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科学的减速顶维修机制,扩能增效保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张陵兵[1](2020)在《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文中指出编组站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生产单位和铁路枢纽的核,担负着铁路网上大量货物列车到发、解体、编组和部分装卸作业任务,是保证路网畅通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乔司编组站作为浙江省最大、最现代化的编组站,多年来虽然站内设备不断更新,但设备系统更新缓慢,点线能力不匹配,造成车流堵塞,解编效率下降,无法匹配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对车站站场进行扩能改造外,最重要的是给车站进行系统综合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车站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车站解编效率。引进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编辑和下达、调度命令的管理、调车作业的管理、车站信息的汇集和监控等功能。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和SAM的比选工作。首先分析现有设备和作业性质的差异性,得出乔司编组站自动化改造选用SAM系统的优势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SAM系统的细化研究,得出其设备相比原有技术的先进性。在CTC中心子系统的分析工作中,首先对车站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分析,通过分模块设计进行功能实现,模块分为界面显示模块、模式转换模块、列车作业模块、调车作业模块、数据库模块五大模块来实现乔司编组站计划编制、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功能,从而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针对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的部分功能测试和带来的系统维护,系统过渡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李涛涛[2](2017)在《编组站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改进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从新丰镇编组站站改后生产任务增长快、新设备新技术运用量增多、设备维修难度加大的现状出发,分析车站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其对运输安全生产的影响。提出通过完善综合维修和专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体系,加强站管设备维修体系建设,落实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标准化,建立维修人才培养机制,强化设备维修专业基础管理,完善设备管理信息传递等措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最终提高设备运用效率,促进运输生产水平提升。
李涛涛[3](2017)在《编组站设备检修模式改革与运输安全生产浅谈》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新丰镇编组站在站改后生产任务增长快、新设备新技术运用量增多、设备维修难度加大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丰镇编组站设备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预防性维修未起作用、维修作业人员素质未跟上新设备变化、设备修程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及其对运输安全生产的影响原因,提出了通过完善综合维修和专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体系,落实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标准化"保安全",在改革维修制度中"增效益"、建立完善维修人才的培养机制保安全长效、强化设备维修的专业基础管理、完善设备管理信息传递通道等措施,以有效提高设备运用效率,降低设备故障,促进运输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钟朝文[4](2015)在《新形势下提高南宁铁路局运输效率的研究与对策》文中指出铁路是所有交通方式中耗能最低、最绿色的交通方式,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可以增强铁路运输竞争力、对降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物流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受当前货运市场低迷的影响,铁路货物发送量,尤其是大宗物资发送量大幅下降,造成铁路运营利润下降。因此,如何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与效率,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提高运输效率的本质就是加快铁路车辆的周转,其核心指标之一就是货车周转时间(以下简称周时)。为提高效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欧美国家主要倾重于编组站的布置优化,国内学者倾重于对发挥既有技术站能力、压缩车站停时和中时和完善现有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制约运输效率的因素,围绕着效率综合指标—货车周转时间,以南宁铁路局为例,从压缩车辆在站停时和中时,提高旅速、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提高运输效率的具体方法和实践。但是,要提高铁路运营的效率与效率,从运输组织手段的优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固然占重要部分,但更主要的一是要加大新设施设备、新科学技术手段的投入,通过科技提能力、设备提能力,要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路网数量,完善路网结构,快速扩充运输能力,二是要对铁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明确铁路局的角色,实现政企分开。铁路运输企业产生的亏损,主要是因为铁路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与定价权,针对此,政府和企业应划职责范围,使铁路部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推进建设、优化运输组织,才能使铁路不断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率,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推动力。
周建新,孙峰,赵文丹[5](2009)在《青岛西车务段减速顶综合维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铁路调车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减速顶的检测和综合维修管理水平在日常生产中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西车务段以减速顶的检测和综合维修设备的研发为契机,对减速顶的维修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周建新,孙峰,赵文丹[6](2009)在《青岛西车务段减速顶综合维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调车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减速顶的检测和综合维修管理水平在日常生产中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西车务段以减速顶的检测和综合维修设备的研发为契机,对减速顶的维修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金辉[7](2008)在《哈尔滨铁路局行车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既是铁路运输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安全不稳,局无宁日”,安全形势不稳,事故不断,将直接影响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铁路越是深化改革,走向市场,加快发展,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本论文以哈尔滨铁路局1996-2007年间发生的行车事故为背景,根据铁路行车事故性质,系统研究重大、大、险性和一般事故。运用人—机—环境工程学理论和事故树、事故链等多种模型,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列车冲突、脱轨、冒进、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以及调车等惯性事故进行系统分析。从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人员、设备、环境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出预防措施,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避免重蹈覆辙。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统计分析哈尔滨铁路局1996-2007年行车安全的基本情况;2、利用系统工程学理论,系统研究行车重大、大事故发生的原因,利用事故树模型宏观分析行车安全,并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上提出了预防行车重大、大事故的对策措施。建立列车冲突事故树模型,定性分析列车冲突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列车冲突事故预防措施;3、系统分析研究列车冒进、车辆制动梁拉杆脱落、施工影响导致事故以及错误办理接发列车惯性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地分别提出预防措施;4、采用事故树的分析办法,找出造成调车作业挤岔事故的主要因素及其组合,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调车作业挤岔事故的发生。分析铁路运输、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部门造成耽误列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措施;5、通过对导致铁路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分别从强化职工工作控制、提高设备质量、净化运输环境、实行规范管理以及通过构建科学的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实现科技保安全5个方面,提出实现哈尔滨铁路局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具体对策。
李效伟[8](2005)在《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改革及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铁路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管理结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势必包含大量的改革内容。因此,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如何发展、改革是一项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本文介绍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国外铁路在改革及发展中的经验、对中国铁路发展的借鉴意义。 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始终以安全、稳定为前提,推进各项改革,改革过程中,在战略上要按“改革—发展—稳定”的排序来部署,在战术上要按“稳定—发展—改革”的要求来铺排。本文首先论述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文章论述了安全管理的含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具有多源性、动态性、伴随性、高风险性及系统性等特点。文章从干部、职工素质、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同时,重点论述了中间站调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详细地分析了调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结合北安车务段发生调车事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防调车事故的措施。 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人才作保证。铁路车务段的人才状况关系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对铁路车务段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路车务段应加强分析铁路现代人力资源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增强铁路车务段职工的凝聚力,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技能,拓宽育人渠道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改革货运管理体制,发展现代物流是铁路车务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必然选择。文章在详细分析了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的关系基础上,论述了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同时阐述了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具体实施步骤。 文章最后作者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实例对文章中论述的内容在本车务段的应用情况作了有效的证明。
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9](2004)在《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表明
朱槐之,闵文龙[10](2004)在《自动化驼峰工程危险与社会科技工程保险投保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组调车作业是铁路行车产业重要的领地之一。驼峰自动化技术依其具有巨大收益的风险这一面渐成工程化产品,在铁路产业现代化改造中得以大面积长时间推广应用,而其危险的风险这一面仍旧孵翼在《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这种企业自保的机制之下。主张成立中国铁路保险公司,建立脱离铁路企业行政体制,隶属国家金融、保监体系,专司铁路行业业务保险经营服务的社会化保险新机制,建议以自动化驼峰工程投保铁路科技工程保险作为个案先行运作。
二、建立科学的减速顶维修机制,扩能增效保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科学的减速顶维修机制,扩能增效保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乔司编组站概况 |
1.1.2 乔司编组站的自动化改造 |
1.1.3 CTC车站子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一代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
2.1 综合自动化技术 |
2.1.1 自动化、综合自动化 |
2.1.2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概述 |
2.2 SA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设计思路 |
2.2.2 SAM系统在新丰镇编组站的应用 |
2.3 CIP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3.1 设计思路 |
2.3.2 CIPS在成都北编组站的应用 |
2.4 综合自动化系统比选 |
2.4.1 系统的适用性 |
2.4.2 数据接口的兼容性 |
2.4.3 系统整体安全风险 |
2.4.4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2.4.5 使用模式 |
2.4.6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再开发性 |
2.4.7 维护管理 |
第三章 基于SAM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系统实现目标 |
3.2 系统主要结构 |
3.3 系统功能应用 |
3.4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总体构成 |
3.5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3.5.2 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3.5.3 过程控制系统 |
3.6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网络安全方案 |
3.6.1 控制信息网 |
3.6.2 综合信息网 |
3.6.3 网络互联 |
3.6.4 网络安全 |
3.7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3.7.1 与TMIS的接口 |
3.7.2 与CTC接口 |
第四章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2.1 模式转换模块 |
4.2.2 列车作业模块 |
4.2.3 调车作业模块 |
4.2.4 数据库模块 |
4.3 CTC车站子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1 列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4.3.2 静态进路搜索算法设计 |
4.3.3 调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五章 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测试与应用 |
5.1 综合自动化子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 |
5.2 综合自动化岗位设置及功能 |
5.2.1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岗位设置 |
5.2.2 岗位职能 |
5.3 调度指挥 |
5.4 列车编组与始发 |
5.5 乔司编组站改造工程方案 |
5.6 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方案 |
5.7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过渡方案 |
5.8 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方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编组站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改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站管设备维修管理意义和现状 |
2.1 意义 |
2.2 现状 |
3 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预防性维修未完全起到预防的效果 |
3.2 维修人员素质跟不上设备更新的速度 |
3.3 设备修程制度不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
4 设备维修管理改革措施 |
4.1 完善综合维修和专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体系 |
4.2 加强站管设备维修体系建设 |
4.3 落实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标准化 |
4.4 建立维修人才培养机制 |
4.5 强化设备维修的专业基础管理 |
4.6 完善设备管理信息传递 |
5 改进效果 |
6 结语 |
(3)编组站设备检修模式改革与运输安全生产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站管设备维修管理目的意义 |
2 车站站管设备的维修现状 |
3 目前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 预防性维修体系未起到预防的效果。 |
3.2 维修作业工人的基本素质提高慢, 无法跟上设备更新的步伐 |
3.3 设备修程制度不合理, 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
4 设备检修改革的具体措施 |
4.1 切实抓好设备检修的“转观念”, 完善综合维修和专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体系。 |
4.2 完善站管设备维修体系建设, 结合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和运用状态修的方式, 在管理过程中“增效益”。 |
4.3 落实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标准化“保安全” |
4.4 建立完善维修人才的培养机制, 确保设备检修安全长效。 |
4.5 强化设备维修的专业基础管理。 |
4.6 完善设备管理信息传递通道, 确保政令畅通。 |
5 结论及展望 |
(4)新形势下提高南宁铁路局运输效率的研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铁路运输效率相关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铁路运输效率分析 |
2.1 评价指标的分类 |
2.2 货车周转时间分析 |
3 压缩停时的分析 |
3.1 停时的构成 |
3.2 压缩停时的思路 |
3.3 南宁局压缩停时的建议措施 |
4 压缩中时的分析 |
4.1 中时的构成 |
4.2 压缩中时的思路 |
4.3 南宁局压缩中时的建议措施 |
5 优化列车运行图的分析 |
5.1 全局各区段旅速 |
5.2 当前存在的困难 |
5.3 采取的措施 |
6 完善考核体系 |
6.1 优化停时考核 |
6.2 增加出车率考核 |
6.3 增加对调度所六率考核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7)哈尔滨铁路局行车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哈尔滨铁路局安全情况概述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哈尔滨铁路局行车事故的基本情况 |
2.1 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
2.2 行车事故数目统计 |
2.3 行车事故分类统计 |
2.3.1 按责任部门统计 |
2.3.2 按事故发生的时间段分析 |
2.3.3 按事故发生的责任者分析 |
2.3.4 按发生事故的类别分析 |
第3章 重大及大事故分析 |
3.1 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分析 |
3.1.1 事故详细情况 |
3.1.2 旅客列车重大脱轨事故原因分析 |
3.2 列车冲突事故分析 |
3.2.1 事故详细情况 |
3.2.2 列车冲突事故原因分析 |
3.2.3 列车冲突事故预测与预防 |
第4章 险性事故分析 |
4.1 列车冒进事故分析 |
4.1.1 事故详细情况 |
4.1.2 “冒进”事故分析 |
4.1.3 预防“冒进”事故的措施 |
4.2 漏检漏修导致的险性事故分析 |
4.2.1 事故详细情况 |
4.2.2 事故原因分析 |
4.2.3 防止漏检漏修的对策 |
4.3 施工影响导致的险性事故 |
4.3.1 事故资料 |
4.3.2 原因分析 |
4.3.3 防止对策 |
4.4 车辆制动梁脱落事故分析 |
4.4.1 事故资料 |
4.4.2 原因分析 |
4.4.3 防止对策 |
4.5 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事故分析 |
4.5.1 事故记录 |
4.5.2 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一般事故分析 |
5.1 调车挤岔事故分析 |
5.1.1 调车挤岔事故树 |
5.1.2 编制防止调车挤岔事故安全检查表 |
5.1.3 调车挤岔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
5.2 设备故障耽误列车事故分析 |
第6章 确保哈局运输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
6.1 影响哈局运输安全工作的因素分析 |
6.1.1 铁路运输外部环境突变影响 |
6.1.2 运载工具和运输设备失控的影响 |
6.1.3 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的影响 |
6.1.4 各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
6.2 确保哈局行车安全的主要对策 |
6.2.1 提高职业能力,兑标作业保安全 |
6.2.2 提升设备质量,强化基础保安全 |
6.2.3 净化运输环境,综合治理保安全 |
6.2.4 健全基本制度,规范管理保安全 |
6.2.5 构建保障体系,动态控制保安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改革及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
1.2.2 国外铁路系统改革的方式与主要内容 |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 |
2.1 安全管理的涵义 |
2.2 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特点 |
2.3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工作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
2.3.1 日本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
2.3.2 德国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
2.3.3 美国政府对铁路的安全监管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
2.4 目前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4.1 当前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2.4.2 加强铁路车务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
2.4.3 调车事故的预防措施 |
2.4.4 实行安全协作区管理 |
第3章 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人力资源管理 |
3.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3.2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界定 |
3.3 科学人力资源配置 |
3.3.1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
3.3.2 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基本原则 |
3.4 铁路车务段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
3.4.1 铁路车务段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
3.4.2 跨越式发展中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障碍 |
第4章 铁路车务段物流业发展策略 |
4.1 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 |
4.2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
4.2.1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
4.2.1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能性 |
4.3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3.1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
4.3.2 解决措施 |
4.4 铁路车务段发展现代物流的步骤 |
4.4.1 货运代理转化成专业的铁路第三方物流公司 |
4.4.2 建立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
4.4.3 建立完善的铁路车务段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北安车务段实行流动调车组实践 |
5.1.1 调车组现状分析 |
5.1.2 实行流动调车组后作业安排 |
5.1.3 实行流动调车组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5.1.4 解决分流人员的措施 |
5.2 北安车务段行车安全监控管理实践 |
5.2.1 安全监控队职责 |
5.2.2 各项管理制度 |
5.2.3 工效挂钩考核办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建立科学的减速顶维修机制,扩能增效保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D]. 张陵兵.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2]编组站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改进探讨[J]. 李涛涛. 铁道技术监督, 2017(04)
- [3]编组站设备检修模式改革与运输安全生产浅谈[J]. 李涛涛.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7(01)
- [4]新形势下提高南宁铁路局运输效率的研究与对策[D]. 钟朝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
- [5]青岛西车务段减速顶综合维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周建新,孙峰,赵文丹.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9(04)
- [6]青岛西车务段减速顶综合维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A]. 周建新,孙峰,赵文丹. 减速顶维修新设备、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9
- [7]哈尔滨铁路局行车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D]. 金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8]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车务段改革及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李效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4)
- [9]会议纪要[J]. 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04(04)
- [10]自动化驼峰工程危险与社会科技工程保险投保机制初探[A]. 朱槐之,闵文龙. 2004年自动化驼峰研讨会论文集,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