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电厂锅炉管道中水垢检查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瓒[1](2020)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安装阶段影响机组运行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发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而火力发电厂则顺应时代发展,顺理成章的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军。虽然我国在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火电机组在运行阶段经常会出现机组非停,机组炉管爆漏等事故,对机组建成投运后长周期、高效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保障,建设期的质量就是运行期的安全,包含安装阶段的过程控制、验收把控和经验改进,上述做法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运行及发电效率关系重大。具体到火电机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安装时的人员和质量体系把控,安装采用的机具改进,设备及材料的入场前检验,核心设备的安装工艺以及管道连接时的环境因素控制,从而达到消除设备质量隐患及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管理活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沾化某350MW火力发电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问题,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别对火电厂安装阶段较为突出的发电机定子吊装机具、管道支吊架原材控制,锅炉吹管系统,汽机本体安装及调试、大口径管道焊接环境控制等方面有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为火电机组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上述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机组运行质量的同时,为后续技术及质量维护与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同时,采用过程控制法对上述各系统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期待通过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方式减少或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提高火力发电厂安装的工艺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社会效益。火电厂的工程质量管理的是靠合理的运用质量控制来实现,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质量问题或对其加以控制,以提高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白冬晓[2](2019)在《孔板管道流动加速腐蚀受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在电厂汽水管道的运行中,流动加速腐蚀普遍存在且威胁着管道系统。它是一种在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碳钢溶解、减薄的机制。流动加速腐蚀过程很复杂,它会使电厂的管道系统等失效,造成安全威胁和财产损失,所以对流动加速腐蚀的研究很是必要。研究流动加速腐蚀的实验不仅需要性能优良的设备,还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相比于实验研究的复杂及费时费力,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结合已成为研究流动加速腐蚀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加速腐蚀机理、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及预测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前人在数值模拟方面对于温度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欠缺,忽视了工质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这一重要现象。为很好的预测电厂管道发生流动加速腐蚀的部位及速率,本文基于电厂管道实际工况,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根据温度变化相应地调整工质的物性参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模拟了孔板管道下的流场,观察速度及湍流动能在孔口下游整体及竖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溶解度、速度、湍流动能、壁面剪切力及传质系数的变化,并结合流动加速腐蚀预测模型更精确地分析了温度对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工质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方法模拟孔板管道中心轴线速度及静压分布结果与前人实验结果相符合;随距离孔口越远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湍流动能的转折点越靠近轴心,中心轴线上的速度、湍流动能、壁面剪切力、传质系数、流动加速腐蚀的最值整体随温度的升高而向孔口靠近;模拟得到的速度、湍流动能及壁面剪切力与计算得到的传质系数、流动加速腐蚀速率整体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壁面剪切力、传质系数及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随温度变化出现第一、二峰值及最小值的位置相同,流动加速腐蚀速率在孔板下游0.7-1.0D(D为管道内径)之间达到峰值,在3.8-4.3D之间出现第二峰,这两处为孔板管道高危腐蚀区域;传质系数与溶解度均受温度影响,在150℃以下,温度对流动加速腐蚀速率的影响效果显着且主要是通过传质系数实现的。
唐恩全[3](2019)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采暖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经常出现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热量损失及水力工况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热质量,并增加了能源消耗。为增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的节能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供热系统改造进行研究。首先,对全国16个省区集中供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管龄15年以上管网所占比25%。换热站自动化和智能化仅占总数的50%左右。燃煤热源采暖平均能耗约25.8kgce/m2,燃气热源采暖平均能耗约14.6m3/m2,热电联产采暖平均能耗约0.50GJ/m2。实施热计量的供热面积仅占16%。热水输送时平均温降达到2.4℃/km。从2006年到2011年发生供热一般性事故50.9万次,由管线腐蚀造成的事故且管线运行时间超过15年的比例为77%左右。结论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进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节能潜力巨大。其次,分析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包括管网及附件节能改造技术、供热调节技术、多热源联网运行、热力站节能改造技术、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技术和供热监控技术等。全国预计管网改造的总长度79741km,约占35%;改造管网中使用15年以上管网51935km,约占65%。安装热量表约247万套,安装流量平衡装置约102万套。建立375座供热信息管理平台。改造范围内供热管网计划总投资共计1830亿元,热力站节能改造203亿元,二级网节能改造229亿元,监控能力建设投资36亿元。节能改造之后,每年节约供热用煤2046万t,减少管网补水42000万t,节约用电量2.3亿kwh。每年可节约燃煤费用184亿元,可节省水费21亿元,可节省电费1.5亿元。每年可减少的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5673万t/年;二氧化硫22万t/年;氮氧化物10万t/年:烟尘5万t/年;灰渣量534万t/年。最后,以沈阳某供暖公司集中供热系统技术改造为例,分析改造的潜力及带来的节能和经济效益。改造后单位面积年耗煤量在原来基础上减少10%左右。对锅炉加装余热回收装置后,锅炉节约大约9.8%的能量。进行变频技术改造,实际耗电量减少约50%左右。热站节电率大约38%,3个月累计耗电量节省近40万kwh的电量,节约电费支出约28万元。人员成本每年最少节省6万元。一次网的失水量降低到80t/h,采暖期节省水费约167万元,节省热费约1620万元,综合节省费用支出约1800万元。分户改造后,用户缴费积极性提高。
张学聪[4](2018)在《厚壁结构超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及其无损检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重要的承压承重结构,厚壁结构是石油和电力等能源工业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其中以厚板和厚壁管道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一旦失效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该类结构的健康状况评估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深入研究厚壁结构中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及其无损检测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根据厚壁结构边界的复杂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系统地研究了平面半无限域、厚板、厚壁管道及双层厚壁管道中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为厚壁结构的超声无损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按照本文章节的顺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无限域中线载荷下波传播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并将该问题转换为半无限域的平面应变问题,引入Cagniard-de Hoop法简化了求解过程,求得了瞬态位移解析解,得到了脉冲函数和调制函数载荷下的瞬态位移。(2)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无限域中瞬态波位移解析解的线性相控阵声场指向性表征方法。计算了多个阵元在调制函数载荷下的瞬态位移,确定了声场指向性函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二者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吻合。进一步研究了阵列参数对声场指向性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阵列参数范围。(3)提出了一种表面调制函数点载荷下弹性厚板瞬态位移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非接触光学检测装置的声波点位移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同时研究了厚板Lamb波的传播特性以及与厚壁管的异同。(4)研制了一种新型周向Lamb波窄声束阵列传感器,通过阵列实现对厚壁管道周向声场的控制。建立了声场测量系统,得到了不同角度下该传感器的瞬态波形,测得了其声场指向性。(5)提出了一种小径厚壁管道内壁附着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了纵向模态在双层厚壁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得到了其群速度随附着物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内壁有0-2mm附着层的管道中纵向模态的群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一致。
陈喜博[5](2017)在《停用锅炉的腐蚀机理及保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锅炉在停用期间没有采取保养措施或保养措施不当,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造成相应的事故隐患。对锅炉停用期间的腐蚀机理进行分析,并根据停用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提出保养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张栋[6](2016)在《电厂锅炉管在线监测及风险全寿命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已经越来越多的服役于各个电厂,火电机组受热面部件长期在高温、高压、腐蚀介质的工况下工作,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受热面部件材料会发生蠕变损伤,材料的微观组织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使其强度、塑性和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机组寿命降低。尤其是参与调峰运行的机组,其频繁启停引起部件疲劳损伤,进而导致部件的开裂,甚至出现严重的事故。因此,对机组高温关键部件状态评估和寿命评估为基础的设备状态监督,配合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案,从而掌握设备的安全状态,算出其寿命损耗,合理安排其检修项目和检修间隔,最大程度的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机组整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提出了对电厂锅炉管的在线监测系统及全寿命风险管理系统,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对电厂锅炉管的寿命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首先,本文以电厂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研究探讨锅炉管超温风险长期趋势预测基本规律;研究探讨长期超温管理基本模式。建立锅炉管超温风险管理系统模块。研究探讨锅炉管寿命监测技术模型,构建机组锅炉管风险全寿命管理系统。其次,通过对锅炉管壁氧化皮厚度研究,建立氧化皮脱落风险计算模型,进而应用风险管理的思想与寿命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锅炉管风险寿命管理新技术的新观念,为机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一个技术分析评估与管理的平台。最后,通过开展机组受热面状态在线监测和风险全寿命管理研究,了解设备的安全工作状态和即时的机组寿命损耗情况,表征出锅炉管失效风险程度,结合锅炉管在线寿命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电厂可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及时检修间隔,并优化锅炉管检修方案,进而有效地控制检修成本,兼顾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形成新的设备风险寿命管理策略。
王哲芳[7](2015)在《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检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垃圾发电由于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垃圾发电锅炉的工艺参数和介质温度相对较高,垃圾燃烧后易产生强腐蚀性的复杂气体和飞灰,一旦发生事故,会对锅炉自身和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锅炉检验,正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是以设备失效为分析目的和对象,以设备检验为主要手段的风险评价和管理过程。通过对设备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的分析,确定设备的风险,从而进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将检验和维修的重点放在高风险设备上,达到延长检验周期,提高检验效率的效果。RBI技术已在国内外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RBI技术在垃圾发电锅炉系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情况,阐述了RBI的实施过程,并讨论了将RBI在石化方面的标准API 581及软件应用于垃圾发电锅炉部件的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模糊数学语言对垃圾发电锅炉部件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进行描述,建立了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垃圾发电锅炉检验时常见的失效情况,对部件的失效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针对垃圾发电锅炉的高温腐蚀,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沉积物中大量的熔融物质通过粘性表面不断吸附烟气中的细小颗粒,导致沉积层越来越厚。C1是导致高温腐蚀的关键因素。此外,炉管温度、烟气温度、炉管材料等对高温腐蚀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为建立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制了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软件。应用该评价软件对某型号为SLC225-3.82/400的垃圾发电锅炉进行部件风险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现场检验情况基本吻合。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了合理的检验计划,实施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的检验。采用这种检验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部件风险,提高检验效率,延长检验周期,同时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蔡琴[8](2012)在《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性能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日益剧增的能源需求与资源接近枯竭的矛盾,热力发电厂节能降耗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电厂低压加热系统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面式加热器加热给水,诸如高端差、易结垢、凝结水含铜、系统庞大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且汽轮机的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除氧器中需要被蒸汽再次加热至104℃来脱氧。本文针对国家发明专利“工业锅炉引射式热力除氧器”(专利号:ZL2009101038522)的核心问题,对利用汽水混合加热的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射水抽汽器的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采用二级引汽使凝结水温升至110℃以上,使高压过饱和水喷入大气式除氧器中迅速降压直接闪蒸除氧的方法。应用一维守恒方程从整体上建立射水抽汽器的性能计算模型,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其内部参数分布,进而在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对射水抽汽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发现,运行参数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射水抽汽器的喷射系数随着进水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其出口水温随着进水压力的升高而下降,随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其阻力系数随着进水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存在一最佳背压值,使得射水抽汽器的出口水温最高,且当射水抽汽器背压为0.12MPa时,其出水温度可以达到110℃,因而能够达到进入除氧器的给水温度要求。实验研究还发现,两级射水抽汽器具有很好的加热性能,可使出口水温升高87℃,并且平均温升比单级引射提高23%以上,因此,对于加热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级引射方式。本文采用全局模型,通过采用一定的简化假设和经验公式,直接从整体上得到射水抽汽器的性能计算模型,进而在理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编程计算,得出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射水抽汽器出口水压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出口水压随着入口蒸汽压力的升高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进水温度的升高将降低射水抽汽器的升压性能;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射水抽汽器的出口水压逐渐升高,当进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进水流量时,出口水压变化较平缓。通过建立射水抽汽器的分析模型,从可用能角度出发分析了运行参数对射水抽汽器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射水抽汽器的效率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喷射系数的增大而升高,随蒸汽压力的变化存在最小值,与升压比呈近似线性关系。通过对比,两级射水抽汽器的效率较高,平均比单级射水抽汽器的效率高21%。射水抽汽器各部件的损失随着喷射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射水抽汽器内最大的损失产生于一级混合室,水喷嘴的损失最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射水抽汽器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面积比的增加,射水抽汽器的喷射系数首先增大然后减小,且在面积比m=6.25时出现了最大值。对于一个给定的射水抽汽器,存在一最佳归一化喉嘴距L=6使得其获得最大的喷射系数,距离过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长度来引射蒸汽,距离太大引射蒸汽会产生回流现象,使其喷射性能下降。本文创新地提出采用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来代替目前电厂中所使用的表面式低压加热器,它利用凝结水压力来引射蒸汽,使之与凝结水混合,把水加热至近饱和温度,而获得的高温过饱和水(对大气式除氧而言)在加热器的扩压段升压后可顺利地流入除氧器中闪蒸除氧。与传统的大气式热力除氧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蒸汽消耗量。通过表面式单级回热和射水抽汽单级回热加热系统的对比分析,采用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替代原有的面式加热器,可使机组的热效率提高1.29%,这也被永荣矿务局发电厂6MW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业运行试验所证实,因而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王海泉[9](2011)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电厂运行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是能源与环保的世纪,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能源的紧缺以及环保的重要性。能源关系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世界各国都在想尽办法进行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但由此而产生的生活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在侵吞我们生存的空间,目前很多城市被垃圾包围。如何更好地处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是关系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事。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垃圾焚烧电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介绍了法国、德国和欧盟等国家对垃圾处理的方法。第二章以深圳宝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介绍该电厂中各设备的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第三章介绍宝安垃圾电厂渗滤液回喷的工艺流程、处理设备规范、焚烧温度确定及渗滤液最大允许回喷焚烧的量与垃圾的低位发热值的计算方法,指出回喷技术是处理沥滤液的一种经济简单的方法。第四章阐述了激波吹灰的技术原理以及激波前后的参数对比,指出激波对吹灰的作用。最后部分以宝安电厂发生的事故为例,分析水冷壁爆管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解读,展现垃圾焚烧处理电厂运行方面的技术特点。
范圣平,韩倩倩,曹顺安[10](2010)在《火电厂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综述了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的特点,分析了结垢、积盐与腐蚀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大力发电厂锅炉管道中水垢检查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电厂锅炉管道中水垢检查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火力发电厂安装阶段影响机组运行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 |
2.1 项目管理 |
2.2 质量管理理论 |
2.2.1 质量与质量管理 |
2.2.2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主要设备系统概况 |
3.1 项目概况 |
3.2 主要设备概况 |
3.3 主要工艺系统概况 |
第四章 影响火力发电厂质量问题的因素 |
4.1 人员因素 |
4.2 机械设备因素 |
4.3 材料因素 |
4.4 工艺方法因素 |
4.5 环境条件因素 |
4.6 火力发电厂主要系统质量控制标准 |
第五章 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 |
5.1 完善组织机构 |
5.1.1 项目质量控制网络图 |
5.1.2 机构职能 |
5.1.3 过程检验控制措施 |
5.2 改造大型设备吊装机具 |
5.2.1 设备外观质量检查 |
5.2.2 改造方案说明 |
5.3 加强材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
5.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5.3.2 加工工艺控制 |
5.3.3 成品标识及涂层控制 |
5.3.4 支吊架的出厂试验 |
5.4 创新工法对核心组件安装质量控制 |
5.4.1 锅炉蒸汽吹管质量控制 |
5.4.2 汽轮发电机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
5.5 加强环境控制 |
5.5.1 焊接环境要求 |
5.5.2 焊接材料要求 |
5.5.3 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
5.5.4 焊后自检 |
5.6 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后的机组数据 |
5.6.1 汽水冲管次数 |
5.6.2 真空严密性和水压试验性能 |
5.6.3 机组综合指标数据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孔板管道流动加速腐蚀受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电厂的发展现状 |
1.1.2 流动加速腐蚀研究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动加速腐蚀的机理研究 |
1.2.2 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因素 |
1.2.3 流动加速腐蚀的数值模拟 |
1.2.4 流动加速腐蚀的预测模型 |
1.2.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2 FAC预测模型 |
2.1 基础FAC模型的建立 |
2.2 传质系数的计算 |
2.3 溶解度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3.1 管型的选择 |
3.2 数学描述 |
3.2.1 控制方程的通用表达式 |
3.2.2 湍流方程 |
3.3 数值模拟基本设置 |
3.3.1 物理模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材料选择 |
3.3.4 边界条件 |
3.3.5 计算方法及求解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果验证及分析 |
4.1 结果验证 |
4.2 流场 |
4.2.1 速度 |
4.2.2 湍流动能 |
4.3 温度对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 |
4.3.1 温度对速度的影响 |
4.3.2 温度对湍流动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壁面剪切力的影响 |
4.3.4 温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4.3.5 温度对流动加速腐蚀速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城市集中供热现状调查 |
2.1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现状 |
2.1.1 供热面积现状调查 |
2.1.2 供热管网现状调查 |
2.1.3 热力站现状调查 |
2.2 能耗与热计量现状调查 |
2.2.1 采暖系统能耗 |
2.2.2 热计量 |
2.3 供热管网运行情况 |
2.3.1 运行参数 |
2.3.2 事故统计 |
2.3.3 事故分析 |
2.4 管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分析 |
3.1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
3.2 管网节能改造技术 |
3.2.1 管网敷设方式 |
3.2.2 管道保温及附件节能改造技术 |
3.2.3 供热调节 |
3.2.4 多热源联网运行 |
3.3 热力站节能改造技术 |
3.3.1 设备改造 |
3.3.2 监控系统改造 |
3.4 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技术 |
3.4.1 流量调节 |
3.4.2 热计量 |
3.5 供热监控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技术改造的依据 |
4.1.2 技术改造的原则 |
4.1.3 技术改造的范围 |
4.1.4 技术改造的目标 |
4.2 管道节能改造 |
4.2.1 一级管网 |
4.2.2 二级管网 |
4.3 热力站节能改造 |
4.3.1 更换设备 |
4.3.2 直接连接改间接连接 |
4.3.3 装设节能设备 |
4.3.4 补水系统改造 |
4.3.5 热力站附件保温 |
4.4 二级网节能改造 |
4.5 供热监控能力建设 |
4.6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 |
4.7 效益分析 |
4.7.1 节能效益 |
4.7.2 经济效益 |
4.7.3 环境效益 |
4.7.4 社会效益 |
4.8 保障措施 |
4.8.1 政策保障 |
4.8.2 组织保障 |
4.8.3 技术保障 |
4.9 本章小结 |
5 沈阳市某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实例概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改造前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 |
5.2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
5.2.1 热源和热力站改造 |
5.2.2 供热管网改造 |
5.2.3 楼内供热系统改造 |
5.3 改造前后节能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厚壁结构超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及其无损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体中的瞬态弹性波 |
1.2.2 超声体波检测 |
1.2.3 超声导波检测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限域中瞬态弹性波的传播理论 |
2.1 垂直线载荷下的瞬态位移 |
2.1.1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2.1.2 平面应变问题的控制方程 |
2.1.3 位移解析式的推导 |
2.2 利用Cagniard-de Hoop法求解 |
2.3 调制函数载荷下瞬态位移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瞬态波位移解析解的相控阵声场计算方法研究 |
3.1 表面垂直线载荷下半无限域的瞬态位移 |
3.1.1 位移解析式的推导 |
3.1.2 数值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对比 |
3.2 基于瞬态波位移解析解的线阵指向性计算方法 |
3.2.1 基于半无限域垂直线载荷的理论模型 |
3.2.2 线阵瞬态位移的计算 |
3.2.3 声场指向性的表征 |
3.3 超声相控阵瞬态波位移场测量实验研究 |
3.3.1 瞬态波位移场测量系统 |
3.3.2 声束偏转不同角度时的纵波指向性 |
3.3.3 声场半径变化时的纵波指向性 |
3.4 线阵参数对声束的影响 |
3.4.1 波长 |
3.4.2 阵列宽度 |
3.4.3 阵元宽度/阵元间距 |
3.4.4 声场半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厚板超声波瞬态位移及其Lamb波应用研究 |
4.1 单位阶跃函数点载荷下的瞬态位移 |
4.1.1 广义射线理论求解位移解析解 |
4.1.2 表面垂直点载荷下的瞬态位移计算 |
4.2 调制函数点载荷下瞬态位移的计算方法 |
4.2.1 单位阶跃函数响应位移叠加法 |
4.2.2 数值计算及有限元仿真对比 |
4.3 点载荷下厚板超声波点瞬态位移的实验研究 |
4.3.1 基于非接触全光学检测装置的实验系统 |
4.3.2 不同传播距离下的瞬态位移 |
4.3.3 不同载荷信号下的瞬态位移 |
4.4 垂直点载荷下厚板Lamb波的传播特性 |
4.4.1 垂直点载荷下的Lamb波模态 |
4.4.2 频率对Lamb波波形的影响 |
4.4.3 A_0模态相速度的计算 |
4.5 平板和管道中Lamb波的相似性研究 |
4.5.1 A_0与C-A_0模态 |
4.5.2 S_0与C-S_0模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厚壁管道周向Lamb波窄声束阵列传感器研制 |
5.1 激励模态研究 |
5.2 声场的仿真优化 |
5.2.1 有限元仿真模型 |
5.2.2 声场优化结果 |
5.3 传感器制作 |
5.4 窄声束阵列传感器的声场测量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厚壁管道附着物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研究 |
6.1 管道-附着物双层结构模型 |
6.2 纵向模态在双层管道中的传播特性 |
6.3 含内壁附着物管道的群速度测量实验研究 |
6.3.1 内壁均匀附着层的制作 |
6.3.2 群速度测量实验系统 |
6.3.3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停用锅炉的腐蚀机理及保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腐蚀机理 |
1.1 锅炉金属水汽侧腐蚀 |
1.1.1 氧腐蚀 |
1.1.2 垢下腐蚀 |
1.1.3 铁垢腐蚀 |
1.2 锅炉金属受热面侧腐蚀 |
1.2.1 酸腐蚀 |
1.2.2 对策与建议 |
2 保养方法 |
2.1 锅炉金属水汽侧保养 |
2.2 干式保养法 |
2.2.1 干燥剂法 |
2.2.2 充气保养法 |
2.2.3 气相缓蚀剂法 |
2.2.4 TH-901缓蚀剂保养法 |
2.3 湿式保养法 |
2.3.1 碱液法 |
2.3.2 氨、联氨法 |
2.4 金属受热面侧保养方法 |
3 结论 |
(6)电厂锅炉管在线监测及风险全寿命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锅炉管寿命损耗机理及风险寿命管理 |
2.1 锅炉管寿命损耗机理 |
2.1.1 磨损 |
2.1.2 腐蚀 |
2.2 全寿命管理 |
2.2.1 实验室评估 |
2.2.2 离线检验评估 |
2.2.3 在线寿命监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厂锅炉管寿命损耗及风险评估 |
3.1 锅炉管寿命损耗评估 |
3.2 氧化皮脱落风险在线监测 |
3.2.1 氧化皮脱落机理 |
3.2.2 评估流程 |
3.2.3 评估时机 |
3.2.4 氧化皮脱落风险计算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管在线监测及全寿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4.1 离线检测及寿命评估 |
4.1.1 资料收集 |
4.1.2 现场检验 |
4.1.3 实验室分析 |
4.2 实时状态在线监测 |
4.2.1 状态在线监测及评估 |
4.2.2 设备信息管理 |
4.2.3 运行历史查询 |
4.2.4 超温统计分析 |
4.2.5 运行考核 |
4.2.6 报告生成及打印 |
4.3 全寿命评估 |
4.3.1 金属部件温度场评估 |
4.3.2 管壁应力场评估 |
4.3.3 材料老化状态评估 |
4.3.4 确定部件实际使用寿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检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垃圾发电锅炉的检验 |
1.1.2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 |
1.2 RBI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1 RBI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 |
1.2.2 RBI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 |
1.3 将RBI应用于垃圾发电锅炉检验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工作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2.2.1 因素集的确定 |
2.2.2 评价集的确定 |
2.2.3 单因素评价集R_i的确定 |
2.2.4 权重集的确定 |
2.2.5 模糊综合评价 |
2.2.6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的处理 |
2.3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2.3.1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流程 |
2.3.2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的风险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失效模式研究 |
3.1 高温腐蚀 |
3.2 低温腐蚀 |
3.3 飞灰磨损 |
3.4 热疲劳 |
3.5 氧腐蚀 |
3.6 高温蠕变 |
3.7 焊接缺陷 |
3.8 垢下腐蚀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垃圾发电锅炉高温腐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垃圾发电锅炉介绍 |
4.2.2 灰渣的收集 |
4.2.3 灰渣样品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4.3.2 XRF数据分析 |
4.3.3 XRD数据分析 |
4.4 影响高温腐蚀的因素 |
4.4.1 沉积物对高温腐蚀的影响 |
4.4.2 Cl对高温腐蚀的影响 |
4.4.3 炉管温度对高温腐蚀的影响 |
4.4.4 烟气温度对高温腐蚀的影响 |
4.4.5 炉管材料对高温腐蚀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5.1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垃圾发电锅炉失效可能性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标准 |
5.1.2 垃圾发电锅炉失效后果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标准 |
5.2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软件的开发 |
5.2.1 评价软件设计概述 |
5.2.2 评价软件的评价流程 |
5.2.3 评价软件的界面设计 |
5.3 评价软件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的检验 |
6.1 检验计划的制定 |
6.1.1 设定风险可接受水平 |
6.1.2 检验周期的确定 |
6.1.3 检验范围的确定 |
6.1.4 检验方法的选择 |
6.2 RBI再评估和更新 |
6.3 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检验的优点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清单 |
附录B 垃圾发电锅炉部件风险评价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性能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射水抽汽器概况 |
1.3 射水抽汽器研究的发展状况 |
1.3.1 射水抽汽器的理论研究进展 |
1.3.2 射水抽汽器的结构研究进展 |
1.3.3 射水抽汽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除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1.5.2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射水抽汽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1 实验系统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及测量装置 |
2.2.1 实验装置 |
2.2.2 测量装置 |
2.3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2.3.1 数据处理 |
2.3.2 误差分析 |
2.4 两级射水抽汽器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喷射性能的实验研究 |
2.4.2 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2.4.3 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
2.5 多喷嘴射水抽汽器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1 喷射性能的实验研究 |
2.5.2 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射水抽汽器性能的理论分析 |
3.1 射水抽汽器升压加热性能的理论分析 |
3.1.1 升压加热性能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2 升压加热性能计算模型的求解过程 |
3.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射水抽汽器的□分析 |
3.2.1 射水抽汽器□分析模型的建立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射水抽汽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1.1 物理模型 |
4.1.2 网格划分 |
4.2 数学模型 |
4.2.1 Mixture 模型的控制方程 |
4.2.2 UDF 程序 |
4.3 数值求解方法和边界条件 |
4.3.1 数值求解方法 |
4.3.2 边界条件 |
4.4 模拟计算结果 |
4.4.1 射水抽汽器内部参数分布 |
4.4.2 运行参数对射水抽汽器性能的影响 |
4.4.3 结构参数对射水抽汽器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喷射闪蒸除氧的理论基础与实验结果 |
5.1 喷射闪蒸除氧的理论基础 |
5.1.1 热力除氧的工作原理 |
5.1.2 闪蒸原理 |
5.2 喷射闪蒸除氧方法的提出 |
5.3 喷射闪蒸除氧实验 |
5.3.1 实验及测量装置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射水抽汽器在电厂低压加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6.1 低压加热系统改造方案 |
6.2 射水抽汽低压加热器的设计 |
6.3 热效率分析 |
6.3.1 表面式低压加热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
6.3.2 射水抽汽低压加热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
6.3.3 热效率提高实例比较分析 |
6.3.4 永荣矿务局发电厂 6 MW 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业运行试验 |
6.4 本章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电厂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发展概况 |
1.2.1 法国垃圾处理方法 |
1.2.2 德国垃圾处理方法 |
1.2.3 欧盟对于垃圾处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宝安垃圾焚烧发电厂概况 |
2.1 宝安电厂简介 |
2.1.1 设备概况 |
2.1.2 设备规范、特性参数 |
2.1.3 燃料(生活垃圾)分析 |
2.2 宝安厂垃圾接收系统 |
2.2.1 硬件系统组成 |
2.2.2 软件系统组成 |
2.2.3 电子地磅 |
2.3 宝安厂垃圾卸料系统 |
2.3.1 垃圾卸料平台 |
2.4 宝安厂垃圾吊车 |
2.4.1 垃圾吊车及抓斗的组成 |
2.4.2 垃圾吊及抓斗的控制 |
2.5 宝安厂垃圾焚烧炉 |
2.5.1 给料装置 |
2.5.2 炉排 |
2.5.3 液压驱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5.4 炉内燃烧过程 |
2.6 宝安厂垃圾余热炉 |
2.6.1 辐射受热面 |
2.6.2 汽包 |
2.7 宝安厂烟气处理系统 |
2.7.1 半干式反应塔系统 |
2.7.2 石灰存储系统功能 |
2.7.3 石灰浆液制备系统 |
2.7.4 活性炭存储仓组成 |
2.7.5 脉冲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回喷处理 |
3.1 概述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
3.2 宝安厂渗滤液回喷焚烧处理简介 |
3.2.1 渗滤液回喷系统设备规范 |
3.2.2 回喷系统介绍 |
3.3 渗滤液回喷处理热力分析 |
3.3.1 简述 |
3.3.2 垃圾成分和垃圾焚烧空气量 |
3.3.3 烟气成分和烟气量变化的确定 |
3.3.4 焚烧温度的确定 |
3.3.5 对焚烧-余热锅炉热效率和出力的影响 |
3.3.6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吹灰 |
4.1 清灰技术概述 |
4.1.1 机械振打清灰 |
4.1.2 声波清灰方式 |
4.1.3 激波清灰技术 |
4.1.4 蒸汽吹灰 |
4.2 机械振打清灰分析 |
4.3 声波吹灰简要分析 |
4.3.1 声波吹灰器技术原理 |
4.3.2 安装声波吹灰前后参数对比 |
4.3.2.1 省煤器出口烟温变化分析 |
4.3.2.2 引风机转速变化分析 |
4.3.2.3 三级过热器烟气温度变化分析 |
4.4 燃气激波清灰简要分析 |
4.4.1 吹灰系统消耗指标(单台炉) |
4.4.2 常见故障及处理 |
4.4.3 数据分析 |
4.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垃圾电厂运行调整及事故分析 |
5.1 垃圾电厂运行调整 |
5.1.1 运行调整 |
5.1.2 锅炉长周期运行分析 |
5.2 垃圾电厂生产运行异常事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火电厂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现状 |
1.1 热力设备结垢现状 |
1.1.1 水垢的主要成分 |
1.1.2 结垢的主要部位 |
1.2 热力设备积盐现状 |
1.2.1 盐类的主要成分 |
1.2.2 积盐的主要部位 |
1.3 热力设备腐蚀现状 |
1.3.1 氧腐蚀 |
1.3.2 锅炉介质浓缩腐蚀 |
1.3.3 酸腐蚀 |
2 结垢、积盐与腐蚀的影响因素 |
2.1 机组参数及负荷 |
2.2 水化学工况 |
2.3 水处理工艺 |
2.4 凝汽器泄漏 |
2.5 运行管理及化学监督 |
3 结垢、积盐与腐蚀的防治对策 |
3.1 完善水处理工艺、加强汽水品质监督 |
3.2 提高凝汽器密封性、防治凝汽器泄漏 |
3.3 加强排污管理、定期化学清洗 |
3.4 注意停用保护、加强启炉时的水质监控 |
4 结语 |
四、大力发电厂锅炉管道中水垢检查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火力发电厂安装阶段影响机组运行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D]. 郭瓒. 青岛大学, 2020(02)
- [2]孔板管道流动加速腐蚀受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D]. 白冬晓.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3]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 唐恩全.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厚壁结构超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及其无损检测应用[D]. 张学聪.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4)
- [5]停用锅炉的腐蚀机理及保养措施[J]. 陈喜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02)
- [6]电厂锅炉管在线监测及风险全寿命管理系统的研究[D]. 张栋.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7]基于风险的垃圾发电锅炉检验技术研究[D]. 王哲芳. 福州大学, 2015(05)
- [8]射水抽汽低压加热除氧器性能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 蔡琴. 重庆大学, 2012(02)
- [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电厂运行分析[D]. 王海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火电厂热力设备结垢、积盐与腐蚀现状及防治对策[J]. 范圣平,韩倩倩,曹顺安.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