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隐性差异论——冈村茂与龚斌陶渊明研究之比较

浅论陶渊明隐性差异论——冈村茂与龚斌陶渊明研究之比较

一、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男[1](2020)在《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陶渊明在中国诗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诗文领域为后人所称道。钟嵘评价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也高度赞誉陶渊明其诗质朴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陶渊明的诗文平淡自然,情蕴深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他首创的田园诗简洁高妙,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平淡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情旨高远,耐人寻味。他任真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人格更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前多元文化共生存、互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正是中国软实力卓越提升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文化如果只放在单一的文化领域传承发展,得到的仅仅是是一家之言,只有将其投诸于多元的文化环境,才能拨云见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此,笔者将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我国三位翻译大家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许渊冲先生译注的《陶渊明集》,探寻三位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以此来解析《陶渊明集》在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从“5W”传播理论上分析文化作品的对外传播,辨析利弊,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进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龚斌先生的《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在我国历史上所占地位,分析诗人作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通过诗文作品来审视诗人。第二章以三位华语译作者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研究陶渊明诗文的对外翻译状况。详细分析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和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陶诗秉持的翻译理念以及表现出的翻译特色。第三章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改进策略分析。以“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第四章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以笔者任教的泰国学校为地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状况分析学生对于诗词的接受程度,寻求更好的传播手段。最后为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最优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期冀对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参考。

刘敏[2](2020)在《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文中提出论及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其悠然自得的隐逸形象,历来为世人企慕。然而,细读陶渊明的诗文作品,我们发现,其最深沉的情感表达是始终无法消解与超脱的孤独感。藉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文作品,对陶渊明的孤独心态进行了探讨。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是基于两种层面的:一是个体被迫承受与社会、他人之间的疏离隔阂;二是个体主动享受独处的独立自由。身处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随着履历与境遇的改变,其孤独心态呈现着由浅入深的变化。从少壮时期孤介性格之养成,到出仕为官时期孤介性格之体认;继而归隐田园坚守固穷,关注生死;再到暮年易代时期,对精神知己的追求,对理想仕途、理想社会之建构,继而总结自我的一生。同时,选取田园生活中的常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心态。他的孤独心态是在孤独际遇中的坚守,在坚守中的孤独慨叹。本文将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对“孤独心态”这一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介绍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交代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创作概况。主要讨论了东晋末年动乱的社会时代,以及门阀政治统治之下陶家的家族盛衰。对所有体现陶渊明孤独心态的92篇作品予以分阶段整理。第三部分探究陶渊明孤独心态的变化过程。以诗文作品为研究主体,密切关注其人生经历,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少壮时期的父丧幼孤,家贫世阻;二是仕宦时期的羁旅孤苦,思归田园;三是归隐初期的人生终逝,坚守归隐;四是晚年时期历经易代,慷慨独悲。可见其孤独心态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第四部分探究陶渊明孤独心态的意象呈现。共分为四种类型:日常生活的特出意象、夜幕时分的孤凄意象、终寻无果的佳人意象和满目荒败的死亡意象。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研究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可以说其主要源起是动荡的社会时代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可见其人其作更深层的情感底蕴。

陈方[3](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蒙金含[4](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牛志强[5](2018)在《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其人其作冠绝古今,他是将魏晋玄学的生活态度活出诗意风骨的第一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而被人冠以平淡的诗风,然田园中不光有静谧的小溪,更多的是农人在土地上直面生活的艰涩。陶渊明化身田园居民意味着他也要承担人生秋风的肃杀与思想骄阳的灼烧。他诗文中潜藏的志意包裹着典故的外衣,当我们从其诗文中收集出这些满含思想意绪的典故种子时,方知他的读书之广博与精深,他将众多典籍的思想纳入其诗文中而开创一代自然诗风。陶渊明独特的人格与诗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关于陶渊明思想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然而从典故视角切入研究读书对其思想的影响还很少见。论文在此基础上选取他诗文中蕴含的典故背后的九部典籍,分别论述各自对陶渊明思想世界的塑造之功,理清各部典籍对陶渊明思想产生的积极意义及背后的阅读动机。论文主体分为绪论加正文四章及结语六部分,附录九张陶作用典表格以反映本文的研究基础。现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加以论说:绪论是对选题研究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方法的说明。从陶渊明其人其作的重要性及学界对陶渊明思想研究的不足入手,说明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清理出可资借鉴的文献及可以填补的研究盲区,为论文的框架设计理清思维障碍,为正文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一章阐明了“陶作用典”的内涵及特色,在此基础上理清陶渊明的“读书”、“思想”、“诗风”三者的关系。第二章论述儒道经典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论语》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众人的命运遭遇及人生选择坚定了陶渊明守仁义而弃富贵的道德立场;《列子》中自我生命的强烈张扬,为被凡尘拘锁的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安慰。从魏晋玄学入手阐述《周易》《老子》《庄子》三玄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周易》中儒道交杂的思想样态及《老子》《庄子》中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使得陶渊明亦呈现儒道交融的思想世界。他在阅读三玄的过程中淡化了儒家功业抱负落空的精神落寞,为其告别污浊官场而归耕田园找到了思想理据。与魏晋放浪形骸的士人们相比,陶渊明的切身实践实现了玄学的积极意义,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在他身上得以完美呈现,而道家典籍在他归隐后扮演了为他时常起火的思想精神降温消热的重要角色。第三章从历史意识入手阐释《史记》《汉书》两部史传典籍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对历史的追思直接体现在他对家族过往辉煌的诗文书写,通过史传里人物的代言来传递自己君子固穷的品节及立善留名的想望。《史记》《汉书》中贤达贫士的悲剧命运促发了陶渊明的怀才不遇之思,而史书中的典物记载也在丰富着他的知识含量。阅读史传让陶渊明以历史意识审视古今士人的兴衰之变,为他提供了人生的指引。第四章从爱异猎奇的角度论证了《山海经》《淮南子》两部异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对异书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他的猎奇心理,神话传说所建构的奇异世界为他提供了逃避现实困扰的精神乐园,拓宽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想象边界,为他平凡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山海经》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为陶渊明打开了一个清新别样的神界;《淮南子》融汇百家而以道家为根的思想底色,持续淡化着他心中的不平与不安。陶渊明虽爱好异书,但最终是为了回应现实的思想困境。结语是对论文中心观点的升华,阐明本文在陶渊明思想研究领域中的独特意义,指出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期待。

谢梦洁[6](2018)在《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一时期诗人作品中对陶诗文的接受,以李集、李穑、权近等为代表,从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第一、主题的承衍。第二、人品与诗品。第三、形式的发展,分析这一时期学陶现象突出的原因,总结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特点,论证其在古代朝鲜陶渊明接受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新罗时期,陶渊明的部分诗文因收入于《文选》而得以传入朝鲜半岛。另外,在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中有两篇与陶渊明有关的诗文,这是现有文献中陶渊明在古代朝鲜诗坛的首次亮相。高丽中期,由于陶渊明诗文集的传入,诗坛中学陶的诗人开始增加。李仁老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首“和陶辞”,他是首位从人品和诗品上比较完整评价陶渊明的古代朝鲜诗人。李奎报是首位提出“陶体”一说,并且效仿“陶体”进行创作的古代朝鲜诗人。到了丽末鲜初,李集、李穑、权近等人学陶的创作成为了古代朝鲜诗坛学陶的高峰,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在风格、主题、意象、形式、人品、诗语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影响,奠定了学陶的典范模式——以“道德评价”和“文学价值”相结合。朝鲜朝汉诗人学陶继续沿着丽末鲜初诗坛的模式发展。这一时期诗坛中比较突出的是“和陶诗”的大量出现,以及诗话中的陶诗批评。第二章论述高丽末期隐居诗人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从生平和思想方面探求李集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经历,引发他与陶渊明诗思上的共鸣,继而考察李集在语象、风格、意境上对陶诗的接受。李集创作了4首咏陶诗,其中受《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读山海经》(其一)、《与子俨等疏》等作品的影响最深,形成了闲适和枯淡的诗歌风格,意境冲澹高古,颇得陶诗之趣味。在隐居、贫病、菊酒主题的诗歌中,李集塑造了一个贫病中的隐士形象,他寓居于废弃寺院中,以诗书作为余生的寄托。章末小结论述了丽末鲜初诗坛“赋归诗”中的陶渊明因子,通过对金九容、赵浚、郑梦周等人诗歌的解读,发现他们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往往是理想化了的,这多是由于他们并未像陶渊明一样以躬耕为生。第三章考察了丽末性理学倡导者李穑汉诗中对陶渊明的接受,在其诗歌中有近两百首与陶渊明有关。通过对李穑隐逸认识的分析,可知李穑格外崇尚陶渊明,并非因为其隐逸行为,而是重在陶渊明人品和诗品上,如为政态度上不事二朝的忠贞,生命哲理上的安贫乐道,本源追求中的尚真。在诗学上对陶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追求诗歌创作中的“妙悟”和清新自然诗歌风格的推崇。章末小结中比较了李穑与郑道传、闵思平、李集、卞季良等人诗歌中闲适和枯淡诗风的表现。第四章考察了陶渊明对权近汉诗创作的影响。权近为官高丽、朝鲜朝两朝,在政治思想上与李集和李穑有较大的差异。在学陶上,他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组“和陶诗”,从诗歌形式和语言上学陶,学习陶诗中散文化的语言特色,在诗歌意象的营造上更加的具体可感。章末小结列举了丽末鲜初学陶的其他形式,如郑道传的“效陶诗”、元天锡的“节陶诗”等。基于以上研究考察,结论部分总结了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首先,学陶的模式形成了典范性,即以“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奠定了朝鲜朝中后期的发展方向。在“道德评价”上,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和“不事二朝”的高洁品格最为诗人所推崇。“文学价值”方面,侧重从“风格”“题材”“语言”等方面来观照和学陶。其次,通过对比中国陶渊明接受的情况,特别是杜甫、苏轼、朱熹等人对陶诗的接受,丽末鲜初诗人对陶渊明的认识呈现出相似性和滞后性,他们兼学唐宋,但在诗学角度,更多的是吸取宋人对陶渊明的批评。再次,受到陶诗和性理学的双重影响,丽末鲜初诗坛形成了“以物观物”的自然观。诗人们以“物我一心”的自然审美观,将古代朝鲜特色的渔村、山寺等社会和自然风貌写入田园诗和隐居诗中,营造出闲远澄明的艺术境界。

田恩铭[7](2016)在《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的部分诗文被六朝至初唐史家采摭入传,诗文塑造了一个向往田园、栖身田园而又惬意的隐者形象。沈约笔下的陶渊明形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隐者形象,而是独自过着隐逸生活,对世俗生活也未能决绝的个体形象。沈约刻画的陶渊明形象遵循了"孔门四科"的指导原则,以忠于国家的德行、意在归隐的政事、惬意自在的言语刻画了隐者的形象。《晋书》综合沈约、萧统的传记以整合内容,通过史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叙事重构,以"酒"为基本意象贯穿始终完成了陶渊明隐士形象的纯粹性书写过程。《南史》与《晋书》的书写倾向则完全不同,李延寿笔下的陶渊明形象又回到了梁代文人的接受场域,或者说又回到了沈约书写的起点。陶渊明的文学文本直接被看作是人生的主流部分,这种情况到中唐才开始发生变化,至北宋方才摆脱史传文本的全面影响,陶渊明所建构"人如其文"的特别审美形态得到更加深入的文化阐释。

朱雪花[8](2014)在《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 ——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的诗歌,历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其清新自然、质朴平淡的特色更得到了从古到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陶渊明是完美的人格偶像,他质性自然,品质高洁,热爱田园生活,是高人隐士,有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经过了后世众多读者再创造的结果,离真实的陶渊明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笔者对陶渊明留存的全部作品作了反复的细致的研读,在此基础上,笔者拟以日本学者一海知义的陶渊明“情寓虚构”说为中心,结合冈村繁有关“世俗性”的陶渊明研究,以及田晓菲从“手抄本”研究视角得出的有关研究成果,力图寻找相对接近真实的陶渊明形象。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陶渊明的个性里面既有清新脱俗的一面,也与过去时代大多数士子一样,他尚且不能够忘怀名利之求,对生死也一直念念不忘。“情寓虚构”一说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陶渊明形象中的的复杂之处,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原由。本论文首先就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一书中的陶渊明研究的独特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重点分析了他的“虚构说”的合理之处。笔者认为,这一视角为我们认识真实的陶渊明提供了全新的解读途径。笔者还对一海知义有关研究中的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也进行了适当的论析。为了更好地寻找相对真实的陶渊明形象,笔者还对日本学者冈村繁以及美国学者田晓菲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考察。相比之下,冈村繁和田晓菲虽然也通过新的途径在尽量接近真实的陶渊明形象,但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均存在着某种不足,前者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塑造”了一个完全世俗的鄙陋的陶渊明形象。在对以上多位海外学者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独特视角做了深入分析之后,笔者认为,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偶像式的陶渊明,实际是一种误读。事实上,陶渊明一直纠结于生前身后名,表面静穆,内心却十分纠结痛苦。陶渊明把自己复杂的情感隐藏于诗文之中,他传承创新了《楚辞》的虚构,善于“幻设”为文,而其孤傲的性格以及从小接受的儒家“三不朽”思想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他所有的痛苦、纠结。国外汉学家们能从多维度的视角切入,观点新颖,论证方法上多以文本为依托,注重考据,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完整地认识相对真实的陶渊明。虽然他们或多或少在论证过程中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确实可以给我们的陶渊明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杨子彦[9](2013)在《“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文中指出《冈村繁全集》于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①,后代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肯定的意义上展开的。所以日本学者冈村繁提出陶渊明"其为人处世是相当不顾节义并十分功利主义的"②的观点,这一另类的声音,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丢入一粒石块,激起不小的水花。对

杨子彦[10](2013)在《“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肯定的意义上展开的。所以日本学者冈村繁提出陶渊明"其为人处世是相当不顾节义并十分功利主义的"2的观点,这一另类的声音,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丢入一粒石块,激起不小的水花。对此,国内学界有认同者,但是更多的还是商榷和驳斥者。本文试图对冈村繁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及国内相关文章进行辨析,同时藉此

二、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
    1.1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地位研究
    1.2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思想研究
    1.3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第二章 对于翻译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华语译作者译作研究
    2.1 方重译陶研究
        2.1.1 方重的翻译理念研究
        2.1.2 方重的翻译特色研究
    2.2 汪榕培译陶研究
        2.2.1 汪榕培的翻译思想研究
        2.2.2 汪榕培的翻译特色研究
    2.3 许渊冲译陶研究
        2.3.1 许渊冲译陶思想研究
        2.3.2 许渊冲译陶艺术特色研究
第三章 对于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
    3.1 “传播学”理论概述
    3.2 从“5W”模式改进陶渊明诗文对外传播
        3.2.1 传播者
        3.2.2 传播内容
        3.2.3 传播媒介
        3.2.4 接受者
        3.2.5 传播效果
    3.3 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研究
        3.3.1 文学价值
        3.3.2 实践价值
第四章 陶渊明诗文在泰国教学教案设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4.1 中泰文化交流介绍
    4.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例
        4.2.1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介绍
        4.2.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归园田居》其三课程设计
        4.2.3 《归园田居》其三课程教学反思
        4.2.4 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生活背景与创作概况
    (一)生活背景
    (二)创作概况
二、陶渊明孤独心态的变化过程
    (一)父丧幼孤,家贫世阻
    (二)羁旅孤苦,思归田园
    (三)人生终逝,坚守归隐
    (四)暮年易代,慷慨独悲
三、陶渊明孤独心态的意象呈现
    (一)日常生活的特出意象
    (二)夜幕时分的孤凄意象
    (三)终寻无果的佳人意象
    (四)满目荒败的死亡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陶渊明诗文用典及其读书概说
    第一节 陶作用典概说
        一、陶作用典含义及特色
        二、思想和诗风的互动
    第二节 陶渊明读书概说
        一、陶渊明读书风尚溯源
        二、读书与思想的互动
    小结: 阅读史视野下的思想透视
第二章 儒道经典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论语》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立善留名
        二、君子固穷
        三、仁义坚贞
    第二节 《周易》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进德修业
        二、顺天应人
        三、利物和义
        四、未雨绸缪
    第三节 《老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含真守静
        二、贵身安贫
        三、效法自然
    第四节 《庄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悦志养生
        二、生死齐一
        三、任真逍遥
    第五节 《列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爱生贵身
        二、知足常乐
    小结: 经典阅读与陶渊明的思想新变
第三章 史传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史记》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高行洁操
        二、悲士不遇
        三、崇侠尚义
    第二节 《汉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养志自修
        二、贫达自乐
        三、博物多知
    小结: 史传追忆下的现实考量
第四章 神话传说及其他典籍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山海经》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扬善嫉恶
        二、寻仙猎奇
    第二节 《淮南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一、清静淡泊
        二、明志守德
    小结:陶渊明奇异斑驳的思想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陶渊明诗文中的《论语》典故
    表2: 陶渊明诗文中的《周易》典故
    表3: 陶渊明诗文中的《老子》典故
    表4: 陶渊明诗文中的《庄子》典故
    表5: 陶渊明诗文中的《列子》典故
    表6: 陶渊明诗文中的《史记》典故
    表7: 陶渊明诗文中的《汉书》典故
    表8: 陶渊明诗文中的《山海经》典故
    表9: 陶渊明诗文中的《淮南子》典故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古代朝鲜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概况
    第一节 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
        一、陶渊明诗文的传入
        二、学陶典范模式的酝酿
    第二节 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盛况
    第三节 丽末鲜初学陶之风的后续影响
        一、朝鲜朝“和陶诗”的创作风潮
        二、朝鲜朝诗话中的陶渊明接受
第二章 主题的承衍: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一节 丽末隐居诗人
    第二节 李集学陶的内容和特色
        一、学陶语象化用入诗
        二、枯淡闲适的风格
        三、冲澹高古的意境
    第三节 学陶主题后的自然审美
        一、山寺与江村
        二、贫病中的物外抒写
        三、菊酒涤心
    小结
第三章 人品与诗品:李穑汉诗中的陶渊明接受
    第一节 性理学的倡导者
        一、朴素的君子
        二、诗道由来写性情
    第二节 辩证的仕隐观
        一、古代朝鲜的隐逸传统
        二、被动型隐士
        三、大隐由来史所书
    第三节 李穑的咏陶诗
        一、彭泽是吾师
        二、从朝耕到夜舂
        三、诗法平和则味醇
    小结
第四章 形式的发展:权近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一节 朝鲜朝初期文坛执柄人
    第二节 权近的“和陶诗”
        一、 《拟古和陶》的创作缘由
        二、《拟古和陶》的内容分析
        三、“和陶诗”的特点和影响
    小结
结论 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
    一、学陶模式:“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
    二、滞后性与相似性
    三、“以物观物”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附录:丽末鲜初诗坛的学陶用典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渊明诗文里的自我形象书写
二、《宋书》中的陶渊明形象
三、《晋书》中的“袭”与“变”

(8)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 ——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陶渊明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国内陶渊明研究概况
    第二节 海外陶渊明研究概况
第二章一海知义的陶渊明研究
    第一节 虚构的定义
    第二节 一海知义论陶渊明作品的主题
    第三节 一海知义论陶渊明作品的“虚构”
    第四节 一海知义有关“虚构”说之不足
第三章 陶渊明形象之重新审视
    第一节 陶渊明偶像之流变
    第二节 冈村繁的陶渊明研究
    第三节 田晓菲《尘几录》的有关陶渊明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D]. 韩亚男. 山西大学, 2020(01)
  • [2]陶渊明诗文中的孤独心态研究[D]. 刘敏. 延安大学, 2020(12)
  •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5]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D]. 牛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D]. 谢梦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J]. 田恩铭. 中国文学研究, 2016(02)
  • [8]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 ——以一海知义《陶渊明·陆放翁·河上肇》为中心[D]. 朱雪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9]“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A]. 杨子彦.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七辑)——美的观点与中国文论, 2013
  • [10]“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A]. 杨子彦.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标签:;  ;  ;  ;  ;  

浅论陶渊明隐性差异论——冈村茂与龚斌陶渊明研究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