力学特性测试 |
2.1 紫荆隧道工程概况 |
2.2 紫荆隧道软岩物理力学性能 |
2.3 小结 |
3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
3.1 软岩隧道变形机理 |
3.2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
3.3 紫荆隧道稳定性数值分析 |
3.4 小结 |
4 紫荆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4.1 紫荆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 |
4.2 紫荆隧道围岩受力监测分析 |
4.3 紫荆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分析 |
4.4 小结 |
5 紫荆隧道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2 确定合理的隶属函数 |
5.3 权重的确定 |
5.4 紫荆隧道模糊综合评价 |
5.5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紫荆隧道稳定性评价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某铁路隧道变形监测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层空洞影响下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研究[D]. 魏度强.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直墙式铁路隧道衬砌病害机理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D]. 王军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高地应力水平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对隧道底鼓影响分析[J]. 郑长青,汤印,路军富. 铁道标准设计, 2022
- [4]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D]. 刘军帅.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高速铁路泥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对仰拱底鼓的影响[D]. 王文卓.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隧道支护与围岩不良接触状态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D]. 叶子剑.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铁路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研究[J]. 路军富,肖铮,喻渝,袁伟. 铁道工程学报, 2021(01)
- [8]运营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的现状与发展[J]. 刘德军,仲飞,黄宏伟,左建平,薛亚东,张东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21(11)
- [9]红山隧道仰拱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D]. 王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10]新建铁路紫荆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D]. 罗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