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文明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军建设纪实

铸就文明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军建设纪实

一、锻铸威武文明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建设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方瑞安[1](2021)在《论海外驻军的刑事管辖与豁免》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海外驻军的发展历经百年历史,至今未形成统一的习惯国际法规则,也没有制定专门的海外驻军的国际条约。因此关于海外驻军、海外基地的国际法议题存在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性。研究海外驻军的相关问题,对增强国际法在该军事领域的影响力和完善国际法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2017年7月11日,中国在位于非洲之角的吉布提,曼德海峡附近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综合保障基地,未来也能有更多的驻外军人在人员培训、海军护航补给、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保障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并进行反海盗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开展。然而,我国国际法领域中关于海外驻军、海外基地的理论成果相较于实践的发展以及国外的研究成果明显落后,目前暂无一部系统性的着作探讨海外驻军的国际法问题。因此,从我国的角度出发对海外驻军的国际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借鉴他国对海外基地的国家实践,提前做好法律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前瞻性、战略性意义。在海外驻军的国际法问题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便是驻外军人的刑事管辖与豁免。在这个问题上,习惯法与条约法交织,国内法与国际法并存。可以说,现代海外驻军活动中的刑事司法管辖权问题是相对前沿的课题,不只是对驻外军人还有对驻军的随行人员、雇佣人员的管辖权等都是各海外驻军强国的重要研究内容。再包括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后,对于海外驻军可能犯下的国际罪行,存在管辖权冲突的现实案例,也是亟待解决的国际法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而言,目前暂未签署有关的驻军地位协定,也未构建成熟的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模式,在未来海外驻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人域外犯罪的刑事管辖国内立法。就海外驻军的刑事管辖权分配问题而言,文章在探讨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的基础上,从两个维度来剖析海外驻军中的刑事管辖权问题。首先是一般国际法,对于派驻国而言,这涉及到其属人管辖权及内国法律的域外适用、域外管辖,而对于东道国来说则是基于主权的属地管辖。另外,第三国及世界各国可能在特定情形下分别享有对某国海外驻军的保护性管辖权或者普遍管辖权。其次则是特殊国际法,即与一般国际法相对的概念,主要指条约。传统上,依据习惯国际法,一国应当对于任何在其领土上所犯罪行具有属地刑事管辖权,而无论行为人是本国国民抑或是外国国民。应对这一国际法基本规则,在驻军地位协定诞生之前,美国的惯常做法是主张海外驻军的特权,认为其拥有完全的主权豁免,其军事力量“不受外国接收国的管辖”,这一原则被称之为“船旗国法”。19世纪直至二战结束,这一原则都有被广泛地使用。但在二战之后,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和半永久基地后勤的日益复杂化对“船旗国法”提出了挑战,因此采用了驻军地位协定来澄清和稳定美军在国外的法律地位。而基于驻军地位协定的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共有两种,分别是并存管辖模式和专属管辖模式。后者是派驻国管辖权扩张的极端形式,因而在谈判上难度较大,一般而言东道国较难接受。而并存管辖模式通常具有互惠性,平等性,多数情况中东道国优先管辖,因而被广泛接受。但是随着美国为首的海外驻军强国长时间的实践,该模式下出现了派驻国管辖权的扩张表现和趋势。随着美国海外驻军战略的扩展,我们会发现“船旗国法”呈现“名亡实存”的状态,美国总是试图并确实往往成功在驻军地位协定的框架下扩展了其管辖权。其最为普遍且有效的是基于《北约驻军地位协定》约文,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公务行为”范围的扩大及其界定权属的控制,其二是高频次地使用放弃管辖权的条款,其三则是扩展对合同雇员的刑事管辖权。而就海外驻军的刑事豁免问题来讲。一方面,基于一般国际法,海外驻军活动中的派驻国与东道国各自享有对驻外军人的属人或属地刑事管辖权,从而存在管辖权的冲突,赋予派驻国刑事豁免权能够妥善解决此种管辖权冲突情形。另一方面,军队因其极强的主权色彩在管辖与豁免问题上存在区别于普通公民境外刑事犯罪的特殊性。犯罪军人本身关涉军事利益,比如知悉军事秘密、情报甚至可能影响本国重大军事利益的绝密信息。并且,军人域外实施的普通犯罪不仅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同时也对军队纪律构成了挑战。若案件由犯罪地国管辖,判决结果畸轻或畸重,从本国法律的视角观察,罪和刑不相适应,可能会对本国军人的报应观念产生消极作用,进而影响到本国刑法与军队纪律的威慑力。而在理论层面,现代海外驻军活动广泛依托驻军地位协定来分配对驻外部队的刑事管辖权,或者直接在驻军地位协定中赋予驻外部队在东道国法院的刑事豁免权。由于系基于东道国的国家同意,驻军地位协定为派驻国设定的刑事豁免权在法律性质上相对确定,争议也比较少。但是,事实上有不少主权国家在进行海外驻军活动过程中没有签署刑事管辖权分配或豁免权设定的条约、条款,并且驻军地位协定关于管辖权分配和豁免权设定的谈判,往往基于习惯国际法规则,一方提出的管辖权安排越偏离习惯国际法的规定,就越有可能引起其他谈判方的反对,这就是为什么北约驻军地位协定和联合国驻军地位协定所采用的管辖安排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国家官员外国属事刑事管辖豁免是一项已被识别的习惯国际法规则,而理论上海外驻军活动中的部分主体只要符合国家官员的主体资格要求,且其涉诉行为属于“以官方身份从事的行为”就能享有在外国法院的属事刑事管辖豁免。因此,海外驻军的属事刑事豁免权,其概念可被界定为:依据习惯国际法,派驻国军人、文职人员及部分承包商在东道国领土上履行职责时所实施的“以官方身份从事的行为”享有不受东道国刑事司法管辖的权利,但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种族隔离罪、酷刑、强迫失踪及腐败行为除外。当然,由于晚近绝大多数海外驻军强国在海外驻军活动中都会与东道国签署驻军地位协定以明晰对军人、文职人员等的刑事管辖权分配,使得海外驻军派驻国主张习惯国际法上属事刑事豁免权的实践相对较少。但派驻国军人、文职人员及部分承包商在东道国领土上履行职责时所实施的“以官方身份从事的行为”完全符合属事豁免权的构成要件,并且有国际法院及国家法院的实践确认,我们认为海外驻军基于习惯国际法享有在东道国法院的刑事豁免权当无疑问。在未有订立双边或多边驻军地位协定的情况下,海外驻军的派驻国积极主张属事豁免权是具备国际法支撑的。再就我国来说,我国国防力量走出去尤其要注重涉外法治工作的开展,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这就要求我们既需注重军事域外刑事管辖的国内立法完善,也要在国际法层面运用法治方式保障我国驻外军人的利益。在驻军地位协定的订立问题上,我国应更努力地争取对国际话语规则的引领甚至制定权,在尊重东道国权利的基础上,构建高水平的海外军事行动双边条约范本。第一章概述了海外驻军的定义、海外驻军活动中“驻军”的范畴及海外驻军的时空范围。海外驻军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分别是狭义的“海外基地”与广义的“刚性与部分柔性海外军事存在”。而在中国语境下,厘清海外保障设施、海外保障基地与海外军事基地的关系,以应对西方世界的质疑也具有实践价值。第二章评介了海外驻军中刑事管辖权的分配。首先基于一般国际法,就管辖权理论而言,海外驻军的派驻国与东道国之间存在属地管辖权与属人管辖权的竞合,双方皆可对驻外军人进行刑事管辖。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由于派驻国与东道国的实力差距,逐步形成了由派驻国专属管辖驻外军人刑事案件的国家实践,名为“船旗法”。但在二战之后,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和半永久基地后勤的日益复杂化对“船旗国法”提出了挑战,因此海外驻军中普遍开始采用驻军地位协定来澄清和稳定派驻国在国外的法律地位,其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具体可分为北约模式即并存管辖模式以及专属管辖模式,在个自适应的领域内发挥效用。第三章指出了驻军地位协定刑事管辖权的新发展趋势。驻军地位协定的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不少隐忧,例如并存管辖权模式下,派驻国的刑事管辖权一直处在扩张的趋势,包括“公务”定义之扩张、对放弃管辖权条款的广泛运用、派驻国扩展对合同雇员的刑事管辖权等。而专属管辖模式下,派驻国的刑事管辖权已经出现了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冲突。此外,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模式呈现出简化和标准化的趋势,分别以海外驻军使馆行政和技术人员法律地位的协定和全球驻军地位协定范本为代表。第四章从司法管辖豁免的角度出发,论析了习惯国际法上的海外驻军属事刑事豁免权以及海外驻军属事刑事豁免与驻军地位协定的关系。海外驻军属事刑事豁免权隶属国家官员属事刑事豁免权,系派驻国军人依据习惯国际法在东道国领土上履行职责时所实施行为享有的不受东道国刑事管辖的权利,其适用范围有限,且强行法罪行需除外。而国家豁免、外交豁免、属人刑事豁免与海外驻军属事刑事豁免需做区分,几组概念在主体范围、渊源、例外上皆有差异。此外,海外驻军活动中管辖与豁免的关系需要厘清,管辖权与豁免权存在程序上的顺位,习惯国际法上的海外驻军属事刑事豁免权能够与双边或多边驻军地位协定之下的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形成调适,并且海外驻军活动中的管辖权与豁免权都能放弃。第五章立足中国,对中国未来海外军事行动中的刑事管辖与豁免问题进行战略展望,分别从国内法之完善和国际条约的缔结两个维度展开。我国军事域外刑事管辖的现行规定存在较大空白,难以涵摄现行的海外军事行动,我国应做相应完善以适应海外军事行动。除此之外,中国未来海外军事行动中签订的驻军地位协定中宜采用并存管辖模式,且应包含涉及国际犯罪的条款。对于并存管辖模式之下具有争议性质的话题,中国不妨适当予以创新规制,实现管辖的目的的同时引领相关领域国际规则的制订。

杨荣誉,王慧会[2](2021)在《评析纪录片《情满濠江》的叙事》文中认为电视纪录片《情满濠江》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生动鲜活的人物,运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段以及富有质感的影像,成功塑造了澳门驻军威武忠诚、恪守法纪的中国军人形象。

韦祎[3](202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军服造型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珊珊[4](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指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肖隆辉[6](2020)在《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认为回归后的20年里,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稳定,经济腾飞。国内外各媒体都对澳门回归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形成了人们对澳门回归的集体记忆,也建构起了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本文将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两家传统纸质媒体的澳门回归相关报道作为切入点,对过去20年两份报纸对澳门回归的报道进行研究,试图寻找两者具体建构了怎么样的媒介记忆,以及其建构的策略和特点。在媒介呈现方面,笔者发现《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两份报纸的报道大体上是遵循着“一国两制”和不断发展的主线。两份报纸在具体的数据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相较时政性较强的《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在进行时政报道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了澳门与内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记忆的内容虽然繁杂,但两份报纸所建构的媒介记忆大致可分为人物、政治、经济、文化几个具体部分。媒体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澳门回归历史见证者、受益者的个人回忆等方面的发展与古今对比来建构起了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发展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密切的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在叙事话语方面,两份报纸的样本报道都以全知视角全面叙事,以正面褒义词为主。在句式选择上,两份报纸以行动型句式为主并对其他句式进行了综合运用。在语境层面,二者亦巧用了象征手法将澳门回归媒介记忆的符号化虚为实,使用“电影式的剪切手法”对媒介记忆进行了拼接。通过对两份报纸样本报道的分析,本文进一步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媒介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澳门回归媒介记忆建构的因素,还指出了媒介记忆建构过程中还存在着新闻趋于同质化、记忆视角较单一、可读性欠佳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发掘细节记忆、增进个体记忆比重、硬新闻“软化”等建议。

徐亚男[7](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宋梓默[8](2020)在《《人民日报》对澳门形象的建构研究(1999-2018)》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人民日报》1999—2018年的澳门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民日报》所建构的澳门形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人民日报》澳门报道的特点,报道框架,所建构的澳门媒介形象及其变化,媒介形象的符号构成,影响其建构的背后因素,并针对《人民日报》建构澳门形象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澳门的报道以消息为主且较多使用短篇幅(500字以内),而报道的版面安排以要闻版为主。在报道主题上,政治类议题占据了绝对主导,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也有所涉及;稿件来源以《人民日报》自采和新华社通稿为主,消息来源以官方话语为主,呈现正面、中立的报道倾向。纵观澳门前后两个十年的报道,第二个十年在延续第一个十年报道特点的基础上,除了在报道形式上有所改变,其他方面的变化并不显着。究其原因,这正是受“一国两制”政策的延续性所致。《人民日报》澳门报道的新闻框架主要包括政治后果框架、经济后果框架、领导力框架、事实框架、合作框架、宣扬框架六种新闻框架,由此建构了澳门现实。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总结归纳出澳门1999—2008、2009—2018前后两个十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市民、教育等方面的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基于正面和中性的报道倾向建构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澳门媒介形象,虽然两个十年的形象略有不同,但只是局部发生了变化,其内核并未改变,是在继承前一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印记。本文认为,《人民日报》所建构的澳门媒介形象受到政策典范与国家认同的建构、澳门与国家发展的关联定位、媒介属性与价值偏向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理想化的和谐美好的建构效果,遮蔽了澳门真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报道中应加强对澳门社会各领域深入、全方位的关照,展现真实而不浮于表面的澳门风土人情;倾听来自澳门社会真实的表达,平衡多方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形成建构客观真实澳门的社会合力,让受众在和谐稳定的澳门形象中能够感知到“理性”指引下的真实的澳门。

孙秀婷[9](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78年至今,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实现了质的飞跃。约瑟夫·奈曾提出过“软实力”这一概念,并且表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博弈更多的来自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比拼。“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核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快速发展的一体化时代下塑造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新时代中国面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形象的成功建构不仅可以增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于提升一国的国民自信心以及凝聚民族向心力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建构国家形象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益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通过纪录片这种形式来记录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时代发展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客观世界为拍摄对象,但真实影像背后承载的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是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一个个镜头的运用,不仅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形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将这些影像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国家形象呈现给观众。符号的作用是用来表意的,纪录片创作者借助符号这一载体,传递出影像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时代价值,并通过对人物、场景、道具等各种画面符号的选择和编码,来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果,从而使观众能够通过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影像感受到中国国家形象发生的变化。本研究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展开,以相关的符号学理论为支撑,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涌现的大量优秀国产纪录片的分析和解读,笔者发现在国家时代背景、国家形象塑造与经录片画面符号这三者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不同时期国家的发展背景、政策形势都会影响到这一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形象问题,而纪录片在体现和塑造特定侧面的国家形象时,为了突出其鲜明形象特点,编导们会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符号进行编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题材类型的纪录片在进行国家形象建构时会选择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符号进行编码,笔者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归纳和研究,总结出纪录片在建构国家形象时在人物、场景、道具三种符号类型上的用符特点,进而证实特定的符号在呈现国家某一侧面的形象问题时所发挥的积极建构作用。第一章主要是对该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其中主要包括对“符号”、“纪录片符号”、“国家形象”三个名词概念的解释界定,以及对于符号学中索绪尔、皮尔斯、巴尔特和雅各布森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在第二章中,笔者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形象的变迁进行梳理,将1978——2018这四十年具体划分四个时期,分别研究了这四个时期在时代发展特征、纪录片创作形态、主要代表作品及其所建构的国家形象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总结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家形象依次经历了开放、世俗、包容、自信的变迁历程。第三章笔者首先从人物符号的角度对国家形象建构进行分析,其中又具体的分为三小节,每一小节又具体的阐述纪录片在建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形象时分别运用了哪些人物符号进行编码,结合具体的纪录片实例总结出在政治形象建构上选取见证革命岁月的历史伟人、引领国家发展的领导集体、展现国力强盛的威武之师作为主要人物符号;在经济形象建构上,分别以转型冲击之下的矛盾个体、洞悉财经变换的风云人物、拥有致富梦想的平凡百姓为主;在文化形象上,以闪耀智慧之光的文化古人、烛照文明星河的精品大师、延续匠心精神的技艺传者为人物符号。第四章则是从场景符号角度出发来分析国家形象问题,通过大量观赏纪录片作品总结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纪录片在塑造国家政治形象时主要选取了梦回祖国故土的港澳特区、凝聚时代梦想的建筑场馆、体现改革深化的基层窗口为场景符号;在建构经济形象时选取初沐改革春风的制造企业、体制转型之下的国有公司、创新科技引领的智能工厂等主要场景;文化形象上选择了凝结东方才思的古代遗址、编织神秘色彩的中华建筑、传承文明家风的中国家族为场景符号。第五章分析了道具符号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分别总结了纪录片在建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形象时道具符号上的用符特点。总结出纪录片分别以展现国之雄威的精锐之器、彰显百年梦想的民族印记、丝路建设沿线的合作设施为道具符号建构国家政治形象;以现代发展曙光的文明产物、科技光环笼罩的国家项目、绿色新型能源的中国智造建构国家经济形象;以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家宝藏、口传心授相承的非遗艺术、浸润意境哲思的中华饮食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郑宇婷[10](2019)在《清代棉甲的结构与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以武功开国,于马背上得天下,故戎装研究对于认识清代服饰文化意义重大。在清代戎装系统中,“棉甲”为其下一个重要分支,既是清代重大典礼时八旗军士所穿着的典礼军服,也是沙场征战时将官的实战甲胄。本文以清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棉甲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二重证据法结合图像学研究,对标本进行系统信息采集整理,并将历史文献的记载与之相互印证,以期多角度、全方位的完整还原清代棉甲的结构与规制样貌。通过研究棉甲标本信息,总结出清代棉甲演变的结构图谱和区分等级规制的章制系统,探讨棉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礼制性与实战性的不同侧重,故得出清代棉甲的演变史是大清王朝兴衰史的物化载体,同时也是满汉文化融合的物证史料。此次对清代棉甲集中而细致的信息采集和后续的论点提取工作,不仅完善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体系,也以清代棉甲为基点,对其结构和规制进行考据。从服饰演变的角度见证大清王朝的由盛转衰,深刻印证了中国帝制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政治生态。不但为传统服饰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还是对清代军事史、文化史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

二、锻铸威武文明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建设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锻铸威武文明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建设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论海外驻军的刑事管辖与豁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海外驻军的概念厘清
    第一节 海外驻军活动的定义
        一、狭义的海外驻军活动
        二、广义的海外驻军活动
    第二节 海外驻军活动中“驻军”的范畴
        一、海外驻军活动中的军人及文职人员
        二、海外驻军活动中的随军人员及承包商
        三、联合国会员国派遣加入维和行动的军事人员
    第三节 海外驻军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一、海外驻军活动的时间范围
        二、海外驻军活动的空间范围
第二章 对海外驻军的刑事管辖权及其分配
    第一节 一般国际法下的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及其分配
        一、派驻国属人管辖权与东道国属地管辖权的竞合
        二、第三国对海外驻军所犯国际罪行的普遍管辖权
        三、派驻国对海外驻军的专属管辖权
    第二节 特殊国际法下的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及其分配
        一、双边及多边驻军地位协定的历史变迁
        二、双边及多边驻军地位协定的并存管辖权模式
        三、双边及多边驻军地位协定的专属管辖模式
第三章 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分配的新发展
    第一节 派驻国刑事管辖权的扩张
        一、派驻国对海外驻军“公务行为”的优先管辖权
        二、派驻国对放弃管辖权条款的广泛运用
        三、派驻国扩展对合同雇员的刑事管辖权
    第二节 派驻国与国际刑事法院刑事管辖权的冲突
        一、海外驻军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国际罪行
        二、驻军地位协定与《罗马规约》的冲突
        三、派驻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第三节 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的简化与标准化
        一、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的简化
        二、海外驻军刑事管辖权分配模式的标准化
第四章 海外驻军在东道国法院的刑事豁免权
    第一节 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性质界定
        一、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属事刑事豁免属性
        二、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与国家豁免的关系
        三、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与外交豁免的界分
    第二节 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构成要件
        一、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权利主体
        二、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行为要件
        三、海外驻军刑事豁免权的国际罪行例外
    第三节 海外驻军活动中管辖与豁免的关系
        一、海外驻军活动中管辖与豁免的顺位
        二、海外驻军活动中管辖与豁免的调适
        三、海外驻军活动中管辖与豁免的放弃
第五章 中国海外军事行动中的刑事管辖法律问题
    第一节 中国的海外军事行动
        一、中国的海外保障基地
        二、中国的联演、维和、反恐、救援、护航行动
    第二节 军人域外犯罪的国内管辖立法及其完善
        一、军人域外犯罪刑事管辖的现行规则
        二、军人域外犯罪刑事管辖规则的缺陷
        三、军人域外犯罪刑事管辖规则的完善路径
    第三节 中国与东道国刑事管辖权分配的国际法保障
        一、中国与东道国刑事管辖权分配的模式选择
        二、中国与东道国刑事管辖权分配的规则创新
        三、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冲突的中国因应
结论
案例索引表
国际法律文件索引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评析纪录片《情满濠江》的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选材—以大观小,五个角度凝聚军魂形象
二、立体叙事—多维视角、多样化手法提升讲述效果
    (一)多样的叙事结构
    (二)多元的叙事角度
    (三)丰富的叙事方式
三、真实铸魂—在细节中表达真情实感
四、质感表达—影像营造整体气质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媒介记忆研究现状
        1.2.2 新闻叙事学研究现状
        1.2.3 “澳门回归”相关报道研究
        1.2.4 小结
    1.3 媒介记忆理论及媒介呈现概述
        1.3.1 媒介记忆理论概述
        1.3.2 媒介呈现概述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设计
        1.5.1 样本选择
        1.5.2 类目与编码
        1.5.3 信度检测
第2章 澳门回归的媒介呈现——基于《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的内容分析
    2.1 “澳门回归”的媒介呈现
        2.1.1 报道数量:聚焦特殊节点
        2.1.2 报道主题:时政类报道主导媒介记忆
        2.1.3 报道版面:要闻版与国内新闻版为主
        2.1.4 报道体裁:消息为主,通讯深度次之
        2.1.5 报道篇幅:以中短篇报道为主
        2.1.6 报道涉及人物身份:政府官员占首位
        2.1.7 报道标题:关键词重复提及
    2.2 《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媒介呈现的异同
        2.2.1 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媒介呈现总体相似
        2.2.2 媒介功能定位不同,新闻选择存异
        2.2.3 受众范围不同,媒介呈现区域性特征明显
第3章 《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建构的澳门回归媒介记忆及其影响因素.
    3.1 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
        3.1.1 见证历史的人物记忆
        3.1.2 “一国两制”的政治记忆
        3.1.3 经济快速增长记忆
        3.1.4 交融的社会文化记忆
        3.1.5 血浓于水的民族记忆
    3.2 澳门回归媒介记忆建构的影响因素
        3.2.1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影响深远
        3.2.2 社会趋稳与经济交流密切
        3.2.3 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3.2.4 媒介自身定位及功能差异
第4章 澳门回归媒介记忆的叙事话语特征及建构方式
    4.1 “澳门回归”报道的微观文本叙事分析
        4.1.1 词语的选择:正面褒义词烘托喜庆氛围
        4.1.2 句式选择:综合运用暗表立场
        4.1.3 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全面叙事
    4.2 “澳门回归”报道的叙事辞格分析
        4.2.1 巧用象征手法化虚为实
        4.2.2 “电影式”蒙太奇拼接媒介记忆
    4.3 澳门回归媒介记忆的建构方式与特点
        4.3.1 态度鲜明:时政类报道主导回归记忆
        4.3.2 媒介仪式:重视纪念仪式和庆祝活动
        4.3.3 潜移默化:议程设置巩固记忆
        4.3.4 建构新记忆:历史对比凸显发展
第5章 澳门回归媒介记忆建构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1 媒体在建构澳门回归媒介记忆中存在的不足
        5.1.1 新闻报道趋于同质化,不利于媒介记忆传播
        5.1.2 新闻报道视角较单一,难以形成完整记忆
        5.1.3 报道可读性欠佳
        5.1.4 以传者为主的单方面记忆不利于形成内外互动
    5.2 澳门回归媒介记忆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发掘细节记忆,以斑窥豹
        5.2.2 提高普通个体记忆比重,关注民生
        5.2.3 硬新闻“软化”,增加亲和力
        5.2.4 以我为主,从全球角度进行记忆建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人民日报》对澳门形象的建构研究(199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1.2.2 城市形象与大众媒介研究综述
        1.2.3 澳门形象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3.1 新闻框架理论
        1.3.2 议程设置理论
        1.3.3 “媒介形象”概念界定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设计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总体分析
    2.1 《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数据统计分析
        2.1.1 报道数量与报道主题分析
        2.1.2 报道体裁与报道版面分析
        2.1.3 报道篇幅与报道倾向分析
        2.1.4 稿件来源与消息来源
        2.1.5 交叉分析
    2.2 《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框架分析
        2.2.1 政治后果框架
        2.2.2 事实框架
        2.2.3 合作框架
        2.2.4 领导力框架
        2.2.5 宣扬框架
        2.2.6 经济后果框架
    2.3 总结:《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总体特征
        2.3.1 主题:政治议题的关照与凸显
        2.3.2 视角:官方视域下的地方呈现
        2.3.3 变化:报道深度与广度的延伸
第三章 《人民日报》所建构的澳门形象
    3.1 《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词频统计
        3.1.1 第一个十年(1999—2008)澳门报道的词频统计
        3.1.2 第二个十年(2009—2018)澳门报道的词频统计
    3.2 第一个十年(1999—2008)《人民日报》建构的澳门形象
        3.2.1 政治形象:“一国两制”方针的又一成功实践
        3.2.2 经济形象:多方政策支持下的稳定增长
        3.2.3 文化形象: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古城
        3.2.4 社会形象:安定有序、民生保障的和谐社会
        3.2.5 市民形象:爱国爱澳、守望相助的同胞
    3.3 第二个十年(2009—2018)《人民日报》建构的澳门形象
        3.3.1 政治形象:行政主导体制下对宪法和基本法的维护
        3.3.2 经济形象:与国家深度融合下的多元发展
        3.3.3 文化形象: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3.3.4 市民形象:互助友爱、国家认同的情怀凝聚
        3.3.5 教育形象: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的典范
    3.4 总结:二十年澳门形象的变迁
第四章 《人民日报》建构澳门形象的思考
    4.1 《人民日报》建构澳门形象的符号属性
        4.1.1 香港:同一政策方针语境下的关联共同体
        4.1.2 文化:异域化的多元景观与融合
        4.1.3 一国两制:国家统一的象征
        4.1.4 旅游:与全球连接的中介
    4.2 影响《人民日报》建构澳门形象的因素
        4.2.1 政策典范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4.2.2 澳门与国家发展的关联定位
        4.2.3 媒介属性与价值偏向
    4.3 《人民日报》对澳门报道的改进策略
        4.3.1 深刻透视澳门全景的勾勒
        4.3.2 对澳门本土主体声音的聚拢
        4.3.3 报道倾向趋于“理性”的统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符号的界定
        二、纪录片符号的界定
        三、国家形象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皮尔斯的哲学符号理论
        三、罗兰·巴尔特的符号传播学理论
        四、罗曼·雅各布森的“隐喻”“转喻”理论
第二章 纪录片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变迁梳理
    第一节 纪录片与开放中国形象建构(20 世纪80 年代)
        一、时代特征:思想解放万象更新
        二、纪录片形态:精英语态人文色彩
        三、纪录片作品与开放中国形象
    第二节 纪录片与世俗中国形象建构(20 世纪90 年代)
        一、时代特征:社会转型关注个体
        二、纪录片形态:纪实观念文献品格
        三、纪录片作品与世俗中国形象
    第三节 纪录片与包容中国形象建构(2001—2010 年)
        一、时代特征:大众消费商品市场
        二、纪录片形态:创作多元回归本性
        三、纪录片作品与包容中国形象
    第四节 纪录片与自信中国形象建构(2011 年至今)
        一、时代特征:国际意识品牌策略
        二、纪录片形态:形式多样文化多元
        三、纪录片作品与自信中国形象
第三章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见证革命岁月的历史伟人
        二、引领国家发展的领导集体
        三、展现国力强盛的威武之师
    第二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转型冲击之下的矛盾个体
        二、洞悉财经变换的风云人物
        三、拥有致富梦想的平凡百姓
    第三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闪耀智慧之光的文化古人
        二、烛照文明星河的精品大师
        三、延续匠心精神的技艺传者
第四章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梦回祖国故土的港澳特区
        二、凝聚时代梦想的建筑场馆
        三、体现改革深化的基层窗口
    第二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初沐改革春风的制造企业
        二、体制转型之下的国有公司
        三、创新科技引领的智能工厂
    第三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凝结东方才思的古代遗址
        二、编织神秘色彩的中华建筑
        三、传承文明家风的中国家族
第五章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展现国之雄威的精锐之器
        二、彰显百年梦想的民族印记
        三、丝路建设沿线的合作设施
    第二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现代发展曙光的文明产物
        二、科技光环笼罩的国家项目
        三、绿色新型能源的中国智造
    第三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家宝藏
        二、口传心授相承的非遗艺术
        三、浸润意境哲思的中华饮食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清代棉甲的结构与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汉化说?新清史说?
        1.1.2 武备传统与汉文化融合的制度化建构
        1.1.3 棉甲胄标本的确定
    1.2 文献梳理
        1.2.1 古籍文献
        1.2.2 专着与论文
        1.2.3 海外文献
    1.3 标本研究路径和方法
    1.4 文献研究与学术调查
    1.5 各章概说
    参考文献
第2章 清代八旗制度与尚武文化
    2.1 八旗制度的建立
    2.2 八旗制度的职能
    2.3 清代军事仪制
        2.3.1 大阅典礼
        2.3.2 木兰秋称
        2.3.3 南巡演武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清代戎装系统
    3.1 清代甲胄系统
        3.1.1 棉甲胄形制
        3.1.2 锁子甲
        3.1.3 藤牌虎衣
    3.2 清代甲胄的文化意涵
    3.3 清代行服系统
        3.3.1 行冠
        3.3.2 行褂
        3.3.3 行袍
        3.3.4 行带
        3.3.5 行裳
    3.4 清代行服的文化意涵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清早期甲胄规制
    4.1 努尔哈赤、皇太极甲胄规制
    4.2 顺治、康熙皇帝甲胄规制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清早期甲的标本研究
    5.1 清早期校尉甲形制特征
    5.2 清早期校尉甲信息采集与结构图复原
    5.3 清早期校尉甲的织物图纹信息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乾隆大阅甲
    6.1 乾隆皇帝大阅甲规制
    6.2 乾隆大阅甲的成造
    6.3 乾隆皇帝各式大阅甲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乾隆八旗兵丁棉甲标本研究
    7.1 八旗兵丁棉甲胄的形制特征
    7.2 八旗兵丁棉甲胄测绘与结构图复原
    7.3 八旗兵丁棉甲胄标本的满文信息——号记
    7.4 八旗兵丁棉甲与苏州码
    7.5 八旗兵丁棉甲的成造与“杭州织造”
    7.6 八旗兵丁棉甲胄的贮藏
    7.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清晚期棉甲的结构与规制
    8.1 清晚期棉甲规制
    8.2 清晚期亲王棉甲标本研究
    8.3 清晚期亲王锁子棉甲结构图复原
    8.4 清晚期亲王锁子棉甲织物和纹饰细节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语
    9.1 棉甲结构图谱
    9.2 定结构,分章制
    9.3 棉甲标本信息的文献价值
    9.4 八旗方位与五行学说
    9.5 棉甲成造轻“戎”重“祀”走向衰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清代甲胄复刻》作品图录
    作品一:乾隆大阅甲复刻
    作品二:清晚期校尉棉甲复刻
    作品三:清中期正白旗兵丁棉甲复刻

四、锻铸威武文明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建设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海外驻军的刑事管辖与豁免[D]. 方瑞安.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评析纪录片《情满濠江》的叙事[J]. 杨荣誉,王慧会. 当代电视, 2021(01)
  • [3]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军服造型演变研究[D]. 韦祎.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澳门回归的媒介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为例[D]. 肖隆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7]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人民日报》对澳门形象的建构研究(1999-2018)[D]. 宋梓默. 河北大学, 2020(08)
  • [9]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孙秀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清代棉甲的结构与规制研究[D]. 郑宇婷.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6)

标签:;  ;  ;  ;  ;  

铸就文明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澳门驻军建设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