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农业税——回归富人的制度安排

废除农业税——回归富人的制度安排

一、取消农业税——一项还富于民的制度安排(论文文献综述)

樊孝东[1](2020)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研究,在研究范畴和视角上,多从宏观层面着眼,微观和个案的考察较为欠缺;在研究时段上,常以1949年为界将边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与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割裂开来。然而,对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言,一方面,宏观、微观和个案研究应该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考察中共乡村治理的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很多制度在边区时期已经进行过实验或已形成雏形,因此不能将两个时期连接起来就不能完整地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乡村治理政策和实践。本文以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1958)为个案,按照纵向时序对其进行了较长时段的追踪和考察。从建立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开始,到“农业合伙组”阶段的急剧扩张和退组事件,到“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并小社成立全村大社与整社,再到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和转为高级社的完整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主要探析了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的变化和特征,包括中共合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变化,社员入社、退社心态的变化等。并通过对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各个时期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考察,进而探析合作社与国家、社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特例到全国典型的变迁过程。耿长锁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标志性人物和示范性村庄,一方面是以耿长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人物的努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契合了其时国家的政策需要和农民理想。但是,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树立成典型后,随着国家改造和重塑合作社的力度和进程逐步加大和深化,国家与合作社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自主权逐步收缩,特别是关系到社员切身利益的地劳分红比例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与收益分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梁晔赫[2](2020)在《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公共行政学说的早期思想渊源之一。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目标的核心,实现“民富国强”是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想。自早期社会开始,广大劳动人民就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表达出对贫困的厌恶和对富裕生活、理想社会的向往。摆脱贫困也就成了劳苦大众在兹念兹的愿望和事业。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目睹了长期兼并战争和统治者暴政对百姓财富的剥夺,带着悲天悯人之心和襄扶国本之志,提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的政策主张,力图有效解决百姓普遍贫困的现实窘况。文章重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贫困治理思想:一是在理论基础上,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将民众的生存、欢乐与疾苦放在重要地位,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现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他们继承商周以来的“敬德保民”的思想,秉持“以民为本”、“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以及爱民、惠民、富民、藏富于民的精神,主张按照“礼”的制度规范安排,节制欲望合理消费,希冀成为摆脱贫困的实践原则。二是在贫困群体界定和贫困产生原因上,儒家划定出需要帮助的贫困(弱势)群体范围,并分析了贫困发生原因。三是在实施途径与机制上,先秦儒家为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富民主张提出了包括正经界、制民之产、轻徭薄赋和社保兜底等在内的实现其贫困治理思想的制度和机制。四是在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上,这种贫困救助思想是贫苦百姓处于困境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对百姓的人文关怀也使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矛盾不再尖锐,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虽然这一理想并未完全实现,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儒家贫困治理思想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所以,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仍然是当今社会治理值得珍视的思想资源,进而也为全面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提供一定的启示。

欧阳德君[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旭光[4](2019)在《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下,企业是税负主要承担者,也是税收的主要贡献者。在经济不景气之时,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尤以税收负担和税外成本最为显着,因此大多数国家一直致力于为企业减税降负。就我国而言,无论是肇始于2004年的结构性减税,还是近些年兴起的普惠性减税,均试图改善我国宏观税负过重、税收成本和税外负担占比过高的问题。以控制政府任意征税权为基准的税收法定原则,理应适用于为企业的减税降负。减税作为国家税权和纳税人税权的博弈,是否减税,如何减税,由谁主导减税,以及如何确保减税的法治化,是事关减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基。在减税中,除面临税收法定的诘问外,还应审视企业负担较高且面临着死亡税率论争的缘由,做到减税降负和体制改革的并向推进,确保减税降负的法定性、公平性。基于此,运用“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剖析现状-提出对策”的基本思路,逐步分析如何实现为企业减税降负的法治化。由企业面临高额税负作为起点,阐释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凸显减税降负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问题为导向,溯源理论,为企业减税降负以及法治化的减税提供理论支撑;以理论检视和剖析现状,对所推行的减税降负政策深入分析,尔后提出法治化拷问;以解决问题与回归当下为目的,以税收法定和实质公平为指引,对企业减税降负提供突破路径。本文由四部分构成,循序渐进。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意在考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原因,阐明危害,确定目标。通过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成本负担的考察,指出我国企业承受的高额税负;我国已推行多年结构性减税,为何企业税负感和税痛感没有得到有效降低,甚至引发了学者对死亡税率的论争,导致企业高额税负下被迫以避税和逃税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突出法治化减税的现实必要性。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意在追溯为企业法治化减税降负的理论渊源,追寻法理依据。阐述我国古代轻徭薄赋理念下,为纳税人减轻负担、发展经济采取以低税率和并税制为主的改革,在结合现代税法所提倡的纳税人权利保障基准上,提出税负从轻权在减税降负中具有运用空间和适用的合理性;结合西方税制改革理念以及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严征管的国际税制改革大方向,为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实现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国家税权与纳税人税权的协调平衡。第三部分是第三章,意在检视我国当前推行的减税降负政策,阐释效果,表明困境,剖析原因。在梳理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减税改革政策后,剖析减税主导者及其侧重点,表明当前的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囿于税权配置,减税主体和税收优惠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减税降负中未能有效理顺,可能会引发新的税负不公以及央地间税权和税收博弈。第四部分是第四章,试图在承接前述论证基础上,为减税降负的法治化实现,指明方向,提供路径,贡献智慧。在减税降负路径选择方面,以理念保障、法治推进、征管保障为基本模式。在减税理念方面,践行税收法定和实质公平原则,做到税制转型与政府体制改革并向前行;在减税推进方面,对减税权的行使和税收优惠的清理与规范,加以法定性的改造,确保税收负担降低,附以对行政事业收费、政府基金与社保制度等制度改革,确保税外负担降低;在减税保障方面,着力改进与优化税款征纳方式,注重反避税规则的运用,确保减税降负的实质公平。

蚁佳纯[5](2019)在《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文中研究指明税收收益权是一项源于宪法的基础性权力,其重点在于保障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并且关注其如何获得、获得多少的分配问题。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是指依据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则等,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税收收益权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等进行相应规制。具体来看,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行使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受规制的客体是享有税收收益权的各级政府,规制内容是税收收益权的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研究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首先应明确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基础,包括税收收益权的概念、权属、特征、法律关系的基本界定,明确税收收益权的主要分配模式和要求,探析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四项基本理论,由此对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基础形成整体认知。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基础,是由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则体系等方面共同架构而从,其对税收收益权创设、分配及其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宪法的诸多原则显然可以构成税收收益权创设与分配的规制基础,其中包括构成权源基础的“人民主权原则”、法源基础的“法治原则”、财源基础的“税收法定原则”以及构成央地财政分配基础的“平等原则”。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实施的主要约束,则表现在分配秩序须坚持“两个积极性原则”、取得权力须坚持“权责一致原则”,行使权力须坚持“保障人权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历程的三个阶段,不难发现我国存在着税收收益权宪法法律规制不完善之处及其引致财税法治缺位和政府间分配失衡的两大难题。通过分析美、德、法、日这四个国家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其税收收益权的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皆遍源自宪法的授权和规范,且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其重点实际上是在促进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出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间”的关系、以及在“央地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两组对策建议。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落实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将立法权回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并将税收收益权的分配规则予以法定。当然,修宪确定税收收益权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有关入宪入法的步骤如何布局,本文提供了直接修改宪法、制定宪法相关法的《财政收支法》、择机通过宪法解释来明确这三种组合方案的思考。在完善立法后还需适时开展对税收收益权立法的“合宪性审查”,并完善必要的监督机制,以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机制来促进宪法对税收收益权的规制。理顺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要从宪法规制的整体上进行考量,致力于促进财政的平衡发展,从而构建央地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因此,在税收收益权进行分配时,需以“两个积极性原则”为前提,以“调节财政平衡原则”为基础,对税收收益权的的分配保持“税权谦抑”。同时,应当厘清影响分配调整的基础性、决定性和影响性因素,以适时找准对税收收益权分配进行调整的着力点。优化央地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分配,首先是要完善共享型税收收益权的分配机制,形成联动协作关系,并使这一常态化机制充分体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在此基础上适度谦抑中央的税收收益权、加强地方的税收收益权,并优化省以下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的分配,使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关系趋向于更加公平公正。而从财政平衡的角度看,还要协同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税收返还制度等作为改革的保障。同时,完善税收收益权的争议解决机制,让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一个常态化的救济疏导机制,使现有税收收益权分配机制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左翔[6](2011)在《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 ——基于财政收入集权和土地财政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由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相结合的“中国式分权”被认为是中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财政分权让地方政府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而“政治集权”为中央引导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创造了条件。然而,上述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代价。其中一项便是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扭曲:与基础设施投入的过度热情相比,中国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提供明显不足,而且区域分布失衡。本文基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上更为清晰地分析了“中国式分权”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公共品提供结构的,并力图包含一些非常重要但已有研究关注较少新现象。首先,许多文献认为财政收入分权是导致地方政府忽视公共服务的重要原因,相应的政策含义便是财政收入集权和加大转移支付,这实际上符合近年来的政策实践: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同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转移支付。然而,本文认为,“中国式分权”所包括的财政收入分权、行政和财政支出责任高度下放以及由政治集权引发的政绩考核和晋升激励是互相嵌入的制度安排。它们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单独对一方面的修正,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的财政收入集权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不能缓解这一问题。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持上述观点,财政收入分享比例和财政自主权的下降强化了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或上级政府政策目标的力度,但对但对那些中央政府难以考核的公共服务部门,财政支出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事实上,在“向上负责”的政治体制下,中央或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目标高度依赖于是否能够建立可量化指标,这使得政策目标很难覆盖难以评估教育等公共服务职能。因此,财政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重视部门的高强度激励反而可能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这可能会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本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关系。当前,通过垄断土地转让一级市场获取了大量财政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模式。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证明,在“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两种机制的作用下,尽管掌控更多的土地资源放松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约束,但是也提高了经济性公共品的边际收益和非经济性公共品的机会成本,因此在均衡时地方政府会增加经济性公共品的投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并不一定是宽裕财政收入的受益者。利用全国283个地级市2003-2008年的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土地资源会显着降低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因此,要素市场改革和土地增值收益的规范管理是改善地方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提出问题;第2章分类梳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已有文献,并在相应处给出必要的评论;第3章对“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第四章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集权能否增加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第五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了“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关系。最后一章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张荣超[7](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提出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樊宝洪[8](2007)在《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城乡差距悬殊,既有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有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乡镇财政乏力等问题在多数地方依然突出。城乡之间的不协调、发展的不均衡,主要原因和表现就在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也在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一个集理论、现实意义于一身的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不仅是农村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城乡能否真正实现统筹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在总结和分析乡镇财政体制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视角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以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增强乡镇财力、增加乡镇公共产品供给提出新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说明研究目标和方案,并对整个论文框架进行描述。包括问题的提出、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基本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对本研究中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体制的概念与范畴进行界定,并就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概括。第三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比较。介绍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概括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共同经验及对我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益启示。第四章为中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考察。在对中国乡镇财政体制包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简要回顾与评价的同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同时就财政体制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进行了扼要概括。从第五章开始,进入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本章为研究框架与样本统计描述。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思路,介绍调查方案设计和样本选择以及调查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开始,对江苏泰州4市1区11个乡镇连续8年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整理。这部分主要对现阶段样本乡镇财政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研究结论为在乡镇一级层面,财权有进一步上收的趋势;在国家和地方对财政总收入的初始分配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再分配中都体现出统筹发展、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特征;乡镇预算内财政只能维持发工资的局面近几年有所改善,乡镇财政可支配收入除了发工资已经有所结余;第三部分,重点对样本乡镇履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职能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乡镇财政预算用在基本建设、教育科学文化支出、卫生和社会福利支出等重要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资金数量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加,但是份额正逐步减少;公共投资资金中只有微不足道的部分来自于预算内投资。因此,要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第四部分,描述了我国乡镇公共产品投资的基本情况,包括乡镇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规模、项目的资金来源、投资目的等。研究发现,近几年中国农村乡镇公共产品的投资活动是比较多的,主要投向修路、修桥和修建学校等基础性的公益项目,并且乡镇财政负担了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54%)。县及县以上的公共产品投资,更多的是投资于经济较为薄弱的乡镇,总体看,投资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均高于经济较好的乡镇,这种投资政策有助于减少地区差异,促进均衡发展,但平均投资规模并不一定比投资于经济较好的乡镇大。同时,经济较好的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更多地是依靠本级财政。因此,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增强乡镇财力是提高乡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路径。第六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集中考察了影响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因素,重点分析乡镇财政制度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乡镇公共产品供给受到当地收入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与流动、乡镇治理结构、县乡财政体制、乡镇财力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乡镇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等区域差异因素对公共产品投资结构的影响。总的来说,上级政府在投资决策时,能够考虑到乡镇的经济实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乡镇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投入积极性不够,并且逐年下降,即便上级政府的投资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必将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部分,利用2002-2005年间11个乡镇的债权债务数据分析了乡镇负债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乡镇的债务规模在不同年度间变化并不一致,富裕乡镇债务规模最大,年度间变化幅度也为最大,而一般乡镇和不发达乡镇的平均债务规模变化幅度则小得多。尽管近几年乡镇债务规模在逐步增加,但相对债务风险并不算大。不过,富裕乡镇的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已达到较高程度,需引起高度重视。不同类型的乡镇不仅债务总额和债权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债务构成和债务用途的占比也有较大差异。总体看,近几年乡镇债务平均有28.2%是由公共产品的建设产生的,并且大部分是城镇基本建设负债中欠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学校和道路建设负债等。第七章为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税减免在没有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对一般乡镇和不发达乡镇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影响较大,而取消农业税附加对乡镇预算外收入的直接影响不大。由于上级财政给予的税费改革补助,导致乡镇实际可用财力减少很小,不发达乡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而一般乡镇和富裕乡镇减少的也非常小。因此,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不断增强乡镇财政和农村社区财力。第二部分,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分析表明,从保障公共产品供给角度来看,由于实施了税费改革专项补助,农村税费改革对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间接影响却很大。因此,要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创新农民自身供给的模式,确保乡镇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第八章为研究结果与政策建议。本章对全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政策建议。

杨汭[9](2007)在《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主旨,从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入手,运用史论结合、中西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论述和谐社会问题。全面深入地阐述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经济结构优化这一河北省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河北省经济结构奠定较完备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如下:1.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学分析。明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内涵,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达到小康社会的基本经济指标、必须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和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梳理了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理论;对和谐社会与经济结构相关性展开分析,加深对和谐社会结构内涵的认识以及经济结构效应的机理分析;认为社会和谐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出发点和归宿。2.国外经济结构调整经验借鉴。首先就经济转轨与社会和谐对中国、俄罗斯、中东欧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低度和谐中的停滞与经济转轨,到以效率为目标的经济转轨与社会两极分化,以及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经济转轨的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3.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分析。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描述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论证了构建“和谐河北”的基础、思路及目标。分别从产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入手,阐述了和谐社会标准中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的构成体系。4.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首先梳理了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脉络;其次,分析了产业结构与资源特点、投资结构、传统产业、人力资源以及政府行为导向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重点。调整方向是:建立与需求结构相和谐的产业结构、建立与生产要素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建立内部和谐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外部环境。5.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研究。剖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及根源;分析了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低水平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认为河北省要把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重点放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等方面。而政策工具选择应主要放在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调整城乡财税分配政策,加快耕地流转,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人口向外转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思路,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加快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6.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研究。对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从国家层面的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到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产业增长点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指出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实施“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壮大沿海经济带;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坚持把城市化摆在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投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7.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财政税收结构调整研究。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行为,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要尽快地实现从经济建设主体向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分析了社会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分析了税收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财税政策取向。

王渠[10](2007)在《农业税取消背景下的县乡财政收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00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到2006年的全面取消农业税,我国农民的负担明显减轻,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县乡财政的收入锐减,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更是进一步加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详细分析我国县乡财政收支体制及其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引入公共财政、公共产品以及财政与税收等理论,为进行我国县乡财政收支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介绍了我国县乡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和现状特征,并以四川省广元市XY县为例来分析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县乡财政收支的矛盾状况,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借鉴其他国家在地方财政收支上的经验,提出了农业税取消以后我国县乡财政收支体制的改善对策。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在这里首先界定了县乡财政这个概念,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级财政的各项职能将逐渐弱化,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将把研究重点落脚到县级财政上,乡级财政的有关内容只是在适当且必要的地方加以阐述。本章还就全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先导性说明。第二章介绍全文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引入农业弱质性理论,说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理论依据,通过公共财政理论、公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加以阐述。接下来介绍公共产品理论,从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出发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问题,得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意义:一是解决农民最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最后介绍相关的财政与税收理论,其中涉及到财政分权理论、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理论和税收划分理论等等。第三章是对我国县乡财政体制的历史变迁的回顾与评价。我国的地方财政体系始于解放区财政,建国初期主要包括大区和省两级,1952年11月,首次建立了县级预算制度,从1953年起,我国就实行中央、省、县三级预算。1983年10月,在实行政社分开的基础上,各地重新修复和建立了乡政权,在乡级政权修复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乡级财政。从此我国的地方财政体系发展到包括省、市、县、乡四个级次。本章余下的部分主要讨论现行县乡财政体制中的问题,包括县乡财政体制运行不畅,县乡财政的事权与支出结构不合理,县乡财政的财权与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政级次过多影响县乡财政等等。可以看出,县乡财政收支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转移支付不足、财权与事权的分离、机构和人员臃肿、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以及中央上交太多。第四章以四川省广元市XY县为例,通过对该县2000年到2005年的县级财政收支数据比较,分析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县乡财政的收支状况。本章比较了广元市XY县历年财政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和结构、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和结构,通过计算几组财政自给率,从而分析了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第五章对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财政体制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各国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等内容,并从中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之处。第六章是对取消农业税之后县乡财政收支体制的改善建议。首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其次,合理界定县乡财政职能,考虑当前实际,我国政府尤其要按照“小越位、小缺位”的原则界定财政的职责范围,从政府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出发,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然后调整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可以考虑减除乡级财政,把乡级政府变成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推行“乡财县管”的措施,从而建立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以便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范;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努力解决县级财政收支困难。本文的主要贡献:第一,本文对农业税取消之后县乡财政收支进行研究,选取典型农业县为代表,以农业税取消为分水岭,计算该县的财政自给率,通过比较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对该县财政收支的影响。第二,本文认为县乡财政收支范围及其划分依赖于财政体制,不同的财政体制下,县乡财政收支范围是不同的。我国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划分主要是由上级政府决定,地方政府收入的筹集、支出的发生是在上级政府已经设计好的模式下进行。因此,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不仅仅要发展县域经济,还有必要完善县乡财政的收支范围。第三,本文认为政府层级过多不利于各级政府间事权的划分。现有的分税制改革研究往往只重视政府层级过多造成各级政府收入划分的困难,忽略了政府层级过多不利于事权划分的问题。本文认为目前的五级政府是不利于事权的有效划分,两到三级政府就可以有效实现地方职责的划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我国取消农业税后的全国县乡财政收支数据未能获知,加之县乡财政收支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难以收集,本文仅能通过个案予以分析,选取一个典型农业县的调查数据,今后还需通过多种手段搜集相关数据以继续深入研究。二是关于文中的一些初步构想,如从政府行为的角度出发,从财政收入、支出格局是如何形成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县乡财政困难的化解之策,以及转移支付监管体系的完善等,仅是一种粗线条构思,若付诸实践还需进一步细化,以增强可操作性。另外,由于笔者作为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在资料的把握、知识积累、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水平有限,难免造成文章在准确性和透彻性方面的局限,因此,还请各位老师予以批评和指正,以助于日后改进。

二、取消农业税——一项还富于民的制度安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取消农业税——一项还富于民的制度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1)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难点与创新
    四、主要人物、概念及相关说明
第一章 饶阳县与五公村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饶阳县的基本情况
        一、饶阳县的建置沿革
        二、饶阳县的自然条件
        三、饶阳县的人地关系
        四、自然环境制约下的农家经营行为
    第二节 五公村的基本情况
        一、五公村的建置沿革和自然条件
        二、五公村的人地比例关系和土地分配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合伙组”时期的自发组织(1944-1949)
    第一节 从打绳组到土地合伙组
    第二节 合伙组的迅速扩张与退组风波
    第三节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合伙组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省、国模范(1950-1951)
    第一节 从“合伙组”到“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节 从河北省农业劳模到全国丰产模范
    小结
第四章 一波三折的大社(1952—1955年)
    第一节 初建“大社”
    第二节 “整社”
    第三节 恢复“大社”与尝试向“集体农庄”过渡
    小结
第五章 平稳过渡的高级社(1956-1958)
    第一节 成立高级社
    第二节 高级社的巩固与发展
    小结
第六章 制度与绩效: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一节 合伙组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第三节 大社和高级社时期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一、社员入社、出社
        二、组织系统和干部选举
        三、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的理论前提
    2.1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道德基础
        2.1.1 天地之间人为贵
        2.1.2 弱势群体优先
        2.1.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2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施政原则
        2.2.1 反对聚敛,藏富于民
        2.2.2 治国以礼,公平分配
        2.2.3 义利两有,取财有道
第三章 先秦儒家视域下的贫困群体及贫困产生原因
    3.1 先秦儒家对贫困群体的界定
        3.1.1 贫困群体之一:老人与幼儿
        3.1.2 贫困群体之二:残疾人
        3.1.3 贫困群体之三:病人
    3.2 儒家视域下贫困发生的原因
        3.2.1 自然灾害:不可抗力
        3.2.2 兼并之战:时代浪潮
第四章 先秦儒家实现贫困治理的途径机制
    4.1 广施仁政:贫困治理的政策基础
        4.1.1 正经界与开井田
        4.1.2 置民恒产
        4.1.3 轻徭薄赋
        4.1.4 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4.1.5 灾荒救助
    4.2 从物质到精神:贫困治理的超越向度
        4.2.1 富而后教:贫困治理的道德提升
        4.2.2 修身养性:贫困治理的人格建构
        4.2.3 王道与大同:贫困治理的理想境界
第五章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的启示与反思
    5.1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现实启示
        5.1.1 坚持以民为本的扶贫理念
        5.1.2 让利于民,多予少取的惠民政策
        5.1.3 公正合理的分配与救济弱势相结合
        5.1.4 想民所想的情感治理
    5.2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历史反思
        5.2.1 过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5.2.2 忽视制度的建设
        5.2.3 扶贫政策缺乏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高额税负: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一节 企业面临沉重税收负担
        一、企业税负比重高
        二、减税效果不显着
    第二节 税负过重阻碍企业发展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二、诱发死亡税率的论争
    第三节 高额税负影响税法遵从
第二章 理论源流:减税降负的法理依据
    第一节 古代轻徭薄赋理念
        一、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
        二、并税种,优化税制结构
    第二节 纳税人税负从轻权
        一、纳税人享有税负从轻的权利
        二、税负从轻应以正当途径实现
    第三节 国际税制改革理念
    第四节 减税降负与利益平衡
        一、税收利益的协调
        二、税负高低的评判
        三、减税降负的保障
第三章 现状检视:减税降负的实践困境
    第一节 减税降负之现状梳理
        一、部委成为减税主导者
        二、减税政策更新速度快
        三、减税降负侧重点明显
    第二节 减税降负之效果阐释
        一、减税降负降低企业负担
        二、减税引发新的税负不公
        三、减税导致央地博弈再起
    第三节 法治化不足之原因剖析
        一、税权配置不适宜
        二、减税操作不规范
        三、税收优惠不合理
第四章 路径依赖:减税降负的法治规范
    第一节 提升减税理念法治化水准
        一、落实税收法定与实质公平
        二、推进税制转型与体制改革
    第二节 遵循减税降负法治化路径
        一、税收负担降减法治化
        二、税外负担降减法治化
    第三节 协同税收征管法治化改革
        一、强化税款征收与管理
        二、注重反避税规则施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研究进展
        二、对税收收益权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税收收益权的基本界定
        一、税收收益权的概念内涵
        二、税收收益权的权属辩析
        三、税收收益权的法律关系反思
    第二节 税收收益权分配的基本内涵
        一、税收收益权分配的宪法依据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的不同分类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的调整方式
    第三节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渊源
        一、社会契约理论
        二、财政分权理论
        三、分配正义理论
        四、纳税人权利保护理论
第二章 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的法源梳理
        一、我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二、我国宪法相关法中的有关规定
        三、我国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
        四、我国非正式法源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基本原则
        一、权源基础:人民主权原则
        二、法源基础:法治原则
        三、财源基础:税收法定原则
        四、分配基础:平等原则
    第三节 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主要约束
        一、秩序约束:两个积极性原则
        二、责任约束:权责统一原则
        三、边界约束:保障人权原则
第三章 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进展及其不足
    第一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进展
        一、1950-1979年:中央财政集权旧模式
        二、1980-1993年:中央弱地方强模式
        三、1994年至今:中央强地方弱新模式
    第二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在立法与行政中的不协调
        一、现行税收收益权法源的宪法缺失
        二、税收收益权立法的合宪性审查缺位
    第三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央地政府间的分配失衡
        一、政府间的税收收益和支出责任严重失衡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标准不利于调动积极性
        三、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协调机制未规范
第四章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单一制国家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一、法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二、日本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第二节 联邦制国家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一、美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二、德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第三节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国际经验的启示
        一、税收收益权的创设普遍源自宪法授权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秩序普遍受宪法规制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的调整亦受宪法规制
第五章 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间的关系
    第一节 理顺税收法定原则的关键要求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入宪
        二、明确税收收益权的立法权归属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规则的法定
    第二节 优化税收收益权依宪运行的立法路径探析
        一、税收收益权入宪的建议
        二、依宪制定《财政收支法》
        三、规范宪法解释机制
    第三节 对税收收益权的立法监督
        一、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审查主体
        二、厘清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
        三、健全合宪性审查的程序机制
    第四节 对税收收益权的执法监督
        一、完善各级人大的预算监督制度
        二、优化税收收入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六章 理顺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第一节 调整税收收益权分配秩序的宪法基础
        一、以两个积极性原则为前提
        二、以财政平衡原则为基础
        三、以税权谦抑原则为边界
    第二节 厘清影响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的宪法规制因素
        一、基础性因素的反思
        二、决定性因素的反思
        三、影响性因素的反思
    第三节 优化税收收益权的分配调整
        一、共享税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的宪法规制
        二、适度谦抑中央的税收收益权
        三、适度加强地方的税收收益权
        四、优化省以下税收收益权的分配
    第四节 协同优化税收返还的分配
        一、税收返还的分配调节机制
        二、税收返还的优化调整路径
    第五节 完善税收收益权分配的争议解决机制
        一、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正义
        二、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 ——基于财政收入集权和土地财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主要内容概览
    1.3 研究思路图解
    1.4 对本文几个概念的说明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式分权"与公共品提供:文献综述
    2.1 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
        2.1.1 第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2.1.2 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2.1.3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提供理论的新进展:民主决策过程及实证研究
    2.2 "中国式分权"的收益与代价
        2.2.1 中国的政治中央集权与政策执行模式
        2.2.2 "中国式分权"的收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奇迹"
        2.2.3 "中国式"分权的代价:政府多任务的激励扭曲
    2.3 "中国式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失衡
        2.3.1 公共品供给的失衡:地方政府的偏好替代
        2.3.2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第三章 中国的财政体制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制度背景
    3.1 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的变迁
    3.2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体制现状
        3.2.1 地方政府的财政融资结构
        3.2.2 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划分
    3.3 当前财政体制的弱点与缺陷
        3.3.1 转移支付体制不完善
        3.3.2 过多的地方政府层级结构和"扩权强县"改革
        3.3.3 财政分权与财政自主权:一个概念的辨析
        3.3.4 地方政府非税收收入的膨胀
    3.4 地方政府的治理体制
    3.5 结束语
    附录
        1 M型组织结构和U型组织结构
        2 财政承包制的具体制度安排
        (1) "分灶吃饭"体制
        (2) 财政包干体制
        3 "扩权强县"改革的制度背景
第四章 财政收入集权增加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吗?——以河南省减免农业税为例
    4.1 引言
    4.2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和分税制改革的缺陷
        4.2.1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4.2.2 分税制改革是一项"未完成的改革"
    4.3 研究思路和农业税改革背景
        4.3.1 研究基本思路
        4.3.2 农业税改革的过程
    4.4 计量模型和变量设计
        4.4.1 计量模型
        4.4.2 变量和指标设计
    4.5 实证结果
        4.5.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4.5.2 回归结果和解释
        4.5.3 稳健性检验
    4.6 实证结果的一个扩展:财政收入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结构
    3.7 结论
    附录
        1 双重差分方法介绍
        2 稳健性检验中动态面板方法介绍
        3 稳健性检验的结果
第五章 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品提供
    5.1 引言
    5.2 "土地财政"的制度背景
        5.2.1 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5.2.2 土地转让收入的迅速膨胀
        5.2.3 土地出让金的特点
    5.3 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
        5.3.1 理论模型
        5.3.2 对模型的讨论
    5.4 实证检验
        5.4.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5.4.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5.4.3 实证结果
        5.4.4 稳健性检验
    5.5 结论与政策启示
    附录
第六章 结论、政策含义和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蕴含
        6.2.1 改革政治治理体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6.2.2 调整财政收支关系,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6.2.3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范化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方案
    1.4 论文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镇财政体制的理论分析
    2.1 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2.2 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制度的理论分析
    2.3 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3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比较
    3.1 亚洲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2 欧美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3 各国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第4章 中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考察
    4.1 中国乡级政权和乡镇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
    4.2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历史进程的简要回顾
    4.3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沿革
第5章 研究框架与样本统计描述
    5.1 研究思路与调查方案
    5.2 现阶段乡镇财政的基本情况
    5.3 现阶段乡镇财政履行农村公共职能的状况
    5.4 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及分布特征
第6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乡镇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6.2 乡镇债务与公共产品供给
第7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影响的实证分析
    7.2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分析
第8章 研究结果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政策建议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调查方案及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和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
        1.2.2 我国经济结构研究回顾
        1.2.3 我国城乡结构研究综述
        1.2.4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3.2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3.3 比较研究的方法
    1.4 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2章 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2.1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内涵分析
        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达到小康社会的基本经济指标
        2.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2.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矛盾
    2.2 和谐社会的相关经济理论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科学发展理论
    2.3 和谐社会与经济结构相关性分析
        2.3.1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构内涵的认识
        2.3.2 经济结构效应的机理分析
    2.4 用和谐社会原则指导经济结构调整
        2.4.1 对和谐社会内涵的深入解读
        2.4.2 社会和谐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2.4.3 用和谐社会原则指导经济结构优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和谐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3.1 中国、俄罗斯、中东欧经济转轨比较研究
        3.1.1 低度和谐中的停滞与经济转轨
        3.1.2 以效率为目标的经济转轨与社会两极分化
        3.1.3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经济转轨的目标
    3.2 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3.2.1 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
        3.2.2 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对象
        3.2.3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3.2.4 美国经验对我国当前结构调整的借鉴意义
    3.3 经济结构调整:国外的进展与中国的选择
        3.3.1 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脉络是全球化和高技术化
        3.3.2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脉络是补牢和融入
        3.3.3 转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在于制度建设
        3.3.4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全球化与城市化和工业化
        3.3.5 经济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分析
    4.1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4.2 河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4.3 河北省经济发展增长模式
        4.3.1 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资源
        4.3.2 开发与节约并重,发展循环经济
        4.3.3 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自主创新
        4.3.4 搞好生态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4.4 构建“和谐河北”的基础、思路和目标
        4.4.1 构建和谐河北的基础
        4.4.2 构建和谐河北的思路
        4.4.3 构建和谐河北的目标
    4.5 和谐社会标准中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的构成体系
        4.5.1 产业结构
        4.5.2 城乡经济结构
        4.5.3 区域经济结构
    本章小结
第5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5.1 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
        5.1.1 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科技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5.1.2 生产外包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5.1.3 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成为发达国家发展重点
        5.1.4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5.2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
        5.2.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5.2.2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2.3 农产品结构将面临大的调整
        5.2.4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5.3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脉络
        5.3.1 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和分类
        5.3.2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脉络
    5.4 河北省产业结构关键影响要素分析
        5.4.1 资源特点与产业结构
        5.4.2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5.4.3 传统产业与产业结构
        5.4.4 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
        5.4.5 政府行为导向与产业结构
    5.5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重点
        5.5.1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5.2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本章小结
第6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研究
    6.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及根源剖析
        6.1.1 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6.1.2 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6.1.3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根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6.2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评析
        6.2.1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
        6.2.2 河北省低水平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6.2.3 河北省低水平城市化的原因剖析
    6.3 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重点及其政策工具
        6.3.1 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重点
        6.3.2 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的政策工具
    本章小结
第7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研究
    7.1 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7.1.1 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布局演变
        7.1.2 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1.3 造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因素分析
    7.2 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演进趋势
        7.2.1 国家层面的区域关注点: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
        7.2.2 河北省区域格局:“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7.2.3 产业增长点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7.3 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
        7.3.1 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7.3.2 全面推进“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
        7.3.3 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壮大沿海经济带
        7.3.4 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7.3.5 要坚持把城市化摆在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加快城市化进程
        7.3.6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投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本章小结
第8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财政税收结构调整研究
    8.1 税收影响经济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
        8.1.1 税收政策影响需求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8.1.2 税收政策影响供给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8.1.3 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8.2 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8.2.1 尽快地实现从经济建设主体向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
        8.2.2 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8.3 财政税收在构建和谐河北中的作用
        8.3.1 我国现阶段税收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8.3.2 财政在构建和谐河北中的作用
        8.3.3 税收在构建和谐河北中的作用
    8.4 构建和谐河北的财政税收政策取向
        8.4.1 构建和谐河北的财政政策取向
        8.4.2 构建和谐河北的税收政策取向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全文总结
        9.1.1 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9.1.2 国外经济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9.1.3 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分析
        9.1.4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9.1.5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研究
        9.1.6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研究
        9.1.7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河北省财政税收结构调整研究
    9.2 研究展望
        9.2.1 建立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研究
        9.2.2 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全面和谐社会研究
        9.2.3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农业税取消背景下的县乡财政收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2 已有研究成果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分析思路与逻辑结构
    1.4 主要贡献和可能的创新
    1.5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农业税取消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
    2.3 财政与税收理论
3. 我国县乡财政体制的变迁与评价
    3.1 县乡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
    3.2 现行县乡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3.3 现行县乡财政体制的主要问题
    3.4 原因分析
4.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县乡财政的收支状况——以XY 县为例
    4.1 县乡财政收入
    4.2 县乡财政支出
    4.3 县乡财政收支平衡研究
5. 地方财政收支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5.1 联邦制国家的地方财政体制考察
    5.2 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财政体制考察
    5.3 其它国家的经验
    5.4 对我国县乡财政收支的启示
6.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县乡财政收支的改善对策
    6.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6.2 县乡财政职能的合理界定
    6.3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6.4 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
    6.5 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取消农业税——一项还富于民的制度安排(论文参考文献)

  • [1]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研究(1944-1958)[D]. 樊孝东. 河北大学, 2020(03)
  • [2]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研究[D]. 梁晔赫. 河北大学, 2020(08)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4]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D]. 张旭光.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D]. 蚁佳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 ——基于财政收入集权和土地财政的视角[D]. 左翔. 复旦大学, 2011(12)
  • [7]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
  • [8]基于乡镇财政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 樊宝洪.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9]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研究[D]. 杨汭. 天津财经大学, 2007(09)
  • [10]农业税取消背景下的县乡财政收支研究[D]. 王渠.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废除农业税——回归富人的制度安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