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沉降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恒[1](2020)在《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黏粒砂土由于强度较高,常常用作高速公路的路基填方材料。其中黏粒的含量多少对其渗透性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影响,从而也直接决定填方质量的好坏。依托麻阳高速项目含黏粒砂土填方段工程,通过对不同红黏土掺量下的砂土进行击实试验和渗透试验,从不同黏粒含量和不同压实度等方面研究含黏粒砂土的渗透和击实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填方路基进行了跟踪沉降观测和沉降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针对砂土地基在雨后易发生冲刷引起的沉降破坏,在砂土中掺加一定量红黏土对砂土路基进行改良。对改良后的含黏粒砂土渗透试验,得到不同黏粒含量下砂土的渗透系数,发现其渗透系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其次,通过击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度对含黏粒砂土路基的影响。对不同压实度的土样进行了渗透试验,结果认为:相同黏粒含量砂土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其渗透系数在不断减小,相同压实度的含黏粒砂土其渗透系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加也不断减小。然后,分别选取堆载预压处理的K147+510处、砂垫层处理的K149+650处以及水泥搅拌桩处理的K151+120处等三个典型断面,进行长达288天跟踪沉降观测。得到沉降观测结果:K147+51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16mm,K149+65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45mm,K151+12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94mm。三个典型断面的沉降变化规律为:随着沉降时间的增长,路基上部荷载持续增加,土体固结速率加快,沉降变化速率逐渐增大;当填筑到设计高度时,上部荷载不再继续增加,土体固结开始趋于稳定,沉降速率逐渐减小,达到最终沉降量。最后,建立了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对K150+480断面进行沉降预测。将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双曲线法和三点法的沉降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的实测沉降数据序列组数越多、时间间隔越大,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就越可靠。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较其他预测方法更适合麻阳高速项目含黏粒砂土填方路段的沉降预测。
罗良繁[2](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张航[3](2019)在《怀芷高速高填方路基K21+620断面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考虑到不同地形,高速公路路基分为路堤与路堑。作为高速公路路基的重要形式,路堤不仅要承受自身的重量,还要承受车辆向下传递的行车荷载,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以及行车的舒适程度,严重时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堤沉降的监控与分析处理尤为重要。本文以怀化至芷江高速公路K21+550~K21+650段路堤为依托,选取了 K21+620断面,在已有土质地基变形理论的基础上,从研究沉降的机理入手,总结了路堤沉降的特点与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综合现场施工工艺对路堤沉降的影响,选取了多个断面的沉降数据,分析了怀芷高速公路整体路堤沉降的规律,并结合目前主要的沉降预测方法,分别作了预测,选取了最佳的模型,进而进行了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叙述了本文研究内容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在路堤沉降的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思路等。从路堤的沉降机理、工程特性等方面总结目前沉降控制的方法与现场沉降监测方法。2)详细介绍了依托工程,首先阐明了红砂岩的物理性质与工程性质,提出了实际工程的处理方法,进而分析了现场观测方案,选取对比段,总结了沉降数据及观测期内的规律。对比了目前常用的沉降预测的方法,分别分析了对于本项目的适用性,并进行了相应的计算,确定各自的误差与精度等,指出了沉降发展的规律,并利用最佳的模型作了预测。3)选取的观测数据表明,怀芷高速全线的沉降在正常范围内,即掺入水泥改良的红砂岩能够满足工程的承载需要。4)对于本项目,选取了 Asaoka、Gompertz、Usher、灰色模型及神经网络法作对比,从误差、精度等方面确定Asaoka法最适合本项目的方法,用该方法预测断面K21+620的最终沉降量为234.30mm,预测了两年内的数据,数据显示全线沉降正常发展。
苗中华[4](2019)在《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路基是公路路面平整稳定的基础,路基的沉降变形会对路面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治理这些病害也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速公路沉降观测及预测分析是确保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对高速公路路基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沉降观测及分析,能够掌握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预测沉降趋势,为控制路堤的沉降速率、指导工程的施工及保证施工的质量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文依托临白高速第LBGL-7标段填方路基项目工程,开展盐渍土地基条件下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特性及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对路基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完成后的沉降进行观测,结合沉降观测数据,运用对数拟合法、双曲线法、三点法及灰色模型GM(1,1)等方法进行拟合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盐渍土路基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对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及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为同类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盐渍土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干密度变化范围1.83g/cm3-1.948/cm3,最佳含水率在13.21%-14.93%变化,盐渍土最大干密度随着含盐率的增加而增大;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下最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值逐渐减小。(2)通过结合其他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实例,本文提出了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闷料施工工艺,减少了路基填筑施工时间,缩短了路基填筑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收到了明显效果。(3)路基同一断面的沉降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沉降量基本相差不大,路基中心处的沉降量最大,由中心处向路肩处逐渐减小,路基中心处的沉降略大于路肩处;相同的路基填筑高度时,不同断面的沉降量及沉降变化趋势也不相同。(4)双曲线法、三点法、灰色模型三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和相关系数均较高,且预测沉降发展趋势与实际沉降较为接近,可适用于盐渍土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预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路基沉降的变化趋势。(5)不同的沉降观测点,其适用的沉降预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处沉降进行拟合预测时,不要选取单一的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拟合预测,尽量选取几种方法进行对比,沉降预测结果才更接近实际情况。(6)断面A路基填筑高度为5.8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09mm119mm;断面B路基填筑高度为6.6m,路基的最终沉降量为131mm135mm;两断面路基的沉降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7)路基的沉降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发生约占总沉降量的70%,在路基填筑完成后6个月时约占总沉降量的83%,12个月时约占89%,18个月时约占93%,24个月时约占95%,说明路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和填筑完成后6个月内,填筑完成后24个月时,路基沉降已基本完成。
李丹丹[5](2019)在《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功勋卓着,成绩斐然,山区高速公路总里程也在稳步提升,高填方路基常作为山区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填方较高,填土的压缩沉降、边坡失稳现象频频出现,因此,保证高填方路基路段的长期稳定对我国公路建设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针对河北省山区高速公路的荷载特点及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河北省承赤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适合的路基沉降与边坡稳定性能的观测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深入研究高填方路基长期稳定性,并基于有限元法总结高填方路基的长期变性规律与特性。本文具体内容可概括如下:(1)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依据承赤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的工程技术特性,尤其是其高填方路基填筑材料土石混填的特点,确定了适合的路基沉降与边坡稳定长期性能的观测方法,包括试验段的选定、断面布置、仪器埋设、监测参数的设定、现场监测的人员组织管理等,为准确地搜集高填方路基的监测数据提供了保障;(2)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汇总了路基沉降变形的数据,分析了路基竖直沉降及侧向位移随填土高度和监测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应力监测研究了地基土的受力特性和地基处理的效果,以采取应对措施来补足和改善路基失稳现状;(3)高填方加筋路堤的室内拉拔试验研究。分析了加筋路堤的增强机理,采用拉拔试验对比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工格栅在不同垂直荷载下的界面摩擦特性,为后文高填方加筋路堤的数值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4)高填方加筋路堤的数值分析。基于摩尔-库仑理论采用FLAC 3D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有无土工格栅条件下的高填方路堤模型,得出了路基沉降的主要区域,分析了土工格栅对竖向沉降变形及坡脚水平位移的改善效果,最后模拟了加筋层数、加筋位置及加筋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为指导土工格栅在高填方路基路段中的施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段学辉[6](2019)在《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采空区公路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成效显着,交通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国内不少公路都是建立在采空区的基础上,这些采空区严重影响了公路通行能力与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采空区对公路所在地表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引发沉降,因此,开展对下伏采空区地表沉降的观测研究,进而对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指导施工单位进行采空区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实验观测法等方法对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分析展开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与地表沉降观测、公路采空区可靠性分析和治理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2)综合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煤矿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规范,阐述了采空区可靠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采空区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结合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公路的工程实践经验,全面总结了影响采空区公路可靠性分析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矿层赋存条件、开采时间条件等;然后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为提出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采空区公路可靠性分析方法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3)通过对案例工程项目所在区域—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公路所在地进行实地勘察和历史资料调查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对其地理位置、工程概况、地质特征、水文气象特征、采空区概况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为后续开展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针对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总结和分析了《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现有研究成果中涉及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引入地表沉降观测方法,提出了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结合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公路采空区治理工程,对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展开工程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分析得出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其采用的水准控制网方法得出的沉降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现势性,能够清晰地反映出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状况;同时,基于汇总的沉降观测数据绘制的采空区沉降观测曲线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采空区公路的沉降变化趋势,可以为采空区公路治理提供形象、直观、可靠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和决策依据。
董永超[7](2018)在《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主要以全新世(Q4)坡积黄土为主。这些黄土土质疏松、多孔、稳定性差,具有明显湿陷特征,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黄土湿陷引起的路基、路面病害已经成为西北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主要依据交通行业《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GB50025-2004)等相关规范,其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要求条目很少、相对较笼统,主要依靠案例与经验,缺乏结合湿陷性黄土具体特点,处理技术及其参数的适用性分析。为了有针对性地形成宁夏地区黄土湿陷性处理技术体系,本论文收集了大量一线施工现场的土工试验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来宁夏地区个别病害较多的公路产生坑穴与边坡崩塌及桥头跳车的产生原因及有效的维修案例,包括高速公路行车道范围内挖方与填方及填挖结合部位典型病害。以G309线固西高速公路为依托,在总结工程经验、调研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病害、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采集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工艺下的处理效果。分析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与含水率、湿陷系数与饱和度等相关性及其演化模式,研发了典型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与营运全过程监测系统,并结合仿真计算、土力学试验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提出并形成包含桩孔直径及布置、桩孔填料、质量检验评定等全面的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和施工关键工艺要求和技术参数,在保证固原至西吉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质量的同时,全面提高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水平,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高博[8](2014)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沉降指标是检验高速公路地基加固及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沉降观测是获得高速公路沉降情况最直观的、最准确的方法。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旧路基、路面、桥梁的拼接质量决定着工程的成败,为保证加宽后路面性能满足路用功能,避免出现路基塌陷、路面开裂,在路基加宽及桥梁加宽施工过程及运行期间对新老路基路面和桥梁进行沉降变形观测是必要的。本研究为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改扩建工程设计了专门的沉降观测方案,在沉降观测中应用新型沉降观测元件,为新型测试元件设计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改扩建工程各沉降指标的取值进行研究并确定使用于本工程的总沉降、工后沉降、拼接部不均匀沉降和施工沉降速率等沉降指标,沉降观测方案已经在工程中实施。为方便沉降观测工作的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输出格式,使用Visual Basic高级编程语言编写沉降观测平差软件,软件专为改扩建工程设计,适用于沉降观测方案中规定的水准测量、沉降杯测量和U型剖面管等观测方法的数据平差。论文为改扩建工程设计了路基路面评估方法和软件,建立了沉降观测评估系统,提供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工后沉降和横坡率预测的方法,统一各项图表的输出格式,提供了快速处理大量实测沉降数据并得到高速公路评估所需要的所有指标的方法。
何颖[9](2013)在《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方地区红粘土分布极广。作为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填料,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塑性、高孔隙比等特点,过湿红粘土易成团,不便碾压;再加之表面易失水收缩开裂,直接影响路基施工质量及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控制红粘土路基施工、做好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依托洞新高速施工建设实体工程,结合既有成果,通过对比国内多个地区红粘土基本性质,发现不同地区红粘土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针对微弱膨胀性红粘土所采取的施工控制方案。通过对此类红粘土进行室内试验,发现其具备良好的压实性能,采用湿法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率更接近天然含水率且更符合实际施工条件,路基在较高含水率下进行压实施工,易获得良好的水稳性。此外,根据常见的红粘土路基病害,提出了相关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根据路基沉降的规律,提出了沉降观测的分析流程,具体包括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及现场沉降观测等;根据实测数据与观测时间的曲线特征,确定了常见的几种曲线拟合模型,为预测路基工后沉降及最终沉降提供指导依据。结合路基试验段的铺筑,提出了采用光面轮静碾+凸块碾碾压+光面轮振动碾压的联合碾压方案;通过研究多组断面的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得到了红粘土路基沉降变形特征,据此分析了实测沉降曲线与沉降预测模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粘土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路基填料。同时经综合考虑,推选幂函数曲线模型为沉降预测模型。
赵鹏[10](2012)在《邢汾高速煤矸石填筑路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质地较为坚硬的岩石,长期以来对于煤矸石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煤矸石山的形成。露天堆放着的煤矸石,会发生自燃、风化及淋浴等复杂的物化作用,污染大气环境,受到降雨淋浴的煤矸石渗出液中包含许多重金属污染物,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地矛盾,将煤矸石作为筑路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还可以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河北省邢汾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主要展开如下几方面研究:(1)系统研究了煤矸石填筑路基应满足的技术指标,对邢台矿煤矸石进行室内试验,确定了三种颜色煤矸石填筑路基的可行性;(2)研究不同P5含量的煤矸石的压实特性、承载特性及渗透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煤矸石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CBR、浸水膨胀量、渗透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3)对煤矸石路基振动碾压及强夯加固两种施工方法进行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煤矸石级配、压碎值、压实度、沉降随碾压次数或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4)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邢汾高速公路不同粗颗粒含量、压实度的煤矸石进行台背差异沉降量计算,确定可以用于台背回填用煤矸石的合理压实度及颗粒级配,提出了煤矸石台背回填控制指标;(5)基于保护煤矸石路基沿线水土环境的角度,对煤矸石进行室内淋溶试验,建立有限元耦合模型,对路基污染物溶质迁移规律进行模拟,推荐了邢汾高速公路煤矸石路基合理包边土厚度;(6)从煤矸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施工注意事项以及质量验收标准入手,系统提出煤矸石路基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标准。
二、高速公路沉降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沉降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黏粒砂土渗透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黏粒砂土击实及渗透试验 |
2.1 砂土基本性质 |
2.2 渗流理论研究 |
2.2.1 达西渗流定律 |
2.2.2 非达西渗流定律 |
2.3 含黏粒砂土击实试验和渗透特性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备 |
2.3.3 试验方案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不同黏粒含量的影响 |
2.4.2 不同压实度的影响 |
2.4.3 矿物成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沉降观测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条件 |
3.2 软基处理技术 |
3.2.1 堆载预压施工方法 |
3.2.2 砂垫层施工方法 |
3.2.3 水泥搅拌桩法施工方法 |
3.3 现场沉降观测 |
3.3.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
3.3.2 沉降观测设备 |
3.3.3 观测网络设置 |
3.3.4 沉降观测频率 |
3.4 沉降观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基沉降预测 |
4.1 GM(1,1)灰色模型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精度检验 |
4.2 GM(1,1)灰色模型预测 |
4.2.1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4.2.2 选择前10、15、20组数据进行预测 |
4.2.3 计算时间参数 |
4.2.4 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
4.3 三种预测方法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
2.1 软土的定义 |
2.2 软土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
3.1 路基设计原则 |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
3.2.1 清表 |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
3.3 路基填筑设计 |
3.3.1 路基填料控制 |
3.3.2 路基填筑厚度 |
3.3.3 路基边坡 |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
4.2.1 适用范围 |
4.2.2 一般规定 |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
4.3.1 反压护道 |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
4.3.3 深层软基处理 |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怀芷高速高填方路基K21+620断面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路堤沉降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填方路堤沉降计算及监测技术研究 |
2.1 概述 |
2.2 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 |
2.3 路堤沉降影响因素 |
2.4 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
2.4.1 分层总和法 |
2.4.2 弹性力学法 |
2.4.3 应力路径法 |
2.4.4 有限元数值计算法 |
2.5 路堤沉降监测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托工程现场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水文气候 |
3.1.4 地震 |
3.2 路基开挖方案 |
3.2.1 开挖准备 |
3.2.2 施工方案 |
3.3 红砂岩、土混填路堤 |
3.3.1 红砂岩的物理及工程性质 |
3.3.2 红砂岩路堤处理方法 |
3.4 现场观测方案及观测点的设置 |
3.4.1 观测内容 |
3.4.2 观测点设置原则 |
3.4.3 沉降观测点布设步骤 |
3.4.4 沉降观测点布设方法 |
3.5 实测沉降数据及监测结果分析 |
3.5.1 断面沉降量及沉降数据分析 |
3.5.2 断面填土高度与沉降量分析 |
3.5.3 路堤段对比沉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4.1 概述 |
4.2 预测方法简介 |
4.2.1 Asaoka预测法 |
4.2.2 Gompertz模型预测法 |
4.2.3 Usher模型预测法 |
4.2.4 灰色模型法 |
4.2.5 神经网络预测法 |
4.3 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4.3.1 异常数据处理 |
4.3.2 沉降数值等时距转换 |
4.3.3 拟合效果分析 |
4.4 预测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性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创新性 |
1.4 研究主要方案与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盐渍土路基沉降机理分析 |
2.1 路基沉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2.1.1 路基沉降机理 |
2.1.2 路基沉降影响因素 |
2.2 盐渍土的成因及分类 |
2.2.1 盐渍土的成因 |
2.2.2 盐渍土分类 |
2.3 盐渍土的工程性质 |
2.3.1 氯盐渍土 |
2.3.2 硫酸盐渍土 |
2.3.3 碳酸盐渍土 |
2.4 盐渍土路基沉降机理 |
2.5 盐渍土路基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
2.5.1 盐渍土路基常见病害 |
2.5.2 盐渍土路基处理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盐渍土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特性研究 |
3.1 工程概况及其地质情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情况 |
3.2 试验用土的物理性质 |
3.2.1 盐渍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
3.2.2 颗粒分析 |
3.2.3 土中可容盐测定结果 |
3.3 击实试验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原状土压缩试验 |
3.4.1 土压缩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2 原状土压缩试验方案 |
3.4.3 常温下原状土压缩结果 |
3.5 重塑土压缩试验 |
3.5.1 重塑土常温单轴压缩试验方案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土的三轴试验 |
3.6.1 试验方案 |
3.6.2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
4.1 路基设计分析 |
4.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研究 |
4.2.1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
4.2.2 路基填土闷料施工工艺 |
4.3 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4.3.1 观测点布置 |
4.3.2 断面A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4.3.3 断面B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4.3.4 路基沉降随填筑高度的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5.1 沉降预测方法 |
5.2 断面A沉降预测分析 |
5.2.1 断面A路基中心处A1 沉降预测分析 |
5.2.2 断面A路基路肩处A2 沉降预测分析 |
5.3 断面B沉降预测分析 |
5.3.1 断面B路基中心处B1 沉降预测分析 |
5.3.2 断面B路基中心处B2 沉降预测分析 |
5.4 沉降预测结果及最终沉降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前高填方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2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3 国内外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的方法 |
1.2.4 国内外高填方路基边坡稳定性观测的方法 |
1.2.5 国内外研究水平概括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 |
2.1 高填方路基的工程技术特性 |
2.1.1 高填方路基的界定 |
2.1.2 高填方路基的特点 |
2.1.3 高填方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形式 |
2.1.4 高填方路基典型病害的主要成因 |
2.2 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方案 |
2.2.1 监测项目与检测目的 |
2.2.2 试验段的选定 |
2.2.3 断面布置 |
2.2.4 仪器的埋设 |
2.3 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方案的实施 |
2.3.1 监测频次 |
2.3.2 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及信息反馈 |
2.4 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的质量保证 |
2.4.1 技术人员及设备投入 |
2.4.2 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
第三章 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
3.1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形实测与分析 |
3.1.1 监测点布置 |
3.1.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 高填方路堤的侧向变形实测与分析 |
3.2.1 监测点布置 |
3.2.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3 高填方路堤的应力实测与分析 |
3.3.1 监测点布置 |
3.3.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分析 |
4.1 高填方加筋路堤室内稳定性试验 |
4.1.1 加筋路堤的加筋机理 |
4.1.2 加筋土界面拉拔稳定性试验 |
4.1.3 试验的影响因素 |
4.1.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2 高填方路堤的FLAC 3D模拟及数值分析 |
4.2.1 FLAC软件简介 |
4.2.2 模型的建立 |
4.3 加筋高填方路堤的数值分析 |
4.4 高填方加筋路堤的应用研究 |
4.4.1 加筋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2 加筋位置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3 竖向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 保证高填方路基长期稳定的措施 |
4.5.1 设计方面 |
4.5.2 施工方面 |
4.5.3 高填方路堤边坡防护加固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采空区公路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采空区可靠性及相关理论 |
2.1 采空区可靠性概述 |
2.2 地质和开采因素对采空区公路可靠性的影响 |
2.3 现有公路可靠性评价相关标准中的影响因素 |
2.4 采空区公路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采空区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公路工程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工程概况 |
3.3 地质特征 |
3.4 水文气象特征 |
3.5 采空区概况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分析研究 |
4.1 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可靠性分析 |
4.2 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采空区公路可靠性分析 |
4.3 S312线涟源至新化段公路的可靠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及规范 |
1.2.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 概述 |
2.2 路基沉陷 |
2.2.1 路基沉陷破坏 |
2.2.2 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 |
2.3 路基陷穴 |
2.3.1 路基陷穴破坏 |
2.3.2 路基陷穴的主要原因 |
2.4 黄土路基边坡破坏 |
2.4.1 边坡的破坏形式 |
2.4.2 破坏的主要原因 |
2.5 黄土高填路基破坏 |
2.6 黑海高速公路路基水毁实例调查 |
2.6.1 黑海高速公路简介 |
2.6.2 路基沉陷 |
2.6.3 防护与排水 |
第三章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
3.1 工程概况 |
3.2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质概况 |
3.3 固西高速公路黄土性质 |
3.3.1 含水率 |
3.3.2 干密度 |
3.3.3 天然孔隙比 |
3.3.4 饱和度 |
3.3.5 压缩系数 |
3.3.6 湿陷系数 |
3.3.7 湿陷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
3.3.8 湿陷系数与干密度、天然孔隙比的关系 |
3.3.9 湿陷系数与饱和度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关键技术 |
4.1 固西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
4.2 挤密桩地基处理设计的关键参数 |
4.2.1 桩孔直径及布置 |
4.2.2 处理厚度 |
4.2.3 处理范围 |
4.2.4 桩孔填料 |
4.3 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 |
4.3.1 施工准备 |
4.3.2 土中冲击成孔 |
4.3.3 孔内夯填 |
4.3.4 质量检验评定 |
4.4 主要控制指标说明 |
4.4.1 总体 |
4.4.2 设计 |
4.4.3 施工 |
4.4.4 质量检验评定 |
第五章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监测 |
5.1 无线监测系统 |
5.1.1 路基剖面沉降断面选择与监测方案布设 |
5.1.2 无线远程路堤分层沉降监测方案 |
5.2 监测实施 |
5.2.1 剖面沉降元件埋设 |
5.2.2 路基顶面沉降桩 |
5.2.3 无线远程分层沉降计安装埋设与数据采集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含水量 |
5.3.2 沉降观测桩 |
5.3.3 剖面沉降 |
5.3.4 各断面沉降计每层每日沉降量 |
5.3.5 各断面每层累积沉降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
1.2.2 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方法及观测方案布置 |
2.1 沉降观测方法 |
2.1.1 常用沉降观测方法研究 |
2.1.2 本工程采取的主要观测方法 |
2.2 沉降观测方案布置 |
2.2.1 沉降观测的必要性 |
2.2.2 沉降观测主要内容 |
2.2.3 沉降控制标准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平差软件 |
3.1 平差软件简介 |
3.1.1 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简介 |
3.1.2 平差软件的主要功能 |
3.2 平差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
3.2.1 软件的功能和安装环境 |
3.2.2 界面介绍 |
3.2.3 操作方法 |
3.2.4 输出文件格式 |
3.3 平差软件的主要算法和过程 |
3.3.1 公用变量 |
3.3.2 GSI文件读取 |
3.3.3 水准记录表读取 |
3.3.4 沉降杯记录表读取 |
3.3.5 剖面管记录表读取 |
3.3.6 平差 |
3.3.7 沉降计算 |
3.4 平差软件的不足及下一步改进计划 |
3.4.1 平差软件的不足 |
3.4.2 平差软件下一步改进计划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评估系统 |
4.1 沉降预测的方法和适用性研究 |
4.1.1 基于土体材料特性的理论或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 |
4.1.2 基于沉降观测数据的曲线拟合方法 |
4.2 沉降评估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
4.2.1 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安装环境 |
4.2.2 界面介绍 |
4.2.3 操作方法 |
4.2.4 输入及输出文件范例 |
4.3 沉降评估系统的主要算法和过程 |
4.3.1 三点法 |
4.3.2 双曲线法 |
4.3.3 Asaoka法 |
4.3.4 绘图模块结构 |
4.4 沉降评估系统的不足及下一步改进计划 |
4.4.1 沉降评估系统的不足 |
4.4.2 沉降评估系统下一步改进计划 |
第五章 沉降观测工作进展和初步成果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概况 |
1.2.2 红粘土路用性能研究概况 |
1.2.3 红粘土处治技术研究概况 |
1.2.4 红粘土路基沉降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粘土基本性质及路用性能 |
2.1 红粘土基本性质 |
2.1.1 红粘土定义 |
2.1.2 红粘土分布状况 |
2.1.3 红粘土物理特性 |
2.2 红粘土路用性能 |
2.2.1 压实影响因素及特性 |
2.2.2 红粘土力学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粘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
3.1 红粘土路基施工技术 |
3.1.1 红粘土路基病害分析及解决思路 |
3.1.2 红粘土相关性质要求 |
3.1.3 红粘土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 |
3.1.4 红粘土路堤施工 |
3.2 红粘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
3.2.1 路基防开裂措施 |
3.2.2 路基防雨淋及排水措施 |
3.2.3 路堤边坡施工控制 |
3.2.4 不良红粘土处治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粘土路基沉降观测及预测方法分析 |
4.1 沉降测量点的布设 |
4.1.1 水准基点的布设 |
4.1.2 工作基点的布设 |
4.1.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4.2 沉降观测方法 |
4.2.1 地基沉降观测 |
4.2.2 分层沉降观测 |
4.2.3 非均匀沉降观测 |
4.3 现场沉降观测 |
4.3.1 现场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4.3.2 沉降稳定控制标准 |
4.3.3 关于数据整理的要点 |
4.4 沉降预测方法 |
4.4.1 曲线拟合法 |
4.4.2 各类曲线的参数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沉降预测模型优选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填筑压实施工及室内试验结果对比 |
5.2.1 现场填筑压实施工 |
5.2.2 室内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
5.3 变形观测点的设置 |
5.3.1 观测断面 1(K13+300) |
5.3.2 观测断面 1(K13+720) |
5.3.3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5.4 红粘土路基沉降模型对比 |
5.4.1 沉降曲线拟合 |
5.4.2 拟合情况分析 |
5.5 沉降模型预测值对比分析 |
5.6 洞新高速红粘土处治技术方案经济分析对比 |
5.6.1 弃土换填法 |
5.6.2 包边法 |
5.6.3 强夯处治法 |
5.6.4 改良处治法 |
5.6.5 直接经济效益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 |
中英文详细摘要 |
(10)邢汾高速煤矸石填筑路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应用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矸石填筑路基技术指标与性能研究 |
2.1 煤矸石填筑路基技术指标研究 |
2.2 三种颜色煤矸石化学特性 |
2.3 三种颜色煤矸石工程特性 |
2.4 邯邢矿区煤矸石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矸石路用力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
3.1 煤矸石级配研究 |
3.1.1 自然级配曲线 |
3.1.2 不同 P5含量煤矸石级配曲线 |
3.2 煤矸石的击实特性 |
3.2.1 不同 P5含量的煤矸石击实特性 |
3.2.2 P5含量与最大干密度(ρmax)和最佳含水量(ωop)的关系 |
3.2.3 煤矸石的击实次数与破碎率、干密度之间的关系 |
3.3 煤矸石的承载特性 |
3.3.1 P5含量与承载比(CBR)的关系 |
3.3.2 P5含量与浸水膨胀量的关系 |
3.3.3 P5含量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
3.3.4 压实度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
3.4 煤矸石的渗透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邢汾高速煤矸石路基现场施工控制指标研究 |
4.1 施工压实度控制指标 |
4.1.1 煤矸石路基级配随碾压次数变化规律 |
4.1.2 煤矸石压碎值随碾压次数变化规律 |
4.1.3 煤矸石压实度随碾压次数变化规律 |
4.1.4 煤矸石路基压沉值随碾压次数变化规律 |
4.1.5 煤矸石路基压实度控制指标 |
4.2 路基强夯加固设计参数 |
4.2.1 强夯加固路基机理分析 |
4.2.2 煤矸石压碎值随夯击次数变化规律 |
4.2.3 煤矸石级配随夯击次数变化规律 |
4.2.4 煤矸石路基沉降随夯击次数变化规律 |
4.2.5 煤矸石路基强夯加固设计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矸石台背回填控制指标研究 |
5.1 台背变形控制标准 |
5.2 台背回填设计原则 |
5.3 煤矸石台背回填差异沉降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5.3.1 参数选取计算模型建立 |
5.3.2 台背回填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 煤矸石台背回填控制指标 |
5.5 煤矸石台背回填质量控制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抗渗的煤矸石路基包边土合理厚度研究 |
6.1 煤矸石淋溶试验 |
6.2 地下水质污染程度评价研究 |
6.2.1 水体质量评价标准 |
6.2.2 水体污染程度评价 |
6.3 煤矸石淋浴液迁移数学模型 |
6.3.1 水分迁移数学模型 |
6.3.2 煤矸石淋浴液成分迁移数学模型 |
6.3.3 降雨入渗边界条件 |
6.4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煤矸石路堤试验段铺筑及沉降观测 |
7.1 邢汾高速试验段简介 |
7.2 煤矸石试验路施工 |
7.2.1 碾压试验段 |
7.2.2 强夯试验段 |
7.3 煤矸石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
7.3.1 路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
7.3.2 煤矸石路基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
7.3.3 煤矸石路基冬季注意事项 |
7.3.4 煤矸石路基施工中其他事项 |
7.4 煤矸石路基质量验收标准 |
7.5 煤矸石路基沉降观测及效果分析 |
7.5.1 邢汾高速公路沉降观测方案 |
7.5.2 试验路观测效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速公路沉降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D]. 刘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2]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3]怀芷高速高填方路基K21+620断面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D]. 张航.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沉降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D]. 苗中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D]. 李丹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6]基于地表沉降观测的采空区公路可靠性研究[D]. 段学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7]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D]. 董永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技术研究[D]. 高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4(01)
- [9]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D]. 何颖.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10]邢汾高速煤矸石填筑路基关键技术研究[D]. 赵鹏. 长安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