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

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

一、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论文文献综述)

卿龙丽[1](2019)在《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泄泻现代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泄泻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以及泄泻病的中医证治规律,以期揭示泄泻病的中医证治体系与中医学治疗泄泻病的优势和特点,完善泄泻临床证型,为现代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首先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1998-2018年收录有关中医或中西结合治疗泄泻的现代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提取泄泻患者的中医相关的证候、证型、辨证要素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进行概括、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文献274篇,小儿泄泻64篇与成人泄泻210篇。成人泄泻文献使用辨证标准有44种,小儿泄泻文献共使用诊断辨证标准18种。标准种类多,应用不统一。对本次纳入的成人与小儿泄泻文献的地区分别是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中国23个省级行政区域。高等医学院校是研究泄泻病的主力军,其次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2.本次纳入成人泄泻文献中共有124个证名,经规范后为13个证名,最常见的5个证型是肝气乘脾证、脾肾阳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虚证与湿热蕴脾证。小儿泄泻文献中共出现47个证名,规范后证名归纳为10个证名,湿热蕴脾证、食滞胃肠证、脾虚证、寒湿困脾证、脾胃虚弱证是小儿泄泻最常见的5个证型。3.成人泄泻证素的分布规律,主要病位证素是脾肝肾三脏,其次胃、小肠/大肠、心和肺;最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阳虚、湿与热,涉及食积,血瘀、阴虚和血虚。小儿泄泻证素的分布规律,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胃、肠,其次肾和肝;湿、热、气虚、寒和食积为常见病性证素,同时涉及外风、阳虚、暑、气滞。小儿泄泻病以脾为主要病位,湿为主要病性证素,小儿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泄泻证素共2种组合形式,三证素组合形式是泄泻最常见的组合。结论:成人泄泻主要病位证素是脾肝肾三脏,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阳虚、湿与热。小儿泄泻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胃、肠,湿、热、气虚、寒和食积为常见病性证素。由于成人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同,所以在病位与病性证素亦存在差别。通过对泄泻证素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泄泻是多个病因共同作用导致,致病机制较为复杂。泄泻的中医辨证方法较为繁多,涉及的证候类型名称不统一、不规范,证候分布离散性大。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提取的证候要素涵盖了辨证所需的病变部位、病性性质的大部分信息,而且直观、简便,利于规范化研究。因此,从证素入手,对泄泻的规范化研究有积极地作用。

程英杰[2](2018)在《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调查,观察口服名中医曹吉勋经验方“曹氏肠炎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慢性结肠炎,是否比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在对慢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的整体调节、安全性、复发性等方面更优效。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曹吉勋老专家门诊中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病人,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曹老临床经验方剂(曹氏肠炎方)联合进行治疗。两组疗程都为4周,停药4周后进行病例回访,并进行相关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前临床症状(腹泻、粘液便、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及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3)治疗后,观察组综合疗效、临床各症状评分、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等方面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着改善慢性结肠炎的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症状及粘膜水肿充血表现。而腹胀、腹痛症状积分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没有比对照组在改善腹胀、腹痛方面效优。(4)治疗后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照组有轻微的恶心、胃胀的胃肠道不适症状。(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病例均有部分复发,其中观察组治愈10例中复发2例,表现为轻度腹泻症状,2-4次/天,偶有少量粘液便;对照组治愈6例中复发4例,中度腹泻,4-6次/天,持续中量粘液便,偶有腹胀,食欲较差,食量减少<1/3。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曹氏肠炎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在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复发情况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曹氏肠炎方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剂,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结肠炎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广泛应用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黑峥峥[3](2017)在《十九畏之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文献中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的方剂,分析探讨十九畏之肉桂与赤石脂的配伍用药、药症和症症等规律,为肉桂与赤石脂能否在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将古今肉桂与赤石脂同方运用的方剂的药物组成、主治症状进行规范化整理,并记录在Excel中建立数据表,运用计算机对药物的频次、类别、性味、归经及主治症状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将高频药物、高频症状带入到Medcase V3.2数据挖掘系统中对其进行关联分析,得出药药关联、症症关联及药症关联结果。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古今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方剂546首,其中古方249首,今方297首,共涉及药物330味,药物总使用频次7199次。2.在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方剂中,高频药物共27味,其中以甘草、白术、当归、附子、干姜最为常见。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收涩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3.通过对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药物性味归经的统计分析,发现组方配伍的药物以温、平两种药性最为常见,药味则以甘、辛、苦味使用频次较高,入脾、肾两经者较多。4.对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方剂主治病症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纳呆、疲乏、里急后重和腰酸等。5.通过关联分析,得出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方剂,在药药关联中,常用的药对为白术-甘草、白术-茯苓、甘草-干姜、当归-白术等;症症关联中以腹痛-腹泻最为常见,其次为疲乏-纳呆、里急后重-腹泻。药症关联以白术-腹泻之间的支持度最高,其次为白术-腹痛、干姜-腹泻等。6.通过整理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现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献资料,发现肉桂与赤石脂同用无不良反应记载,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同用可降低肉桂药效。结论:肉桂与赤石脂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的药物多集中于补气药和温里药,其中补气药以甘草、白术为常见,温里药中以干姜、附子为常见。主治病症的性质以阳虚寒盛为主,多用于治疗脾胃病、肾系病、心系病和肝系病。在治疗腹泻时肉桂与赤石脂多配伍白术、干姜、附子、党参;治疗腹痛时肉桂与赤石脂多与白术、甘草、当归、干姜同用;治疗纳呆和疲乏时肉桂与赤石脂多配伍白术、甘草。

官春,李向波,刘少庭,祝河霞,徐军,熊晓红,肖碧芳,黄飞[4](2016)在《自拟涩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涩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涩肠止泻汤煎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P<0.05;改善肠黏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自拟涩肠止泻汤对UC脾胃虚弱证型有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的作用。

高原[5](2016)在《牛兴东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健脾理肠汤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牛兴东老中医是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内蒙古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管理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脾胃病。牛兴东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是非常宝贵的,通过科学、全面、系统地整理、挖掘、总结和继承这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学习牛兴东老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和内容]通过跟随牛兴东老中医出门诊,整理牛兴东老中医的临证医案,并建立数据库,运用AlphaMiner1.0和Mirosoft excel 2003数据软件首次对牛兴东老中医病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频数分析、结合其个人笔记、讲课资料、专题访谈、论文及着作,检索对导师影响较大的中医古籍、近现代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并通过独立临床实践,体会其辨治经验,完成牛兴东老中医理论渊源、学术特点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两部分内容。在门诊和病房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组与“美沙拉嗪肠溶片”组平行对照研究,收集数据,总结疗效进行讨论,完成临床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该研究分为三部分:包括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渊源、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以及牛兴东老中医经验方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 牛兴东老中医学术理论渊源牛兴东老中医理论渊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经典着作,具体有:①《黄帝内经》有关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理及一些基本治疗原则;②《伤寒论》保胃气思想;③《脾胃论》内伤、升降理论;④《临证指南医案》胃阴学说;另一方面来源于近、现代中医大家的着作和医案医话,具体有:董建华的通降法;张镜人调气活血思想;孔伯华的实脾法;颜正华调理脾胃观点;关幼波的气血理论;最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重视脾胃,擅调气血,顾护正气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 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一)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脾胃,擅调气血,顾护正气”三个方面。具体包括①重视脾胃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脾胃的功能有多种,关键在纳和化、湿和燥、升和降三个方面。②调理脾胃注重气血变化,气血是脾胃病辨证的基础,脾胃病若求因,必在气血寻;调气活血要达到调畅气血,扶正祛邪、固本清源、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③防治疾病,脾胃先行,立足脾胃,采用补益脾胃辨证施治,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处方用药顾护胃气,喜扶正与祛邪为一体,既能护胃无恋邪之弊,又可祛邪不伤正气;强调应顾护脾胃之本,治未病脾胃先行。④辨证以虚实、寒热、气血为要点,注重脾胃与肝、肾、心、肺、大肠等脏腑的关系。⑤脾胃病用药特色概括为补虚泻实,运补兼施;刚柔相济,寒温并调;善用药对。(二)疾病诊疗经验1.内外同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临床辨证为脾虚湿热型,采用经验方健脾理肠汤加局部灌肠,治以健脾理气、清热化浊;寒热错杂型采用乌梅丸加减补虚泻实,调理寒热,使肾水暖、脾土和、肝木达;大肠湿热型采用白头翁汤加味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寒湿阻滞型采用阳和汤益精气,扶阳气,化寒湿,通肠络。同时牛兴东老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多采用口服和灌肠治疗相结合,内外同治综合治疗,可针对主要病因治本,又针对UC主要病理变化炎症、糜烂、溃疡而治标。灌肠方中,喜用一些中药护膜之品,如:象牙屑、马勃、滑石、杏仁、琥珀粉、凤凰衣、白芨等;采用灌肠治疗三周停一周,有利于肠黏膜恢复。生活指导方面,牛兴东老中医强调注意节制饮食、调畅情志、慎适起居。2.功能性便秘的诊疗经验:采用济川煎加减治疗脏腑不和、气机不畅、三焦气涩的便秘,建立以补为通、以补治秘法则,采用补益脏腑、通腑导滞的治疗方法;采用大黄附子汤治疗“阴结”,治以温阳散寒、·泻下冷积;自拟通便灵治疗虚实夹杂,三焦气滞,津血不足之便秘,治以补益肺脾、滋补肝肾、清热养阴、润肠通便。3.从火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牛兴东老中医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应从“火”辨证论治,关键要分清虚火、实火,实火的基本病机多为心脾两经积热,治以清泻心脾之法为要;虚火多为脾虚或肾虚,中气下陷,气虚火旺,虚火上炎而发。对于实火患者,采用心脾同治、清泻心脾法,临床多用泻黄散、清胃散、导赤散加减治疗;对于虚火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清降虚火法,临床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并配合锡类散外用解毒化腐,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加快溃疡愈合。4.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牛兴东老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不外乎“虚”、“郁”、“瘀”、“毒”四端,临床表现为肝胃不和、脾虚瘀滞。治法上牛兴东老中医在张镜人先生益气活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调气活血解毒法,调气包括健脾气,和胃气,疏肝气,升清气,降浊气,消滞气;活血包括活血、养血、化瘀;解毒包括化解湿浊、祛除疫毒。自拟方消痞萎胃汤治疗,疗效满意,特色突出。5.扶正化积法治疗胃息肉经验:牛兴东老中医认为胃息肉形成主要在于脾胃虚弱,浊毒内蕴,日久积渐而成,正气已衰,不可妄用攻伐之品,攻伐之品性味苦寒,易伤脾阳,于病无补,反而加重病情,一定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健脾益气法既能扶正祛邪,又能阻断浊毒生成,防止息肉复发。故采用扶正化积法治疗,自拟胃息化积汤补气健脾,化浊解毒。6.头痛临床诊疗经验:牛兴东老中医认为头痛病因分为外感或内伤,临床辨证以新发、久病或虚、实为要点;治疗无论外风或内风,多用祛风之品,如川芎、羌活、防风、荆芥、藁本、天麻、钩藤、蔓荆子、菊花、白蒺藜等;据疼痛的部位不同,善用引经药、虫类药;同时注重生活调摄,未病先防。第三部分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老中医经验方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总体症状的改善、腹泻次数和脓血便、肠镜变化、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所有症状积分值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腹泻、疼痛、脓血便、倦怠乏力积分值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值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IgG、 IgA、 C3有显着改善,对照组IgG、C3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化浊,调气和血的功效,其作用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调节免疫机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井小会,王晓莉,杨少军,刘俊宏[6](2014)在《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单方治疗、复方辨证分型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疗效肯定,尤其是中药保留灌肠,可以直达病所,新近发展的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如穴位敷贴、气流弥散结肠导入疗法、中药灌肠加毫米波辐照治疗、肛肠内热磁疗法、穴位埋线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

王佳佳[7](2012)在《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的“痢疾”、“泄泻”、“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稳定病情、预防复发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规范尚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对此病的辨证论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就其辨证规范的内容及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为该病中医辨证规范的不断统一、完善提供依据。证候要素是构成证候的最小单元,主要包括病位类(如心、大肠等)和病性类(如气虚、寒、血瘀等)两大类。证候要素具有数量少、执简驭繁的特点。因此,本研究拟从病证结合和证候要素入手,在本研究团队前期有关文献分析、临床调查及多种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制定专家问卷,对专家进行咨询、调查,进一步明确该病的常见证候要素及其特征,建立该病常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形成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辨证规范;为便于该规范在临床中的应用(尤其是临床研究),以此规范为内核,进一步编制具有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功能为一体的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既可规范采集西医疾病信息和量化的中医四诊信息,又可以此信息为基础,根据后台的证候要素判定标准,在对其证候要素辨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组成各种证候(辨证结果),以体现中医临床辨证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目的1通过对中医辨证量表的现状分析,提出基于证候要素及病证结合建立中医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2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获取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和对应症状及症状对证候要素的诊断贡献度,初步建立该疾病基于证候要素的中医辨证规范。3以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为内核,编制具有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功能为一体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并进行初步的临床验证。方法1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通过对目前有关中医辨证规范和辨证量表模式和结构的分析,探讨从病证结合和证候要素入手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的思路。2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2.1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在前期文献、临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7个中心15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专家对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常见程度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均数、累计百分比、变异系数)的基础上,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证候要素。2.2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及其诊断贡献度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对全国7个中心15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专家对该病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在其诊断中权重的均数与变异系数等,初步获取症在证候要素诊断中的贡献度。2.3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在本课题组前期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多种数据分析结果基础上,通过对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该病的常见证候要素及其特征,建立该病常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经课题组深入讨论,形成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辨证规范,并提出常见证候要素的组合,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3基于辨证规范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编制与临床验证以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为内核编制辨证量表,使其兼具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功能。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验证,由专家应用此量表进行疾病信息与四诊信息的采集,通过比较分析专家经验辨证的结果与使用量表进行辨证的结果,验证辨证规范与量表的辨证能力。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从量表的内容、功能、结构、条目的量化等多方面阐述当前中医辨证量表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即建立基于病证结合和证候要素的辨证量表,具有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功能为一体的量表。2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2.1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2.1.1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运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证候要素,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96份,回收率为100%。按照一般、比较常见和非常常见的累积百分比>75%及变异系数≤0.40的标准,确定的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为大肠、脾、肠络、胃、肾、肝,湿、气虚、气滞、阳虚、血瘀、实热、血虚、阴虚。2.1.2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的对应症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与专家问卷分析结果,确定对证候要素具有辨证意义的症状共152个(症状条目196条,不同证候要素可以出现相同症状),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对应症状53个(症状条目65条),分别是“肝”9条、“心”6条、“脾”14条、“肺”5条、“肾”9条、“胃”8条、“大肠”12条、“肠络”2条;病性证候要素对应症状99个(症状条目131条),分别是“气虚”13条、“血虚”8条、“阴虚”17条、“阳虚”18条、“湿”17条、“实热(火)”18条、“实寒”6条、“气滞”11条、“气陷”2条、“血瘀”10条、“饮”11条。2.2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及其诊断贡献度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问卷中设定每个证候要素诊断成立的阈值是10分,每个症状对诊断该证候要素的贡献度分值范围为1-10分,分析专家对该病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状在其诊断中权重的均数与变异系数,初步获取该病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的症状和体征及其诊断贡献度,结果如下8个病位类证候要素的对应症及其贡献度(按降序排列):①肝: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脉弦、胁肋胀满、善太息、胁肋疼痛、口苦、少腹胀满、胸闷,贡献度范围为7.49~4.18;②心: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胸闷、气短,贡献度范围为6.90~5.51;③脾:便溏、腹泻、舌有齿痕、舌胖大、纳呆、大便溏结不调、面色萎黄、腹胀、腹痛、脉濡、黏液便、脉缓、脓血便、脉细,贡献度范围为7.96~5.55;④肺:易感冒、气短、恶风、自汗、胸闷,贡献度范围为6.30~5.27;⑤肾:五更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腰膝酸痛、尺脉弱(尺脉沉细无力)、下肢怕冷、脉沉、完谷不化、耳鸣,贡献度范围为7.82~5.71;⑥胃:胃脘胀满、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嗳气、呕吐、厌食、恶心、泛酸,贡献度范围为7.53~6.15;⑦大肠:脓血便、黏液便、腹泻、大便粘滞不爽、便溏、肛门灼热、肠鸣漉漉、大便溏结不调、便秘、腹痛、腹胀、矢气增多,贡献度范围为8.40~6.70;⑧肠络:脓血便、黑便,贡献度范围为8.49~6.41。11个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对应症及其贡献度(按降序排列):①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舌有齿痕、面色淡白、脉弱、脉虚、舌淡白、面色萎黄、脉细、头晕、腹部隐痛,贡献度范围为7.44~5.60;②血虚:唇/甲/眼睑色淡、舌淡白、面色萎黄、面色淡白、脉细、头晕、经少、经闭,贡献度范围为7.90~5.59;③阴虚:五心烦热、苔少、脉细数、苔无、苔剥脱、盗汗、舌有裂纹、口咽干燥、入夜低热、午后低热、舌瘦薄、舌红、颧红、舌绛、便秘、腹部隐痛、头晕,贡献度范围为6.88~4.91;④阳虚:四肢不温、畏寒、五更泄、腹痛,喜温喜按、小便清长、面色(?)白、夜尿频多、完谷不化、舌胖大、脉虚、舌有齿痕、舌淡白、脉迟、苔滑、苔润、自汗、口淡不渴、舌淡紫,贡献度范围为7.54~5.57;⑤湿:黏液便、苔腻、大便粘滞不爽、口粘腻、脓血便,白多赤少、肠鸣漉漉、里急后重、脓血便,赤白并重、脉滑、舌有齿痕、舌胖大、渴不欲饮、脉濡、胃脘痞满、脉缓、嗜睡、脉细,贡献度范围为7.91~4.96;⑥实热(火):肛门灼热、苔黄、脉数、脓血便,赤多白少、口臭、小便短黄、苔燥、口苦、脓血便,赤白并重、面色红赤、舌红、大便干结、舌绛、口渴、脉滑、发热、口干、里急后重,贡献度范围为7.13~5.69;⑦实寒:腹冷痛,拒按、脉紧、四肢不温、脓血便,白多赤少、脉迟、苔白,贡献度范围为7.51~6.14;⑧气滞:腹胀痛、腹胀、脉弦、胁肋胀满、胁肋胀痛、胃脘胀痛、胃脘胀满、精神抑郁、里急后重、急躁易怒、胸闷,贡献度范围为7.38~5.88;⑨气陷:肛门下坠、腹部下坠,贡献度范围为7.65~7.43;⑩血瘀:舌有瘀斑瘀点、舌紫暗、舌下络脉异常、脉涩、腹痛拒按、痛有定处、口唇青紫、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腹部有痞块、黑便,贡献度范围为7.60~5.79;n饮:为肠鸣漉漉、苔滑、脉滑、苔腻、腹泻、舌胖大、胃脘痞满、腹胀、脉沉、脉弦、脉紧,贡献度范围为7.08~4.46。2.3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本规范是以证候要素的诊断为核心,在证候要素诊断成立的情况下,依据中医传统辨证论治与本病常见的证候类型,将其灵活的组成证候形成辨证结果。设定每个证候要素诊断成立的阈值是10分,每个症状和体征对诊断该证候要素的贡献度的分值范围为1~10分,1分代表贡献度最小,10分代表贡献度最大。如果单独一个症状和体征的贡献度分值为10分,或2个以上症状和体征的贡献度分值累积大于等于10分时,则该证候要素的诊断成立。证候要素对应症状对其诊断贡献度赋值是以众数、均数为依据,按照等差原则与扣分方法,将其转化成判定标准中症状指标的分值。根据专家意见将病位类证候要素大肠与肠络作为一个证候要素大肠予以处理。2.3.1病位类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1)大肠:脓血便10分、黏液便10分、大便黏滞不爽10分、便溏8分、肛门灼热8分、大便溏结不调8分、腹泻8分、肠鸣漉漉7分、便秘6分、腹痛6分、腹胀6分、矢气增多6分。(2)脾:舌有齿痕9分、舌胖大9分、便溏9分、腹泻9分、大便溏结不调8分、纳呆7分、面色萎黄7分、腹胀6分、脉濡5分、腹痛5分、黏液便5分、脉缓4分、脓血便4分、脉细4分。(3)胃:胃脘胀满10分、胃脘痞满9分、胃脘疼痛9分、嗳气6分、恶心5分、呕吐5分、泛酸5分、厌食5分。(4)肾:五更泄10分、腰膝酸软9分、夜尿频多9分、腰膝酸痛8分、尺脉弱6分、下肢怕冷6分、脉沉5分、完谷不化5分、耳鸣4分。(5)肝:脉弦9分、胁肋胀满8分、急躁易怒8分、精神抑郁7分、胁肋疼痛7分、善太息5分、少腹胀满5分、口苦5分、胸闷1分。(6)肺:易感冒5分、自汗5分、恶风5分、气短5分、胸闷3分。(7)心:心悸8分、心烦5分、失眠5分、胸闷4分、多梦4分、气短4分。症状分值和≥10分,则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2.3.2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1)湿:苔腻10分、口粘腻9分、大便粘滞不爽8分、黏液便8分、脓血便,白多赤少7分、里急后重6分、脓血便,赤白并重6分、脉滑6分、肠鸣漉漉5分、舌有齿痕5分、舌胖大5分、脉濡4分、脉缓4分、渴不欲饮4分、胃脘痞满4分、嗜睡3分、脉细2分。(2)气虚:少气懒言8分、神疲8分、自汗8分、舌有齿痕8分、乏力7分、脉弱6分、脉虚6分、舌淡白6分、面色淡白6分、面色萎黄6分、脉细5分、头晕4分、腹部隐痛4分(3)气滞:胁肋胀痛8分、脉弦7分、胁肋胀满7分、腹胀痛7分、腹胀7分、胃脘胀痛6分、胃脘胀满6分、里急后重6分、精神抑郁6分急躁易怒5分、胸闷4分。(4)阳虚:五更泄9分、四肢不温9分、畏寒9分、夜尿频多8分、腹痛,喜温喜按7分、小便清长7分、面色(?)白7分、脉虚6分、完谷不化6分、脉迟5分、舌胖大6分、舌有齿痕6分、舌淡白5分、苔滑5分、自汗4分、口淡不渴4分、苔润4分、舌淡紫4分。(5)血瘀:舌有瘀斑瘀点10分、舌下络脉异常9分、脉涩8分、肌肤甲错8分、舌紫暗8分、腹部有痞块7分、口唇青紫7分、腹痛拒按、痛有定处6分、面色晦暗5分、黑便4分。(6)实热(火):肛门灼热8分、苔黄8分、脉数8分、面色红赤7分、口臭7分、苔燥7分、脓血便,赤多白少6分、小便短黄6分、口苦6分、舌红5分、舌绛5分、口渴5分、大便干结5分、脓血便,赤白并重5分、脉滑5分、发热4分、口干4分、里急后重4分。(7)血虚:唇/甲/眼睑色淡10分、舌淡白9分、面色萎黄8分、面色淡白7分、脉细6分、头晕5分、经少5分、经闭4分。(8)阴虚:五心烦热8分、苔无8分、苔少6分、苔剥脱6分、脉细数6分、盗汗6分、入夜低热5分、午后低热5分、舌有裂纹5分、舌瘦薄5分、口咽干燥5分、颧红4分、舌绛4分、舌红4分、便秘3分、腹部隐痛2分、头晕2分。(9)气陷:肛门下坠10分、腹部下坠8分。(10)实寒:腹冷痛,拒按10分、脉紧7分、四肢不温5分、脉迟5分、脓血便,白多赤少5分、苔白5分(11)饮:肠鸣漉漉7分、苔滑6分、脉滑5分、舌胖大5分、腹泻5分、苔腻5分、胃脘痞满3分、腹胀3分、脉沉3分、脉弦2分、脉紧1分。症状分值和≥10分,则该证候要素诊断成立。3基于辨证规范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的编制与临床验证3.1基于辨证规范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的编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是以辨证规范为内核,集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要素的辨识功能为一体,在对其证候要素辨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组成各种证候(辨证结果)。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二部分是病史特征;第三部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依据,用于疾病诊断;第四部分是病例的纳入、排除标准;第五部分是中医症状与体征;第六部分是证候要素判断;第七部分是辨证结果。3.2基于辨证规范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辩证量表的临床验证本量表由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中医专家亲自填写。将临床62例专家辨证结果与采用量表辨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有结果的15个证候要素中,专家意见和量表辨证一致的证候要素10个(66.7%),分别为肝、脾、胃、大肠、气虚、血虚、湿阻、实热、实寒、气陷,不一致的5个(33.3%),分别为肺、肾、阳虚、气滞、血瘀,反映出本研究所研制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初步临床验证的经验辨证结果共有证候类型37种,均可以由本研究制定的辨证规范中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而构成。根据专家反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量表具有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要素辨识的作用,但也存在需要完善修改之处。结论1以证候要素和病证结合的角度建立集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为一体的中医辨证量表,不仅能完整、规范的收集西医疾病与中医四诊信息,并且为准确辨证提供了实用性工具,为中医辨证量表研究提供模式范例。2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了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证候要素及其特征,建立该病常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形成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辨证规范,简化了辨证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等问题。3以辨证规范为内核,编制具有疾病和四诊信息采集与证候辨识功能为一体的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通过62例的初步临床验证,将专家经验辨证结果与量表辨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本研究所编制的辨证规范与辨证量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刘海英[8](2012)在《溃疡性结肠炎近二十年文献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对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从中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并分析其中医治疗机理和现代药理。方法检索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生物医学期刊(中国期刊网、维普、CBM)发表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辨证、治法、用药归纳,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从中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成果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由高至低依次为湿热内蕴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虚湿热型、脾虚湿盛型、其它证型,分别为27.22%、19.28%、12.73%、9.38%、7.81%、6.89%、16.69%。相应治法为清热燥湿法、温肾健脾法、调和肝脾法、健脾益气法、健脾清利湿热法、健脾渗湿法和其它治法。各类药物用药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补益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解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32.55%、13.99%、10.80%、7.7%、6.38%、5.42%。补益药在药物整体分布中占最大的比例,其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1.74%、22.18%、5.81%、0.87%。清热药中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分别为47.38%、39.52%、11.09%、1.61%、0.40%。理气类药物在整体药物分布中占10.61%。利水渗湿药中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分别为94.87%、4.76%、0.37%。收涩药中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分别为91.59%、8.41%。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分别为54.17%、45.8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湿热内蕴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虚湿热型、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治法为:清热燥湿法、温肾健脾法、调和肝脾法、健脾益气法、健脾清利湿热法、健脾渗湿法。各主要证型的常用治疗药物:①湿热内蕴型:多用黄连、木香、白头翁、甘草、白芍、黄芩、黄柏、秦皮、茯苓、白术、当归、大黄。②脾肾阳虚型:多用党参、补骨脂、甘草、吴茱萸、五味子、茯苓、水香、诃子、肉桂、附子。③肝脾不和型:多用白芍、白术、防风、陈皮、柴胡、甘草、茯苓、党参、木香、枳壳、黄芪、薏苡仁、当归。④脾胃虚弱型:多用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山药、白扁豆、砂仁、黄芪、陈皮、木香、莲子。⑤脾虚湿热型:多用白术、党参、木香、黄连、甘草、茯苓、薏苡仁:、黄芪、陈皮、白芍、黄芩、山药、法夏。⑥脚虚湿盛型:多用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木香、砂仁、山药、陈皮、白芍、白扁豆、黄芪、藿香。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归经以脾、胃、肺、心、大肠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平为多。

蔡德发[9](2011)在《加减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泄泻在新加坡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新加坡地处濒海,属于热带气候,炎热潮湿,人们喜欢乘阴纳凉,又喜食生冷,所以容易损伤脾土,致湿浊内生;而气候潮湿,则又易于感受湿邪,致脾虚湿盛发为泄泻。对于慢性、顽固性泄泻,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充分发挥其辨证论治的特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香砂平胃散是临床常用的健脾化湿的方剂,多有医者将其加减化裁后应用于泄泻的治疗。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加减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以便为更好地防治泄泻提供临床依据和支持。研究方法:本临床研究选取辨证属于脾虚湿盛型的泄泻患者63例,均为新加坡中医诊所门诊病人,并经纳入排除标准所选合格者。所有患者给予加减香砂平胃散颗粒剂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采取对63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以及单项症状或体征积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①63例患者,痊愈43例,好转20例,有效率为100%;②63例患者治疗前平均证候积分为43±1.34,治疗后的平均积分是18.07±0.577,统计显示有明显差异(p<0.01)。③对脾虚湿盛型的7个主症及7个次要症状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肠鸣、食欲不振、苔白滑、脘腹胀满、神疲懒言、倦怠乏力、口淡不渴、恶心呕吐、脉细滑等11个症状和体征的平均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而舌质淡、苔白腻、脉濡3个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减香砂平胃散对于新加坡地区的脾虚湿盛型泄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确。由于受体质因素、治疗时间因素,以及地理、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加减香砂平胃散对脾虚湿盛型患者舌象和脉象的改变在治疗前后不具有明显差异。

杨照坤[10](2008)在《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泄泻,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多由于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影响以及饮食内伤等原因,致使清浊不分,水谷混杂,病及大肠而成;临床以湿胜和脾胃功能失调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西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和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过敏,肠道激惹综合征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随之改变。由于这些变化及相伴随而产生的精神情志的影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泄泻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在亚健康人群中,泄泻更是常见和多发。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先秦至今,祖国医学对泄泻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泄泻病证,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在系统搜集历代有关泄泻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泄泻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泄泻病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泄泻病证的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力图反映现代中医学家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整个研究,不仅为临床辨治泄泻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有助于开拓泄泻病证的研究范围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重点介绍了泄泻的定义、病名的发展沿革概况,以及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以窥泄泻病证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概要。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六章。这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代,以及清代至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泄泻病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在每一阶段中首先综合介绍泄泻病证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医家及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泄泻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多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对泄泻病证的研究认识。概要总结了建国以来泄泻病证研究的发展概况,并且列举了近现代一些名老中医对泄泻病证的治疗经验,以及中药、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在泄泻治疗方面的运用发展情况。

二、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1.1 泄泻病因
        1.2 泄泻的病名的提出
        1.3 泄泻病机
        1.4 辨证分型
        1.5 泄泻治则
        1.6 辨证论治
        1.7 其他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泄泻现代文献研究
    1.本研究的目标
    2.本研究主要内容
        2.1 研究泄泻证候分布规律
        2.2 探讨泄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点
        2.3 总结泄泻证治规律
    3.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来源
        3.2 文献检索方法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研究方法
    4.本研究结果
        4.1 文献筛选结果
        4.2 成人泄泻篇
        4.3 小儿泄泻篇
第三部分 讨论
    1.本课题的基本信息
    2.证名规范与证型分布特点
    3.证素分布特点与分布规律
        3.1 成人篇
        3.2 小儿篇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 试验方法
    2.4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评标准
    3.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3.2 主要症状、体征及轻重程度评分标准
    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3.4 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间对比
    5.2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5.3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6 讨论
    6.1 立题依据
    6.2 慢性结肠炎的在西医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6.3 祖国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研究
    6.4 慢性结肠炎与脾胃的关系
    6.5 本研究所用方药分析
7 问题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3)十九畏之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十九畏古今应用探讨
    1.十九畏的历史沿革
        1.1 秦汉
        1.2 两晋南北朝隋唐
        1.3 宋金元
        1.4 明代
        1.5 清代
        1.6 1949年以来
    2.医家对十九畏同用的认识
        2.1 配伍禁忌,不可同用
        2.2 特定条件,相反相成
        2.3 不可盲目使用,宜审慎用之
第二部分 十九畏之肉桂与赤石脂同用概述
    1.肉桂概况
    2.赤石脂概况
    3.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3.1 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现代实验研究
        3.2 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现代临床报道
    4.肉桂与赤石脂同用的不良反应探讨
第三部分 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规律研究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标准
        2.3 数据规范
        2.4 数据挖掘方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古今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统计结果及分析
        3.2 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3.3 主治症状频次及频率统计分析
        3.4 主治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3.5 药物与主治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4.肉桂与赤石脂用药及主治病症配伍规律探讨
        4.1 治疗腹泻
        4.2 治疗腹痛
        4.3 治疗纳呆
        4.4 治疗疲乏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自拟涩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5)牛兴东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健脾理肠汤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思想渊源
    1 拜名师,结益友,步入中医之门
    2 读经典,勤临床,形成学术思想
    3 重学术,勤科研,逐步完善学术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牛兴东老中医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第一节 牛兴东老中医学术思想概述
        1 重视脾胃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2 调理脾胃注重气血变化
        3 防治疾病,脾胃先行
    第二节 牛兴东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牛兴东老中医脾胃病临床医案整理、挖掘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牛兴东老中医特色病诊疗经验
        1 内外同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2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3 从火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4 调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5 扶正化积法治疗胃息肉经验
        6 头痛临床诊疗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健脾理肠汤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中药内服
        3 中药灌肠治疗
        4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
        5 其它治疗
        6 中药治疗机理研究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诊疗标准
        2 诊疗标准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法
        4 治疗方案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分析方法
        7 随访
        8 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9 疗效评价结果
        10 脱落情况及原因
    研究结论
    讨论
        1 气血与湿热贯穿于该病始终,肠络瘀滞是该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2 宏观与微观互参,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治疗思路
        3 标本兼顾,气血并调,清补同施组方原则
        4 随证、症变化,灵活多变的用药特色
        5 调节机体免疫机能
        6 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溃疡修复
        7 固体化浊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关键,也是本课题创新之处
        8 该研究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6)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病因病机
2中医分型
3治疗方法
4小结

(7)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中医辨证量表研制方法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前言
        1 量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2 量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现状分析
        3 中医辨证量表的研制思路
        4 研究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
    前言
    第一章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及其诊断贡献度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规范的初步建立
        前言
        1 辨证规范指标的确定
        2 辨证规范指标的赋值
        3 辨证规范的结构
        4 辨证规范的内容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辨证规范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编制与临床验证
    前言
    第一章 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构建
        1 辨证量表的功用
        2 辨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
        3 辨证量表的编制方法
    第二章 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临床初步验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8)溃疡性结肠炎近二十年文献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发病机理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1.2 西医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
        1.2.1 中医内治法
        1.2.2 中医外治法
        1.2.3 内外合治
        1.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1.2.5 其他治疗疗法
    1.3 实验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统计方法
        2.1.6 研究步骤
    2.2 研究结果
        2.2.1 常见中医证型
        2.2.2 常用治法
        2.2.3 常用治法的药物分类
        2.2.4 高频药物的统计
        2.2.5 各常见证型的高频药物
第三章 分析和讨论
    3.1 中医常见证型讨论
    3.2 中医主要治法的讨论
        3.2.1 清热利湿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3.2.2 健脾渗湿是治疗本病的基础
    3.3 中药分类讨论
        3.3.1 补益药
        3.3.2 清热药
        3.3.3 理气药
        3.3.4 利水渗湿药
        3.3.5 收涩药
        3.3.6 解表药
    3.4 主要证型中药讨论
        3.4.1 湿热内蕴证
        3.4.2 脾肾阳虚证
        3.4.3 肝脾不和证
        3.4.4 脾胃虚弱证
        3.4.5 脾虚湿热证
        3.4.6 脾虚湿盛证
    3.5 高频药物归经讨论
    3.6 高频药物性味讨论
    3.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治文献研究记录表
    附录2:入选研究的157篇文献
致谢

(9)加减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理论探讨
    2.临床研究
    3.实验研究
    4.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3.病例纳入标准
        4.排除病例标准
        5.剔除及脱落标准
        6.治疗方法
        7.观察指标
        8.疗效判定标准
        9.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主症疗效结果
        2.证候疗效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泄泻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 泄泻的定义
    1.2 泄泻病名的历史沿革
        1.2.1 先秦两汉时期
        1.2.2 晋隋唐时期
        1.2.3 宋金元时期
        1.2.4 明清时期
    1.3 泄泻病证名义辨析及相关病名认识
        1.3.1 溏、泄、泻辨析
        1.3.2 相关病名认识
        1.3.2.1 飧泄
        1.3.2.2 濡泻
        1.3.2.3 洞泄
        1.3.2.4 鹜溏
2. 先秦两汉时期对泄泻的认识
    2.1 先秦两汉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况
        2.1.1 病名发展
        2.1.2 病因病机
        2.1.3 治则治法
    2.2 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文献对泄泻的论述
        2.2.1 早期非医学文献关于泄泻的记载
        2.2.1.1 《左传》“河鱼腹疾”
        2.2.1.2 《史记》“迥风”论治
        2.2.2 马王堆医书有关泄泻的记载
        2.2.3 《黄帝内经》
        2.2.3.1 对泄泻病因病机认识
        2.2.3.1.1 邪气性质
        2.2.3.1.2 脏腑认识
        2.2.3.1.3 饮食情志影响
        2.2.3.1.4 五运六气变化
        2.2.3.1.5 气机影响
        2.2.3.1.6 从脉象上对泄泻认识
        2.2.3.2 泄泻的治疗、预后、调理
        2.2.3.2.1 治疗原则
        2.2.3.2.2 预后及调理
        2.2.3.3 治疗禁忌与注意
        2.2.4 《神农本草经》
        2.2.5 《难经》
        2.2.5.1 “五泄”的提出
        2.2.5.2 从脉法进一步认识泄泻预后
        2.2.6 张仲景医书
        2.2.6.1 《伤寒论》
        2.2.6.1.1 六经辨证
        2.2.6.1.2 治疗方法
        2.2.6.1.3 失治误治与治疗禁忌
        2.2.6.1.4 预后
        2.2.6.2 《金匮要略》
        2.2.6.2.1 《金匮》泄泻证治概要
        2.2.6.2.2 《金匮》泄泻证治特点
3 晋唐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3.1 晋唐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述
        3.1.1 病名发展
        3.1.2 病因病机
        3.1.3 治则治法
    3.2 晋唐时期相关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3.2.1 《脉经》
        3.2.1.1 从寸口脉象上反应脏腑与泄泻的关系
        3.2.1.2 汇总泄泻的预后,并提出治法
        3.2.2 《针灸甲乙经》
        3.2.3 《小品方》
        3.2.3.1 “毒风”致泄的论述
        3.2.3.2 列《治下利诸方》专篇,以乌梅丸通治“二十种下”
        3.2.4 《集验方》
        3.2.4.1 饮食调理与身心摄养
        3.2.4.2 治脾胃虚弱、滑泄不禁用裨脾丸
        3.2.4.3 列妊娠、产后“遗粪”方
        3.2.5 《诸病源候论》
        3.2.5.1 病源认识,尤重肠腑
        3.2.5.2 见于其他病证中
        2.2.5.3 养生导引法在泄泻治疗中的运用
        3.2.6 孙思邈医书
        3.2.6.1 重脏腑辨证论治泄泻
        3.2.6.2 重视饮食调护治泄泻
        3.2.7 《外台秘要》
4. 宋金元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4.1 宋金元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4.1.1 病名发展
        4.1.2 病因病机
        4.1.3 治法方药
        4.1.3.1 方剂发展
        4.1.3.2 医家论治泄泻的发展
    4.2 宋金元时期泄泻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4.2.1 太平圣惠方
        4.2.1.1 载泄泻之名,列“水泻”之篇
        4.2.1.2 病因病机认识
        4.2.1.3 宗孙思邈食疗之法
        4.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2.1 《局方》治泄药多偏温燥之分析
        4.2.2.2 泄、痢证候始有分论,未言其详
        4.2.3 圣济总录
        4.2.3.1 始发泄痢分治
        4.2.3.2 三焦论治泄泻
        4.2.4 陈言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2.4.1 首立“泄泻”之篇
        4.2.4.2 从“三因”论泄泻病因
        4.2.4.3 治泄分虚寒冷热,重脉象
        4.2.5 刘完素及其着作
        4.2.5.1 亢害承制思想在泄泻认识上的体现
        4.2.5.2 重视脾胃,从湿治泄
        4.2.5.3 总结前人治泄经验,提出泄痢传变
        4.2.6 张子和及其着作
        4.2.6.1 运用吐、汗、下法治疗泄泻
        4.2.6.2 从湿从脾立论,指出湿气相乘为“五变”
        4.2.6.3 反对妄用收涩药治泄
        4.2.6.4 重视食疗,攻邪不忘补养正气
        4.2.6.5 心理疗法的运用
        4.2.6.6 重视小儿奉养
        4.2.7 张元素及其着作
        4.2.7.1 初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
        4.2.7.1.1 制方遣药重脾胃,首推养胃气为本
        4.2.7.1.2 治疗脾胃分虚实,引经用药达病所
        4.2.7.2 开创补土之先河,易水流派成体系
        4.2.7.3 脏腑辨证论治泄泻
        4.2.7.4 详言“暴泄非阴,久泄非阳”
        4.2.8 李东垣及其着作
        4.2.8.1 东垣理论基础
        4.2.8.1.1 脾胃为中心
        4.2.8.1.2 升降浮沉立论
        4.2.8.1.3 阴火理论
        4.2.8.2 具体方剂运用
        4.2.8.2.1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治脾胃之总纲
        4.2.8.2.2 升阳除湿汤之类
        4.2.8.2.3 升阳益胃汤之类
        4.2.8.2.4 补中益气汤之类
        4.2.8.2.5 它病所致泄泻
        4.2.8.3 失治误治
        4.2.8.3.1 误服、过服苦寒之药
        4.2.8.3.2 不明升降浮沉之理
        4.2.8.3.3 区分泄之“伤于风”
        4.2.8.4 顾护脾胃
        4.2.8.4.1 重视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4.2.8.4.2 注意养生,调节生活起居
        4.2.9 严用和与《严氏济生方》
        4.2.9.1 脏腑辨证,重视脾胃冲和
        4.2.9.2 处方用药,偏重温补
        4.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4.2.10.1 丹溪着书中的泄泻认识构架
        4.2.10.1.1 以泄立篇
        4.2.10.1.2 以脉寻证
        4.2.10.2 丹溪杂病思想对泄泻治疗的影响
        4.2.10.2.1 从湿论治
        4.2.10.2.2 从痰论治
        4.2.10.2.3 从气论治
        4.2.10.2.4 专论脾泄
        4.2.10.2.5 湿、痰、气相参
        4.2.10.3 创“治痛泻方”
        4.2.10.4 丹溪治泄思想的传承影响
5. 明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5.1 明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5.1.1 病名发展
        5.1.2 对前人治泄理论的总结与发挥
        5.1.3 对前人治泄方法的总结与发挥
    5.2 明代主要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论述
        5.2.1 徐彦纯与《玉机微义》
        5.2.1.1 泄痢分治,并有共通之理
        5.2.1.2 治泄取法前人,师古不泥古
        5.2.1.3 十剂详言泄泻之治
        5.2.2 戴思恭及其着书
        5.2.2.1 校补《钩玄》,羽翼丹溪治泄之理
        5.2.2.1.1 详析病机,指导辨证
        5.2.2.1.2 列专篇,阐发“泄泻从湿论治”
        5.2.2.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的泄泻论治
        5.2.2.2.1 重视“饮食”病因所致之泄:列“伤食泻”专篇
        5.2.2.2.2 列脾肾为泄
        5.2.3 王纶与《名医杂着》
        5.2.3.1 强调药物运用不当会贻误病情、变生它病
        5.2.3.2 对各型泄泻详加论述
        5.2.3.3 重视泄泻中津液运化失衡与受损
        5.2.3.4 根据泄泻的各种兼证及脉证论治
        5.2.4 虞抟与《医学正传》
        5.2.4.1 承前人“泄分寒热”之旨
        5.2.4.2 列祖传方、验方、医案论治泄泻
        5.2.4.3 言“泻属脾而痢属肾”,重视二者的传变
        5.2.5 薛己与《内科摘要》
        5.2.5.1 脾胃肾论治泄泻,立方“四神丸”
        5.2.6 万密斋及其着作
        5.2.6.1 泄泻分五型
        5.2.6.2 治泄分阶段
        5.2.7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5.2.8 龚廷贤及其着作
        5.2.8.1 备失治、误治方
        5.2.8.2 对小儿泄泻有专门论述,重视儿科泄泻认识
        5.2.8.3 用“三白散”通治各种泄泻,尤擅用白术
        5.2.8.4 选方用药灵活,治疗方法多样
        5.2.9 王肯堂与《证治准绳》
        5.2.9.1 泄痢分治统全篇
        5.2.9.2 “五更泻”之论治
        5.2.9.3 “夺食”治泄之论
        5.2.10 赵献可与《医贯》
        5.2.10.1 创言先后天,善补培根本
        5.2.10.2 治泄重视从“肾”论治,详述肾泄
        5.2.11 张景岳与《景岳全书》
        5.2.11.1 治泄当求本
        5.2.11.2 “分利”究虚实
        5.2.11.3 扶正分缓急
        5.2.11.4 “酒泄”辨寒热
        5.2.11.5 “泄痢”言传变
        5.2.12 李中梓及其着作
        5.2.12.1 注解《内经》之意
        5.2.12.2 补《内经》之不逮
        5.2.12.3 制定治泄九法
6. 清代至民国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6.1 清代至民国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6.1.1 病名发展
        6.1.2 泄泻治疗的发展
    6.2 清代至民国时期主要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6.2.1 张璐与《张氏医通》
        6.2.1.1 治泄“审腹”论寒热
        6.2.1.2 “肺肾同治”疗虚损
        6.2.2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6.2.2.1 “下利清水”与“下利清谷”的鉴别
        6.2.3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6.2.3.1 湿胜泄泻
        6.2.3.2 脏腑失调
        6.2.3.2.1 责之肝木
        6.2.3.2.2 责之胃阴
        6.2.3.3 脏腑奇脉虚衰
        6.2.4 陈修园及其着作
        6.2.4.1 阐述病因,遵崇《内经》旨意
        6.2.4.2 辨证治疗,恒法中有变法
        6.2.4.3 方药运用,博采众医经验
        6.2.4.3.1 推崇仲景名方
        6.2.4.3.2 博采众家之长
        6.2.4.3.3 善用民间验方
        6.2.5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6.2.5.1 强调老人诸泄,不宜多用渗泄分利
        6.2.5.2 对泄痢传变的发挥
        6.2.6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6.2.7 雷少逸与《时病论》
        6.2.7.1 飧泄重补益
        6.2.8 唐容川与《血证论》
        6.2.9 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
        6.2.9.1 遣方灵活多有变通
        6.2.9.2 阴阳气血并行不悖
        6.2.9.3 善用山药治泄奇效
        6.2.9.3.1 单味使用
        6.2.9.3.2 配合使用
7. 现代对泄泻病证的研究认识
    7.1 现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况
        7.1.1 诊断依据
        7.1.2 鉴别诊断
        7.1.2.1 痢疾
        7.1.2.2 霍乱
        7.1.3 泄泻的病因病机
        7.1.4 泄泻的辨证论治
        7.1.4.1 辨证要点
        7.1.4.2 治疗原则
        7.1.4.3 分型论治
        7.1.4.3.1 暴泻
        7.1.4.3.2 久泻
        7.1.5 转归及预后
    7.2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泄泻的经验与研究
    7.3 泄泻的药物治疗研究
        7.3.1 古方研究
        7.3.1.1 古方的加减运用
        7.3.1.2 古方新用
        7.3.1.3 古方结合治疗
        7.3.2 自拟方研究
        7.3.2.1 常用自拟方
        7.3.2.2 因地制宜立方选药
        7.3.3 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7.4 泄泻的针灸及其他治疗
        7.4.1 针灸治疗
        7.4.1.1 基本治疗
        7.4.1.2 特殊穴位针刺
        7.4.1.3 分型针刺
        7.4.2 推拿治疗
        7.4.3 综合治疗
    7.5 手术后的泄泻治疗
        7.5.1 化疗后泄泻
        7.5.2 胆囊术后泄泻
    7.6 泄泻护理与饮食调养
        7.6.1 常规护理和饮食调养
        7.6.2 辨证施护
        7.6.3 辨证施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泄泻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D]. 卿龙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D]. 程英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十九畏之肉桂与赤石脂同方配伍规律研究[D]. 黑峥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自拟涩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J]. 官春,李向波,刘少庭,祝河霞,徐军,熊晓红,肖碧芳,黄飞.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9)
  • [5]牛兴东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健脾理肠汤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D]. 高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井小会,王晓莉,杨少军,刘俊宏. 河南中医, 2014(01)
  • [7]基于证候要素的溃疡性结肠炎辨证量表的初步研究[D]. 王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8]溃疡性结肠炎近二十年文献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 刘海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加减香砂平胃散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的临床研究[D]. 蔡德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杨照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自拟理肠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