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密密[1](2020)在《广东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在绘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时,明确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要达到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解决随迁子女群体享有与户籍子女相同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二胎政策的放开,D市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日趋严峻,既面临着户籍学龄儿童的供给压力,又要同时兼顾随迁子女的供给。在这一背景下,研究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不仅仅是简单的解决D市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D市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也意义深远,更是探索解决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为主题,对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存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不足、义务教育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经过分析,认为政府统筹协调不够、在财政资金、土地空间、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及政府考核监督不力是影响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存在的具体原因,在借鉴深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经验的同时,结合D市的实际,提出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协调,统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计划及公共服务标准指引;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扩容提质,推动公办学校加快建设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供给考核体系及供给监督体系等建议。
雷元清,虢麟[2](2018)在《抓好“党小组带班组”管理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党工委积极探索实施"党小组带班组"管理,不断延伸支部堡垒"前沿阵地",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质量的创新提升。具体做法为:抓好"三个优化",实现"党小组带班组"组织融合;抓好"三项制度",实现"党小组带班组"机制融合;抓好"三个竞赛",实现"党小组带班组"目标融合。
周沁[3](2018)在《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晋江市经济发展增速显着,不但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之列,还排名全国第5位。对晋江来说,已占人口总量半壁的流动人口是其经济快速增长并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支撑。但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若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手段,三十多年来的计生工作成效将付诸东流。因此,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为管理部门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以晋江市实际情况为基础,梳理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相关概念,描述了晋江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现状,并对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制度、人员、资金等层面上问题类型,总结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不足、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最后,对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制度设计、构建信息化效率机制、推进计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今后晋江市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周从标[4](2004)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学科都关注和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活动,理应特别关注全球化问题。全球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当属新世纪初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之一。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和紧迫的历史任务,因此,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探讨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进行了说明。本文认为,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全球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全球化的起源、全球化的动力以及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文章认为,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真正含义和本质特征,已是摆在各国政界、学术界、企业界人士面前的难题。较为确切的界定是,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关于全球化的起源,亦即全球化的开端,也是国内外争论不休的一个全球化基本问题。笔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应该是二战之后,随着商品、服务、资本流动的跨国界的交易流动以及技术的国际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发端的。此前人类还经历了从猿转变到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依靠航海仪和天文学等科学技术推动的国际化过程。无论是社会化、国际化,还是全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更加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它已经、正在和将要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必须面对且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三部分(第二章),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理论。文章认为,伴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在这一背景下,所有区域和领
蚌埠铁路分局 安徽 蚌埠 233008[5](2003)在《深入推进政治工作“两个纳入”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 通过调研我们掌握了分局推进“两个纳入”的基本情况,找出了难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推进“两个纳入”的特点和成效 近年来,分局和基层单位在推进“两个纳入”,建立政治工作管理机制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
苏兰鑫[6](2003)在《第一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文中研究说明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需要近谋远虑的重大课题,因为它是我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形式,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正是我们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的第一管理者,要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态势;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凝聚力和发展创新力;要谋划并实现运输
袁长民[7](2003)在《“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铁道部党组提出:要把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这“两个纳入”是铁路企业多年政工实践经验的升华,也是一种机制创新,旨在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体系。 一是界定职责,明确共同负责的具体内容。企业管理涵盖了安全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各方面,涉及到人、财、物诸多要素。把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就能够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就能够使干部管理职责行使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从而有效解决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的问题。
汪传友[8](2002)在《关于两个纳入及其考核的探索与思考》文中认为 一、准确把握“两个纳入”的实践内涵,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两个纳入”,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略,也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铁道部政治部主任王宪魁在郑州局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两个纳入”的完整表述是,党委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和干部政绩
李国新,李嘉全[9](2002)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两个纳入”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施“两个纳入”是认真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朱元东[10](2002)在《加强作风建设 落实“两个纳入”》文中研究说明
二、“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的评价 |
1.3 研究预期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预期目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可行性分析、创新性与不足 |
1.4.1 可行性分析、创新性 |
1.4.2 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随迁子女 |
2.1.2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3章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
3.1 D市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
3.1.1 民办学校规模超过公办学校 |
3.1.2 本市外市户籍学生倒挂严重 |
3.2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3.2.1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
3.2.2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
3.2.3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
第4章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4.1.1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不足 |
4.1.2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 |
4.2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
4.2.2 政府资源投入不足 |
4.2.3 政府考核监督不力 |
第5章 深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 |
5.1 加大财政投入 |
5.2 加快学校建设 |
5.3 扶持民办教育 |
5.4 D市学习借鉴深圳经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6章 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
6.1 坚持党的领导,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协调 |
6.1.1 加强高位领导、统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计划 |
6.1.2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指引 |
6.2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扩容提质 |
6.2.1 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公办学校建设提高供给能力 |
6.2.2 做强薄弱环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供给质量 |
6.3 坚持绩效管理,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考核监督 |
6.3.1 建立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考核体系 |
6.3.2 健全督政督学的公共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监督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抓好“党小组带班组”管理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抓好“三个优化”, 实现“党小组带班组”组织融合 |
2 抓好“三项制度”, 实现“党小组带班组”机制融合 |
3 抓好“三个竞赛”, 实现“党小组带班组”目标融合 |
3.1 组织开展“攻擂夺旗”党小组季赛, 促进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完成 |
3.2 积极参加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竞赛, 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
3.3 组织开展“创优争星”党员竞赛, 促进员工队伍稳定 |
4 结束语 |
(3)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需要解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晋江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其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状况、措施 |
第一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
第二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现状 |
第三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措施 |
第三章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先进城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深圳市“网络集成化”服务管理模式 |
第二节 无锡市“大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厦门市“四平台”服务管理模式 |
第四节 国内先进城市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验总结 |
第五章 解决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之策 |
第一节 完善政策制度设计 |
第二节 构建信息化效率机制 |
第三节 推进计生服务供给侧改革 |
第四节 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 |
(一)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
(二) 全球化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
(三) 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
二、全球化起源 |
(一) 人类分工促进了社会化 |
(二) 资源争夺带来了国际化 |
(三) 新科技革命催生了全球化 |
三、全球化的动力 |
(一) 航海技术开辟了通向全球的道路 |
(二) 科技革命是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 |
(三)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
四、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
(一)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影响 |
(三)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理论 |
一、创新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
(一) 创新的涵义 |
(二) 创新的主要特征 |
二、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
(一)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
(二)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推动器 |
(三)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 |
三、勇于和善于创新,实现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
(一) 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
(二)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三) 努力增强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
(四) 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
第三章 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国内环境的新变化 |
二、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 |
(一) 全球化导致一部分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 |
(二) 全球化使一些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削弱 |
(三) 全球化威胁民族文化安全 |
(四) 全球化挑战舆论导向 |
(五) 全球化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 |
三、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一) 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
(二) 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基础 |
(三) 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的知识铺垫和宽广的全球视野 |
(四) 全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先进的载体 |
四、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创新之路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全球化语境下保持正确价值观念的需要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
一、观念与观念创新 |
(一) 观念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 |
(二) 观念创新的科学内涵 |
(三) 观念创新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四) 观念创新与解放思想和破旧立新 |
二、全球化背景下观念创新的必要性 |
(一)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 |
(二) 观念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 观念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精神力量 |
(四) 观念创新是思想革命不断深化的根本表现 |
三、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创新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观的创新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创新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的创新 |
(五)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观的创新 |
(六) 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观的创新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理想信念教育 |
(一) 全球化对我国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影响 |
(二) 全球化背景下一部分人理想信念动摇的具体表现 |
(三) 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抓 |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 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内容 |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诚信教育 |
(一) 诚信的涵义及其意义 |
(二) 当前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
(三) 诚信缺失形成的主要原因 |
(四)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诚信教育的举措 |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 |
(一)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二) 普世伦理教育 |
(三) 生态伦理教育 |
(四) 基因伦理教育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一、方法与方法创新 |
(一) 方法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
(二) 方法创新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
(一)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人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的根本要求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
(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二) 以人为本的原则 |
(三) 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
(四) 循序渐进的原则 |
(五) 疏导结合的原则 |
(六)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七) 激励性原则 |
(八) 系统性原则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
(一) 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吸收和深化 |
(二) 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整合 |
(三)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
(四) 注重实践锻炼 |
五、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一) 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
(二)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三) 区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方法 |
(四) 优化信息,讲求实效的方法 |
(五) 心灵沟通,思想互感的方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
一、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一) 机制的内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原则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坚持时代性原则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 |
四、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创新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机制的创新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机制的创新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创新 |
(五) 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创新 |
(六) 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创新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6)第一管理者的重要职责(论文提纲范文)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关系企业生存的当务之急。 |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善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本”。 |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进步的当务之“道”。 |
一是把思想理论教育纳入干部管理与考核,体现用人的导向性。 |
二是把“三重一大”和厂务公开纳入决策管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
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促进队伍的稳定性。 |
四是把创建党员先锋线活动纳入安全管理,突出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
五是把“热点”控制纳入干部行为管理,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超前性。 |
我们从改善职场环境和行为环境入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我们从创优质服务品牌和完善服务机制入手,提高我们的企业文化水平。 |
(8)关于两个纳入及其考核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确把握“两个纳入”的实践内涵,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
1.“两个纳入”的推行时效问题。 |
2.“两个纳入”的关键环节问题。 |
二、健全完善“两个纳入”的制度,严肃认真考核,确保收到实效 |
1. 考核方式和程序的运用。 |
2. 考核内容和标准的把握。 |
3. 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处理。 |
三、正确处理“两个纳入”的工作关系,力戒形式主义,重在务本求实 |
四、“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D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李密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抓好“党小组带班组”管理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J]. 雷元清,虢麟.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06)
- [3]晋江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 周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周从标. 武汉大学, 2004(11)
- [5]深入推进政治工作“两个纳入”实践与思考[J]. 蚌埠铁路分局 安徽 蚌埠 233008.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3(03)
- [6]第一管理者的重要职责[J]. 苏兰鑫.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3(04)
- [7]“两个纳入”是一种机制创新[J]. 袁长民.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3(01)
- [8]关于两个纳入及其考核的探索与思考[J]. 汪传友.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2(06)
- [9]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两个纳入”的几点思考[J]. 李国新,李嘉全.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2(03)
- [10]加强作风建设 落实“两个纳入”[J]. 朱元东.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