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社会学习方式的六大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朱敬[1](2021)在《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数字公民教育的形态与逻辑》文中指出把握数字公民教育的本土逻辑,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我国数字公民教育源于对数字时代的感触与应对,具有"在变革中强民强国"的本土诉求与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全民科学素质与网络空间道德;形成了多主体统筹、多元素融合的中国特色行动模式。数字公民教育本土逻辑立足于"人",起点是人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终点是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中介是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创新。当下应持续开放创新,解决托底数字化生存、主动数字化发展等难点问题,坚持本土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李金枝[2](2021)在《公民法治教育的中国模式与实现路径》文中指出“公民身份是一种强有力的理念,它既承认个人的尊严,同时又重申个体行动的社会背景”。基于国家治理的需要,各个国家都将道德、政治和法律元素纳入公民教育之中,通过提高公民素养以推进民主和法治的实现。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民主与法治挑战,也为满足我国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中的主体性建设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了“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确定为“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法治建设需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而法治社会的建设有赖于全体公民法治素养的提高。因而,我党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全新要求,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再次强调“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以,为呼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需求,亟需全面探索法治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塑造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一、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变革与趋势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公民角色、公民身份及其价值诉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各国公民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各国公民教育模式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各种困境。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及民主法治理念和价值的普遍追求,未来世界的公民法治教育呈现出公民内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重、国家认同的统一性与族群的多样性兼顾以及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兼容的发展趋势。首先,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出现重大变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行为和交往突破了国界,一些大型的国际经济组织取代了民族国家的部分功能,并逐渐由国际惯例、条约等形成了国际秩序,推动了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世界公民意识对民族国家观念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明显的侵蚀,而且,多元文化孕育催生了包括城市公民、民族国家公民、欧盟等超国家形式的半联邦公民及世界公民等多重公民身份的形成,多重公民身份对国家认同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在信息网络全球化中,多元的文化、价值、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冲突、碰撞与融合,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均受到冲击,从而使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都面临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模式都出现了巨大变化,并引发了虚拟与现实“双重”空间的社会变革,公民在双重空间的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迷乱,由此引发了对数字公民培育的迫切需求;在各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冷漠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在推动民主法治实践中的巨大阻力,培养积极、主动、理性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公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呼唤。以上变化使全球化时代各国公民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次,既有的教育思路和模式存在各种不足和困境。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公民素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程度。由于秉承的公民教育理念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差异,不同国家所形成的公民教育模式也有所不同。在发端于西方的共和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兴起于东亚国家的伦理主义等理念指导下,不同的公民教育模式在处于不同地域和实施不同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国家中粉墨登场,并打造出的“权利公民”“责任公民”“主动公民”以适应国家治理的不同需要。但是,在公民教育的实践运行中,各种公民教育模式在彰显自身教育魅力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隐忧。再次,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各种困境,各国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并展现了未来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公民教育的趋势应该体现为公民内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重、国家认同的统一性与族群的多样性兼顾、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兼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公民”的内涵具有不同的解读,从普适性的角度来看,公民内涵应该包括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定位以及公民的相关权利和责任。从特殊性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基于历史传统与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公民的具体内涵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公民教育中,应该对公民内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重,并进行客观、理性的理解与诠释。在当今社会,很多国家面临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内在张力问题,那么,基于和谐秩序构建的需要,公民法治教育需要兼顾国家认同的统一性与族群的多样性,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对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主权国家独立地位确立的需要,在公民教育中需要实现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融合发展。二、中国公民法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当下转向在现代公民品格的塑造过程中,中国走的是异于西方的道路。这条道路艰辛异常,却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探索,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公民品格的型塑之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自然小农经济和自治的乡绅社会在忠和孝的伦理观念和礼与法的引领下,必然培育出以服从为主要特征的“臣民”。忠君、道德和礼法规则意识强化了臣民们的以义务为本位的服从性。臣民性及其适应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自洽式运行,使之稳定存在了二千多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先进的工业文明制造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思进取的满清政府及愚民政策培养出的顺民们无法突破“中体”的束缚,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图存”,还是“国民立宪”,都以失败告终,这同时也宣告着传统中国“臣民性的解构”。为此,清末开明的知识分子提出运用西学“开启民智”,去除国民的劣根性,以塑造“国民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借助于西学东渐、民智渐开的契机,采取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真正开启了国民性改造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先生缔造民国以后,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三民主义也就成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指南。民国已降,思想启蒙未止,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反对封建礼教、倡导新文学、新文化,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国民性改造奠定了社会基础。满清帝制的消亡使封建忠君思想彻底失去市场,民国建立,国民也产生了现代国家的观念。通过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十四年的抗战凝聚成国民性中不可缺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国的国民教育启蒙、通过“新国家”的教育建设来塑造“新国民”,使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得以兴起,教育锻造国民性得以实现。同时,中华民国宪法、法律和制度建设等使得国民权利意识得以唤起。不过,在蒋介石掌权以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故意以曲解的儒化三民主义治国,通过“党化教育”达到重义务轻权利的法西斯式的“国民性”塑造。不过,这种塑造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便在大陆戛然而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性的塑造”,强化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不过人民是政治上的概念,而非法律上的概念,所以,公民教育也就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完全以政育代替法育。这种通过采取政治运动、社会教育、重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政育”为先的“人民性”塑造,虚化了作为主体的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人民被禁锢在单位制、人民公社的体制内,既缺乏自主和独立行使权利的身份,也缺少行使权利的能力。所以,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的权利反倒被“人民”所践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型国家”和“总体性社会”适度分离,宪法也赋予了公民本应享有的权利,使得公民权利意识得以加强。国家更是通过德育、政教和法育(普法)来塑造公民性品格。但是塑造过程中,政育、德育为先的原则导致了德育、政教和法育的三元架构结构性失衡,法育处于从属地位,法治教育也就变成了法制教育,一系列普法规划也仅仅是进行了守法教育。这样的公民教育难于回应“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时代要求,也无法保证公民们能够自主的保护自己的权利。所以,为了实现“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下法治教育的时代意义与重要使命在于实现从思政主导到法治启蒙、从主人意识到公民意识、从守法教育到公民教育从守法教育的当下转向。三、公民法治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构基于我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我国必须探索与我国的法治模式相适应的公民法治教育模式。首先,公民法治教育必须遵循“一核多元”的价值主线。其中,“一核”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浓缩,也是中国人民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多元”是指多元融合的民主法治理念,其体现了现代社会民主法治的核心要素和普世价值。中国公民法治教育应该以树立公民立足国情、面向全球化的民主法治理念为目标。立足国情便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国情、面向全球的民主法治理念包括权力制约理念、法律至上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和人权保障理念。坚持“一核多元”的价值主线是公民法治教育模式的核心要义。“一核多元”中的“一核”与“多元”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相互耦合,为培养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目标相一致的法治素养提供价值指引。其次,公民法治教育必须进行结构平衡的权义定位。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核心内容,权力和责任也是权利义务的特殊表现。公民法治教育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的权利义务观,摒弃“臣民”观念和“私民”观念,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以及有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公民。在当代中国,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观念、权利与权利的平衡观念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观念,通过结构平衡的权义定位,形成规则意识,并寻求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再次,公民法治教育必须建构公私领域的两重框架。公民既是公权领域的行为主体,同时也是私权领域的行为主体,在公共生活领域,需要培养公民的民主参与能力,包括民主协商能力、权利主张能力、权利维护能力以及理性自律能力,同时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共伦理,以此来型塑与国家治理理念相匹配的公民精神;在私权领域,要将诚信、公平原则和平等理念作为公民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从而确立公民私人生活中的行为尺度,打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主体性人格,推动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的生成。最后,公民法治教育必须注重制度理念的层级安排。在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法治素养是长期养成的,公民法治教育在内容设计以及理念培养方面需要体现层级性安排。在内容上,必须以宪法为核心,宪法是培养公民法治素养的源泉、国家秩序建构的根基、实现国家整合的制度性平台以及国家法律体系和谐统一的基础,通过宪法教育,培养公民对宪法的敬畏感,增强宪法权威,从宪法相关知识扩展到部门法的认知与掌握;在教育阶段上,应当根据受教育对象在不同成长时期的认知能力逐步培养对法律常识、法律制度和法治原则的认知、理解与内化,最终形成法治理念;在教育方式上,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重点在于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公民性品格和法治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因此,公民法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等全部教育阶段都必须将公民法治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机制与实现路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法治进程在不断推进,但也面临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公民性品格和法治素养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为法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公民法治教育的核心功能是认同与接纳,一是国家认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维系国家稳定与团结的基础和前提,经济的全球化、多元的价值冲突以及改革开放中的各种矛盾使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因此,公民法治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国家认同。二是制度认同,基于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我国实行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制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外势力以各种方式对我国的各种制度进行质疑与否定。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创新方面都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中国的各项制度的构建都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的目标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公民法治教育增强公民对社会主义制度背后的理论、理念的认同,并由此而认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三是文化认同,文化是民族性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走向强大的精神源泉。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也面临各种挑战与冲击,通过公民法治教育,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内在动力。公民法治教育除了核心功能外,还有重要的四维功能机制,即导引功能机制、耦合功能机制、驱动功能机制和反思功能机制。其中,导引功能机制表现为对法律的制定以及实施的导引。法律制度的灵魂是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公民法治教育能够使公民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通过立法过程导引法律的良善品质的形成;耦合功能机制表现为公民通过法治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选择的法治理念与现行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即公民的法治理念注入到法律制度当中,而公民基于对法律制度的价值认同而自觉的遵守法律,二者是互动耦合的关系;驱动功能机制表现为公民基于法治教育所形成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其对权利的主张能够驱动相关立法的产生与完善,另一方面,公民对权力的监督意识能够驱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反思功能机制表现为公民法治教育能够提高公民对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审视以及理性评价与批判的能力。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通过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评判以及相关建议的提出能够推动“良法”的制定与完善。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公民对现行法律制度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评判或不认真对待相关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现行法律制度的制定或实施存在问题,进而引起对相关制度的反思。公民法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多元协同的实施路径,首先是进行德育、普法与法育的体系整合。确立法育的独立地位,以德育滋养法育,强化“普法”对“法育”的实际效能,保证公民法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真正落实及其实质作用的发挥;其次是构建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多元平台机制。通过顶层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以及社会民主法治氛围的营造和具体课程安排,全方位推进公民法治教育的实施;再次是通过多维途径强化法治观念、促进法律行为的养成以及提高法律实践的能力。应该改变传统的宣教和灌输的思路,而是通过建构更多观察、体验和参与式的方式进行公民法治教育途径的创新,以提高教育实效;最后是通过强化党在公民法治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和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及健全公民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等措施,为公民法治教育模式的践行以及核心功能与四维功能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
苏州市教育局[3](2019)在《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改革——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课堂不变,教师就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就不会变。当前,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而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最核心的内涵问题,自然成为火力最集中的改革主战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教育转型决胜于教学转型。基于这种认识,苏州市教育局于2016年9月启动了《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实践研究》项目。
张乃心[4](2019)在《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金融格局不断改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金融新生业态在互联网技术的催生下快速诞生与迭代。而金融科技新技术,作为驱动穿心的主要动力,借由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方式,创新催生出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及金融产品。过去传统银行主要依靠同质化量级竞争,如今这种经营模式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科技公司正在冲击传统金融业务领域,这些变革促使银行须加快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高远性的差异化战略,寻求业务高质量发展,迅速完成转型。本文首先讲述了金融科技及金融科技创新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利用理论归纳法、理论演绎法及实证分析法对目前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其次整体性地介绍了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包括“TOP+”战略定位、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战略综述,细致描绘出建行西安高新支行实施金融科技战略的宏伟蓝图。并详细地阐明了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战略目标方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通过深化、应用、创新金融科技来实现战略目标的业务目标和实施效果,从治理体系和阶段目标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科技战略的推进落实。最后得出坚持以客户及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科技方案设计,强化保障机制,从而得以服务实体经济的结论。
康厚峰[5](2019)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为广大企业提供鉴证与咨询两大服务内容。因此,如何建设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其竞争力,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快速持续有序的发展是行业在目前转型期亟待研究的问题。天职国际是一家以审计鉴证、资本市场服务及咨询等多方面服务的特大型综合性会计师事务所,百强信息排名处在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百强信息排名的末端,事务所业务发展带来了局限性,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出现瓶颈。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为事务所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案是当前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天职国际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服务质量模型、VRIO模型理论等经典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在对比研究国际“四大”与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天职国际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服务能力还存在差距,特别表现在集群竞争力、专业胜任能力、知识传播能力、人才保有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支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本文进一步分析天职国际的现状服务能力之后,将事务所的这些服务能力划分为目标层、核心层和支撑层三大类,并提出了针对三大类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案。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施综合服务能力的改进方案,也对事务所组织机构、人员团队和管理制度上作出了一定的资源配置,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天职国际的综合服务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天职国际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事务所的发展,同时也为同行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是由于个人知识水平有限,市场环境及行业监管也是千变万化,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用性随着时间推移也会逐渐降低,以后也需要根据监管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事务所的提升方案。
卢小芳[6](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时间并不早,但是却在出现后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国外对其研究比较深入,国内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研究比较多,将其应用于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我国,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素质教育人才的要求,国内很多地区也开展了这种新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不小的进展。为了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在本地区物理教学的实践,本文主要有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以我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为背景,以相关文献为参考,了解当前我国传统教育的现状,这种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一些不足,因此开始探索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教学。(2)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得到支撑这种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案例模型,对核心的步骤概念进行归纳,提出基于本地的适用于物理翻转课堂模型,以及阐述这种模型的基本流程。(3)再次,开展问卷调查,结合本地区的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设计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数据,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解读。(4)然后,从前面的分析,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以《快与慢》这种概念课和《力及力的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课为例,介绍主要以“EV录屏”微视频录制工具和QQ群为学习交流平台的教学案例,对教学流程和设计要点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最后,针对这次教学实践开展学生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提出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对不足总结反思,提出反思的要点。(5)最后,根据上一部分教学实施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补救方案,并对整篇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展望。
严成武[7](2019)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网络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消费者购买行为及理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APP的快速开发使得顾客对产品质量、产品周期、产品种类和产品价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以80、90年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流,这对供应链上的制造商、供给商、零售商等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给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传统零售企业带来了严俊的挑战,同时,电商平台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对传统零售企业原有的“剥削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当前的传统零售企业迫切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零售业作为供应链的终端,对于及时反馈客户信息进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零售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本文对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有关绩效评价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前瞻,总结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为本研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然后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零售企业为例,综合H零售企业实际的运营环境与管理目标等,对影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平衡计分卡从客户、财务、运营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符合当前需求的较为完善的科学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提高以零售业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本文结合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H零售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型。本文利用H企业专家打分和财务报表获得相应指标的实际数据,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H零售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以此检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并依据评价结果对H企业提出改善意见,指出了H零售企业当前应加强关注业务流程维度、顾客维度和学习与发展维度绩效的提升,以此促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张耀铭[8](2018)在《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三个最核心的基本特征:一是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二是内容导向、平台导向、算法导向三种模式,组成了新媒体的组织架构;三是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从数字化、集约化到分众化、个性化的挑战,从"内容+渠道"到"内容+平台"的挑战,从单一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挑战,从体制改革到传媒制度现代化的挑战。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进路有多种选择,媒体融合的公益性模式:建设国家级的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媒体融合的市场化模式:"平台型媒体";媒体融合的专业化模式:由学术集刊到学术新媒体;媒体融合的集群化模式:从学术期刊到学术新媒体;媒体融合的期刊评价模式:从定量评价到全面评价。媒体融合是一场革命,必须思考未来,布局当下。
应宗颖[9](2018)在《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国天下,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家庭建设之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推进包括家庭美德在内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当代青年的家庭责任感是青年公民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青年公民家庭责任感的基本特征、内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继而探讨促进青年一代家庭责任感培育路径,不仅是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更是社会发展的应时之需。论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为手段,系统建构并验证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剖析和提炼青年一代由原生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过程中家庭责任感形成和转变的特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养成活动提出了方法思路和实践路径。论文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解析、内在结构探索、问题现状剖析及实践路径探索等四个部分。理论解析部分重点在对国内外关于青年家庭问题及责任感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于“青年”、“家庭”、“社会责任感”及“家庭责任感”等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涉及的基础性、支撑性理论作出厘定和解析。第二部分为内在结构的探索,重点是在充分汲取品德因素构成理论、责任归因理论、责任心理结构理论等涉及不同学科相关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提出了由家庭责任认知、家庭责任情感和家庭责任行为为框架的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模型;继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证明,当代青年家庭责任认识、家庭责任情感以及家庭责任行为三因素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第三部分重点对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剖析和论证。研究表明:(1)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整体呈现为积极健康的态势。大多数当代青年对于家庭责任认知明确、情感正向、行为也倾向于积极担当。(2)青年家庭责任感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性。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基于生理与成长因素、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和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群体差异性,如女性青年家庭责任感优于男性、已婚优于未婚、核心小家庭优于三代及以上同居家庭,此外还存在工作性质较稳定者优于不稳定者、年龄较大者家庭责任感较稳定、学历越高则家庭责任感越强的现象。(3)青年家庭责任担当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方面,在家庭责任感的知行关系上存在“知行脱节”、“知大于行”的问题;另一方面,青年在家庭责任履行存在多种现实的压力和困境,如家庭物质建设压力、婚姻恋爱压力、生育子女压力、养育子女压力、赡养父母压力等。(4)青年家庭责任感问题的成因源于多个方面,客观上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影响力下降、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不足有关;主观上与多元文化不境下青年对于个性和自由的过度追求,以及青年自身责任感养成的欠缺等因素有关。第四部分在前述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方法与路径。文章主张应积极优化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宏观环境,加强道德文明宣传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积极引导;改进学校的德育理念与方法,从内容和方法上丰富学校家庭责任感教育;完善家庭教育的观念与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代际关系,推进家庭美德的传承;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唤起内心良知和责任意识。核心是要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个人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系统全面提升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教育质量和水平。
邓莉,彭正梅[10](2017)在《面向未来的教学蓝图——美国《教学2030》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学习环境和技能要求的极大改变,教学因此要做出变革。美国教学质量中心与"2030教师解决方案"小组共同研制了《教学2030》,该报告基于美国教学的历史和四个新兴现实,提出六个推动教学变革的政策杠杆,对2030年的美国教学进行了专业性的预测和设计,规划了2030年美国教学蓝图。本文对该报告进行分析解读,以期从中获得启示,为我国2030年的教育和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二、未来社会学习方式的六大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社会学习方式的六大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数字公民教育的形态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视角 |
二、我国数字公民探源:对数字时代的感触与应对 |
三、数字公民教育的本土形态 |
(一)宗旨:“在变革中强民强国”的本土诉求与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 |
1.公民及其本土释义促生了数字公民教育的本土诉求:在变革中强民强国 |
2.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下的数字公民教育: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二)内容: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突出全民科学素质与网络空间道德 |
1.面向数字公民培养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是数字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数字公民教育提供了“四科两能力”视域 |
3.网络空间道德是数字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三)路径:多主体统筹、多元素融合的中国特色行动模式 |
四、数字公民教育本土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及其中介 |
(一)逻辑起点:面向终身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 |
(二)逻辑终点: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逻辑中介: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开放创新 |
五、我国数字公民教育发展的思考 |
(一)托底数字化生存:通过区域共同体建设、无障碍信息有效服务等推进后喻反哺与数字扶弱 |
(二)主动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文化建设促进外在身份认证与内在身份认同相结合 |
(三)持续开放创新:坚持本土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 |
(2)公民法治教育的中国模式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变革与趋势 |
第一节 全球化对各国公民教育的挑战 |
一、世界公民意识对民族国家观念的冲击 |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的认同危机 |
三、网络化智能化对数字公民的迫切需求 |
四、政治参与对“积极公民”的时代呼唤 |
第二节 既有公民教育模式的困境 |
一、共和主义公民教育模式的不足 |
二、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模式的难题 |
三、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模式的隐忧 |
四、多元主义公民教育模式的局限 |
五、伦理主义公民教育模式的迷茫 |
第三节 当今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 |
一、公民内涵的普适性与特殊性并重 |
二、国家认同的统一性与族群的多样性兼顾 |
三、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兼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公民法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当下转向 |
第一节 中国公民性品格塑造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封建社会“臣民性”的培育与近代危机 |
一、臣民及“臣民性” |
二、“臣民性”的培育及其历史价值 |
三、近代民族危机与“臣民性”的解构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重义务轻权利的“国民性”塑造 |
一、“国民”与“国民性” |
二、三民主义:“国民性”改造的思想指南 |
三、“国民性”塑造 |
第四节 新中国政治语境中“人民性”的定位与塑造 |
一、人民的涵义 |
二、政治语境中“人民性”的定位 |
三、“政育”为先的“人民性”塑造 |
第五节 立足公民品格的法育转向与法治中国建设 |
一、改革开放以来普法规划中的守法教育 |
二、立足公民品格的当下法育转向与法治中国建设 |
第六节 当下法治教育的时代意义与重要使命 |
一、从思政主导到法治启蒙 |
二、从主人意识到公民意识 |
三、从守法教育到公民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民法治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构 |
第一节 “一核多元”的价值主线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
二、多元融合的民主法治理念 |
三、“一核”与“多元”的内在契合 |
第二节 结构平衡的权义定位 |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利义务观 |
二、法治教育中的权义结构平衡 |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两重框架 |
一、横纵交融的框架设计 |
二、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参与 |
三、私人生活中的行为尺度 |
第四节 制度理念的层级安排 |
一、以宪法教育为核心 |
二、层级化的内容安排 |
三、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机制与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公民法治教育的四维功能机制 |
一、导引功能机制 |
二、耦合功能机制 |
三、驱动功能机制 |
四、反思功能机制 |
第二节 认同与接纳:公民法治教育的核心功能 |
一、国家认同 |
二、制度认同 |
三、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多方协同的实现路径 |
一、体系整合:德育、普法与法育 |
二、平台机制:国家、社会与学校 |
三、多维途径:观念、行为与实践 |
四、条件保障:领导、引导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贡献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的概念与内涵 |
2.2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
2.2.1 人工智能 |
2.2.2 区块链 |
2.2.3 云计算 |
2.2.4 大数据 |
2.2.5 移动通信 |
2.2.6 物联网 |
2.3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影响 |
2.4 金融科技创新方案设计相关理论 |
2.4.1 金融创新理论 |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4 麦克米伦缺口 |
第三章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现状、问题与成因 |
3.1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现状 |
3.1.1 建设西安高新支行概述 |
3.1.2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
3.1.3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现行组织模式 |
3.2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
3.3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四章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方案设计 |
4.1 方案设计的原则 |
4.2 方案设计的思路 |
4.3 方案设计的目标 |
4.3.1 实现“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智能金融 |
4.3.2 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响应”的智慧金融 |
4.4 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
4.4.1 对内打造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 |
4.4.2 对外拓展开放共享型智慧生态 |
第五章 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组织方式 |
5.1.2 集团协同机制 |
5.2 制度保障 |
5.3 资金保障 |
5.4 人才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及分析 |
2.1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简况 |
2.1.1 概况 |
2.1.2 历史沿革 |
2.1.3 公司组织结构 |
2.2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定位 |
2.2.1 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基本内容 |
2.2.2 服务能力定位分析框架及内容 |
2.2.3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小结 |
2.3 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现状 |
2.3.1 基于事务所比较的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
2.3.2 基于问卷结果的现状分析 |
2.3.3 基于VRIO模型的评价分析 |
2.4 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外部原因分析 |
2.4.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3章 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方案制定 |
3.1 目标层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
3.1.1 专业胜任能力建设方案建议 |
3.1.2 风险控制能力建设方案建议 |
3.1.3 集群竞争力建设方案建议 |
3.2 核心层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
3.2.1 人才保有能力建设方案建议 |
3.2.2 社会影响力建设方案 |
3.2.3 高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方案 |
3.2.4 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方案 |
3.2.5 知识传播能力建设方案 |
3.3 支撑层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
3.3.1 市场开拓能力的建设方案 |
3.3.2 治理能力的建设方案 |
3.3.3 组织能力的建设方案 |
第4章 天职国际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方案的实施保障与预期效果 |
4.1 方案的实施保障 |
4.1.1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制度支撑 |
4.1.2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技术支撑 |
4.1.3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服务支撑 |
4.1.4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应资源配置 |
4.2 实施的预期效果 |
4.2.1 鉴证业务的服务范围及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
4.2.2 非鉴证业务的收入占比及服务能力稳步上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2.1.1 “翻转课堂”的内涵 |
2.1.2 “翻转课堂”的基本流程 |
2.1.3 “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观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 |
2.2.4 掌握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实施 |
3.2 问卷结果分析 |
3.3 物理教学现状解读 |
3.3.1 .学生、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 |
3.3.2 .学生习惯于教师“一言堂” |
3.3.3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期待性高 |
3.3.4 .学生缺乏自主性、沟通合作能力 |
第四章 基于“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案例 |
4.1 《运动的世界—快与慢》教学设计 |
4.1.1 课前准备 |
4.1.2 课中流程 |
4.1.3 评价设计 |
4.2 《熟悉而陌生的力—力及力的描述》教学设计 |
4.2.1 课前准备 |
4.2.2 课中流程 |
4.2.3 评价设计 |
4.3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
4.3.1 课前准备 |
4.3.2 课中流程 |
4.3.3 评价设计 |
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后的情况调查问卷 |
4.4.1 问卷设计 |
4.4.2 问卷结果分析 |
4.4.3 “翻转课堂”实施可行性 |
4.5 教学实践局限性 |
4.5.1 视频教学资源丰富,成效低微 |
4.5.2 传统“填鸭式教学”根深蒂固,师生角色难转换 |
4.5.3 对教师课堂管理及掌控力要求高 |
4.5.4 缺少专业的教学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加强家校沟通交流 |
5.1.2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
5.1.3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
5.1.4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学物理教学基本情况调查 |
附录B 翻转课堂实施后情况调査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供应链 |
2.1.2 供应链管理 |
2.1.3 供应链绩效评价 |
2.2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对比 |
2.3 相关基本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H零售企业的简介 |
3.2 H零售企业供应链现状 |
3.3 基于BSC的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平衡计分卡(BSC)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3.3.3 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运营目标 |
3.3.4 影响因素分析 |
3.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章 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模型建立 |
4.2.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2.2 评价模型建立 |
第5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实例分析 |
5.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
5.1.1 确定评价对象 |
5.1.2 确定评价体系对象的评价集 |
5.1.3 确定隶属度矩阵 |
5.1.4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由及价值 |
1.1.1 研究的缘由 |
1.1.2 研究的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
1.2.2 国内研究的趋势与成果 |
1.2.3 总结评析与研究展望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青年家庭责任感相关概念及理论剖析 |
2.1 核心概念的厘定 |
2.1.1 青年与家庭 |
2.1.2 责任与责任感 |
2.2 家庭责任感研究的理论剖析 |
2.2.1 基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分析 |
2.2.2 基于中西方责任伦理的分析 |
2.2.3 基于中西方责任心理及教育的分析 |
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构成因素及结构关系分析 |
3.1 构建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理论依据 |
3.1.1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
3.1.2 品德的因素构成说 |
3.1.3 责任归因理论 |
3.1.4 四水平分层评价理论体系 |
3.1.5 责任心理结构的多元理论 |
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解析 |
3.2.1 家庭责任认知 |
3.2.2 家庭责任情感 |
3.2.3 家庭责任行为 |
3.2.4 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间的关系 |
4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探索与验证 |
4.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探索 |
4.1.1 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预设 |
4.1.2 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测试 |
4.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问卷结构的分析与确立 |
4.2.1 问卷题项的分布设置 |
4.2.2 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
4.2.3 问卷分析结构的确立 |
4.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建立与检验 |
4.3.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 |
4.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结构模型 |
4.3.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检验 |
5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表现与特征解析 |
5.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总体表现 |
5.1.1 青年家庭责任感认知表现 |
5.1.2 青年家庭责任感情感表现 |
5.1.3 青年家庭责任感行为表现 |
5.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群体差异 |
5.2.1 基于生理与成长性因素的群体差异 |
5.2.2 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的群体差异 |
5.2.3 基于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群体差异 |
5.3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一般特征 |
5.3.1 家庭责任感养成具有阶段性 |
5.3.2 家庭责任感问题知易行难 |
5.3.3 家庭责任分配趋于性别平等 |
5.3.4 青年的婚恋观趋于理性 |
5.3.5 青年的养老观趋于传统 |
6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 |
6.1.1 社会压力和物质经济压力 |
6.1.2 社会、学校和家庭德育作用不足 |
6.1.3 婚恋、生育和养老压力 |
6.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
6.2.1 社会德育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
6.2.2 学校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影响 |
6.2.3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
6.2.4 青年个体的自我教育的影响 |
7 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探析 |
7.1 优化养成教育的社会环境 |
7.1.1 凸显社会德育价值 |
7.1.2 维护道德伦理秩序 |
7.1.3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
7.1.4 健全细化法律规范 |
7.2 改进学校教育的方法 |
7.2.1 均衡德育与智育的发展 |
7.2.2 遵循责任感养成的原则 |
7.2.3 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
7.2.4 提高德育活动的科学性 |
7.2.5 创新德育活动实践方式 |
7.3 完善家庭教育的方式 |
7.3.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7.3.2 调适家庭代际关系 |
7.3.3 维系家庭亲缘情感 |
7.4 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 |
7.4.1 唤醒内在的责任意识 |
7.4.2 正确对待矛盾与压力 |
7.4.3 实现自律与他律统一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面向未来的教学蓝图——美国《教学2030》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定背景 |
(一)现实需求:21世纪的学习者要求变革教学 |
(二)重新构想未来:2030年的教与学 |
二、主要内容 |
(一)未来教育的四大新兴现实 |
1. 学生和教师共享变化的学习生态 |
1)重新思考学习环境 |
2)变革评价与问责 |
3)2030年的教师图像 |
2. 网络空间内外的无缝连接 |
1)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 |
2)以社区为中心的学校普及 |
3)所有人皆可享有网络连接 |
3.21世纪的教学职业分化 |
1)重新定义结果导向的教学职业 |
2)职业分化下的教师教育 |
3)职业分化下的教师薪酬 |
4、教师企业家和创新的未来 |
1)教师企业家关注连接学习 |
2)教师企业家关注研究 |
3)教师企业家关注教学实践和政策 |
(二)变革教学的六大政策杠杆 |
1. 给公众提供教与学的新视野 |
2. 重新思考学校财政 |
3. 重新定义教师教育和认证资格 |
4. 改善工作环境,使高需求学校更容易招聘教师 |
5. 重塑问责制 |
6. 将教师工会转型为专业团体 |
三、总结与启示 |
四、未来社会学习方式的六大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数字公民教育的形态与逻辑[J]. 朱敬.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1(04)
- [2]公民法治教育的中国模式与实现路径[D]. 李金枝.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改革——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A]. 苏州市教育局. 2019年江苏省小学教育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4]建行西安高新支行金融科技创新方案设计研究[D]. 张乃心. 西北大学, 2019(04)
- [5]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康厚峰. 湖南大学, 2019(01)
- [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卢小芳.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H零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严成武. 湖北工业大学, 2019(11)
- [8]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J]. 张耀铭.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9]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D]. 应宗颖.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面向未来的教学蓝图——美国《教学2030》述评[J]. 邓莉,彭正梅.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