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水华蓝藻物种 Oscillatoria sp 的 rDNA 基因间隔区的特征。

来自水华蓝藻物种 Oscillatoria sp 的 rDNA 基因间隔区的特征。

一、Characteristics of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from a waterbloom cyanobacteria species Oscillatoria sp.(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毅,孙蓓丽,朱冰川,石浚哲,周克茹,吕学研,葛芹玉,张咏,陆祖宏,张虎军[1](2021)在《基于分子标记的藻类鉴定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藻类鉴定被广泛应用于藻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和应用藻类学,尤其是藻类调查和评估.然而,基于形态学的鉴定往往因为分类特征未出现或不典型、设备限制和人员经验欠缺等原因带来较大误差.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已成为藻类鉴定的一个通用工具.由于藻类类群众多且差异很大,分子标记的选择成为藻类鉴定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蓝藻、硅藻、绿藻、甲藻、裸藻、隐藻、金藻、黄藻、红藻和褐藻等主要门类分子标记的选择及应用进展,包括分子标记选择原则、常用标记和相应序列数据库,以及各个分子标记在不同类群应用中的优缺点等.藻类分子鉴定源于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rDNA),发展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NA等.然而,当前藻类分子鉴定逐渐细化和完善,单一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保守蛋白编码基因等短序列分子标记已经很难满足藻类鉴定的需求,多标记组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同时,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等提供了更多遗传进化信息,弥补了短序列分子标记在系统分类应用中的不足.对于藻类鉴定,单纯依赖分子标记或形态学都不足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采用将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生理生化学等结合的多相学方法,才能准确地完成鉴定工作.此外,藻类分子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是未来分子鉴定的重要工作,快速鉴定方法也必将在未来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李小闯,霍守亮,张含笑,金小伟,李文攀,张军毅,张靖天[2](2021)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对蓝藻准确、高效和实时的监测是蓝藻水华防控的关键.近年来,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开始应用于蓝藻群落监测,弥补了显微镜镜检法物种鉴定难和受主观经验影响大的缺点.eDNA宏条形码为快速和大规模蓝藻群落监测提供了可能,其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数据处理方法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从引物选择、序列聚类、注释方法和绝对定量4个层面系统综述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推进e DNA宏条形码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引物选择应针对目标蓝藻类群,16S rRNA基因数据库涵盖蓝藻物种范围广,是最常用的eDNA宏条形码,但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域(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功能基因在属内物种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为eDNA宏条形码在蓝藻物种水平注释提供可能.序列聚类一般通过设定物种间分类阈值进行OTUs聚类,但可能丢失序列相似度高于分类阈值的不同物种;序列差异低至单核苷酸变异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区分了隐蔽的物种和生态型,产生的序列具有生物学意义,可以实现跨数据集间的比较分析.在注释方法上,基于数据库参考序列距离相似度的注释方法,注释结果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不高;基于系统进化位置的注释方法,提升了注释结果的准确度,反映了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加入外源DNA的内标法,以及基于细胞体积和基因拷贝数目关系的细胞体积校正系数法为eDNA宏条形码物种丰度的绝对定量提供了可能.

张毅鸽[3](2020)在《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文中指出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其内湖和入湖水资源众多。柘林作为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湖库,其流量调度对鄱阳湖的入湖径流具有一定的影响。以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关注鄱阳湖主湖区的水生生态环境,而其周围邻近汇湖水体对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甚少。同时,鄱阳湖及柘林湖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均以微囊藻(Microcystis)和长孢藻(Dolichospermum)为优势种,因此在鄱阳湖和柘林湖对这两个优势水华蓝藻为主的蓝藻以及浮游植物特征的的研究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于2019年对柘林全湖及鄱阳湖入湖口进行采样,研究其浮游植物的和水华蓝藻的群落结构,分布特点和分子特征,结果如下:1、2019年柘林湖水体呈现中营养状态,而鄱阳湖入湖口夏季处于富营养状态。柘林湖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主要优势群类是蓝藻,优势属为假鱼腥藻属-细鞘丝藻属交替出现,全湖均存在长孢藻属和微囊属。各季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8.38×1052.47×107 cells/L,具有时空差异性;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优势类群为甲藻和硅藻。蓝藻优势属以假鱼腥藻属、长孢藻属、鞘丝藻属。柘林湖各季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667.72 mg/L。鄱阳湖入湖口的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主要优势类群为蓝藻和硅藻;蓝藻优势属为细鞘丝藻属和平裂藻属,各采样点均有长孢藻属和微囊藻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5.22×1053.76×107cells/L,鄱阳湖入湖口湖主要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类群为绿藻,硅藻。蓝藻主要优势属为长孢藻属。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225.77 mg/L。水体输移过程中,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细胞密度发生改变。2、基于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得出,柘林湖蓝藻、微囊藻、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分布具有时空差异性,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从西部至东部呈上升趋势。鄱阳湖入湖口微囊藻、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分布特点为上游大于下游。水体输移使富营养化严重的鄱阳湖入湖口的产毒微囊藻和总微囊藻种群丰度较低,修河支流较高。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的产毒比例趋近一致,推测营养盐和温度是促进微囊藻毒素的主要因素。3、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柘林湖和鄱阳湖入湖口分离的20株微囊藻进行分子多样性研究,发现20株藻株均属于新序列型(STs),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产毒微囊藻和非产毒微囊藻在系统发育树的距离较远。同时柘林湖和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的序列型不同,说明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并非来自于柘林湖。4、为了探究长孢藻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从江西柘林湖分离24株长孢藻,经形态鉴定分成4个种类,分别为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16S rRNA基因序列表明柘林湖长孢藻与日本等地区的长孢藻高度相似,但只有近亲长孢藻与日本近亲长孢藻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基于16S-23S rRNA之间高变异性的ITS序列分析,四种长孢藻的D1-D1’螺旋结构相同,藻丝为直型的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与藻丝为弯型的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的Box-B,V3螺旋结构差异较大。通过对毒素和异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4株长孢藻均不产毒,但是4株浮游长孢藻及1株卷曲长孢藻含有土腥素合成基因。本研究不仅对柘林湖的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水华蓝藻的多样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也在流域层面上为鄱阳湖的水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孙艳杰[4](2019)在《中国沿海重要赤潮藻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沿海有害藻类水华频发,给海洋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公众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及时预警和监测有害藻类水华的发生迫在眉睫。然而,赤潮微藻的体型较小、分类学复杂,不容易进行区分。传统的显微镜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准确度不高,且海洋自然环境中的有害藻种多种多样,有必要开发一种可并行检测多种有害微藻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六种微藻的检测方法——多重PCR(mutiplex PCR,m PCR)检测技术。本研究以中国沿海常见藻华形成种,包括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Pd)、骨条藻(Skeletonema spp.,S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Km)、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St)、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Cm)和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Kv)为目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识别这些藻种的的多重PCR检测技术。首先通过克隆测序对6个目标藻种进行分子鉴定。提取目标藻种基因组DNA,对其转录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或者核糖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LSU)D1-D2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切胶回收,经转化与载体连接,导入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克隆,筛选阳性克隆菌株送去测序公司测序。将所得结果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为目标藻种。根据比对结果,从Genebank中下载亲缘关系较近的同属藻种或者相似度较高的藻种序列。在Bioedit上将下载的序列与目标藻种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目测找到种或者属特异性区域,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符合要求的特异性引物。设计的各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与25种我国沿海常见的微藻进行交叉扩增测试,结果证明各引物特异性良好。m PCR的特异性引物分别靶向目标藻种的ITS rDNA或LSU rDNA基因序列设计,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437 bp、343 bp、254 bp、198 bp、137 bp和83 bp。初步建立m PCR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参数如下:Kv、Cm、Ss、St、Km和Pd的引物浓度分别为0.10μM、0.15μM、0.10μM、0.15μM、0.20μM和0.20μM;Mg2+浓度,3.5 m M;d NTP浓度,0.6 m M;Taq聚合酶浓度,0.10 UμL-1;退火温度,52°C。后续实验均由优化后的m PCR体系进行。通过在m PCR扩增体系中加入不同目标藻种的DNA模板的组合,进一步证实m PCR体系具有特异性。干扰扩增测试表明,m PCR扩增体系不受背景DNA浓度的影响。灵敏度测试表明,m PCR对Kv、Cm、Km和Pd的最低检测极限为0.6 ngμL-1,对Ss和St的最低检测极限为0.06 ngμL-1。模拟自然水样测试表明,Km、Pd和Kv的最低检测极限为60 cells m L-1,Cm、Ss和St的最低检测极限为6cells·m L-1。通过对从东海采集的野外样品进行的自然水样检测,进一步证实了m PCR体系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建立的m PCR具有多重分析的特点,特异性强,检测体系稳定,可作为这些藻种的形态鉴定法的重要补充。

古扎丽阿依·牙生[5](2019)在《5株沙漠蓝藻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囊藻毒素基因同源性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分离纯化的5株沙漠藻进行培养,观察藻细胞显微结构进行形态学分类,再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与16S-23S rDNA间隔IT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再进一步对沙漠蓝藻mcy基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沙漠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与淡水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之间的同源关系。本研究不仅为沙漠蓝藻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而且首次对沙漠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讨论微囊藻毒素基因在不同环境蓝藻,不同属种之间的高度保守性,同时为快速检测沙漠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以及开发与应用沙漠蓝藻的安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对5株沙漠藻进行形态鉴定,其结果表明,5株沙漠藻样品细胞丝状排列,藻丝不成簇,藻体呈蓝绿色,均不具有帽状结构,除了藻种Y4外,其他藻种都有明显的分节点,只有藻种Y5有顶端渐细的特征。从5株藻种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鉴定为5株沙漠藻均属于蓝藻纲(Cyanophyceae)的颤藻目(Osillatoriales)。其次,利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16S-23S rDNA基因间隔ITS区序列分析对5株沙漠蓝藻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藻种Y1,Y2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上的Leptolyngbya(AY493590.1)的同源性高,其相似率分别为95%和98%;藻种Y3的基因序列与Oscillatoria sp.(KM019975.1)的同源性高,相似率达96%;藻种Y4基因序列与Planktothrix pseudagardhii(FM177501.1),藻种Y5基因序列与Oscillatoria acuminata(KM019978.1)的相似率同样为92%。ITS区序列分析结果与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保持一致。最后,利用PCR方法检测沙漠蓝藻mcy基因,其结果表明,5株沙漠蓝藻均缺失了mcy A与mcy G基因序列,但其他mcy基因(mcy B-mcy E)均存在;将测定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其结果表明,沙漠蓝藻mcy B-mcy E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淡水蓝藻mcy基因同源序列的相似率达99%以上;在绘制出的系统发育树中沙漠蓝藻mcy基因与淡水蓝藻mcy基因聚成一簇;其中针对微囊藻毒素的致毒部位Adda的合成中具有最关键作用的mcy E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沙漠蓝藻mcy E基因序列与淡水蓝藻mcy E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多重比对结果中有极少部分的不规则变异位点,但并不影响互相之间的同源进化关系。

刘晓峰[6](2019)在《沉积物古DNA记录重建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蓝藻水华是富营养化湖泊常见的生态灾害,蓝藻水华优势种更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以洱海为例,据报道洱海的水华优势种/属在1950-2013年间发生了从束丝藻属-鱼腥藻属-微囊藻属的演替,由于缺乏长时间、连续的历史观测数据和生态调查文献,对于像洱海这种水质良好条件(Ⅱ-Ⅲ类)下蓝藻水华的发生以及水华蓝藻优势种/属演替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解其演替过程及其驱动因素,本研究采用古湖沼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重建洱海近百年蓝藻群落演替过程。通过模拟沉积条件分析建立了藻类古DNA重建群落演替的方法。采集洱海沉积物精细切分后利用210Pb/137Cs法进行高分辨率年代分析,沉积物DNA提取后分别进行总蓝藻、微囊藻、长孢藻和束丝藻的荧光定量分析,以及对样品中蓝藻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测定沉积物中与人为活动强度相关地化指标同时收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数据,分析水华蓝藻群落演替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拟藻类古DNA降解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315),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FACHB-1036)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DNA 在 10℃埋藏条件下的降解速率低于20℃埋藏条件下的降解速率(p<0.05);变异直链藻的DNA降解率高于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DNA降解率,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DNA降解率无显着差异。相同的藻种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在经过相同的降解时间后,其DNA降解率是一致的;不同藻种DNA降解率不同。2.铜绿微囊藻的DNA在10℃和20℃埋藏条件下,从第75天起降解趋于稳定;变异直链藻的DNA在10℃埋藏条件下,从第75天起降解趋于稳定;在20℃埋藏条件,从第44天起降解趋于稳定;蛋白核小球藻的DNA在10℃埋藏条件下,从第197天起降解趋于稳定;在20℃埋藏条件下,从第167天起降解趋于稳定。沉积物古DNA记录重建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qPCR技术对洱海沉积物蓝藻古DNA目的基因进行扩增,重建了洱海在近百年间(ca.1902-2010 AD),水华蓝藻优势种演替的过程。研究结果显示:从ca.1902-1975AD年,束丝藻属占主要优势,长孢藻属丰度低;从ca.1975-1999AD年微囊藻属和长孢藻属的丰度都增加了3个数量级的水平,束丝藻属丰度下降;从ca.1999-2010AD年长孢藻属丰度下降,微囊藻属丰度持续上升,成为洱海的绝对优势种/属。2.洱海水华蓝藻丰度变化数据与人类活动和环境气候变化数据的RDA分析结果显示了总人口数、旅游人口数、锌富集指数、沉积物总磷含量是影响蓝藻总量和微囊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总人口数和水位年变幅则是影响长孢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干扰与气候变化因素分别独立解释了水华蓝藻丰度变化的60.7%、2.9%;人类活动干扰与气候变化因素共同解释了水华蓝藻数量变化的12.5%,因此人类活动干扰是洱海水华蓝藻演替的主要驱动力。综上,蓝藻、绿藻和硅藻在不同埋藏温度下降解率不同;相同的藻种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在经过相同的降解时间后,其降解率是一致的;不同藻种间降解率不同;而且不同的藻种在不同的埋藏温度下经过—定的时间降解都会趋于稳定。洱海从ca.1902-1975 AD年,束丝藻属占主要优势,长孢藻属丰度低;从ca.1975-1999AD年微囊藻属和长孢藻属丰度都增加了 3个数量级的水平,束丝藻属丰度下降;从ca.1999-2010AD年长孢藻属丰度下降,微囊藻属丰度持续上升,成为洱海的绝对优势种/属。

王捷[7](2017)在《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及生物源物质抑藻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淡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引起的有害蓝藻水华已经成为了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蓝藻水华可导致一系列水环境问题的发生,如降低水体溶解氧,影响水产养殖业、饮用水供应及休闲娱乐用水。最严重的是,有害蓝藻水华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藻毒素和藻源异味物质等)对水生生物、牲畜及人类有极大的危害。山西省水资源严重匮乏,省内河流屈指可数,其中最大且最长的河流是汾河。在维持山西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汾河太原河段处于汾河流域的中段。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导致水质开始恶化。2011年8月,汾河太原段暴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被污染的水域长达数公里,其后每年都会发生不等面积的水华。因此,控制藻类的大量生长和繁殖,消除频繁出现的有害蓝藻水华,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2012–2016年,本课题组对汾河太原段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及水华优势种进行了鉴定,首次发现产藻毒素和藻源异味物质种类。为了控制水华,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的控藻方法及抑藻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12–2016年,通过对采集样品的观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02种,隶属于7门72属,区系组成主要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随着季节和年份的变化,浮游植物物种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蓝藻、绿藻和硅藻。每年采集的样品中都会发现新出现的物种,并且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现高度的时空异质性,并且在年内各个季度分配不均,5月份汾河太原河段10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68.85×106–74.00×106 cells L-1,7月份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194.57×106–226.70×106 cells L-1和10月份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45.63×106–63.00×106 cells L-1。随着年份的变化,藻类的细胞密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蓝藻以绝对优势呈现上升的趋势。这5年中,10个采样点共发现浮游植物优势种6门19种。其中蓝藻门种类占42.11%,其次为绿藻门种类,占21.05%,其它门优势种类相对较少。但是每年的5月份,跻汾桥和南中环桥段都会出现裸藻水华,而每年的7–9月份,各采样点都会出现面积不等的微囊藻水华,并且是不同种的微囊藻形成优势种。各采样点的优势种呈现高度的时空异质性,并且在年内各个季度变化较大。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手段,对发生水华的优势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5月份发生的裸藻水华,优势种为血红裸藻(Euglena sanguinea)。而7–9月份发生的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 novacekii)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2)本研究首次发现汾河太原河段水体中的微囊藻产毒素和异味物质。分离纯化得到的8株微囊藻中有5株含有微囊藻毒素合成相关基因mcyA、mcyD和mcyE,且均为产毒微囊藻,但是其产毒素浓度较低。TY001、FH0003、FH0004、FH0006和FH0007产毒素浓度分别为59.76±5.32、36.54±3.06、39.19±2.09、32.09±2.08和36.46±3.02 pg/108cells。分离纯化的微囊藻挥发性异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8株微囊藻中有6株(TY001、FH0002、FH0003、FH0004、FH0005和FH0006)可产生明显的异味。经过嗅味判断及与常见异味种类标准品的比对,确定这6株微囊藻产生的异味物质主要为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其他三类淡水水体常见的藻源异味物质(Geosmin,2-MIB和β-紫罗兰酮)均未检出。(3)连苯三酚同其它化感物质一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首先,藻胆体降解相关基因nblA表达量的上升可能引起PBS降解蛋白的增加,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其次,Fv/Fm、PIABS和PICS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着降低,综合说明铜绿微囊藻完整的光合作用性能受到了破坏。同时,也表明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抑制是极其重要的机理。连苯三酚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甚至使细胞致死,是能有效控制和消除铜绿微囊藻水华的化感物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可探索更多的化感抑制机理,寻求更高效的化感抑藻物质来控制有害蓝藻水华。(4)连苯三酚可明显上调铜绿微囊藻TY001的氧化胁迫应答相关基因prx、ftsH、grpE和fabZ,DNA修复相关基因recA和gyrB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氧化胁迫明显提高了细胞内3种关键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含量,活性氧(ROS)的大量增加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发生,从而导致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氧化损伤和DNA损伤是重要的致毒机理。更重要提出的是,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mcyB和mcyD)和氮吸收相关基因(ntcA)的表达量及微囊藻含量明显提高。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发现更多的化感物质和更加深入的抑藻机理,控制和消除有害蓝藻水华。(5)5,4’-二羟基黄酮(5,4’-dihydroxyflavone,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4’-DHF胁迫可明显提高细胞内的ROS水平,同时,prx基因和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含量也明显上升。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prx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抗氧化酶系统受到损伤,而ROS水平持续增高,抗氧化酶不能清除过量的ROS,导致细胞生理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引起了脂质过氧化反应和MDA含量的增加,fabZ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下降,细胞膜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5,4’-DHF胁迫下,recA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可能铜绿微囊藻TY001的DNA受到了损伤。5,4’-DHF降低了psbA基因的表达量,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移受到破坏,光合效率大大降低。5,4’-DHF没有提高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mcyB基因的表达量,可能微囊藻毒素的合成量也会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光合抑制、氧化损伤和DNA损伤是5,4’-DHF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的主要机理。5,4’-DHF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抑藻效率高的化感物质,可应用于控制铜绿微囊藻水华。

陈秦[8](2017)在《浮丝藻中微囊藻毒素基因的检测技术及在环境中变异研究》文中指出蓝藻是一类古老、微小的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被认为是在最早进入陆地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他们形成了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和环境适应性,遍布于各种土壤和水体中。蓝藻产生的藻毒素严重威胁人类及其它动物的健康,由此产生的土壤及水体健康问题引发关注,成为重要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毒素(MCs)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存在90余种不同的结构、且化学性质稳定难以去除。MCs是由非核糖体合成合成酶系统合成的环状七肽,由9-10个基因组成的微囊藻毒素基因簇(mcy gene cluster)编码合成。mcy基因常被报道含有大片段的变异导致MCs的合成受阻,导致有毒与无毒菌株在环境中存的现象,从而引出了mcy基因在环境中变异的概率等科学问题。本研究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以阿尔卑斯山脉5大天然湖泊中的浮丝藻为研究样本,探索并建立了浮丝藻中mcy基因的未培养检测方法,以期寻找mcy基因中存在的天然变异;通过对比变异与未变异浮丝藻个体的保守序列,探索各变异间的进化关系;并研究mcy基因中,各个变异在不同水体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在季节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本研究建立针对浮丝藻mcy基因定量检测的研究技术体系。对环境中的MCs以及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了单个浮丝藻可提供的DNA质量,如何高效提取浮丝藻的微量DNA,以及如何长期保藏浮丝藻的微量DNA。结果发现超声波提取的浮丝藻DNA片段范围稳定,与被提取的浮丝藻浓度无关,长度范围为1 kbp10 kbp,峰值为6 kbp左右,主要片段集中在4 kbp8 kbp之间。超声波提取DNA的最适强度为15%,作用时间最适为1 s。DB溶液可有效提高超声波对浮丝藻DNA的提取,延长保存时间至3个月。(2)研究发现一个浮丝藻提取的DNA质量可支持80个清晰的PCR反应。以Phusion作为DNA合成酶进行的PCR,可扩增出最大长度为7738 bp的DNA片段。浮丝藻的DNA为模板PCR可得到的扩增子片段最大长度为6.2 kbp。综合上述限制因子,设计了覆盖整个mcy基因的引物体系将55 kbp的mcy基因切分为长度自3213 bp至5016 bp不等的16个片段。以Phusion和16对引物体系相结合的PCR反应体系对DNA模板的检测灵敏度进行检测,可对浓度为1-10 pg/μL的DNA模板进行扩增。(3)通过对800个浮丝藻mcy基因的分析,总结并发现了mcy基因中存在的大片段变异:转座子ISPlr1插入mcy基因的3处区域,分别为插入mcyD基因内4次,mcyE与mcyG间基因间隔区域60次,mcyA基因内5次,共计出现69次;在mcy基因内发现两处功能基因片段的缺失,分别为位于mcy D内的一段基因缺失和从mcyH到mcyA之间的一段基因缺失,概率分别为6.9%与2.6%。另有20.6%的浮丝藻在mcyT和mcyD间基因间隔区域有一段功能基因片段的插入。在mcyA内的腺苷酸化域,有59%的浮丝藻存在基因重组,原本含有N-甲基转移酶(N-methyl transferase)的较长的mcyA基因(Mdha)基因重组为编码不含有N-甲基转移酶的基因(Dhb)。(4)在55 kbp的mcy基因内发现结构特殊的RR序列(repetitive regions)反复出现7次,长44 bp,具有发卡结构,GC含量高达75%。7个RR序列均位于mcy基因的特殊位置,其中有3处为转座子ISPlr1的插入区域,一处存在于外来插入的功能基因内(mcyTD),一处位于mcyA内较短的DNA重组片段内(Dhb),最后两处分别位于mcy基因上游622 bp处和下游121 bp处。其特殊的结构可能与mcy基因变异,甚至整个mcy基因的缺失相关(5)已含有一个基因插入的浮丝藻mcy基因再次发生基因变异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基因缺失(mcyHA和mcyD)同时出现的几率高达71.4%。mcyA基因的两种基因型(Mdha和Dhb)在环境中比例相近。mcyHA处的基因缺失(0-7%)仅出现在基因重组后较短的mcyA基因内(Dhb),且正相关于mcyD处的基因缺失。对rbcXL和cpcBA两个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多数浮丝藻具有相同基因型,且mcy基因内的变异与保守序列的进化并不相关。(6)转座子ISPlr1插入mcy基因的位置有3处区域5个不同的位点,mcyD基因内4次,mcyE与mcyG间基因间隔区域60次,mcyA基因内5次,共计出现69次。转座子ISPlr1的5个插入位点分别对应5个正向重复序列(DR)。同一DR对应的ISPlr1插入方向相同。其中DR1,DR3和DR4对应的转座子方向相同,DR2与DR5对应的转座子方向则与之相反。(7)浮丝藻的DNA含量与其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其长度引起的DNA含量差异对PCR结果影响不显着。地理上的隔离会造成不同湖泊中的浮丝藻长度差异,基因变异的类型和丰度也不同。哈尔威湖和阿默尔湖mcy基因变异较多,但以不影响MC合成的变异为主。韦尔特湖和蒙德湖中以不产毒的变异为主,不影响MC合成的变异相对较少。在蒙德湖中转座子ISPlr1引起的变异在蒙德湖中含量低,且不随季节变化。mcyTD插入、mcyD缺失和mcyHA处缺失自春季的5.7%、5.2%、0%分别升高到秋季的27.0%、19.4%以及7.3%。mcyA基因重组自春季的81.1%降低到秋季的44.8%。本文研究了单个浮丝藻DNA提取过程,优化了提取DNA的参数和保藏技术,并据此建立针对mcy基因全序列的未培养研究方法。研究了环境中天然存在的mcy基因变异,以及各变异在不同地理和季节条件下的分布和变化。发现了环境中mcyD内的基因缺失,转座子ISPlr1的结构及5个插入位点,与mcy基因变异密切相关的特殊结构—RR序列;证明mcy基因内的变异与保守序列的进化并不相关。

王岳[9](2016)在《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硅藻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3-122014-11期间,对武汉东湖(郭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演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理化指标分析了浮游硅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评价了东湖目前水体的营养状况。同时对从东湖、磨刀溪和晓月湖分离纯化出的三株硅藻(DH1、MD1和XYH1)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1属165种。其中硅藻21属72种;蓝藻11属23种;绿藻17属51种;隐藻2属4种;裸藻4属7种;甲藻1属2种;金藻3属3种;黄藻2属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蓝藻、绿藻和隐藻组成,其中硅藻和绿藻的种类最多。不同样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明显不同,但细胞密度没有显着差异。夏季和秋季蓝藻大量繁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2.49-15.9×107cell/L)明显高于春、冬季(0.09-6.0×107cell/L)。东湖浮游植物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演替规律,主要优势门类的季节变化为硅藻、隐藻(春季)→蓝藻、绿藻(夏季)→硅藻、蓝藻、隐藻(秋季)→隐藻(冬季)。比较四个样点的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显示湖心水体的水质状况比沿岸带好。浮游硅藻作为东湖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占约种类总数的44%,贡献东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16%。虽然羽纹纲的硅藻种类组成丰富,但中心纲的硅藻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是Cyclotella meneghiniana、Aulacoseira distans和Melosira granulata。和199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浮游硅藻的种类组成显着减少。浮游硅藻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的细胞密度高于冬、夏季。浮游硅藻的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东湖水体的营养状况为中污染。浮游硅藻群落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RDA)表明浮游硅藻群落结构与TP、TDP的相关性显着。通过对三株硅藻的SSU nrDNA和ITS n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构建进化树,分析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分类地位及其遗传差异。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三株硅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MD1和DH1分别为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和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XYH1在形态学上与链式曲壳藻Achnanthidium catenatum相似。但序列同源性上与Achnanthidium saprophilum接近,可能为Achnanthidium saprophilum的一个亚种。

刘婷婷[10](2016)在《富营养化湖泊蓝藻及噬藻体光合作用基因psbA多样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噬藻体作为一类特异性感染蓝藻的病毒,广泛的存在于海洋和淡水中,在调控水生生物生产量、蓝藻的种群多样性及群落演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调节水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转移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噬藻体作为一类具有种属特异性的蓝藻致死因子,在防治蓝藻水华上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生物除藻中采用噬藻体防治蓝藻水华,不会导致二次污染,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噬藻体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对于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滇池、洱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五大云南省高原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定时定点进行水样采集,检测相关环境因子,对各湖泊蓝藻及噬藻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蓝藻和噬藻体间的基因转移进行分析,为深入了解以滇池为代表的富营养化湖泊的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滇池水体因素与蓝藻的关系。以滇池为例,对各个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其自然因素对蓝藻的生长繁殖有着较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说明该湖泊中叶绿素a浓度与其水体温度、pH呈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呈负相关的关系。2.滇池蓝藻和噬藻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sbA基因作为靶标基因对滇池蓝藻和噬藻体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共获得164条滇池蓝藻psbA序列,不同的psbA序列主要分布于微囊藻属、鱼腥藻属、聚球藻属、杜氏藻属和直链藻属等,显示了滇池蓝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微囊藻属有着种群优势,而在温度较低的其它季节,几种藻类可以共同存在。(2)共获得146条滇池噬藻体psbA序列,结合GC含量、氨基酸三联体模型分析,所得的psbA基因环境序列源自噬藻体,在系统进化树上聚成A-F共6簇,表明滇池噬藻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与海洋环境相比,滇池噬藻体群落与来自日本稻田水体的psbA基因集群更为相似,淡水序列间的同源性要高于海洋序列,表明淡水噬藻体和海洋噬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各自还有独特的类型,淡水噬藻体的进化历史与海洋不同。3.其他湖泊蓝藻和噬藻体遗传多样性。(1)其他湖泊蓝藻的多样性:洱海(11条有效蓝藻psbA基因序列)、杞麓湖(17条有效蓝藻psbA序列)、星云湖(19条有效蓝藻psbA基因序列)、异龙湖(15条有效蓝藻psbA基因序列)也都存在着自身水体藻类多样性,并多以微囊藻属、沟链藻属、聚球藻属、小球藻属为主,而且其种类多样性与气候、温度等因素具有相关性。(2)其他水域噬藻体的多样性:洱海(19条有效噬藻体psbA基因序列)、杞麓湖(25条有效是噬藻体psbA序列)、星云湖(34条有效蓝藻psbA基因序列)、异龙湖(28条有效蓝藻psbA基因序列)也都存在着自身噬藻体psb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4.基因转移研究。本研究的噬藻体与蓝藻间的psbA基因转移主要存在于微囊藻属、鱼腥藻属和聚球藻属中。推断噬藻体中的psbA基因来源于蓝藻,噬藻体能介导不同蓝藻间的基因转移。通过以上的研究,初步了解富营养化湖泊蓝藻和噬藻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了其中噬藻体和其宿主蓝藻光合作用基因的水平基因转移,为进一步了解噬藻体与其宿主蓝藻的关系以及研究噬藻体在治理有害蓝藻水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Characteristics of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from a waterbloom cyanobacteria species Oscillatoria s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s of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from a waterbloom cyanobacteria species Oscillatoria sp.(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子标记的藻类鉴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藻类鉴定分子标记的选择
2 分子标记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1 蓝藻门
    2.2 硅藻门
    2.3 绿藻门
    2.4 甲藻门
    2.5 裸藻门和隐藻门
    2.6 金藻门和黄藻门
    2.7 红藻门和褐藻门
3 展望
    3.1 测序技术的发展
    3.2 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
    3.3 藻类快速检测方法
    3.4 多相学的藻类鉴定方法
4 结论

(2)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e DNA宏条形码技术内涵及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
2 e 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方法进展和关键技术
    2.1 引物选择
    2.2 序列聚类
    2.3 注释方法
    2.4 绝对定量
3 结论与展望

(3)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语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
    1.2 浮游植物
        1.2.1 浮游植物及分类
        1.2.2 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3 蓝藻和蓝藻水华
        1.3.1 蓝藻概念
        1.3.2 蓝藻水华
        1.3.3 蓝藻水华的危害
        1.3.4 微囊藻的分类与特征
        1.3.5 长孢藻及长孢藻水华
    1.4 柘林湖、鄱阳湖及水华蓝藻
        1.4.1 柘林湖及鄱阳湖概述
        1.4.2 柘林湖及鄱阳湖浮游植物
    1.5 湖泊内外水体流动
    1.6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迁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设置
        2.2.2 样品的采集、水化测定
        2.2.3 营养状态指数和统计分析
        2.2.4 浮游植物计数
        2.2.5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2.2.6 质粒标准品制备
        2.2.7 荧光定量PCR测定
        2.2.8 微囊藻毒素测定
    2.3 结果
        2.3.1 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环境因子
        2.3.2 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2.3.3 荧光定量结果
        2.3.4 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富营养化水平
        2.4.2 水体输移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2.4.3 基于荧光定量结果及微囊藻毒素分析
第三章 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微囊藻的种源追溯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藻株分离及培养
        3.2.2 藻株的形态观察
        3.2.3 藻株的DNA的提取及微囊藻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3.2.4 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3.2.5 藻株的毒素合成基因检测
    3.3 结果
        3.3.1 多位点序列分型
        3.3.2 分子系统分析
        3.3.3 遗传多样性
    3.4 讨论
第四章 柘林湖长孢藻的形态多样性及其分子特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藻株分离及培养
        4.2.3 藻株的形态观察
        4.2.4 藻株的DNA的提取,PCR及克隆
        4.2.5 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及ITS二级结构的构建
        4.2.6 藻株的毒素合成基因与产异味基因检测
    4.3 结果
        4.3.1 长孢藻形态特征
        4.3.2 分子系统分析
        4.3.3 长孢藻ITS二级结构
        4.3.4 长孢藻毒素合成基因与产异味基因检测
    4.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微囊藻
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中国沿海重要赤潮藻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赤潮概述
        1.1.1 赤潮的定义及危害
        1.1.2 赤潮的形成原因
    1.2 赤潮的检测
    1.3 mPCR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mPCR技术的原理
        1.3.2 mPCR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1.3.3 mPCR技术的国外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用于mPCR技术研究目标藻种的确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藻种与培养条件
        2.2.2 主要试剂
        2.2.3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2.4 实验仪器
        2.2.5 微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2.2.6 微藻基因组DNA的质量测定
        2.2.7 目标藻ITS或 LSU序列的PCR扩增
        2.2.8 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
        2.2.9 扩增目标片段的T-A克隆
        2.2.10 序列的比对分析
    2.3 结果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2.3.2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结果
        2.3.3 ITS区和LSU rDNA D1–D2区基因的扩增
        2.3.4 目标藻PCR产物纯化回收
        2.3.5 菌落PCR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特异性验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剂及仪器
        3.2.3 mPCR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2.4 mPCR引物的特异性验证
    3.3 结果
        3.3.1 引物序列比对结果
        3.3.2 特异性引物设计结果
        3.3.3 mPCR引物的特异性验证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m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藻种及培养条件
        4.2.2 试剂及仪器
        4.2.3 引物的单一PCR验证
        4.2.4 mPCR反应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4.3 结果
        4.3.1 单重PCR扩增结果
        4.3.2 mPCR体系的初步建立
        4.3.3 mPCR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mPCR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及实用性验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藻种及培养条件
        5.2.2 试剂及仪器
        5.2.3 mPCR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5.2.4 mPCR体系扩增稳定性测试
        5.2.5 mPCR的检测灵敏度测试
        5.2.6 应用mPCR对模拟自然水样进行检测
        5.2.7 应用mPCR对野外样本进行检测
    5.3 结果
        5.3.1 mPCR引物的特异性验证结果
        5.3.2 mPCR体系的扩增稳定性验证
        5.3.3 mPCR的灵敏度测试结果
        5.3.4 模拟自然水样检测结果
        5.3.5 野外样品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5株沙漠蓝藻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囊藻毒素基因同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藻类概述
        1.1.1 藻类定义
        1.1.2 藻类的分布与应用
    1.2 蓝藻概述
        1.2.1 蓝藻的生物学特征
        1.2.2 蓝藻的的应用
        1.2.3 蓝藻的分类学研究
        1.2.4 蓝藻的生长环境
    1.3 沙漠藻类简述
        1.3.1 沙漠藻结皮的种类组成
        1.3.2 沙漠藻生物学特性
        1.3.3 沙漠藻的生态作用
        1.3.4 沙漠藻研究进展
        1.3.5 沙漠藻的系统分类学
    1.4 蓝藻水华与微囊藻毒素研究
        1.4.1 产毒蓝藻及其毒素
        1.4.2 微囊藻毒素概况
        1.4.3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基因)研究进展
        1.4.4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1.4.5 PCR技术在MC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沙漠藻种的培养与形态学鉴定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藻种的活化
        2.2.2 藻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光显微镜观察
        2.2.4 扫描电镜观察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藻种培养结果
        2.3.2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
        2.3.3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2.4 结论
3 沙漠藻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仪器设备
    3.3 研究方法
        3.3.1 藻种DNA的提取
        3.3.2 藻种16SrDNA序列的PCR扩增
        3.3.3 藻种ITS区序列的PCR扩增
        3.3.4 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
    3.4 研究结果
        3.4.1 16Sr DNA序列的PCR扩增结果
        3.4.2 16S-23S rDNA间隔ITS区序列的PCR扩增结果
    3.5 结果分析
        3.5.1 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5.2 基于ITS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6 结论
4 沙漠蓝藻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 基因)同源性分析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微囊藻毒素基因的筛选
        4.2.2 藻种基因组的提取
        4.2.3 藻种各段mcy基因序列的PCR扩增
        4.2.4 沙漠蓝藻种mcy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提取藻种DNA结果
        4.3.2 PCR扩增mcy基因电泳结果
    4.4 结果分析
        4.4.1 沙漠蓝藻mcy基因结构分析
        4.4.2 沙漠蓝藻的mcy基因簇系统进化分析
        4.4.3 针对mcyE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5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沉积物古DNA记录重建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藻类水华的概念及危害
    1.2 蓝藻水华的发生与演替
        1.2.1 蓝藻水华种类
        1.2.2 蓝藻水华爆发的机制
        1.2.3 蓝藻水华演替及驱动因子
    1.3 蓝藻群落演替过程重建
        1.3.1 以脂质作为蓝藻标记物
        1.3.2 以色素作为蓝藻标记物
        1.3.3 以沉积物古DNA作为蓝藻标记物
        1.3.4 蓝藻群落演替过程重建方法比较分析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科学问题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藻类古DNA降解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分析仪器
        2.2.3 藻液培养与处理
        2.2.4 底泥获取与前处理
        2.2.5 藻类降解实验设置
        2.2.6 藻类古DNA分析方法建立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藻类引物特异性验证
        2.3.2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2.3.3 温度对藻类降解动态过程的影响
        2.3.4 不同藻种降解动态过程分析
        2.3.5 不同藻种降解速率的比较分析
        2.3.6 藻类生物量水平对降解动态过程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温度对藻降解的影响
        2.4.2 藻类的降解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物古DNA记录重建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分析仪器
        3.2.3 沉积物的采集和年代测定
        3.2.4 古DNA提取及其质量检验
        3.2.5 水华蓝藻引物设计及其特异性验证
        3.2.6 沉积物蓝藻古DNA荧光定量分析
        3.2.7 洱海沉积物古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3.2.8 沉积物金属元素分析
        3.2.9 数据的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沉积柱高分辨率定年
        3.3.2 沉积物古DNA质量检验
        3.3.3 水华蓝藻引物设计及其特异性验证
        3.3.4 沉积物蓝藻古DNA荧光定量分析
        3.3.5 洱海沉积物蓝藻群落组成高通量测序分析
        3.3.6 洱海沉积物人为活动相关重金属元素变化历史分析
        3.3.7 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驱动因素分析
    3.4 讨论
        3.4.1 洱海沉积中DNA的保存情况
        3.4.2 沉积物中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分析
        3.4.3 水华蓝藻群落演替驱动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7)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及生物源物质抑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现状及水华现象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发生
        1.2.1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及评价标准
        1.2.2 水华暴发机制
    1.3 水华的危害
        1.3.1 影响自然景观
        1.3.2 藻毒素的产生
        1.3.3 异味物质的产生
        1.3.4 影响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
    1.4 水华藻的分类
        1.4.1 经典形态学分类方法
        1.4.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4.3 综合分类方法
    1.5 水华的防治措施
        1.5.1 物理法
        1.5.2 化学法
        1.5.3 生物法
    1.6 化感物质及抑藻作用
        1.6.1 化感作用的定义
        1.6.2 水生和陆生植物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3 植物化感物质鉴定及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4 化感物质抑藻作用机理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水华藻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时间及位点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藻种的分离纯化
        2.1.4 藻种的培养
        2.1.5 微囊藻(蓝藻门)和裸藻(裸藻门)的形态观察
        2.1.6 分离纯化的微囊藻和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 实验结果
        2.2.1 浮游植物区系组成及优势种
        2.2.2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规律
        2.2.3 形成水华的裸藻和微囊藻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2.2.4 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5 形成水华的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3 讨论
        2.3.1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种变化
        2.3.2 微囊藻分子多样性讨论
        2.3.3 汾河太原河段裸藻水华发生的探讨
        2.3.4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的产毒能力及产异味成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微囊藻的采集、分离纯化及扩大培养
        3.1.2 微囊藻基因组的提取和PCR扩增
        3.1.3 总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3.2 实验结果
        3.2.1 微囊藻产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
        3.2.2 产微囊藻毒素含量检测
        3.2.3 产毒素基因的变化及多样性
        3.2.4 微囊藻产异味物质检测
    3.3 讨论
        3.3.1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毒素基因及含量分析
        3.3.2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异味物质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光合作用抑制机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4.1.2 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试验
        4.1.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4.1.4 RNA的提取及检测
        4.1.5 逆转录及qRT-PCR
        4.1.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1.7 统计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4.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2.3 RNA抽提结果
        4.2.4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影响
        4.2.5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系统II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氧化损伤、基因表达和微囊藻毒素合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5.1.2 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5.1.3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5.1.4 RNA的提取
        5.1.5 逆转录及qRT-PCR
        5.1.6 统计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5.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2.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抗氧化酶的影响
        5.2.4 基于SYBR Premix Ex Taq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5.2.5 连苯三酚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2.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5, 4'-二羟基黄酮(5, 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6.1.2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6.1.3 铜绿微囊藻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6.1.4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测定
        6.1.5 RNA的提取
        6.1.6 逆转录及qRT-PCR
        6.1.7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I的影响
        6.1.8 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6.2.2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6.2.3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6.2.4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
        6.2.5 5, 4'-DHF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2.6 5, 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I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浮丝藻中微囊藻毒素基因的检测技术及在环境中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藻毒素对土壤和水体的环境意义
        1.1.1 蓝藻毒素介绍
        1.1.2 藻毒素土壤中的危害
        1.1.3 水体中的危害
    1.2 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1.2.1 MC的结构
        1.2.2 MC的毒性
        1.2.3 MC的迁移和转化
    1.3 微囊藻毒素基因的研究
        1.3.1 mcy的基因组成及其功能
        1.3.2 不同蓝藻mcy基因的对比
        1.3.3 微囊藻毒素基因(mcy)的变异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选题依据
        2.1.1 土壤藻类广泛分布
        2.1.2 藻类毒素的环境危害
        2.1.3 微囊藻毒素基因簇(mcy)研究的必要性
        2.1.4 浮丝藻的选择
        2.1.5 未培养的研究方法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3.1 单个浮丝藻的微量DNA提取及保存技术
        2.3.2 微囊藻毒素基因的引物体系设计
        2.3.3 浮丝藻中微囊藻毒素基因簇内的变异
        2.3.4 转座子ISPlr1在mcy基因内的变化研究
        2.3.5 各变异在地理上和时间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2.4 主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2.4.1 单个浮丝藻的采样及分离技术
        2.4.2 超声波提取浮丝藻DNA
        2.4.3 安捷伦2100生物芯片分析技术
        2.4.4 Phire热启动植物聚合酶的直接PCR技术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单个浮丝藻的DNA提取及保存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样品
        3.1.2 试验设计
        3.1.3 DNA提取
        3.1.4 DNA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1.6 试剂
    3.2 试验结果
        3.2.1 单个浮丝藻DNA质量分析
        3.2.2 超声波制备浮丝藻DNA参数优化
        3.2.3 DNA保存技术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限条件下微囊藻毒素基因簇引物体系的建立
    4.1 材料方法
        4.1.1 供试DNA样品
        4.1.2 实验设计
        4.1.3 DNA扩增
        4.1.4 试剂
    4.2 结果分析
        4.2.1 引物设计限制条件
        4.2.2 mcy基因簇的引物体系设计
        4.2.3 引物体系的检测
    4.3 讨论
        4.3.1 浮丝藻DNA的利用
        4.3.2 微囊藻毒素的全序列引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囊藻毒素基因簇内的变异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的采集
        5.1.2 浮丝藻的分离
        5.1.3 DNA的提取
        5.1.4 保守序列分析
        5.1.5 DNA扩增
    5.2 结果分析
        5.2.1 微囊藻毒素基因内簇内发现的变异
        5.2.2 微囊藻毒素基因簇内的重复序列
        5.2.3 mcy基因变异在亚种群中的变化
        5.2.4 微囊藻毒素基因变异间的进化
    5.3 讨论
        5.3.1 mcy基因中变异的发现
        5.3.2 特殊重复序列的意义
        5.3.3 mcy基因变异间的互相关系
        5.3.4 mcy基因变异的系统发育年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座子ISPlr1在mcy基因内的变化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DNA样品
        6.1.2 引物设计
        6.1.3 DNA扩增
    6.2 结果分析
        6.2.1 转座子ISPlr1的插入位点
        6.2.2 转座子ISPlr1插入的正向重复序列
        6.2.3 转座子ISPlr1的方向
    6.3 讨论
        6.3.1 转座子的灵活性
        6.3.2 转座子与RR序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微囊藻毒素基因变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7.1 材料和方法
        7.1.1 采样
        7.1.2 DNA提取
        7.1.3 DNA扩增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浮丝藻长度与DNA扩增结果间关系
        7.2.2 地理分布对浮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的影响
        7.2.3 季节变化对浮丝藻微囊藻毒素基因的影响
    7.3 讨论
        7.3.1 浮丝藻长度与DNA扩增结果间关系
        7.3.2 mcy基因变异的时空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硫酸盐对厌氧水稻土中光合与铁循环过程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土壤
        8.1.2 试验设计和培养方法
        8.1.3 采样及检测方法
        8.1.4 数据分析
    8.2 研究结果
        8.2.1 暗光条件下Fe(II)含量变化
        8.2.2 Chl a浓度变化
        8.2.3 光照条件下Fe(II)的变化
        8.2.4 pH变化
    8.3 讨论
        8.3.1 铁还原过程
        8.3.2 光合过程
        8.3.3 铁氧化过程
        8.3.4 pH变化
    8.4 小结
第九章 中国典型水稻土中硫酸盐变化对土壤藻的影响
    9.1 材料方法
        9.1.1 样品采集
        9.1.2 实验设计
        9.1.3 实验分析与测定
        9.1.4 数据分析
    9.2 结果分析
        9.2.1 不同浓度硫酸盐淹水培养后对Chl a含量变化的影响
        9.2.2 不同浓度硫酸盐淹水培养后对DOC含量变化的影响
        9.2.3 硫酸盐淹水培养水稻土后藻类种群的变化
        9.2.4 硫酸盐淹水培养水稻土后SUVA254的变化
        9.2.5 硫酸盐淹水培养水稻土后荧光指数的变化
        9.2.6 三维荧光及平行因子分析
    9.3 讨论
        9.3.1 硫酸盐对藻类群落的影响
        9.3.2 硫酸盐对DOC的影响
        9.3.3 硫酸盐对DOM的影响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2 论文创新点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9)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硅藻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游植物
    1.2 浮游硅藻生态学研究概况
        1.2.1 浮游硅藻概述
        1.2.2 浮游硅藻生态学研究进展
        1.2.3 影响浮游硅藻群落变化的因素
    1.3 东湖浮游硅藻的研究进展
    1.4 浮游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东湖水体理化指标及浮游植物群落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及环境因子测定
        2.2.2 浮游植物叶绿素α(Chl α)的测定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样点理化指标的季节变化
        2.3.2 东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湖浮游硅藻生态学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浮游硅藻的样品采集
        3.2.2 硅藻处理及鉴定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浮游硅藻群落的生物量及其组成
        3.3.2 浮游硅藻多样性指数及硅藻商
        3.3.3 浮游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浮游硅藻分类学研究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硅藻的分离纯化
        4.2.2 硅藻的形态学观察
        4.2.3 硅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4.2.4 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产物纯化及测序
        4.2.5 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4.3 研究结果
        4.3.1 形态学特征
        4.3.2 三种硅藻分子系统学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硅藻培养基配方
附录2:东湖部分浮游硅藻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富营养化湖泊蓝藻及噬藻体光合作用基因psbA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蓝藻的主要危害及治理
        1.1.1 蓝藻的主要危害
        1.1.2 蓝藻水华的主要治理方法
    1.2 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1.2.1 国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
        1.2.2 我国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
        1.2.3 云南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
    1.3 噬藻体研究现状
        1.3.1 噬藻体的发现
        1.3.2 噬藻体的研究价值
    1.4 我国蓝藻与噬藻体的多样性
        1.4.1 我国蓝藻的多样性
        1.4.2 蓝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4.3 研究蓝藻多样性常用的靶标基因
        1.4.4 研究噬藻体多样性常用的靶标基因
    1.5 噬藻体与宿主蓝藻间的基因转移
        1.5.1 基因转移
        1.5.2 噬藻体与蓝藻间的基因转移机制
        1.5.3 噬藻体与蓝藻基因转移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水样的环境指标
    2.1 引言
    2.2 水样采集的材料及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水样的采集
        2.3.2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滇池水温的季节变化
        2.4.2 滇池透明度的季节变化
        2.4.3 滇池pH的季节变化
        2.4.4 滇池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
        2.4.5 叶绿素a与温度、透明度、pH的季节变化
    2.5 实验结果讨论
        2.5.1 滇池温度的季节变化
        2.5.2 滇池透明度的季节变化
        2.5.3 滇池pH的季节变化
        2.5.4 滇池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
        2.5.5 滇池海埂公园叶绿素a与温度、透明度、pH的季节变化
        2.5.6 滇池草海大坝叶绿素a与温度、透明度、pH的季节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蓝藻及噬藻体psbA基因多样性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设备
    3.3 实验技术路线
    3.4 实验方法
        3.4.1 水样的预处理
        3.4.2 水样中蓝藻基因组提取
        3.4.3 水样中噬藻体基因组提取
        3.4.4 引物的合成与选择
        3.4.5 蓝藻及噬藻体基因的PCR扩增
        3.4.6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4.7 琼脂糖凝胶产物纯化
        3.4.8 纯化产物的TA克隆和阳性单克隆序列测定
        3.4.9 构建蓝藻和噬藻体的psbA基因的进化树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
        3.5.2 富营养化湖泊蓝藻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1 滇池蓝藻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2 洱海蓝藻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3 杞麓湖蓝藻psbA基因多样性分析
        3.5.2.4 星云湖盛藻psbA基因多样性分析
        3.5.2.5 异龙湖蓝藻psbA基因多样性分析
        3.5.3 富营养化湖泊噬藻体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5.3.1 滇池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
        3.5.3.2 洱海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
        3.5.3.3 杞麓湖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
        3.5.3.4 星云湖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
        3.5.3.5 异龙湖随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蓝藻与噬藻体间的基因转移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提取水样中蓝藻的DNA
        4.3.2 提取水样中噬藻体的DNA
        4.3.3 蓝藻和噬藻体光合作用基因psbA的PCR扩增及测序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滇池蓝藻和噬藻体psb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
        4.4.1.1 滇池1407-1412蓝藻和噬藻体psbA基因进化树分析
        4.4.1.2 滇池1501-1505蓝藻和噬藻体psbA基因进化树分析
        4.4.1.3 1506-1510滇池进化树结果分析
        4.4.2 杞麓湖系统进化树结果分析
        4.4.3 星云湖系统进化树结果分析
        4.4.4 洱海系统进化树结果分析
        4.4.5 异龙湖系统进化树结果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Characteristics of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from a waterbloom cyanobacteria species Oscillatoria sp.(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子标记的藻类鉴定研究进展[J]. 张军毅,孙蓓丽,朱冰川,石浚哲,周克茹,吕学研,葛芹玉,张咏,陆祖宏,张虎军. 湖泊科学, 2021(06)
  • [2]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J]. 李小闯,霍守亮,张含笑,金小伟,李文攀,张军毅,张靖天. 环境科学研究, 2021(02)
  • [3]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D]. 张毅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
  • [4]中国沿海重要赤潮藻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D]. 孙艳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5株沙漠蓝藻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微囊藻毒素基因同源性分析[D]. 古扎丽阿依·牙生.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6]沉积物古DNA记录重建洱海近百年水华蓝藻群落演替及其环境驱动因素分析[D]. 刘晓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7]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及生物源物质抑藻机理研究[D]. 王捷. 山西大学, 2017(02)
  • [8]浮丝藻中微囊藻毒素基因的检测技术及在环境中变异研究[D]. 陈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9]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硅藻分类学研究[D]. 王岳.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10]富营养化湖泊蓝藻及噬藻体光合作用基因psbA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 刘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来自水华蓝藻物种 Oscillatoria sp 的 rDNA 基因间隔区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