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反思

古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反思

一、关于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向颖[2](2021)在《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文作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主要载体,学好文言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讲,学好文言文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文言文存在碎片化现象,教学并不乐观。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高速发展,又使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带来信息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一系列弊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碎片化学习的内容知识缺少体系。本论文以改进文言文碎片化为立足点,试图谋求文言文碎片化学习和文言文课堂学习的互利共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了文言文及其内容知识、碎片化与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并分析了初中生碎片化学习现状、文言文碎片化改进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文言文碎片化改进和文言文碎片化学习的互助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以教师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初中文言文碎片化在教材、教师、教学内容上可能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初中文言文碎片化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文言文碎片化改进的建议。主要包括构建文言文知识体系,设计单篇群文并行的阅读教学和横纵向联系并重等教学方法,以及指导初中生进行碎片化学习。

丁乙玲[3](2021)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确定了未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重点。学习任务群设计理念与语文核心素养一脉相承,通过有关的语言活动积累丰富的汉字、加深汉语现象的理性认识、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体会的基础上理解梳理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在语言表达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语体风格。在积累、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系统化、结构化,反思和总结自己遣词造句的经验,构建初步的逻辑和修辞能力,并且能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3所学校6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14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得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情况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有关文言散文中的积累、梳理与探究只停留在表面。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访谈与调查得出一定的有关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的见解性建议,为新课改后新版教材的使用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本论文总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揭示选择本论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价值。第二部分:围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以及高中文言散文阐述了相关概念。包括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内涵;最后分析归纳出统编本教材文言散文的选文特点。第三部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及其融入高中文言散文的教学现状研究。首先对学生调查问卷以及教师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的实施、教学的效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方面探讨该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文言散文的现状。第四部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文言散文的教学策略。从备课、上课、评课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在备课环节围绕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在评课中落实标准,将积累、梳理与探究三者有机组织在一起。

王鑫[4](2021)在《初中古代游记教学内容研究》文中指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共选编古代文言散文27篇,其中古代游记9篇,占文言散文总数的33%,可见古代游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古代游记在表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关注“文言文”这一具有共性的形式,而忽略古代游记个性化的内容。因此本文尝试基于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共性,借鉴褚树荣所提出文字、文章、文化“三文合一”的理念,针对古代游记作品,结合初中生学情的特殊性,对初中古代游记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以期为一线古代游记教学提供参考。基于此,研究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方法、核心概念、初中古代游记教学依据五部分展开论述,重在辨明古代游记的特点及具体的教学针对性。正文第一部分意在通过问卷从文字、文章和文化三方面来了解学生对初中古代游记的学习情况,进而从侧面感知古代游记的教学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二部分依据“三文合一”的理论,基于文字、文章和文化的视角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进行探索,首先在文字方面,本文通过对用字现象的辨析、文字背后的文化、虚词中的情感这三点来感受文字的魅力。其次在文章方面,笔者尝试找寻古代游记特征与学生具体学习需要的共通之处,确定了依体定教与文体辨析、表现手法与景中之情、联想想象与古今共通感三方面的内容。最后在文化方面,本文重在拓展学生视野,从人格陶冶、哲学思想、审美趣味三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三部分以《小石潭记》为例,对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阐述。

王乐[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求语文学习研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始终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高中文言实词的深度学习既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也是推进高中文言实词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真实学习情境中高中生学习文言实词的表现,在分析归纳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尝试对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进行教学设计。本文首先采用了理论演绎的方式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文言实词学习相结合,通过深入分析深度学习理论,参考专家学者关于文言实词学习的经验研究,在理论层面,从内涵和特征两方面归纳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本质属性。其次,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和开放式访谈,发现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存在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最后,在理论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以“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为例,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尝试设计指向于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教学。研究发现,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有所表现但并不普遍,虽说能够整体达到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高中生为数不多,但从局部特征来看,不少高中生能够在文言实词学习中表现出部分的深度学习特征,例如有的学生能够对文言实词学习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的学生善于在文言实词义项积累中发现关系。对高中生文言实词深度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旨在为教师设计文言实词教学提供一个可参照的设计范式,通过让教师了解高中生文言实词深度学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现从而评判学生的文言实词学习情况,反思自身的文言实词教学,进而优化自己的文言实词教学。总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研究在到一定程度上丰富拓展了文言实词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研究,为教师的文言实词教学和高中生的文言实词学习提供了一些建议。

徐蕾[6](2021)在《部编本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文言文教学成为热点之一。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大家对文言文越来越有兴趣,也更为重视;另一方面,新教材改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重加大,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时间,由五年级提前至三年级。文言文的教学,不但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更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目前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对其没有兴趣,教师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和重点,教学效率低等,所以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进行相关的探索研究。本文将通过对部编本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探讨,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进行小学中高学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在文言文阅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小学文言文中高学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并拓展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学者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拓宽思路。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并阐述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以部编本教材为例,统计文言文的选文篇目,整理分析选文篇目的各方面特征。第三部分通过中高段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情况调查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分析目前文言文阅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为实施策略部分,分别从教师完善自身,提高语文专业能力以及完善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诵读、语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来阐述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优化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案例分析部分,分别对小学课本中《司马光》和《杨氏之子》的教学案例进行有效性设计,并进行实施效果分析。本文旨在为一线普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有实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对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张诚[7](2021)在《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笔者发现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教师枯燥的单篇讲授让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等现象从而引发思考,提出了“将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张,试图让学生在大量文言文阅读体验积累中滋长文言文独立阅读能力,提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本论文围绕这一主张,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从廓清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入手,进一步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意义。其次明确群文阅读是是师生围绕选定的议题,选择有内在关联的一组文本(2个以上),在单位时间内,教师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最终达成师生共识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的操作过程包括选定议题、组织选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四个环节。再次,通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解析发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追求的目标并贯穿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这为群文阅读教学法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证实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已成为必然。第二章,通过对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对当下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五个调查结论:高中生具有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选文难度可以适度下降;学生对课外延伸的文化历史内容感兴趣,是文言文阅读教学引趣的突破口;学生对诵读有认同,教师教学应多加强指导诵读方法;学生希望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说明学好文言文又期待;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潜能,提升文言文独立阅读能力。这从实践层面证实群文阅读应用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具有可行性。第三章,针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立足教材,提出将群文阅读教学法实施于文言文阅读教学,具体实施的策略如下:组织浅易有趣文言短文小群文,补缺引趣;巧妙设计比较迁移性问题,举一反三;重视集体建构中的参与性,合作学习。

李建楠[8](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其实一直为党、国家和教育界所关注,并且不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尚未完全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尚未彻底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在一些教育场合,劳动教育甚至被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是创造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教育则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这其实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出现的。我国的劳动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基础,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理念,并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采纳中外教育学者的相关理论和各国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相关思想,不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演变历程的梳理和挖掘,有助于厘清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发展脉络,在理论层面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变化,这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而劳动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也应加以考量,这样从整体上以历史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步伐。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本研究在论证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其一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概念梳理,通过古今中外对二者的认识做综合分析和界定;其二是通过分析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劳动能力提升、劳动形态变化、劳动范围扩展,阐明影响劳动教育相关主要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三是从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着重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和耕读教育理念,并对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探析,通过对该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思想从确立到探索实践,再到“文革”期间的曲折探索的梳理,从劳动教育目的和实践效果进行剖析。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塑与革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得劳动教育思想在发展中添加了“技术”的元素,无论是从劳动素养还是综合实践出发,这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开始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和创新动力,在劳动教育思想中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培育人才创新能力,这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破解人才培养问题的需要,同时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会不同主体,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第七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指出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在劳动教育思想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际相结合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拓展实践平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更好发挥作用。

刘金金[9](2021)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年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以及2019年高中语文教材的翻新,对语文教学新思考、新观念的研讨势在必行。中国古代散文中具有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篇章布局、思想内涵等文学知识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与古人沟通的纽带,也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古代散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古代散文学习存在抗拒或畏难的心理。现阶段如何解决学生对古代散文学习的逃避心理,继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了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将2017年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古代散文教学实践和师生古代散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结果相结合,针对当前古代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新的教学思路,希望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在高中古代散文教学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论文立足实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调查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发现当前高中古代散文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师对古代散文主题和写作技巧的教学不够重视、古代散文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更新。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和新要求,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第一,依据2017年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第二,教师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其中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第三,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课标、教材、课外书籍和媒体等教学资源;第四,确定完善的语文学习监督评价体系。理论的提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本论文在最后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确定并执行古代散文教学策略,以2019年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下册教材为教学依托,设计了两种不同主题,不同选文编排方式的单元教学设计,具体说明“语文学习任务群”在高中古代散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韩江雪[10](2021)在《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9月起,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该版本教科书清晰地把握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在潜移默化中陶染人格、形塑灵魂的特征,试图将国家与民族的育人要求熔铸于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健康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在德、智、美三个层面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其具体体现之一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大幅增加了文言文阅读量,传达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态度。然而,我们通过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考察发现,文言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失落和文本失落的双重问题,导致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无从实现,即学生没有从这一饱含传统文化精神的课程中获取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美感升华的滋养。因此,对文言文的育人价值进行细致考察成为必须,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当前和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还能促进对语文教科书“定篇”类选文的研究,以及丰富文言文的研究视角和路径。该研究选取统编版本的初中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全部文言文选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与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课例研究法展开研究。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从教科书文选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一步。其目的是审视与考察当前教科书编写的实际情况,这通过思考不同文选对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各方面价值和应然的文言文选文体系建构,继而对实然的文言文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编选的商榷意见,从而完善教科书编写和使用实践来实现。具体研究路径是,笔者首先借鉴文学、语言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资源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情况来创建教科书文选育人价值分析结构的“理想类型”,继而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实际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考察选文在知识、思维、审美和文化方维的价值水平,衡量现实情况与理想层面的差距,提出一些自己的商榷意见。从教学层面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育人价值研究是第二步。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进行育人价值分析,我们已经充分认识了文言文本在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审美陶冶与文化传承方面应发挥的育人价值,并且提出了完善教科书选文的一些商榷意见。这些选文育人价值继而面临着一个如何落实的问题,也即在实际教学中的转换形态与要求的问题,这需要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提出具体要求。文言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范畴,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寻求“理解”,不仅是对于文本的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走向对自我的理解。因此,对文言文育人价值的转化要求应该落实为一种对理解水平的规定,教师、学生和师生双方都应该形成特定的理解状态。在对理想层面的育人价值转化形态进行明确之后,需要对当前一线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了解真实课堂中所发生的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并对此现状进行分析,总经有效经验,更多的是诊断问题,借助中西方理论资源提出应对策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已有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与方法令人不甚满意,学习主体的自由受限,人与文化经典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意义裂痕。鉴于此,我们从千百年来中西方阅读、阐释文学经典的丰富经验中寻求到了一些理论启示,从征实原旨和自由开拓两种价值取向中切入对文言选文的教学思考。就选文的主导教学价值而言,选文可以被分为知识之文、思维之文、审美之文和文化之文。知识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使学生合理积累一定数量的古汉语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文学等知识,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的、单向度的,而是通过掌握古代训诂的基本方法和文学涵泳的巧妙艺术,通过训诂与涵泳的循环进行的。思维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引领学生通过形象、逻辑、辩证等积极思维来理解文言文微言背后的大义,填补文本的空白结构,并对传统价值进行批判与颠覆,促进传统价值的更新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之文教学要旨在于充分给予学生审美体验的自由,通过调动期待视野、引发认知冲突最终推动学生与作者的审美视域融合。文化之文的教学要旨在于尊重文本的民族历史性,重点把握文章历史语境,尊重古今时间间距,辨明历史文本的当代文化价值。当然,作为汉语言经典作品的文言文选文价值难以束于一隅,往往需要多角度价值钩沉,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灵活选择、调整、改良策略与方法,将前述阅读教学思路进行圆览会通。文言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经典教育,在全球化挑战日益激烈的今天,经典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探索关系到国民精神塑造和个体的自我理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包括教育研究者、教科书编写者、学校教师在内的教育人士,乃至整个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配合,不断地在民族经典与学生建构价值关联,致力于使其作用于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由。

二、关于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碎片化学习与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初中生碎片化学习问题分析
    第三节 文言文碎片化学习与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互助意义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调查分析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改进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构建文言文知识体系
    第二节 科学设计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
    第三节 指导初中生碎片化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提出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1.有关概念的研究
        2.有关教学现状的研究
        3.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与高中文言散文相结合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高中文言散文特征及分类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征与分类
        1.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征
        2.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分类与联系
    (二)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与具体内涵
        1.特征与教学目标
        2.具体内涵
    (三)高中文言散文的定义与统编本教材文言散文的特点
        1.高中文言散文的定义与分类
        2.统编本教材文言散文的特点
三、教学现状
    (一)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2.教师访谈分析
    (二)教学现状分析
        1.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
        2.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现状
四、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文言散文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备好课
        1.衔接新旧教材,把握选文特点
        2.整合教材资源,设计学习任务
    (二)创设情景,任务驱动,上好课
        1.积累——梳理——探究
        2.梳理——积累——探究
        3.探究——梳理——积累
        4.探究——积累——梳理
    (三)重构评价,落实标准,评好课
        1.教师教学评价
        2.学生学习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初中古代游记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初中古代游记教学依据
一、古代游记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中古代游记教学现状调查
    (二)初中古代游记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古代游记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二、古代游记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基于语言文字的教学内容确定
    (二)基于游记文章的教学内容确定
    (三)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确定
三、古代游记教学内容设计案例——以《小石潭记》为例
    (一)感受文字的魅力
    (二)品味文章的韵味
    (三)拓展文化的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生古代游记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5)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的现实需求
        2.核心素养视域下文言实词教学改革的探索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指向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学习研究
        2.指向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
    (四)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技术路线
一、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本质属性
    (一)文言实词深度学习观提出的背景
    (二)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内涵
    (三)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特征
        1.积累与建构:语感与语理的相互促进
        2.感悟与体验:对文言实词义项的主动梳理
        3.本质与深加工:对文言实词义项进行深加工
        4.迁移与运用:指向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5.价值观与目标:高中生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二、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现实表现
    (一)问题提出及概念定义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抽样
        2.收集资料
        3.分析资料
        4.成文
    (三)效度、推广度及伦理道德问题
    (四)高中文言实词学习中体现深度学习特征的表现描述
        1.具备了“主动梳理义项”的潜意识
        2.肯定了“语感”的重要作用
        3.对“文言实词的系统性”有所体会
        4.认识到了“学习文言实词”的重要价值
        5.实现了基础的“迁移与运用”
    (五)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过程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三、指向高中文言实词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一)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
        1.预期的学习目标
        2.预期的迁移目标
        3.预期的理解
        4.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5.将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1.表现性任务
        2.其他证据
        3.评价与反馈
    (三)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计划
    (四)逆向教学设计的补充与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二 接触摘要单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测试题单
附录五 教学设计完整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部编本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
        2.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足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版)》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篇目
    (二)研究现状
        1.前人研究的热点问题
        2.小学文言文教学意义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有利于奠定中学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3.有利于教师文言文教学理念的提升,转变教学观念
        4.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相关概念
        1.文言文
        2.小学文言文教学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新课标需要
        2.小学中高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
        3.教师有效教学需要
        4.文言文选文需要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选文概况
    (一)文言文选文统计
        1.文言文篇目统计
    (二)文言文选文特征
        1.文章特征
        2.编排特征
三、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1.学生学习文言文现状调查的数据统计
        2.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的数据统计
    (三)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主要问题
        1.学生方面
        2.不同之处
四、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1.重视基本功培养
        2.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重视学习现代多媒体技术
        4.激发教学热情
    (二)优化文言文教学策略
        1.诵读为根本
        2.兴趣与知识相结合
        3.通过不断阅读提升语感
五、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例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例的设计
        1. 《司马光》——三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设计
        2. 《杨氏之子》——五年级文言文阅读教学案例设计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
        1.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2.丰富学生语文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3.提高阅读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学生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教师部编本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7)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
        (二)教师枯燥的单篇讲授让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一)提升学生文言文独立阅读能力
        (二)提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文言文与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界定
        (一)汉语史中对文言文的阐释
        (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阐释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三、群文阅读阐释
        (一)对群文阅读的几种阐释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操作过程
    四、17 版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与解析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目标之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贯穿高中语文课程
        (三)引导学生继续积累文言阅读经验
    五、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引领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
        (一)文言文选文系统适合群文阅读教学
        (二)文言文助读系统倡导群文阅读教学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简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内容与实施
    二、学生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大多数高中生对阅读文言文没有兴趣
        (二)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行为被动且效果不佳
        (三)简单的文言文可以课外自读
        (四)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五)文言文学习诵读少,默写质量低
        (六)串讲法是教师文言文阅读教学常用方法
        (七)学生希望老师改进文言文教学方法
    三、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影响老师教学情绪
        (二)教学重点指向教材文言知识的讲解
        (三)教学方法以串讲法为主
    四、调查结论
第三章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组织浅易有趣文言短文小群文,补缺引趣
        (一)案例展示
        (二)案例分析
    二、巧妙设计比较迁移性问题,举一反三
        (一)案例展示
        (二)案例分析
    三、重视集体建构中的参与性,合作学习
        (一)案例展示
        (二)案例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劳动教育的一般解释
    2.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诠释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2 社会发展中导致劳动教育相关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2.2.1 劳动能力提升
        2.2.2 劳动形态变化
        2.2.3 劳动范围拓展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教育特征
        2.3.1 树立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
        2.3.2 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劳动精神
        2.3.3 提升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素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劳动教育观
        3.1.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2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3.1.3 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个体发展的需要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教育学者的劳动教育理念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3.2.2 符合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耕读”劳动教育理念
        3.2.3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者对传统劳动教育的反思
    3.3 国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3.3.1 近代欧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3.3.2 苏联教育学者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确立
        4.1.1 以“为工农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4.1.2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和人才紧缺为劳动教育契机
        4.1.3 “以俄为师”的劳动教育政策取向
    4.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4.2.1 劳动教育向“本土探索”的思想转变
        4.2.2 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4.2.3 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劳动教育目的
        4.2.4 通过课堂教学和勤工俭学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4.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曲折探索
        4.3.1 以世界观改造为劳动教育重点
        4.3.2 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劳动教育目的
        4.3.3 “开门办学,上山下乡”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探索革新
    5.1 强调“技术”的劳动教育恢复与探索
        5.1.1 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5.1.2 以“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为劳动教育目的
        5.1.3 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5.2 立足“素养”的劳动教育改革与深化
        5.2.1 劳动教育中“人”的回归
        5.2.2 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劳动教育目的
        5.2.3 劳动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全面构建
    6.1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审视
        6.1.1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前提
        6.1.2 劳动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的重要支撑
        6.1.3 劳动教育是破解人才培养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6.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6.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6.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动力
    6.3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思想建设的要点
        6.3.1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6.3.2 塑造诚实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6.3.3 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
    6.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6.4.1 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6.4.2 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
        6.4.3 强化党员干部劳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7.1.1 劳动教育思想演进与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关
        7.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遵循
    7.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则
        7.2.1 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发展中丰富党的劳动教育思想
        7.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
    7.3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实践的机制构建
        7.3.1 探索立德树人中劳动教育的合理路径
        7.3.2 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7.3.3 不断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1.“语文学习任务群”相关研究
        2.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研究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现状
        1.教师古代散文教学现状
        2.学生古代散文学习现状
    (二)高中古代散文教学问题及成因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
二、推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必要性
    (一)“学习任务群”在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
    (二)“学习任务群”对统编教材的革新
        1.古代散文选文篇目
        2.古代散文编选特点
    (三)“学习任务群”突破古代散文教学的局限
        1.突破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局限
        2.突破教学内容“重言轻文”的局面
        3.突破不同文本教学课时不均的局限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
    (一)培养提升核心素养
        1.增强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能力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3.训练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主动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科学设计教学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
        2.单元教学计划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1.精准对照课标资源
        2.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3.鼓励阅读课外书籍
        4.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
    (四)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1.全面的监督体系
        2.合理的评价体系
四、“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设计
    (一)古代散文单元——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为例
        1.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
    (二)混合文体单元——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为例
        1.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10)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宏观研究
        (二)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价值研究
        (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与特色的研究
        (四)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研究
        (五)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
        (六)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一)语文教科书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三)文言文
        (四)育人
        (五)价值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调查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课例研究法
    五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言文育人价值的基本认识
    一 文言文育人价值关注缘起
        (一)“新基础教育”对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视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二 育人价值内涵界定
        (一)智育价值:“求真”与增进理解
        (二)德育价值:“向善”与促进关怀
        (三)美育价值:“审美”与升华精神
        (四)三育的关系
    三 文言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内涵
        (一)知识积累价值
        (二)思维训练价值
        (三)审美陶冶价值
        (四)文化教诲价值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探析
    一 理想类型:文言文选文的应然育人价值
        (一)知识价值
        (二)思维价值
        (三)审美价值
        (四)文化价值
    二 现状考察:统编初中语文文言文选文分析与商榷
        (一)知识现状分析与商榷
        (二)思维现状分析与商榷
        (三)审美现状分析与商榷
        (四)文化现状分析与商榷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的育人价值落实
    一 选文育人价值实现的教学转化思路
        (一)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路径
        (二)选文育人价值教学转化的基本要求
    二 文言文教学现状评析
        (一)现状述评
        (二)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
    三 落实育人价值的文言文教学实施策略
        (一)知识之文:循环型阅读教学
        (二)思维之文:开放型阅读教学
        (三)审美之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四)文化之文:历史型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硕博论文
    四、其他
附录
    一、教师访谈提纲
    二、学生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D]. 向颖.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策略研究[D]. 丁乙玲. 大理大学, 2021(08)
  • [4]初中古代游记教学内容研究[D]. 王鑫.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文言实词教学设计研究[D]. 王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部编本小学语文中高学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徐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张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建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9]“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研究[D]. 刘金金.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及其落实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言文选文为例[D]. 韩江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古汉语教学内容的一点探索与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