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B新型家用消毒液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玮,王涛,陈建国,魏艺丹,李强,曹宏志,汪芳芳[1](2021)在《一款喷雾拖把适配的多功能消毒液》文中指出我们团队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研制了一款多功能消毒液,填补了市售喷雾拖把没有专用适配消毒液的空白。通过实验室检测,此款多功能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此外,由于配伍了多种天然精油成分,使其兼具净化空气、舒缓呼吸道、除臭驱虫及舒缓情绪等多种身心功效,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袁鹏[3](2021)在《防疫消毒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突发并迅速席卷全球,防疫设施空前紧张,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风险高居不下,传统消毒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还具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开发智能防疫消毒机器人对防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了一种二维码视觉导航方式防疫消毒机器人,对机器人的功能需求、机械机构、零部件选型、控制策略及算法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详细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防疫消毒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针对防疫现场环境特点及操作人员要求,总结了机器人实际功能需求;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确定了关键零部件型号尺寸及性能,集成AMR与机械臂,构建了防疫消毒机器人三维模型,完成了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布置。基于STM32自动化控制原理,运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思想,搭建防疫消毒机器人软硬件系统平台,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电路,选择STM32F103VET6系列芯片作为系统主控MCU,确定了数据采集及元器件控制逻辑,完成了机器人的导航及消毒控制;开发了语音识别及语音合成等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语音下发指令,语音播报工作状态;完成了机器人自主导航、校正、定位、回桩等动作,机器人续航能力可达10h,过氧化氢雾化效率达36L/天,酒精溶液每次更换可消毒200个门把手。在研究PID控制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结合机器人现场工作的需求,针对机器人现场测试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模糊PID算法。通过对PID积分项的优化有效提升了机器人导航偏差校正的性能。基于MATLAB编程实现对机器人偏差校正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使机器人偏差校正时间缩短至1.2s,缩减幅度达到52%,侧向偏差处于±20mm范围内,角度偏差处于±3°范围内,有效提升了防疫消毒机器人的整体工作性能。在室内场地布置二维码阵,对机器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使机器人侧向偏差处于±25mm范围内,角度偏差处于±2°范围内,角速度处于[-0.11rad/s,0.06rad/s]范围内,控制在±0.15rad/s以内,改进算法可有效提升机器人偏差校正能力;机器人可识别开始喷雾、停止喷雾、升高、降低、打开紫外灯、关闭紫外灯、前进、后退等语音指令并完成对应动作,检测到有人时可关闭紫外灯,紫外灯有效消毒半径为2.5m,机械臂末端结构可对门把手进行消毒。
窦春霞[4](2021)在《基于生活化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内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并实施。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出台和实施给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被首次提出,这对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新课标倡导教学的情境性,即提倡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与生产生活相贴近的化学知识。该论文探究的基于生活化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活动等方式去内化知识。此教学模式的优势,从学生角度分析,首先体现在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生活经验迁移到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益于终身发展的化学知识;其次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师角度来说,有利于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即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各项化学技能的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我国相关主题的研究,仅给出内涵或仅关注在教学内容上化学与生活的关联,但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构建具体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内部结构和教学环节的研究很少。笔者在分析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等理论的基础上,将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2004版)与《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材中生活化情境栏目的呈现方式、情境数量及情境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山东省某高中师生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调查,总结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操作模式,包括“确定目标,激发情感;学情分析,选取素材;围绕主题,设置问题;优选策略,创设氛围;强化评价,迁移运用”五个教学环节。基于此操作模式,选取鲁科版新教材中微项目“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以84消毒液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围绕“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情境主线,创设了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将此模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分析了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研究过程中发现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有利于开发利用新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活化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通过该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去探究化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该研究可为将生活化素材引入化学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为中学化学教师的生活化情境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汤庆坤,黄深惠,蒋满贵,黄红燕,潘志新,陆瑞好,王霞,黄旭华[5](2020)在《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验证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的稳定性、对金属的防腐性、对家蚕病原的有效性及蚕作的安全性。【方法】以家蚕"932×芙蓉""桂蚕2号"为实验品种,首先对新型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进行稳定性和腐蚀性的探究,然后对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进行试验处理,以探究杀灭家蚕病原(家蚕微粒子孢子、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孢子)的有效性及蚕作安全性。【结果】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降低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对家蚕微粒子孢子、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孢子均有较好的灭活作用,消杀时间分别为4 min、8 min、4 min;在虫蛹生命率、茧质、卵量等部分指标方面,稍微优于漂白粉精组。【结论】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对蚕作安全,适用于蚕业机械化、规模化和绿色环保发展。
彭洁[6](2020)在《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r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由于新生血管生长伴随出血、渗出、增生等病理性改变造成的致盲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血管内皮细胞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长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VEGFR)特异性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在血管形成过程起着关键作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是目前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唯一通过FDA批准的抗VEGF药物。其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试验所证实,然而雷珠单抗是专为眼内使用而合成的Fc段缺失的单克隆小抗体片段,其合成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其药物半衰期大大缩减,在临床治疗中难以长时间的维持其作用效果,现有的应用雷珠单抗均基于4周一次的玻璃体给药,因此雷珠单抗眼用缓释或者控释长效制剂的研发,在未来雷珠单抗广泛应用眼部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基于小分子水凝胶的雷珠单抗眼部给药体系,延长雷珠单抗在眼内的有效滞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研究内容和方法:1.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的配制;2.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的眼部药代动力学比较及安全性初步分析;3.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OIR)模型的建立;4.比较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在OIR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1.成功配制浓度为10mg/ml的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2.通过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房水及玻璃体的雷珠单抗浓度,发现在不同时间点,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较雷珠单抗注射液能有更高的体内药物释放浓度;HE染色显示两组视网膜各层次的厚度无明显异常;3.通过HE染色与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证明成功建立OIR模型;4.通过视网膜HE染色、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与PCR发现,对于OIR模型,在相同的时间点,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较雷珠单抗注射液能产生更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并证明其能延长雷珠单抗眼内有效滞留时间和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通过OIR模型证明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比雷珠单抗注射液有更持久的药物释放和治疗效果,为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眼部缓释给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证据。
毛仁杰,刘英,梁国雄,潘慧娟,张蕾[7](2020)在《多用途家居消毒液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具有安全高效、广谱抗菌的特点,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霉菌都有杀灭功效,应用前景良好。本文从溶剂、表面活性剂、助剂、PCMX用量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制得了稳定性良好、消毒性能优良的家居消毒液,为PCMX系列消毒液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
孙海龙[8](2019)在《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食品药品污染引发的大量社会问题,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据调查发现,每年国内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四十万之多,其中最主要致死的原因是民众不安全用药。为了杜绝食品药品污染从源头上堵截不合格产品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检测相关装备的研制至关重要。针对食品、医疗卫生安全等问题,本文完成了兼容多种样品的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工作原理设计,并重点针对安瓿瓶样品的自动集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安瓿瓶样品切割消毒功能模块、安瓿瓶开启机构功能模块和兼容处理多种样品集菌过程的功能模块设计,组合各功能模块完成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原型样机的机械系统研发。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GMP人工集菌操作流程提出自动集菌操作系统的功能需求,对集菌操作系统各子模块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制定自动集菌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分析了安瓿瓶开启前预处理方法:V型切口处理及喷雾消毒处理,选用合金刀轮对安瓿瓶颈部进行V型切口预处理。建立消毒喷嘴雾化特性仿真分析,得到雾化喷嘴的最佳雾化距离,从而设计了安瓿瓶切割消毒于一体的机械结构。(3)基于工程上V型切口脆性断裂基本理论,导出安瓿瓶Ⅴ型切口断裂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c和构件材料应变断裂韧度K10c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安瓿瓶Ⅴ型切口Ⅰ型、Ⅱ型和Ⅰ-Ⅱ复合型断裂的脆性断裂准则。根据脆性断裂准则,对Ⅴ型切口的安瓿瓶进行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应力、应变主要集中在安瓿瓶的颈部,安瓿瓶沿颈部平整断裂。(4)完成安瓿瓶开启机构和兼容处理多种样品集菌过程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并对安瓿瓶开启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仿真,验证该开瓶机构设计的合理性。结合集菌系统运行工况对机械系统关键结构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机械结构工作的可靠性并改善不合理的设计,完成样机的试制和调试,调试完成后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可以自动按要求完成整个集菌过程的全部功能。本文设计可实现安瓿瓶样品集菌过程自动化,提高集菌过程的效率,同时降低以往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人员失误导致假阳性菌检测结果的情况,降低了企业重复检测、原因分析等方面的支出。
李莹莹[9](2013)在《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氯作为第四代杀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二氧化氯在极低浓度下能杀灭许多致病细菌,因此在空气消毒方面已成为高安全、高利用率、高普及率、零残留的杀菌消毒剂,但目前存在使用不便、腐蚀等缺点,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二氧化氯片剂组方工艺、杀菌效果、缓释机理及减少腐蚀性。通过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研究,1.0m3的染有细菌的密闭舱中和40 m3的普通房间内,当二氧化氯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2mg/l时,维持30min,对密闭舱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超过99.90%,同时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可达90.00%以上。通过单组分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配方为主剂亚氯酸钠为18%、活化剂为2%、干燥剂氯化钙10%、泡腾剂柠檬酸为50%和碳酸氢钠6%、缓蚀剂钼酸钠10%和含氟表面活性剂0.05%、绿茶香精0.1%,其余组分为硫酸钠填充剂。压片工艺主要是控制片剂车间的温湿度,在常温下,湿度应控制在25%以内。中试得出的片剂完整、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标准符合2010版《药典》要求。稳定性实验二氧化氯含量损失7.9%,符合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制备的消毒液48小时含量基本稳定。另外利用消毒片制备的消毒液对比普通二氧化氯泡腾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将中度腐蚀降为轻度腐蚀,大大降低腐蚀速率。通过1m3密闭舱和40 m3宿舍实验,用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配置100mg/L消毒液,按比例10 ml/m3使用,停留30min,使用普通喷雾杀菌率较低,但相对于密闭舱气溶胶喷雾以及气体熏蒸时,人工染菌杀灭率可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99%以上,在宿舍现场试验空气中自然菌杀灭率可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90%以上。
刘来胜[10](2013)在《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饮水安全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以为甚。雨水集蓄利用因其具有适用于分散居民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通过修建水窖、水柜等小型集雨设施解决了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以细菌为代表的集雨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我国农村地区居住相对分散,受社会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常规集中式水厂不能在农村地区普及,通常情况下,农户只进行蓄前粗滤和蓄后沉淀,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去除集雨水中的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必须进行集雨水深度处理以保障集雨水饮用安全。慢滤技术已有两百年的发展历史,该技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进行水质净化,其优异的水处理效果获得了广泛赞誉。慢滤技术具有运行维护简单,制水成本低廉,处理出水不需要化学消毒即可达标等特点,但该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尚不清楚,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以期能够减少滤料堵塞机率,提高去除效率,延长运行周期,优化运行管理。本论文设计加工了4个生物慢滤反应器(编号为1#、2#、3#、4#),分别装填不同粒径滤料(0.15-0.3mm、0.3-0.9mm、0.9-1.35mm、0.3-0.9mm),其中4#生物慢滤反应器进行避光遮挡。通过测定氨氮、重金属、有机物、浊度、细菌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了生物慢滤技术最优设计和运行参数:①滤料粒径最优为0.3-0.6mm。②滤料装填高度最优为0.6-0.9m。③运行适宜温度为15-35℃。④滤速最优为0.2m/h-0.6m/h。本论文揭示了生物慢滤反应器中存在硝化反硝化作用,其硝化作用发生在滤器上部0.5m内,反硝化作用在滤器下部完成。当C/N比为1.6-1.8时,有利于硝化反硝化作用进行。通过对滤床不同深度滤料扫描电镜分析,菌落总数、SS、POC取样测试,生物慢滤反应器避光对比试验等,深入探讨了生物慢滤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表层生物黏膜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食物链;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2cm高度范围的滤料中,滤床高度为90cm即能保证出水水质,为生物慢滤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数据;适当的遮挡避光措施既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增加运行周期,又不会降低处理效果,对于生物慢滤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三套集雨水处理装置:家用自动生物慢滤水处理设备、慢滤池表层微生物黏膜清除装置、家用电解食盐水消毒液发生器。研发的这些装置为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物慢滤技术对集雨水中的浊度、色度、臭味、有机物、氨氮、重金属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要求。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近年来的持续大旱为当地政府如何优化利用水资源敲响了警钟,雨水收集处理后饮用为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探寻了新途径。
二、JB新型家用消毒液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B新型家用消毒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款喷雾拖把适配的多功能消毒液(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功能消毒液配方 |
(一)消毒成分——双链季铵盐 |
(二)功效成分——天然精油 |
(三)清洁成分——小苏打 |
(四)辅助成分——天然乳化剂 |
二、多功能消毒液特色 |
三、消毒灭菌效果评价 |
(一)实验地点 |
(二)实验流程 |
(三)实验结果计算及菌落换算: |
四、前景与展望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防疫消毒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防疫消毒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防疫消毒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防疫消毒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防疫消毒机器人主要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自主导航技术 |
1.3.2 车体驱动控制技术 |
1.3.3 消毒技术 |
1.3.4 目标识别技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布置 |
第二章 防疫消毒机器人总体功能分析 |
2.1 消毒功能分析 |
2.1.1 紫外线消毒功能 |
2.1.2 过氧化氢消毒功能 |
2.1.3 酒精消毒功能 |
2.2 移动功能分析 |
2.2.1 自主导航功能 |
2.2.2 自主校正功能 |
2.2.3 自主定位功能 |
2.2.4 自主回桩充电加液功能 |
2.3 安全性 |
2.4 续航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疫消毒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 |
3.1 紫外线消毒装置设计 |
3.1.1 灯管选型 |
3.1.2 灯管布置 |
3.1.3 人体红外检测传感器选型 |
3.1.4 紫外灯消毒装置结构布置 |
3.1.5 紫外线消毒装置驱动系统设计 |
3.2 过氧化氢消毒装置设计 |
3.2.1 雾化片选型 |
3.2.2 过氧化氢消毒装置结构布置 |
3.2.3 过氧化氢消毒装置驱动系统设计 |
3.2.4 过氧化氢消毒液箱体积计算 |
3.3 酒精消毒装置设计 |
3.3.1 机械臂选型 |
3.3.2 末端消毒结构设计 |
3.3.3 酒精消毒液箱体积计算 |
3.4 语音交互系统设计 |
3.4.1 语音识别模块选型 |
3.4.2 语音合成模块选型 |
3.4.3 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
3.4.4 语音合成系统设计 |
3.5 防疫消毒机器人总体结构布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疫消毒机器人二维码视觉导航控制系统设计 |
4.1 二维码视觉导航原理 |
4.2 模糊PID控制算法原理 |
4.3 模糊PID算法的改进 |
4.4 AMR二维码视觉导航偏差校正控制系统设计 |
4.4.1 AMR偏差校正总体方案 |
4.4.2 AMR偏差校正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样机制作与实验 |
5.1 样机制作 |
5.2 AMR偏差校正实验 |
5.3 消毒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生活化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改革的要求 |
1.1.2 新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4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要求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活化教学情境 |
2.1.2 教学模式 |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学习动机理论 |
2.2.3 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第3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生活化教学情境素材对比及现状调查 |
3.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旧教材内容宏观对比 |
3.2 对比分析方法 |
3.3 对比分析结果 |
3.4 生活化情境教学现状 |
3.4.1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目的 |
3.4.2 调查对象 |
3.4.3 学生问卷统计分析 |
3.4.4 教师问卷统计分析 |
第4章 高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践 |
4.1 基本操作模式 |
4.2 模式应用说明 |
4.3 教学设计案例—“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
4.3.1 教学设计基础 |
4.3.2 教学资源开发 |
4.3.3 教学实施框架 |
4.3.4 选取教学策略 |
4.3.5 实施教学评价 |
4.3.6 教学过程实录 |
4.3.7 教学反思 |
4.4 教学效果分析 |
4.4.1 教师访谈结果 |
4.4.2 学生访谈结果 |
4.4.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5.1 研究结论 |
5.2 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生活化情境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以 84 消毒液为例”的教学设计应用的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蚕品种 |
1.2 供试病原 |
1.3 试验药品 |
1.4 试验方法 |
1.4.1 缓蚀性试验 |
1.4.2 稳定性试验 |
1.4.3 家蚕病原杀灭效果试验 |
1.4.4 蚕室消毒效果及蚕作安全性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缓蚀性试验结果 |
2.2 稳定性试验结果 |
2.3 病原杀灭试验结果 |
2.4 蚕室消毒效果及蚕作安全性试验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6)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 |
1.2 缓释/控释体系 |
1.3 雷珠单抗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的眼部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初步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比较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与雷珠单抗注射液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的治疗效果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多用途家居消毒液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概况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配方探究 |
2.2.1 溶剂的选择 |
2.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2.3 助剂的选择 |
2.2.4 PCMX用量的筛选 |
3 消毒液性能测试 |
3.1 菌落总数 |
3.2 消毒杀菌测试 |
3.3 现场消毒测试 |
3.4 金属腐蚀性 |
3.4.1 消毒液原液的金属腐蚀性 |
3.4.2 消毒液应用液的金属腐蚀性 |
3.5 小结 |
4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管理规范 |
5 结论 |
(8)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安瓿瓶开启操作研究现状分析 |
1.3.2 软管精确定位技术研究 |
1.3.3 软管的限流装置研究现状分析 |
1.3.4 样品富集分装工艺研究现状分析 |
1.3.5 自动配药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工作原理 |
2.3 自动集菌操作系统设计原则 |
2.4 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 |
2.5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6 小结 |
第3章 安瓿瓶切割消毒模块设计 |
3.1 引言 |
3.2 安瓿瓶切割方法分析 |
3.3 安瓿瓶切割刀轮的选取 |
3.4 安瓿瓶消毒模块设计 |
3.5 安瓿瓶切割消毒模块机构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带V型切口的安瓿瓶脆性断裂准则及断裂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V型切口构件断裂问题 |
4.2.1 Ⅴ型切口构件断裂的基本模式 |
4.2.2 安瓿瓶Ⅴ型切口尖端的奇异应力场 |
4.3 带Ⅴ型切口的安瓿瓶断裂准则 |
4.3.1 带Ⅴ型切口的Ⅰ型脆性断裂准则 |
4.3.2 Ⅴ型切口断裂韧度K_c和断裂应力σ_c |
4.3.3 带Ⅴ型切口的Ⅰ与Ⅱ复合型脆性断裂准则 |
4.4 安瓿瓶脆性断裂仿真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
5.1 引言 |
5.2 安瓿瓶开启模块设计 |
5.2.1 安瓿瓶开启机构设计 |
5.2.2 基于ADAMS的安瓿瓶开启机构仿真 |
5.3 安瓿瓶工装夹具安置综合单元设计 |
5.3.1 工装设计参数指标 |
5.3.2 安瓿瓶工装安置模块模型设计 |
5.4 机械手操作抓取单元设计 |
5.4.1 关键部件的选取 |
5.4.2 机械手操作抓取单元结构设计 |
5.5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
5.5.1 ANSYS空间问题的有限元法 |
5.5.2 工装托盘仿真分析 |
5.5.3 机械手夹钳ANSYS分析 |
5.6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样机调试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现状 |
1.1.1 室内空气微生物种类 |
1.1.2 室内空气微生物来源 |
1.1.3 室内空气微生物特点 |
1.1.4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危害 |
1.2 目前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措施 |
1.2.1 物理方法 |
1.2.3 化学方法 |
1.3 二氧化氯应用于空气消毒 |
1.3.1 二氧化氯性质 |
1.3.2 二氧化氯固体制剂研究进展 |
1.3.3 二氧化氯用于空气消毒 |
1.4 所选课题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2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的探索性研究 |
2.1 实验仪器、药品及场所 |
2.1.1 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药品 |
2.1.3 实验场所 |
2.2 实验原理 |
2.3 本实验阶段的主要工作 |
2.4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
2.4.1 空气中细菌浓度的确定 |
2.4.2 二氧化氯在密闭空间杀菌效果的研究 |
2.4.3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模拟现场的杀菌效果的研究 |
2.4.4 模拟现场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处方工艺的研究 |
3.1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香精 |
3.3 主要原料筛选 |
3.3.1 固态二氧化氯释放剂的制备及测定 |
3.3.2 柠檬酸量的确定 |
3.3.3 活化剂量的确定 |
3.3.4 香精的筛选 |
3.3.5 泡腾崩解剂用量的筛选 |
3.3.6 缓蚀剂种类及量的筛选 |
3.3.7 正交试验优化处方 |
3.4 制备工艺考察 |
3.4.1 原始处方 |
3.4.2 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 |
3.4.3 粉末的流动性 |
3.4.4 物料前处理 |
3.4.5 混合步骤 |
3.4.6 压片 |
3.4.7 中试压片过程温度湿度的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的质量评价 |
4.1 性状 |
4.1.1 方法 |
4.1.2 结果 |
4.2 脆碎度 |
4.2.1 方法 |
4.2.2 结果 |
4.3 崩解时限 |
4.3.1 方法 |
4.3.2 结果 |
4.4 重量差异检查 |
4.5.1 方法 |
4.5.2 结果 |
4.5 硬度 |
4.6 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 |
4.7 空气消毒片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4.8 消毒片溶液缓释性的考察 |
4.8.1 实验方法 |
4.8.2 实验数据 |
4.8.3 实验结论 |
4.9 消毒片制备的溶液缓蚀特性数据 |
4.9.1 实验方法 |
4.9.2 实验数据 |
4.9.3 实验结论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杀菌特性的研究 |
5.1 实验内容概述 |
5.2 材料和器材 |
5.2.1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器材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模拟现场实验结果 |
5.4.2 现场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集雨水饮用系统组成及研究现状 |
1.2.1 集雨水收集单元 |
1.2.2 集雨水输送单元 |
1.2.3 集雨水处理单元 |
1.2.4 集雨水储存单元 |
1.3 集雨水水质特征 |
1.3.1 集雨水水质特征 |
1.3.2 集雨水污染来源与人群健康危害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集雨水质特征与初期弃雨 |
2.1 集雨水质特征 |
2.1.1 试验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2.2 初期弃雨量计算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初期弃雨装置研制 |
第三章 集雨水生物慢滤处理技术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用水 |
3.1.4 检测方法 |
3.1.5 试验内容 |
3.2 生物慢滤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生物慢滤脱氮性能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3.4 生物慢滤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
3.4.1 试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3 小结 |
3.5 生物慢滤技术中的生物作用研究 |
3.5.1 试验方法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3 小结 |
3.6 生物慢滤机械过滤作用研究 |
3.6.1 过滤机制 |
3.6.2 滤速调节 |
3.6.3 小结 |
3.7 生物慢滤模型构建 |
第四章 生物慢滤技术成果转化与设备研制 |
4.1 家用自动生物慢滤水处理设备研制 |
4.2 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研制 |
4.2.1 现有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技术现状 |
4.2.2 小型集中式慢滤池微生物黏膜层清除设备研制 |
4.3 生物慢滤技术的配套消毒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 |
4.3.1 家用消毒装置研制 |
4.3.2 家用消毒装置运行效果 |
4.3.3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慢滤技术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1 生物慢滤技术在分散式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1.1 单户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 |
5.1.2 生物慢滤技术的应用 |
5.2 生物慢滤技术在小型集中式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
5.2.1 技术示范地现状 |
5.2.2 技术应用情况 |
5.2.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四、JB新型家用消毒液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款喷雾拖把适配的多功能消毒液[J]. 刘玮,王涛,陈建国,魏艺丹,李强,曹宏志,汪芳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08)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防疫消毒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袁鹏.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于生活化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 ——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内容为例[D]. 窦春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型蚕用次氯酸钙复配消毒剂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汤庆坤,黄深惠,蒋满贵,黄红燕,潘志新,陆瑞好,王霞,黄旭华. 广西农学报, 2020(03)
- [6]雷珠单抗小分子水凝胶给药体系建立及其对RNV的疗效研究[D]. 彭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多用途家居消毒液开发研究[J]. 毛仁杰,刘英,梁国雄,潘慧娟,张蕾.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0(Z1)
- [8]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D]. 孙海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D]. 李莹莹.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10]生物慢滤技术研究及其在集雨水饮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D]. 刘来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